小学生情绪的发展特点
人们认为“头脑”和“心灵”是组成人类精神世界的两大重
要部分,
“头脑”
是认知的领域,
它给人的行为以方向,
“心灵”
是情感的领域,它给人的活动以色彩。就是因为“心灵”世界的
存在,以及有情绪、情感这样的染色剂、催化剂的存在,所以人
类的生活才那么多姿多彩、有声有色。在小学阶段,情绪、情感
使这一特殊时期的主角——小学生也有了这样色彩斑斓的生活,
领略着人生五味。
但是,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幼
儿转变为一个初探人生规则、初识人生百味的少年郎的过渡时
期,所以相较于其他年龄阶段,小学生的情绪、情感所呈现的特
点是别具一格的,有其明显的年龄特征。
小学生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
学龄前儿童在家庭教育的影响下,
情绪情感也在不断地发展
着,他们各种高级情感或社会性情感也在初步发展着。但是,在
整个学龄前期,儿童由于经验和智力水平的局限,情绪丰富性、
深刻性和稳定性都还很差,
并且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也很弱。
进
入小学后,生活环境的改变、认知能力的提高,使其情绪也得到
了显著的发展。
1
情绪的稳定性逐步增强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
在集体生活和独自学习活动的锻炼和影
响下,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开始发展起来。虽然小学生的
情绪仍然具有很大的冲动性,还不善于掩饰、控制自已的情绪,
但他们的情绪已开始逐渐内化,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逐渐能意识到
自己的情绪表现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
情绪的稳定性和平衡
性日益增强,
冲动性和易变性逐渐消失。
而且小学生尚未面临繁
重的学习压力,因而其基本情绪状态是平静而愉快的。
上述的特点是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比较而言的。
一般来说,
小
学低年级学生的情绪仍还很不稳定,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还很
弱。表现为:第一,情绪经常变化和反复无常。一种刺激激起的
情绪反应很快就会被另一种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所代替。第二,
情绪的迅速转化。当出现新异刺激时,最初会产生强烈的情绪,
但随着这类刺激的反复出现,
情绪就会迅速减弱,
甚至产生相反
的情绪。
2
小学生情绪的丰富性不断扩展
对于小学生来讲,
学习是他们的主导活动,
因而大量与学习
活动和学校生活有关的事物构成小学生情绪的主要内容。
完成各
项学习任务如写作业、
背诵课文等成为小学生最主要的需要。
学
习任务完成地顺利,
满足了需要,
小学生就会迅速产生愉快的情
绪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而且,小学生是在
学校、
班级这样的集体中学习和生活的,
所以他们在集体中的地
位以及与同伴之间的关系、老师之间的关系,学校、班集体对个
人的要求和评价等,都会引起小学生的复杂多样的情绪体验。
同时,
小学生的各种高级情感也在不断地发展中,
高级情感
的加入及不断丰富更加充实了小学生的情感世界。
小学生在加入
少先队前后,
逐步接受一些共产主义道德观念的教育,
加上学习
了思想品德、社会和自然等学科,他们的情感体验就和国家、民
族、
社会等大集体联系起来。
他们也会被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的舍
己为人、
模范人物的坚毅顽强、
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等崇高精神所
感染,产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小学生在各种各样的班
集体活动、少先队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中,能感受到人与人、个
人与集体的关系,逐渐养成团结、友爱、互助、爱劳动、集体荣
誉感、责任感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这样,小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内
容日益丰富起来。
3
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小学生的情绪与学前儿童相比,不但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了,
而且其情绪体验也更加深刻了。例如,有关的研究证实,同是惧
怕的情绪体验,学前儿童主要是怕人、怕物、怕黑、怕吃药打针
等具体的事物,
小学生虽然也同样怕这些具体的事物,
便更多的
是对学校的恐惧,如怕学习不好,考试成绩太差,怕受家长、老
师的批评,怕受同学的讥笑、歧视,等等。研究还发现,同样一
种消极的情绪,
如愤怒,
小学生对其的体验比学前儿童要现实得
多。
如学前儿童会因为父母因有事而取消去游乐园的计划而感到
愤怒,
小学生则可能了解到实际原因即父母工作忙等而产生失望
感;
学前儿童常因父母的一些日常生活规定如饭前洗手、
常剪指
又到了紧张的考试阶段,大家都准备好了吗?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我特根据教师资格证纲为大家搜集整理了2015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希望对您全面熟悉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有所帮助!我温馨提示大家,注意复习强度,劳逸结合噢!
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含义情绪是由认知因素和生理因素共同构成的反应或经验,情绪中既包含认知成分,也包含生理成分,这两者的结合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人的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首先,情感是由认识而产生的。例如,中学生听见优美的音乐而感到愉快,这快乐的情绪就是由知觉而产生的;回想起亲人去世的场面而感到悲伤,这种情绪就是由记忆而产生的;想到生日时可以得到爸爸的礼物而感到兴奋,这种情绪就是由想象而产生的;解答不出数学难题而感到懊恼,这种情绪就是伴随着思维产生的。其次,认识的发展也会导致情绪产生变化和发展。例如,学龄前儿童对祖国的意识较为淡薄,爱国情感不强;入学后随着历史、地理和人文知识的丰富,对祖国的认识也随之加深,爱国情绪也从无到有,由弱变强。
(二)情感的生理基础和外部表现
研究表明,情感的体验是由大脑皮层下的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所决定的。情感发生时,会引起有机体内部器官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相应地产生不同的外部表现。例如,发怒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血液中含糖量升高,就会产生心跳加速和呼吸加快等外部表现。情感的外部表现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言语声调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高兴时人的面部肌肉舒张、动作灵活、声调轻快;悲伤时头部低垂、言语缓慢、说话断断续续。
(三)情感对人的影响
人的情感不是一种消极的内心体验,而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能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情感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感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态度。
2情感能调节人的行为活动。
3人的情感表现也是交流思想的一种手段。
(四)情感的特性
人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具有两极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1情感的两极性表现在情感的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性上,如满意和不满意、愉快和悲伤、爱和憎等。
2情感的两极性表现为积极的或增力的、消极的或减力的,如愉快的情感驱使人积极地行动,悲伤的情感引起的郁闷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
3情感的两极性表现为紧张和轻松、激动和平静等相对立的情绪上。
4情感的两极性表现在强度上,从弱到强的两极状态,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愠到暴怒等;也表现在深刻度上,如同样的情感有着不同的由来。
(五)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种类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久度和紧张度,可以将情绪状态划分为以下四类。
(1)激情:这是一种猛烈、迅速爆发、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愤怒、恐惧和绝望等。
(2)心境:这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可能是愉快的或忧郁的,也可能是恬静的或朝气蓬勃的。
(3)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情景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作应激。人在遇到危险而又紧张的情景时,身体和精神上负担太重,必须迅速采取重大决策,这样便导致应激状态。
(4)热情: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绪状态,虽然不如激情强烈,但较激情深厚而持久;虽不如心境那样广泛地影响情绪体验,但较心境强烈、深刻而稳定。
2情感的种类
人的社会性情感组成了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它反映着个体与社会的一定关系,体现出人的精神面貌。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道德感: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情感体验。(2)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态度体验。
(3)美感: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的美的特征的体验, 即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事物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喜悦、爱慕等情感。
二、影响中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的身心因素
中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是同其整个身心发展特征密切联系的。中学生的整个身心发展都处在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的地位和发展状态决定了他们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常常具有双重性,也就是说既具有儿童的某些特征,又具有成人的某些特征。影响和制约青少年情绪和情感发展的最重要的身心发展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长发育迅猛
中学生处在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时期,从外形上看,他们身高猛长,体重猛增,到青年期已经达到成人体型。从内部机能看,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机能虽然不及成人,但远远比儿童强;内分泌系统逐渐发育成熟,特别是性腺的发育和性成熟,对青少年情绪和情感的反应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认知水平有很大提高
随着经验的不断增长,以及同认知发展有关的各种心理成分的发展与成熟,中学生对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认识远远超过小学生。
(三)自我意识得到发展
随着认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有很大发展,成年意识成为左右其自我评价的重要因素。
(四)活动领域拓宽
同小学生相比,中学生的活动领域更为宽广。他们摆脱了家庭和学校的束缚,进入社会,并力求摆脱家长和老师的评价对自己的影响,独立地评价社会现实,从而上升到再认识社会现实的阶段。
(五)社会交往增多
小学生同成人的交往带有相当的依附性,中学生同成人的交往则带有更多的独立性。随着性成熟和性意识的发展,中学生进入异性交往、异性相爱的时期。
三、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征
(一)情绪和情感丰富而热烈
中学生精力充沛、生机勃勃,日渐成熟和强壮的身体,使他们体验到了自己的力量,经常为自己青春的力量所鼓舞。同时,他们也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幻想。因此,昂扬向上是中学生情绪体验的主旋律。他们需要表达和宣泄,情绪活动强烈,一点小事情就可以唤起他们的热情,也可能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备受打击。既有为正义和真理献身的热情和壮举,也会由于狂热冲动而干蠢事。实践调查显示,他们常常通过唱歌、吟诗、跳舞、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
(二)情绪和情感易起伏波动,心境转换明显
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起伏波动较大,他们会因为一件事情的成功而欣喜若狂、激动不已,也会因为一点挫折而沮丧懊恼、垂头丧气,情绪在两端问有明显的跌宕。而中学生由于出现表面上看来是莫名其妙的情绪波动,心境也常常出现明显的变化。
(三)情绪和情感的心境化和文饰现象
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一方面起伏多变、变化莫测,而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心理毕竟是在向成年人过渡,因此,也有其相对稳定和表面相对平和的一面,这就表现为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心境化和文饰现象。所谓心境化,就是情绪和情感的反应相对持久稳定,反应的时间明显延长,但这种延长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延续做出反应和延长反应过程,从而出现情绪反应的心境化趋势。情绪的文饰现象也是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一大特点,表现为情绪的表里不一,明明是心里难过,在众人的场合下,还要装作若无其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中学生社会意识的觉醒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他们注意到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表达的适当性。
(四)情绪和情感体验的深刻性和稳定性不断发展
在中学时期,情绪和情感内容的社会性不断地深刻化。随着他们智力和意识能力的不断发展,渐渐形成许多新观念和新观点,这与不断增长的高级社会的需要相联系,形成了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等。情感的稳定性发展,是说中学生的情绪尽管具有两极性,易冲动和爆发,但还是逐渐趋于稳定和成熟。中学低年级的学生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和自我调整还相对较差,波动较为明显,而到了高年级,这种自控能力则有了较好的发展,显得比较稳定。在情绪反应的方式上也比较迂回、隐晦。
四、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培养
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别具特色,而且往往是他们行动的动力,所以我们应当摸清他们情绪和情感的规律,并有意识地培养、调节和发挥其积极作用,使他们更加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形成完美的人格。为了培养中学生健康而高尚的情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帮助中学生学会合情合理地提出自己的需要和愿望
教师和父母要帮助中学生提高需要的社会性,使他们懂得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是要符合社会的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发展的要求以及文明和道德的准则,才是有权利、有希望得到满足的,反之,就是不合理、不能允许或可耻的要求。
(二)充实和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康的情趣
中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风华正茂的时代,要引导他们把精力用在学习上,积累丰富的精神财富,鼓励他们从事科技活动和有益的文体活动等,为健康情趣的产生创造丰富的内容,避免不健康或消极的情绪和情感乘虚而人。
(三)培养中学生爱生活、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情感
要培养中学生的爱,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人手,既要使他们在认识上明确建立高尚的爱的必要性,又要培养他们对卑鄙可耻行为的厌恶感和羞耻感,因为这种道德情感是不道德行为的抗毒剂,同时又是义务感和责任感的支柱,它会使中学生积极要求美好的、高尚的东西。(四)培养中学生增强挫折的耐力,学会调节情绪和情感的本领情绪和情感是受思想意识调节的,当人遇到挫折的时候,最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做出不该做的事情。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应引导中学生加强自我修养,增强挫折耐力。另外,要帮助中学生学会分析激情时轻举妄动的不良后果,善于处理突然袭来的各种刺激,学会在愤怒、苦闷的情况下进行自我调节。
(1)道德感:小班道德感主要指向个别行为,中班比较明显掌握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感,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而且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大班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
(2)美感逐渐发展,能体验到美,对美的评价标准也日渐提高。
(3)理智感逐渐发展起来,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
以情感的表现程度和表现方法划分。表现不同以致结果不同。
1、根据价值的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
正向情感与负向情感。正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
的增加或负向价值的减少所产生的情感,如愉快
、信任、感激、庆幸等;负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
值的减少或负向价值的增加所产生的情感,如痛
苦、鄙视、仇恨、嫉妒等。
2、根据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情感可分
为心境、热情与激情。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
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
情感,如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热
情是指强度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的情感,它是一
种强有力、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如兴高采烈、欢
欣鼓舞、孜孜不倦等;激情是指强度很高但持续
时间很短的情感,它是一种猛烈、迅速爆发、短
暂的情感,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
3、根据价值的主导变量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欲望
、情绪与感情。当主导变量是人的品质特性时候
,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欲望;当主导变量
是环境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
就是情绪;当主导变量是事物的品质特性时,人
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感情。
4、根据价值主体的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个人
情感、集体情感和社会情感。个人情感是指个人
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集体情感是指集体成员对
事物所产生的合成情感,阶级情感是一种典型的
集体情感;社会情感是指社会成员对事物所产生
的合成情感,民族情感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情感。
5、根据事物基本价值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真
假感、善恶感和美丑感三种。真假感是人对思维
性事物(如知识、思维方式等)所产生的情感;
善恶感是人对行为性事物(如行为、行为规范等
)所产生的情感;美丑感是人对生理性事物(如
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等)所产生的情感。
6、根据价值的目标指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对物
情感、对人情感、对己情感和对特殊事物情感等
四大类。对物情感包括喜欢、厌烦等;对人情感
包括仇恨、嫉妒、爱戴等;对己情感包括自卑感
、自豪感等。
7、根据价值的作用时期的不同,情感可分为追朔
性情感、现实性情感和期望性情感。追朔性情感
是指人对过去事物的情感,包括遗憾、庆幸、怀
念等;现实性情感是指人对现实事物的情感;期
望性情感是指人对未来事物的情感,包括自信、
信任、绝望、期待等。
8、根据价值的动态变化的特点,可分为确定性情
感、概率性情感。确定性情感是指人对价值确定
性事物的情感;概率性情感是指人对价值不确定
性事物的情感,包括迷茫感、神秘感等。
9、根据价值的层次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温饱类、
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和自我实现类情感
四大类。温饱类情感包括酸、甜、苦、辣、热、
冷、饿、渴、疼、痒、闷等;安全与健康类情感
包括舒适感、安逸感、快活感、恐惧感、担心感
、不安感等;人尊与自尊类情感包括自信感、
自爱感、自豪感、尊佩感、友善感、思念感、自
责感、孤独感、受骗感和受辱感等;自我实现类
情感包括抱负感、使命感、成就感、超越感、失
落感、受挫感、沉沦感等。
高级情感的分类:
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道德感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理智感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它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动力。美感是根据—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