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和感情是平时最常听到的词语,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情感重点在于感觉,感情重点在于情。
1、情感和感情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情感是内心的表现,而感情是具体针对人的。
情感是指对情的感觉,重点就在于感觉。
情感有很多方面,友情,爱情,亲情,师生情等等。
当我们身处在任何一段关系中时,就会面对着很多情感,在这些情感里我们内心注重的就是感觉。
因此,情感的侧重点在于感觉。
感情是针对人的,感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感情的重点在于情,先对一个人产生了感觉,继而发生了爱情。
情感是内心的活动,感情就是外在的行动,二者侧重点不同。
2、情感是内心想法,感情是对人采取的行动情感是内在,感情是外在。
我们赋予情感内心想法,然后对一个人产生了感情。
感情充满了动感,情感是内心的安静,二者的区别就是一动一静。
情感和感情这两个词本身很抽象,不能直接用语言表达清楚,只能用心去体会。
我觉得先有内心的情感,然后产生感情。
感情是丰富的,只要内心有情感的交集,就会在现实中产生感情。
感情是针对特定对象产生的更加具体的行动,每个人都愿意投入感情,因为内心已经存在了情感。
所以,有想法,就有实际行动,愿意去付诸行动。
结语感情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强烈心理反应,继而对一个人或一件事表现出的喜爱和厌恶之情。
感情这个词的应用也很广泛,比如,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的讲述等等,就是表达出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
情感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无需表达。
情感和感情二者既有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
汉语:
名词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
前者指有实体的确定事物(如猫、床、金字塔等);後者指情感、意见、概念等抽象的事物(如自由、正义等)。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是非常明显,互相渗透的情况很多。
英语: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
例如:
desk 桌子 time 时间 life 生活 book 书本 room 房间 honest 诚实 worker 工人 pencil 铅笔 computer 计算机
city城市 homework家庭作业
名词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
专有名词: 表示具体的人,事物,地点或机构的专有名称。例如:
China 中国 Asia 亚洲 Beijing 北京
普通名词: 表示某些人,某类事物,某种物质或抽象概念的名称。例如:
teacher 老师 tea 茶 reform 改革
普通名词又可进一步分为四类
1) 个体名词(Individual Nouns):表示单个的人和事物。
horse 马 car 汽车 room 房间 apple 苹果 fan 风扇 picture 照片
2) 集体名词(Collective Nouns): 表示一群人或一些事物的名称。
people 人们 family 家庭 army 军队 government政府 group 集团
3) 物质名词(Material Nouns):表示物质或不具备确定形状和大小的个体的物质。
fire 火 steel 钢 air 空气 water 水 milk 牛奶
4)抽象名词(Abstract Nouns):表示动作,状态,品质或其他抽象概念。
labour 劳动 health 健康 life 生活 friendship友情 patience耐力
点,自然表达了专一,一心一意,不容改变;
线,体现了长久,有持久的执着精神;
面,就是宽容,大度,是男人的胸怀。
人是多面的,情感是丰富的,点、线、面的结合,才是生活的精彩。
什么叫形象思维?简单地说,“形象思维是依靠形象材料的意识领会得到理解的思维。”从信息加工角度说,可以理解为主体运用表象、直感、想象等形式,对研究对象的有关形象信息,以及贮存在大脑里的形象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比较、整合、转化等),从而从形象上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是两种基本的思维形态,过去人们曾把它们分别划归为不同的类别,认为“……科学家用概念来思考,而艺术家则用形象来思考。”这是一种误解。其实,形象思维并不仅仅属于艺术家,它也是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和创造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例如,物理学中所有的形象模型,像电力线、磁力线、原子结构的汤姆生枣糕模型或卢瑟福小太阳系模型,都是物理学家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的产物。爱因斯坦是一个具有极其深刻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大师,但他却反对把逻辑方法视为唯一的科学方法,他十分善于发挥形象思维的自由创造力,他所构思的种种理想化实验就是运用形象思维的典型范例。这些理想化实验并不是对具体的事例运用抽象化的方法,舍弃现象,抽取本质,而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将表现一般、本质的现象加以保留,并使之得到集中和强化。例如,爱因斯坦著名的广义相对论的创立实际上就是起源于一个自由的想象。一天,爱因斯坦正坐在伯尔尼专利局的椅子上,突然想到,如果一个人自由下落,他是会感觉不到他的体重的。爱因斯坦说,这个简单的理想实验“对我影响至深,竟把我引向引力理论”。
形象思维的基本特点是:
(一)形象性
形象性是形象思维最基本的特点。形象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形象,思维形式是意象、直感、想象等形象性的观念,其表达的工具和手段是能为感官所感知的图形、图象、图式和形象性的符号。形象思维的形象性使它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和整体性的优点。
(二)非逻辑性
形象思维不像抽象(逻辑)思维那样,对信息的加工一步一步、首尾相接地、线性地进行,而是可以调用许多形象性材料,一下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或由一个形象跳跃到另一个形象。它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不是系列加工,而是平行加工,是面性的或立体性的。它可以使思维主体迅速从整体上把握住问题。形象思维是或然性或似真性的思维,思维的结果有待于逻辑的证明或实践的检验。
(三)粗略性
形象思维对问题的反映是粗线条的反映,对问题的把握是大体上的把握,对问题的分析是定性的或半定量的。所以,形象思维通常用于问题的定性分析。抽象思维可以给出精确的数量关系,所以,在实际的思维活动中,往往需要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巧妙结合,协同使用。
(四)想象性
想象是思维主体运用已有的形象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思维并不满足于对已有形象的再现,它更致力于追求对已有形象的加工,而获得新形象产品的输出。所以,形象性使形象思维具有创造性的优点。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富有创造力的人通常都具有极强的想象力。
二、形象思维在物理解题中的作用
如前所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两种基本的思维方式,人类从事各种活动,往往需要对两种思维方式协同使用,对于物理解题活动来说。亦是如此,专家的大脑中有着丰富的形象贮备,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他们总是先根据问题情景构建出清晰的物理图象;尽可能利用图形来反映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及有关物理量的关系;善于在头脑中对有关形象进行分析、比较、类比、整合;想象可能发生的情景。所以,专家往往对问题的形象有着较强的直感能力。而一般人的大脑中,形象的贮备相对贫乏,他们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不善于从形象上去把握问题;一接触到问题,就企图立即建立有关的求解方程,其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那么,在物理解题中,形象思维究竟能起到哪些积极的作用呢?
(一)表征作用
认知心理学家将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统称为表征,认为表征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在物理解题中,形象思维是形成表征的重要思维方式。由于形象思维的形象性和整体性,使主体容易对问题的实质和解题的关键产生直感,从而触发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比如:
例1A、B两站相距60千米,A站每隔10分钟向B站开出一辆汽车,汽车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现有一辆汽车从B站向A站开出,速度也是60千米/小时。问从B站开出的汽车在途中将会与从A站开出的几辆汽车相遇?(设B站的汽车开出时,A站恰好有一辆汽车开出。)
对本题,我们可以用如图1位移图线来直观地表征,由图线(相交点)可知,B站开出的汽车将与A站开出的11辆汽车相遇。我们还可以用如图2的图形来表征,即B站的汽车b刚开出时,A、B之间已有5辆汽车,同时有一辆汽车a刚从A站开出。这样,b将在A、B的中点与a相遇。可见,在前半段路程上,b车将与A站开出的6辆汽车相遇。同理可知,在后半段路程上,b车也将与A站开出的6辆汽车相遇。除去在A站遇到的一辆,可知b车在途中将与A站开出的11辆汽车相遇。
(二)先导作用
在求解物理问题时,主体运用形象思维对与问题相关的各种情景展开广泛的联想,提出有意义的猜想,这可以为问题的分析和推理的进行大致指明方向,避免解题陷入盲目的境地比如:
例2、水平桌面上有一叠圆形金属片,摆放形状如图3。最下面的一块重为G,面积为S/2,它相邻的上面一块金属片重为G/2、面积为S/2,以此类推,金属片的重量和面积均逐渐减半,一直叠下去。则自下而上三块金属片,每块金属片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之比p1:p2:p3多大?桌面受到的压强多大?
本题乍看上去似乎很难求解,为此我们先从形象上做如下的考虑:将各金属片的形状转化为一系列的矩形,并自下向上按1、2、3……编号,如图4所示。由图可见,第1片以上的各片的总面积等于第1片的面积;第2片以上的各片的总面积等于第2片的面积……以此类推。根据题意,可知重力的关系也是如此。所以,第1、2、3金属片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之比为1:1:1。桌面受到的压强为P=F/S=2G/S。
(三)支持作用
物理解题需要严谨的推理运算,形象思维可以为这种逻辑推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运用形象思维,可以使主体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生动清晰的物理图象,这是抽象思维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例如,当呈现问题:“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3牛、4牛、8牛,它们的合力能否为零”时,我们的头脑里通常出现一个示意的三角形。借助这个三角形,再分析它的三条边是否可能分别是3、4、8,然后作出判断。
三、物理解题中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
(一)意象
意象是人脑再现出来的某个事物的写意的形象,它既可以是由若干个同类事物的形象概括出来而得到的观念性的形象,也可以是被模式化了的某个事物的基本形象、由感性认识所获得的各种形象信息经过一般化和典型化,便可成为意象而贮存在主体的大脑中及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意象相当于抽象思维中的概念,是形象思维的基本元素。爱因斯坦说:“在我的思维机构中,书面的或口头的文字似乎不起任何作用。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的东西是一些记号和有一定明晰程度的意象,它们可以由我‘随意’地再生和组合。……这种组合活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它进行在可以传送给别人的、由文字或别的记号建立起来的任何逻辑结构之前。上述的这些元素就我来说是视觉的,有时也有动觉的。通用的文字或其他记号只有在第二阶段才能很费劲地找出来。”
对于物理解题来说,主体完善的意象系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例如问题:图5所示,在半圆形支架上,用两根长为半径的细线1、2悬挂着重为G的小球。现让A端固定不动,让B端逐渐沿圆形支架逐渐向上滑动,使线2从水平状态逐渐变为竖直状态。判断这一过程中,两根细线拉力的变化情况。我们头脑中出现的是与问题相关的矢量示意图,如图6所示,线B端的滑动表现为图中矢量T2的道时针向的转动。由图可见,这一过程中,细线1的拉力T2将逐渐变小,细线2的拉力T2将先变小,后变大。当两线相互垂直时,拉力T2最小;当细线2处于竖直状态时,拉力T2=G。
除了图形意象,物理意象还包括图式意象,如数学符号、公式、图表等形象性材料,都可以成为图式意象的载体。比如:
例3一长列火车依惯性驶向倾角为a的小山上,当列车完全停下时,列车一部分在山上(如图7)。试求列车从开始上山到停下来所经历的时间。列车全长为L,摩擦不计。
对本题,设整列车的质量为M,列车山上部分长为x,质量为Mx/L。选择山基为x轴坐标之原点,方向沿山坡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列车受到的合力为
当得到上式时,如果主体的头脑里能出现简谐振动判别式F—X的图式意象,便可确认这是周期为的简谐振动方程,于是感悟到列车从开始上山到停下来的时间等于振动周期的1/4,即。
(二)直感
直感是运用意象对具体形象的直接判断和感知。直感的实质就是用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意义的意象去对照当前问题中有关事物的具体形象,从而使主体对当前问题的模式作出判断,迅速确定解题思维的方向和途径。比如:
例4 如图8所示,有一聚光束穿过一遮光板的圆孔后会聚于板后10厘米处的a处,若在圆孔内嵌入一块凸透镜,则光束将会聚于板后5厘米的b点处,求该凸透镜的焦距。
在图8中,设想有一点光源放在b点,则据光路可逆,可知它将在a处成一虚像。由此可直感到本题实质上是已知物距U=5厘米,像距V=-10厘米,求凸透镜焦距的问题。于是据透镜成像公式,即得
像这种用普遍形象(称为类象)的特征去比较具体对象(称为个象)的形象,根据形象特征整合的相似性来判别个象是否与类象同质的思维形式,我们称为形象识别直感,它主要表现为对各种形象在变式情况下的再认,以及在复合、综合形态下的分解辨认。
例5 如图9甲所示,在离地面高为h,离竖直墙的水平距离为山处,有一个弹性小球以初速度V0向墙水平抛出,与墙发生弹性碰撞后落到地面上。试求落地点与墙的距离S2(设球与墙碰撞时动能没有损失)。
本题小球的运动过程可分两段,其轨迹分别是AB和BC,AB段是平抛运动,BC段是斜下抛运动。将平抛运动补全,要得完整轨迹ABD(如图乙所示)。这一直感启示我们:将BC以墙为轴转过去180o,可能正好与BD重合。利用弹性碰撞规律,我们容易证明这一点。于时所求的S2为
如上利用已有意象模式,对新形象进行补形,将局部形象纳入整体形象之中的思维主动脉式,称为模式补形直感,它在形象思维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竟义。正如美国哲学家鲁首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一书中所写的:“把不完整的东西补足,乃是理性能力的一个最基本的本领。”
例6有两条船甲、乙在河中相向行驶,甲顺流而下,相对于水流的速度为v1,乙逆流而上,相对于水流的速度为v2,且v1>v2。当两船相遇时,有一顺流而漂的竹筏正好在两船边上。再行驶一段时间后,两只船同时掉头返回行驶,而两船相对于水流的速度不变。问哪一只船先遇到竹筏?
对本题,我们联想起另一个相似的情景:有两人在行驶的更车的过道上相向而行,两个行走的速度不同,到了某座位边两个相遇。再行走一段时间,两人同时返回以原来的速度行走,那么两人必在原来的座位边相遇。将两种情景进行类比:人相当于船,行驶的列车相当于水流,座位相当于竹筏,我们便可判得原题中两船将同时与竹筏相遇。
像这种通过比较新形象与已有意象的相似性,使新形象与已有意象系统相联结的思维方式称为形象相似直感。物理解题中对问题的变更和转化往往有赖于这种直感。
(三)想象
想象是头脑中对已有意象经过结合和改造产生新的意象的思维过程,它是最有创造性意义的形象思维的形式。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科学的想象是对已有意象的一系列直感的联结。在物理解题中,空间形象的想象,物理图象的想象,特殊状态和理想状态的想象,假设情景的想象等等,都是解题思维中极其重要的因素。比如:
例7从某一高度以相同的速度V0,将一把弹子向各个方向撒出去。试说明各弹子均为空中的任意时刻,所有弹子位于怎样的一个曲面上?(不计空气阻力)
对本题,先设想如果所有弹子的初速均为零,则它们将同时沿同一直线做自由落体运动;再设想弹子抛出时,重力突然失去,则弹子将沿不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各弹子将处于同一个半径均匀增大的球面上。由此可想象到,本题中,弹子将处在一个半径R=V0t(随时间均匀增大),球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球面上。
四、如何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现代科学表明:人的大脑可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主管语言、逻辑数字的运算加工,而右半球则主管音乐、美术、空间的知觉辨认。从思维角度看,即人的左脑主管抽象思维,而右脑则主管形象思维。人的思维活动往往是通过左、右脑机能的“谐振”来完成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大脑的功能,培养能力。这里所说的大脑的功能应既包括左脑的功能,也包括右脑的功能;这里所说的能力理应既包括抽象思维能力,也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在以往的中学物理教学中,我们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这完全是正确的。但是,应当看到,相对而言,我们对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却重视得不够。这不但使学生的思维结构得不到完善,同时因为抽象思维缺乏形象的有力“支持”,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应当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
(一)增加形象贮备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的思维(即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抽象思维是如此,形象思维也是如此。作为形象思维生动性的形象的东西,并不是主体的头脑中凭空臆造出来的。它根源于现实中的东西。离开了感性认识,形象思维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应当重视向学生呈现丰富的感性材料,要重视实验,充分运用电化教具和图表、模型等直观手段,要善于用形象说话,用生动的比喻和类比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二)强化想象训练
想象是最富有意义的形象思维形式,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如教过重力后,可让学生想象“假如突然失去重力”后的情景;教过摩擦力后,让学生想象“毫无摩擦的世界”;教过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后让学生想象“假如地球突然停止转动”或“地球自转速度加大后的情景;等等。
(三)重视定性分析
形象思维是对问题整体、概略和方向性的把握,重视对问题的定性分析有助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呈现问题时,应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信息的知觉,想象问题情景,构建典型形象,揣测物理变化的趋势。同时在纸上画示意图、受力图、光路图、电路图等,使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象,然后再运用物理规律进行推理和演算,得出定量的结论。
(四)提倡数形结合
在物理解题中,要提倡数与形的协同运用,善于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形信息,将物理变化规律用图象来表达,揭示数与形的对应关系,运用图象这一直观工具求解抽象的物理问题。
1、时间词美:“小时侯、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词不露痕迹地表示出时间的变化、情感的递增;
2、名词的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美在它们选取了代表漂泊、隔离、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
3、数量词的美:“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在于它们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4、叠词美:“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叠词的使用,增加了句子的音韵感,富有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5、方位词美:“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些方位词,显示了空间的距离,反复应用使人感受到一种字字关情、琅琅上口的韵律。
6、另外,“乡愁是……”这一句式又营造了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诗人善于使用传统民歌的层递层进、互衬对比的手法。前三节诗逐层描绘了他幼年、成年、成年之后的三段生活经历,母子分离的乡愁,情侣难见的乡愁,皆由生活拮据造成。生离死别的乡愁,是由生命规律使然。三段乡愁写个人,却为写中华民族乡愁打好铺垫。最后一节,抒写的国愁才是全诗的主旨之所在。它唱出了几千万台湾同胞的赤子之心。
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意象的笔法。诗中主要设置了四个象征性的意象:
一是“小小的邮票”,它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母亲牵挂儿子,儿子想念母亲。
二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它象征着作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这是青年男女之间的思恋和向往。
三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它象征着作者中年时代乡愁的生死之情。这是一种只能埋于心底、无法在两者之间传递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墓里墓外虽然只有咫尺,然而却又是那么遥远。
四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象征着作者晚年时代乡愁的故国之情。海峡虽然“浅浅”,但是故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而且,作者的情感是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它绵远深长、回味不尽。作者“乡愁”的内涵和境界,随着自己的成熟和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提升,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这就使“乡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1 关于抽象的诗句
关于抽象的诗句 1以具象写抽象的诗句
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出自元代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释义:
夜雨一点点淋在梧桐树叶上,秋声难禁,打在芭蕉上,惹人愁思不断。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醒来只见灯花垂落,一盘残棋还未收拾,可叹啊,我孤单地留滞在新丰的旅馆里。靠在枕边,十年的经历,远在江南的双亲,都浮上心头。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出自唐代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释义:
弃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乱我心绪的今天,使人无限烦忧。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先生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浓烈。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出自五代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 通:阑)
释义: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4、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出自元代张鸣善的《普天乐·咏世》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释义:
在洛阳赏花,到梁园赏月,好花应不惜钱去买,明月也应不惜钱去买。依着栏干观赏花开放得一片烂熳,举酒问明月为何如此团圆。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于离别。花谢了到了三春再开,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圆,人去了什么时候能再来呢?
5、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出自宋代周紫芝的《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释义:
我独自守一盏残灯,灯已快要燃尽,天乍凉,秋气充塞罗帷和银屏,三更雨点点洒上梧桐,一叶叶、一声声,都是离别的哀音。那时,我和她相对调弄宝瑟,拨动炉中温馨的沉水香,同声齐唱《鹧鸪词》,曾是多么欢欣。如今,孤寂地在这西楼,当此风雨凄凄的暗夜,不听清歌也悲泪难禁。
2抽象的句子
浮生似水,烟花尽散,时间封存了五彩的回忆,欢笑在日曝下分分秒秒的风干,支离破碎,和痛苦一起,黯淡至于索然无味。人生的曾经好比历史之于人类,如花婀娜的骇浪彭涛,凝成短短几笔,有气无力,只凭人瞻仰。漫漫长路,遥想下一站,远远眺望这一站的风景,也该宛如回眸而今走过的心情,模糊,不变的也只剩这脚的土。我想生命是短暂而漫长的,一切远去的东西都是美好的,时间久远便拉成直线,漫游者在灯下品位的是生命的坎坷,是自己的验伤,而不尽是尘世的喧嚣。
风扫过叶无边的落寞,落下斜斜的雨,云是太阳徐徐的剪影。黄昏天空,太阳雨,七彩虹。如果能老在这样的风景里,倘使一个人成为风景中的风景,也心满意足。“童子五六人,冠者六七人”,光阴若水,平淡亦真;如果天赋予披荆斩棘的勇气,有机会面对整个世界的喜悦,我将慷慨地心甘情愿于生命之痛,在所不辞,便微笑面对。那是一扇扇我背对的敞开的门,既定的命运里去作出小小的抉择,何不让脚步轻舞飞扬?
闭上眼,抿茶,苍茫于黑暗处想象刺目的日光。就仿佛是志士们的漂泊迷离,猛士们的火影刀光,烈士们的慷慨就义。四壁黑暗中不需冷与冰,要光样的火和热;愁云惨淡里不需悲和痛,要种子般的欢乐。信仰可以缔造,真正的快乐也有快乐者制造。想象力虽不足以创造世界,未尝不可激发绸缪的希望。
风不知不觉地无可救药的流,不老的时间静静老去,如夜空星辰的斗转,如东去的浪花,如飘舞的絮。当琥珀撞碎于万丈涯底的刹那间,高潮是分,我将骄傲地让生命完美谢幕。因为留下值得在那瞬间的永恒里去回忆的怀念,满足;因为真实和有意义,至少实实在在,脚踏实地,我快乐。对于昨天的悔将不同于明天对今天的恨。
快乐成为溶在血液里的习惯,即便割破的伤口化脓,淌出的也依然是血。海棠依旧,人比黄花也无所谓,至少是曾经拥有;桃源望断,杜鹃啼血更需何妨,人生有梦更有未泯的希望;弦断谁听,留取丹青又能怎样,众生不过在更迭的悬念里走走停停。如折射日光的月,如燃烧自己的烛,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不同的快乐的我有不同的欢笑,曝尽尘世的喧嚣,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洒脱:不一定要登上所有的高峰看日出,也不一定要历数海天的云朵,自己便是一座山,心要宽容似海。我想我的梦,梦我的未来,呵护脆弱的奇迹,延续生命的流离。我的快乐是秋风无边的影,是满树梧桐的叶。当明天恍如昨天般悄然而逝,我在泡影里享受今天的辉煌……
3寻找一些抽象的句子
真正的快乐
当明天恍如昨天般悄然而逝,我在泡影里享受今天的辉煌。——题记
浮生似水,烟花尽散,时间封存了五彩的回忆,欢笑在日曝下分分秒秒的风干,支离破碎,和痛苦一起,黯淡至于索然无味。人生的曾经好比历史之于人类,如花婀娜的骇浪彭涛,凝成短短几笔,有气无力,只凭人瞻仰。漫漫长路,遥想下一站,远远眺望这一站的风景,也该宛如回眸而今走过的心情,模糊,不变的也只剩这脚的土。我想生命是短暂而漫长的,一切远去的东西都是美好的,时间久远便拉成直线,漫游者在灯下品位的是生命的坎坷,是自己的验伤,而不尽是尘世的喧嚣。
风扫过叶无边的落寞,落下斜斜的雨,云是太阳徐徐的剪影。黄昏天空,太阳雨,七彩虹。如果能老在这样的风景里,倘使一个人成为风景中的风景,也心满意足。“童子五六人,冠者六七人”,光阴若水,平淡亦真;如果天赋予披荆斩棘的勇气,有机会面对整个世界的喜悦,我将慷慨地心甘情愿于生命之痛,在所不辞,便微笑面对。那是一扇扇我背对的敞开的门,既定的命运里去作出小小的抉择,何不让脚步轻舞飞扬?
闭上眼,抿茶,苍茫于黑暗处想象刺目的日光。就仿佛是志士们的漂泊迷离,猛士们的火影刀光,烈士们的慷慨就义。四壁黑暗中不需冷与冰,要光样的火和热;愁云惨淡里不需悲和痛,要种子般的欢乐。信仰可以缔造,真正的快乐也有快乐者制造。想象力虽不足以创造世界,未尝不可激发绸缪的希望。
风不知不觉地无可救药的流,不老的时间静静老去,如夜空星辰的斗转,如东去的浪花,如飘舞的絮。当琥珀撞碎于万丈涯底的刹那间,高潮是分,我将骄傲地让生命完美谢幕。因为留下值得在那瞬间的永恒里去回忆的怀念,满足;因为真实和有意义,至少实实在在,脚踏实地,我快乐。对于昨天的悔将不同于明天对今天的恨。
快乐成为溶在血液里的习惯,即便割破的伤口化脓,淌出的也依然是血。海棠依旧,人比黄花也无所谓,至少是曾经拥有;桃源望断,杜鹃啼血更需何妨,人生有梦更有未泯的希望;弦断谁听,留取丹青又能怎样,众生不过在更迭的悬念里走走停停。如折射日光的月,如燃烧自己的烛,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不同的快乐的我有不同的欢笑,曝尽尘世的喧嚣,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洒脱:不一定要登上所有的高峰看日出,也不一定要历数海天的云朵,自己便是一座山,心要宽容似海。我想我的梦,梦我的未来,呵护脆弱的奇迹,延续生命的流离。我的快乐是秋风无边的影,是满树梧桐的叶。当明天恍如昨天般悄然而逝,我在泡影里享受今天的辉煌……
4找几首西方抽象的诗歌
《在一个地铁站》
庞 德
在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在一个地铁站》这首诗很短,只有两行,却脍炙人口,耐人寻味,原因在于它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首先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写诗人在阴暗、潮湿的地铁站台看到一张张花瓣似的面孔及当时诗人的惊喜之情。这一结论从何而来?主要是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合理想象。这首诗上、下两组形象相对应——即“幽灵般的面孔”和“黑枝上的花瓣”。“面孔”是本体,“花瓣”是喻体。这两组意象在我们眼前拼凑出了这样一幅画面——天是阴沉的,或许刚下过雨,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物质颓废的气味。在城市的某个阴暗的、“湿漉漉”的地铁站里,人潮涌动,人群像沉默无言的鱼,彼此清醒而机械地游动。四周时常有狡猾而戒备的神情,还有一张张不容易看出痛苦的脸。诗人站在这里“黑色枝条”般的地铁站里,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突然,诗人眼前一亮——一张张天真无邪的儿童面孔出现在诗人面前,他们手牵着手,用充满稚气的童声唱着儿歌……多么真实可爱,生机勃勃的画面,让诗人顿觉美感,这些如“花瓣”般美好的面孔出现得太突然了,如同幽灵般神秘、飘忽,给诗人意外的惊喜,诗人的心境也因之豁然开朗,这些面孔仿佛温暖的阳光洒进了阴冷的地铁,融化了诗人冰封已久的心灵……
这首短诗不仅在内容上,富于想象,在思想内涵上更耐人寻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花瓣”不是在嫩绿的枝条上,而是在“湿漉漉的黑枝上”,花瓣的鲜艳与枝条的黑色形成反差,“花瓣”更显美丽,“黑枝”更令人反感。从中我们可以想象出,诗人对现代都市生活——纸醉金迷、物欲膨胀、人情冷漠的极端厌恶,以及对“真、善、美”的迫切渴求,对一切积极向上,充满生机的美好事物的憧憬,这两种情感在“花瓣”与“黑枝”的对比反差衬托下,更显强烈。
(二)“花瓣”居然出现在“黑色枝条上”,如“花”的面孔居然出现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这怎能不让人惊喜,“幽灵般的面孔”与“黑枝上的花瓣”相映成趣,联系生活,发挥想象,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社会虽有其黑暗的一面,它丑陋、死气,但美丽与生机是并存其中的;人生虽然艰难,困境重重,但希望与机遇是伴随其中的,因此,在逆境中,不应丧失信心;在顺境中,应保持忧患意识。
以上挖掘出的内容上的言外之境,思想上的话外之音皆源于“创造性”的欣赏方式,欣赏这首富于想象的短诗所带来的愉悦,犹如品茶,越品越浓,并且回味无穷……
参考资料:
5具体代抽象的20个句子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ؤ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5)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如: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如: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扇面对) (7)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如: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8)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9)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反意思1记人 2 叙事 3 状物 4 写景 5 抒情 经验谈: 1 老师谈 2 学生谈 议论文: 1 立论 2 驳论 3 读后感 4 杂文 : 1 说明事物 2 说明事理 : 1 现代诗 2 古体诗 3 散文 4 小说 1 应用文 具体怎么写根据题目而定至于意思我也不能解释那么多主要就这些:如记叙文,一般是指写事的~~~说明文一般是要说明某个事物~~~ 3 语文的表达方式是指: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一、记叙顺序: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也叫事情发展顺序 作用:条理清晰,脉络清楚。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如:《背影》《走一步,再走一步》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再接着原线继续叙述。)
如:《羚羊木雕》作用:介绍了……,表现了……;解释上文/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埋伏笔/作对比,从而突出中心。二、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 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常采用这种顺序。例:《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古→今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四季更迭)2、空间顺序: 按照空间方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
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常采用这种顺序。游览顺序是空间顺序的一种。
例如:《故宫博物院》由南到北注:把握空间顺序,重点要注意一些标志方位的名词,或标志游览顺序的动词。
6抽象感情形象化的诗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游子的故乡/是一方小小的荷塘/小小的荷塘/是漂泊已久的心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城中桃花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李龟年》)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崔涂《除夜有怀》)
大漠风尘月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岭《从军行》)
晓月过残垒,繁星过故关。(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
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又叠。(辛弃疾《念奴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魏]曹操《龟虽寿》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崔颢《黄鹤楼》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唐]杜甫《卜算子咏梅》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魏]曹植《七步诗》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东边日出西边雨,到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词》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杜牧《赤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唐]杜甫《蜀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