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喜悦
致力于内在探索,情感探索,不断体会到那些细微的变化,生命被源自于内在生发的新鲜力量而滋养,包括关系。
他生气了,好像并不想和我说话,我们已经有好几天没有怎么说话了,但好像这样的状况也没有什么。只是静默。静默或许是最好的状态。
至于什么原因,我并不想了解。为什么要去了解,如果他不开心,那一定是他在某些事情对我有看法,或许我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让他感到如愿。 如果希望别人能够如自己所愿,不是自己要负责的事情吗。
所以,只是知道他不开心,那就允许不开心的他存在,允许他有意见,有想法,没有谁能够真正的解开他内在的情绪,他需要自己放下。
并不是我要做一些改变,或者安慰,或者解释,这些都是多余的,并无法真正让他了解关系,了解我,或者了解他自己。
问题发生的时候,尤其是一些情绪被搅动的时候,是需要允许这些情绪存在的。
人本来就是一个复杂体,包括着思维,情绪,感受,观念等。允许自己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也要允许对面的人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感受。
而允许是很难的。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情绪是破坏性的,所以,通常我们就是直接反应不允许这些事情发生。有事情一定要讲清楚。
在关系中这么久,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事实,事情很难被讲清楚。
所谓的讲清楚,无非就是一种符合,一种合理化,一种头脑里的和解。有点类似安抚性,承诺性,给自己和对方安全;给自己和对方关爱; 如果事情都在表面上解决,或者和解,那只是一种“安抚”。
就像小孩子难过了,需要一个妈妈的拥抱,或者给一块儿糖一样。男人是,女人也是。
但这并不能真正地促进关系,因为了解还没有发生,了解自己,了解对方,了解生命,了解关系。
事实上,过往无数次的使用这样的方式,但所造成的结果,就是不断地循环。也就是说,处理问题的方式,永远停留在最初的那种思维观念中,并未在关系中学习到什么,领悟到什么。
如果企求在关系中有所获得,如果企求对方有所改变,那无法在关系中获得,更无法让对方改变。这样的一种思维本身就是妄想,或者说是痛苦的伏笔。
自己为什么想要有所获得,为什么希望对方有所改变,这不是一个匮乏者的需求与期待吗。
内在没有爱,才会有这样的渴求与期待不是吗。那了解如何发生,理解如何发生。
关系,只是让自己看见自己,看见自己是否拥有爱,是否拥有理解,拥有体谅与宽容。
事实上,这些来自于内在的发生,才真正能够滋养自己和彼此的生命,不是吗。
理解什么,理解对方,但这个理解,并不需要做什么,只是允许他可以用他自己的方式存在于关系中。如果对方不想说话,那就允许对方不想说话;如果对方郁闷,那就允许他郁闷。
是的,头脑一定会抗议这些发生,甚至会抗议这样的选择,因为它是需要做点事情,它害怕关系以这样的方式存在。
它始终期待和谐,那怕是表面上的和谐。它不允许关系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才会很费力,节外生枝,还不止是这些,一连串的情绪想法都会被搅动其来,愈演愈烈。
是的,这些体验,让自己看见了情感与关系的出路,它源自于内在的了解与接纳,它所呈现的形式就是静默,接受这一切发生。
让内在的爱与理解自动呈现。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也不需要做……
20220526
情感的分类
人的情感复杂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进行分类。由于情感的核心内容是价值,人的情感主要应该根据它所反映的价值关系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1.根据价值的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正向情感与负向情感。正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的增加或负向价值的减少所产生的情感,如愉快、信任、感激、庆幸等;负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的减少或负向价值的增加所产生的情感,如痛苦、鄙视、仇恨、嫉妒等。
2.根据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心境、热情与激情。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如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热情是指强度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的情感,它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如兴高采烈、欢欣鼓舞、孜孜不倦等;激情是指强度很高但持续时间很短的情感,它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的、短暂的情感,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
3.根据价值的主导变量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欲望、情绪与感情。当主导变量是人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欲望;当主导变量是环境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情绪;当主导变量是事物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感情。例如,脏、乱、差的工作环境使人产生不愉快的情绪;那些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工作的领导干部会引发人的尊敬与爱戴的感情,那些贪污腐化、以权谋私的领导干部会引发人的仇视与嘲笑的感情;当机体缺乏食物时,人就会产生饥饿的心理体验,并形成对于食物的欲望;当儿童成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自发地产生对于“独立”的欲望。
4.根据价值主体的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个人情感、集体情感和社会情感。个人情感是指个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集体情感是指集体成员对事物所产生的合成情感,阶级情感是一种典型的集体情感;社会情感是指社会成员对事物所产生的合成情感,民族情感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情感。
5.根据事物基本价值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真感、善感和美感三种。真感是人对思维性事物(如知识、思维方式等)所产生的情感;善感是人对行为性事物(如行为、行为规范等)所产生的情感;美感是人对生理性事物(如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等)所产生的情感。
6.根据价值的目标指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对物情感、对人情感、对己情感和对特殊事物情感等四大类。对物情感包括喜欢、厌烦等;对人情感包括仇恨、嫉妒、爱戴等;对己情感包括自卑感、自豪感等。
7.根据价值的作用时期的不同,情感可分为追朔情感、现实情感和期望情感。追朔情感是指人对过去事物的情感,包括遗憾、庆幸、怀念等;现实情感是指人对现实事物的情感;期望情感是指人对未来事物的情感,包括自信、信任、绝望、期待等。
8.根据价值的动态变化的特点,可分为确定性情感、概率性情感。确定性情感是指人对价值确定性事物的情感;概率性情感是指人对价值不确定性事物的情感,包括迷茫感、神秘感等。
9.根据价值的层次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和自我实现类情感四大类。温饱类情感包括酸、甜、苦、辣、热、冷、饿、渴、疼、痒、闷等;安全与健康类情感包括舒适感、安逸感、快活感、恐惧感、担心感、不安感等;人尊与自尊类情感包括自信感、自爱感、自豪感、尊佩感、友善感、思念感、自责感、孤独感、受骗感和受辱感等;自我实现类情感包括抱负感、使命感、成就感、超越感、失落感、受挫感、沉沦感等。
情感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情感与价值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而后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此价值与情感的关系问题也是价值理论和情感理论的基本问题。不处理好这个问题,就不能唯物地、辩证地处理好其它相关的理论问题,就不能透过变幻莫测的情感现象发现其内在规律性。
价值与情感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情感以价值为基础
情感是人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尽管这种反映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偏差,甚至还会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和完全的颠倒,但从总体上讲,情感的变化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并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像商品的价格以其价值为基础并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一样。
情感以价值为基础,主要表现在:情感的基本状态取决于价值的基本状态,情感的总体规模取决于价值的总体规模,情感的变化范围取决于价值的变化范围,情感的作用方式取决于价值的作用方式,情感的强度与方向取决于价值的大小与正负,价值一旦变化,情感迟早要发生变化。
对于商人来说,互利互惠的经济往来是维持和发展彼此情感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互惠性,商人之间的情感是不能持久的;对于政治家而言,政治上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是维持和发展彼此情感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互助性,政治家之间的情感是不能持久的;对于青年男女而言,工作和生活上的相互支持与配合是维持和加深爱情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支持与配合,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不能持久的;朋友之间的友情主要取决于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只有不断加深彼此的利益联系,其友情才会越来越深厚,如果仅局限于庸俗的礼品交换、空洞的书信来往或虚伪的礼节礼貌,而没有具体的利益联系内容,则友情是不能持久的,迟早要消退的;朋友之间即使原来有着很深的感情,如果彼此产生了根本的利益冲突,则其感情迟早会衰减下来,并最终会转化为仇恨。
二、情感对价值的反作用
情感对于价值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可以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压抑、诱发、转移、强化或诱导人对某种价值的需要,可以相对自主地选择生存环境和发展方向。人有时可以有意识地压抑自己对于某种价值的情欲,时间一长,这种情欲可能真的基本上消失了,人对这种价值的客观需要也确实发生了改变或转移;人通常愿意主动帮助那些主观感觉良好的人,并主动与之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关系,同时回避那些主观感觉不好的人,甚至有意中断已经存在的互利互惠的利益关系;人有时在某一个地方工作或生活得不开心,就主动辞职或搬家,并能很快地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是,人在情感的驱动下,可以对事物施加反作用力,并使之发生价值增值。这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当然,这种反作用不能任意地和无限地施加,只能有条件地和相对有限度地施加,它在整体上受制于或服从于价值对情感的决定作用。人在情感驱动下所进行的价值创造活动必须严格地遵循基本的价值规律,并在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三、情感的相对独立性
人的情感产生并运行于大脑,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大脑内部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它所反映的价值,情感的这种偏离现象就是情感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上的异步性 如果价值形式发生了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新情感需要迟滞一段时间才能形成与发展起来。也就是说,新情感的产生、发展与消失并不能与新价值的产生、发展和消失保持同步,需要迟滞一段时间。例如,当一个陌生人突然成为你的妹夫或连襟时,你对他的亲情通常不会马上建立起来;人通常会留恋或怀念那些已经离别或逝世的老朋友。
2.量度上的差异性 如果价值量发生了变动,情感的强度难以与之保持同步变化。例如,有些女性在遭到自己所钟爱男性的伤害或遗弃后3.方式上的局限性 价值关系的变化方式是无限的,而情感的反映方式却是有限的。人有时对于某些复杂的、隐含的价值关系及其变化产生不了情感,表现出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例如,当受到某些有毒物质的伤害时,人往往感觉不到;当受到指桑骂槐的攻击时,人有时还蒙在鼓里;当购买商品受到他人“温柔”地宰一刀时,人或许还感谢他的“优惠”价格;当面临灭顶之灾时,人或许还在寻欢作乐。
4.机制上的异化性 某些特殊情感完全脱离了价值关系的客观基础,甚至与之背道而驰,这是由于人的情感机制产生了某种异化。例如,畸形宗教培养出否定自我、否定社会的宗教情感,精神类毒品产生怪癖、虚幻和不能自控的情感,过度的生理与精神刺激导致变态的情感,过度的肉体痛苦引发病人对于死亡的向往,民族仇视容易引发人对战争狂人的崇拜,极端的阶级斗争引发极端的阶级仇恨,等等。不过,情感的这种异化现象在总体上讲只是局部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情感的相对独立性限制了人对于复杂价值关系的应变能力,限制了人对于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但这将有利于排除各种外部或内部因素对情感运行过程的干扰,有利于保持价值消费活动和价值创造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四、情感与价值的复杂对应性
情感与价值存在着复杂的对应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它是一种多元变量的函数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一元变量的函数对应关系 情感的大小不仅与事物的使用价值有关,而且与事物的劳动价值、劳动时间以及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有关。事实上,情感的强度是以事物的价值率高差为基础而上下波动的,只有当事物投入的劳动价值与劳动时间不变,且主体的中值价值率不变时,情感才完全取决于事物的使用价值。
2.它是一种统计概率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个体动力学的对应关系 绿色之所以能够使人产生和平与宁静的情感,并不是所有绿色的事物都具有这方面的价值作用,而是在大多数场合,人所接触的绿色事物是草木,而草木在大多数场合下能够给人带来和平与宁静。
3.它是一种时间上的同向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时间上的同步对应关系 价值的变化与情感的变化通常存在一个时间差,情感的建立需要时间,情感的消失同样需要时间,只有具有高度预见性的高级情感才能在价值建立之前主动地建立,才能在价值消失之前主动地消失。
4.它是一种联系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孤立的对应关系 人一旦与某事物建立了直接价值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直接情感,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与该事物相关联的其他事物建立了间接价值关系,并产生相应的关联情感或间接情感。所谓“爱屋及乌”、“恨屋及乌”等情感现象就是这样产生的。
5.它是一种多形式上的价值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一形式上的价值对应关系 同一事物的价值关系可能是多内容的,人对事物的情感也经常会表现出多样性。例如,同一种食物可能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对身体产生多种治疗作用或营养保健作用,也可能产生多种副作用,人对它的情感可能会喜忧参半。
6.它是一种多层次上的价值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一层次上的价值对应关系 事物的价值关系可能是多层次的,人对事物的情感也经常会表现出多层次性。例如,衣服除了具有御寒、挡风、避暑等价值外,还具有安全与健康方面的价值,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并能体现个人身份、能力、特征和社会地位,这样,人对于衣服的情感通常具有多层性。
7.它是针对事物的价值特征,而不是针对事物的其它特征 人对于事物的情感完全取决于它的价值特征,而不是取决于它的其它特征,只要该事物的价值特征不变,无论其它特征发生什么变化,人的情感就不会变化。相反,如果事物的价值特征发生了变化,无论其它特征如何稳定,人的情感都会发生变化。例如,一张照片尽管已经变黄变烂,但他的主人仍然百倍珍惜;一件时装尽管没有任何破损,但它的主人可能已经不再感兴趣。
8.它是一种动态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静态的对应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运动与变化的,任何事物的价值也都是运动与变化的,任何事物的情感也必然都是运动与变化的。人不可能以永恒不变的情感对待任何事物,永恒的爱只是人的一种理想与祝愿,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9.它是一种复杂的、对立统一的对应关系 爱中有恨,如父母对于子女经常有“恨铁不成钢”的爱;恨中有爱,如人经常会对自己的竞争对手有一种“钦佩”的恨。
10.它是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 情感的强度通常并不与事物的价值量成正比,通常只与事物价值量的对数成正比,在特殊情况下,价值与情感还存在更为复杂的函数关系。
11.它是一种三因素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因素的对应关系 价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事物的品质特性,还取决于主体及周围环境的品质特性,因此主体的情感由主体、客体及环境三个因素来决定,而不由其中一个因素来单独决定。例如,一般情况下的老虎可使人产生恐惧感,但关在动物园笼子里的老虎不会使人产生恐惧感,相反还能产生审美感。
情感的外部表现形式是表情。表情是表达情感状态的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变化模式。表情动作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情绪语言,它以有形的方式体现出感情的内在经验,成为人际间感情交流和相互理解的工具之一。也是了解感情的主观经验的客观指标之一。
情感的内在经验是主观体验色彩,即喜、怒、悲、惧等情绪色调。每种具体情绪的主观经验的色调都不相同,它们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或体验是感情性反映的心理内容,是情绪的心理载体。
内在经验与表情在每种具体情绪上有固定不变的一致性。每种情感的外显形式与内在经验形式是共生的,它们之间的固定关系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例如,愉快体验的特定主观色调与特定的表情模式协同产生,绝不因情境的变化而改变。
在人际交往中,情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对他人的情感反应和自己的情感表达都能够有效地传递和接受情感信息,促进交流和理解。但是,情感反应和情感表达并不是一回事,它们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情感反应是自己的感受,情感表达是传达给他人的信息
情感反应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情感体验和生理反应,例如喜、怒、哀、乐等情绪。它是一种内在体验,反映了个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而情感表达则是指个体通过语言、文字、身体语言等方式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信息。情感反应和情感表达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在情感表达过程中,个体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和表达方式,以确保情感信息被准确地传达给他人。
情感反应是自然的反应,情感表达需要技巧
情感反应是人类天然的情感反应模式,它不需要任何的技巧和训练,只需要面对外界的刺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产生反应。但是,情感表达需要个体具备一定的沟通和表达技巧,以便将情感信息准确地传达给他人。在情感表达过程中,个体需要考虑到对方的语言、文化背景等特点,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以便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
情感反应是真实的表达,情感表达是选择的表达
情感反应是个体内在情感状态的真实体现,它反映了个体对环境刺激的自然反应。而情感表达则是个体有意识地选择表达某种情感信息,通过选择适当的方式和语言,将自己的情感信息传递给他人。在情感表达过程中,个体需要对自己的情感进行选择和调节,以便使情感表达更加准确、自然和有效。
情感反应与情感表达的融合
情感反应和情感表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人际交往中,它们经常会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情感交流过程。情感反应和情感表达的良好融合可以促进情感交流和理解,增强个体的情感认同,促进人际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结语
情感反应和情感表达是人类情感交流和理解的重要环节,它们相辅相成、彼此依存。正确认识情感反应和情感表达的区别和联系,积极地培养情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对于加强人际交往、提高情感认知和调节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孤独的定义和类型
孤独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孤独是一种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状态,一个人可能处于群众当中而仍感到孤独,一个人可能实际上处于孤独状态却不感到孤独。心理学家通常用孤独量表来测量人的孤独感受的程度。
心理学家根据孤独的产生原因和持续时间,将孤独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慢性孤独:多因长期没有获得满意的人际网络而起,如独生子女、全职太太、社交恐惧者等。
转化型孤独:多因原有社会关系断裂而起,如家庭破裂、频繁跳槽、子女单飞等。
孤独的影响和意义孤独是一种不愉快的、苦恼的心理体验,如果长期或严重地存在,会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孤独会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降低自我评价和自信心:孤独的人往往对自己产生否定和负面的评价,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没有能力、没有权利,从而缺乏自信和主动性。
增加社会隔膜和疏离感:孤独的人往往对社会产生恐惧和适应的心理,认为社会是残酷、复杂、危险的,从而避免与人发生冲突和纠纷,也不愿意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引发情绪障碍和心理问题:孤独的人往往处于一种消极、压抑、沮丧的情绪状态,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自杀等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然而,孤独并非完全没有积极意义。在心理学里,孤独被认为是一种激励个人寻求社会联系的心理机制,促使人们产生社会性的本能反应。如果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孤独,它也可以成为一种促进个人成长和创造力的动力。例如:
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孤独可以让人有机会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从而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并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增强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能力:孤独可以让人有机会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毅力,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依赖他人,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和信念去克服,并给予自己适当的奖励和鼓励。
拓展知识面和视野:孤独可以让人有机会接触更多不同领域和层面的知识信息,通过阅读、观看、听取等方式获取新鲜刺激,并将其转化为自己思考和创造的素材。
总结孤独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有其消极影响也有其积极意义。我们应该正视并接受自己偶尔或必然会出现的孤独感受,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去缓解或利用它。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人可能存在或表现出来的孤独感受,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去帮助或支持他们。
情感状态(affective state)情感具有较稳定、含蓄的特点,但在具体情境中,也多以情绪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使个体处于某种情绪状态之中。情感状态与情绪本身的状态一样,也分心境、激情和应激几种,也有喜怒哀乐各种表现。它在表现形式上也与情绪状态一样,但有三个不同的特点:① 情感状态主要与社会的需要相联系,而情绪状态主要与生物性需要相联系;②情感状态在不同情境中有不同的表现,但其内在的情感相对稳定不变;③情感状态的各种表现比情绪状态表现更丰满、复杂,并随年龄的增长而愈甚。如到了一定年龄阶段的个体才出现羞愧、自责、诙谐、感慨等情感状态,而这些在情绪本身的状态中难以找到。
情感是个体对这个客观事物的态度和由此而产生的相应的一些内心体验。情感活动包括喜、怒、哀、乐、憎、恨、忧等体验和表情。情感活动分为正性情感,像高兴、愉快、欢乐、喜爱或者负性情感,像悲伤、痛苦、难过。
情感活动的特征:
1、情感的倾向性,一个人的情感指向什么,又是有什么而引起。
2、情感的稳定性情感,在一个时间段里它是稳定的,比如情绪的这个变化反复无常,这就是情感不稳定型。
3、情感的深刻性,是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普遍性和深入的程度。
4、情感的效能型,情感有鼓舞人们行动的一个目的,比如化转悲痛为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