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竹子吗?为什么?

你喜欢竹子吗?为什么?,第1张

我是喜欢竹子,因为竹子在我心中已然成为品格高尚,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坚忍不拔,宁折不屈,高风亮节的象征,而且竹文化也已成为文人心中高雅的象征。

竹子太普通,也太常见了,在生活中处处有竹的身影,竹文化就像是竹子发达的根系一样,早已延伸至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竹子不仅可以做成工艺品,一些传统乐器也是由竹子制作而成的,当《牧笛》、《姑苏行》这些经典名曲的旋律在耳畔响起时。又有谁能想到,这是由一根普通的笛子吹奏的,又有谁能想到,笛子是由竹子制作而成,是竹子给笛子赋予了音乐元素。

竹子在生活中的用途真是太广泛了,用竹子搭建而成的竹楼,用竹子做成的桌椅、竹床,用来盛饭蔬菜的竹篮子,夏季常见的竹席,甚至融合了高科技元素的竹炭纤维,都与竹子有关,竹子点点滴滴的身影点缀着人们的生活。

清脆爽口、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的竹笋,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从竹子中萃取的竹沥,是镇咳祛痰的良药,书房里的毛笔,笔柱也是选用上等细毛竹精心制作而成。

竹子的用途,以上只提及到了一部分,竹子的很多用途已经与生活密不可分。抛开竹子的用途,人们更愿意切身地去感受竹子本身的魅力。自古至今,人们对竹子有一种天然的、朴素的情感。

不管是文人雅士还是普通人家,人们会在庭院中开辟出一块空地,围成花圃,种植一些花木,但人们更愿意在花圃中留出一点空间,把这一点空间留给竹子,让竹子翠绿的身影点缀花圃。

种植竹子的地方或大或小,但这并不影响人们闲暇之余欣赏翠竹的心情,人们对竹子的喜爱之情是一样的。

人们喜欢竹子,因为竹子青翠挺拔、高风亮节、凌寒傲雪、经冬不凋、四季常青,更因为竹子那坚韧不拔、笔直挺拔的形象,从而得到人们的称颂。

人们因为竹子的种种美好品质,将它与松、梅合称“岁寒三友”,竹子也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它们倾注了无限情怀。竹子既有梅花迎傲霜雪的坚强品格,更以高雅虚心、乐于奉献的美德,摒弃了梅花孤芳自赏的不足,使之形象更趋完美,赢得并占据了人们心中独特的地位。

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竹文化。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淇奥》一诗中,就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淇奥》借绿竹的挺拔、青翠、茂盛来赞颂君子的高风亮节,开创了以竹喻人的先河,成为中国诗歌以及文学作品中竹文化的起源。

我国源远流长、根深叶茂的竹文化起源于诗经时代。自《淇奥》之后,竹子已经成为了人们经常去赞美的植物之一,竹子也被赋予了美好的品德,诗中的竹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后,历代文人墨客对竹吟咏不断,创造出大量的咏竹文学作品。魏晋以来,隐逸之风逐渐兴起,文人喜竹成为风气。

如魏晋时期以山涛、嵇康、阮籍为首的“竹林七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世说新语·任诞》记载:“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更是成为名士风度的代名词。原因在于高洁挺拔的竹子是一种人格精神的比附,象征了士大夫文人脱落凡尘、气韵高绝的精神面貌。

有文化上的认同,所以大量吟诵竹子品质的文学作品就出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养竹记》中写道:“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在这篇文章中,白居易谈论了竹子的四种美德。首先,他认为竹子像一位贤者,因为竹子根深叶茂、根基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

然后,白居易认为竹子笔直挺拔,象征秉性的性格。竹子笔直挺拔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白居易还认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知识,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

最后,白居易认为竹子枝节分明、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提升自己的品行,不管何时都始终如一。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古风描写竹子的短句汇总如下

一、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姜夔《疏影·苔枝缀玉》

二、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三、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四、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五、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六、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七、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八、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李商隐《潭州》

九、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十、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十一、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十二、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十三、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十四、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十五、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十六、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十七、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十八、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十九、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二十、更思僵卧人,岂只食无肉。——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二十一、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际智《咏新竹》

二十二、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二十三、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二十四、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阎选《河传·秋雨》

二十五、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竹子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竹子有无私奉献精神,竹子有坚韧不拔、竹子有永不变色的英雄本色;竹子有刚正不阿的坚贞气节,竹子有虚心谦逊的品格。

竹子象征正气

竹子的象征意义始终是正气的,竹子象征着生命的柔韧坚强、长寿安宁、幸福和谐。竹子秀逸而风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象征青春永驻;竹子潇洒挺拔、清丽俊逸,象征君子风度;竹子空心,谦内敛低调,象征虚心品格;竹子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着气节和傲骨;竹子生而有节,竹节必露,象征着高风亮节,富有气节。

竹子象征君子

竹子最普遍的象征意义就是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质,比如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不怕威逼利诱,坚持自我等。竹还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精神文化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篁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人说“不可居无竹”,意思是自己和世俗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不一样,自己只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明月如霜,凉风如水。庭院中翠竹依阶低吟,挺拔劲节,即有梅花凌霜傲雪的铁骨,又有兰花翠色长存的高洁,并以它那劲节、虚空、萧疏的个性,使诗人在其中充分体味君子之风。它的“劲节”,代表不屈的气节;它的“虚空”,代表谦逊的胸怀;它“萧疏”,代表诗人超群脱俗。

竹子象征平安和高升

另外,我国自古就有“竹报平安”之说, 还有高风亮节、节节高升之意。

二、竹子的精神是什么

坚韧专注

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整整,它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

清淡高雅

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它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竹轻盈细巧、 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 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

文人墨客的憧憬和尊重

竹在清风中瑟瑟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让文人墨客深深感动。而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依然的品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因而中国文人的居室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无可医。”显示出竹的悠久文化精神已经深入士人骨髓。

想到了那些普普通通的人民服务的人。也想到了自己的老师。竹子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凌云有意、强项风雪、偃而犹起,竹节必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风亮节的人。

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诗人郑板桥写诗赞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古自今文人墨客无不赞颂竹所象征的坚韧不拔品质。

竹子空心,象征谦虚的人,品格虚心且能自持。竹又有弯而不折,折而不断的特质,象征柔中有刚的人。竹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象征着有气节的人。中国魏晋时期有七位名士,世人赞以“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等七人,常在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便与地名竹林合称。实则诗人们用竹来表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918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