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歌的一种。又称吆号子。它由体力劳动直接激发出来,伴随劳动的动作歌唱,节奏感很强,具有协调劳动动作,鼓舞和调剂情绪的作用。
号子是历史最久的一种歌谣。中国古籍中有关于“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的记载(《淮南子·道应训》)。古老形态的号子是伴随劳动所发生的有强烈节奏而缺乏旋律性的呼号。
随着劳动的复杂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号子。这些号子唱出不同的劳动节奏,表现出不同的劳动特点。常见的号子有:建筑和开采劳动中的打夯、采石、伐木等号子,搬运劳动中的挑担、装卸等号子,农业劳动中的车水、舂米等号子,水上劳动中的划船、拉网、拉纤号子等。
一般说来,劳动强度大,对号子的实用性要求较高,而劳动强度小,对号子的表现性要求较高。因此,在唱词内容上,劳动强度较大而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中,号子的唱词简短有力,通常由一些感叹性的词语和指挥号令所组成。
在动作比较单一而负荷较轻的持续劳动中,号子的唱词就比较丰富多样,领唱者经常唱出较长的描述性的词句。这种词句往往通过描述劳动过程和环境来表达对劳动生活的深厚感受。如川江船夫号子中的《平水号子》唱道:“清风吹来凉悠悠,连手推船下涪州,有钱人在家中坐,哪知道穷人的忧和愁。”除此之外,有时还唱出各地的风光习俗、传说故事和劳动人民对爱情的追求等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山西河曲的“打蓝调”(制作染料时唱的号子)中的《直调》:“芝麻开花铃铃多,你有了人家忘了我”,则是咏唱爱情的内容。京西煤矿的《水工号》,每提一罐水,唱一句历史人物,同时起到记数作用。各种内容的描述性词句常常是即兴唱出的,但始终配合着劳动的节奏,在服务于劳动的同时,表现出劳动者的精神面貌。
号子的演唱形式大多是一人领唱众人和,也有对唱和独唱的形式。
号子的节奏是凝聚了生活中的劳动节奏而创造出来的。号子的语言既带有程式化又带有即兴变化的特点,体现出不同劳动的需要,具有它独特的艺术性。
山歌:http://wwwgusuorg/chinese/minge/439825htm
http://fangzhouhsfznetcn/fangzhou/studentart/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2
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曲式结构比较多样、复杂,有两个或四个乐句构成的方整性简单乐段结构,如《小白菜》、《都山小调》;有三个或五个乐句构成的奇数乐段结构,如《爱二娃》;有在四句的简单乐段后加衬词连接句,再将尾句加以重复构成的六句乐段。这是河北民歌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如《献花》、《三杯酒》等;有比较复杂的两段体结构,如同《荣莉花》;也有多对上下句组成的多句体结构,甚至有几个相对独立的乐段构成的大型套曲,《王婆骂鸡》。此外,还有许多因内容而异,较为自由或独立的调结构形式。
小调在河北各地是一种流传较广的民歌体裁,但是,各地的风格不同,例如在大行山一带,由于与山西地理上的接近,这里的小调风格就与山西民歌相似。承德地区东部和唐山地区北部的小调,则近似东北民歌风味。河北东南部的卫运河与漳河流域流行的小调,又与山东民歌、河南民歌互为影响。
河北小调的内容,相当广泛而丰富,有反抗阶级压迫、外族侵略的激昂悲壮的战歌,也有表现节日喜庆,轻快、活泼、热情奔放,娱乐性较强的歌曲,还有多种多样委婉细腻的抒情歌曲。
各地流传的小调,同时还与当地的民间说唱和地方戏曲有着密切地渊源关系,互相渗透,互为影响,如张家口地区的,“二人”,就是在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民歌、小调为素村或利用民歌填词,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民歌,也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如《周总理来到俺们村》等等。
《茉莉花》不是山歌,属于小调。
小调,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茉莉花》属于小调。
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高亢、节奏自由。山歌,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渔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流传极广,蕴藏极丰富。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关于《茉莉花》
由何仿改编自中国民歌《鲜花调》,于1957年首次以单曲形式发行。
1982年,《茉莉花》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各国人民推荐的优秀歌曲之一。2009年,盐城工学院凭该曲获得中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节目普通组二等奖。
民歌,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的广大地区以及新疆的个别地区。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它用汉语演唱,在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
劳动号子 比较有气势。多用于很多人一起配合,来增加积极性!山歌比较高亢,因为音乐背景很是宽阔哦小调比较婉转,就像沂蒙山小调一样,婉转优长~民歌有地方色彩,比较活泼。更能透露出地方色彩。 追问: 还有 各自的体裁喔。 回答: 劳动号子:分搬运号子,如《挑担不怕扁担弯》、《板车号子》等;工程号子,如《打夯歌》等;农事号子,如《车水号子》等;作坊号子,如《人工号子》等;船渔号子如《船夫曲》等。2、山 歌:放牧山歌,如《放牛歌》等;田秧山歌,如《黄山秧歌》等;一般山歌如《兰花花》等。3、小 调:a: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如《孟姜女》、《月儿弯弯照九州》等;b:地方性小调。如《农家苦》、《小白菜》等;c:歌舞性小调。如《凤阳花鼓》、《杜鹃花开》等。
劳动号子 定义:动号子简称“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之中,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常见的歌唱方式:一领众唱 。劳动号子的艺术特征:1 直接简朴的表现方法,坚毅粗犷的音乐性格。 2 律动性节奏:固定的周期反复的节奏型 。 3 音乐材料的重复性。 4领 和 结合的歌唱方式 5 曲式结构的简朴性 号子的音乐具有直接、简朴的表现方法和坚毅、粗犷的音乐性格。号子的音乐坚定、豪迈、粗犷、句幅短、无拖腔、简洁明快。号子音乐的节奏具有律动性。所谓“律动性”,指的是号子音乐中常常出现的某种较固定的、周期反复的节奏型。这些律动单位不仅时值大致相同,而且常常相对统一和旋律材料安排。号子的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和齐唱等,但一领众和是其最常见、最基本的歌唱方式。劳动的指挥者往往就是号子的领唱者。领唱部分的歌词是劳动指挥者对劳动大众的召唤,常常是唱词的主要陈述部分。其音乐比较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常作即兴式变化,有呼唤、号召的特点;和唱部分的歌词或是应和领唱者的衬词,或是劳动中的吆喝,或是对领唱者歌词的简单重复。 小调 定义:小调又称小令、俚曲、俗曲、小曲等,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较多样,音乐曲折而细致。 �6�1 小调的种类:小调可以分为吟唱调、歌谣曲和时调三种。 1 吟唱调:包括儿歌、摇篮曲、叫卖调和风俗仪式中的吟唱调等。其音乐特点是以吟颂性为主,旋律接近自然语言形态,结 构简单,完整性、 独立性较差。如:《花蛤蟆》、《叫卖调》2歌谣曲:音乐比吟唱调较为成熟,篇幅不大,但乐段结构完整,节拍比较规范。按其内容可分为诉苦歌、情歌(如各地的绣荷包、茉莉花等)、生活歌、嬉游歌等独立性较差。 如:《绣荷包》(山东、山西、四川等地)、《打酸枣》、《回娘家》等。3 时调:在小调中发展得最为规范和成熟,无乐曲伴奏。它具有严谨规范的结构,变化丰富的节奏和间调,以及细致讲究的润腔方式。在演唱时一般都有乐器伴奏,演唱的内容及流传的范围非常广泛。{重点} 小调的艺术特征( 1 )叙事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方法和曲折细腻的音乐性格; ( 2 )规整均衡的节奏与节拍; ( 3 )曲折多样的旋法; ( 4 )曲式结构方面的特点:A )对应式结构 B )起承转合式四句结构 山歌 定义:户外演唱: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自由抒发感情,歌词即兴(爱情,生活)一般山歌的种类:1 信天游(顺天游)陕西北部 宁夏东部 内蒙古南部 山西北部 真声 诉苦 爱情 上句:开放 音区较高 高亢嘹亮 下句:收拢 曲折下行 2 山曲(酸曲) 山西西北部 陕西北部 凄凉 忧愁 真假嗓结 3 花儿--又叫做“少年” 野曲,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一带。花儿(少年)是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较大,常有跳进,音乐的进行常曲折而多层次。音乐结构多为上下两句体,但须唱两遍方完成一段歌词。 4 客家山歌 闽、粤、赣客家山歌--客家特指因历代战乱而多次从黄河流域南迁的汉族居民。 独唱 对歌 5 爬山调 内蒙古中部 西部汉族居区的一种山歌形式 音乐结构异常简单,大部分以重复为主 6 神歌 亦晨歌 7 云南山歌 (考点) 8 江西山歌 山歌的艺术特征(书49)山歌的音乐奔放 嘹亮 开阔,曲调悠长
从音乐风格来看,号子与山歌充满阳刚之气,小调则偏于阴柔之美。这是因为相比山歌而言,小调是后起的民歌形式。人类自进入父系社会以来,男人偏于从事山涧野外的劳动,很自然地,喊号子、唱山歌者,男性较女性为多,在年复一年的歌唱实践中,号子、山歌的阳刚之气得到强化。小调与女性的关系则更为密切,唱小调者,女性似乎多于男性,里巷间的低吟慢咏,特别适合女性传递她们平素难以启齿的秘密,表达她们寻常不便显露的私情,在年复一年的歌唱实践中,这种女性主导的小调细腻含蓄的阴柔之美得到强化。如广泛流传的小调《紫竹调》、《孟姜女》、《绣荷包》、《三十里铺》等,都是以女性身份娓娓讲述着女儿家自己的悲欢离合。
弥渡,曾名迷渡。相传这里是一片浩瀚的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或“弥渡”。为讳水患,清代改称弥渡。它犹如一块翡翠镶嵌于滇西高原。唐代,弥渡是南诏王国腹心之地。十多万中原将士和商贾游民,不仅给这片丰腴的土地带来了农商技术,也给这块多情的地方传播了黄河文化。到了明朝洪武年间,军屯、民屯、商屯和开疆移民活动连绵不断,又给这里带来了缠绵婉转的长江文化,经过历史的沧桑,弥渡以其境内汉族和彝、回、白等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渗透,综合自己地方民族的长处,博采祖国南北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灿烂多姿的传统文化。
南来北往的马帮不仅给这里驮来了商业的繁荣,也给这里捎来了夜深人静时思亲的吟唱,于是用歌声释放赶马人的怀乡之情,用歌舞驱散飘流他乡的孤独,深深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也引起了常常经受着生离死别心痛的当地人的共鸣。而弥渡山歌则是从那时起,这里的人们慢慢养成的用歌声倾诉喜怒哀乐的习性。弥渡山歌小调,口口相传。它就像一部长诗,记录着弥渡的时代变迁,抒发着各个时代人们的内心情感,倾诉着人们各个时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和爱憎。
弥渡山歌婉转其间,那清脆婉转的嗓音,是山间的马铃,是江南水乡的柳岸莺啼。阿妹歌声意切切,阿哥听来情真真。“山对山来,崖对崖,小河隔着过不来,哥抬石头妹兜土,花轿搭起走过来”。轻盈愉快的山歌,叙述了青年男女歌唱爱情、赞美幸福生活的内心感情。美哉,甜哉。
“一送小郎﹙是﹚箱子边,箱子底下两吊钱……”﹙弥渡方言,“吊”为“千”﹚。《送郎调》细腻地描绘出了赶马哥上路时小俩口辞别的动人情景,淋漓尽致地唱出了情侣惜别的依恋之情。流传至今的弥渡《赶马调》,民间流传着五、六个版本的唱法,没有人说得清它起源何时,但一听到这歌声,就知道那是从千里迢迢的驿道上传来的山歌小调。脍炙人口的《绣荷包》、《大风刮来树头歪》、《月亮出来亮汪汪》、《郎骑白马白汗衫》等山歌小调,旋律优美、委婉缠绵。一旦歌声悠然地飘起来,赶马人的生活,赶马人离别亲人的情形,被古道分离了的亲情,仿佛就会活生生地再现出来。
弥渡山歌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是《山对山来崖对崖》,这首歌富有节奏性,是一首传唱很广的情歌,我国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最早于1984年演唱,著名歌手张也、刘芳、阿幼朵等都演唱过。
附歌词:
山对山来崖对崖
蜜蜂采花深山里来
蜜蜂本为采花死
梁山伯为祝英台
耶 咿 哪
山对山来崖对崖
小河隔着过不尼来
哥抬石头妹兜沙
花桥抬起走过尼来
耶 咿 哪
山对山来崖对崖
蜜蜂采花深山里来
蜜蜂本为采花死
梁山伯为祝英台
耶 咿 哪
山对山来崖对崖
小河隔着过不尼来
哥抬石头妹兜沙
花桥抬起走过尼来
耶 咿 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