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历史介绍

近代化历史介绍,第1张

一、关于中国近代史学习板块的说明

(一)确定中国近代史学习主题的基本原则

中国近代史作为初中历史课程的一个学习板块,在总体内容的把握和学习主题的确定上,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基本线索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突出历史发展的时段性主题。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目标和《标准》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是本次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对于中国近代史内容标准来讲,首先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确定学习主题的问题。我们在对以往的初中历史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分析时感到,以往的初中历史课程学科体系严密、内容繁琐、面面俱到的现象较为突出,它几乎是高中乃至大学同类历史学习内容的缩写版,其优点是有助于扩展学生的历史知识面,但这种高容量的知识内容也必然造成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的现象。因此,必须打破原有的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和《标准》要求,以学习主题的形式重新构建中国近代史学习内容,而这也有赖于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总体把握。

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被突如其来的外来因素所打断。为了寻求更广大的市场,掠夺更多的资源,攫取更丰厚的利润,西方列强接连不断的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控制和干预,中国在实际上被纳入不平等条约体系。这种状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同时造成了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它表现为从封建经济的缝隙中逐步生长出资本主义经济因素。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只是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它却是与封建主义经济完全不同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由此,资本主义成为中国近代的前进方向。可以说,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迫使中国社会逐步摆脱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模式,挣脱出自然经济发展的轨道,向近代化、资本主义化的方向发展。

近代中国百余年的历史发展,呈现出两条鲜明的主线:其一是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的主线;其二是中国近代化的主线。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争中,强国之梦是无数志士仁人始终不渝的志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终极目的也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使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这里,反帝反封建与中国近代化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如果把反帝反封建当作前提的话,近代化就应该是反帝反封建的必然结果。

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性。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虽互为表里并呈现出相互缠绕交叉之势,但在不同时期,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和阶级力量的对比变化,历史的发展又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因此,我们在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阶段性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内容和学术研究成果,设置了中国近代史内容标准的七个学习主题,即“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近代化的起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同时,设置这七个学习主题,也有助于突出学习重点,使学生易于把握历史发展的时段性特征,从而有利于改变原有中国近代史课程内容存在的头绪繁多、面面俱到的现象。

需要提出的是,为了使广大教师便于把握中国近代史学习主题的思路,我们在中国近代史内容标准的开头部分,用楷体字对中国近代史学习主题的基本构架进行了线索描述。这一部分内容的阅读对象是教师,它不属于学生掌握的范围。

(二)中国近代史的学习目标

在确定中国近代史学习主题设定的基本原则后,按照《标准》的课程目标要求,我们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三个维度,对中国近代史的总体学习目标做了规定。

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基础知识教育目标,《标准》的要求是:“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它包含了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两个层次的要求,即学生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既能对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和重要历史现象有所了解,同时又要在了解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如果说前者指的是孤立的、单一的具体史实,是历史上的点的话,那么后者指的就是历史上的线。需要强调的是,对广大初中学生来讲,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应该是本时段历史学习的重点和基础,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在前者基础上的结果和升华,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内涵之一。基础知识教育目标中的这种层次要求,只凭一节课或一个学习主题的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教师在将内容标准中明确提到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讲清楚、讲明白的前提下,注意引导学生将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放在历史过程中去观察和考察,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一种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能够叙述和解释历史的变化,初步了解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基本特点。

对于中国近代史学习的能力培养目标,《标准》的要求是:“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能力目标培养包含了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基本的历史材料”属于历史学科的基本技能之一,它相当于以往我们所说的历史能力目标中的第二层次,即“理解”的层次,实际上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学习阅读和整理历史材料。历史材料既包括历史文献、文物、、音像等原始的文献资料,也包括历史教科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分清历史史实与历史判断,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要引导学生学习处理历史信息的一些基本方法,在适应其自身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学习收集并阅读和理解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要能够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史实,比较历史现象。第二,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属于历史思维能力层次,这是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探究而呈现出的一种发展性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就是能以历史的客观的眼光理解、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它是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标准》所着力强调的问题和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历史思维能力有着多重层次,“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强调的是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和独立思考,它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其重心在个性化的探究过程与知识能力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传授探究和评价历史问题的途径、方法,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究而得出“为什么”,以及由此及彼的知识迁移能力。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对近代历史问题的不同见解并尊重他们发表见解的权利,同时,要注意防止出现“历史探究=科学研究” 的那种成人化专业化倾向。

中国近代史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要求是:“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知道没有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不应是孤立的、枯燥的、生硬的,而应是融入历史史实的、充满历史激情的过程,它必须贯穿在历史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过程之中。

与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标准相比,中国近代史学习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是有所提高的。如果说中国古代史在能力培养目标方面更多强调的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的话,那么在中国近代史学习中就已初步提出了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同时,中国近代史学习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也是与本学段的历史学习内容紧密相连的。教师在把握历史课程标准时应对此加以注意。

在规定总体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标准》还规定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内容的具体目标。共有三个层次的学习要求:

一是识记层次的学习要求。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内容均为识记层次要求。对这部分内容,只要求学生知道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其主要内容并能够通过学生的行为动作表示出来。以“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学习主题之三“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为例,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只要了解两点即可——英法联军于1860年烧毁了我国最为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至于与这两条史实相关的内容,如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背景、具体经过和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及其具体条款等,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威逼清政府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等具体细节性的史实等,历史教科书可以进行叙述描写,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讲授,但这并不属于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范围。也就是说,考察一个初中学生是否达到了《标准》的要求,只要看他是否能够表现出他已真正了解了火烧圆明园和沙俄强占我国大片领土的历史史实即可。通过这样的两个历史史实,相信学生自然能够体会到,一个国家的首都被侵略者所占领,其最大的皇家园林被烧毁,近十分之一的国土被侵略者强行割占,对于一个拥有主权的国家而言意味着什么,由此来引发学生的历史思考。中国近代史内容标准中,属于识记层次要求的内容大约占内容总量的70%左右。

二是理解层次的学习内容。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认识”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对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和概念所体现出的内在意义做出简单的归纳和演绎性的推断。例如,“近代化的起步”学习主题之二“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本条内容标准对学生而言,就是要求知道“百日维新” 中颁布了哪些主要变法措施,通过这些变法措施来认识戊戌变法(注意戊戌变法与百日维新在概念上的差异)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它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具有哪些重要影响。再如,“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学习主题之二“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本条内容标准的要求是,知道西安事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在此基础上,结合当时强敌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重的国内局势,来说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走向全民族抗战的作用和意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理解层次并非是要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相关的历史内容和知识,而是重点让学生将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与当时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以此来理解和体会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富强而苦苦探索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素养。中国近代史内容标准中,属于理解层次要求的内容大约占内容总量的20%左右。

三是运用层次的学习内容。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这里讲的运用层次,不仅仅是以往我们所说的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原理、方法等完成作业而已,它强调的是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是学生获得理智能力发展与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三者合一的学习目标。例如,“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学习主题之七“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在本条内容标准中,学生要知道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和日本的无条件投降,能够初步懂得收集史料和史实的方法,通过对相关史实的收集、分析及表达,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国内背景,认识中国抗日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持久抗战及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对日作战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横向对比的方法,分析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在军事、政治、经济、民众动员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异同;也可以运用纵向对比分析的方法,结合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来深切体会抗日战争作为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列强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意义,体会出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意义;还可以针对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结合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和损失展开讨论,提高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观察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近代史内容标准中的运用层次要求,突出的是体现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它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探寻中激发对历史的兴趣和孕育一种问题意识,让学生亲自寻找并实践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带动整个历史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国近代史内容标准中,属于运用层次要求的内容控制在内容总量的10%以内。

二、中国近代史内容标准分析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这是中国近代史内容标准中的第一个学习主题。确定这一学习主题,体现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主线与时段性特征相结合的基本思路。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激烈,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顽强抗争,这是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年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本学习主题就是突出了这一历史发展主线,在内容标准的选择上基本上也是紧紧围绕这条主线进行取舍。对历史知识点的选择进行了大量精简,以避免面面俱到。与此同时,围绕着这条历史发展主线,对一些知识点的选择角度也不同于以往,而是根据学习主题而有所侧重,如对太平天国运动中抗击洋枪队的史实的选取,对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英勇抗击日本舰队的突出,等等。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最终形成,这在以往的教学中一直作为重点进行讲授,但讲授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和实际认知水平,本学习主题中更注重的是从中外民族矛盾的冲突着眼,强调列强侵略所造成的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而非社会性质的演变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易于理解和把握。

在这一学习主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在能力方面应该能够有明显的历史线索感,能够结合地图,讲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三个条约的异同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以此了解近代史上影响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发展的进程;要使学生理解,自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所面临着的历史任务之一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奋斗,他们的斗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和崛起的推动力。

(二)近代化的起步

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外国列强的侵略带给中国的后果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另一方面,它给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下长期高度发展同时又不易变化的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和王朝政治以猛烈的冲击,迫使中国社会逐步摆脱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模式,迈出自然经济发展的轨道,向工业化、资本主义化的方向发展。这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现实,也是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双重历史使命的论断内容。鸦片战争后,世界在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中国开始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迈进,这应该说是历史的巨大进步。近代化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的。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追求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历程,这一过程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过程相互伴随,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史相比,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背景下,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显得更为艰难和曲折,因此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之为“近代化的起步”。

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呈现出明显的层层推进、急速深入的逻辑发展特征。它从洋务派为富国强兵、以图自救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开始,经康梁维新派发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继而孙中山领导开创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掀起对封建思想文化批判的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急促而悲壮,一刻也未曾停留。在这一学习主题的内容标准中,属于运用层次要求的比重相对较大,教师应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对救国之路上下求索的艰辛历程,知道他们从事的主要活动,认识辛亥革命前后是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风云跌宕时期,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学习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或就个人与历史发展的关系展开讨论。如本学习主题之三“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本条内容标准中,须先明确三项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与递进关系: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武昌起义是作为一般了解层次要求提出来的,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作为运用层次要求提出来的,但如果对前两方面的史实一无所知,那么探讨也将成为缺乏史实支撑的无源之水。同时,对于如何开展探讨,必须明确一个基本观念,即应通过学生自己的探讨过程来形成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认识,教师主要担负引导和参谋的作用,而不是让学生顺着教师给定的思路和结论来展开,使学生的讨论成为既定结论的注释而已。探讨的落脚点在辛亥革命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上,而探讨的方法、角度、途径和手段可以是多元的、丰富多彩的。

总之,作为一个有较新立意的学习主题,在“近代化的起步”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的高度来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贡献的责任感与自觉性。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开端到发展再到兴盛起来,有着一个艰难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式的从中国***诞生、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涌动、国共两党的合作与破裂,到中国***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一直到中国工农红军在极其危难的长征途中,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中国***和红军,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在经过无数次的挫折之后,独立自主地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这一学习主题力图反映的就是中国革命这种艰难的历程。在以往的初中历史课程中,一般都用三至四个单元、三十多个知识点的容量反映这一段历史内容,此次在设置学习主题时,我们将相关的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尽量使学生通过对几个重要历史事件的把握,来了解这一历史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从五四运动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历史概念,许多学生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历史史实来理解这一概念,而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几条结论。其次,在这一主题的学习中,使应注意充分发掘相关的课程资源,如影视资料、文艺作品、历史纪念馆、语文课本内容等,这些资源既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参考资料,也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使学生对历史资料的丰富性、多样性有所了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第三,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五四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不畏困难、为理想奋斗的坚强意志。

(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向例,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因此,它作为一个学习主题,在中国近代历史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作为一个学习主题,在内容标准的选取上,也有着明显的特点:第一,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遭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它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险。在这生死存亡关头,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这是中国人民为争取生存和解放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突出这场战争的民族性、全民性,是我们确定这一学习主题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而非单纯以“抗日战争”相称的立意,同时它也成为选取内容标准时的一个基本思路。依据这一思路,我们对原来初中课程内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删减了原来教学内容中反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斗争的知识点,突出了反映国民党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内容,从而使主题线索更为简洁鲜明。第二,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纳入学习主题之中,以反映在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中国从局部抗战逐步走向全民族抗战的过程,这既是学习主题的内在要求,也有助于学生对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反侵略战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本学习主题的内容相对较多,但历史发展主线也相对清晰,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相关的影视资料、抗日战争的历史遗迹和抗日救亡歌曲等来开展教学,使学生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探究活动,增强对抗日战争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的理解。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而不是局部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角度来观察这场战争,不断开阔学习视野;要注意结合与抗日战争相关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学习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历史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中逐步加深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理解,学习从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来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人民解放战争是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决战,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走向胜利的阶段。与中国近代史的其他几个学习主题相比,这一学习主题所涉及的时间较短,线索也较为简单。从内容标准的要求来讲:第一,对于重庆谈判这个具体的知识点,教师应通过一些具体的史实,使学生了解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局势,认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专制独裁的本质,理解中国***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巨大努力;第二,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过程,内容标准选取的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样两个典型事件,一南一北,相互呼应,使学生对解放战争各战场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第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战例,其胜利的原因既有中共中央战略决策的及时、果断和战争指挥艺术的娴熟灵活等因素,也与解放区和国统区人民的大力支援密不可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重角度来了解和探讨这些因素及其作用。

这一学习主题中涉及战役的内容较多,教师应结合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自觉运用地图学习历史、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概念;要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没有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六)经济和社会生活

在以往的初中历史课程中,近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尤其是社会生活领域,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教科书都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与国外的历史课程相比,我们的历史课程内容更注意的是历史框架的粗线条勾勒,而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等方面的变迁却鲜有反映。这无形中更加剧了学生对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时空距离感。事实上,生产力的发展固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但其最终的呈现方式还是体现在社会生活层面的不断进步上。中国近代是一个急剧变动的时期,它反映在政治上,是一系列政治变革的此伏彼起;反映在经济上,是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反映在社会生活方面,是人们在外来的生活观念的冲击下,不断求新求变,一系列新鲜事物不断出现。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的过程,而经济和社会生活作为社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自然应该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学习主题。

学习主题确定之后,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内容标准的选择:第一,张謇作为一位清末的科举状元,能勇于退出官场转而兴办实业,既是其实业救国、振兴民族经济的爱国心使然,也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可以说,张謇的这种变化在当时的中国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其创办实业的经历又成为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第二,新式交通工具和娱乐方式的兴起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影响至远且巨,而近代中国社会在这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方式都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生命化教育”的字眼已经全面进入教师的视野。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课堂里,师生都是学习的共同体,更是生命的载体,45分钟里到处涌动着情感的交流。“情感目标”的实现应视为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同等重要、甚至是更为重要的环节。只有站在生命的立场,教学才可以变幻出无穷的色彩,教育才可以深入内心晟深处。然而,我们发现,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新课堂”仍在本质上继续沿用了传统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建构,而忽略学生情感的生成,课堂教学中“情感目标”的缺失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创设情境,有效达成情感目标”的个人实践和探索进行分析,以期为新课改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

一、引入鲜活的事例,创设真实情境,切入学生情感点

新课程标准所建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模式,正是基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学科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高中政治课的特色,是既要走近学生生活,又要关注社会热点。因此,在课堂上,引入来自学生或社会的鲜活事例,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这样的真实情境中,比较容易切入学生们的情感点,以利于情感目标的有效达成。

如在讲授《意识的作用》一课时,我根据这一特色创设了以下两个情境:一是从学生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讨论月末班级参加校运会入场式的设计方案。学生们以小组的方式展开激烈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中表达自己小组的观点,为正在筹划入场式设计方案的班委们提供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在这个真实的情境中,学生们自主生成了热爱集体的情感,真实体验为班级出谋划策的快乐。二是创设和时政热点相关的情境――国庆60周年大典。在即将迎来国庆60周年之际,我向学生们介绍政府对国庆60周年大典的活动安排,特别介绍了10月1日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的活动,播放了彩排的视频资料,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这一环节,利用时政的热点引发学生的关注,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爱国主义从空洞的说教走向内心深处。在情感目标实现的同时,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顺利完成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要求。

在讲授《文化创新》一课时,正逢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召开,世博成为学生们热议的焦点之一。在课堂里,通过播放《网络世博会宣传片》,关注世博的创新之处,带领学生亲历网络世博会,感受大众传媒所带来的新体验,并从中体验传统文化的创新。这样的环节让思想政治课堂充分融入生活,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心灵感受,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领悟知识,在情境体验中生成情感。

二、设计生动的活动,启迪人生智慧,激活学生情感点

古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上设计生动的活动,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由此引申人生的教育,引导学生体味人生智慧,更高层次地让学生实现情感目标。

如在讲述知识点“抓住事物的主次矛盾”,我借用了“把握人生中的大石头”的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只有先抓住了大石头,才能装下其他的小石块、沙子和水。在解决了知识点的同时,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人生中的大石头”。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感目标达成的时机啊!教师把情感目标寓于具体生动的活动中,如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自然、巧妙地获得真切、积极的情感体验。

如在讲授《实现人生价值》这一单元时,我引入团队心理游戏,带领学生对人生价值进行一系列的自我探索。第一节是人生价值探索的开篇,运用了“生命的最后时刻”的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人生价值的判断和选择。他们在分享中对自我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同伴互助中收获了新的启迪。第二节从个人的自我探讨,上升到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引导。选用“迷失丛林”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发现集体的力量,并思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第三节引导学生对未来的人生进行规划,并对如何实现这个人生价值而展开富有意义的探讨。这样的课堂。让学生们在自我探索的体验中获得了成长,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教学,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成功落实了情感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仅是一门普通学科,更具有特殊的德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用情感启迪人生,用情感塑造生命,真正意义上促成学生情感的生成并内化,使得情感目标有效达成。

三、积淀文学的韵味,抒写诗意色彩,丰富学生的情感点

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不仅仅只是政治教师,他(她)应该也是个优秀的语文学习者。优美且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或语言),不仅能提升课堂的品位,也能启发学生新的思考,这是多么美妙的享受!

如在讲授“矛盾的特殊性”这一知识点时,我选用了台湾作家丁思逸在散文《友情与爱情》里所写的一首诗,启发他们对“青年是一首诗”的体会,认识高中生所处的人生位置,并理解如何看待自己的这段成长历程。诗歌的优美意境,将学生带入更为丰富而富有内涵的情感世界,给学生以更强烈的感染力。

在“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我引用了本年段学生关于福州三坊七巷历史名人(如林则徐、严复等)的优秀习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优美的散文式文字,让政治课堂激荡着感性与理性的光辉,学生们由单一的爱乡爱国之情上升至更为理性的情感世界,此刻,书本的理论知识将伴随学生们生成的情感一同铭刻在心。

高中思想政治课并不是一味地说教、流于形式地空喊 口号 ,在课堂上引用优美的文学作品,体昧诗意的色彩,必定能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更好地实现情感目标。 四、搭建实践平台,展示创意才华,升华学生的情感点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让思想政治融入社会生活,加强实践环节,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的显著特点和活力所在,也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模块的学习,既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又是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环,更是激发学生形成强烈民族自豪感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和体验,大多停留在书本表层的理论,并不能将其内化为情感。因此,在《文化生活》模块教学伊始,我们集备组就有意识而细致地布置全体学生利用寒假期间进行《福州旅游线路设计》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真正走进福州,挖掘福州文化的特色,感受福州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刻理解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实意义。学生们主动接触生活,参加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真正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生活。

这样的实践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其完成度和优秀度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而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核心理念正是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在这小小的实践平台上,发挥创意施展才华,而这个过程中也很自然地渗透正确的情感态度,延续课堂45分钟的情感生成,继续升华学生的情感点。

只有我们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实施真实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实现情感目标的有效达成,才能让情感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升腾!

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放性、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教学中,把儿童生活作为教学的基础,教学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根据儿童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以活动为教学的主要形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融情感教育于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课后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体验,丰富提升学生的情感。 那么具体如何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课前精心设计是情感教育的基础 在课前教学准备过程中,我始终把情感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好。首先充分挖掘教材中具有情感色彩的内容,结合儿童的实际精心设计,并形成计划写入教案中。其次,在搜集资料,利用各种资源时,也充分考虑到有关情感教育的资源,特别注重收集感人故事,英雄人物等有利于情感教育的资料。然后,利用教学手段,组织活动,都充分考虑到情感教育形成预设,这就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课堂有效教学是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机 课堂教学是实施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机。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做法: 1、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启发学生的情感。 首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自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教学中,我总是以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学生起着陶冶、感染作用。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塑造自己的形象,课堂中以热情的态度,充沛的精力深入角色,从而使学生愿意与老师积极配合,很好地接受教育。同时,我也特别注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从而形成积极的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同时,注重教材资源的开展与利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会有丰富的情感因素,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把图文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共鸣。 2、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不同德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所以我在教学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民主、平等、健康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善待每一个学生,不偏心,不歧视,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师生关系的平等与真诚,为学生创建交流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敢想、敢说,从不同程度都达到发展。 3、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情感。 小学阶段学生的情感往往是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启发、诱导下才能产生相应的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不仅善于运用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引发学生的情感,而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具体、直观生动的形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诱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如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我在课前搜集了许多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制成课件,在课堂上利用录像、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自然而然地把学生憎恨外国侵略者的感情引发出来了。使学生获得一份现实背景下的新感受,新体验。从而获得认知感悟,达到了教学目的。 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诱发学生情感。 在教学中,我不是把某种情感结论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学习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社会。从而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城乡巨变》这课时,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在课前先让孩子们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过去的状况,或者采访学校工作人员,了解学校过去的情况。如学校附近的道路设施等变化。然后做好记录,准备汇报。课堂上,组织学生以新闻播报的形式把自己了解到的状况进行汇报。这样通过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等探究活动,让学生自然地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变化,热爱家乡之情油然而生。

三、课外实践活动是情感教育的升华。 品质与社会课程性质本身就具有实践性,情感教育也具有实践性,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情感才能得到升华。小学阶段学生的情感是不稳定的,容易激发,容易消逝的。他们往往不能明辨是非,甚至他们会觉得书本上或老师讲的道理与他们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是相矛盾的。比如: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习了诚信真可贵,可是现实生活中学生会发现有些人会说谎,会骗人,不讲诚信。他们思想会感到疑惑。我们要正视这种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正确观念。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实践体验,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说实话、办实事后那种踏实的感受以及被人称赞的愉悦心里,同时也让学生实践体验说空话、说假话后的那种空虚的感受以及被人们指责的难堪。这样学生就会从人们的积极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建构自己的内心道德情感标准。我们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创造实践条件,还应把课堂教育的内容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课外实践条件,使学生把课堂上获得的道德观念、情感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深化情感,使情感教育得到升华。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教学《今天我当家》一课时,课前,我先让学生观察爸爸、妈妈一天的生活工作情况并记录下来。课堂上全班共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父母的辛苦。课后,我又安排学生星期天亲自当家,并把当家的情况记录下来,并写出当家的真实感受。课堂上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激发了学生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教师要依据新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课内外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思想行为受到良好的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我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 情绪情感概述 ?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体验。

情绪和情感同认识过程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同的是,认识过程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个人之间关系的体验。

情绪情感的关系?情绪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而将情感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事实上,情绪和情感都是人的内在体验,也就是说,都是心理体验。情绪是情感的具体形式和直接体验,情感是情绪经验的概括。

联系:情绪和情感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情绪要受情感的制约和调节。另一方面,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因此,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情绪情感的区别:1从发生的过程来看,情绪发生较早。2情绪带有情境性和暂时性的特点,它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是人对事物稳定态度的反映。3情绪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二、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一)情绪和情感的动机作用

(二)情绪和情感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三)情绪和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四)情绪和情感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3情绪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什么是焦虑?焦虑只是一种朦胧的,游移的,不确定的心神不定。

陌生人焦虑—陌生人焦虑是指婴幼儿对陌生人的警觉反应。

从积极方面来看,陌生人焦虑首先能限制幼儿的交往范围和交往对象,使幼儿避免受到可能的伤害,属于一种有效的自己保护机制。其次,陌生人焦虑反映了婴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表明他们已能把熟人和陌生人区分开来,把熟悉的地方和陌生的地方区分开来。

消极作用,它会限制孩子的正常活动,限制他们与别人的交往,削弱他们探究新人物和新环境的兴趣。

分离焦虑(积极)的出现,与孩子的不安全感有关。最初,这种焦虑的出现,是具有特殊的适应意义的。因为,它促使孩子去寻找他所亲近的人,或者发出信号,呼唤亲人的出现。这是孩子寻求安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消极)但是,长时间的分离焦虑,容易导致儿童的抵抗力下降。

第二节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引起儿童情绪反应的原因,称之为情绪动因。

3-4岁的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

幼儿与成人(包括教师、家长)和同伴的社会性交往以及幼儿的人际关系对他们的情绪影响很大,是左右其情绪和情感产生的最主要的动因。

二、 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一)与(二)

(一)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丰富化 (5种)

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水平:

1 与感知觉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

2 与记忆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

3 与想象力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

4 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

5 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

(二)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深刻化

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移情是婴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石。随着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的发展,幼儿的自豪感、羞愧感和委屈感、友谊感和同情感以及妒忌的情绪等,也都发展起来。

理智感是人对认知活动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之一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

三、幼儿的情绪调控

情绪调控是个体对情绪反应的监控、评价和改变。

通常,将个体情绪调控的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适应性调控。第二类:功能性调控。第三类:特征性调控。

(一)幼儿情绪调控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和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4幼儿情绪调控的手段

第一种是建构性策略

第二种是回避性策略

第三种是破坏策略

情绪掩蔽受两种因素的驱动:

第一种是规则驱动的掩蔽

第二种是情境驱动的掩蔽

家庭是幼儿获得情绪掩蔽能力的第一渠道。

四、影响幼儿情绪调控的因素

(一)父母的影响

第一,父母对儿童情绪的反应。如果父母对儿童的情绪反应是积极的、敏感的和热情的,那么,孩子的情绪也能调节良好,也好较敏感。

第二, 父母与儿童讨论情绪。父母与儿童讨论情绪有助于儿童对情绪的调控。在有关的对话中,父母通常不仅会告诉儿童有关调控情绪的规则,还会传授一些具体的方法。

第三,具体情境的作用。儿童情绪的调控,不仅是儿童个人的单独行为,更重要的是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同伴的影响

在于同伴的交往中,儿童通过协调、争执、妥协、服从等活动,逐步学会通过适当的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教师的影响

幼儿教师不仅是幼保育和教养的管理者,还是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管理者。

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叫是可用认知策略、行为策略和情策略来帮助幼儿提高情感的能力。

第一, 认知策略 对于同一件事,引导幼儿从积极的方面去认知,从而产生乐观的情绪

第二, 行为策略 当幼儿发生了积极的兴趣体验时,教师应及时地、适度的给予精神或者物质上的奖励。而当幼儿出现不良的情绪表现是,教师可以不给予理会,不要立刻就去处理。(教师)为儿童提供规范的、积极地、正面的行为榜样,让儿童有样可依,有样可学,有样可做。父母和教师要为幼儿做出良好的情绪示范,以愉快、喜悦的情绪感染他们

第三, 情绪策略 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温暖、信任、互助的情感氛围,及时光柱幼儿的情绪变化并进行情感上的安慰、支持或教育。成人不但要让幼儿在满足生理需要时产生愉快、喜悦的情绪而且更应该注意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等社会性需要。

我们的任务不是要求幼儿压抑、隐藏自己的消极情绪,而是帮助他们选择适宜的方式去疏导和宣泄,从而减轻幼儿身心的负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242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