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拜伦是谁

诗人拜伦是谁,第1张

  拜伦英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英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拜伦是举世公认的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诗人拜伦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诗人拜伦的简介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之一。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

拜伦的诗歌特点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Lord Byron)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恰尔德·哈罗德是拜伦诗歌中第一个“拜伦式英雄”。拜伦诗中最具有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的作品是他的长诗《唐璜》,诗中描绘了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 故事 ,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

拜伦的诗歌代表作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是拜伦的代表作之一,这是拜伦在游历欧洲诸多国家之后所著的。《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主要是通过恰尔德和诗人自己的浪漫抒情,表现了对拿破仑的侵略、英国干涉民族独立运动等各种暴政的愤怒,另一方面对莱茵河、以及意大利建筑和 雕刻 美的喜爱和欣赏,对卢梭、伏尔泰等 历史 伟人的尊敬,对反抗压迫争取独立与自由的各国人民的赞美和鼓动,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厌恶,这一诗篇有“抒情史诗”之称。

 拜伦之所以会创作这一巨作的背景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处于社会长期动荡不安的时期。一方面,封建势力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冲击和影响下遭到了严重的打击,逐渐露出了衰落的形势,同时也在作最后的垂死针扎。

 另一方面,法国大革命所灌输的革命思想解放了人民的思想,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独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拜伦的生活道路相结合,因此激发了拜伦对封建统治势力的痛恨和了解。同时,他的贵族身份不实现他贵族生活方式,这也促使了他在他的精神世界中走得愈来愈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的主人公恰尔德·哈洛尔德,实际上就婉转地呈现出拜伦漂泊流离的生活和反对封建专制暴政的思想。

拜伦的历史评价

 人们认为拜伦勋爵比任何其他诗人更象自己创造的英雄人物——即富于浪漫色彩的 旅游 者恰尔德·哈罗德;被社会摈弃的曼弗雷德;愤世嫉俗,铁石心肠的情人唐·璜。虽然拜伦确曾利用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素材写了很多诗篇,但这些诗篇决不纯粹是自传性质的。然而最能真正体现拜伦的天才的还是他的那些长诗,而不是通常在选集里作为他的代表作的那些抒情诗。

 像许多诗人一样,拜伦在本质上是一个活动家。他热爱自由这个理想,他以旺盛的精力投身于希腊为摆脱土耳其统治而进行的独立斗争中。

拜伦是欧洲十九世纪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杰出代表。拜伦一生反对压迫奴役,讴歌自由解放,颂扬人民革命运动。他的诗歌以辛辣的社会讽刺和批评对自由、民主的讴歌,极大的鼓舞了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世界各国的革命志士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尽管他的部分诗歌有着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悲观情绪等消极因素,但他毕竟不失为一位重要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创作在整个欧洲产生了很多的影响,而“拜伦式英雄”风靡一时。在中国,鲁迅称拜伦是浪漫主义的“宗主”,盛赞其人其诗“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与荡涤”

《唐璜》是拜伦的代表作,是一部长篇诗体小说。尽管这部长诗只完成了十五章,第十六章仅写了一部分,但是它是作者思想和艺术上最成熟的作品。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唐璜在西班牙、希腊、土耳其、俄国和英国等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展现了19世纪初欧洲的现实生活,讽刺批判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 另外,诗中表现了唐璜的善良和正义,通过他的种种浪漫奇遇,描写了欧洲社会的人物百态,山水名城和社会风情,画面广阔,内容丰富,堪称一座艺术宝库。

除此之外,拜伦在《唐璜》里面关于爱情的观点,也成为众多学者所重视的对象。本文正是从这点出发,讨论主人公唐璜对于爱情的态度以及信念,以此更进一步地了解作者拜伦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爱情的背叛

《唐璜》中的主人公唐璜是西班牙传说中的一个人物,被公认为是个玩弄女性,没有道德观念的花花公子。但是在拜伦笔下,这个人物在多数情况下却以被勾引的角色出现。准确地说,唐璜是作者有意地塑造成的一个“拜伦式的英雄”,因此其中也不乏诗人自传的成分。唐璜说,“爱情比面包和呼吸更重要,专一的爱情是对其他女人的残酷”。[1] 这就说明,有爱情就有背叛。正如我们现实生活中所认为的,爱情是自私的,你深爱着一个人,你肯定就背叛了爱你的人或者说其他可能爱你的人。当今,爱与被爱一直被年轻人当作哲学中矛盾对立的最好的例子,仔细想一想,我们也不得不点头同意。当一个人择偶的同时也就是背叛的过程,每每排除一个与自己不合适的对象,也许就是背叛自己和他人的过程。

唐璜性格热情,勇敢,不屈不饶,而他的爱情故事大多是对上流社会虚伪道德的讽刺,而他和海盗女儿海蒂的经历,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例如:在《唐璜》第四歌中写唐璜与海蒂在海岛上宁静幸福的恋爱时,有一节这样写道:

“假使我对人间的事物笑,

这是为了我可以不哭;假使我哭,

这是由于我们的天性不能老使自己

无动于衷,在我们最不愿看到的东西

还没睡去之前,我们第一就必须

把我们的心深深沉默在遗忘川里……”

接着,在安排荒凉的海滩上只剩下唐璜和海蒂两人时,拜伦又感慨道:

“……为神明所爱的人死的年青,

他们因此就避免了好多得死亡:

友人的死亡,以及那杀人更凶的――

友谊、爱情、青春,和种种一切的死亡,

除了仅仅的生命;既然拿沉积的彼岸

终于要等候那些最长久的闪避

那古老弓手的利箭的人们,说不定

为人们所痛苦的夭折愿意时要救人。”[1]

从拜伦的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从海蒂开始,唐璜和遇到的女子交往中的爱情在递减,而欲望的成分在增加。在古尔佩霞兹和俄国女王卡萨林那里,唐璜几乎以一个专职供别人取乐的“娈人”身份出现,纯洁的爱情已是一个遥远的回忆。[5] 在上面这段诗歌中唐璜所说的遗忘,也只是我在这里所强调的背叛,当一个人要努力忘记过去,那就是在背叛自己。唐璜只有忘记自己与贵族**的爱情,才能和海蒂享受这段浪漫的牧歌式的爱情。而之后他得到女皇叶卡捷琳娜的青睐,成为宠臣,也就正是他对海蒂的背叛,在唐璜所经历的一个个爱情悲剧中,我们一次次的看到了他对爱情的背叛,这也许正揭示出了拜伦对待爱情的观点,有爱情就会有背叛。

拜伦的《唐璜》与众不同之处是因为他是拜伦的个人之书,是拜伦作为一个诗人书写的心灵之书,这本书里的主人公唐璜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拜伦对自己的重新刻画,拜伦的唐璜虽然经历了远远多于常人的很多次恋爱,但是他仍然被刻画成一个风度翩翩、纯洁无邪的青年形象。因为在拜伦的诗里面,每次爱情的来临都会使唐璜全身心地投入,对他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也就反映了拜伦自己对爱情的态度,虽然他的一生中也经历了几次爱情,他仍然认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因为有爱情就会有背叛,这就是他的爱情信条。

爱情的忠贞

这部长诗中最令人感动的不只是唐璜浪漫主义的冒险和爱情遭遇,而大量的关于爱情的精彩比喻至今仍然成为年轻爱人们的最爱,有些甚至成为描述爱情的至理名言。例如:

“我决不会变

除非这蓝色的海水都化为气

除非是陆地变成了海洋,海枯了石烂了”[1]

海水不会都变成气体,陆地不会变成海洋,海洋不会干枯,岩石不会腐烂,用这样的誓言比喻爱情,又正显示了唐璜对爱情绝对不会背叛的决心。“海枯石烂”正是我们今天一来比喻爱情忠贞的流行词语。唐璜经历的很多次的爱情,但是每次都很专一,尽管每一次都没有好的结果,但是在爱的过程中至少他是投入的。

“爱情真的具有奇异莫测的力量

他撑得住自己引起的高烧”[1]

这里的“高烧”一词用来比喻爱情到来时燃烧的痛苦,唐璜性格热情,对爱情充满激情,拜伦认为正是爱情使得人燃烧,而爱情又使得人能够不屈不饶,忠贞不一的对待它。正如有人认为“爱情”一旦到来,就会使得爱与被爱的双方都感觉到“自由”上的压力,而爱情本身却给人承受这种压力的勇气。

“一个孩子在母亲的怀中哺乳

一个婴孩从襁褓中望着灯光

一个守财奴往箱子里收敛财宝

一个信徒看见了天使在空中飞翔

一个阿拉伯人接待了异方的宾客

一个水手在决斗中赢得了奖赏

都会感到狂喜,但那喜悦也比不了

一个恋人看着自己的所爱之人在睡眠”[1]

这段文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孩子哺乳,婴儿看到光,守财奴得财,信徒看见天使,阿拉伯人接待客人,水手得奖和看自己的爱人睡觉做对比,衬托了爱情给人带来的巨大的快乐。这六个不同身份人的快乐,比起爱情带来的愉悦,远远不能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待爱情仍然用神圣的眼光,爱情,始终是一切情感无所能及的。

“情欲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股票

碰到一个买主,就会大打折扣

从你那儿就转了手”[1]

这里用股市的行情不稳来比喻只以情欲为基础的爱情是不会牢固的,而买主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插足者,以情欲为基础的爱情就如没有根系的玫瑰,也就只能开有限的一段时间,谈不上永恒。

“精神生活和肉体生活一样啊

有呼也有吸

一颗灵魂总要吸收

另一颗灵魂的感情

来充实自己

然后以更加丰富的感情

来回送给人家

人与人之间要是

没有了这类美妙的关系

灵魂也就没有了生机

它会缺少空气!

它会受难!

它会枯萎

《唐璜》是拜伦未完成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唐璜本是西班牙中世纪民间传说中的一个人物,是一个到处追逐女性的纨绔子弟。在这部作品中,他成了一个普通的贵族青年,因爱情风波逃离故乡西班牙,在希腊岛上和强盗的女儿恋爱。后在君士坦丁堡的奴隶市场上被卖到苏丹的后宫,他又从这里逃走,参加了1790年俄军围攻伊斯迈尔城的战役,因作战有功,被俄女皇派作使节出使英国。长诗背景广阔,展现了19世纪初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洲社会政治的广阔图景,通过唐璜的经历,深刻暴露了封建专制的暴虐和伪善,对专制政治表现出坚决彻底的憎恶。

唐璜遇海难德拉克罗瓦现藏于巴黎卢浮美术馆

在中国磅礴厚重大浪淘沙的文学历史上,令我最钟情的便是屈原。

他正直、聪颖、浪漫,敢为天下先,敢为不平书,当所有人都去当遮掩腐朽楚帝国的帮凶时,也只有他站在沧浪边歌唱“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当时读着他的诗,听着他的故事,心中涤荡万分。朦胧里我将他记下。

在我心里,他是贵族、是天才,是诗人、是政治家,也是英雄。

然而,在相隔了几千年的时光里,我却在另一个国度邂逅了一位与他绽放着相似光芒的诗人。

这个人,便是英国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乔治・戈登・拜伦。

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年轻的生命并丧生于此。

正如他的绝笔诗所言“若使你对青春抱恨,何必活着,使你光荣而死的国土就在这儿,去到战场上把你的呼吸献出。寻求一个战士的归宿吧,这样的归宿对你最适宜,看一看四周,选择一块地方,然后静静的安息。”

或许连拜伦自己都没有想到,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竟然真真的应验了。

                                惊世诗才

“阿波罗揪住我的耳朵,让我不要再东扯西扯。”

——《唐璜》

拜伦的一生结余36岁,标准天才型人物的死亡。

他生于伦敦,是一个典型的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是典型的花花公子,母亲脾气很坏,他天生跛一足,并常常被母亲称为“瘸子”,每当如此,他便回答“看看,这说的是人话吗?”

不幸的家庭,导致人性格尖锐。

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801年,为了同拜伦的贵族地位和身份相称,家里决定送他到一所素有名望的学校--哈罗公学就读。

上了大学的拜伦是个捣蛋鬼,向往异国情调(这是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普遍写照,),又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二十一岁便游历了希腊、土耳其等地,一边游历一边写诗。写的就是他早年的作品《哈罗德游记》,两卷诗寄回英国,他说道:““我一早醒来,一夜成名,成为诗台上的拿破仑。”

他说到,做到。

他这诗的前两部出版的不得了,惊动了整个英国诗坛,成为公认的天才,自此,星河璀璨。

英国,在莎士比亚后,公推拜伦。

木心先生这样评价他:

“他是贵族、诗人、美男子、英雄,是多重性质的象征。我小时候一看这名字,还没读作品,就受不了了。

再看画像,更崇拜。宝玉见黛玉,说这位妹妹好像哪儿见过。我见拜伦,这位哥哥好像哪儿见过。”

            一生反抗压迫、同情弱者,追求自由

“起伏的山峦望着马拉松,

马拉松望着茫茫的海波,

我独自在那里冥想一刻钟,

梦想希仍旧自由而快乐;

因为当我站在波斯墓前,

我不能想象自己是个奴隶。”

——《哀希腊》

1809-1811年,这个“叛逆”青年开始他游历东方的旅行,他游历了许多地方,从南欧到西亚,在那里,他领略了西亚及南欧各国的风土人情、社会制度,饱览了异国的景色,这为他后期的创作奠定了很大的基础,例如在他的被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作”的《唐璜》里,其中所描绘的便是在异域东方的背景下的。

    除此之外,他亲眼看见了西班牙军队给予法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也目睹了在土耳其铁蹄蹂躏下深受苦难的希腊人民,也是从此,拜伦对压迫、对侵略十分痛恨,他在《哀希腊》里写道“自由的事业别依靠西方人,他们有一个做买卖的国王,本土的利剑,本土的士兵,才是冲锋陷阵的唯一希望。”,这里的“做买卖”更是隐射他自己的祖国——英国。

而他这一追求,便是一辈子。

为了希腊独立,拜伦倾家荡产。

他奔赴希腊前线,任起义军司令,得热病死去,整个希腊为之哭泣,鸣炮志哀。

尸体运回英国,伦敦人山人海迎候,引为英国的光荣。

伪君子和反对他的人都想与他沾点关系。

是以我们说,拜伦,不仅仅是位政治诗人,还是个战士,是个英雄。

在国家的大是大非面前,他很有血性。

是的,血性这词,似乎可以囊括他的一辈子。

一辈子,他没像权贵低头,

一辈子他在为被压迫者呐喊,

一辈子他在和压迫抗争。

享年36岁,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充满激情。

多情、累美人

"假如等花儿片片枯黄,

那比看她今日突然摘去,

岂不更令人悲伤。”

——《你死了》

有人说拜伦“一生对女人薄情,却为他人的自由甘愿赴死”

这里本不想谈拜伦的感情。人无完人,作为一个惊才艳绝的诗人,他的情感迸发远比一般人丰富,这也是诗人的通病,关于他的社交生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或许是逢场作戏,或许是吐露真情,在上流社会的粉臂之间,一个年轻的贵族诗人的风流韵事自然更为人津津乐道。拜伦虽然坏了一条腿,却是有着杨过的本事,姑娘们几乎是“一见拜伦误终生”,可他却是似乎处处留情,撩拨完人家姑娘就跑了(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因为拜伦撩过的妹,多如天上繁星),甚至有一个姑娘不甘被拜伦抛弃而自绝。

终于,拜伦向安娜·密尔班克**求婚,于1815年1月和她结了婚,可二人因为性格的关系生活的并不幸福,原因大概是媳妇发现拜伦出轨,以后二人便开始分居。

后来英国以这件事为借口,大肆打压拜伦,拜伦不得已远走他乡,但这并不能阻止他恋爱,而是继续他的东方之旅,这里他邂逅了一位希腊少女,这也是他那首《希腊的少女》里的女主角。

洒脱如拜伦,写过之后,便抛在脑后,继续他的东方之旅,认识了各种风流的美人,可以说拜伦的情人是伴随了他一生,直到死亡。

下面推荐几段拜伦的诗作,节选自《唐璜》:

至于她们想将这年轻的可汗

如何摆布,那我就不便多过问了;

无疑,一个英俊小伙子会得到

比粗厉的老英雄更多的欢迎,

这当然就是为什么在战场中

要找到久经风霜的阵亡的老兵

可难上加难,但漂亮的公子

躺的满地都是,却血肉模糊

文明,再提一下你伟大的乐趣吧!

一个稠密的社会的美妙结果,

战争与瘟疫,暴敛横征的暴君,

王族的祸害,贪婪的权贵与恶霸,

为了薪饷而杀人上万的士兵,

还有六十岁的喀萨琳的香闺,

再加上更给它增辉伊斯迈的屠城

众宫女与男扮女装的唐璜

排成长长的一排,对皇上一致

躬身施礼后,苏丹摆了摆手,

她们便退下归回自己的寝室;

那是后宫中一长列的回廊,

在那里宫妃都歇下她们的玉肢:

啊,成千颗心都在跳动,为了爱情

像笼中的鸟儿渴盼飞向太空

我是爱女人的,有时候我那么想

反转暴君的这个愿望:

他愿意"全人类仅有一个脖颈

好让他挥一挥刀就可以全部杀掉",

我的雄心亦很广,但不那么坏,

也不那么狠(我当时年纪还很小):

我愿所有女人只有一张嘴

只需我一下就能从南吻到北

一个倔强急躁而轻率的她,

又年轻美貌大胆,宁愿牺牲

皇座天下和宇宙,只要能使她

被人爱得如愿;若是天空中的星星

挡住了路,那也挥手弹开,

好教她自由得如同海波遇上劲风

这样的女人倘若不是魔鬼,谁还够格

但还有不少人甘愿作她的信徒

王位以及天下等等,都往往由于

普通的野心而易手;所以当爱情

把国家倾覆时,我们都很容易忘记,

或至少宽恕了那种不智的钟情

如果说,安东尼至今被传为美谈,

那可并不是由于他的那些盖世武功;

他为美人而败亡的阿克兴一役

胜于凯撒所赢得的一切战绩

他已年过半百,还为四十岁的女皇

殉情;唉,我倒定愿他们才十五

或二十,那么财富以及天下等等,

就只不过是儿戏;记得我在那岁数

虽没有多少天下可殉,但是为了爱,

却愿倾尽我的一切将一颗心献出

年长了,我倾城以献;但无论多少城

也抵不了我昔日纯洁的恋情

终于,她用一种皇家的气派

把手放在他的手上,又递给他

一种无须帝国亦能让人心服的秋波,

去寻找他的爱情,却没有回答;

她眉头一蹙,但并不想来斥责,

但凡骄傲的女人都不依靠这办法;

她站起来,镇静了一刻,然后就

一下子投入他怀里,再也撵不走

这是个棘手的探试,但唐璜

既是悲伤,又是愤慨,又是骄傲,

就轻轻把她雪白的手臂推开,

又让颓丧地她在一边坐好,

然后他傲然起立,扫了一眼,

继而冷冷盯着她的面孔,叫道:

"囚笼的鹰不肯配对,我更不愿

圆一个女苏丹色情的梦

"你问我能爱吗这就是证明

我是爱得多深啊但我无心爱你!

这卑贱的衣服,这花边和裙带

我穿上倒挺合适,因为一个奴隶

能谈什么爱情!你这豪华的宫殿

可并没有看在我眼中!你的权力

也许很大,叩头啊,屈膝啊,手和眼

都得侍奉你但我的这颗心可自由

  昔日依依别

  昔日依依惜别,

  泪流默默无言;

  离恨肝肠断,

  此别又几年。

  冷颊向愕然,

  一吻寒更添;

  日后伤心事,

  此刻已预言。

  朝起寒露重,

  凛冽凝眉间—

  彼时已预告:

  悲伤在今天。

  山盟今安在?

  汝名何轻贱!

  吾闻汝名传,

  羞愧在人前。

  闻汝名声恶,

  犹如听丧钟。

  不禁心怵惕—

  往昔情太浓。

  谁知旧日情,

  斯人知太深。

  绵绵长怀恨,

  尽在不言中。

  昔日喜幽会,

  今朝恨无声。

  旧情汝已忘,

  痴心遇薄幸。

  多年惜别后,

  抑或再相逢,

  相逢何所语?

  泪流默无声。

  评析:

  George Gordon,Lord Byron(乔治-戈登-拜伦 1788-1824)英国诗坛上有争议的“怪人”和“浪子”。

  这首诗回忆了与爱人分别的情景和感受以及后来的心情。诗中,诗人情感真挚,毫不矫揉造作,真情动人。“In silence and tears”的重复,不仅使全诗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而且强化了过去和将来不会更改的气氛;另一方面,诗人运用了较短的诗节和众多的断开的句子,暗示出他的难以压抑的、无法平静的痛苦心境。

  经典爱情诗——拜 伦

  爱情对男人而言,只是生活的一部份。

  但对女人而言,却是一生的全部。

  初吻并不能当作永久相爱的保障,但它却是盖在生命史上的一个永久记忆印章。

  恋爱是艰苦的,不能期待它像美梦一样出来。

  欢乐的回忆已不再是欢乐,而哀愁的回忆却还是哀愁。

  爱情可以而且应该永远和婚姻共存。

  比一切更甜蜜的,是初次的热烈爱情--它是唯一独尊的。

  女人有一句赞美她的话便可以活下去。

  女人是男人的伟大创造者。

  心儿累了,要舒缓,爱情也需要歇息。

全名: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苏格兰贵族。1788年1月23日出生于伦敦。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正规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等各种活动。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

剑桥大学毕业。曾任上议院议员。学生时代即深受启蒙思想影响。1809-1811年游历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受各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鼓舞,创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恰尔德·哈罗德是拜伦诗歌中第一个“拜伦式英雄”。拜伦诗中最具有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的作品是他的长诗《唐璜》,诗中描绘了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之一。

从1809-1811,拜伦出国作东方的旅行,是为了要“看看人类,而不是只方书本上读到他们”,还为了扫除“一个岛民怀着狭隘的偏见守在家门的有害后果”。在旅途中,他开始写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和其他诗篇,并在心中酝酿未来的东方故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在1812年2月问世,轰动了文坛,使拜伦一跃成为伦敦社交界的明星。然而这并没有使他和英国的贵族资产阶级妥协。他自早年就自到这个社会及其统治阶级的顽固、虚伪、邪恶及偏见,他的诗一直是对这一切的抗议。

1811-1816年,拜伦一直在生活在不断的感情旋涡中。在他到处受欢迎的社交生活中,逢场作戏的爱情俯拾即是,一个年青的贵族诗人的风流韵事自然更为人津津乐道。拜伦在1813年向一位安娜·密尔班克**求婚,于1815年1月和她结了婚。这是拜伦一生中所铸的最大的错误。拜伦夫人是一个见解褊狭的、深为其阶级的伪善所宥的人,完全不能理解拜伦的事业和观点。婚后一年,便带着初生一个多月的女儿回到自己家中,拒绝与拜伦同居,从而使流言纷起。以此为契机,英国统治阶级对它的叛逆者拜伦进行了最疯狂的报复,以图毁灭这个胆敢在政治上与它为敌的诗人。这时期的痛苦感受,也使他写出象《普罗米修斯》那样的诗,表示向他的压迫者反抗到底的决心。

拜伦在1916年4月永远离开了英国,一个传记作者说他“被赶出了国土,钱带和心灵都破了产 ,他离去了,永不在回;但他离去后,却在若恩河的激流之旁找到新的灵感,在意大利的天空下写出了使他的名字永垂不朽的作品。”

1816年,拜伦居住在瑞士,在日内瓦结识了另一个流亡的诗人雪莱,对英国发动统治的憎恨和对诗歌的同好使他们结成了密友。

拜伦在旅居国外期间,陆续写成《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1816-1817)、故事诗《锡雍的囚徒》(1816)、历史悲剧《曼弗雷德》(1817)长诗《青铜世纪》(1923)等。巨著《唐璜》是拜伦最重要的一组诗,半庄半谐、夹叙夹议,有现实主义的内容,又有奇突、轻松而讽刺的笔凋。第一、二章匿名发表后,立即引起巨大的反响。英国维护资产阶级体面的报刊群起而攻之,指责它对宗教和道德进攻,是“对体面、善良感情和维护社会所必须的行为准则的讥讽”,“令每个正常的头脑厌恶”,等等。

但同时,它也受到高度的赞扬。作家瓦尔特·司各特说《唐璜》“象莎士比亚一样地包罗万象,他囊括了人生的每个题目,拨动了神圣的琴上的每一根弦,弹出最细小以至最强烈最震动心灵的调子。”诗人歌德说,“《唐璜》是彻底的天才的作品--愤世到了不顾一切的辛辣程度,温柔到了优美感情的最纤细动人的地步……”。《唐璜》写完第十六章,拜伦已准备献身于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了。

这是诗人一生最后的、也是最光辉的一业。他既憎恨发动的“神圣同盟”对欧洲各民族的压迫,也憎恨土尔其对希腊的统治。1824年,拜伦忙于战备工作,不幸遇雨受寒,一病不起,4月19日逝世。他的死使希腊人民深感悲痛,全国志哀二十一天。

回顾他的一生,他的诗,他的精神,就足以使任何能感应的人相信:拜伦不但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而且是世界上总会需要的一种诗人,以嘲笑其较卑劣的,并鼓舞其较崇高的行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446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