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一) 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幼儿最初的情绪和情感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幼儿的成长,情绪情感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因此,情绪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情感的发展过程。社会化是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⒈ 情绪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
幼儿情绪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例如,美国心理学家爱姆斯利用两年的时间,对幼儿交往中的微笑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从1岁半到3岁,非社会性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交性微笑的比例则有所增长。法国心理学家列鲁阿·布斯旺类似的研究表明,在同一情况下,8岁儿童比4岁幼儿在看**时的情感交往次数有所增加;4岁幼儿看**时主要同教师交往,而8岁儿童则主要同邻近儿童交往。
以上两个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幼儿的社会性交往情感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幼儿与老师的情感交往多于与同伴的情感交往。
⒉ 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1岁以内幼儿情绪反应的主要动因。而1-3岁幼儿情绪反应的动因除了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的事物外,还有大量与社会需要有关的事物。3-4岁的幼儿,情绪动因处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幼儿有要求别人注意、要求和别人交往的需要,如果成人对幼儿不理睬,或者其他幼儿不和他一起玩,这对他来说,就成为一种惩罚手段,使他感到烦恼不安,甚至痛苦。同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社会性情感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
⒊ 表情的社会化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有的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而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
面部表情是情绪生理过程的一部分,但它又与社会性认知有密切的联系。掌握社会性面部表情有赖于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而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是社会性认知的重要标志。表情所提供的信息对幼儿和成人交往的发展与社会性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增长。黄煜锋的研究表明,幼儿园小班孩子已能辨认到别人的表情,对愤怒表情的识别,则大约在幼儿园中班开始。前苏联的雅可布松认为,婴儿的特点是毫不保留地表露自己的情绪。以后则根据社会的要求调节真实情绪的表现方式。幼儿从2岁开始已经能够用表情手段去影响别人,并学会在不同场合下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样的情感。
(二) 情绪和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从情绪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情绪日益丰富有两个含义:一是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分化主要发生在两岁之前,但在学前期也继续出现一些高级情感,如尊敬、怜惜等。二是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先前不能引起幼儿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后来引起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如亲爱的情感。首先是对父母或其他照顾婴儿的成人,然后是对兄弟姐妹和家中其他成员有了这种情感。进入幼儿园以后,先是对老师,然后对小朋友有了亲爱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范围也是逐渐扩大的。
情绪的深化,是指它指向的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例如,被成人抱起来,较小的孩子感到亲切,较大的孩子会感到不好意思;年小幼儿对父母的依恋,主要由于父母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年长的幼儿则已经包括对父母劳动的尊重和爱戴等内容。
(三)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⒈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年小的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这与其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容易扩散、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足相关。随着幼儿的发育以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起初是被动的,由于服从成人的要求而控制自己的情感。直到幼儿晚期(5-6、7岁),幼儿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才逐渐发展。成人经常不断的教育和要求,以及幼儿的集体活动和集体生活的要求,都有利于他们逐渐养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减少冲动性。
⒉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婴幼儿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具有情境性、易变性、易受感染的特点。婴幼儿的两种对立情绪,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相互转换,随着情境的变化而迅速变化。幼儿晚期情绪较少受一般人的感染,但仍然易受家长和教师的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加强,情绪逐渐趋于稳定。
⒊ 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幼儿初期(3-4岁)的幼儿还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情绪完全外露,丝毫不加掩饰。随着语言和幼儿心理活动随意性的发展,幼儿逐渐能够调节自己的情感及其外部表现,这一阶段的幼儿,从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到开始产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的意识,但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因此,情绪仍然是明显的外露。
幼儿晚期(5-6、7岁)幼儿调节自己情绪表现的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能较多地调节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学前到学龄期间,幼儿情绪的发展成就惊人,他们的许多情绪技能例如控制消极情绪的爆发、表现出不同于真实感受的“表面情绪”或“情绪外壳”,尤其在3-12岁之间飞速增长,这时儿童在交往中掌握了许多情绪技能,并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情绪调节策略。儿童情绪逐渐内隐。
简述幼儿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是情绪的社会化,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幼儿情绪发展是指个体情绪发展的一个阶段。情绪在幼儿阶段的发展过程及规律性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扩展,幼儿情绪种类不断丰富,情绪体验不断深刻。其发展特点:情绪日益丰富和深刻化,引起情绪体验的动因增多,情绪逐渐分。
从指向事物的表面现象转化为指向事物的内在特征情绪的稳定性逐步提高,随着脑的发育和语言的发展,幼儿对情绪的控制能力逐渐发展,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减少;社会性情绪产生并发展,幼儿最初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
随着社会性需要的不断增多,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幼儿出现了高级社会情感,如道德感、美感.社会性情绪逐渐增多,同情心、利他性情绪等也发展起来,促进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培养幼儿早期良好的情绪、情感对于其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让孩子喜欢自己,家庭要给孩子认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不良情绪带给家庭、带给孩子,要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自己的孩子,让身处其中的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
获得安全感,让其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与孩子共同设置合理的规范面对幼儿的各种需要,我们要客观分析,满足其合理需要,拒绝不合理要求。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幼儿获得消极的情绪体验。
可能表现出某种过激的情绪反应。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先与幼儿共同设定一些规范,逐步培养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在实践活动中用这种能力对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做出价值判断。只有当幼儿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做价值判断时,才具有实现情绪调控的可能性。
一段成熟称得上真爱的恋情,必须经历四个阶段,那就是:
共存(codependent)
反依赖(counterdependent)
独立(independent)
共生(interdependent)
阶段之间转换所需的时间不一定,因人而易。
第一个阶段:共存。
这是热恋时期,情人不论何时何地总希望能腻在一起。
第二个阶段:反依赖。
等到情感稳定后,至少会有一方想要有多一点自己的时间作自己想做的事,这时另一方就会感到被冷落。
第三个阶段:独立。
这是第二个阶段的延续,恋人们会要求有更多独立自主的时间。
第四个阶段:共生。
这时新的相处之道已经成形,你的他(她)已经成为你最亲的人
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一、情绪的社会化
(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非社会性微笑减少,社会性微笑增加
(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学前儿童的情绪反应,主要是和他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
1-3岁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与社会性需要有关的事物相关联。
3-4岁的幼儿,喜欢身体接触,喜欢让老师摸一摸,亲一亲,有要求别人注意和交往的需要。
(三) 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情绪表达方式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手势和动作)以及言语表情
幼儿对成人得表情十分敏感,儿童从2岁开始,已经能够用表情手段影响别人,并学会在不同场合下用户不同方式表达同一种情绪。
二、情绪的丰富与深刻化
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说,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情绪的丰富指: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情绪的深刻化指:它指向事物性质的变化,由指问事物表面到指向事物的内在特点。
产生愤怒的动因:
1生理习惯的问题,如:不愿意吃饭,洗脸,上床,睡觉等。
2与权威的矛盾问题,如:被惩罚。
3与人的关系问题 如:不愿意和别人分享东西。
各情况依次发生在2岁以下、3~4岁和4岁以上。
根据情绪与认知过程的关系,情绪的发展可分为若干种水平:
(一)与感知觉相联系的情绪
与生理性刺激相联系的情绪多属此类;
(二)与记忆相联系的情绪
儿童的许多恐惧情绪都是后天学来的:
(三)与想象相联系的情绪
同情感也和记忆与想象有关:
(四)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
幽默感是一种与思维发展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是作为高级情感的理智感的萌芽
(五)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
与意识相联系的情感体验,是典型的社会性情绪,是人际关系性质的情感体验。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从情绪的进行过程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强。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二)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三)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幼儿情绪发展是指个体情绪发展的一个阶段。情绪在幼儿阶段的发展过程及规律性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扩展,幼儿情绪种类不断丰富,情绪体验不断深刻。其发展特点:
情绪日益丰富和深刻化,引起情绪体验的动因增多,情绪逐渐分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现象转化为指向事物的内在特征;情绪的稳定性逐步提高,随着脑的发育和语言的发展,幼儿对情绪的控制能力逐渐发展,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减少;社会性情绪产生并发展,幼儿最初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
1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行过程看:不稳定、较外露、易冲动。 2从幼儿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不断丰富;指向事物的性质逐渐变化,情感日益深刻。 3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看: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