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写?,第1张

情感态度跟价值观的具体编写方式就是自己在情感方面的态度是怎么样的,自己在对待情感的时候,如果遇到什么问题会怎么去做,还有自己就是如何去处理那些没有办法割舍的情感等等,这些方法都是可以写上去的。

而且这些在个人的体现上都是不一样的。然后在价值观方面的话,就是自己怎么看待其他的一些东西,就是在看待金钱,看待社会,或者是看待整个生存环境是怎样子的一个认知都是可以写在上面的,然后价值观的话,每个人也不同,一个人有很好的价值观的话,是可以很好的去生存的。

相关介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之一,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和政治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放在第一位的,凸显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视。

而且,从新课改的精神来看,强调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评价,强调学生的探究和思考等,都从多个方面说明了,新课改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联系:价值观和态度都是对个人的主观而言的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态度,态度可以体现价值观。

区别: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什么是价值,如何实现价值的总体看法,与成长环境,修养及教育有关!而态度是一个人对具体事物的好恶及主动与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科学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促进人发展的目标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前者是科学教育本体功能的体现,后者是科学教育外在职能的体现。随着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全面,对科学价值的认识日益深刻,科学教育目标也不断发展。

总的来看,科学教育育人目标与科学教育内涵的发展是一致的。从最初的注重知识、技能到关注方法与过程,到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把握科学本质。

科学教育育人目标的重心在发生着摇摆和震荡,并不断寻找着平衡与融合,这种平衡与融合集中反映在当代‌“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与发展,也表现在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全面科学教育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生活的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还强调科学的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的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情感态度是中学生数学学习精神的重要支柱。在实际教学中,情感态度目标往往受认知目标的冲击而流于形式。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所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着情感态度和认识学习数学学科的价值倾向。

一、教师积极的情感态度是推手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我作为数学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商因素,展现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比例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方法的技巧美,数学形体的对称美,利用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我敞开诚恳宽容的的胸怀,主动接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沟通。我以积极的敬业精神、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影响学生、推动学生在学习上不断取得进步。“数学教师的金科玉律是教师对数学浓厚的兴趣,如果教师讨厌数学,学生便毫无例外地讨厌数学。”这句名言深刻揭示了教师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因此,数学课堂也应富于生命激情、人性化和生活化,才能将积极的情感态度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正确情感态度。

二、用美的情感催生学生的学习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英国数理学家罗素曾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对待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无上的美。”人们常说:有目标像百米赛跑,无目标像沙滩散步。

在教学上,我用美的情感催生学习目标。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让学生去发现数学的影。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相似”后,我布置给学生一份特别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放学后观察一角的街景,从中去发现一些熟悉的数学图形,并让学生归纳:有哪些图形是相似的?又如:在《轴对称变换》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发言,讲讲在美丽的校园里,哪些叶子是轴对称图形,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教室里有哪些也是对称的图形,让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再如:在学习《圆的基本知识》时,我把圆同描写太阳和月亮的优美诗句、声音与色彩以及数学史上对圆的美学认知的发展历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利用网络搜集将生活中的圆展示出来,如:当小雨滴落在双龙湖面上荡起的涟漪,那种震撼的美,学生屏息凝神,看呆了,深深地感受到了数学的美。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不感兴趣?新课程提出的情感目标也就落实在“此时无声胜有声”中。

美是艺术的一种追求,也是数学中一种公认的评价标准。必须让学生在鉴赏中发现数学是美的。达芬奇说:“黄金分割是美的原则,一切符合黄金分割值的图形都是最美的图形。”所以,我在讲授“黄金分割”的知识点时,跟同学们讲:“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体形是否标准?你们回家用尺量一下自己上下身的值,计算出它们的比值,明天学习黄金分割了之后,便可以得到答案。”同学们被这一“黄金分割”所吸引,主动积极地去预习这一节课,真正达到了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目的。在讲应用题时,我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中这富有秩序的设置和乘法的美,从而使美的情感得到升华,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和发展。有人说:“学习犹如一架梯子,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另外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因此,学生只要对数学学习有积极的情感,就能保持数学学习的动力。我十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情绪,随时调控教学节奏,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充满信心。

三、用积极情感态度夯实学生自信心

“榕树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生命的绿荫才会越长越茂盛。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自信心是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成分。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能学好数学,人人都能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关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美国马尔腾有句名言:“你的成就大小,往往不会超出你自信心的大小。”爱迪生在回答别人他成功的秘诀时常说:“很简单,无论何时,不管怎样,我也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灰心丧气。”所以,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对学生自信的培养,用积极的情感态度夯实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能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在学习中能得到成功。

四、用爱的情感态度关注“学困生”的成长

学生需要教师的尊重,更需要教师的赏识。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捕捉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切忌用主观的喜好来判断学生,而要学会“蹲下来看孩子”。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不但能调整学生认知行为,而且在情感上也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无爱则无教育。”学困生就象受伤的花朵,更需要教师格外的扶持和关心、爱护。如果教师对他们冷淡训斥、歧视甚至放弃,只能促使受伤的花朵过早枯萎和夭折。相反,教师如果信任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就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爱护和尊重,自信心、自尊心和热情便会油然而生,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积极的人视挫折为成功的踏脚石,并将挫折转化为机会;消极的人视挫折为成功的绊脚石,任机会悄悄溜走。教师还应该创造条件,使学困生有机会表现自己,使他们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情感态度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因此,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克服困难、质疑、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列为“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具体目标。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情感态度的“主阵地”。面对新课改的挑战,我们应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以自己对数学最真诚的热爱、最睿智的领悟、最诗意的诠释引领学生走进美丽的数学王国,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美好的情感,让学生都欣赏并发现“数学美”;并用数学的“美”提升学生心灵美,规范学生行为美,滋养学生道德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心理学的理论中,情感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情感目标被分解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分别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

情感

,

是个体以实际行动追求真实、美好目标时的种种内心体验

主要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也就是他对什么感兴趣,表

现出好奇、兴奋、满意等情绪;对什么不感兴趣,表现出讨厌、不高兴等情绪

情感影响态度,态度引发相应情感。通常情况下,如果将某特定对象与某种感觉形成稳定联结后,就会形

成对该事物相对稳定的态度。

态度是对某特定对象所持有的评价总和与内在稳定的反应倾向。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

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向三因素构成,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

244~255

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对具体事物的具体态度肯定会隐含有相应的情感体验,这种情

感体验往往是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具体的内心体验。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体逐渐形成对社会生活的总体

性评价,

并经过一系列的判断与感受,

表现出前后一致的倾向。

只是具体情感会影响到对某事物具体态度的形成,

态度一经形成,又会决定对该事物相应的情感体验和即将采取的行为举措。情感注重的是将外界刺激与个体需要

相权衡,从而产生一种个体内心的主观体验,态度则侧重于对外界刺激形成总体评价与稳定的反应倾向。这种反

应倾向的形成,既有经验因素也有情感因素,成为个体内在的心理准备状态。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着重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逐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汉字教学中培养

汉字不仅是一种言语符号,还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它的优势,使学生学习汉字的过程成为认识世界、丰富情感、辨明事理的过程。如在教学汉字“磊”这一字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画面中小河里和边滩上都有许多的鹅卵石,当由远及近呈现岸上的鹅卵石时我告诉学生:这些石头当洪水到来时也会被水淹没,但是当水退了之后,便会坦坦荡荡地露出来,于是,人们便依照这个特点,形象地创造出了“磊”这个字。(同时画面出现三个“石”字逐渐靠近最后形成“磊”字,这会使学生感受到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它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从而产生对祖国汉字文化的深深地热爱之情)。它的本意是三块石头放在一起,就表示有很多的石头的意思。但因它们明摆在那里,让人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人们经常用它来表示人的心胸和作为,于是,人们便说心地光明正大、没有丝毫掩饰的是“光明磊落”。我们小学生从小就要养成做人做事都要光明磊落的好习惯。通过这段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课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字医生”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街头巷尾去寻找错别字,

并把它记录下来,然后拿到学校来集体交流。在交流中,学生更容易掌握易错的汉字,这比空洞的说教、反复的训练更为直观,效果会更好。同时,在活动中也尊重了孩子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树立了自信心。

2、在阅读教学中培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的主阵地。因而,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在教学《燕子专列》一文时,我首先通过唱儿歌《小燕子》、感情朗读第一课《燕子》中的第二段内容来导入新课,让学生从唱中、从读中感受到小燕子的活泼可爱,为理解后面的内容作了感情铺垫。其次,我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瑞士政府在寒冷的冬天用空调专列将面临死亡的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的故事,初步感知瑞士政府和人民的善良。然后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燕子遇到的麻烦:冷、饿、累,并随文理解词语“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再观看,学生谈此时的心情(着急、担心等);然后带着感情再次朗读。接着播放CAI、音乐,教师范读,充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通过多次不同层次地读,让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取代讲解和分析。再出示本文中的重点词语,通过多次的朗读了解瑞士人民不畏严寒、以极大的热心和热情投入了拯救燕子的行动。学生在读中议、议中读,在读中感悟。最后引导学生说出对贝蒂想说的话,读说结合,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及时宣泄,从而体验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至此,

教学效果也水到渠成,学生定会联想到平时里看到的小动物们,从而会产生倍加爱惜之情,情感态度得到完美体现。

3、在作文教学中培养

作文教学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它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内容较多样,对语言表述能力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便成了是写好作文的前提。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我认为:第一,要注意作文题目的选择,题目的选择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在作文中有话可谈,激发他们潜在的写作热情。第二,要注意作文过程中的指导。可以指导他们写作素材和写作方法,引导他们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寻找它的美。让他们走进生活,回味生活,进而表达生活,达到情景交融,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此外,还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丛中嬉戏,去品味山泉的味道,去嗅出泥土的芳香。学生在用眼观察、用鼻品味、用手触摸、用心感悟中体味自然之美。直面大自然,就会有写作的欲望,好词好句好文章油然而生。如此,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了升华。再者,在作文的评改时,除了对优秀作文提出表扬之外,我们更要注意挖掘相对较差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提出表扬,以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

4、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培养

口语交际教学中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途径。新课程中

口语交际的目标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在口语交际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学生在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临场应变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教学中,首先要精心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似曾相识、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交际的主动性,使得他们带着情感和兴趣,走进口语交际的情境。其次,在活动展开中,要注意经常进行合作,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让他们以积极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会与人友善相处。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才是无限的。第三要注意交流,通过倾听与倾诉,分享他人的活动成果和心理感受,从而锻炼和培养价值观能力。

总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应贯穿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美好情怀,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强化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 情感 不仅指学习热情、兴趣、动机,更是 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 。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责任,更是指 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这样,学生既可从内心确立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又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78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