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读到博士生,他的家庭会变得有钱吗?
近日听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一个人读到博士生的学历,那他的家庭会变得有钱吗?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学历不高的人经常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出现,那就是将学历和经济实力挂钩,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这两者之间没有太大的联系。
在读到博士之后,学历基本上就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了,学历够高但不代表经济实力也会随之而变高,学历代表的是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以及学习能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也能够观察到那些高学历的人不一定经济实力也非常高,也有很多人才刚刚开始工作,拿着跟普通人差不多的工资奋斗在一线的岗位,在当下的大都市经常有这样的存在,就像北大的保安都是博士学历,一些外卖骑手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在跟老外交流,一问才知道,他们当中有着大量的博士生。
而且随着当下对于教育水平的越来越重视,很多人都自觉或者在他人的帮助下上大学,考研,然后考博士。每年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在呈现一个飞速递增的趋势上涨。
学历与经济实力的关系虽然没有太紧密的联系,但是在当下学历越来越成为向高薪职位应聘的一张通行证,在各大企业中学历是他们衡量是否用人的第一标准,很多年轻人拿着自己的学位证博士证来和那些学历不高的人竞争,一般来说结果一定是更倾向于高学历的这位。
高学历意味着一个人掌握了创造财富的知识,但创造财富不单单需要知识,还需要劳动力,坚持,机遇等等要素,在各要素都具备之下,个人才能够有更好的竞争力,才能够将自己的高学历变为经济实力。
最近几年,有个词特别火,那就是“逆袭”,它指的是“反击,扭转局势,反守为攻”,人们常常会在处于困难时期时,鼓励自己一定要“成功逆袭,改变人生”,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便是一个成功逆袭的人,他是一个农村小伙,却凭借着不懈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学,并成为医学博士,然而为何最后却面临失业,如今靠着低保度日?
张进生,1966年出生湖南省常德市一农民家庭,家境贫寒,除了张进生外,家里还有2个姐姐,张进生是家中唯一一个男丁,故而父母对他抱有极大的希望,咬着牙送他去读书,2个姐姐也为了他早早辍学,出去打工补贴家用。
看着为自己而操劳的一家人,张进生既感动又伤心,他一定不能辜负家人的付出,将来要考上好大学,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所幸张进生并没有让家人失望,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18岁那年还成功考上了湖南医科大学,他可是全村第一个大学生,所有人都为他骄傲。
进入大学以后,张进生继续保持满腔的热情学习,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肯定,若是没有意外,毕业以后他会得到一份医生的工作,让家人过上好日子。1989年,张进生顺利毕业,并被分配到天津某医院,正式成为一名医生。
然而正是因为这段经历,间接改变了张进生的人生。由于从小被家人保护,一心只读圣贤书,张进生的社交能力极差,性格也很内向,故而和同事们的关系不是很好,而病人们也常常抱怨张进生说话不清不楚,对他们也不够关心,这让张进生压力特别大。
但这些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张进生发现,自己竟然有“晕血症”(血液恐怖症,即看到血就会恶心、头晕、目眩等)!对一个要上手术台拿刀的医生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于是整整3年,张进生都还是一个普通的住院医师,还常常因为“不会说话”而被谈话,这一切都让张进生十分痛苦。
于是,他选择了逃避,他把所有闲暇时间都用来看书学习,只有在知识的海洋里,张进生才能感到轻松和快乐,于是在1992年,张进生顺利拿到了北京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入学通知书,拿到通知书的一瞬间,张进生快乐极了,他立马辞职,转身就去读书了。
回到学校以后,张进生整个人仿佛重生,每天干劲十足地学习,3年后便顺利拿下了硕士学位,张进生不想离开学校,便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他还获得了英国皇家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十分想去,但面对20万元的留学费用,他只能选择放弃,这一年,张进生已经32岁,同龄人早就成家立业,孩子都上学了。
随着毕业的日子一天天靠近,张进生又开始慌了,他不想出去工作,他不想和别人社交,在这种纠结和迷茫下,张进生患上了抑郁症,于是选择了休学,在家人的劝导下,张进生试着进入社会工作,于是来到兰州某医院当医生,月薪是1000元,作为医学博士,拿这个工资确实有些少,但张进生还是接受了。
本想重新开始的张进生却再次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与此同时,和他同为医学博士的同事,月薪起码5000元,而一些小年轻医生的职位也高过他,张进生心理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没过多久,张进生又辞职了,之后他又尝试找了几份工作,但都无法适应,最终辞职。
连连打击之下,张进生跑回了老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开始自学数学和物理等,他想着以后去北大教书,但最后并没能实现,张进生就这样在家“啃老”18年,期间还不小心弄丢了自己的户口本、身份证,在补办的时候,政府了解到情况,还给他办了农村特困救助。
昔日的天之骄子、北大医学博士、全家人的希望,就这样变成了靠着社会救济过活的人,真是令人感慨。
最近比较火的是博士生刘春杨的死,本着入土为安的原则本不宜过多评论,但为避免更多的悲剧继续上演,老王有必要啰嗦一下,也许是老王现在年纪大了,废话也开始变多了吧。
对于刘春杨的死,个人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
1其心理素质太差了些
刘春杨学的专业是地球化学专业,该专业研究的是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这个专业,相当之冷门,本该17年6月毕业的到19年了还没毕业,也许这是其自杀的一个主要动机。
刘春杨自杀了,一个博士生就这样自杀了,就因为毕不了业,这生命似乎也太廉价了些。
不可否认刘春杨的智商绝对是一流的,要不然也不会考上中科大,但是通过他的自杀我们可以看到其心理素质也太差了些。
所以,我们的教育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光有分数就够了吗?
情商、财商、人品等等,这一切不一样都很重要吗?
2其自我调节能力也不行
刘春杨的博士学业迟迟无法毕业,个人认为主要和其自身关系很大,因为其最近一年一直在消磨时间,整天打游戏、睡觉,论文是这样写出来的?
也许是他自己对这个博士原本就不是很喜欢,因为他自己曾想过出国,但家里人不同意,因此只好违心地继续硕博连读。
既然选择了,你就要无怨无悔,干嘛你还要再次逃避呢?
不是也有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么?面子它真的很重要?
死,难道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再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所以,其自我调节能力太差了,而且生活从来就不是按照我们的预想进行发展的,倘若那样,那便不叫生活了,那是童话。
《印度合伙人》里面拉克西米说道,“生活一直在给我们出难题,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解决问题”,断不是逃避了事。
3其为人太自私了些
刘春杨,28岁,刘家唯一的一个男丁,他一个人自杀了,一了百了,但是其父母、姊妹的伤痛,他想过吗?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对于刘春杨的父母来说。
其姊妹在春节前,还一直期待着他早点回来,几姊妹再一起斗地主,可是他呢?
所以,他有点自私,觉着自己压力太大,实在没法了就选择自杀,但你自己扛不住了,为什么不告诉家人呢?家,它难道不是我们的避风港?
1金钱至上,这个社会似乎太俗了些
刘春杨,地球化学,光听这名字就冷得不行,他毕业能找到工作?
即便找到了工作,工资会高么?
买房,买车,娶老婆,那个不花钱?家又是农村的,因此指望家里面支援,那完全是奢望。
人家都是名牌车开起,豪宅住起,天天海外游起,你不眼红?
即便你不眼红,你的恋人或者你老婆,整天在你耳旁嘀咕,甚至数落你,你受得了?
随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文明是极大地丰富了,但是一些人,应该说绝大部分人眼里只有钱了,你能够独善其身?
我猜测,刘春杨,28岁的小伙子,为啥沉迷于游戏?
我想他应该也出去相过亲或者谈过朋友,也受过鄙视,也受过打击。
“你这个专业,将来工资多少啊?”
“你怎么买房啊?”
“你未来如何计划的啊?”
“”
另外,刘春杨的导师也不过才30多岁,估计也是整天忙着自己挣钱,这个社会都在向钱看啊,其导师也要生活啊,因此对刘春杨可能也没扎关注,刘春杨的论文也迟迟难产,最终无法毕业。
高校,也不再是一方净土,这段时间演员翟天临博士论文抄袭事件不也是闹得沸沸扬扬的么?更搞笑的是,其导师貌似还没有当导师的资格。
向钱看,这应该让刘春杨很是压力山大吧。
2攀比成风,愈演愈烈
当今社会,相互攀比蔚然成风,我想刘春杨一定也有所耳濡目染。
“你穿的鞋子多少钱一双啊?”
“暑假你去哪里旅游了啊?”
“”
刘春杨,学的专业又不好,前景应该是比较惨淡,清贫一生?
“我是科大毕业的啊,难道我的一辈子就这样?”
“到时候,我的一些同学,以前学习不如我的,年薪百万,灯红酒绿,我呢?”
“我读这个博士,有个鸟用?”
“现在,为啥连个朋友都还没耍上?还不是因为没钱,没前途。”
总之,刘春杨的死,个人觉着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有着一颗玻璃心、自私心、虚荣心,那些东西真的很重要吗?
人,不应该只为自己,还要为他人而活,为亲人而活,即便是拧巴地活着,你说呢?
————齐悦梦想社群老王更文NO105————
我认为一个博士学位还是能够改变一个困难家庭的,要知道现在我国的博士生也只有3万~5万名。而每年的毕业大学生足足有六七百万,从这个比例就可以看出博士生还是极为稀少的。因此博士生在社会上的地位以及找工作能够拿到的待遇也是比较高的。因此我认为如果一个家庭能够诞生一个博士学位的孩子,那么基本上可以改变目前家庭的经济状况。
第一,博士学位的人数是极为稀少的。
受到教育产业以及原生家庭的影响,目前我国想要读取博士学位的人数其实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学习生涯当中,一个家庭根本就难以供养博士学生。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在大学毕业或者硕士毕业之后都会选择找工作。因为这样就可以基本上满足他们的生活物质需求。这也直接导致了博士生虽然地位崇高,但是却很少受到大家的追捧。
第二,博士学生的待遇只能说中等偏上。
相比较于本科毕业和硕士毕业的学生,博士学位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他们能够拿到手里面的工资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上。你目前的数学统计来看的话,博士学位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工资水准往维持在8000~15000之间。只有一些极为吃香的专业,才能够得到一些特殊的优待,或者进入到体制之内。
第三,努力工作都是可以改变家庭的。
其实不管是本科生,高中生还是博士生也好,他们在毕业之后努力工作,都是可以改变自己原生家庭的经济状况。跟他们的学历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诚然,一个好的学历的确是可以让你有一个高的起点,但是在你埋头苦学的时候,别人就已经在社会打拼,在付出相同时间的前提之下。选择一个好的方向对于自己和家庭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
这件事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随着时代发展,新兴行业越来越多,就算没有文化也能赚钱。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改变自身命运,读书是最直接的选择。从普通宿舍楼和博士楼对比我们就能发现,大家在学校时已经有高低之差,这种差距可能会随着时间越拉越大。
1、事情经过
山东青岛有一名本科生,受到疫情影响申请留校,结果被分配到博士楼。在里面他看到了博士们的生活环境,两室一厅和独立厕所,如果再加上厨房,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家。看到这一幕,他立马拍下视频发到网上,瞬间引起了热议。不少网友都感叹,怪不得父母让自己好好学习,相比于普通本科宿舍,这种住宿环境太舒适了。
2、读书是希望
现在网络普及率高,很多人从小就开始上网,受到某些明星和网红影响,可能会萌生出一种观念,那就是没有学历也能赚钱。随着明星和网红越来越多,这种想法也越来越普及,不知不觉间,上学已经不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严格来说,这种想法没错,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自己有想法,怎么都能赚到钱。可我们必须明白,状元郎不好当,一百个人里面不一定能出现一个。对于普通人来说,上学就是最好、最容易的出路。
3、学历产生的差距
男生和网友之所以感到差异,是因为博士宿舍楼条件优越。普通本科经常是六人或者四人一个宿舍,条件比较好会配备独立厕所。博士楼是两室一厅,从网友晒出视频看,丝毫不比在外租房差。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大家学历存在差距,本科和博士中间有好几道门槛,隔开了彼此。
研究生一年级跟随博士师兄一起做实验,其实在小匠老师看来,这也是难得的机会,是一次历练,并不算是被压榨,研究生应该要端正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感觉自己吃亏,毕竟跟随博士师兄做试验,实际上是能够学习到很多知识的,是能够从中有所收获的,也并不是白打工。针对于这一个问题,小匠老师来分享几点个人的看法。
第一、应该要懂得放宽心态,功利心不要太强在小匠老师看来,研究生一年级跟随博士师兄做实验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研究生本人应该要懂得放宽自己的心态,不要认为自己会吃亏,功利心不要太强了,而是应该把跟博士师兄做实验当成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毕竟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能够拥有这样的机会的,有了博士师兄的指导,其实就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第二、不能说是被压榨跟随自己的博士师兄一起做实验,其实也并不能说成是被压榨,毕竟研究生本人并不是被强迫跟博士师兄一起做实验的,而是研究生本人自愿跟随博士师兄一起做实验的,能够拥有跟博士师兄做实验的机会,就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毕竟博士师兄懂得知识更多,也知道如何来做实验,因此,在小匠老师看来,研究生一年级就能够跟随博士师兄一起做实验,这并不是被压榨,而是一种收获。
第三、如果有不合理之处,可以向自己的导师反映情况当然如果研究生一年级跟随博士师兄一起做实验,发现博士师兄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事情,甚至是压迫自己,研究生本人其实不必忍气吞声,而是应该要勇敢站出来,向自己的导师反映情况,这样博士师兄就会受到警告或者处罚。
但是一般来看,博士师兄并不会压榨自己的师弟师妹,而是会对自己的师弟师妹很好,对他们照顾有加,因此被博士师兄压榨的情况是很少出现的。
在小匠老师看来,研究生一年级想要学习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就必须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努力,不要认为自己和博士师兄一起做实验,就是白打工,自认为是被压榨,其实这也是一种不正确的心态,毕竟博士师兄跟自己做试验,他也付出了一定的实力和努力,博士师兄一般都懂得遵守相关的规定,并不会压榨自己的师弟师妹,因此研究生们也应该要保持一个正确的心态,不要怕吃亏,有时候吃亏就是福。
那么对待于这一个问题,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发表你们的观点和看法。
我是教育小匠,用心解答有趣、有料的问题,如果对您有所帮助,欢迎点击关注!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经典传承,它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但是我们炎黄子孙为之骄傲骄傲的一种强身健体、防御外侵的生存技能。
鉴于中国武术如此博大精深,很多武术爱好者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认可中国武术、喜欢中国功夫。
因此,有许多影视题材专门用来演绎中国功夫,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不同门派的中国功夫的独特魅力所在,借此机会传播中国武术的魂与魄、美与刚,也让大众更深刻地体会中国武术的精髓所在。
随着这些影片的问世,有很多武打巨星被大家熟悉和喜爱,像成龙、李连杰这样的国际巨星都是由于在影视作品中出演相关角色,完美地展示了中国武术的力量与精神才被全世界的人熟知。
正因为中国武术有着这样独特的魅力,使得不只是中国人、世界各地的有许多人都对武术有着不同寻常的热爱。
在这些人当中,来自德国的安娜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位,她由于喜欢中国武术,进而喜欢中国文化,之后她带着这些喜爱又在中国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也在中国安了家,过着属于他们自己幸福的生活。
德国出生,品学兼优成女学霸
安娜出生于德国,但她的父母却给她取名叫安娜。听到这个美丽的名字,大家都不得不想到世界文坛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之作《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并不是俄国人,那为什么会被取名为一个如此有俄国风格的名字呢?
因为安娜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俄国人,但由于工作的原因,他们从俄国移民到了德国。出于他们对故乡的一份牵挂和怀念,他们于是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安娜以寄托他们对俄国的一份特殊的情感。
安娜的父母是企业家,虽然企业不大,但收入不菲,家里颇为宽裕。而安娜作为家里她父母的掌上明珠,从来就是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买什么,安娜想做什么,父母都支持他做什么。安娜的过着“公主”一般养尊处优的生活。
安娜虽然是个有父母宠着的小公主,但她并没有被惯坏,她总是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努力奋斗争取,在求学的道路上堪称学霸。
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烈兴趣,安娜高中毕业后,就在父母的支持下远赴异国他乡的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学习,随后在本科毕业后,安娜又考取了英国伦敦大学的的研究生。安娜极其富有语言天赋,在求学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了据说多达五门之多的语言。
原本,安娜的计划是学成后归国工作。以她的条件,回到德国找一份一流的工作,找一个合适的人组建,组建一个富裕幸福的家庭,是一条显而易见和足以让大多数人羡慕的人生轨迹。然而,这一切似乎都被“武术”耽搁了。
热爱武术,嫁到中国成“洋媳妇”
说起安娜和武术的缘分,主要和她的父母有关。
在安娜11岁的那一年,安娜父母突发奇想觉得安娜应该学点功夫一样的本领,一方面锻炼身体,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关键的时候保护自己。
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泰国的泰拳,西方的拳击,夫妻俩人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了中国的武术。
于是夫妻俩人找了一家附近的中国武馆,把11岁的安娜送了进去学习武术。从安娜第一次进入武馆学习武术开始,安娜就被武术深深地吸引住了。
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当然不止强身健体那么简单。与主要强调攻击防守的其他格斗术不同,武术中还蕴含着很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人塑造高尚的品德和不屈的精神。
安娜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这些影响,一个原本娇生惯养的大**,很快变的勇敢乐观和意志坚强,这一显而易见的成长让安娜父母庆幸当初做对了选择,也让安娜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开始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也因为这个因素,等到安娜即将高中毕业报考大学的时候,她又“任性”了一把,她提出想去中国上大学,以便她可以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和学习中国文化和武术。
安娜父母的思想本就是非常的开明,有别于一些所谓的传统精英,他们尊重孩子的想法,支持孩子去走自己的道路,追求自己的理想。
看到孩子能有自己的目标,并且为之付诸于行动,安娜夫妇心里反倒非常的宽慰,他们感谢武术给孩子带来的成长,自然不会反对孩子的要求。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本文先前提到的安娜来到中国上海交通大学求学的事情。
来到中国的安娜,迫不及待的想要学习更加正宗的武术。学校的武术社团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她的要求。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利用假期,她不远万里长途跋涉,来到河南的一所武术学校学习。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里安娜不光精进了武术,还遇到了她的一生挚爱。爱情就是这么“任性”,在任何时候都可能敲开人的心门。
在武校学习的时候,有一次班上组织学生去当地旅游。河南有不少好山好水,辛苦训练的闲暇出来看看,非常适合调节心情。就在这一次旅途中,安娜和一个叫詹金龙的小伙儿相遇了。
詹金龙来自普通的安徽农村,从小喜欢武术,6岁的时候就已经进入武校学习。他武术打的非常好,也没有放弃这条路,学成后一直在武术学校任教。
詹金龙和武术就像亲兄弟一下,从小到大谁也没有离开过谁。多年的习武,让詹金龙全身上下自然而然地散发着迥异于普通人的武者的气场和精神。
安娜第一次遇到这个小伙,就被他身上的武者气质深深地吸引了,并因此不自觉的总是多关注他一眼。随后,偶然的一次机会,詹金龙给大家表演了武术表演。一招一式都干净利落又行云流水,让安娜这个异国的武术爱好者彻底倾倒和折服。
安娜开始主动和詹金龙攀谈起来,攀谈过程中,詹金龙了解到安娜是怀着对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独自一人来到中国求学,心里顿时也对这个女孩子产生了敬佩之情,愿意交她这个朋友。
安娜和詹金龙起初只是想当个普通朋友,因为都热爱武术,俩人特别聊得来。结果没想到聊着聊着,居然聊成了男女朋友。我们不知道是谁先动的心思,总之,这事成了。
家庭幸福,公婆爱护夫妻和睦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俩人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虽然詹金龙不像德国人一样,喜欢把“我爱你”挂在嘴边,但是他总是能用实际行动让安娜感受到这一点。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詹金龙特有的东方人表达爱意的方式,让安娜觉得很踏实。
而安娜虽然是个学霸,毕业于著名学府,可是对詹金龙这个文化知识相差甚远的农村小伙儿,从来没有任何的嫌弃,这让詹金龙找到了爱情的自信,让他相信他们能够走到一起。两个国籍家庭背景学识完全不搭边的年轻人,就这样决定结婚了。
安娜的父母一向开明,女儿已经长大成人,有着优秀的判断力,他们相信女儿的选择。詹金龙的父母更是做梦都没想过这辈子会有个洋媳妇儿。
安娜第一次进门见詹金龙父母的时候,懂事大方,讨人喜欢,完全没有老两口担心的被嫌弃,老两口乐开了花。2012年,俩人正式成亲,还在当地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结婚后,安娜选择和丈夫留在中国,她知道文化的差异不是说克服就能克服的,热恋之后的新婚生活更需要时间的磨合。
而她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相比詹金龙去德国,显然留在中国更加有利于他俩的婚姻。而詹金龙的父母也对儿媳妇照顾有加,生怕儿媳妇有不适应,各方面都非常照顾儿媳妇的习惯。
在一家人共同的努力下,尽管有着巨大的习惯差异,但是因为互相敬重和关爱,既然偶然有小摩擦,也很快就能解释清楚而后烟消云散,詹金龙和安娜的小家异常的和睦幸福,也完全没有传统的婆媳关系的困扰。
而反观现在的社会,观念上越来越盛行“门当户对”,相亲首先看的是对方的家庭背景和职业收入,其次才是长相和人品。
甚至一些婚恋网站都会自动地根据背景信息去做配对筛选。詹金龙和安娜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只要有真情在,其他都是可以扫清的障碍。
婚姻应该建立在志趣相投、有共同语言的同时可以互相包容的爱情的基础上。“门当户对”可能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发现这一爱情基础,但是如果把它当成幸福婚姻的前提标准和必要条件,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呢?
只谈家庭,真的不能和农村人结婚吗?即使只谈家庭,我也觉得真的不能和农村人结婚。
虽然我也算是个农村的,只是从小在城市长大而已,我并不歧视农村人,但是你如果嫁给了农村人,你就嫁给了他,整个家庭。刚开始你们结婚的时候,他们家有些生活习惯等各方面你可能无法接受,但是可以忍受。但是你如果生了孩子,特别是你生了一个女孩。婆婆的态度立马360度大转变,为了她们家的香火问题,她会坚持让你再生一个,必须到生出儿子为止。
你如果说不想生,不可能。你只要住在他们那个村子里,出了家门所有人都会说你生个丫头,你们家连个儿子都没有,这媳妇儿太不争气了。而她的儿子,你的老公,也会认为你应该生个儿子,在他妈妈的强迫下,他会每天给你灌输要生儿子的思想。你会说你老公不是这样的人,不,你错了。在农村那个重男轻女的大染缸里,那是根深蒂固的思想。
所以即使只谈家庭,我也觉得真的不能和农村人结婚。你在城市里找一个小伙子,大家性格各方面都合得来,聊天也聊得来,婚后也不会因为生男孩生女孩让你觉得心情郁闷,而你和公公婆婆之间也不会有特别大的摩擦,难道不香吗?大家好,我是瑶瑶夜语情,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