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民歌的存在,节假日、平时生活、劳动、恋爱、婚姻、祭祀都要唱民歌,可以说是无时无歌,无事无承,无人无歌。苗歌演唱艺术以质朴、爽朗着称,苗歌的美就美在它单纯、真挚、质朴,几乎不需要伴奏;它是歌手面对天地、面对自己、面对劳动、面对心上人用本嗓唱的,心中所想即是口中所唱,毫不隐瞒,是来自大自然的歌唱,是最有生命力的音乐;它反映着苗族人民曲折的生活历程、朴素的审美情趣和纯真的情感,同时,苗族人民善于通过民歌来抒情表意,其内容丰富多彩,蕴藉着苗族人民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审美评价,体现了苗族人民朴素的审美意识和美学观点。但是,和许多非遗项目一样,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文化逐渐淡化,苗族民歌生存也陷入困难境地,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苗族民歌文化,如何更好地发掘、保存、传承和发展,这是当务之急。
谈起神秘而又古老的少数民族苗族,很多人第一印象都会马上想到“苗蛊”。民俗学家认为几乎所有苗族人都笃信苗蛊,只不过地区不同相信的程度深浅不一。所谓苗蛊其实指的是一种俗称“草鬼”的东西,而可以操控“草鬼”的苗女则被称为“草鬼婆”。
如果从历史渊源上来讲苗族至少已经诞生4000多年。根据史料记载以及苗族人口口相传,他们的祖先是华夏文明初祖蚩尤。他们原先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但因为蚩尤与黄帝大战之后失败,苗族人不得不离开发源地,并不断向西南地区迁移最终定居于云贵高原。
苗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苗族服饰图案承载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从而具有文字部分的表达功能。由于历史的久远,这些图案所代表的文字功能和传达的特定含义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无法完全解读,这也是苗族服饰图案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其次来说一下苗族的建筑文化。苗族民居是情感意志的物态化。其中凝聚了苗族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生活美学情感和文化意识,如堂屋中祭祖牛角的堆放、门窗花格的制作、走廓扶手的排列、楼下雄柞的安装等等,无不体现出约定俗成的民族气派,成为广大苗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居住形式。”
最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苗族还喜欢吃生冷的食物,如杀猪时,在生猪血内加入姜、辣子、蒜等佐料,待其凝固后便可食用,称为“头道菜”。苗族喜欢喝酒,包谷酒是苗族家庭的必备品,婚丧嫁娶或喜庆佳节,招待客人时,都必斟酒敬献,边敬酒边唱酒礼歌。
,
竹竿舞是贵州省南部罗甸县董王乡一带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主要是表现苗族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追求与理想,一般在重大节庆日与迎接贵客时演出。 苗族竹竿舞
竹竿舞的演出要求并不十分苛刻,道具要求也相对简单化。只要有一块平坦的草地,就可以进行演出。一般是8对男女青年进行,演出时男子著短衣,腰系红绸缎;女子著苗族特有的手工大摆裙,由苗族大堂鼓伴奏打节拍,和以一阵阵的欢呼声,与红绸缎、彩裙一起烘托出一种朴素洒脱的美。 竹竿舞一般分山间偶遇、搭桥过河、相恋、抬新娘回家四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都流露出苗族青年男女真挚的情感与饱含着许多原生态的审美元素,古朴自然。
苗族具体介绍如下:
1、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不仅款式种类繁多,样式各异,而且是最能代表该民族特征的物品。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
2、节日
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个寅日为物质交流、男女社交节(华夏称为三月三街节)。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个未日为牛王节(华夏称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樱桃会、佛生日。3月(龙月或辰月)的第一个辰日、第二个寅日分别为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其中小端午节后来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芈姓屈氏),亦称屈原节、歌师节。
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个巳日为降龙节(华夏称为六月六、六月场)、吃新节(大麦熟)。5月(马月或午月)的第1个子日是小年节(苗语称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个寅日为鸭节,第2个辰日为赶秋节。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个申日为酒节(糯稻收割酿制甜酒、米酒)。
8月(鸡月或酉月)为祭祀节(主要进行椎牛、吃猪、跳香、还傩愿、安龙等祭祖祀魂活动)。9月(狗月或戌 月)狩猎节,择日祭梅山三神,开始狩猎。10月(猪月或亥月)卯日、午日为吃猪泡汤节(杀年猪),灶神节(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汉籍称苗人十月过年)。除此之外,苗族因支系不同以及地域文化差异,还具有本地方本支系的一些独具特色的节日,诸如花山节等。
3、风俗习惯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还有酸菜。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牯藏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祀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扩展资料
苗族自称Hmub(谐音:牡)、Hmongb(谐音:蒙)、Hmaob(谐音:摸)、maob(谐音:毛),有的地区自称ghab nus(谐音:嘎脑)、ghab Xongb(谐音:仡熊)、deb songb(谐音:带叟)等。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
参考资料苗族
苗族是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并且也是一个古老的名族,有着自己的传统和文化,而苗族在历史上对于婚姻,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定。例如嫁人要自己刺绣一套衣服,或者蜡染一套服装,而对于婚姻中,我们说的婚外情和婚姻纠纷,古代苗族人有一套自己的规则,就是现在的苗族名=民俗“射背牌”。
那么到底什么是射背牌呢?苗族射背牌的起源有什么故事?其作用是什么?本文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在现在的贵州省一个苗族聚居的地方,还保留着一种非常古老的解决,婚姻情感与法律不兼容这种情况的习俗,当地人称为“射背牌”。
“射背牌”的历史悠久,据说起源于千年前的唐朝,其起源有是一个爱情故事:根据传说,在唐朝的时候,苗族中有一位英雄叫地玉,他帮助了族里人射死了许多恶兽,一条他救了一位叫地丽的苗族女子,两人在后来的相处中相爱了,可是即便两人相爱,但是地玉和地丽的父母,早为他们找了一门亲事,在当时的风俗下,他们是无法成亲的。但是两人地区是相爱,两人就想了一个办法,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提出叫父母和族人作证,两人在“阳间不能婚、阴间结夫妻”成为伴侣的要求,两人的父母也答应了他们,双方父母和当时的族长带着全族人到了空旷地,
两人通过了“射背牌”仪式,就这样首次缔结苗族的阴间第一场婚姻,也就是后来苗族的“结阴亲”。而他们的行为,也把他们的父母和族人感动,后来大家延续了他们的这一种做法,因为这种做法既不悖父母之命,又能将双方感情结合,双方都能够接受。
自此,苗族开始有了“射背牌”的习俗,并且成为了,所有不能成婚的恋人最爱,在年复一年下来,最后称为了一种习俗。
射背牌的仪式是怎么样的首先苗族女子,要梳妆打扮,穿好刺绣图案的新衣服,当然还有长长的头巾一圈一圈裹住头部,其后很独特的用丝巾做成的花,戴在头帕上。
接着苗族女孩要和朋友一起去“射背牌”。让人苗族男子也要打扮得很帅,才去射背牌的,毕竟是隆重的场合。
射背牌”的苗族男女青年在父母、好友的陪伴下,和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到“射背牌”的山坡上。在山坡早就聚集了男女青年们,大家围扰到公证人周围,公证人念过贺词后,一名女青年将自己的“背牌” 放在地上,一名男青年即以弩箭象征性地向左、向右、向中各射一支箭,再对准“背牌”射一支箭,女青年立即取走“背牌”而逃,男青年紧追不舍。此时前来围观的人,欢呼雀跃,掌声雷动。这就完成了射背牌的一次仪式,‘
射背牌的作用在苗族的传统上,凡射过“背牌”的男女,说明他们已向天地、向族人公开表明了他们情深似海,死后结为夫妻的心愿。“射背牌”的意义是今生不能成一家,来世再来做夫妻。男女双方在射过“背牌”后,今生今世就不能再往来,这既是对他们情感的证明,也是最后的告别仪式。因此,高坡的苗族聚居区里是不会有婚外恋的,家庭感情都较稳定。
“射背牌”习俗背后的文化含义,是苗族人民对于爱情的向往,和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并且以此承若自己的永不变心,为苗族稳定和族中的和谐,提供很好的方法,也成为了中华古老文化的一部分,现在也是贵州苗族人民的保留习俗。有空大家可以亲身感受一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