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棵 树 朱恩取 时间:2005年6月1日 班级:一(5) 教学目标:1、理解树的象征意味 2、品味富有浓厚情感的语句段落 3、体会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态度教学重点: 1、理解树的象征意味 2、品味富有浓厚情感的语句段落教学难点: 体会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态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 同学们:诗人舒婷在《致橡树》中这样说道: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诗人借木棉树来表达女性独立的爱情观。 在大家非常熟悉的连续剧《蓝色生死恋》中,有这么一个场景:恩熙将要离开家时,对她所爱的人俊熙说:哥,我要当一棵树!因为树一旦种在一个地方以后,它都会永远在那里不会换地方,这样子我就不会再跟你分开了(看到了恩熙用树的执着来表现自己对俊熙的专一) 在我们的同学当中同样有一篇关于树的文章,我们一起来读读: 直到后来,我才发现自己是那么向往一颗树的命运。我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如果有来世,就让我做一株傍山依水的小树吧!”如果一切都有可能的话,我想我会马上爱上缠绵的春、火热的夏、诗意的秋,还有一点白色空洞的冬,而我则永远地伫立于那块小小的土地上,一直等到我化为腐朽化为泥。那一天,我开始变成一棵树……[幻灯片] 过渡: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苏童的散文《三棵树》,看看他借树表达了怎样的一种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课文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然后说说作者与树之间发生过哪些故事?生叙述 A 、童年时无树的忧伤,想象着三棵树 B 、后来移栽一棵苦楝的树苗 C、 因为搬家的关系,意外得到了两棵果树路途中的树 小结:我们可以把作者与树之间的故事概括成这样: 思树、种树、失树、得树、又失树。 [幻灯片] 师追问:那么“我”到底有没有树?(a) 生:没有! 师:那路基下,三棵树的地方 原野上不是挺立着三棵树吗? 生:那是作者的想象! 师:我不种了一棵苦楝的树苗吗? 生:那是作者从工厂移栽的,且最后也是被狂风刮到水里! 师:后来我不是拥有了两棵果树吗?不是拥有了欢乐、拥有了关怀、拥有了幸福吗?作者不是说是命运给他的弥补吗?作者不是说它弥补我与世界的裂痕吗? 生:但是她还是失去了! 师:对,不知我们注意到一个词没有,作者把拥有两棵树的住处称为什么? 生:居所 师: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家,家和居所有何不同?生:家是有情感的,有亲人的,有温暖的! 而“居所”只是暂时的容身之处而已! 师:居处给人的感觉只是暂时的容身之处,而“家”则有给人归宿的感觉!师:可见在作者生命中出现的树都必将失去。 (b) 生1:有! 路基下的树是作者的吗? 是作者所幻想的 所希望得到的! 苦楝树苗是不是我的呢? 最后他也 失去了啊! 两棵果树对吗?是我的树吗?文章中哪些语句说明这点?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后来我拥有两棵树,而作者把拥有两棵树的住处称为什么? 生:居所! 师: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不称“家”呢? “家”和“居所”有什么不同? 生:家是有情感的,有亲人的,有温暖的! 而“居所”只是暂时的容身之处而已! 师:居处给人的感觉只是暂时的容身之处,而“家”则有给人归宿的感觉! 师:两棵树不在家,而是在居所,说明什么?可见在作者生命中出现的树都必将失去。生:只是命运的一种补偿,暂时是我树。最终不是我树? 过渡:可见“我”最终还是没有树,但这个世界有树,西双版纳有树、大兴安岭有树,乡村有树,就是“我”生活的城市有树,街道有树,“我”生活的小街有树,其他有庭院的人家也有树,而我却没有树,为什么我生命经历的树,却不能成为我的树?文中说我一生都在重复这种令人怅惘的生活方式:与树擦肩而过。我没有树。那我们在作者的文字间来看看“我”生存的环境是怎样? 2、集体朗读1—6段(配乐)在读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种东西打动了我们,那就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一种深深的忧伤。A、结合1—6段文章内容说说作者生活在一个_________的家里!(结合文中的语句说一说。)几何的家、无绿的家、无树的家——文中描写的语句看出来冷清的家——可能没有得到亲人的关爱——渴求拥有一棵来寄托一种情感!贫困的家——买不起火车票,买不起树苗——可见童年的生活状况差 师:作者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你觉得作者此时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生2:很多年以前我喜欢在京沪铁路的路基下游荡,一列列火车准时在我的视线里出现,然后绝情地抛下我,向北方疾驰而去。……我看着车窗里那些陌生的处于高速运行中的乘客,心中充满嫉妒和忧伤。[幻灯片] 从“游荡”这个词你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处境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什么时候会去“游荡”? 生3: 树令我怅惘。我一生都在重复这种令人怅惘的生活方式:与树擦肩而过。我没有树。西双版纳的孩子有热带雨林,大兴安岭的伐木者的后代有红松和白桦,乡村里的少年有乌桕和紫槐。我没有树。我从小到大在一条狭窄局促的街道上走来走去,从来没有爬树掏鸟蛋的经历。我没有树,这怪不了城市,城市是有树的,梧桐或者杨柳一排排整齐地站在人行道两侧,可我偏偏是在一条没有人行道的小街上长大——也怪不了这条没有行道树的小街,小街上许多人家有树,一棵黄桷、两棵桑树静静地长在他的窗前院内,可我家偏偏没有院子,只有一个巴掌大的天井,巴掌大的天井仅供观天,不容一树,所以我没有树。[幻灯片](配乐品读) 师:应该是什么语气来处理这一段? (如果学生出不来: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这个世界有树,这个城市有树,这条小街有树,他们都有树,而唯独剩下我一人没有树,作者说“这也怪不了城市” 也怪不了这条没有行道树的小街,你们说说到底该怪谁呢?过渡:命运。命中注定我没有树,但我的一生都在追寻我树。我的树在哪呢?我们来看以下作者的追问。三、深入分析文章先齐读最后两段(齐读最后一段)再讨论作者为什么这样苦苦地追寻树?第六段:没有树是我的隐痛和缺憾。 理解:a没有树感觉人生(生命)有了缺憾,因此作者还要不断的寻找下去;有缺憾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作者渴望完整,因此还要苦苦追寻。它应该是我生命历程中的“珍爱之物”,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是我对完美人生的追求 第九段:我是个郁郁寡欢的人,我对世界的关注总是忧虑多于热情,怀疑多于信任。我的父母曾经告诉过我,我有多么幸运,我不相信,朋友也对我说过,我有多么幸运,我不相信。现在两棵树告诉我,我最终是个幸运的人,我相信了。 理解:b可以看出或让我们感到“两棵树”对“我”的人生态度、性情心态的巨大影响。它可以让我改变父母、朋友都不能让我改变的态度。第十段:我是个幸运的人。两棵树弥合了我与整个世界的裂痕。c小时候作者没有树 ,所以要不断地去寻找来填补童年时没有树的空白。d树是作者的导航,不断驱使作者向前,使其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至于停滞不前,迷失方向。e树是作者的梦想,是他不断追求的梦想 总结:我苦苦追寻的树可能是我童年不曾有过的幸福和关爱,树也可能是困境生活中的阳光,也可能是我未来的美好希求,这《三棵树》,扎根于作者生命的沃土之上,摇曳于作者心灵的微风之中,那么对树的追寻不正是对缺失的童年的追寻?对生存困境的抗争,对命运的摆脱吗?而寻找树的过程,也正像是一则命运的寓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士著名作家赫尔曼·黑塞这样说过:齐读: [幻灯片] 树是圣物。谁能同它们交谈,谁能倾听它们的语言,谁就能获悉真理。它们不宣讲学说,它们不注意细枝末节,只宣讲生命的原始法则。 最后送大家几句话:让生命如树 走过风霜雨雪 走过泥泞沼泽 却还要迎接前面的焰火 生命如树每一个年轮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你是这风景中绽放的最美丽的花朵!
《我愿是一条急流》形象地描绘了相爱双方相伴相随的亲密关系。为了爱情,为了长相厮守,“我”有可以献出一切的勇气和力量。
而《致橡树》则否定了小鸟依人似的爱情观,她所追求的是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
扩展资料:
赏析
《我愿是一条急流》这首诗以热烈奔放的真挚情感抒发了作者对“我的爱人”的恋情。全诗共分五个自然段落,分别用五组意象来比喻和对应“我”和“我的爱人”的爱情关系:“激流”与“小鱼”,“荒林”与“小鸟”,“废墟”与“常春藤”,“小草棚”与“烈火”,“云朵”与“黄昏的太阳”。这五组意象的对比,体现了诗人两种不同情感的表。
《致橡树》这首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可以看出,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有着精心的设计:橡树是那样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而木棉则又是那样贴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平等的要求。这首诗一诞生,橡树和木棉,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崭新的意象。
致橡树背景:1975年,福建有位曾经在写作上给予她很大帮助的归侨老诗人蔡其矫到鼓浪屿作客,一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时,蔡其矫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过的女孩。在20世纪70年代公开谈论喜欢的女孩子是件大胆的事。蔡其矫说,有漂亮的女孩子,却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又很凶悍,他觉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舒婷说,当时她听了后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男性与女性应当是平等的,于是,当天晚上,她就写了首诗《橡树》交给蔡其矫。
我愿是一条激流背景: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并对这位姑娘一见倾心。但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面对阻力,裴多菲对尤丽娅的爱情仍痴迷不减,在半年时间里写出了一首首情诗,1847年6月,诗人和尤丽亚的婚恋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于是诗人点燃起激情与真爱的火焰,发布了他爱的誓言,写下了这首诗歌。该诗写在诗人与尤丽娅热恋时期,是一首向自己所爱表白爱情的诗。
我感觉致橡树更多表达的是希望男女平等,共同付出,没有利益的心思;而我愿是一条激流更多的是表达我能够怎么样对你,你在我心中的地位,我希望你是我的心头草的感觉
古希腊人有一个动人的假想:男女之所以相爱,是因为他们渴求找回原本就与自己连在一起的另一半,并重新结合为一体。然而无数的爱情悲剧却证明,一旦相爱的男女完全合二为一,丧失了各自的精神独立和人格独立,他们从合走向分的过程就开始了。也许,最佳、最迷人的还是若即若离的状态——既互相吸引、又保持人格独立的距离。下面就两篇诗作表达的两种爱情观所期待的爱情差异作一阐释。
一、意象的选取与主体的定位
《我愿意是急流》中抒情主人公是以“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等意象自喻,这些意象大都比较粗犷、阔大、苍凉,富有男性的阳刚之感;而比喻爱人的意象则是“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等,相对来说,比较娇小、可爱、温馨,展现了女性的柔媚,给人以秀美之感。同时,我们在阅读时绝对不能忽略限制词“我的”。“我的”这个限制词限定了“爱人”的所属关系,反复出现在五组对立的意象中,抒情主人公为他自己塑造了一个理想的女性形象来宣告他爱情的理想。我们不难发现,裴多菲是以男性为主体来表达爱情理想的。
《致橡树》中抒情主人公是以“木棉”这一树的形象出现的,以“木棉”的独体意象来对比“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意象群,一反传统的思维模式,不再歌咏它们的美好,而是用了一系列限制性词语——“绝不像”、“绝不学”、“也不止像”、“甚至”等,对它们予以否定。这些带有极端色彩的词语也传达出了这样鲜明的信息:抒情主人公是以有着独立人格的女性形象来告白她爱情的诉求。在这里,我们同样不难发现,舒婷是以女性为主体来表达爱情信念的。
二、意象的组合与主题的确立
《我愿意是急流》中“我”与“爱人”的两列意象交替出现,相互对立,每一组借用不一样的意象,在每一个诗节中却以同样的结构模式循环往复。这种层出不穷的意象组合与一成不变的结构安排,使诗人炽热的爱情得到了畅快淋漓的抒发,而始终不变的却是诗人的爱情理想——“爱就是无私奉献”这一主题的强化。在这里,我们很容易被诗人那种博大坚忍的男性气概所震慑,它诱惑着女性梦想成为“他”浪花中那条快乐的“小鱼”,成为“他”树枝间那只鸣叫的“小鸟”,能够在“他”额头上攀缘,能够在“他”炉子里闪现,最后傍着“他”苍白的脸,如“夕阳”般显出“鲜艳的辉煌”。其实,他已经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以男权的言语方式在言说他的爱情理想,诠释着“他”和“他的爱人”之间在爱情中那种依靠与被依靠、抚慰与被抚慰、保护与被保护的两性关系。这样的爱情给男人和女人规定了各自的角色本位,而在这种规定中,女性无疑是被动的。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以比肩而立、各自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歌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这是新时代的人格在爱情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出自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位的女性,更是难能可贵。正像诗人她自己所说:“花与蝶的关系是相悦,木与水的关系是互需,只有一棵树才能感受到另一棵树的体验,感受鸟儿、阳光、春雨的给予。”
三、男性的主张与女性的宣言
舒婷与裴多菲隔着一百多年演唱着爱情的对抗,舒婷打破了男性沉醉了一百多年的裴多菲式的爱情理想,也摧毁了女性沉迷了一百多年的裴多菲式的爱情神话。这个打击了绝对男人也惊醒了娇弱女人的非常女人,究竟给我们书写了什么样的爱情神谕呢?
当然,不论“她”与“他”的哪一种爱情观所期待的爱情,从人性来讲,都是渴求一份美好的爱情。但是,从两性来讲,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尼采说:男性为自己塑造了女性形象,女性又按照这个形象塑造了自己。法国女作家波伏娃同样指出:女人不是生而有之的,而是后天被变成的。正是这种潜意识,使女性在浑然不觉中按照男性中心文化的要求不断改造自己,直到合乎男性的理想。
在《我愿意是急流》中,“我的”爱人由“快乐的小鱼”到“鲜艳的辉煌”,整个历程中“我”甘愿承受“崎岖”,勇敢地与狂风作战,饱受风雨的打击,哪怕漂泊,哪怕毁灭,哪怕生命最后是苍凉。前提是“我的”爱人必须是“我”所希望的那种“小鱼”,那种“小鸟”,那种“常春藤”,那种“火焰”,那种“夕阳”。“她”的贤淑灵动是为衬托“他”的坚忍勇猛,“她”的安逸鲜艳是为见证“他”的庇护有力。这就是男性的爱情主张。在这样的爱情主张中,女性一不小心就会迷失自我,成为男人的附庸。而为了维护这种依附状态——她还以为是为了维护爱,她又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个性,越发会丧失自我。
《致橡树》中的“我”是“木棉”,这一形象昭示的“她”,既保留了男性主张中女性的那种柔媚的秉性,又充溢着刚健的生命气息,与橡树形象所象征的刚硬的男性气质交相辉映,“她”和“他”同样以“树”的形象共同营造了一个全新的爱情境界。
“她”与“他”:“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灵肉共舞;
“她”与“他”:“分担”与“共享”——同甘共苦;
“她”与“他”:“你有你的”,“我有我的”——彼此独立;
“她”与“他”:“仿佛永远分离”——享受自由;“却又终身相依”——体味默契。
这样的爱情神谕,显现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的独立意识。舒婷曾经这样自白:“我通过我自己意识到,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地利用我的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致橡树》在女性意识和个性意识这两个层面上阐述了诗人对人的关怀,就带有这种明显的启蒙意义。
也许正因为如此,在她的身后,也始终拖着一条长长的“影子”,它的名字叫做“大我”。于是她最后还得履行启蒙者的神圣使命,郑重宣称“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把爱情推向了道德诉求的层面去考察。从这些诗行可以看出舒婷一代人内心情感状态仍然带有传统的道德感,标榜一种符合制度的爱情观。所以认为其诗具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的观点,显然是严重的误读。
爱情和人格独立两者兼顾又交相辉映,绝非易事,需要具备平等意识、宽容意识、人格尊严意识和自我实现意识。只有双方都具备了这些人文学思想的独立人格,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这种爱情理想。波伏娃说得好:爱情要联合的是“两个完整的独立个体”,它“建立于互相认清对方的自由之上”。
文/臻之
我很喜欢舒婷现代诗《致橡树》,百读不厌的那种。
《致橡树》原文: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虽然《致橡树》包含的意义深远,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便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但我还是倾向于将其作为一种爱情诗来解读,对于作者持有的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十分欣赏。
在诗中,作者采用了一种抒情加议论的表达方式,借助“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内在要求。
攀岩的 “凌霄花”,象征攀附的爱情,在这种爱情里存在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的成分;
“痴情的鸟儿”,象征单相思的暗恋,在这种爱情里,独自暗唱着相思的恋曲,淹没在对方的冷漠浓荫下孤苦难耐;
“泉源”,象征只能作倾听者的“慰藉”,在这种爱情里,再多的倾听也是枉然,除了慰藉的陪伴,没有深层次的沟通和理解;
“险峰”,象征过于失衡的强势者,在这种爱情里,虽然你的险峻和挺拔衬托了对方的高度和威仪,但过于失衡会造成对方的自卑,爱情的天枰倾斜了;
作者对这四种爱情均给予了否定。紧接着,笔锋一转,阐述自己主张的爱情观。在爱情里,要是比肩而居的“橡树”和“木棉”。“橡树”是男性的阳刚之美,“木棉”则是兼顾温柔和自强自立的女性之美。在爱情里,要有“阳光般”温暖的依偎,暖而不烈;“春雨”如绵的情谊,情思缠绕;但更应当“拥有平等的地位”、相互映衬的陪伴以及相互成就的默契。你是“木棉”,我得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如果不能,爱情就会因为一方内心的过于卑微而变得脆弱,不能在相互扶持、相互映衬中成长,不能在相互促进、相互成就中“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只有把对方的事业追求、理想信念也纳入自己爱的怀抱,在精神上完全相融相通,“这才是伟大的爱情”,才能“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作者富有理性气质的诗却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却赋予“丰美动人的形象”,令人折服。抒情与议论自然融合,在丰富细腻的感情中,无处不绽放着理性的光彩。所以,值得大家细细品读。
2022年5月15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