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哪些

各年龄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哪些,第1张

一、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幼儿3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进入了幼儿园这个新的环境,这对于多数幼儿来讲是个重大的变化,3岁是他们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正是从3岁起,幼儿才开始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过起了集体生活。对幼儿来讲,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如何使幼儿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其中最关键因素是师生之间建立感情。因为这一时期幼儿突出的特点是情绪性强。

  1、 行为受情绪支配

  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对3~4岁的幼儿作用更大。他们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支配,而不像成人那样受理智支配。

  3岁幼儿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多方面。例如,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也不听;常常为了一件小事哭个不停。不喜欢大灰狼等动物,就把图书上有关狼给破坏掉;喜欢那位老师,那位老师组织的活动就特别爱参加等。

  3岁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感染,看见别的孩子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这时,如果用新的或他喜欢的玩具来哄他,他会马上又破天涕而笑了。

  家长在了解这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后,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帮助的。如每年开学初,小班的孩子都面临一个上幼儿园哭闹的问题。尤其是大多数初次离开妈妈的幼儿,刚入园的几天甚至更长的时会发生哭闹现象。所以,送幼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家长要在开学的前几天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一定要交代接孩子的时间,千万不要骗孩子。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一定要马上离开幼儿园,千万不要一会儿不放心,偷看孩子活动,只要这样才能使幼儿能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接孩子要按时按点来接孩子千万不要提前来接孩子,如果你提前来接孩子,别的孩子就会受影响而哭闹。

  2、 爱模仿

  3岁幼儿的独立性差,模仿性很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就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家长不要因孩子想要什么就满足他的要求。要因势利导,还可以教育孩子和别的孩子交换玩具玩,既能使孩子玩到他喜欢的玩具,也能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3、 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

  依靠动作和视觉进行思维,是3岁前孩子的典型特点。3岁幼儿仍保留着这个特点。例如让他们说穿手中小汽车的个数,他们只会用手指点着小汽车才能数,而不能心理默数。

  由于3岁幼儿思维还要依靠动作和视觉,因此他们不会计划自己的行动,只能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例如,在画画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画什么,而常常是在画出某种形象后,才突然有所发现说:“我画的是太阳”等。

  由于3岁幼儿思维很具体,很直接,他们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因此对3岁幼儿更要注意正面教育,而不能讲反话。此外,对3岁幼儿提出要求也要具体,因为他们不容易接受一般性的抽象性的要求。

  二、4~5岁幼儿发展的特点

  4、5岁幼儿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加上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显得非常活跃好动。

  1、 爱玩、会玩

  幼儿都喜欢游戏。但3岁幼儿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5、6岁幼儿虽然爱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游戏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4、5岁孩子属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已经能计划游戏内容和情节,会自己安排角色。怎么玩,有什么规律,不遵守规则应怎么处理,基本都能商量,但游戏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还需要家长帮助和解决。

  2、 活泼好动

  正常的幼儿都是活泼好动的,他们总是手脚不停地变化姿势和活动方式。如果要求他们安静地坐一会,很快就会有倦意的表现,如果此时让他们自由活动,一个个立即又生龙活虎一般。

  活泼好动的特点在4、5岁幼儿身上表现的特别突出,甚至表现为顽皮、淘气。不少家长都抱怨孩子很不听话,很淘气。3岁幼儿还不大熟悉和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有些还“怯生生的”,加上动作、语言的速度相对慢些,头脑里的注意也不多,所以比较“乖”;而5-6岁幼儿懂得道理比较多,兴趣比较稳定,自我控制能力也有所增强,对自己喜欢的事能比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因此显得比较懂事。4、5岁的儿童介于两者之间,既不像3岁孩子那样乖巧听话,又不像5、6岁那样懂事,但他们的可爱之处恰恰在于他们的“活泼好动”。因为活波好动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增强了他们的活动能力,扩展了他们的视野。不少研究发现,4、5岁是幼儿许多心理品质发展最快的时期。

  3、 思维具体形象

  4、5岁儿童的思维可以说是典型的幼儿思维。他们在解决简单问题时,可以不再依赖实际的尝试性动作,但却必须借助于事物的形象。事物的形象常常影响他们的思考和对问题的理解。比如,在他们的头脑中,“儿子”的形象是小孩或年轻人,而长胡子并满脸皱纹的人是“爷爷”的特点,因此,当听人说某个符合爷爷特点的人是某某的儿子时,常常感到不解。他们理解,“能吃苦”的意思就是“能吃掉很多带苦味的东西”;而孔融“让梨”,是因为“他人小,大的吃不了”。

  三、 5~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1、 好学、好问、好探究

  好奇是幼儿共同的特点,幼儿的好奇心较多表现在对事物表面的兴趣上,看见什么都想去摸摸,去摆摆弄弄。他们经常向成人提问题,但问题多半停留在“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上。5、6岁儿童就不同了,他们不光问“是什么”,还要问“为什么”。问题的范围也很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鸟鱼虫,无所不有。他们不仅希望得到成人帮助解答,同时通过自己实际地尝试、实验、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加提高。

  好学、好问是求知欲的表现。甚至一些淘气行为也反映儿童的求知欲,这个年龄的孩子特别喜欢拆拆卸卸,他们把玩具汽车拆开,是为了看看它里面有些什么,它为什么会动,为什么会发音;想拆收音机是要找里面说话的阿姨。所以家长应该保护幼儿的求知欲。不要因嫌麻烦而拒绝孩子的提问。对类似拆坏玩具的行为也不要简单训斥了事,而应该加以正面引导:为幼儿提供一些可以自由摆弄的材料,支持他们的探究行为,对探究过程中的失误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并适时地交给他们一些科学的探究方法。

  2、 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5、6岁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例如,他们已经开始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左、右概念);能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白菜、西红柿、茄子都是蔬菜;苹果、梨、葡萄都是水果);也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针是铁做的,所以沉到水低下去了,火柴是木头做的,所以能浮上水面上来)。由于大班幼儿的抽象概括能力开始萌芽,所以可以、也应该进行简单的科学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促进智力发展。

  3、 个性初步开始形成

  5、6岁儿童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能够控制自己,做事也不再“随波逐流”。显得比较有“主见”。对人、对己、对事物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的热情大方,有的胆小害羞,有的活泼,有的文静,有的自尊心很强,有的有强烈的责任感,有的爱好唱歌跳舞,有的表现出绘画才能……

  对于幼儿最初的个性特征,成人应当给予充分的注意。家长应及时配合老师对孩子在幼儿园的教育,使幼儿全面地得到健康的发展。

导读: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心理成长阶段和身体成长阶段密切相关。各国的教育阶段设计与此吻合。政府重视大学教育,但是对大学毕业生却没有信心,大学教育的方式和中小学教育都是一样的老师讲学生听。其实教育最重要的阶段不是大学而是0-6岁,婴儿在无意识的玩耍中学会了语言、行动,在玩弄玩具的经验中形成了个人人格。成人用大脑存储知识,而婴儿通过心理能力直接吸收知识。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神秘世界。成人能做的,不是教育而是提供帮助,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消除儿童天赋创造力的障碍,使这种能力充分发挥,并延长下去。 心理学家对人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的成长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个时期的心理成长可以分成几个阶段。最先从事这项研究的是哈五洛克爱里斯和W斯特恩,他们的理论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尤其是夏洛特布勒以及她的追随者 虽然哈五洛克爱里斯的看法与流行的观点不同,但与弗洛伊德学派的研究结果相同。先前人们普遍认为新生婴儿非常渺小,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儿童的价值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增大。哈五洛克爱里斯的研究表明这种观点已经过时,心理学家们现在相信,人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历不同的心理阶段,各阶段之间有明确的界限,每个阶段的心理类型大不相同。有趣的是,各个心理成长阶段与不同的身体成长阶段密切相关。成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之间,心理变化非常明显,一个心理阶段结束另一个心理阶段随之而来,以至于人们不无夸张地谈:“所谓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 第一个心理发展阶段 第一个心理发展阶段是从出生到6岁,这个时期的心理类型基本一致。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0-3岁和3-6岁两个不同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0-3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心理我们无法了解,也不能直接对他施加影响。这个年龄的儿童不能上学,事实上,也没有会接受0-3岁儿童的学校。 第二个时期是3-6岁,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类型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不过,儿童的人格已经发现了很大变化,非常容易受到成人的影响。也许父母感觉不到这种变化,不过,只要把6岁的孩子与新生儿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变化是惊人的。我们先不谈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只需要承认一个事实,就是6岁的孩子可以到学校接受教育了。 第二个心理发展阶段 心理成长的第二个阶段是6-12岁。这个阶段相对平稳,儿童处于一个稳定的发展期,表现的健康、强壮。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理学家罗斯有如下描述:“这种在精神上和身体上表现出来的稳定,是儿童阶段后期的一个明显特征。这种稳定与成年时期非常相似。不难想象,假如一个外星人初次来到地球,在没有碰到成人之前,很可能以为这些10岁左右的孩子就是成人。” 这个个阶段不仅在心理上与第一阶段明显不同,而且身体上的变化也很明显,最明显的就是儿童换牙齿。 第三个心理发展阶段 心理成长的第三个阶段是12-18岁,在这段时间内,孩子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个阶段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12-15岁,一个是15-18岁。 人的身体在这个阶段基本发育完成了,18岁之后,身体不再随着年龄得增长发生显著变化了。令人惊讶的是,政府主持的教育对此已经有所认识,只是还不够明确,只能说一种模糊的直觉。 他们对于0-6岁这个阶段较为认可,这很明显,因为孩子6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巨大变化,就是可以到学校学习了。人们认识到了6岁孩子的变化,他们已经懂事了。很明显,要是儿童不能走路,无法听懂老师的话,根本不可能集体生活。所以说,人们已经认可了儿童的这个变化。 但是,教育理论界的反应却很迟钝,他们至今对这个问题缺乏认识,仅仅能看到一些明显的事实,也就是新生儿与6岁孩子的显著差别。不错,6岁儿童已经具备了自主能力,能够上学,能够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说明他们有了很大的发展,因为他们刚出生时什么也不会。 可以说,第二阶段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认可,起因是基于一个事实,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儿童在12岁就进入了中学,即是说人们普遍认识到,6-12岁儿童最适宜接受基础文化教育。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不能是偶然的巧合,如此相同的教育设置,肯定是来自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认识。事实上,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人们,这个年龄的儿童在心理上适合上小学,他们已经有了学习的耐心,能够安心听讲,理解教师的意思。其实,6-12岁的儿童不仅能够接受教育,而且不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所以说,这个阶段是接受文化教育的最佳时期。 12岁之后,孩子就要接受一种新的学校教育,这说明各国的官方教育也认识到了,儿童的心理发展已经进入一种不同的类型。 这个时期也可以分为两个小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学教育也分成初中和高中。通常,初中为三年,高中就是四年。对我们来说,这样的划分是否合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事实,即12-18岁这六年的教育通常分成两个阶段。 青少年教育受到心理学家的一致关注,因为12-18岁这个年龄段与0-6岁相似,心理变化更佳显著。这个阶段不像前一个阶段那样简单,而且也不再平静。这个时期,青少年的性格很不稳定,而且有一种反叛倾向。在身体发育方面,也没有前一个阶段稳定。 令人担忧的是,学校教育往往不关心这些,他们不管学生是否愿意,事先就制定好了作息时间,要求学生必须遵从,学生们不得不长时间坐在教室里听讲,用很多时间来学习。 大学自然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级别了。不过,我们的高等教育与中小学学教育并没有太大区别,仍然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坐在下面听,当然课程量更大了,知识也更丰富了。很多大学生不修边幅,留着各式各样的胡须,成群地挤在教室里面,看起来有些古怪的感觉。这些过去的孩子,现在已经长大成人,可还是被当作小孩对待,他们必须老老实实在教室里听讲,服从教师的命令;除非父亲大发慈悲,不然不能上街,不能抽烟;要是考试成绩差的话,还要受到父母的责骂。 然而,开发这些年轻人的头脑才是教育的目标,因为社会需要他们的智慧和经验,他们将是未来的医生、律师或工程师。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年轻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取得学位?他们毕业之后能够赚钱养活自己吗?能够完成自己选择的职业么?企业会让这样一位年轻的工程师来设计方案么?这个年轻的律师能够打赢官司么?如今,人们普遍对年轻人缺乏信心,我们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年轻人多年来只在听讲,而仅靠听讲是不能使人成熟的,只有实际工作经验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正因为如此,一个年轻医生需要几年的实习期,一个年轻的律师离不开专家的指导。事情还不仅如此,这些毕业生需要得到这份工作,还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推荐,克服无数困难。遗憾的是,世界各国的年轻人都面临这种尴尬处境。在纽约,几百名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上街游行,他们高举的条幅上写着:我们没有饭吃,没有人雇佣我们。我们将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尽管认识到了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但是不能改变传统习惯,完全脱离实际生活。 几十年亲,人们完全不关心2-6岁的孩子,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幼儿园,担负起这些孩子的教育。但是大学的情况还是老样子,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今天,大学仍然被认为是教学的最高目标,因为大学生都是智力出众的人,可是心理学家开始注重对人的研究,于是出现了相反的认识倾向,很多人和我一样,相信教育最重要的阶段不是大学,而是0-6岁,他们相信智慧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并且人的心理也是在这个阶段定型。这种观点激发了我们对生命潜能的研究,尤其是对新生儿和1岁儿童的研究,因为科学家发现这个时期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科学家们对新生婴儿的兴趣,丝毫不亚于对过去死亡的兴趣。人死后是什么样子?早期人类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现在出现了一个新领域,再一次掀起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就是在新生婴儿身上发现的无限潜能,这是人类过去完全不了解的。 除了人之外,没有一种动物需要如此漫长的婴儿期,这是为什么呢?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这个发育过程中,一种创造性的潜能一直在发挥作用。这是很明显的,刚出生的婴儿没有任何知识,什么都不知道,可是一年之后,就什么都知道了。 婴儿刚出生时没有记忆,脑子里一片空白,更不用说主观意志了。所有这些,都有待于在以后的时间中发展。动物却不是这样,小猫一生下来就会喵喵叫,牛犊和刚孵出来的小鸟一落地就发出和他们父母一样的叫声。出生的婴儿没有这种能力,他们只能发出哇哇的哭声。 人类无法决定自己的成长过程,也不能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过,人类可以对发展过程进行研究。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其中充满了无数奇妙的变化。人类想要了解这个过程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以为不满1岁的婴儿总是在沉睡,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他们的大脑和我们成人完全不同,这个大脑潜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这股力量正在发生作用,形成了他们奇妙的内心世界。在婴儿降临世界的第一个年头,他们发音器官不但发育完善了,而且掌握了语言,此外,他们时刻都在储存身体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因为智力发展必须以身体的发展为基础。 成人能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婴儿却意识不到,这些伟大的创造活动,都是在婴儿的无意识中完成的。可以说,婴儿同时创造着知识和对这些知识的要求。 如果说成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婴儿的行为则出于无意识,只是这种无意识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无意识的头脑非常具有智慧,不仅婴儿是这样,包括昆虫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是如此。正是这种无意识的智慧帮助婴儿成长,这是从对环境的吸收开始的。那么,婴儿是怎样从周围环境吸取知识的呢?就是通过运用上面那些特性。周围事物唤醒了婴儿的热情,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于是,在婴儿与环境之间就开始了一种互动。婴儿不是通过思想来获取知识,而是通过天赋能力吸取知识。 语言是这种学习方式最明显的例证。儿童是怎样学习说话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人们经常这样回答,他们天生就有理解人类语言的能力。这个答案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因为婴儿周围有上千种声音,他们却只学会了人类的声音,这是为什么? 既然婴儿只听取人类的声音,学习人类的语言,说明在周围多种声音中,人类的语言给婴儿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而且一定极为强烈,促使婴儿的神经系统产生了热情,在内心激起情感共鸣,进而促使他们发出相同的声音。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人对音乐的感受就和这种现象很相近。人们在听音乐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不仅随着旋律而变化,而且他的头和手也会跟随节拍活动。当然了,婴儿对语言的感受要比我们对音乐的感受强烈。婴儿是在无意识中受到周围声音的感染的,人们很少看见他们的舌头、脸颊在动,其实,正式这种静默之中,婴儿的每个器官都在学习发声。 上面说明了婴儿是如何听取声音的。那么,他们又如何学习语言呢?语言又怎样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呢? 通常,人们把在婴儿期学到的语言称作母语,这种语言与后来学习的语言有明显的区别,这类似于真牙和假牙的区别。 刚开始,婴儿听到的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声音,可是过不了多久,他们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那么,这些单纯的声音是怎样被赋予意义的呢?儿童不仅学会了词语和其中的意思,还掌握了句子和语言结构,因为懂得句子结构是理解语言的前提。比如人们说玻璃杯在桌子上面,词语的排列顺序决定了句子的意思,表示玻璃杯的位置在桌子上面。如果把语言顺序颠倒,说上面桌子在玻璃杯,人们就很难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儿童之所以能够理解语言的含义,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语句的顺序。 那么,婴儿的认知能力是如何发生的呢?人们常常说:孩子把这些东西记住了。却没有想到记住东西需要有记忆力。可是,婴儿期的孩子没有记忆力,相反,他们正是要培养这种能力。还有,要理解语言顺序对含义的影响,就要懂得推理,这种能力婴儿同样不具备。很显然,婴儿对语言的学习是我们难以理解的,也是成熟的大脑无法完成的,因为其中有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所以说,儿童具备与成人不同的智慧。 可以这样说,成人用大脑来学习,婴儿通过心理能力直接吸收知识。 成人的学习仅仅是接受,就是把知识输入大脑,储存起来,如果同往花瓶里灌水一样,人与知识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相反,婴儿在学习中经历了一个转型过程,通过学习塑造了自身。他们逐渐学会了自己的母语,在幼小的躯体内发生了一种精神化学反应,知识不仅进入大脑之中,而且促成了大脑的发育。就这样,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流,婴儿建立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把这时候的心理称作具备吸引力的心灵。 婴儿这种独特的心理能力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无法想象,但是,这种能力的优势却不可否认。要是我们也有这种能力该有多好!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在休闲游戏中学习新的语言,就能够像吃饭、呼吸一样轻松地学习知识。如果真能如此该有多好呀!想象吧,开始的时候,我们还不会发现自己有什么变化,可是突然之间,新的知识就像星辰一样出现在我们的脑子里,这将多么令人激动。 假如有这样一个星球,没有学校和教师,没有书包和图书馆,人们压根不知道学习是怎么回事,居民过着闲散的生活,每天仅仅吃饭走路,却掌握了所有生活知识,读者一定认为我是在讲童话故事。其实不然,这样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身边,这就是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他们在无意识中学会了每一件事,却丝毫没有感到学习的负担。 人类的学习过程是件极为伟大的事情,不仅逐渐掌握了知识,同时大脑得以发育成形。话又说回来,人类在这个过程中也要付出代价,当学习逐渐变成有意识的时候,获得每一点知识都要付出很大代价。 儿童学习的另一件大事是动作。婴儿生下来先要在襁褓之中过大半年,这时他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动作,可是用不了一年,他们就能够走动,而且学会了做许多动作。其间,他们无忧无虑,整天都在开心地玩耍,同时一点点地学习动作,这个时候语言已经不成问题,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会深深吸引他们,印在他们的大脑里。 儿童对动作的学习是有规律的,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学习期。开始学习动作之前,幼儿无意识的心理发育已经开始了,在学习动作的时候,大脑早已开始了对周围环境的学习。当婴儿学习第一个动作的时候,心理活动就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变。只要对一个3岁的儿童进行观察,就会发现他在反复不断地玩弄一些东西,这些游戏活动是有意识的,儿童的思维通过对玩具的研究,正在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变。从此,他们的行为也将逐渐有意识,而且通过自己的活动使自身得到完善。就这样,一开始无意识的游戏活动,逐渐变成了有意思的工作。手是人类智慧的工具,儿童的学习也是从手的使用开始的。 这些 经验最终形成了儿童的性格 ,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限制,这是因为经验的世界要比无意识的世界狭小得多。 这个神秘的学习过程从婴儿降生就开始了。婴儿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获得自己的力量,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并将成为他记忆的一部分,从而获得理解和思考的能力。对于从事儿童教育的人来说,这个过程的最后结果就是,这些6岁大的孩子突然之间有了理解力,并且有耐心听老师讲话。 近年来,对婴幼儿心理的研究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被儿童的这个神秘的世界震撼了。本书要做的事情,就是对儿童这个阶段的学习进行分析。 对于0-6岁儿童的心理发育,成人所能做的事情,不是教育而是提供帮助。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儿童的心理发育,理解他们的需要,从而延长这个学习阶段,促使儿童发展其掌握知识的能力,这将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能使人类摆脱艰辛的学习过程,同时又能掌握更多的知识,这将是对人类多大的贡献。 可以说,对儿童心理的发现带来了一场教育革命。当人们发现婴儿的心理与成人完全不一样;人们了解到婴儿的学习能力属于无意识的心理,这种无意识变成意识的条件,使婴儿在游戏过程中从周围环境吸取经验;当人们认识到教育不能直接介入这个过程,于是,儿童教育理念发生了彻底变化。既然儿童能够自然吸收知识,那么这个性格的形成阶段就极其重要,这一时期儿童需要正确的帮助,而不是灌输知识,教育应该消除儿童天赋创造力的障碍,使这种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于是,教育不再像过去那样,是一个灌输语言和观点的过程,而是向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帮助的手段。 成人应该给儿童以帮助,这并非因为他们幼小,而是因为他们天赋的创造力尚处于萌发阶段,非常脆弱,需要成人的呵护,而且,成人提供的帮助不是指向儿童本身,而是促进儿童这种天赋能力的发挥。 发挥儿童的心理发展,促进儿童自然学习能力的发挥,使这种潜能得到提高——这就是当今世界教育新的发展方向。

青春期的孩子的情感需求应该都是一些精神上的,过了青春期以后参加工作了,情感的需求应该基本是物质上的多一点儿。

每个阶段这两个需求都会存在。但是青春期的时候更需要的是一些精神上的追求,他不是说不喜欢物质上的追求,只是那个时候的人们没有物质的能力,花的钱都是爸爸妈妈的,自己没有钱去买那么多的礼物去讨女孩子的欢心,而且就是那个时候在女孩子,可容易满足了,你给他一块钱买一根雪糕,她都开心的不得了。而且就是过情人节的时候,只要你给她写一个小纸条他也会激动的不能自己,就是你孩子会给男生之一些围巾,所以写自己说工作的东西,就是花费的自己很大的精力用了很多的心血在那里边儿,那孩子说到这些礼物以后。会特别的开心,觉得这个女孩子是爱他的,充满了爱意的。他们在一起可能喝一杯杯咖啡,喝一瓶饮料就会开心老半天,需要的是你的陪伴,而不是你物质上的给予。

但是当你经过以后有了自己的经济独立能力,你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小女孩儿或者小男孩儿了,小女孩儿不仅仅是满足于一根雪糕了,她想要玫瑰花,想要昂贵的化妆品,想要YSL口红,想要包包,昂贵的呢子大衣,而且那还是需要的也不只是这些,他可能不会在收到手工做的围巾,他会收到一些女生精心为他挑选的领带,领夹。或者是一些上班用的到的东西。

所以说,不管是什么样的需求,只要能够跟爱情有关,将来可以嫁给爱情都是最幸福的。

我看到家长试图和两岁孩子讲道理,想要说服孩子什么样举止才是合宜,才能让他人接受。可是两岁孩子,他们大脑还不具备分析因果能力,所以任凭家长讲再多道理,孩子也无法理解。今天,带给各位家长这篇文章,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有怎样心理特点,家长应该如何培养,以达到更佳教育效果。

两岁以前孩子,情绪感应非常灵敏,情绪管理也比较容易。 父母在这个阶段要重点培养与孩子间亲密关系和信赖关系,比如陪孩子玩耍,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睡觉等,这对孩子建立起与父母间终生亲密情感关系有决定性作用。

一旦这种亲密情感关系形成后,妈妈一个眼神、爸爸一个动作,孩子都能心领神会。妈妈有心事,或生病了,不用开口,孩子都能敏锐察觉到。

现代父母大多非常忙碌,若父母没办法时时陪伴孩子,应该让孩子和其他亲人建立亲密关系,如家中老人。 需要提醒家长是,如果孩子由其他亲人带大,如姥姥,当孩子回到父母身边时,父母就不能随便说姥姥不是。因为,此时孩子已与姥姥建立起亲密关系,父母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处于情绪分裂状态,这对孩子情绪发展和亲子关系建立是非常不利。

你可能觉得宝宝大小便训练只是个生活习惯建立问题,与宝宝个性发展扯不上关系。其实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早就在他人格理论中提出,大小便训练对宝宝个性形成有很大影响。宝宝最感兴趣是排泄。排泄过程和排泄后肛门感觉会让宝宝产生快感。这个阶段正是你开始对宝宝进行大小便训练时期,如要求宝宝不能随意大小便,要蹲专用坐便器。

一方面宝宝追求排泄获得快感,另一方面父母企图实现对宝宝大小便控制,于是亲子之间容易发生冲突。如果你对宝宝大小便训练过早过严,在宝宝生理机能还没有达到能完全控制自己肌肉活动时,就严格要求宝宝控制自己大小便,这种注定失败可能使宝宝形成羞耻、洁癖、过分注意条理和细节、固执等特点。

如果在训练中,宝宝通过过度排泄来对抗大小便训练,也会导致他形成浪费、无条理、放肆、邋遢等特点。 在美国,对宝宝大小便训练并不像我国那么早,很多幼儿园还为宝宝准备了尿布。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很多家长就急着教孩子识字、算术、背唐诗。家长们出发点是好,但效果很可能事与愿违,过早单纯知识性学习会破坏孩子想象力,让孩子认知思维过早符号化,不利于孩子天赋开发。6岁前孩子是用非语言系统方式来认识世界。这个阶段,应重点发展孩子右脑,而最简单方式就是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尽量用形体、绘画和想象方式来与孩子交流。

国外很多家长会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尽量不用语言来教育孩子,而是让孩子用眼睛、用心灵感受世界。比如对“苹果”认识,当孩子还不会说话、不会用文字来表达时,他脑海中“苹果”是一个个形象而生动苹果样子。但是如果过早地让孩子生硬地认字,孩子就只能靠“死记硬背”方式记住“苹果”这一语言符号,而无法形成关于“苹果”形象记忆,这对孩子右脑开发是非常不利。

情绪是活动时的兴奋心理状态,是较原始简单的感情,较短暂而外显。情感则为需要是否满足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属较高级复杂的情绪,持续时间长而不甚外显。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各种不同的情感表现。婴幼儿的一切情感表达都是为了自我满足,如痛了、饿了、不舒服了,他都会用强烈的哭叫表现出来。学龄前儿童处处表现出肯定的情绪,他们不停地奔跑,笑闹,主要的动机就是为了得到愉快。

孩子的情绪是非常容易变化的,他们不会控制自己,掩盖不住自己的心情,受到赞扬时会感到高兴,受到挫折时会悲伤。他们特别易激动,往往由于某件小事而情绪冲动,此时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到了小学低年级情绪的冲动逐渐减少,情感也比较稳定,他们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感情,掩盖自己的心情不让它表露出来。如有的为了不想让同学把自己看成是个爱哭的孩子,摔了跤也不哭泣;有的壮着胆子装作不怕打针的样子,为的是不想让同学说自己是胆小鬼。进入中学以后,情感表现更加稳定,不再动辄发怒或沮丧,偶然发火也能较快地平静下来,其兴趣已从自我转向集体,此时一些同性别的、志趣相投儿童少年常形成小团体,他们把能得到小伙伴的青睐当成一种快乐。这时家长和教师不能硬性拆散他们,要正确地因势利导,把他们引导到认真学习、为集体做好事的正确轨道上。加强人生观和理想教育,培养明辨是非、性格开朗、富于同情心和责任感等良好情感。

不同年龄层孩童的情绪反应

不同年龄层的孩童,对于生死的理解程度也不同,像是三、五岁的学龄前儿童,不见得很清楚疾病或死亡是怎么一回事,但可以感受到主要照顾者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不同,所以面对这一族群的小小孩,重点是协助他们找到一个稳定的照顾者,让生活结构化。

再大一点的孩子,例如幼儿园大班或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除了感受到外表不同、生活变异之外,也会有自己的逻辑思考,例如:「这个事情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我做了什么,才导致生病……」之类的因果推论。因此,当孩子说出:「我以后会乖!」妈妈或家人在当下应要有所回应:「其实不是你做了什么,我才生病的!」就能破除心中这种「神奇」连结。

绘本当中所设定,小凯是小学中年级,姊姊是国中生,小学、国中都属学龄期,但国中则进入青少年阶段,如果妈妈没有生病的话,照理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活力的家庭,活力来自于每个角色都有稳定的成长任务。

故事中的妈妈,原本是家庭中的照顾角色,也因为在生活面和情感面照顾得宜,小朋友可以专心在功课学习,爸爸可以专心在工作上面。

因此,若是重要照顾者角色不见了,或是照顾者的功能降低或缺失的时候,就会打乱成员的生活步调,将显现在日常习以为常的活动──食衣住行育乐。特别是自理能力略有不足的小朋友,不管是吃饭、做功课、买文具等,都需要妈妈在一旁辅佐,一旦妈妈的角色因为生病而受到影响,小朋友顿时可说失去了方向和依靠。

生活面之外,小孩的情绪也会受到牵动,这种转变同时影响到人际互动、学校的学习状况、环境适应等。假设情绪没有获得妥善处理,就会影响小朋友下一阶段的接应,甚至可能因为这个事件被迫中断成长。

不同年龄分期,不同的情绪展现:

当疾病来敲门,家中每位成员的生活也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撼动。当父母罹患严重疾病,如癌症,面对疾病所带来的生活改变,我们可以透过以下陪伴原则,协助儿童与青少年与家庭共同面对此次的挑战:

面对儿童、青少年有父母罹患严重疾病时,可以这么做:

1 疾病认知的建立与澄清:

依不同年龄孩子其认知发展的特性为基础,用孩子可理解的方式,提供孩子正确且符合实际现况的疾病讯息。对儿童来说,图像、故事、生活中经验的模拟等都是常用的辅助方式。

2 议题与感受的谈论与表达:

孩子与成人相同,都有其对疾病独特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担心。 鼓励孩子与父母、师长或其他可提供协助的成人讨论感受与现下所关心的议题,允许孩子的内在声音有更多的机会得以被听见与看见。

3 读懂语言之外的声音:

每个阶段的孩子有其需面对的发展任务与情绪表现的特质,若能清楚同龄孩子的共同挑战与同侪生活价值,更能协助父母读懂孩子的心。那些语言没法说出的话语,情绪与行为已经说出。

4 允许矛盾情绪的发声:

鼓励孩子到院陪伴是重要的,但亦需留意孩子面对疾病的矛盾情绪,如:「我想念妈妈,但又不想见到她不舒服的模样」。让孩子适度地参与疾病经过,以引导取代隔离,孩子才能真正理解身边正发生的事,也才能适度的做出生活的调整。

5 生活中的韧性与弹性 :

面对家庭的生活再适应,儿童与青少年一方面需要稳定力量的延续,一方面也要学习增加生活的弹性。透过家庭共有活动,在孩子能力所及下,让孩子适度参与家庭事务与照顾,有助于彼此亲近性的提升。但需留意,上述活动的调整,勿成为孩子日后主要的生活任务与工作。鼓励孩子维系同侪社交网络,让孩子适度地保有该年龄应有的生活,有助于孩子整体情绪与人际的照顾与平衡。

面对父母罹患重大疾病,理解不同年龄发展的孩子常见的情绪表现与特性:

学龄前孩子

主要的挑战是与主要照顾者的分离。可透过游戏与想象对话与之沟通。会希望家庭和其他孩子一样,常会询问父母时候会回来。

低年级的孩子

主要的挑战在容易将事件的发生与原因有神奇的连结,认为事情可能是自己造成的,如:都是我不听话,妈妈才生病。都是我讨厌爸爸,骂他死掉算了,他才会住院。因父母是自尊的重要来源,因此也容易有担心被同学拒绝的情形。在生活中可能会将生病的父母亲想象成英雄、常常想念他们的好,这些都是这阶段的孩子常出现的自我调适、自我照顾方式。

中、高年级的孩子

已经有良好的逻辑归因、因果推论的能力,但需要有人提供对疾病与治疗较详细的解说。面对强烈情绪时,容易以隔开情绪、分心或逃避情绪的方式自我照顾。

青春期的孩子

主要挑战是正经验青春期的身心改变,在独立与依赖间存在矛盾。在情绪上远离父母,同侪相对变得重要。 孩子可能会较自我中心,当和同侪活动有冲突时,孩子可能会对父母的疾病或需求反应较为冷淡。大一点的孩子,在过去、现在、未来有较佳的逻辑性思考能力,也能和同侪发展出亲密的支持关系。对家人的需求有较多的同理与感受,但也易因感受到来自家庭过多的期待或要求而挣扎。

本文摘录自《妈妈 我好想你:给病人与家人的关怀手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904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