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与义是儒家的基本人生价值观,我们知道基本人生价值观是由基本人生观决定的,所以在阐述仁、义及其区别之前,我有必要先阐述清楚孔孟派儒家给出的基本人生观。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译文: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
儒家认为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而非孤立的个体,人都有自己的家庭组织、社交组织、事业组织,都是各个组织里的一员,如果用马克思主义的话来说就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修身是为了齐家、治国。
在家庭里,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兄弟姐妹是有爱的;在社交组织里,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间也是有爱的;在事业组织里,志同道合的同事也是有爱的。所以,孔子指出,仁者爱人,意思是人性中有向善的需求,然后他又指出如何适度的表达各种爱,虽然他提了一些这方面的内容,但没有详细分说,主要是提了一个推己及人的总纲。
时隔一百多年以后,孟子发展或者说完善了孔子的学说,他对孔子的学说进行了详细化地说明。所谓“义”就是合适妥当的自处。什么是自处?自处就是自己为人处世,自己安置自己。比如,做父母的人要懂得以父母自处,担起作为父母的权力、责任,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作国家领袖的人要懂得以领袖自处,担起作为领袖的权力、责任,好好经营自己的国家……这就是合适妥当的自处。
仁者爱人是没错,但不够。比如说,现在有两个女人,一个是你老婆,一个是陌生人。你对自己老婆的爱是亲情与爱情,你需要作为一个丈夫来自处;你对那个陌生女人的爱是对生命的尊重,你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自处。如果你对两个女人都以丈夫自处,或者都以一个普通人自处,你老婆恐怕得气的心疼。
说到这里,仁、义的区别已经很明显了,仁是一个起始,义是一个终点。因为仁者爱人,所以仁者才追求义,而义又为仁者之心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没有了仁,义也就不存在了;没有了义,仁失去节制,人就不懂得合适妥当的自处,变得不可理喻,不尊重客观事实,比如烂好人。
仁、义不可分家。
如果要简便记忆,仁义就是爱人与自处。
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很多人眼里,项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豪杰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秦汉交替之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曾几何时,举世共仰,千秋景慕项羽因之而成为历代王朝倍加推崇的人物,着实为后人所景仰
然而,项羽毕竟是一个悲剧式的历史人物他的悲剧,不仅是历史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而他的悲剧性格,无疑张扬了他的人格魅力(论点)
项羽性格的最大魅力在于他的“义”,而这个“义”也恰恰演绎了他的个人悲剧(分论点) 古人云:“义者,宜也”又云:“行而宜者谓之义”可想而知,只要行之得当,言而得体,便可称其“义”然而,“义”是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项伯为报救命之恩,向张良通风报信,可称得上“义”,可此举客观上却帮助了刘邦,使得沛公在鸿门宴中能化险为夷,此举又谓之不“义”两军对垒,项羽却不忍弑杀刘邦,纵虎归山,最后成就了刘邦的霸业,实乃对敌人的“义”,而对自己不“义”项羽的“妇人之仁”与“义”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可以说,项羽重义而轻理是他的性格的最大悲剧(理智与情感的关系,项羽情感大于理智)
项羽的性格悲剧还表现在他的刚愎自用韩信始在项羽麾下,“言不听,话不用,故倍楚而归汉”;陈平效力于项王,“累谏不受,乃封其金与印,仗剑亡,归汉于武”此二人均有经国之伟,济世之才,然而却不为项羽所用亚父范增,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亦未免被猜忌最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是韩信;七出奇计,困项王于垓下的是陈平;十面埋伏,逼项羽走江东的是张良;乌江渡口取项羽头颅的竟然是项王“故人”王翳项王的刚愎自用,终于让自己饮下了“四面楚歌”的恶果可以说,过分借重于武力而忽视智谋,也是造成项羽性格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应是不能知人善用,不听人言,不信任,猜忌,浪费人才(对比手法)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悲怆无疑已成为千古绝唱假如项羽不固守那狭隘的“义”,假如项羽……那么,意气风发,衣锦还乡,击筑高歌《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将兮守四方”的人,可能就不会是刘邦了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
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
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义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智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信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悌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节
气节和节操1、社会指一个人在政治上、道德上的坚定性对内,气节表示对一定的政治制度、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坚定信仰对外,气节则指在国家和民族遭到外敌侵犯时,能挺身而出,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坚持斗争乃至献出个人生命《荀子君子》:“节者,死生此者也”2、又称“贞节”为封建时代约束妇女的道德规范即要求妇女谨守闺门,不与男子接触,婚后要“从一而终”,夫死不得再嫁,要为丈夫终身守节,甚至殉夫《二程遗书》卷二二下:“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鲁迅《坟我之节烈观》:“我依据以上的事实和理由,要断定节烈这事是:极难,极苦,不愿身受然而不利自他,无益社会国家,于人生将来又毫无意义的行为,现在已经失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
恕
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恕”要求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强加给别人在孔子的有关伦理学说中,“忠”与“恕”是并列的因“恕”而得 “忠”,为“忠”以行“恕”“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仁”的内容同时又是孔子思想的一贯之道《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集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又《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勇
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果断、勇敢孔子把“勇”作为施“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而且不能“疾贫”,才能成其为勇《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又《阳货》:“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又《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让
指谦让、礼让对人的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孟子公孙丑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