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方言简介?

全国各地方言简介?,第1张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一脉相承,又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但是因为地域广阔所以各地也有各自的风俗习惯,同时也语言丰富多彩,因为各自的方言不尽相同才有了后来的统一的普通话。虽然全国分为各个大小的省市自治区,风格迥异但是有一点都相同的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不变应万变,交融了各地的文化风俗,人员流动又带来了语言的交流。虽然东西南北南辕又北辙,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有了互通但依然存在各自的特点。省与省交界的地方方言大抵是相通的,省内的县与县,镇与镇之间的差别就小了,同省的人不同区域的人依然能明白在说什么。有句话说的好,说的不懂唱的懂。。但是地域距离相隔太远是不容易听懂对方在说什么的。北京话可以说是字纯正的普通话,但是相对与东北的普通话我更喜欢后者,朴实不失幽默,浓浓的最本质的味道,我不知道这样形容对不对,也请个位东北朋友不要介意。至于广东话俗称百话我是听不懂,虽然它是当下最流行的方言,广东话分布在广东省、香港、以及一些广西一些地区。如果一定排个名次,广东话也应该会为列前矛吧。因为本人说话一向分不清是qing还是qin,是niu还liu。在说到南方和北方,我自己本身是南方人。但是南方说的普通话总感觉很含糊不清,北方人的话里总让人格外清爽!:

  我有个浙江的朋友地靠中国最南方,说的方言一点都听不懂,吐字不清当然我也吐字不清,以至于用拼音打汉字要找换好久!!:

  希望大家不要介意我上面的鬼话连篇,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的见解。和地域方面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没有任何关系。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可以拍砖,骂人者当然会遭到反噬的,作用里与反作用力嘛!500字其实是很难凑的,我真实的目的还是请大家到这里来说自己的方言,分享一下大家的语言的精粹,娱乐大众!!!发个帖真难!!

  在此搜集了一下各地语言的特点,共大家参考:

  中国有八大方言(新近又发现一种叫“平语”的语言,主要分布在广西一带)。也有人把中国方言划为九大方言、十大方言。其实,我们所说的“八大方言”、“九大方言”,甚至“十大方言”,都还只是国内的汉族方言,如果加上少数民族的语言,中国的方言还可以划得更多、更细

   1,北京语系,使用区域:北京市,以及北京附近一带。非常容易懂。交流普遍,最相近普通话。代表:北京。

  2,东北语系,使用区域:东北三省,内蒙古东北部。非常容易懂。非常相近普通话。代表:沈阳。

  3,华北语系,使用区域:山东,河北,河南,皖北,苏北连云港,徐州,宿迁,辽宁大连等地,比较容易懂,比较相近普通话。代表:济南,郑州。

  4,西南语系,使用区域: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西部,湖南,湖北。基本容易懂。类似普通话,语调有别于普通话。代表:成都,重庆。

  5,西北语系,使用区域:山西,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西北部。基本能懂,近普通话。

  6,吴语系,使用区域:上海,杭州,宁波,湖州,金华,台州,绍兴,苏州,无锡,南通,常州,舟山,基本不相似普通话,一般难懂。代表:上海,宁波。

  7,粤语系,使用区域:广东,广西东部,北部,海南部分,香港,澳门,根本不相似普通话,属于南方语系代表之一。比较难懂。代表:广州,香港。

  8,客家语系,使用区域:江西,福建西北部,浙江西南部,温州小部,不类似普通话,非常难懂。代表:客家人。

  9,闽语系,使用区域:福建,台湾,温州南部,台州玉环部分,浙西南小部。根本不类似普通话,很难懂。代表:福州,台北。

  10,温州语系,使用区域:温州三区,瑞安,平阳大部,苍南小部,永嘉,乐清,文成,洞头小部,丽水青田小部,台州玉环小部。最不相似普通话,最难懂。代表:温州。

  以上是搜集到的方言特点汇总,下面将列举各种方言的实际用法:

  北京话:“今儿爷就站这儿了,你丫动我一试试。别看你丫个儿不小,x急了老子拿板砖h

  ai(一声)你丫挺的!”

  

  天津话:“近儿我揍赞借害儿了,你动我一四四,甭看泥葛大,必急了我自接那钻头拍泥

  脑袋!”

  

  山东话:“今日老子窝就站遮泥,泥赶招呼窝时时,甭看泥掌地镐,惹毛撩窝拿块半头专

  横你头上!”

  

  山东威海话:“今日老子就站遮,泥赶渣呼试试,别看泥掌地镐,惹窝火了拿砖头冒你头

  上!”

  

  山东烟台话:“劲儿个俺都咱儿介行(三声)了,恁(三声)敢攒七俺哥修子头儿四(二声)四

  。掰看恁(三声)块(二声)儿达,几了拿钻头害你哥小婢养的!”

  

  山东潍坊:今门儿我就站这里,你怪(一声)我一下试试,甭各看你过子大,惹草机了我

  拿砖头就砸你头杭(轻声)!

  

  东北话:“今儿你大爷我就赞介儿,你妈地动我下四四,别你妈看你个儿不小,能(四声)急了我拿砖头儿呼死你!”

  

  东北话第2版:“今儿俺就咱俺戒个地方了,你敢上来你就四四,白看了你长的zuang,把

  我x了急了,俺就拿了钻头hai你头向!”

  

  大连话:“今天我就tm赞这儿了,你动我四四来,小样儿,你傻大个儿怎么,惹火了我那钻头 xie死个biang的!”

  

  陕西话:“今儿饿奏立到这儿,你娃司伙把饿动嘎子。保看你娃陪瓜子美,把饿兜急咧饿 端直猫个砖赔到你萨哈!”

  

  青海乐都话:“谨天脑(一声)就占(二声)刀这(二声)哈巴留,你把脑(一声)咚( 二声)给一挂适当个。保球看你知么大自国爱,着粉留喝脑直接头大上一块(一声)板状 拍球航道!”

  

  四川成都话:“今天老子就站到这堂沟,你碰哈我告一哈。不要以为你长得莽戳戳的,毛 了我直接捡块砖头焊你娃儿脑壳高头!”

  

  四川乐山话:“各老子,试一哈嘛,把老子rei毛了,看老子咋个收拾你,不要看你弄木大 块,把老子惹火了,老子拿一块石头给你焊起来。不信就告!”

  

  四川不知道哪里的话:“今天老子就站到这个塌塌了,你热老子搞哈看,莫看你娃娃个头

  zuai,把老子热毛老捞起砖头han到你娃娃脑ko镐头!”

  

  重庆话:“今天老子豆站勒点老,你娃动动老子看。不要看你娃颗钻大,惹猫老老子直接 汗块砖头在你娃脑壳高头!”

  

  重庆话第2版:“今天老子逗站倒勒点儿,你碰哈我告哈,不要以为你……长得哈莽哈莽的 ,老子毛了直接捡坨砖头儿zhang你娃脑壳高头!”

  

  重庆话第3版:“老子今天豆是站到勒点咯,你崽儿pang哈我告哈呢,莫以为你够日的 长得登毒,把老子惹毛了,老子一砖头给你够日的汗倒脑壳来!”

  

  重庆话第4版:“你个宝批,宝都定转老,老子今天豆站倒呢行,动都不得动一下,你有眼毒 毒,豆过来动老子一下不要看倒你龟儿哈起一砣,把老子惹毛老,随便手嗲块烂皮砖,整你龟 儿冒烟!”

  

  上海话:“今糟吴就列了个的,侬旁旁吴四四看诺。伐要看侬亩子嘎度饿,丝古港侬只册 落吧吴萨了户气上来吴乃块纂豆伐色侬!”

  

  江苏镇江话:“今各偶就灯得个快了,泥pong偶四四看奈,表看泥长得接棍,跟偶玩嘎三 ,当心偶业砖头不死泥个小瘪三!”

  江苏镇江话第2版:“更早偶休站个块哩,泥狗动偶死死扣,费奥扣泥块豆大,比急乐偶哲接 努块砖头震泥头让!”

  江苏盐城话:“跟恩自恩就站在,你同恩望额子,望你长额这么大,纫鹄炊髂米鹜泛�D 悖 

  

  江苏海安话:“跟到我丘站格猜带点,你碰我试试看。别看你块头儿不小,x急了老子拿砖 头se(第四声)格你!”

  浙江杭州话:“跟早老子就暂了个的的,你碰碰老子是是看,表看你亏得都,凑社袄,袄照样 情块砖头直接色你!”

  杭州话第2版:“根召老子就是站了个德得,界各讨啦?你个落二看老子不惯啊?你倒棒棒 老子试试看闹!你混充魁头陡闹?弄了老子戳起来么照样一砖头镶到你头高头!”(老接 棍额~~~!)

  浙江温州话:“恩gi尼gi勒,尼似似东恩,fai次你难头盖,dei阿巴juo jia i次阿巴掰勒 居都噶尼都勒得!”

  温州话第2版:“恩啊爸饶给尼门墙,尼圆胆动恩见见次,灰次尼个子x恩大,抓难过起恩 啊爸饶轴专阔尼gi头!”

  温州话第3版:“馁口搞,你侗懂视似次。徊次你腩度改,x夹了掰择头哈你头!”

  浙江宁波话:“接吗我巨烈了给低,no四四绑绑我ken,猫看no桑得强豆,犯的我吼了,捞 快钻头zen杀!”

  

  浙江台州话:“今宁哦白继达哦啊,嗯(读ng,即为普通话的“你“)本哦动业顶哦相咯? 笑望嗯银强都得莽,白哦装(zang)火切哦最头(砖头)把嗯死!”

  浙江绍兴话:“哦正遭改到歌德,恩叫栋栋克,克恩块头得,比皆了,得快折头恩个头! ”

  安徽话:“老子今厅就站地块了,你你有种就搞老子阿,别看你骨子高,搞狠了老子一柱

  头砸辟带你!”

  安徽广德话:“跟到老子就站捏哈不走了~~你搞老子一下试试看~~表看过子高~把老子搞 火了~你看老子不搞砖头把你头砸翻过来!”

  安徽蚌埠话:“我这俺子就个这来站着,你个b养的过来招我一下试试看该,不要看你跟多 老b的样,给我惹急了我拿砖头污你个小b养的!”

  安徽安庆话:“更森恩个大大就赞这亥,恩恩大大一哈子四四看。表看恩赞的个子大,搞 急了老子拿块转头闷死恩个bi养的!”

  

  湖北武汉话:“激日老子就站倒在这块,你动老子试哈子看,不要以为你有蛮大国块头, 把老子x急了老子捡块砖头擂死你地!”

  湖北阳新话:“尖日饿秋扎倒得,恩糖糖饿思思柯,莫科恩歌纸他,白急老支,老纸忑卷忒霉 恩给!”

  湖北云梦话:“今着我揍站待洛和,你pang(四声)哈我试哈,莫看你块头大,惹毛了我一 砖耙盖你脑壳上!”

  

  湖南话:“今天我就站到噶里哒,你动我试哈看,莫看你胚子大,搞得我发宝哒拿块砖头 就擂死你!”

  湖南话第2版:“小化生子,今天老子就立打国里大,你等我试哈看罗,莫看你胚子逮,搞 得老子发宝一窑娟骂死你地!”

  江西九江话:“真着偶就簪在跌地,恩动哈偶勘勘啥,莫勘恩锅子比我大畏么一点,搞的偶发 了铆,偶照样切砖头儿作s恩!”

  

  云南东川话:“老子就天就站的制点,恨么你挝我嘛。毛看的你长得块,逗滋得老子拿大 甲汗你!”

  贵州贵阳话:“今天老子就站在zi点,si儿你动我哈试哈!?biao看你是个哈大,把老子 整毛哦老子一砖头给你勒脑壳gang过来!”

  

  广东话:“今日我就企系呢度,你郁郁我试下。唔好睇你够大只,惹nou我就一砖头拍你头 上!”

  广东话第2版:“今日我就企系呢度,你郁吓我试吓梯。唔好梯你甘大个,x急唑我就直接 摞块砖拍你个头!”

  广东话第3版:“家阵我就企系度,够pow你就郁我试下。米以为你几大只,激嬲我照样一 旧砖车死你!”

  广东茂名话:“今日我就企系呢度!你郁下我睇!唔好睇你甘大个,逗嘿我我就一砖头 拍嘿死你!

  

  广西玉林话:“根日鹅到可还根路,你肉虾鹅体,某体你干大这,破到我我撇死你!”

  福建崇安话:“ging diu外就yua系遗dei了(今天我就站这儿了)内龚歪告几哈(你动动 我试试看)恩niong图内会姐duai(别看你个子大)歪gi kie咧北跌罗夹俊hiou骂到内hio u窘(x急了我直接拿块砖头拍你头上!)”

  

  潮州话:我就企在少块,你敢哩来扒我试试看,勿蜡做是大冬瓜,惹我火夺就卡你头!

  

  当然以上只是搜集的一小部分而已,我本人比较喜欢东北话,淳朴中不失幽默。东北二人转它是一种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走唱类曲艺形式.它的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地方特色。

  我先将我自己家乡的话贴上来:

  不讲道理的人叫------半吊子 。聪明、能干的人叫会搞,板眼儿足

  地名、建筑物 、地方叫叉儿 。

  厨房叫灶屋 。客厅叫陶屋 。

  厕所叫茅司

  街叫该 。里面叫斗里 。外面叫外头 。墙壁叫壁子。

  注意大家说方言的同时,为便于大家理解请注明意思解释。

  开始拉!!

  

各地拜年的方言:

1、闽南方言工黑发债,辛尼候温,嘎鲁白尼!

普通话版恭喜发财,新年好运,给你拜年

2、四川方言拜年拜年,摸包拿钱!弄得八时梗!

普通话版拜年拜年,红包拿来,玩的好

3、上海方言竹侬新格噎尼草票材得末捞捞!

普通话版祝你新年钱赚翻了

4、广东方言祝馁僧您琴情此感,七川八凑!

普通话版祝你新年前程似锦,吃穿不愁

5、长沙方言各位父老乡亲们,大噶辛苦哒~!在该里哦只港,希望大噶在新的一年里,万寺如意~!平部青云,把过克一年中的苦恼、烦闷,哈都刹一边克……

普通话版各位父老乡亲们,大家辛苦了,在这里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平步青云,把过去一年中的苦恼,烦闷,全都抛开。

6、温州方言就大姑娘桑尼卡录!桑忒G扩 !桑尼乎Z!玉姑F!

普通话版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新年发财!全家幸福!

7、厦门方言哇西来组诶梦呃,国威路数,国威显西,底嘞夹,哇哒噶拜基嘞扎泥,组国威新帖健空,满数如蚁

普通话版我是来自厦门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在这里,我给大家拜一个早年,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8、南昌方言态嘎晓得春韵忙哦,捏上冒有室干,辣李晓得有勾热闹!嘿嘿,窝亚勒抽个热闹,猪捧优信粘快落,肾提捡抗,捏子曰郭曰风佛!

普通话版大家知道春运忙哦,白天没有时间,哪里知道有这么热闹!嘿嘿,我也来凑个热闹,祝各位朋友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日子越过越红火!

9、河南方言贺新唇,庆颊借,公吸伐蔡,锅念蒿,碗是吮,是是入一!

普通话版贺新春,庆佳节,恭喜发财!过年好,万事顺,事事如意

10、北京方言这节儿快到了,你丫该乐一乐了,没钱我给你丫俩儿,吃东西别着了,没事别整那幺蛾子,不然我抽你丫的。

11、东北方言俺是来自东北那旮旯的,给各位拜年了,祝大家钱包贼鼓。

前些日子,朋友聊天说,回到家乡,最亲切的莫过于用家乡话来对话。我想,这种对故乡的情感,得是离家再回,亲身体会才知晓的。

想起近些年回乡,走在街上,遇上卖东西的小贩,我总是凑热闹似的去买他们的东西,然后唧唧歪歪的用起方言来,其实并不是他们的东西有多好,或服务多真诚,倒是自己很想用乡音来跟他们说话,我总以为他们听见我用方言跟他们对话,他们便会感知亲切,也绝不短斤少两,可远去的是我,这种对故土的情怀,土生土长的小贩大抵是不会领情的,短斤少两依然如故。

我是一个有方言的人,如今这却成为让我感觉是值得令人羡慕之事。我的方言叫附城话,现在大概也是濒危的方言了。它也属于广府语系,跟客家话和广州话相似,但却又异于它们。 我的原生家庭,跟祖母必用附城话,跟父亲有时候也多会使用,但跟母亲经常使用的是粤语,兄弟姐妹之间也是粤语为主。越是少人说,越觉是方言,越是情切,附城话较于粤语更少人说,更能辨别距离,所以于我而言自然更亲近。但也得看身处何方,如在省内,就得听到附城话才倍感亲切,如在偏避省外,就是听到粤语都觉得是熟悉如故人。这道理跟在国外,听见普通话就感觉都是一家人一个意思,在不同的地方找共同的东西,语言应该算是在人与人之间最好辨别的。

我跟祖母长大,附城话自然就是我的母语,但粤语在生活时使用率更高,所以将其说是我的第二母语着实不为过的,总而言之,这两种方言我都是自幼都能说的。在城镇里的小学,我们都习惯说粤语,那时候听到有同学用附城话在教室里交谈,觉得亲近,却也羞于说出来。大概是怕被明显区分地域,小时候更愿意集体的,不喜欢被区分,怕被独立。可能因为我们在的那个小城,孩子经常接触的是香港电视,粤语是我们普及的语言。在初中的时候跟朋友书信,也经常使用的是粤语书写,我们会写很多“冇,系,唔,甘,嘅,咩”这样的字眼,以前短消息也这样发,现在为了使用方便,却是普通话使用更普遍了。高中时代,各路乡镇同学多了,连客家话都能分个东乡西乡,所以也分门派的说起了略有不同的乡音,总能听见他们用自己的方言来谈论课堂的学术问题,运用起方言时,场景也甚为壮观的,有时候自己都仿佛自身于市集,如今想起,真是别有一番情调。至于不同方言的同学,诸如说客家和说粤语的同学交流起来,才会使用官方语言——普通话。

本来我以为做外省人的妻子是也值得自豪的,原因之一是我认为可以多学习一种方言,宏伟得以为这样像是可以拉近祖国各省市的距离一样。可是,丈夫没有自己的方言,如今在家,我们讲的是普及的普通话。丈夫及他父母和祖辈都是厂子弟,他们自然惯于迎合五湖四海说普通话的。春节,丈夫的祖母过来,她有时候讲赣语,我听惯了,不经意会冒出一句赣语,全家人都会发笑,大概是大家都不说方言,我这孙媳妇的却对方言起劲的缘故吧!可是 广东人说普通话,总所周知,是经常被取笑的。我虽经常说普通话错漏百出,可如今我才不在乎呢,别人听我口音说我是广东来的吧,不会卷舌音呢,我倒是兴奋的回答到“系啊,系啊”!已经忘却了是在被取笑,还以为是在被赞扬呢!从前是有羞怯的,年岁至此,却不以为耻反生爱了,这究竟是哪里来的自豪?大概我是觉得没方言的人是可怜的,在哪里别人都不把他当自己人,感觉就是外来的,虽丈夫生性乐观,不以为然,可是我却听到他亲人和发小感慨过,土地也没有,方言也没有,没有根基,飘摇的感觉。

如今在广州工作,生活,感觉也挺好的,毕竟这里还是说我的第二母语的地方。工作之外,偶尔被人请客吃饭,也有来自各地的客人,坐下来,就要问你是哪里人啊。先说省再说市最后说到县,每每丈夫很“圆滑”的回应,听到客人说是哪里人,他便会说自己是哪里人,总是往近处说。譬如,客人说我是湖南的,他自然会说自己是湖南的,毕竟湖南湘潭系他祖籍地。如果客人说是江西呢,他便说着自己是江西人,父辈们曾在江西做厂子弟,至于广东,他是从小学开始便迁徙于此,自然更为熟悉。哎,反正哪里都是他的家,可是,人家用方言认祖归宗时,方言一来,弱小的他竟是无言以对了。

不过,我和丈夫平日虽讲的是普通话,可是旅行在外,便总会心血来潮说变调说粤语,虽然他说得不准确,但在外地也不会有违和感的,本意是想讲些别人听不懂的秘密,谁叫他们也讲我们听不懂的呢,方言就是如此辨别人群的。旅行在外,说起或听到自己的方言,便会想回家乡,乡音会让远行的人们更生热爱故土之情。我有位深圳来的领导,经常被外派到的地方都是说普通话的,后来他被调来广州,我出于工作习惯,跟他说普通话,他总会用粤语来回应我,我也有时会愕然。后来他跟我说,他觉得在广州工作很幸福,有人可以跟他畅快地说粤语了,我顿时意会了他对方言情义。

可是现在的孩子,才豆丁点大,无论城市还是乡镇,在这偌大的粤语区域,出口便是普通话了,甚至和自己的父母对话也如此,无可否认,这是从幼儿开始推广普通话的好结果,可是听着他们用普通话欢快的聊天,我心里却暗生一阵悲凉,感觉好像缺失了什么似的,竟生怜悯之情。

谈到方言,习惯使用普通话的朋友,往往会有这样一些印象:它声音怪异,发音有别于那正规的话。如果再仔细思索一下,很可能还会产生“不矜持”这类印象。

似乎方言在表现某个领域的思想时,会显得更有“力度”。也许正是这样一些多出来的力量,让方言在言说时,能够超出一些普通话的力度限制。这样一种超出/突破,难免会使受普通话价值标准影响之人产生一些“野蛮”“粗鲁”“土”(土往往是对不和时宜的看法,而那个“时”总是那个从观察者方面而来的“时”,在语言中,这个时尚者常常就是普通话,或者某种群体中流行的时尚腔调)的感觉。因为,从普通话的标准来看,这种力的过度表现,本身就是一种不守规矩。但是,我们也知道,这常常会是一种偏见。

方言在某个领域,特别是那种地方领域中的表现力,是不可被忽视的。

我始终认为,学习方言中的力量,并不会使我们在某种正规中退步,落于下风,相反,它拓展着我们使用语言去表达的方式,特别是当方言用法被重新唤回普通话领域后,我们表达的方式也会受之启发,使表达有力。有力者,生动;生动者,可感;可感者,实现着我们的理想对话——听众在对话中,体验许多,且此体验接近作者原意。

可是这篇小作业的作者,我,毕竟不是专业人员,我还没能老老实实地去实地考察某种语言。所以在这里,我不能说自己在论说着什么,只能说:“像与女孩子在月光下谈论哲学一样,谈一谈。”

我不得不以我的方言经验为材料,构拟一个情景。我希望通过分享一些弥勒话中的情绪表现,来让大家更了解这种力量。更多细节,我们将在后面的谈一谈中提到。

异地情人的行踪总是难以捉摸,她的来访从来没有规律,她的离开也总是显得有些神秘——不打招呼。

她喜欢吃弥勒的米线,特别是“那家”卤鸡店的米线。“那家”卤鸡店在附近特别有名,许多昆明市民会在周末抽空下来专门买那家的卤鸡,带回昆明吃。一到周末,“那家”卤鸡店就会变得特别拥挤,队伍排到店门外。

而她,也刚好总是在周末返回她的居所。为了更顺利地吃到那家的卤鸡米线,并买一点带回去,她选择早早离开,争取做第一位顾客。

考虑到人在发音时,使用上下颌骨、口轮匝肌、喉咙等部位的变化调整着声音,而我又不懂得音位学、器官发音的科学,我尝试把这些动作放在一个类似数学三维坐标系的模型里来看。

而在解说的时候,我还是不得不把普通话作为“标准”来暂时参考一下,毕竟这篇文章,大概是基于普通话来书写的。

我们简单地把发音动作大致分为张开、拉伸、突出、拉后四种动作。

在发类似“啊”这种需要在纵向上张开口的音时,弥勒话会让人往下拉长下巴,让嘴巴张开得更大一些;在发类似“滋”这样的需要在横向上拉伸音的时候,弥勒话会让人往前伸出下巴,或者让人咧开嘴,让嘴巴在横向上拉得更开;在发类似“吐“这样需要撅嘴的声音时,弥勒话会让人更往前伸出上嘴唇并且收下巴,或者相反,总之,它让上下唇尽可能错开,使嘴形在前后方向的差别更为明显;在说话的时候,这些姿势是会混合的。

总而言之,弥勒话在纵向、横向、前后方向上,做着某种调整。

挨杀呢(ai’sha’na),近似被杀的。在弥勒话中,这个词一般是用来表达“恨铁不成钢”这种意思,常常是大人骂小孩的时候使用的词,如:“挨杀呢!咋个么作业么不做?”我还没见过人们用它来表达仇恨,也就说,它不具备“杀千刀的”这种意义。

呢,近似的,但是又完全不等同于普通话中的“的”。

挨字的发音,只在音调上与普通话有差异;杀和呢,都是在纵向上夸张发音。

咋个(za’ga),近似于“怎么”。

咋个,就是在纵向上夸张发音,略带一些前后方向上的夸张。

会兴(hui‘seng),近似会能够,兴,表示一种倾向,在弥勒话中,它常与不会连用,表达一种能不能,如:“你们那边给兴吃酸辣粉?”

这个“会”,需要用下巴从上往下有弧度地滑一道,并配合着喉咙的震动,才能发出,其实它应该是由h-u-ai这三个音平滑地接在一处而发出的声音,这大概也算是一种在纵向与前后方向上的夸张吧。

兴的发音,近似,s-en-ing,有个“嘤”的声音接在后面,横向上的夸张,把那个“en”的声音压扁、拉长,弄出一个略显尖锐的“ing”。略带前后夸张。

学(xuo),近似像,如,”你咋个学小狗来呢,在地板上爬来爬去。”

学的发音,是前后方向、纵向上的夸张,学(xue)本来的那个“e”,在声音往喉咙内收缩、嘴巴撅起错开之后,扭成了“o”。用普通话发这个音,需要咧嘴,弥勒话把它完全变成了纵向上的发音。

这份(zhi‘fei),这样/这种。

普通话中的“这”,是往外吐气,而弥勒话,则把这气收了回去。

份,在纵向和前后上夸张,咧嘴,上唇不动,收下巴,把“e”的音压得更扁,把“i”的声音弱化掉。它的读音不同于“费”,但是我找不到合适的符号来代替这个音。

下下(ha’ha),近似次次,每一下每一下。

纵向上的夸张,有别与普通话中的“哈哈”。

喜幽灵(sxei’yiu’lening),近似小幽灵,喜,近似小。

喜,把“小”字的发音完全压到了横向上,略带前后夸张,发音时用牙齿间的空隙快速发出类似“嘶”的声音,再代入后面的“a衣“音。

幽,横向、前后上的夸张,把幽的“ou”音压成了“衣幽”音。

灵,前后夸张,上唇不动,下巴由上往下向喉咙内滑动,然后由下往上,向外,滑回原位。下巴向下滑的时候,发出“嗯”,复原的时候,挤压出一个弱弱的“嘤”音。

苦楚苦楚(ko’cho),拟声词,似乎是模仿老鼠秘密活动时所发出的声音,表示某种细小的动静,有时,还会带有一种偷偷摸摸的意思在里面。

苦,前后夸张,普通话中的“o”音,是把整个嘴弄成圆形,用喉咙的后部出力,发出厚重的”欧乌”音。在弥勒话中,发此音时,喉咙前端出力,发出较薄的音,下巴 微微前伸。

楚,其中的“o”音,与“苦”中的一样。

克(ka),近似去。

纵向与前后的夸张。

么(mei),不完全等同于那么。似乎表示某种强调。例如,“么你还不是要和我讲一声的啊!”,表达你应该跟我讲一声。

横向上的夸张

在通(zai tong),近似遥远,远在……

这个“通”字似乎表达着一种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意思。在弥勒话中。“通”还有许多用法,如:“你让我在这里从早森等通两点钟。”,意为:我在这里等你等了很久,足足从早上等到了中午两点钟;“到通2050年的时候,日子怕是更好过”,意为:等到2050年的时候,日子可能过得更容易一些。

讷邦(ne ban),近似那边。

讷,是那的声音变形,邦却不等同于边,在弥勒话中,边和邦同时存在着,并不相互替代,它们用法不同。邦总是用来表达一种空间、位置概念,似乎指示着某种边界。

讷,前后夸张,如果需要强调,只需要更用力地往深吼里发音。

邦,横向上夸张。

挂的你(gua da nei),近似挂念着你,牵挂着你。

你,横向上的夸张,如果要强调这个你,只需要拖长尾音中的“ei”,并把嘴撕得更开,舌头轻轻在口腔中滑一圈。

单单,近似仅仅?表示“仅此一”或者“光是”。总之它既在强调“仅”也在强调“一”。

中千(qian):中间,可是这个千不等于“间”,它似乎总是表达空间概念,在……之间。下面我们还会看到弥勒话中“间”的用法。

来通,近似从远处来到,有种不容易到达暗含在其中。通字另外一种用法。

以收(sei shei),近似里头。“以”不同于“里”,当人们说以后的时候,用的也是这个音,sei。“头”(tei)不同于“收”,“头”(tei)和“收”在弥勒话中同时存在,并不相互替代。所以我们最好把以收考虑为一个单独的词,它不是“里头”这个发音的简单变异。它似乎塑造了一个空间,当我们言说什么在什么之内时,这个“收”把这种收容、收纳的意思表达了出来。在言说什么在外面的时候,人们就更多使用“外头”了。

以收,横向上的夸张。

气(cei)呢不出一声:什么招呼都不打。

气,横向、前后上的夸张,夸张到上下齿贴合在了一起,牙齿必须前后摩擦,把口中送出的气从牙缝中给擦出来。需要强调的时候,就把这个摩擦牙齿的动作加强。

整,近似一种强烈的“使”

“滴滴大点事?我只是想带点米线回克吃,早森间买么快叠哈,省得单要排队。”

滴滴,近似点点,非常小非常小。

米线(mei’xie),米线。

米,横向上的夸张。

线,纵向、前后上的夸张,由上往下、从内到外运动下巴,发出类似“yi ye”的声音。

早森间(zao sen jian),近似早上间、早生间。森不等同于上或者生,可能是个语气词。它常常配合时间概念使用,表达在……期间。如:晚森间,意味:在晚上。

早,横向、前后夸张。

森,横向夸张。

快叠(kuai die),意为快点。叠,是被压扁的点。

快,前后夸张。

叠,横向夸张。

单要:偏偏要。

一日,近似整天。

鬼精龙神(gui zeng long shaen)鬼的精,龙的神——绝对不是属于人 的精神。表示怪,或者调皮。

鬼,前后夸张。

精,横向夸张,牙齿摩擦送气。

龙,前后夸张,前。

神,前后夸张,后。

怪里古董(guai lei giu dong),近似怪。里古董应该无实意,而只是一些拟声词和语气词。把像石头落入水中,或者喜剧中奇怪的鼓音加入到对怪的描述中,延长、深化着表达者所形容的怪,为怪加入了更可感的跳动节奏。

怪,纵向夸张。

里,横向夸张。

古,前后夸张,后。

董,前后夸张,前。

说这句话的时候,整个口腔差不多动到了所有方位。

偏生(pian sen):偏上,偏偏。这个生可能和森有什么联系。

偏,横向夸张。

生,横向夸张。

现在,我们再用普通话的说法,尝试还原这个情景。

“该被杀的人!你怎么能够像这样?”

“像什么样?”

“你总是像个小幽灵一样,悄声来,悄声去。”

“那还不是因为你远在那边!我也常常在牵挂着你啊!可是偏偏你远在那边,多少公路挡在我们中间。”

“可是你好不容易从远处来到我家里面,为什么走的时候,你又一声不吭呢?让我总是挂念着你。”

“多大点事?我只是想带点米线回去吃,在早上买会快一点,省得我必须去排队。”

“啊!你怎么这样古灵精怪呢?偏偏想吃那个米线!”

很明显,我遇到的困难是:在尝试寻找意思相近的表达方式时,无论我们找到的是哪一种,我们总感觉它不对劲。之所以不对劲,乃是由于我感受到:里面的气势不同了。

这个气势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东西,它是一种综合感觉。就上述事件来说,在还原时,男子方面丢失的是一种“又爱又恨”的感觉,情人方面则缺少了一种“委屈”的感觉。总而言之:丢失了某种力,话语显得软了许多。

是那些方面的改变,导致了这种力度的改变?

让我们简单考察一下普通话的生成模式。

掌握选择普通话权力的群体,选择了一种话,作为普通话。但是当那种话被作为普通话之后,它又总是区别于它原来选择的那种话。因为这个行动还要求着某种提纯,要求话更普通,更正规。正规,就是尽可能接近一种标准。建立标准的过程,又总是一种后加工的过程——它总是在已有的、自然的语言基础上,进行加工。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反思,它在为语言施加更多限制,把语言置入一种结构当中。

把语言变成普通话的过程,也是一种整合的过程,它不是在一天之内忽然把某种语言转化为普通话,而是在不断组织着结构,扩充着普通话的词库。它每看到一个新词,或者说,一个它尚未考虑的词,它就总在思考着:我如何把这个词语纳入到我的结构中?它在不断把散落在诸地方的词,一个个收集起来,尝试着解读它们,看看它们“相当于”它自身之中的什么。

许多词语一旦被简单地“相当于”之后,就被遗忘了。遗忘的原因有许多,比如:普通话在这个领域自由它的习惯,因而,它不习惯把新的东西引进来。它看到这新的东西,其实等同于它早已烂熟于心的那个东西,它就想:“何必多此一举呢?”

从空间上看,普通话的使用范围必须大于方言,它至少连接着一个以上的方言群体,否则它就没有必要成为普通话了。由于被各个区域中的人共享着,这语言要尽可能地保持中立(尽管在很多情况下,这种中立其实是一种“想当然”,它意味事情“本来”就如此)以适应在它之下的所有人的共同生活。它必然是单调的,必须寻找某种交集,这样,它才能保持它的普通。

从推广方式上看,普通话主要以文字教学的形式推广,它的声音在这里是一种辅助,仿佛是文字的注音。这种声音稍稍脱离真实的日常生活(当然,它同样可以构造另一种真实),它是标准声音。朗读时,录音机发出标准的声音,表现出一种标准的情感变化。

它像是语言中的语言,却又不是所有地方语言的总和。它抽出语言成分,不知不觉地消除着语言中的种别因素,使它不会显得很“地方”。我们不难发现,普通话不像方言一样,在某些领域显得很具体——它常常显得有些抽象。它能够概方言中大多数的概念,却常常与方言中杂多的细腻性失之交臂。

而被概括掉的语言,常常面临这样一种命运——遗忘。方言失去了它自身所指向的那个地方。

在把弥勒话翻译为普通话的尝试中,我去掉的大多是异样的声音——我在上面的解说中讲得那些各个方向上的夸张、语气词、某些概念的地方表达法(如“在通”这种讲法)。也就是说,我必须大刀阔斧地修整它的声音、概念,才能转述。经过这样一番整改,语言的力度发生了便折,即使我们在每个音节上使用同样的音量发音——但按摩的疼痛与伤口的轻微疼痛显然不是同一种疼痛,尽管它们的“痛度”似乎是一样的。

除了用方言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方言自己,我们找不到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更好地表达方言。各种各样的解说、解释,只能作为一种渠道,通向方言,但是最终的方言实现,还是得靠方言自己。

接下来,我们还要去更深入地探索一下,方言到底怎么表现出这种与普通话力度不同的情绪。

在实际言说的情境中,人们一般不会像写文字这样,站在场景里一动不动,干巴巴地念出对话内容。实际上,人们会这样那样地投入到对话中,在那里,不仅有声音,还有各种各样的动作。

现在,我尝试给这段话加上动作,以及重音。

我们已经知道,正是这些声音、概念(现在还有动作),让这些话,显出一种特殊的力度。

从声音上看,弥勒话在纵向、横向、前后方向上做着夸张。这些夸张,实际上提供了一种空间,让人,能够把它要表达的东西放到里面。且正因夸张,它给出的空间,比普通话更大一点。

从概念上看,弥勒话自有一种解释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提供了一种不同的空间,让人能够在这个方向上,把它要表达的东西放到里面。

动作,又总是配合着一种表达,如果表达中的节奏、力量不同,动作也就更着不同了,动作乃是表达的溢出。

让我们简单思考一下表达。表达,就是人用这样那样的方式,把他要表达的内容,给放出来,实现他所欲表达的内容的潜能——他原来所欲求的这种表达是一种欲、一种潜能,尚未存在,现在,经由表达,这个内容实现了,化为内容。简而言之,表达乃是:把某种内容放出来,释放内容的潜能。

一个内容,能够有成千上万种表达,表达是内容的开展。内容在被置入表达的形式中之后,经由形式而具有了更多的种别因素,这种因素越多,内容就越是详尽、具体,也就越发显得“专门”。专门,说的是范畴之明显。内容无尽地趋向表达者所表达的对象,对象在表达中显现着。而对象,本身就是一种独一无二之指向,人在指向的时候,总是只能选择一个对象。在对对象内容的精确领会,以及表达的准确无疑中,成千上万的对象被揭示出成千上万种具有独一性的内容。这种“成千上万”,是对象的潜能,对象能够以成千上万种姿态显现。

意志乃是表达的动机,当意志想要把它自己呈现出来时,它想尽办法地实现着自己。

情绪乃是现身情态,当表达者表达他的内容的时候,他以这样那样的情态现身。

他热爱他的这位小情人,但又对她的这种神出鬼没表示抗议,但从根本上看,他的爱意多于恨意,于是他使用一种半开玩笑的手段,像个大人训斥小孩一样,叫她:“挨杀呢!”为了强调这种情绪,他往这三个字中注入了力量——迅速而有力地完成嘴巴的横竖撕裂动作。他感觉这力气不够,于是头也跟着声音动了起来,重重地点了一下,以伸长脖子,好像脖子拉长能够更快活地把他的火气从口腔里送出来一样。

他对情人的这种重复性的神出鬼没失去了耐心,他不耐烦地强调着“你下下是……”,为了突出这种“下下”如此严重,他几乎要把喉咙中所有的气都吐出来,他让每一个“下”字铿锵有力,他的头也跟着动,让“下”字落到实处——他的头再也无法往前伸的那个位置。

他还要接着指责情人的偷偷摸摸,他想用一种反讽的姿态,让情人看看这种情形,于是他像个丑角一样模仿起老鼠,眯起眼睛,轻轻收缩其全身关节,做出一种偷偷摸摸的姿态,然后轻轻转动脑袋,并使用了那个模仿老鼠悄声活动声音的词“哭出哭出”,这便是对情人行为最切近的形容了。他缩短“苦”的声音,并轻轻点一下,模仿老鼠把手爪放到地板上的那清脆的一声响。他用更轻柔的声音发出“出”,并微微拖长,淡化,仿佛生怕被什么人发现。他的手指像人脚一样小心翼翼地在空中行走,使他模仿的这整个过程,更加可感。

情人感到委屈,这是我的错误吗?这是一种错误吗?明明是空间的问题,我们相隔太远,我到你那里,是不容易的,必须等到我能够到的那一个偶然的时刻——我才能来。我也想念你,但是这个距离还是太远了!我没有办法!我好委屈!她在每一个“在通”里,强调了空间距离之长:在这里,通向那边,这个距离不是一种虚空,而是实实在在的上百里公路插在中间,光是看一眼就让人头痛。她拍打着手背,突出着这种实在感。而所有强调,更深层的意义是表明她的无辜。“你单单在通那边”她又强调一遍。她同样点着头,表示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最终,为了给情人的行为定性,他使用了“鬼精龙神、怪里古董”,剧烈地运作着口腔,似乎想要把情人的这种特征说尽。

……

他和她都在想法设法地强调着发生在各自身上的情况的实在感,把他们所感受到情况如实交待出来。如实就是如其本然,事情就是如此,你还能叫我怎样?他们在方言中寻找着这种使内容实在化的用法,他们熟练地使用着方言——拉长、缩短、重度、轻度——语言就像他们的喉舌的延伸,手脚和头则是延伸之延伸,整个身体跟随着他们的意志在活动,尽可能用他们的身体,来使精神里的内容实在化。要是可能,他们非常想把肠子也吐出来,仿佛肠子里包裹着最本源的内容——只恨不能。

方言,给了他们这样一些空间,让他们,尽情表现。情尽,情绪的力就被释放出来了。整个表达,就是在方言提供的这种具体而特殊的形式中实现的。最终,表达者的形象姿态变成外在的,为接受者所感知。

在方言这种独特的地方性语言形式里,我们看到了它的能力:为表达提供空间。这种空间通过具体而独特的发音方式提供,通过概念提供的解说事情的方式,来引导人往那一个方向表达。通过表达,释放出具有独一性的地方内容。

这种方言里的空间,为情绪的表达提供了生发的空间,它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着表达的潜能——在如此这般大小的空间里,什么样的内容能够被装盛。

换句话说,这个空间,也限制着情感意志表出的界限。没有空间,则没有这种空间所能的容纳情感。没有领会到这种空间,自然也不能领会到在这种空间中生发着的内容。

意志的表达,需要空间,在表达的初期,它也在自己探索着表达的空间,形成一定的表达的结构。这些结构能够影响表达的可能性,也能制约表达的可能性。

从我自己的感觉来看,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动机吸引着我们去研究、理解、保护方言。

1·通过学习方言来领会更多的表达的可能性,以此来拓宽我们表达的形式,使表达更可感。这是通向表达之道。

2通过学习方言,来领会地方性的情感内容,以此达到理解。这是通向理解之道。

3通过理解方言,获得对具体内容的具体认知,以防落入简单的“相当于”中。这是通向真实之道。

这篇小小的作业,还存在着许多遗憾:

1·它毕竟还缺少真正的田野材料。

2·它需要一些音位学知识来帮助我们重现更准确的发音情况。

3·它只是文本。要是能有录音、视频配合着展示,就再好不过了。

这些东西呼唤我们到田野中去。

Ps:蒙老师厚爱,这篇小作业,也发表在一个叫“人类学之滇”的公众号上。

不是七大方言,是八大方言。汉语方言常以地域大致划分为八大方言:官话方言、晋语、湘语、赣语、吴语、闽语、粤语、客语。中国有八大方言体系都还只是国内的汉族方言,如果加上少数民族的语言,中国的方言还可以划得更多、更细。

中国八大方言体系

一、北方官话特点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习惯上称为“官话”。有东北官话、西北官话、晋话、西南官话等。以北京话为代表,包括长江以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北、湖南两省的西北部,广西北部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70%以上。

在这方言区内居住的何氏人,他们的语言自然属于北方方言。而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其“母语”当属北方方言。

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

当前中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官话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二、吴方言特点现代吴语具有更多古音因素,诸多字音与古代韵书吻合。

吴方言被誉为“吴侬软语”,以上海话为代表(一说以苏州话为代表)。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份(镇江不在内)浙江省大部份。

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84%左右。在这方言区内居住的何氏人,他们的语言自然属于吴方言。而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其“母语”当属吴方言。

吴语,又称江东话、江南话、吴越语。商周春秋至今有三千多年历史变迁,底蕴深厚。在中国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部、福建北一角。

吴语是中国官方定义的中国七大方言之一。从历史、文风、语言特性分析,吴语极近中古华夏雅言,吴语的整齐八声调是为古汉语正统嫡传。和官话相比,现代吴语具有更多古音因素,诸多字音与古代韵书吻合。吴语保留浊音,平上去入的平仄音韵,保留尖团音分化,保留较多古汉语用字用语。

三、湘方言特点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

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在这个方言区内居住的何氏人,他们的语言属于湘方言。

而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的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其“母语”当为湘方言。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四、赣方言特点赣语内部的各方言之间互通程度亦非常高。

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东部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和湖北省东南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24%左右。此方言区内何氏人的语言属于赣方言。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的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其“母语”当归类为赣方言。

赣语,又名江西话,为汉族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使用人口在江西境内主要分布在赣江的中下游、抚河流域及鄱阳湖及周边、湘东和闽西北、鄂东南、皖西南和湘西南等地区。

另外在浙江、陕西还有少数赣语方言岛。可分为九片方言,以南昌话、抚州话、新余话为代表语或标准音。赣语内部的各方言之间互通程度亦非常高。使用赣语的人口在5500万左右,约占中国人口的5%左右,世界排第三十八位。

五、客家方言特点客语继承了较多古汉语的特性,如完整的入声韵尾[-p]、[-t]、[-k]。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部、南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省西部,江西省南部,及湖南、四川的少数地区,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4%左右。

此方言区内何氏人的语言属于客家方言。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的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其“母语”当为客家方言。

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浙江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

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四川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浙江客家人与福建客家人相隔千山万水,彼此可以交谈。

客家语是台湾的官方语言,也是除普通话外唯一被外国(苏里南共和国)列为法定语言的汉语方言。客语继承了较多古汉语的特性,如完整的入声韵尾[-p]、[-t]、[-k]。一般认为,客语和后期中古汉语(唐宋二代为准)之间的承袭关系较为明显。

六、闽北方言特点以建瓯话为代表。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闽方言,部分属于闽北方言。

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北部和台湾省的一部分,南洋华侨也有一部份人说闽北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12%左右。

此方言区内何氏人的语言属于闽北方言。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的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其“母语”当为闽北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北部建瓯、建阳、南平(不包括市区)、武夷山、松溪、顺昌(东部)、政和、浦城(南部),通行于闽北地区的绝大部分县市,以建瓯话为代表。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闽方言,部分属于闽北方言。

七、闽南方言特点闽南方言以厦门话、泉州话、漳州话为代表,形成于东晋永嘉南渡期间,底子是中原官话(河洛话);漳州话形成于五代十国期间。

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南部,广东省东部和海南省的一部分,以及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南洋华侨也有不少人说闽南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3%左右。

此方言区内何氏人的语言属于闽南方言。从这个方言区移居港澳台的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华侨、华人,其“母语”当为闽南方言。

闽南语俗称“河洛话”、“福佬话”。当地人自称“白话”,是通行范围较广的一片。“河洛”一词来源当地人认为先人由中原河洛地区南迁形成的共识,而具体河洛地区尚未得考证,由区内各姓氏族谱记载溯源推断应该在今河南一带。包括福建省内以泉州、厦门、漳州三市为中心的20个县市。

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闽方言,部分属于闽南方言。闽南方言以厦门话、泉州话、漳州话为代表,形成于东晋永嘉南渡期间,底子是中原官话(河洛话);漳州话形成于五代十国期间,也有较大的影响;包括整个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闽南语,基本都是泉州话与漳州话衍生而成。

此外,潮州话、雷州话、文昌话也分别在广东东部和雷州半岛及海南岛有较大的影响。

八、粤方言特点为是北方方言对南方方言地区侵蚀的产物。

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港、澳同胞和南洋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华侨,大多数都说粤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

至于新近发现的“平语方言”,多分布于广西一带,其特点为是北方方言对南方方言地区侵蚀的产物!粤语以珠江三角洲为分布中心,在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及北美、欧洲和澳洲、新西兰、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人社区中使用,是香港、澳门的官方语言。

凤凰网-“南腔北调”说方言: 哪种才是古汉语正统嫡传?

中国天南海北的话我都会说。天津、南京、上海,北京话(普通话)。其实这几种方言都有联系。先掌握了上海话和普通话,接下来南京话和天津话就容易多了。天津话是兼有南京话和普通话的特点,和明朝安徽人以免到天津有关。而安徽的一部分和南京话又同属江淮方言区。南京话是古吴语和古中原话融合发展而来的。上海话是现代吴语。粤语会说少许,基本听的懂。

南方人的语言天赋和情感表达比北方人好,南方方言音调多,北方人难掌握,北方少数地区汉语方言只有三个音调,比起闽南的9个音调,相差太远了。

不过现代最重要的是普通话,学有余力的话,应该好好学一到几门外语,发展前途肯定比学几种方言好。

作为方言使用应该是“敢情",不是“感情"

”敢情“是一种北京方言,有几种意思

1:表示发现先前没有发现的情况

例:敢情天下雨了

2:当然,表示求之不得

例:你要肯来,那敢情好

3:表示情理明显,结局有必然性,不用怀疑

例1:办个文化站吗那敢情好!

例2:她唱得那么好,敢情受过专业训练!

引用

1当然;自然。表示赞同。《红楼梦》第二九回:“老祖宗也去,敢情好,就只是我又不得受用了。” 老舍 《黑白李》:“‘刚沏上的茶,来碗?’‘那敢情好;我自己倒;还真有点渴。’”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七章:“咱们的解放军要有这么大力量,那敢情太好了。”

2原来。《孽海花》第二三回:“敢情为了预备老佛爷万寿的事情,内务府请了去商量,说不定多早才回家呢。” 老舍 《四世同堂》三五:“敢情胖婶子并不是胖得走不动,而是故意的不来看他们。”《新华文摘》1981年第1期:“什么‘钓鱼’啊!敢情这是矿工的‘行话’,说的是‘交女朋友’!”

3莫非;难道。 欧阳山 《柳暗花明》一一○:“要买什么东西?敢情你们还缺吃少穿么?” 王汶石 《风雪之夜·新结识的伙伴》:“哪个 吴淑兰 ?敢情是有三头六臂?” 杨朔 《血书》:“敢情世间上净是苦人,怎么山南海北的凑到一块,说起来可像一个苦娘养的孩子?”

4犹那么。表示顺着上文语,申说应有的结果。 老舍 《四世同堂》四二:“可是应酬太多,敢情就吃不动了!”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五章:“敢情这倒得劲啦,用煤车拉上来,他们就不必用腿爬上坑来啦。”

5感叹词。表示赞叹。 刘宝瑞 郭全宝 《乘客之家》:“真做到体贴乘客心了,敢情!人家对待乘客那种热情真是用语言都难以表达出

全国七大方言包括: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七大方言各有特色,都是各个地区的文化精华,历经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得以言传至今。

北方方言:使用北方方言的人比较多,大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现在说的普通话就是由此转变而来,其中普通话说的最标准的就是东北人。北方方言还包括华北地区东三省和西部地区。其中西北方言又分晋、陕、甘等。所以说,北方方言遍布之广可想而知。

吴方言:吴方言讲起来就比较的温柔婉转,很有地方特色。吴方言的主要遍布位置就是苏州,以前苏州这里被称为吴地,所以吴方言以此得名。这种方言也比较广泛,是我国仅次于北方方言的一大方言。在上海和浙江地区说的人也比较多,尤其是吴语小调流传广为流传。

湘方言:说到“湘”大家肯定都会想到湖南卫视和长沙的臭豆腐,确实湘方言也是以长沙和湖南话为代表。南方语言说起来都是软绵绵的,糯糯的,十分值得回味。

赣方言:赣方言以江西话为代表,都说江西山水美如画,尤其是桂林山水甲天下。赣方言当真是言如其景,美不胜收。

客家方言:客家方言分布在粤、闽、桂等省。因为比较少见,所以感觉很神秘。

闽方言:闽方言说白了就说福建话,感觉跟四川人说话有点相似。特别是他们说福建经常会说是“胡建”,一般是台湾、海南、广西等地比较多,可以说是比较诙谐幽默的一种有趣的方言。

粤方言:粤方言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广东话,一般分布在珠三角一带。港澳地区也是大部分人都会说广东话,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915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