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吵架,也是一种成长。
你要相信孩子,有时候她也不会让自己吃亏,因此在孩子交往中,尤其是吵架中,你要相信孩子自己的交往能力。就算这次孩子吃了亏,他在脑子里也会盘算着下次怎样尽量不让自己吃亏。孩子自己也会总结,下次如何做才能够改进。
因此我建议大人,孩子吵架只要不是很过分,我们大人不要去急着保护自己的孩子,干涉孩子的处理方式。这样一味的保护自己的孩子,只会让吃快点孩子以后更加吃亏,沾到小便宜的孩子下次更贪婪。这样不利于孩子的交往,语言,大脑等等各方面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大人先要静下来,不要急躁,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先尝试,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问题,就会有利于孩子更好更快的成长。
当孩子尝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时,他会发现,其实不用吵闹,也不用吵架,更不用动手,同样也可以解决问题,这就是成长。其实,孩子间的吵闹,是一种童趣,孩子在这种吵闹中成长,也是上天给予他们的一种礼物,一种校本,教会他们如何交往,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如何成长。
2
吃亏是福,别让孩子太受气就行
在中国,老人常说,吃亏是福,对于孩子而言,吃亏更是福。因为,在孩子的吵架中,如果孩子吃了亏,大人应该及时告诉孩子,吃亏是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自己没有太受气就行。
其实这是一种宽容的心态。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健康的。而现在人们推崇的,孩子吵架了,看到孩子受到一点委屈,便急着叫屈起来,生怕孩子吃一点点亏。这恐怕是一种报复的心态吧,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健康的。这是一种以牙还牙的报复心理。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怂恿孩子报复的事例。比比皆是,这两天,在网上还看到一个新闻,关于一个父亲怂恿自己的孩子报的同学的事情。这些事情看了就让人觉得心寒, 现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理念,真的有点让人接受不了,感觉是误入歧途了。
3
父母要耐心听孩子说
当看到孩子吵架时,将不是那么严重,也不是那么过分,没有什么伤害,几乎都是小事。孩子跑过来跟自己的父母说,父母就要耐心的听孩子说,这里面可大有文章,千万不要小觑。孩子的说话里,可以让我们知道孩子的是非观,这也是家长纠正孩子的依据和开端。
耐心的听孩子说,也是一种尊重孩子的表现,千万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批评孩子一顿。这种行为及不客气,认真地听孩子说,耐心的听孩子说,是一种双引先批评孩子一顿。这种行为几个可取,认真地听孩子说,耐心的听孩子说,是一种“蹲下
小事的争吵只是代沟的表象,远不是代沟的本质。本质在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差异。
一、
当我发现生活中种种小事反映出的本质时,我突然如此无力:代沟不是偶尔的意见不合;代沟不是青春的叛逆或是荷尔蒙的过度分泌;代沟是一个人对世界有了初步成型的认识之后,与别人的世界观发生的碰撞、摩擦。理念不合如同天堑,唯一的出路就是求同存异——可同在一个屋檐下,求同存异如何容易。我知道他们真心爱着我,为我付出;我也爱他们。但是我们注定不会是一类人。我不是他们的复制品,我和他们截然不同,我不知道应该庆幸还是悲哀。
二、代沟是快速进步的必然现象,无论物质还是精神,各自成长环境差异巨大,会导致许多细节上的摩擦,但是话说回来,虽然三观不同,但核心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增加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自我认同,就像软件后来者对前面旧版本软件兼容一样,在更充裕,更宽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应该对前面更困苦,更稀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三观予以尊重和兼容。如果只是为了自我方便,而对于前辈们的三观进行唾弃,甚至横加指责,那代价有点大。三、这未免有些理想化了。观念的改变和软件更新还有许多差异。基因直接继承自父母,但思想不一定。或许思想会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的影响,但每个人的思想依旧是独立的,并不是继承自父母。因此新观念不一定是在旧观念的基础上继续开发的,自然也就不一定如软件一样向下兼容。甚至可能新观念直接“另起炉灶”,与旧观念截然不同。
但是对不同的观念予以尊重,这一点我是赞同的。每个人都有拥有不同观念的权利。对不同的观念予以尊重和包容,是减少冲突、和谐相处的必要条件。
四、过着过着,母亲就老了。田地被人家转包过去,加上腿痛需要看看,于是,七十六岁的母亲来我这儿小住。
这个时候我才开始体悟母亲、也才明白:母亲的世界,我也不懂。我太拘囿于自己的内心,都期望别人关心我,而从来没有打开心量,去力图弄懂别人,哪怕这个“别人”是母亲。母亲不爱说往事,从不提及受过的苦:她小的时候外祖父就去世、外婆半瘫,是家中的长姐……也许是因为从小就没人听她倾诉,所以,她不习惯倾诉。后来,她嫁我父亲,结婚二十年才生下头胎的我,况且父亲也不是一个懂得疼人的人。母亲最难过的时候就掉两滴眼泪,但人群中,她从来都是笑吟吟的。
看到题主的问题,我想你家孩子是在读小学。 我想你们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好的话你们也不会吵架了,还要因为这个闹离婚。如果担担是因为孩子的学习,闹离婚,我是不建议你们离婚的。老人要分居我还是赞成的。
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是被几个大人包围着,生怕饿着了,冻着了,热着了,磕着了,孩子表现好,一家人轮流表扬,孩子那里不对了,要么一家人围着孩子你一句我一句的轮流炮轰,像审贼一样;要么就是一个唱红脸,一个给黑脸;要么就是当着孩子的面,爷爷奶奶说爸爸妈妈是错了,把孩子护起来,训起了爸爸妈妈。还有的等事情过了,爷爷奶奶给孩子说什么爸爸妈妈大坏蛋之类的不良语言,不要听爸爸妈妈的话等。还有些家里来聊天的人多,比如打麻将之类的吵闹声,影响孩子做作业。
做爸爸妈妈有苦难言,孩子我生的,每次管孩子爷爷奶奶都有掺和。自己又要出门工作,孩子还得有人要带,做不到十全十美;爷爷奶奶则是更认为,给你们带孩子,出钱出力,不落好,一天到晚还被嫌弃。
孩子长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如果能学习好,我只能说你家孩子就是奇才。
你家孩子学习不好,不代表智商低,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很会看大人的脸色行事。你们如果真的因为孩子离婚,那就是真的伤到了孩子,孩子认为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建议你们家里几个大人,坐下来好好沟通一下,都互相换位思考一下。作为爷爷奶奶,你们能看孙子孙女走多远呢?所以管制孩子要爸爸妈妈为主,不要争夺孩子的管制权。更不要当着孩子面前互相指责。
如果爷爷奶奶执意一定要分居,也未必不好。这样孩子少了靠山,爸爸妈妈更容易协制管好孩子。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和老人分开生活,不代表不孝顺。
因为你们是同一个目标,一切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看到你发的问题,现在内心肯定很焦急吧。
但是说是因为孩子的学习而吵架 闹离婚我觉得孩子可能会因为这个觉得压力巨大。
第一、双方会闹离婚,肯定都有责任,不可能说仅仅是因为孩子的学习。
第二、老人要分居,可能也是为了你们能够好的沟通。你们吵架的时候,不管是帮你还是帮他,或者是不理对你们来说都不好,这就会变成说也不对,不说也不对,所以老人干脆分居出去。以便让你们两口子更自由能更好的生活。
第三、你说老人要分居,可能也有是怕吵到孩子学习,毕竟家里人多了以后难免就会嘈杂,会影响到孩子学习。基于这个原因老人可能选择搬出去。
第四、可能老人分居出去是为了减轻你们的负担,毕竟经济上你们可能就不用负担那么多了嘛。
如果你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那就应该好好坐下来开诚布公的谈一谈,毕竟是一家人,没有说不开的话嘛,互相理解包容一点。这样子家庭就和谐了。
因为孩子学习,吵架闹离婚,老人要分居,这个问题是不是因为孩子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或者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导致你们一个管,一个不管而导致你们夫妻意见相左,就天天吵架,老人看不下去,就提出了分居呢。如果是这样,首先你们夫妻就应该坐下来好好的商量,如果是孩子学习环境问题,你们就应该给孩子一个不受干扰的单独学习场所,让孩子能够静下心来,专心致志的学习,如果是学习方式问题,你们夫妻应该共同研究出一套让孩子既能增加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质量的办法,然后征求孩子的意见,一直达到你们夫妻及孩子都能接受的学习方式。如果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你们夫妻就应该静下心来,去挖掘孩子其他爱好,比如,孩子学习成绩一般,但孩子愿意打球。那么,你们夫妻就应该一方面继续督促孩子学习,一方面在你们业余时间,去陪陪孩子,到各种球场陪着孩子去玩一玩,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身心 健康 ,又能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这样,你们家就会减少吵架,老人也会安心地住下来。
自己的孩子最好是父母亲自带在身边,不管多难,坚持下去,孩子就是一切,老人们该享福了!
就说明了,经济方面出现了危机。导致了离婚方面。老人分居的原因。是既经济方面。和身体方面。出现了问题。导致离婚,分居。一句话就是经济和身体。都好就都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理解你焦急的心情,但是,我觉得你应该自我反省一下,反省一下自己的态度,对孩子的态度,对家人的态度,再反省一下对自己的态度。因为一个人很容易原谅自己,却不会轻易原谅别人。孩子学习尽力就好,没必要为了孩子学习搞的焦头烂额,孩子肯学不需要操心,不肯学操心也没用啊!真的。老人估计是我这种想法,顺其自然就好,这种事不是家长努力就能有好效果的事情,孩子的事情,需要一点点徐徐渐进,多跟孩子谈谈心,现在孩子学习很累,压力大,尤其是今年疫情搞的,在家上网课那么久,孩子厌学是正常的,换位思考呗!大人待久了也会产生惰性的,多理解一下孩子的辛苦,孩子才会跟你交心。知道孩子心里怎么想的,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前阵子我家孩子高一,厌学,严重抵触上学,没办法带去看心理医生,结果是抑郁症,焦虑症,现在休学一年,到处 旅游 ,先教会孩子生存之道,生活的道理,自立的重要性,自律的重要性,以后哪怕不上学,起码还能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
孩子的教育培养,在家庭中是永恒的话题。因为教育理念的不同,引发的家庭矛盾数不胜数。但其实初衷是一样,都是因为爱,只不过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形成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首先说爸爸妈妈。不管父亲和母亲表达关爱的方式有多大区别,但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孩子。教育理念的分歧,教育形式的沟通和理解,都建议夫妻俩背着孩子进行。当着孩子面的争吵,不仅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办,还会给孩子留下巨大的阴影。这种原生家庭造成的恐惧和不安全感,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只有温馨有爱的家庭环境,才会有助于孩子的 健康 成长。至于离婚,那就更不必了,不完整的家庭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大家都知道,也远远地背离了教育培养孩子的初衷。
至于老人要分居的问题,可以考虑。在夫妻俩关系和美,教育孩子的观念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老人要学会协调配合,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想法经验来干预。毕竟两代人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成长过程不一样,在阅历和认知上存在代沟是必然的。如果老人拎不清,不但不懂得协调配合,还一味地溺爱,那不仅帮不了孩子,还会害了孩子。这种情况下,克服困难也要分开住。
每个人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教育孩子的行家里手。陪着孩子一起,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和使命。愿我们的孩子学习进步、快乐成长!
首先吵架闹离婚绝对不是因为“孩子学习”的问题,可能这也是一部分,但是绝不是占不多数。
站在孩子的角度:
作为孩子,是没有必要为他们之间的夫妻关系所负责的。
你需要注意并且处理的只是:①你学习上的问题;②你与父母之前的亲子关系。
你需要告诉父母:你希望能够在和谐家庭氛围中成大,家庭和睦是对你学习最大的帮助。
站在家长的角度:
孩子现在还小,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与孩子的身上,这样对于孩子来说,太过于沉重,他会觉得很无助,并且会内向,心理上,性格上都会有一点点的欠缺。并且不要将孩子当作什么都不了解,其实她们很清楚,所以如果真的要离婚,直接跟孩子讲清楚,不要将罪名归结于“因为孩子成绩不好”。
站在老人的角度:
老人一般与夫妻都是有矛盾的,这个是没有办法调节的,所以老人搬离与儿子一起住的地方,可能对于整个家庭来说,是一个好事。同时也要和孩子沟通好,并且约定好每周的见面时间就可以。
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告诉老人 如果分居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注意方式方法,语气语调,说话的表情。
有的夫妻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话说得难听,一个人就指着孩子怒斥对方:「你TM怎么能说这种话!你知道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吗?」但这句话其实更伤人,因为:
它让孩子坚信自己被「伤害」了;
它借用孩子的立场来指责对方,让对方背负了伤害孩子的道德罪名;
它并不是在减轻伤害,只是换了花样攻击对方而已。
事实上,借孩子的名义来解决夫妻之间的争端,几乎永远不是一个好主意。这在关系中叫做「三角化」。这种沟通模式带来的麻烦,远比它能解决的问题多。
我们还是来看看,一旦发生争吵,究竟有哪些办法可以让它没那么可怕。
第一,我们是如此爱你,以至于都想把自己眼中最好的东西给你。
大部分的争吵,夫妻双方都还在家庭的轨道上。这是一个基础的立场。彼此都很气,但都还是——至少在表面上——认同自己是为这个家好。
如果是我,事后就会跟孩子说:「咱们家最大的问题就是都太有个性了……爸妈很爱你,都急着把自己觉得对的东西给你……咳咳,然后就会吵架。」
第二,爸妈都不是很靠得住,孩子,你可长点心吧。
每个人的爸爸妈妈都会吵架!可我们又希望自己是例外,因为我们想要扮演「完美的」爸爸妈妈。这不光是为了满足孩子的什么需要,也是为了满足我们的自恋感。换句话说,一旦我们吵架了,破碎的也是我们的自恋感。
「但其实我们跟其他的爸爸妈妈是一样的。」
对孩子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爸妈并不完美,他们也有自己搞不定的事!可怕是挺可怕的,但也未必糟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毕竟,小朋友自己也有应对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的限度之内(没有暴力,没有对孩子的严重忽视),都还能应付。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他走向成熟的契机,至少,他认识到现实是什么。
第三,这是一个示范:如果你有想要的东西,就要努力捍卫它!
你可以这样跟孩子说:
「昨天在院子里,你想跟小明他们一起踢球,是吧?」
「对,但他们嫌我踢得不好,不让我踢。」
「爸爸看到了,爸爸还看到你被拒绝以后,一个人默默地走开了。」
「爸爸,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这时候你就可以用上刚刚发生的事了:「你看,爸爸刚才就被妈妈说了很不好听的话。但爸爸觉得这是不对的,爸爸希望被更尊重地对待。所以,爸爸无论如何都要把这句话表达出来!你想要什么东西,你就要说,让对方清清楚楚听到你的声音,并且要坚定。——你看妈妈那么气,爸爸并没有退缩!」
第四,在关系中我们有时会失控,这也是安全的。
吵架很糟,因为吵架是失控的。
有一些人会记得他们小时候缩在屋角,看着父母彼此像仇人一样,怒发如狂的样子,天地好像都崩塌了。那噩梦般的场景牢牢地缠绕一生。
他们需要的是在那个时候,父母中的某一方冷静下来之后,走到孩子身边。抱住他,告诉他没关系。我们看起来很失控,但这是安全的。
「不用怕。」要斩钉截铁地告诉他。
第五,至少你知道了生活就是这么糟,但我们可以很勇敢。
你知道这是生死存亡的时刻了。对方酗酒,滥赌,家暴,甚至对孩子动手,要把整个家庭一起拖去陪葬。已经彻底失控了,也没有底线可言。
你可以跟孩子敞开聊聊,告诉他生活的真相。
我们可以离开这个带来伤害的人。
你可以保证孩子的安全,你仍然可以给孩子一个健全的家。
最糟的情况下,我们也不是毫无办法。
这可能是关系能带来的最大伤害了。但你可以让孩子看到:最糟糕的情况是可以承受的,最糟糕的人也可以隔离到生活之外。(愿你永远用不到这一部分建议。)
父母总是担心这些那些一不留神伤到了孩子,这份小心谨慎的态度是好的。但对于孩子来说,伤人的未必是生活中的有些麻烦本身,而是他的父母会以怎样的态度应对那些麻烦。
你爱孩子,这就比什么都强,至少为他提供了一份最底线的安全感。想一想,大不了就是吵呗,能有多坏?你还有机会向孩子展现出你的智慧、温柔、果断、勇气、力量,平常心,或者还有一点幽默感。
说不定这些对孩子也有一点帮助呢?
相信这样的事情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也是很多家长感到无奈的事情。很多夫妻没少为教育孩子吵架,你说他的不是,他说你的不是,现在很多父母都处在这一问题的水深火热之中。对于这种情况,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父母教育孩子时吵架的建议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父母教育孩子时吵架的建议
1、谁最固执谁先教,对方教不好你再教。
避免在同一时间用不同的方法教孩子。面对孩子同一问题你这样教,他那样教,这种教育没有任何作用,反而让孩子更蒙。
我与我爱人之间就是,例如:她觉得孩子小的时候不管严和不打不行,她在面对孩子问题时总喜欢抱怨和训斥。而我认为这样教育对改善孩子的问题起不到作用,而她固执又坚持这样做。最后我就作了如下决定,我对他:如果你认为你对,那你先教。等他处理孩子一个问题一段时间还不见效果时我就跟爱人说:你在孩子这一问题上的教育到此为止,事实证明你的方法行不通,现在让我来教。不久,孩子问题就真的改变了。
从那以后,我与她教孩子有冲突时我就采取“谁先固执谁先教,对方教不好了,我主动来教”的策略,效果很好。相互不但不会产生正面冲突,孩子接受到的信息也不会混乱。
2、当你看到爱人教育的方式不对时,不要当孩子的面指责对方教育的不是。
即使你明知道孩子妈妈这样做和骂是错误的,也不要这样做。避免在孩子面前指出对方错误和揭对方的短。这样能更好保护另一方的教育威信,而不会让孩子理直气壮“闹革命”,甚至更不理会父母的话和顶撞。孩子不在的时候,与爱人谈话时,你再谈到教育的问题,好好说说你的看法与建议,这时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对方也会更虚心的接受,而不是固执争吵,在孩子面前损对方的脸面。
父母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的过错,会大大增加双方今后教育孩子的难度。
3、不要赌气,不要对方不教,你生气时你也不教——破缸子破摔。
教育孩子的责任对父母双方来说不是各自50%的责任,而是双方都是100%的责任,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这是非常要命的。当对方赌气不教孩子时,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对方不理事,也放任孩子不教,这是极端不负责任的教育行为。不管对方教不教,教得好不好,都要积极主动的承担起自己百分之百的教育责任,这是作为父母教育者的根本责任。
我们家教孩子时我也是坚持这一条,我记得儿子上一年级前两个月,每天都要接送儿子到校和回家,我要上班,她又没什么事,我就叫她接送,可她总是经常不愿意。这时,我没有象大多数人一样赌气而不管,我就自己抽时间接送,不抱怨也不罗嗦,不因对方不教而赌气,自己承担起作父母的责任。
4、当夫妻间因两人或家庭之事吵架或打架时,如孩子在现场,应顾及到孩子的心理反应和感受。
不要只顾自己的情绪与感受,应停止夫妻间的争吵,同时应及时给孩子谈话,告诉孩子刚才与爱人之间争吵的原因或具体事情,告诉孩子吵架对事不对人,让孩子能客观的看待问题。
我与我爱人之间也有过几次激烈的争吵,还打过两次架,我也是这样来处理的,因此,孩子的成长没有因此受到多少或长久的影响。
5、夫妻两个多看一些相同的教育书籍和一起去听专家讲座
就算是开家长会和去学校找老师也尽可能一起去,这样我们能更好的借助第三者的力量来影响家里的那一位,而不要通过自己的话语强行来改变对方。这太难了。结婚久了就有很多人有这种感受“这个世界上,我们最难改变的是离我们最近的人,就是爱人”,我们应借助其它力量来影响另一方。
看相同的书,听相同的课,一起参加家长会都是好办法,慢慢的俩个人的看法就会趋向一致,当俩人教育观念和行为一致时,教育孩子也会因此变得简单,孩子的成长就会变得出奇的顺利。
父母吵架对孩的子伤害
父母是孩子的养育者和保护者,是权威和安全的象征,父母一旦在孩子面前失去尊严,就不仅是自己失去脸面,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次严重的创伤。
糟糕的是,很多失去尊严的情况恰恰就发生在家人的争吵中,发生在孩子眼面前。当夫妻中的一方受到另一方攻击和羞辱时,一旁的孩子也同时受伤。
由于孩子对父亲和母亲都是爱的,不愿公然去恨其中一个,也不能公然去同情另一个,他的内心会非常内疚、无助。而夫妻争吵中的相互指责、贬低,更会给无法判断是非的孩子造成迷茫和焦虑。父母的权威形象被毁掉了,他不知道还能不能信任父母,不知道该听谁的,也不知道下一刻还会发生什么。
父母在争吵或者冷战时,家庭笼罩在恐惧、压抑的气氛中。但孩子并不知道这背后的原因,也不理解大人之间微妙的言语,看到父母阴沉的脸,不知道他们到底怎么了,有时会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成天提心吊胆。
常年生活在这种气氛中的孩子,人格极易扭曲。离异或单亲家庭的孩子为什么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并不只是亲情的缺失,更为主要的是,这样的家庭通常会伴生着更为复杂的关系,容易生出更多的冲突,使孩子内心陷入混乱和不安。
由此可见,即使是表面结构正常的家庭,如果内部关系不和谐,孩子也很难有健康的精神世界。
夫妻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在性格和价值观上必然存在差异,家庭内的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夫妻争吵很正常,很多时候争吵也是交流的一种方式。但如果争吵严重伤害到对方的感情,就会成为包括孩子在内的整个家庭的灾难性事件。
父母吵架怎么降低对孩子伤害
第一,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物理隔绝是最有效的方法,只要争吵发生,只要孩子看到,影响无论如何都是有的。但这并不容易做到,因为争吵往往是突发性的,很难有“有预谋的争吵”。争吵一旦发生,说明情绪已经失控。情绪既已失控,就很难考虑到孩子。所以,要做到不在孩子面前争吵,最好是防患于未然,孩子在场的时候,不要谈论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争吵的苗头刚一出现就要立刻打住,至少夫妻中有一方要有这样的气量。
第二,对事不对人。争吵往往是由对一件事的争论开始,当争论上升为争吵时,夫妻中理智尚存的一方一定要提醒对方,争论一件事是为了解决这个事,而不是为了分清谁对谁错。分清了又能怎样呢没有谁要受到惩罚,家庭不是法庭,没有谁必须为一个事情的后果负责。一个家庭出现任何问题大家都要共同担当,把事情解决好,而不是推卸责任,把自己撇清。不要把争持当成权力之争,不要把社会上权力争斗所用的暴力、奸诈、谎言、凌辱等等手段用在家里,家是有爱的地方,有爱便要彼此尊重,有尊重便不会情绪失控。就事论事,不要攻击对方人格,这样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如何在争持中保持尊严,保持理性,控制局面的榜样。
第三,克制情绪。当你预感到情绪急剧膨胀,局面即将失控时,最好立即停下来,暂停10秒。也许就是这10秒的停顿,就能让彼此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能够稍微清醒一下,把即将发生的过分的言行控制住。关键时刻,如果有人能以冷静的语气喊出“停”,也许这架就不会吵下去了。
第四,不能动手。无论什么原因,一旦动手,便意味着暴力升级,对整个家庭的伤害都将无法估量。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被伤害一方绝不能姑息,一定要让对方知道这是不可接受的。你处理这件事的态度,不仅影响到现在孩子的安全感和人格健康,还将影响他将来与自己家人相处的方式,影响他一生的幸福。
第五,不要牵扯进孩子。有时候父母的争吵会涉及到孩子的养育、教育问题等,孩子如果感觉到自己是父母争吵的矛盾之源,他会产生罪恶感,会认为“都是因为我,要是没有我,这个家就安宁了。”有些孩子会因此出走,轻生,或者作出自戕的举动,这绝不是父母想看到的。
第六,不要把孩子当武器。有些父母会利用孩子来攻击对方,“你从来不管孩子”“你为孩子做了什么”“孩子这些毛病都是你惯出来的”“都是你把孩子教坏的”等等,当一方用孩子来攻击另一方时,对孩子的自尊也是打击,他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并且由于自己的不好造成了父母的矛盾。
第七,不要让孩子当裁判。对孩子来说,爸爸和妈妈都是他最爱的人,他不希望看到这两个他最爱的人相互伤害,更不愿意在两个人之间作出评判和选择,所以,千万不要让孩子来担当裁判,这对他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
第八,吵后弥补。要意识到孩子对父母争吵的感受,即使夫妻争吵不可避免,吵完之后也要及时收拾战场,修复创伤。千万不要以为争吵是理所应当,习以为常,吵过之后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这会让孩子误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就是解决冲突的正确方式。夫妻间的和解有自己的方式,往往发生在孩子看不到的时候,孩子只看到争吵,没看到和解,这个过程对他来说就是不完整的,他就只学会了争吵,没有学会和解,内心会有极大的困扰和焦虑。所以,要坦诚地对待孩子,解释你们为什么争吵,向孩子表达歉意和安慰,告诉他父母的争吵与他无关,同时表示爸爸和妈妈已经相互谅解。
1 对教育孩子感到很无力怎么办
2 15句家长不能对孩子说的话
3 父母教育斥责孩子的技巧有哪些
4 父母教育孩子有分歧的5个方法
5 父母教育孩子发生分歧怎么办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夫妻为孩子的抚养或教育问题而争吵,即使是那些平时关系不错的夫妻。一个说,只要孩子愿意努力,几乎没有关系。一位说,孩子必须排在前三位,才有前途。一个说,最重要的是让孩子长高,营养必须保证。一个说,孩子吃得太好,容易发胖。一个说,如果你把数学、物理和化学学好了,就不怕走遍世界。你必须学习科学。一个说,中文是真正的基础,口才好的人更受欢迎,学文科很好。
家庭中丈夫和妻子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有相同的目标: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优秀,等等。但他们在方法和价值观上往往有所不同。因此,夫妻双方在教育孩子方面,因为有互动,有沟通,所以,冲突是最多的。这是一种意识上的冲突。一个说孩子需要更多的鼓励才能取得进步。一个说,孩子们必须罢工,否则他们将无法抵御挫折。
夫妻原本生活在不同的原生家庭,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教育方式,自然看待孩子的教育就不一样了。这些看似只是父母在育儿和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其实在夫妻间隐性竞争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心理现象。教育家简-尼尔森博士指出,没有一个家庭的教育方式是完全一样的。显然,对孩子的教育有不同看法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是无法消除的。家庭秩序被重构,夫妻关系不再居于首位。在家庭关系中,有两种主要关系,即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长大,家庭中的文化已经不知不觉地渗透到我们的意识深处,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内心感受和价值判断。文化意识和价值体系。夫妻之间在育儿方面的冲突似乎是有意识的,也是有感觉的,但最终是两种家庭文化之间的竞争,争夺谁能在孩子身上生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