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拥有一份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恋爱?

如何才能拥有一份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恋爱?,第1张

自然而又水到渠成的恋爱是很多单身人士都向往的,毕竟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恋爱是动心,而不是因为年纪、合适等因素,因为在大家看来只有这样因为喜欢而走到一起的爱情才更加顺理成章一些,走到结婚这一步好像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就跟那种为了结婚而结婚的感情是不一样的,那样的感情就像是在完任务,而这样的感情才是顺其自然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虽然大家都渴望拥有一段这样自然而然的感情,但是现实生活中能拥有这样感情的人并不是特别多,尤其是当大家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就会发现跟喜欢的人恋爱真的很难,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恐怕遇到一个跟自己各方面都合适的异性都不容易,更别说这样顺气自然的恋爱了。于是才会有那么多年轻人会通过相亲来认识结婚的对象,而且对于那些报着结婚的态度去相亲的,大多用不了太长的时间就会结婚,这样的感情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接下来我就说说大家怎么做才能拥有一段顺其自然的感情。

第一,感情的事不要过于着急。过于仓促、过于着急的感情大多都不会有好的结果,我知道有很多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就会感到年龄焦虑,生怕自己年纪越大越不好找,可是大家越是有这样的心理就越难找到合适的对象,就更不要说顺其自然了。所以我个人是建议大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因为年龄而感到焦虑,毕竟现在晚婚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只需要记住好的不怕晚,只要不着急就会按照步骤一步步来,一定能拥有顺其自然的感情。

第二,要多跟对方接触。感情跟其他的事情是不一样的,反正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情,既然想要水到渠成,那就不要在意时间的长短,只要多跟自己喜欢的人接触,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是有可能会培养出来的,不管发展到哪一步都是水到渠成的,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感到幸福。

一、害怕把“用对方的钱”赋予了别的含义 假设有一天,你突然急需一笔钱,恰好你的男朋友手头很宽裕,但是你会第一个问他借吗?或者,你敢问他借吗? 答案显而易见,你并不会第一个想到问他借钱,也不敢问他借钱。为什么呢,你认为你们之间的爱情不应该受到金钱的打扰,你觉得你是独立的,如果一旦用了对方的钱,你就会产生一种居人篱下的感觉。 其实大多数的我们都会这样,总想着用爱去解决一切的难题,可是你要知道,当爱情脱离了金钱,就会变得束之高阁,不接地气,任何两个相爱的人,都无法避开和金钱相关的问题。  二、一定的贫富差距 在恋爱中,两个人的矛盾的最大来源就是贫富差距,就算两个人再相爱,也无法跨过这个坎。来自于贫困家庭的女生大多数都会带有自卑感。 一般情况下,她们不会也不敢去用男朋友的钱,为什么呢,不仅是因为她们在内心里面害怕对方会看不起自己,或者同情自己,更多的是因为她们自尊心很强,不想让对方小看自己。 虽然女人的这种想法很好,但是你要知道,男人都是自尊心很强而且很要面子的人,他们喜欢女人对他们小鸟依人,而不是女人太过于强大独立。  三、因为你们之间不够爱 有人说过,情到深处,为那个人花钱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本能,会干净利落洒脱,而不是很将就,也不会很不情愿,很不乐意,磨磨蹭蹭的。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对方不仅会主动给你钱花,而且你也会理直气壮的敢花他的钱。 如果你一直觉得不好意思,不敢去花他的钱,那么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自然会有其他人来替你花他的钱。 真正的爱他,并不等于处处为了他着想,并不等于处处为他省钱,因为你这样做只会纵容他,你觉得你们距离很近,觉得自己很优秀,殊不知他早已经把钱花在别的女人身上了。 实质上,你敢花你爱的那个人的钱是一种被爱的底气,因为你不会把他当做一个外人,你们彼此都是自己人,你们知道两个人是平等的,是共同付出的,而不是相敬如宾,如果一直相敬如宾,那么两个人终究不会走到最后的。 女生觉得花男生钱不好意思2  不敢花男生钱 为什么一些女生特别不好意思花男朋友的钱?我想起一句话特别适合解释这个现象:如果跟你关系一般的朋友一直询问你本专业的事情而又耽误你的时间,你又不好意思找他收钱,深层次的原因是你不对自己不自信,你觉得自己不配赚这个钱。 回到恋爱中,女生不好意思花男生的钱其实内心深处是有一种强烈的自卑心理,不配得感,这个东西我不配,如果你给我,我总是觉得欠你的,我必须还给你,如果我不还给你,我心理会失衡,会觉得拿人家的手短,会跟你相处起来特别别扭。 这样的女生多多少少会有一点讨好型的人格,在人际交往中比较独立,不喜欢依赖别人更加不喜欢麻烦别人,在群体里往往是比较懂事的那个,有的 时候压抑自己的需求,经常说我都行,看你们的,我随便,你们决定就好。 他们不敢提出自己的需求,内心其实有一种害怕被拒绝的恐惧,为了避免感受到这种被拒绝的焦虑和羞耻感,她们慢慢学会了压抑自己的需求,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善解人意的人,一个去需求化的人,甚至有点过于神化的人。 她们这样做只是为了在群体里更加的被大家所接受,她们处事小心翼翼,很少与他人发生争端,一旦自己的需求跟他人的需求产生了分歧,她们往往都是退一步的那一个,但是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来风平浪静,为他们带来了些许的平静,但是他们的内心并不好过。 因为人都是有需求的,她们只是压抑了自己的需求,但是这个需求还在,当自己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会选择用一种隐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攻击,消极,怠慢,不说话,冷战等等。其实她们有时候羡慕死那些敢于跟男朋友提要求,敢于跟男生要礼物,敢于撒泼敢于作的女孩子。 那些敢于伸手要的姑娘的内心是自信的,有强烈的配得感,她们会认为自己的男朋友为我买一瓶香水,买一只口红这是对我的宠爱,是爱我的表现。 而男朋友看到我很喜欢他送的礼物也会有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激励着对方对自己更好,而女生接收到了男生的爱之后也会回以同等的爱,这样两个人之间的情感流通起来了,爱意也流通起来了。  真正爱你的男生 而作为男生来说,除非是想短择你一毛不拔的男生,大多数想跟你发展长期关系的男生,都会以能为自己的女朋友送礼物,能看到自己的女朋友喜欢自己买的东西而分外高兴。 想想我们自己,如果你喜欢一个男生,你是不是也特别希望送他礼物,特别记得她喜欢什么,特别希望你送的礼物他能特别开心,而且经常使用你送的礼物呢。 你不会觉得这个男生是个捞男,你只会有满满的满足感和被需要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是爱情中必不可少的,如果两个人互相不麻烦彼此,不表示爱意,那么你们的感情靠什么维持下去的,既然你都这么独立了,你都不需要对方了,那对方又怎么有机会表达爱意,又怎么能感受到你的爱意呢?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敢于要礼物的女生的爱情是甜甜的,而那些羞于要礼物的女生在爱情里受尽委屈。 还有一点,我想大家都忽略掉了,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呢, 当你们两个去逛街,第一次男生想送你口红你拒绝了,第二次男生想给你买单你还是拒绝了,第三次人家就不会自讨没趣了,然而你却失望了,你感觉男朋友不爱你了。 事实是热脸是不想贴冷屁股的,我每次主动送你礼物你都那副德行那我也就不自讨没趣了。  姑娘,你值得被爱 姑娘,既然对方选择跟你在一起他就是爱你的,你就是值得的,你配得上他的任何对你的好,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对他的好给予适当的回报,不要让他的好落空就好了,请你记住,当你拒绝一个人的时候多了,当你独立的多了的时候,对方可能会觉得你真的 不需要我。 而如果你不调整自己,就不要怪为什么别人家的男朋友是24孝男生,别人家的姑娘收礼物到手软,因为是你亲手拒绝掉别人对你的爱,你亲手教别人我不值得你的礼物,我不需要你对我好,你不用对我好我依然爱你。 女生觉得花男生钱不好意思3  李女士,29岁,未婚 有的时候男孩子乐意给你花钱,你就坦然接受吧,不要把它当成人情和负担。 因为我就是恋爱不花男生钱的那种,男友送我什么东西,我会瞅机会尽快回赠同等价位甚至更贵一点点的东西;吃饭非常明显地一人请一顿,或者我更多主动去结账;买东西也是一人出一半。 别人追我的时候,送我礼物,我不喜欢的话我就不会收;盛情难却收下了,对不算熟的人我会退钱;遇到退钱会伤感情的朋友,会回赠同等价位的东西。 谈恋爱,合理范围内,真的没必要算得那么清。算得太清,俩人距离就远了。也没必要太过于强调自己“独立女性”的形象,但是在感情里太过独立,你就把自己从这段感情里给独立出去了。 他送给你什么,你千万不要觉得欠了人情,而非要因为这个人情,带着愧疚、还人情的心理,去立马回给他同等价位的东西,这太驳面子、伤感情了。 他想得到的,根本不是你客气的回礼,而是想得到你收到礼物时,毫无负担、开心的笑容;同样,你也应该为了得到他开心的笑容而送他礼物,而不是仅仅为了回礼。  钟女士,32岁,已婚 有这种想法,说明两个人是不对等的关系,要么女强男弱,要么男强女弱。 你的冷静坚韧,让男人要仰视着你;你的善解人意,让男人失去了保护你的欲望;你的界限分明,让男人得不到积极的反馈。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一定不会拒绝他送的礼物,他送的机票、他送的戒指。 我会说:“好棒,太开心,你对我也太好了。你是世界上最棒的。” 我想着多为他做些什么,今天煲个汤,明天帮他选一个好看的领带。当他工作累了,我会递上一杯热牛奶,说:“来,闭上眼睛,我帮你太阳穴按按。” 接受他的爱意,但是不要把它变成人情和心里的负担,而是以后自然地回馈给他爱意,比如将来看到合适他的东西买给他、送给他礼物,而不是立马用生疏的方式回馈人情。  结束语: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女性独立意识的思考,女人经济上的独立,相应地追求精神上的独立,追求消费的平等。 男人送女人东西,是因为喜欢,而不是为了跟你要东西。如果女人为了还人情而回给男人了什么,男人反而会觉得心里有点难过。这种“过分泾渭分明”的行为,其实是增加了双方交往的距离感的。 如果是友情关系,我不介意让你请,有时也想请你,这是最舒服的相处方式。 如果是情侣关系,女生的这种泾渭分明的态度,会使两个的关系疏远,两个很难走到一起。

人的情感复杂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进行分类。由于情感的核心内容是价值,人的情感主要应该根据它所反映的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1、根据价值的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

正向情感与负向情感。正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

的增加或负向价值的减少所产生的情感,如愉快

、信任、感激、庆幸等;负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

值的减少或负向价值的增加所产生的情感,如痛

苦、鄙视、仇恨、嫉妒等。

2、根据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情感可分

为心境、热情与激情。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

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

情感,如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热

情是指强度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的情感,它是一

种强有力、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如兴高采烈、欢

欣鼓舞、孜孜不倦等;激情是指强度很高但持续

时间很短的情感,它是一种猛烈、迅速爆发、短

暂的情感,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

3、根据价值的主导变量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欲望

、情绪与感情。当主导变量是人的品质特性时候

,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欲望;当主导变量

是环境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

就是情绪;当主导变量是事物的品质特性时,人

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感情。

4、根据价值主体的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个人

情感、集体情感和社会情感。个人情感是指个人

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集体情感是指集体成员对

事物所产生的合成情感,阶级情感是一种典型的

集体情感;社会情感是指社会成员对事物所产生

的合成情感,民族情感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情感。

5、根据事物基本价值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真

假感、善恶感和美丑感三种。真假感是人对思维

性事物(如知识、思维方式等)所产生的情感;

善恶感是人对行为性事物(如行为、行为规范等

)所产生的情感;美丑感是人对生理性事物(如

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等)所产生的情感。

6、根据价值的目标指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对物

情感、对人情感、对己情感和对特殊事物情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433623763感等

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家庭原因

1、关爱太多。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家长过于在意孩子的感受,希望减轻孩子的负担,不让孩子做家务,但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剥夺了孩子借助家务或者其他活动成长的权利。

在太多关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容易有自主性、独立性、掌控感和成就感。更为严重的还容易造成孩子性别角色的模糊。

例如:孩子不做任何家务劳动。

北大弑母案的吴谢宇曾自述∶

父亲生病期间,他很想替母亲分担,却被告知:“你小小年纪唯一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母亲觉得自己大包大揽是为孩子好,但这恰恰使孩子失去了想要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例如:家长试图帮助孩子解决一切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问题。孩子和小朋友打架,家长出面;和同学发生矛盾,家长出面;对老师不满意,家长出面……

孩子完全没有独立解决发生在自己身上问题的机会,他也就不可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更容易退缩。他的情绪也没有宣泄口。

心理学家认为,娇生惯养与封闭成长容易造成青少年的性别角色模糊。

家长过于关爱、保护孩子,容易导致孩子性别角色模糊。

具体表现是男孩子相对脆弱,面对困难容易放弃。女孩子相对骄横或者蛮横。

2、压力太大。

如今生活节奏比较快,生活压力比较大,竞争也更为激烈。许多家长为保证孩子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给孩子安排了许多补课班,要求孩子有更强的能力:小学要求语文数学得双百,中学要求班级名列前茅,大学力求考清北。

例如:孩子的日常时间被家长安排的太过有序,孩子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甚至连自己发呆、放空的时间都没有。

例如:只要孩子成绩好,家长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一旦孩子成绩不能达到家长的预期,家长对孩子就更多的苛责。

现在的家长,大多数接受了较好的教育,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对孩子寄予厚望,孩子不得不从小参与高度的竞争,承受很大的压力,由此就引发各种考试焦虑、学业焦虑。

3、隔代抚育。

一部分家长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和较大的生活压力,没有办法亲自抚育孩子,孩子由爷爷奶奶等祖辈抚育长大。

这种孩子和父母的情感交流不通畅,不太会情感表达和交流,更容易依赖电子产品,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4、父母关系影响。

父女关系不和谐,经常吵架。孩子在家中体会不到家庭关系的和谐亲密,没有归属感。

同时,父母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对,也直接导致孩子学不会恰当表达方式,不会在同学、朋友间建立真正友谊,没有真正的朋友,情感流通不畅,形成恶性循环。

5、父母的不成长。

这是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大的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拓展了孩子的视野。

孩子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孩子们越来越早熟,他们更看重自我个性,自我价值是否被认可,自我是否被尊重。

  [摘 要] 《莎翁情史》在实现莎士比亚的剧本创作、莎士比亚与薇奥拉浪漫爱情等情节建构的同时,通过厚重的历史解构、多重的后现代文本策略,合理把握历史的客观性、文本性和可建构性,实现了无形的文史融通和置换。格林布拉特认为,戏剧作品凝聚了其他非文学文本中的社会能量,是各种社会历史因素“协商”和“交换”的结果。影片以实际的文艺创作印证了这一观点,莎士比亚的爱情盛宴也是经典莎剧流通与转换的结晶。

[关键词] 莎士比亚;莎剧;文史;流通;轶闻

 提到《莎翁情史》,人们自然会想到它囊括第71届奥斯卡七项大奖,想到莎士比亚(以下简称“莎”)与薇奥拉之间充满戏剧性的炙热爱情,想到影片创造性地将经典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人物、情节编织到剧情中,以戏谑却又谦恭的方式将莎的生平叙事与令人陶醉的浪漫爱情荟萃在一起。影片对历史客观性的把握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叙事技巧也引人入胜,令人叹为观止,非但毫无妄述、歪曲或刻意世俗化莎之处,反而将新历史主义批评引入其历史叙事,既突破了单纯的好莱坞式爱情的演绎模式,又增强了故事的历史性和欣赏性。

影视作品不同于传记文学,它允许虚构,可以对细节进行合理的想象。《莎翁情史》精心地将16世纪伊丽莎白女王时期的伦敦风貌投射在故事的背景墙上,以莎的剧本创作、与薇奥拉的爱情为主线,通过零碎实证、情节虚构等手法透视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物事件和社会现实。影片在剧情安排上虽有挪用效仿之嫌,却未给人以生搬硬套和东施效颦的感觉,反而顺理成章,合乎情理又出人意料。这一点正是因为影片运用了多重后现代文本策略,合理把握历史的客观性与文本性,实现了文史之间无形的流通和交换。

首先,影片运用厚重的历史解构,凸显历史的文本性与可建构性。诚然莎给后人留下了灿烂的戏剧和诗歌,有关莎的日记、访谈、回忆录等原始资料却鲜有保存。恰恰对莎生平记载的缺失为影片构思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在人们既有的历史知识范畴中和对莎作为文学巨匠的情感期待中,《莎翁情史》巧妙构思,突破创新,人为地为莎安排了一场华丽的爱情盛宴,满足了观众对历史人物的想象和对浪漫爱情的渴望。

在古今错位和杂糅中,《莎翁情史》时刻提示观众历史客观性的一面:莎18岁时无奈娶了大他8岁的富家女安妮,罗密欧在遇到朱丽叶之前曾迷恋名叫罗丝琳的女孩,莎与《浮士德博士》作者马洛同为当时戏剧界的明星,亨斯洛是伊丽莎白时代最显要的剧院主和经理人,莎曾受邀去伊丽莎白王宫演出,莎剧中屡见不鲜的女扮男装的情节模式在影片得以再现。同时,影片可谓16世纪末伦敦社会风貌的缩影:艺术家面临着创作世俗化倾向和纯粹的商业目的带来的消极影响;剧院老板成了剧作创作的幕后经纪人,且彼此之间对立竞争;妇女在社会中处于隶属地位,不能参与戏剧演出,没有婚姻自由。伊丽莎白女王、剧作家马洛、蒂尔尼爵士等历史人物也成了影片挪用的叙事元素,但这些历史元素都已被虚化、随意化,完全不拘泥于历史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诺曼霍兰德曾指出,《莎翁情史》带有明显的历史性与虚构性相结合的后现代主义特质。在福柯等后结构主义者看来,历史是一种“历史叙述”或“历史修撰”,作为话语或文本而存在。海登怀特也指出历史在本质上是一种文本阐释,具有一切语言构成物所共有的虚构性。《莎翁情史》这种实虚相间的手法证明是可行的,因为观众在已确立的历史事实与想象之间缝隙中,获得了对历史内涵全新的阐释。

在伊丽莎白时代,喜剧被视为纯娱乐性的,人们甚至不在乎剧情好坏,关键的是剧情须按照既定的套路设计。影片中,玫瑰剧场老板亨斯洛负债累累,期待莎写出一部喜剧,以解燃眉之急。他认为“人物颠倒,船只失事,有一个海盗王,还有一段狗的把戏,最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情节准能招徕观众。[1]这无怪乎在怀特霍尔宫,小丑与狗撕咬的搞怪表演竟乐得女王大声叫好,而凡伦丁的独白却让女王昏昏欲睡。观众看到这一幕时往往忍俊不禁,而当时人们对于戏剧的客观偏见也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影片以其独特的运作方式表明:历史可以通过精心制作的文本展示出来,可以根据需求重新建构。

其次,影片在情节和爱情模式上与莎的多个剧本构成相互指涉、解构的互文关系,淡化了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实现了文史的内在统一。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现实与意识形态交叠纠缠,“文学与非文学‘文本’之间没有界限,彼此不间断地流通往来”[2]。历史与文学同属一个符号系统,历史的叙事方式和虚构成分同文学形式相像,两者是相互指涉、相互印证的“互文性”的关系。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发现莎与薇奥拉的爱情故事重新演绎了莎的不朽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从后者这部虚构的文本中提炼出来的;相对于客观存在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莎翁情史》中传记式的爱情其实是虚构的。凭借这一典型的后现代式悖论,影片无疑模糊了真实与虚构、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颠覆了艺术创作源于真实生活这一传统观念。

在影片中,镜头不断地在莎与薇奥拉幽会的场景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排练舞台之间切换,影片台词与排练台词完美融合,莎与薇奥拉的情感纠葛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发展交织一起,两个剧本平行互动的故事情节之间形成了一种现实互文,突破了显文本与潜文本之间的界限。此外,为了迎合剧情的需要,莎剧《第十二夜》中女主角薇奥拉的名字和女扮男装的情节在影片中得以借用。影片将《第十二夜》中的人物关系作了调整,巧妙地把奥西诺公爵转换成莎本人,使剧本创作人与剧中人物融为一体。在这样一种亦真亦假、亦虚亦实的游戏中,莎与薇奥拉的爱情故事被高度“莎化”了。格林布拉特认为,每部戏剧通过其表述手段将社会能量的负荷带上舞台,舞台反过来修正这种能量并将它返回到观众。[3]一方面,这种社会能量在历史现实与意识形态之间往返流通,实现各种社会历史因素之间的“协商”和“交换”;另一方面,在“流入”与“流出”文学作品的“流通”过程中,这种社会能量完成了增殖的重要环节,并以文学艺术作为载体和流通场所,对观众产生影响,进而对社会现实发生作用。在影片中,莎的众多剧本印证并放大这一点。这些剧本已成了象征莎翁永恒艺术成就的雕塑,在供人瞻仰的同时,微妙地影响着公众的爱情观。《莎翁情史》就是莎剧“流通”的产物。相似的例证还有许多,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好莱坞**、电视秀、网络文学等文艺作品在更广阔的领域正潜移默化地塑造人们的现实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227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