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
道德发展成熟的标志就是个体已经学会的自律,能从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依据已经内化的道德原则和社会规则行事,而不是根据本能和快乐原则办事。这也可以说是自我控制的最高级表现形式。
大部分都希望负责人的做事,把自己看作,同时也希望被别人看作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我们对孩子的道德发展培养是非常需要重视的。
道德发展与社会,学校,家庭密切相关,什么是道德发展呢?心理学家认为:“道德发展就是指设计是非。对错判断标准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改变。在道德发展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会达到这一的水平。
道德发展是自控力最高级的表现形式道德发展成熟的人之所以愿意遵从社会规则并不是因为他们期望获得报酬或者害怕受到惩罚。而是因为他们最终内化了自己所学到的道德原则和社会规则,他们能够自愿地遵守这些道德观念和这些规则。
社会学家实验证明:内化即从外空行为向内部标准和原则所控制的行为的转变,是通向道德成熟道路上的最重要的标志。
道德组成的三个组成部分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
不同的道德发展理论只是强调了道德的不同成分,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人类道德发展的关注重点是不一样的。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情感成分即道德情感:他们认为儿童之所以能够遵照道德原则去行动,是为了体验自豪感,成就感以及积极的情感,避免内疚和羞愧的消极情感。
认知发展理论强调的是即道德认知:儿童愿意遵守社会道德发展对事情的是非判断的变化,是随着儿童的成熟而发生变化的。
社会学理论认为即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有助于我们了解,观察儿童是怎样学会抵制诱惑,抑制说谎,偷窃与欺骗这些违反道德规则的行为。
我们不能看出道德具有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1情感或者情绪的部分,包括对正确和错误的理解感受。内疚感或对别人感受的关心。激发道德和行为的情感。
2认知成分,其核心是我们获得是非概念以及行为决策的方式方法。
3行为成分,它反映了当我们面对说谎,欺骗或者违反了其他道德行为时的实际采取的行为方式以及行动。
这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影响一、道德情感,激发孩子的内疚感与同情心
弗洛伊德说:“内疚感和想要避免内疚感的期望是道德行为的基础。”
弗洛伊德提出:“超我人格的道德分支,超我包括理想,自我和良心。”
1理想自我在孩子的行为达到了父母要求的标准时,会通过传达自豪和个人价值感来奖励孩子。所以良心在孩子的行为中不被父母认可,孩子的内心会感受到一种内疚和无价值感,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惩罚。
孩子为了避免这样的内疚感,自我控制就替代了父母的控制。这充分说明了道德发展最重要的积极感感是同情心,最消极的情感是内疚感。
2内疚和羞愧都是次级情绪中的自我评价情绪。内疚的儿童可能会关心自己的错误造成的别人的后果,羞愧则更多的关注的是自己,而不是基于对他人的关心。
比如:两个小朋友打架了,一个小朋友把另外一个小朋友的脸抓伤了,过后会后悔。这就体现出来小朋友的内疚,等到道歉的时候会有一点不好意思,体现了羞愧。
3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自我道德情绪评价会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父母对于孩子做出了违反常规或者道德的行为的态度,都可能让孩子感到羞愧或内疚,或者两者都有。
如果父母对孩子违反常规的行为只是训斥,或者打骂,制止了孩子的行为,那么孩子有可能感觉到的只有羞愧,如果父母不仅批评错误,还指出了原因,后果让孩子明白了错在哪里,那么孩子有可能会出现内疚,或者你就和徐会同时出现。
二、道德认知,实现孩子从外部控制到内部自我控制即自律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理论中提到:儿童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角色承担技能或者说认知的发展,二是重要的社会经验,如与同伴的平等交往。
道德认知是指会在判断各种行为的对错时的思维。也是认知发展与社会经验,有助于增进儿童对社会的规则,法律法规和道德原则的理解,从而将这些社会规则吸收为自己为人处事的行为标准。
1父母要放下家长的权威,不要让孩子只能服从。
如果父母对孩子说的所有的话都是在下命令,那么孩子将会一直停留在外部管理之中,很难进入到学会自律的阶段。
比如说,孩子正看看电视,妈妈说:“不许看了,在看电视,今天就不让你出去玩了。”这样孩子只是在服从妈妈的命令,并不是发自内心地觉得我应该关掉电视了。所以还是属于外部管理,如果能妈妈说:“再过五分钟关掉电视,我们该出去玩了!”这样在孩子心里是有一个规划,到五分钟的时候,想我现在该进行下一项了,他自己会主动的关掉电视,从而培养了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自律性。
2经常与孩子讨论道德话题。
现在的网络电视都非常的发,在电视中经常看到一些涉及到社会规范,道德原则,法律法规的话题,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让孩子在其中可以学会明辨是非,知道孰劣输错,同时教会孩子如何沉着的面对问题,并且保护好自己。
3道德行为,增强孩子自控力,学会抵制诱惑
道德行为主要是指人们面对诱惑时的实际行为能力。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在没有外部监督管理的情况下,个体能否抵制违反道德规则的行为。
1及时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
当孩子的行为达到了父母的要求或者达到了父母的期望,要给予肯定表扬,并且说明表扬的原因,让孩子加深印象,牢牢记住这样做是对的。
2及时制止孩子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
当父母发现了孩子违反道德行为规范时,要立即制止,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打骂和训斥孩子。一定要唤起们们的内疚感与羞愧,在讲道理的过程中,让孩子意识到这种为为课可耻性以及会给别人带来的后果。
3经常给孩子贴上道德的标签
如果父母经常会给孩子贴上一些道德的标签,比如“诚实的,善良的,有责任感的等等”,这些标签可以帮助孩子的道德自我概念,还可以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加强孩子内疚或者自责的感受。从而激发内化的自我控制发展能力。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四个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到2岁)。
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儿童依恋特定的依恋使婴儿追求接近某些特定的人。依恋不仅是一种广泛、强烈和富于生活色彩的现象,而且关系到父母对儿童日后发展的作用。
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不仅提高婴儿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构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并帮助婴儿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
初级依恋策略主要是一个个体在遭遇问题或者需要有协助时,能够主动地去寻求帮助。例如,我们可以寻找自己朋友的帮助,以获得更好的适应。当我们心情抑郁时,我们有可能找个朋友谈谈,获得他的支持等。
次级依恋策略则是当初级依恋策略不再有效时,或者当个体的依恋启动时,依恋对象没有反应时,个体就不得不去寻找其它的依恋策略。如果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中我们经常遭遇这样的环境。例如,一个不敏感的母亲,对于个体依恋策略的形成就可能是有问题的。
这时候儿童往往表现出两种依恋反应方式,一种是过激依恋方式:也就是个体不放弃其依恋寻求亲密的企图,反而更加猛烈地强化接近这一企图。
直到获得依恋对象的关心或回应为止。另一种则是不激活的依恋方式:也就是个体最终放弃寻求依恋的企图,并以转移注意力等消极防御来逃避依恋对象。
从最新的研究来看,这可能是每个人身上都可能产生的,唯一的不同是有的人会更多地习惯采取后两种方式,这样才构成其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困境。这一习惯的养成究其原因和其童年的经历直接有关。
从几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1、从动力心理学观点来看,小孩子被忽视或挫折就会大哭大闹,然后就有人来哄。长大后人本应进步不再这样,但是有的人遇到挫折就“退行”——处事模式回到儿时状态;然后状况恶化就会“固着“——一直处于儿时状态不愿长大。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大人的这种不正常现象。但是换个角度来讲,这样做对当事人来说是最安全的方式。这就是我根据动力心理学给出的解释。
2、依恋理论的启示。Bowlby认为:”依恋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虽然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存在,但在儿童早期最明显。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环境。假如婴儿不寻求并维持与照顾者的亲近,这无助的人类婴儿就会死亡。“Ainsworth大大推进了依恋的研究,她们通过陌生情境测验( strange situation test),将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
① 安全依恋 (Secure),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
②不安全依恋,回避型 (insecure- avoidant),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
③不安全依恋,反抗型 ( insecure- ambivalent),此类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注:三类依恋关系来自。
还有些儿童曾有被虐待与被忽视的经验,相应的另一依恋类型为破裂型 依恋(insecure- disorganized),此类儿童对母亲很冷漠。
依恋,是依据一定策略来具体实施的,分为初级和次级。初级策略是个体在遭遇问题或者需要有协助时,能够主动地去寻求帮助,次级策略是在初级策略失效、需要依恋、依恋对象无反馈等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是过度激活,一种是不激活。
不激活是放弃依恋,后来发展出”习得性无助“这一概念,解释犯罪受害人的忍耐等问题。另一种过度激活,就是你所说的这种,猛烈的采取极端方式,寻求依恋者的再度关注和保护,直到成功,或者直到死。
成人的依恋,继承自婴儿的依恋。《浪漫的爱可以看成是依恋过程》开启了成人依恋的研究,这就是极大地解释了你所提出的问题。
人们愿意沉浸在负面情绪中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负面情绪通常并不能简简单单地想摆脱就摆脱,而是需要面对和处理;二是负面情绪的确有它们存在的意义。
虽然,负面情绪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但我们可能不够了解这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情绪。其实,沉浸在有一些负面情绪中可能真的对自己百无一利,但更多的负面情绪是具有它们独特的价值的。
来和大家聊聊负面情绪——哪些是值得引起警惕的,哪些是有其独特的用处的,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我们的负面情绪。
你真的了解你的负面情绪吗?
说到负面情绪,我们脑海中可能会立刻蹦出一些常见的:悲伤,愤怒,厌恶,尴尬……之所以把它们定义为“负面”,是因为这一类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它们让人不适,严重时还会干扰日常生活和工作。
1 比起正面情绪,我们拥有的负面情绪种类更多
心理学家 ShaverPhillip 和他的同伴参考了早前的情绪理论和自己的研究结果,将人的六种原始情绪及由它们衍生出的多种次级情绪绘制成了树状图表,从中可以发现,我们负面情绪的种类超过正面情绪的种类。
这其实是由进化决定的。因为,无法对有利事件产生积极情绪远不如无法对负面事件作出反应得当来的严重——前者可能妨碍我们变得更幸福,但后者却会危及生命。
2 感受到多种情绪的人比只有正面情绪的人健康
生活的本质是复杂的,既有积极的事情,也有消极的时刻。因此,完全没有负面情绪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有人说自己只会开心,从不伤心、沮丧,那么他们其实是无意识地压抑了自己的负面情绪。由于情绪不会真的消失,所以它们的影响也不会消失。甚至,回避感受这些情绪会使它们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更大伤害(Lefkoe, 2014)。
研究还指出,从健康角度出发,比起一味地“开心”,更重要的是情绪的多样性。Quoidbach 等人的一项样本数量庞大的研究调查得出,能感受到更多种类情绪的人比那些只是感受到很多正面情绪的人更健康,更少被诊断出抑郁。
3 负面情绪触发行为改变
上面提到,负面情绪在进化层面上有重要意义,它们既有快速预警的作用,又是一种保护机制。时至今日,负面情绪依然被定义为一种行动信号(action signal) 。而相对的,正面情绪就不具有同样强烈的行为导向性。因为,相比起追逐更多快乐的动机,我们摆脱眼下的难耐的痛苦的动机往往更加强烈。
当沉浸在以下两种负面情绪中时,你可能需要警惕
社会家 Elizabeth Bernstein 指出,的确不存在积极的一面的负面情绪,她称它们为“空洞情绪”(empty emotions)。其中,最典型的两种是无望感和无价值感。
无望感(hopelessness)
无望感顾名思义,是一种染上了浓郁的绝望的情绪,它不基于某个具体的情境或某段特定的时期,而是涉及对整个未来的消极预期。
人之所以能够且愿意付出努力改变我们的生活,是因为一个信念,即“我们的行为会产生特定的结果,掌握这其中的联系,可以让我在未来通过行为达成目标。”因此,希望感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品。
可如果这一信念遭到破坏,我们就失去控制感,产生“怎么努力也没用”、“希望的不会发生”的预期。如此一来,我们可能会放弃采取行动。更糟糕的是,放弃尝试和努力可能导致我们的预期成真,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有种与无望感密切相关的行为叫习得性无助——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恶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放弃任何反抗。习得性无助,就是这样一个无望感的笼罩下的,让人一事无成的魔鬼。
无价值感(worthlessness)
无价值感是一种自挫性的情绪,来源于没完没了的自我批评,认为自我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被这种情绪困扰的人可能因为无法看到、认可自身价值,而不由自主地去追逐财富、权力、名望这些普遍被认可的外在事物。
然而,即使他们拥有了这些,内心依然是空虚的,仅凭这些世俗定义的“价值”,是无法填补这种自我的无价值感的。
同时,陷于无价值感中的人还可能通过取悦他人、获得他人认可来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但这种完全建立于他人的评价和反馈之上的脆弱的价值感,着实不堪一击。我们过去文章中多次讨论过的讨好型人格就与这种无价值感息息相关。
这无疑是一种使人痛苦的情绪,它令一切努力认可自己的行为都显得徒劳,让人迷茫且空虚,似乎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空洞情绪最大的共同点,也是它们缺乏积极意义的原因是,它们脱离了现实,不基于真实发生的事件或客观事实,且往往是长期的、难以调节的——它们承载着一种虚无的悲观感。因此,空洞情绪很难引起良性的行为改变,毕竟它们不仅来由不明,且我们不论做什么,都缓和不了这些难耐的情绪。
此外,“我感觉毫无希望”及“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也是许多抑郁症患者日常的感受。因此,如果你觉得自己符合以上的描述,并且长期浸泡在这两种情绪之中,那么你需要提高警惕,去寻求一些专业的帮助。
有价值的负面情绪是一种信号,可以适当适时地让自己沉浸其中
除了应该警觉的空洞情绪以外,大多数负面情绪都有它们存在的价值。我们以四种常见情绪为例,来跟大家分享一些负面情绪的功能:
1 愤怒(anger): 一个保护者,让我们明确自己的界限
愤怒是一种能量很强的、作用于保护自己的情绪。在我们的利益或安危受到威胁时,我们就会愤怒,这是我们受到侵害时最直接和真实的反应。这种侵害可能包括对我们的自尊、个人边界、人格、权利和利益等等方面。
愤怒使让我们的关系不建立在权力斗争、投射和过度纠缠之上,如果没有愤怒,我们便无法在关系中建立健康边界。当愤怒提醒我们自己受到侵犯,需要抵抗时,如果我们成功保护了自己,这种情绪就会消散,而如果我们压抑了愤怒或是未能捍卫自己,愤怒才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比如,伴侣过度干涉你交友,还强行查看你手机时,你可能会愤怒,因为你的边界遭到了侵犯。此时,Ta 或许会用“我们彼此相爱,就应该没有秘密”这样的话来操控你,让你内疚,好像你为此不悦才是不对的。但你的愤怒是最真实的声音,提醒你要正视你的情绪,保护自己,认真对待这件让你愤怒的事。
2 悲伤(sadness): 一种求救信号,让我们与他人建立深层的链接
悲伤是最具有感染力的情绪之一,也是一种极易引发他人同理心的情绪。一个人在遭受痛苦时流露出自己的悲伤,实质上也是在发出一种求援信号——我现在很难过,希望能够得到你的陪伴、理解和支持。研究发现 (Bandstra, Chambers, McGrath & Moore, 2011),共情、同情都和悲伤情绪有强烈关联。
因此,富有感染力的悲伤让人们凝聚在一起, 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理解和羁绊。俗话说患难见真情,而事实上分担悲伤的确比共享快乐更能加深我们与他人之间的链接。
除此之外,逆境中的悲伤其实对我们有利。加州伯克利的研究表示,悲伤状态造成的大脑变化使得一个人的记忆更加深刻,收集信息、细节的能力会变强。这是因为,“快乐”是一种熟悉和安全的信号,我们会不自觉地放下心来,不去关注细节,而悲伤则恰恰相反。
另一项研究中,沉浸在悲伤中的志愿者在做判断时更能识破欺骗性的信息,且不受到一些刻板成见的影响。出人意料的是,人们在悲伤时反而更有动力去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并愿意为之付出更多努力。
因此,悲伤让我们在困境中有所收获,也使得我们更好地处理问题、走出悲伤。事实上,压抑悲伤才会让人更加走不出来,当人生遭遇低谷时,悲伤是一座我们为了回到快乐基准线所必经的桥梁。
3 嫉妒(envy): 一把尺子,帮我们认清自己的位置
嫉妒起源于社会性的比较。研究表明,当人们只是被放在同一间屋子里时,他们就已经开始互相打量了——谁更聪明,谁更好看,谁更强壮……在这种源源不断的比较中,嫉妒的产生是难以避免的,也是它让我们认识到自己在残酷的社会资源竞争中所处的位置。
心理学家认为,嫉妒分为恶意(malicious)和良性(benign)的两种。前者包含一种破坏性的意图,希望减少被嫉妒的人在比较中的优势(Wallace, 2014)。在嫉妒的这个方面的作用下,人们会通过谣言、诋毁、诽谤或其他间接的破坏行动以贬损被嫉妒者。
而后者则具有崇敬和启发性的部分,它更像是一种“Ta 能做到,那我也能”的心理。因此,善意的嫉妒能化为动机,人们会通过模仿、观察学习、自我提升等方式尝试接近或达到被嫉妒者的成就。
嫉妒产生通常是基于一些基本评估的,所以我们很难对离自己太遥远的人产生这种情绪。也就是说,我们嫉妒的对象通常是与自己有关、相似并且可及的,或者至少是自认为可及的。因此,嫉妒也让我们更好地设立更加具象的目标。
4 焦虑: 一枚情绪的通用货币,提示我们关注它背后的问题
弗洛伊德在《抑制、症状与焦虑》中探讨了三种类型的焦虑,他认为,所有的焦虑感都来源于“冲突”——我们和外部世界的冲突及我们自身内部,也就是“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之间的冲突。
第一种是现实焦虑,来自于自我与现实间的冲突。当我们感觉外部世界或有危险时,自我会发出一个信号来警戒头脑,这个信号就是焦虑,比如害怕电梯失控或无法按时完成工作。单纯的现实焦虑是相对健康的, 控制在一定程度还能更好地调动我们的行动力。
第二种是道德焦虑,来源于自我和代表道德感、良心的超我间的冲突。超我负责制造内疚和羞耻,当自我的想法触犯了自己的道德良心,超我就会以内疚和羞愧来惩罚我们。因为害怕这种惩罚,每当我们刚产生可能会触犯道德的想法,自我就立刻给出一个信号来警醒我们,避免惩罚的到来。这个信号也是焦虑。
第三种是神经性焦虑,来自于自我和代表潜意识的欲望与恐惧的本我间的冲突。这种焦虑的产生是由于被压抑了的欲望或恐惧太过强烈,以至一旦释放,自我就会无法承受,甚至因此崩溃。这种焦虑可能让你完全不知道自己在焦虑什么,也可能误以为自己焦虑的是一些表象的东西。
综上,焦虑这种情绪常常是“化妆后”的某种别的情绪,有人将焦虑形容为“一种通用的钱币”,认为它是一切情感的兑换品。而我们之所以难以弄清焦虑背后究竟为何,是因为比起其他负面情绪,焦虑是最难耐一种,也是是最具任务导向性的一种——我们会想立刻缓解这种焦虑。
于是,这个立刻、却只是暂时缓解焦虑的动作会阻挡我们去面对自己真实的情绪。而我们如果无法意识到焦虑背后到底是什么,这种焦虑就永远得不到解决。也就是说,你只要一旦触发了那个情景就会感到焦虑。
因此,焦虑是富有深意的。如果反复为同一件事物焦虑,或是不明不白的焦虑,那么,焦虑是在提示你还有未完成的愿望或是没解决的问题,而真正克服焦虑的第一步,就是去弄明白你焦虑背后的东西。
即使是有价值的负面情绪,也不应一味沉浸其中,而是利用它们作出积极改变
有价值的负面情绪是那些能引导积极改变的,它们的出现是一种信号 。而我们付诸行动的动机就是想减轻负面情绪对自己的影响。
因此,想要好好利用负面情绪,最重要的是要在沉浸的同时辨识出它们,然后明白什么样的行为能够缓和它对你造成的影响:
1 沉浸在情绪中时,尝试标签你的情绪
当情绪出现时,不要只是说“我心情好”或“我心情不好”,试着准确描述你感受到的情绪,越具体越好,并给它们命名。
如果你觉得识别情绪有困难,那么可以试着静下心来,深呼吸,觉察你的生理反应。比如,心跳很快可能是焦虑,心胸格外沉重可能是悲伤,下巴不由自主绷紧可能是愤怒……
2 列出利弊清单
虽然负面情绪是在提醒我们有一些事需要做出改变或是需要回避,但在执行之前还需要问自己:是不是改变了这件事我就能感觉好起来?长远来看利大于弊吗?
此时,你需要思考是哪个,或者哪些行为使你产生的这种情绪,然后写下这个行为让你感觉良好,或是为你带来好处的方面,再写下该行为让你觉得不舒服的地方。有时,我们会因为急于缓解某种负面情绪,而匆忙地做出一些对自己不利的改变,因为在做很多必须要完成的事时,一定的负面情绪是不可避免的。
3 倾听内心的“应该”
我们内心常会有一些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的声音,在恰当的时候聆听它们很重要。比如,在同学聚会上,一个许久不见的老同学兴奋地和你分享她的喜事——最近工作升职了,恋爱了,过几天要和男友一起去度假。
你越听越不爽,甚至突然不太待见这个人了。那么,你可能是在嫉妒。而你内心的声音在说:你应该更加努力工作,应该多社交才有机会脱单,应该对自己好点……此时,这个内心的声音可能是在指导你下一步应该怎样做,而这个指示常常是有价值的。
4 想象“与孩子对话”
想象如果一个孩子和你身陷同样的情绪中,而你需要帮助 Ta,那么你会怎样宽慰 Ta,给 Ta 什么样的建议呢?你不会鄙视、无视或责怪那个孩子,你会认真倾听,耐心开导。
比如,当孩子因为自己最好的朋友怀疑自己而愤怒,你可能会先表示理解,建议 Ta 不要在愤怒的当下做冲动的决定,会陪 Ta 一起梳理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看这件事可以如何解决,愤怒如何消散。然后你需要以同样的方式对待经受负面情绪的自己。
以上。
焦虑型遇上回避型怎么办?依恋行为在离开时尤为显著,因此美国闻名心理学家安斯沃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通过观察婴儿在离开和团圆时对母亲的反应,将母婴依恋分为四种类型:安全焦急型、回避型和恐惊型。依恋类型主要是指人们在亲密关系中感知和反馈的习惯,简朴来说就是与恋人相处的风格。主要有三种类型:安全型、焦急型和回避型。成人依恋研究职员发现,回避型依恋的人更轻易被焦急型依恋的人吸引。焦急依恋是一种依恋关系。就是用焦急来掩饰被抛弃的恐惊。有焦急依恋的人可能会由于父母对他们的反应方式不及时、不一致或时差反应而长期处于被忽视或被抛弃的恐惊之中。
01那些焦急和回避的人相爱并互相残杀。
从心理学上讲,人内心真实的想法主意和情绪被称为低级情绪,而表达和被表达的则是次级情绪。事实上,不管是对于焦急型依恋仍是回避型依恋,对被抛弃的深深恐惊都是他们的主要情绪,但他们通过不同的次要情绪来表达内心的恐惊:例如,焦急通常是——怀疑、诱惑和敏感;回避型通常是——反抗、疏远、冷漠。我们还会发现两者有几个共同点:不信任、不真诚和对彼此的怀疑。
02打破内心的爱情模式,鼓励自己,让自己的心态更加乐观(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一般是恋爱中的高敏感、低要求。你害怕受伤,过度的自我保护,这会让你错过良多和对方深入交流的机会。因此,当你在亲密关系中碰到矛盾和难题时,你会抛却。当你喜欢一个人,溘然觉得对方分歧适,你可能要改变或者分手。这时,你的“保护系统”可能会被激活。保护:我觉得自己不爱对方,所以故意压抑自己的情绪。你内心渴想亲密,但你老是压抑自己的需求,所以你需要突破的是对自己和对方更有耐心,没有任何原则题目。同时,在亲密的关系中,你需要更加积极地思索一切。
03回避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自己。
即使每一个回避对象都能理解回避者由于各种原因独处的感慨感染,但不清晰,老是太伤人。面临对象的溘然冷淡,即使是安全感爆棚的人,也难免会患得患失。尤其是回避对象会在对方的胁迫下说几句肺腑之言,让对方最后鼓起的安全感瞬间被打破。改变回避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是在相处的过程中,假如你愿意的话,做好以下几点是比较轻易的。想一个人的时候,告诉伴侣“我很爱你,但我现在需要一个人”;不管如何,即使忽略对方,也不能被言语攻击。与其用言语伤人,不如复制粘贴“我需要安静”给对方表达不满。
自20世纪初期始,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和人类学这五大社会科学领域逐步建立。19世纪的三个欧洲大师:达尔文、弗洛伊德和马克思,是上个世纪的三位最重要的社会理论家。他们的思想对社会科学的起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弗洛伊德又以其震撼世人的精神分析理论无可非议地成为心理学理论的奠基人。他最核心的贡献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立。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它有以下几种基本理论研究:
1 歇斯底里症等变态心理症的研究
它是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类型。其中典型的症状是患者自己认为失去身体某部分的功能,而且也确实表现出身体某一部分功能的丧失。如有的人认为自己失明、失听、失语、肢瘫了,确实就表现出失明、失听、失语或病变。其他症状还有痉挛发作、肢体震颤、抽搐、瘫痪、起立不能和步行不能、不言症、失语症、多种感觉障碍和特殊感官障碍,植物神经机能障碍。情感爆发、意识朦胧状态、昏睡状态、遗忘症等。
之前,医学界往往把歇斯底里症看作妇女病,把它诊断为“子宫的倒错”或阴蒂的病症引起的。因此,在治疗时竞毫无根据地采取切除阴蒂的野蛮手术,或让病人嗅一种叫“缬草”的植物。这种草有特殊的味道,病人闻了以后可以引起一种特殊的反应,引起子宫的收缩。
那么歇斯里底症到底是什么一种病症呢?
在佛洛依德认为,歇斯底里是欲求或者愿望移转到肉体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绪的发泄,是一种社会逃避行为。所谓的“歇斯底里”者,就是指欲望被抑压,因而进入了错误的道路,以致不得不在身体找出“宣泄口”的病人。病人一旦觉得承受不住社会的种种压力,就“逃进病中去”,从而得到别人的同情、关心、谅解。
2 精神层次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会在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这就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前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在弗洛伊德看来,潜意识是被心理抑制和压迫着的领域,它栖息在内心阴暗的角落里,要经过外力的帮助、引诱和启发,经过某种分析的照明,除掉精神的压力,才能转化为“意识”。而这种“潜意识”在未发现以前是深不可测的;就其内容和倾向性而言,也有好有坏的;它有时甚至抑制为一种荒谬不经的“梦魇”。这种内心秘密,又好象是人在时间中漂流,如同一座冰山,大部分浸在无意识的海洋中,小部分“漂浮”在“意识”的层面上。正是这种关于“潜意识”的观念构成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基础。
3 人格发展和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
(1)儿童早期性器官发育的前三个阶段:
ⅰ“口头阶段”:从出生到第二年,口和与口唇相连的部分形成所谓的口部性快感区。弗洛伊德认为,“一个小孩啃指头,表示他正在追寻某一种记忆犹新的愉快体验……”吸吮母亲的奶(或其代用品)原是孩童生活里最早体验的一种愉快的动作,也是最重要的动作。我们可以说孩子的嘴唇便是快感区。
ⅱ“肛门阶段”:肛门附近地带构成肛门欲快感区。这一种部分本能是与排粪行为相联系,它们的发展方式与将来性格的构成大有关系。儿童慢慢地学会忍大便来对母亲表示轻蔑,并学会通过这种延迟动作来增加后来的快乐。弗洛伊德说,在后来的生活中,忍大便的倾向对于积钱、固执和吝啬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另外,这时的儿童也把完成排粪作用的意愿作为对父母表示情感的手段;并且,由于这一行为所获得的感官上的快乐,这种意愿会转变成慷慨、奢侈等性格。
ⅲ“生殖器阶段”:始于三岁末或四岁,孩子重视性器官。这里,有一次不受拘束的过分性感的快乐又被成人社会所控制,导致俄狄浦斯情结和伊莱克拉特情结(女孩受父亲吸引,对母亲感到嫉妒),女孩的阴茎羡慕和男孩的阴茎焦虑。
(2)“潜伏区”:六岁到青春期,随着个体慢慢成熟,性的欲望逐渐消失。
(3)“青少年时期”:性器官发育前的冲动复活。
(4)“生殖器时期”:异性爱的行为通常开始。
人格发展的不同形成了人格结构的各异。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人格结构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它受原欲(里必多libido)的驱使,它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而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本我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基于这种划分,他认为人的心里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这也是弗洛伊德把他的精力主要用于对人的无意识的研究的主要原因。
4 遗忘的机制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我的记忆说:‘我曾做过那件事。’但我的骄傲说:‘我没有做过’,而且坚持不让。最后我的记忆让了步。” 弗洛伊德很重视尼采的这句话,因为它表明,在人的一生中,那些痛苦的、引以为耻的、有损良心或尊严的经历,往往被压抑至潜意识而被忘得一干二净。
弗洛伊德认为人们面对日常生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压力时会感到痛苦。为了逃避这种因无法解决的冲突而带来的痛苦,就会通过把问题推出意识之外来加以自动解决。病人会“主动遗忘”事件。
弗洛伊德认为这种遗忘并不是真的从心里消失,而是进入了无意识状态,即被压抑了。虽然压抑的结果似乎令当事人在心理上感到更平安,但无意识并不是沉寂的,它会连续不断地以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根据弗洛伊德以往建立的潜意识理论,一切“痛苦的”、“不幸的”经验,往往是被人们“潜抑”着,压在心里底层。但它越是被压抑,越要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表现出来。
5 抑制作用 “防御机制”
每一件被遗忘的事情,都有其痛苦的一面。如果以该病人的人格标准来衡量,那么,这些事情就包含着不能令他苟同或使他引为羞耻的观念。由于这些不能苟同或引以为耻的观念在不知不觉间形成,所以它会被遗忘,或者说使它不能在意识界中存在。所以,如果想使它重新回到意识界,就必须首先克服某些内在的阻力,以极大的力量去驱逐或镇压这些阻力本身。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所作的努力要视病情而定,并和试图回忆的事情的难易成正比。在这过程中,医生所需耗费的功力,显然就代表了病人的内在心理的阻力。弗洛伊德在这方面的发现是继发表《歇斯底里研究》之后最重要的发展,它构成了弗洛伊德的“抑制学说”。
这是弗洛伊德的重要创造。在这以前,还没有人这样分析神经质机制。弗洛伊德把这一机制比喻为“防御机制”。
抑制作用这个学说是了解弗洛伊德精神病治疗法的关键。它是弗洛伊德的独创和发明,这个学说标志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正式诞生。
6 梦的解析
精神分析学则认为,梦是有心理上的含义,通过对梦的解释,可以了解人的动机。
弗洛伊德把梦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外显的内容(即外显的梦),这就是做梦者在梦中梦见的图像;第二个层次是浅隐的梦(即梦的隐意),也就是隐意在显梦后面,或者混在其中的某些要求、动机、愿望和观念。这些要求、动机、愿望和观念就是做梦的真正动机。他们之所以被隐藏起来或变得非常晦涩,是因为他们都来自无意识,即使在梦中也很难通过梦的稽查(一种专门防止无意识内容进入意识的心理机制,也就是后来的“超我”的前身)。因此,必须经过改头换面才能进入意识,这样,梦的浅隐的内容就以外显内容的形式曲折地表现了出来。这种愿望满足的心理过程,就是“梦的工作”。 弗洛伊德之所以对梦感兴趣是因为他发现,象梦这样一种人人熟悉的正常的精神活动,他里面所包含的一些过程,与形成神经症病状的那些过程竟然完全一样。这些精神过程就是浓缩、移位、戏剧化和象征化,弗洛伊德称之为初级心理过程,而人在清醒时候的思想,则属于次级心理过程。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梦的解释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做梦的真正含义,而且也能成为精神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帮助医生和神经症患者了解无意识动机。如果可能的话,进一步了解病状发生的原因,从而更有助于精神症的治疗。
顺便要说明的是,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并不包括梦魇、焦虑和创伤性的梦,因为这三种梦都不是表现某种愿望的满足。梦魇和焦虑梦表现的是失败,创伤性的梦是重复做梦者过去的创伤经历。7 俄狄普斯情结(恋母情结)或伊莱克拉特情结(恋父情结)
这是一组无意识观念和情感,其核心愿望是占有双亲中异性的一方,排斥同性的一方。精神分析学认为,这种情结一般在里比多和自我的发展阶段出现,也就是三~五岁之间,不过有些恋母现象可能出现得更早一些。俄狄普斯之一名称来自神话故事,俄狄普斯在不知道双亲的情况下杀了父亲,娶母为妻。在弗洛伊德看来,这种情节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也是许多无意识犯罪的原因所在。要消除这种情结,可以使本人与双亲中同性的一方同一化,并暂时放弃与异性一方的关系。
8 移情的概念
移情(transference)是一个病人的情感态度从父母或过去的其他个体向治疗者的转变。
精神分析治疗到了一定的阶段,患者会对医生产生爱情、倾慕、憎恨、不信任等强烈的个人情感。早期精神分析学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会干扰医生去发现患者被压抑的记忆。后来,弗洛伊德认识到,这种情况并不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治疗者的自然反应,而是患者把他对过去生活中人物的感情和印象,不知不觉的移向了医生,弗洛伊德称这种现象为移情。随着俄狄普斯情节理论的发展,可以越来越清楚的看出,治疗中产生的移情,正是患者幼年在恋母阶段对父母的情感的再现。由于情感的内容是不同的,因此就有不同的移情。对医生产生依恋、信任或爱情等情感,可以看成是正移情,如果产生憎恶、不信任及轻蔑的情绪,这就是负移情。这些现象是患者对治疗的一种抵抗,因为它偏离了或回避了本来的治疗目的。但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情感是患者幼儿时期与双亲的基本纠葛的再现,治疗者就可以以次为依据,了解患者病状的根本原因,从而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治疗。在这一点上,移情对于神经症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9 “死亡本能”理论
按照弗洛伊德的主张,死亡本能的学说是多数人特别难以接受或了解的。这种学说认为每个人的身上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冲动。而达冲动起初是朝着我们自己本身而发的。与这个冲动相对的是生命本能。后者的最初目标是自卫及自足,而且本质上是创造性的一股力量。
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死亡的本能设法要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只有在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里,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
这个自毁的冲动受生命本能的压制而减弱,或改转了方向。不过有时候生命本能失去这种力量,这时死亡本能可能借着“自杀“方式表现出来了。
生命本能迫使死亡本能以各种形式伪装起来。如果自毁的愿望,除非是无法抗拒而可以使得一个人不能不自杀。否则,这个人可能成为一个被虐待狂,一个享受自己身心痛警的人;或许也可能把所有“毁灭能的方向转向外界,而成为侵略性的人、虐待性的人,甚至也许是个谋杀者。在同样的压力下,其他的人可能就既溺于酒或药物,也可能变得时常容易发生意外。
一般人都承认死亡在某种环境状况下是诱人的。比如说在一个人有绝症缠身时;但若是要说服人们相信在普通情况下死亡也一样地吸引人(即使不是这样明显)可就不易了。不过在弗洛伊德提到死亡本能以前,早有一些人谈论到死亡的诱惑了。
例如:
、 莎士比亚。《安东尼和克利奥佩特拉》
“死的震击似爱人的技巧
它是伤害者
也被欲求着”
约翰济慈:《夜的颂歌》
“我在黑暗中谛听多少次,
几乎爱上了安逸的死亡;
在诗思里,轻唤他的好名,
求他把我一息带往天上,
如今死去似乎最为富丽
在午夜里溢然魂离人间…“
约翰济慈:《笨人威尔逊的日记》
“有些人活得够久了,知道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这种人知道我们欠了亚当先生一笔多么大的人情债。他这-位人类第一个伟大的恩人,把“死“带到世界上来了。”
今日,多数的精神分析家鲜有涉及这个名词的。但是他们都偏于接受这个以“人有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冲动“为标题的理论之下的大部分含意。
弗洛伊德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以探究无意识。
1 催眠术
催眠术的应用不仅标志着精神病治疗法的一次革命,而且,也使弗洛伊德从对歇斯底里病症的治疗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这是他转向精神分析研究的重要关键。正是通过催眠术的应用,弗洛伊德发现在人的意识背后,还深藏着另一种极其有力的心智过程——“潜意识”。后来,他发掘这种潜意识,并加以分析,最后导致了他的精神分析学整个科学体系的建立。
从一八八二年起,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教授共同合作治疗一位叫安娜奥的女歇斯底里患者,进一步掌握了催眠法的奥秘。他经过自己的治疗实践和研究,经过他的反复比较,发现了催眠术暗示作用的有限性。当时,最令他困惑的是两点:第一,他不能使催眠术百发百中,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可以催眠成功;第二,他无法把每一个病人催眠到他所期望的那种深度。催眠术只能转移症状而不能彻底根治病人的疾病。佛洛伊德最终对催眠术产生不满。
2 谈话疗法 自由联想
作为一个专门术语,自由联想是指患者在精神分析医生的帮助下进行思维的方式。这一技术是以一些假设为根据的:任何思维最终都能通向重要的部分;如果注意力放松,抵抗就会减小到最低限度,反之,就会大大加强。弗洛伊德在对催眠术产生不满后,他转入向与个人进行长期深入的访谈。他要求病人躺在长沙发上放松,与此同时,鼓励他们说出心中想到的任何事情,病人在放松状态下不加编辑地描述出现在头脑里的任何事件。在这种状态下,被压抑的愿望会以一种经过伪装的形式进入意识。采用了自由联想技术以后,就放弃了催眠术。他从不审查病人或判断病人所说的话,希望以这种方式了解被压抑在他们的无意识中的创伤事件。
3精神分析法 梦的分析 自我分析
抑制作用学说是了解弗洛伊德精神病治疗法的关键。它是弗洛伊德的独创和发明,这个学说标志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正式诞生。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说:当我要求精神病患者将他有关某种主题所曾发生过的意念、想法统统告诉我时,就自然而然地牵涉到他们的梦。这就使我联想到,梦应该可以成为由某种病态意念追溯至昔日回忆间的桥梁。接着,我又进一步认识到,可以将精神病患者的梦当作一种症状,然后利用对这些梦的解释来追溯病者的病源,从而实现对患者的治疗。”
经历了一段摸索、思考和分析的过程后,弗洛伊德开始在自己身上进行自我试验,决心分析自己的精神现象及梦的现象;这种自我试验的过程也就是“自我分析”的过程。
自我分析过程是从童年生活的自我再现开始的。对于童年生活经历的发掘,使弗洛伊德发现人类潜意识的基本成分恰恰就是幼年生活的凝缩物。因此,有目的地再现幼年生活经历,将有助于了解潜意识的内容及其形成过程。这是揭示潜意识神秘王国的捷径。
但是,弗洛伊德的自我分析过程从来都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自我分析一点也不意味着闭门思索、自我分离或自我升华。在弗洛伊德那里,自我分析的过程始终都同自己的科学实验和医疗临床实践结合在一起。
自我分析和梦的分析。这两种基本方法体现了弗洛伊德的科学研究的一贯作风,即重视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精神现象。
R·S·林德在《知识的目的?社会科学在美国文化中的地位》一文中曾说:“有人说过,过高估计在人类事务中的意义,这近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这种不可能被弗洛伊德超越了。” 他的敏感,使他在对歇斯底里病人的治疗中创造性地发展精神分析法;而他的勇敢让他在众人,甚至是至交的怀疑下坚定自己的理论和研究。在今天看来,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或许有极端偏激之嫌疑,因为他的理论大多是建立在对精神病人的观察和治疗之中。但是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理论,对社会科学的发展可谓举足轻重。即使弗洛伊德和他的理论备受争议,但其基石作用无庸质疑,不可撼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