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夫妻吵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但真正在气头上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吵架是亲密关系中的一种谈判表现,也是用来确定自己的人际边界的行为表现,通过宣泄情绪来捍卫自己的界限和原先的观点。
01
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做到这四点才能不影响亲子关系
第一点:让孩子知道爸妈吵了架
许多家长认为故意对孩子隐瞒吵架,可以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其实家长着实低估了孩子对家长的表情、语气、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了解。
也或许是家长低估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承受能力。孩子具有洞察家庭成员生活习惯的能力。在家长因为某事产生分歧起小争执时,可以尝试大方告诉孩子,让孩子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同时家长也要注意孩子的反应和情绪变化,至于争吵过程中会出现的敏感话题和词语,家长还是要尽量克制,否则孩子有样学样就不好了。

第二点:让孩子当起小裁判
清官难判家务事,当家长不可避免地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这时候两个人都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被怒火中的情绪冲昏了头,甚至各执一词来贬低对方或者翻旧账来一笔一笔算谁对谁错,相互看不顺眼,拒绝道歉。
孩子接受到家庭矛盾的第一反应就是惴惴不安的眼神,可以看出孩子的焦虑和无能为力。这时父母可以尝试压低怒火,温柔的让孩子当起小裁判,问孩子刚刚爸爸妈妈谁错了,孩子会公平公正的对出自己的看法。
如果孩子不敢说,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大胆的说不要有所顾忌,最后父母谁错了就给另一方赔礼道歉,这样不仅缓解了争吵的尴尬,又可以其乐融融了。

第三点:让孩子知道父母吵架并不是他的原因
孩子对于家庭绝对的信任,也较为敏感,从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越小越容易有个人中心倾向。从孩子的视角看待父母争吵,会下意识地认为父母的喜怒哀乐都会受到他的影响。
从而出现父母开心他就开心,父母争吵他就会害怕,焦虑的表现,甚至希望自己乖让父母关系好起来。父母争吵和孩子无关,这时候,家长需要非常明确地表态,让孩子明白,吵架的原因和他没关系。
这时孩子才会放下心里的包袱,而不再害怕,家长也要见好就收不要一直揪着对方的错误不放,争吵毕竟也对夫妻感情有一定的影响,建立好的家庭氛围才是家庭幸福的标准。

第四点:记得安抚好孩子
父母吵架之后,要记得安抚孩子,抱抱他并对他说:这不是你的错,爸爸妈妈会解决好,然后向孩子道歉不小心影响到了孩子的情绪。
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永远爱他的,并让孩子无比安心地觉得刚刚发生的事只是个意外,他的家还在,父母亲也还都爱着他。
多陪伴孩子一些,等孩子长大了也不粘着父母了,多给孩子一个拥抱能化解孩子心中的不安,多给孩子一些安抚,让孩子感知来自父母的爱来自家庭的温暖。

同住一个屋檐下,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小摩擦,当意见发生分歧时,都要注意维护家庭团结的方式方法:
双方在发泄完后都应该冷静下来,站在对方的立场学会倾听各自的想法,说出自己生气的原因,希望对方原谅自己刚刚发泄方式的不对,这样尽可能避免一场“恶战”。
吵架多是两个人在气头上又互不相让造成的结果,一直僵持着等着对方妥协来结束战争,恰恰对方也是这样为了面子,于是相互板着脸,不仅仅影响了正常的家庭生活更涉及到了孩子的情绪。
将注意力放在当下要解决的问题向配偶询问解决方法,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语言。不要使用我们不希望孩子模仿的脏话。当然这需要时间和练习有时候心情差极了,嘴可不听使唤可不要停下尝试的脚步哦。卡罗尔一直在教3岁的儿子史蒂文怎么表达愤怒却不伤害别人。她会把孩子带到厨房的椅子上,告诉他时间到了快点冷静下来很明显,这个方法十分奏效卡罗尔自己都没有想到!有一次她和丈夫正在争执。史蒂文跑到两人中间说嘿不许骂人!妈咪你最好去厨房里那张椅子上坐着!卡罗尔不得不羞愧地认为儿子是对的。在争执的时候,要保持冷静和果断,以显示我们的自尊与自信。杰伊的老婆马上要发飙了。他冷静地说我不会骂你。我也不会听骂我的人的话。
抵制住责备配偶和他人的冲动,反过来把注意力放在要解决的问题上。不要给孩子这样的印象,即问题都是他人造成的,相反我们可以说我听见你说的了,但是我不同意咱们怎么办?这样的表达在无意中传递给孩子沟通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让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以后再遇到问题的时候他就不会怨天尤人凄凄艾艾。不要放话威胁却不实行例如说些你要是再做一次我就不和你说话了之类的话。当我们真的生配偶的气的时候,可能需要自己冷静一段时间。但不要忘了告诉孩子你还会回来束手无策的时候,试着用字条交流。这样可以使对方听到我们的心声,同时又不会打断我们要说的话还有就是可以避免牵涉到孩子们。别忘了告诉孩子他们看到的父母间的争吵已经得到了解决,有始无终会让孩子一直记挂着。
如果可以的话和配偶安排在外面约会私下里探讨需要解决的问题,孩子会问父母发生了什么。这个时候,要三思之后作答。即使我们说没什么孩子也会从紧张的气氛中感觉到不对劲。有些家长出于好意对孩子隐瞒矛盾的事实,然而这就剥夺了孩子观察婚姻关系的发展变化学习处理问题的机会。对许多孩子来说尽管父母有时并不相互认同,但问题最终还是会解决的。知道这点他们才会有安全感我们的解释要尽量简短。要是不和孩子解释,有时候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错。贾尼丝对4岁的阿莉说你今天早上是不是听到爸爸和妈妈吵架啦?我们在争论该谁送衣服到干洗店呢。一开始我们俩都说忙但最后问题解决了。保罗是个离婚的父亲。他发现和孩子这样说是很好的虽然爸爸妈妈不住在一起了,但是原因不在你们。我们俩都爱你们,也会给你们支持。我希望以后不会发生争吵了。
告诉孩子所有的情绪都是被允许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行为也是这样。我们也要鼓励孩子抒发情绪。让孩子听到你下班回家抱怨真累的话,让他看到你安抚累了一天的配偶。孩子会因此感觉家是安全的场所,坏情绪也会被处理掉。要知道配偶不一定要百分之百地与你一致,你俩只需要在重大问题上意见一致就行了。这样可以减少争执也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上有不同的人,应该学会宽容和适应邦妮和迈克同意将孩子们上床睡觉的时间定为8点,然而两人有着不同的睡前流程。邦妮喜欢坐在床上和孩子们挤在一起,给他们念故事。迈克则不同他故事讲得很好,但是后背不好所以他更习惯坐在椅子里,一边打着呵欠一边神吹。有趣的是,孩子们一见迈克要念书上的故事或是邦妮想讲故事就会大声抗议。
做好准备孩子有时会拿父母之中的一方去挑战另一方。琼对两岁的马克说晚饭前不准吃糖。马克眨了眨眼睛说是爸爸说我想吃的时候都可以吃。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说爸爸说得不对,可是这个时候孩子爸爸笑着走了进来,琼就忍住没说只听爸爸说挺行啊,小马克但咱俩都知道那不是真的。我知道你想让我们同意你天天都吃糖!挤出时间和配偶约会吧。你们得多多关注对方,不要总是只有起床和睡觉那一点儿时间。不但我们自己会从约会中受益良多,孩子们也会看到婚姻关系可以是亲密和美好的。找个平静的时刻和伴侣讨论各自处理矛盾的方式。是否配偶习惯于冷静地处理问题,而你总是在对峙的时候一吐为快,过后再加以弥补?处理矛盾方式的不同会导致误解的产生,甚至还会伤害感情影响孩子。
萨莉很讨厌自己在给孩子准备出游的东西时丈夫在一旁踱步好像每次都急着轰大家出门。有一天萨莉问丈夫他小时候全家出游是怎样的。丈夫不好意思地说每次都是爸爸第一个出门坐上车一个劲儿地按喇叭。这时妈妈会慌慌张张地忙这忙那又晚啦。于是萨莉的丈夫许诺将来会帮萨莉一把,不会再催了我们不是一定要重蹈父母的覆辙。大家可以学着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变小时候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习性。米娅小时候每个暑假都会和爸爸妈妈还有姐妹们一起去欧洲游玩。他们一家子挤在车里行李放在车顶上,米娅还记得当父母因为查看地图而起争执的时候,自己心里不舒服的感觉。妈妈责备爸爸不会看地图,爸爸则红着脸一边骂外国的街道一边开车成年后的米娅重复了妈妈的做法。但是经过几次和丈夫由迷路引发的冲突,她发誓再也不会让孩子看到这种场面。现在的米娅在出行前都会事先研究地图,和丈夫一起决定要走哪条路。
“父母吵架,应该避开孩子吗?”一般的回答:“肯定要避开呀,孩子还那么小,会被吓坏的,甚至还会导致心理创伤!”也有不少人认为不需要,只需要在吵架以后和孩子解释清楚就好。那么,父母吵架的时候,究竟要不要避开孩子呢?
一、压抑氛围中的暗潮涌动
有时候即使对面的两个人在强颜欢笑,但还是可以嗅到某种暗潮涌动的气氛。这几乎是所有人类共有的能力,可以感知到彼此的情绪,而孩子因为要通过父母的情绪来调整自己,所以往往会更敏锐一些。
二、父母功能的丧失
当夫妻争吵的一刹那,父母的功能会突然消失,父母们这时候就像个孩子一样,在要求对方必须要做些什么。此刻他们的子女,就好像突然“失去”了爸爸妈妈一样。如果频繁发生这种情况,子女会无意识地进入到家长的位置,变得“成熟懂事”,去接纳或者缓解父母的情绪。
三、怎样减小伤害
1年龄阶段方面
在孩子0-5岁这个年龄,夫妻的冲突最好要避开孩子。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重视的是情绪的感知,看到冲突会强化他们的不安全感。5岁之后的有些争执是可以让孩子看到的,比如家庭分工、某件事的观点等。
2促进孩子的表达
孩子看到父母吵架时的情绪和冲突,包括事情是怎么解决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由此引导孩子正确人生观的建立。
在实际的生活中,争吵其实已经是平时积累的结果,孩子难免卷入其中,有些甚至成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种创伤,但不得不说处理得当的冲突,有时反而成为了子女们成长的又一个契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