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离婚22年仍与“前夫同居”:经常被家暴,为何这句话害了她?

女子离婚22年仍与“前夫同居”:经常被家暴,为何这句话害了她?,第1张

浙江省丽水市静宁法院发布了“人身安全保护令”(据报道,这是浙江省2020年发布的首个人身安全保护令)。据媒体报道,“涉案双方”是一对22年前离婚的夫妇,“前夫”经商失败,一直与“前妻”和他们的女儿生活在一起。然而,让人愤怒的是,“前夫”在喝酒后不断殴打“前妻”,甚至用刀威胁“前妻”。法院最终裁定,禁止“前夫”对“前妻”实施“家庭暴力”。

其实,这样的事情的发生,在直接的感知中,是一种相对反常的现象。毕竟,离婚22年后,前夫还在继续虐待前妻,这似乎总是很奇怪。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离婚后留下来”的生活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前妻”收留生意失败的“前夫”并没有什么错。毕竟就像从前的“夫妻”一样,在撕毁结婚证的同时,并不一定,所有的友谊都会被撕毁。尤其是对儿童来说,它本质上是撕扯。

因此,即使离婚22年,“你不结婚,我不结婚”,仍然可以继续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并不是什么绝对的“怪胎”。最根本的问题是世俗婚姻中的性别关系始终处于一种扭曲的状态。此外,“家暴”(多为男人打女人,少数是女人打男人)在民间是一种“家耻”,即使存在,也会尽量被容忍。

然而,对于上述案例中的“离婚夫妇”,媒体上有很多争论都是把焦点放在“离婚22年”上,而不是强调“对家庭暴力的绝对憎恶”。但事实上,无论离婚与否,家庭暴力都是不允许的。因此,在基本事实确立后,必须对上述事件中的“前夫”予以谴责。

然而,“离婚后不出门”现象的根本问题在于,对于世俗的婚姻秩序而言,所谓的“结婚证”只是一种处理行政秩序的存在象征。在世俗婚姻中,道德秩序可能更为重要。这是对与错的因果关系,但并不是只有“男尊女卑”才能解释清楚。因为,很多人对于婚姻的整体认知,并没有把法律意识放在首位。

一般来说,夫妻离婚后,就意味着两人的生活关系完全分开了。即使有一些互动(因为孩子或工作),“距离”也会下意识地保持。即使一对夫妻是有感情、有正义的,也不会“继续同居,遭受家暴”。

说实话,在这种情况下,前夫不仅无耻,而且前妻也足够软弱。说到底,对于自己的“前夫”来说,既然已经走到了“离婚”的尽头,那就说明已经对“前夫”失望到了最后。这种时候,无论是主动避风,还是被动避风,都是不够明智的。

即使,对于“前夫”的可恶行为,只要有任何迹象,都应该永远放手,直到你想要的为止。毕竟,在离婚22年后,忍受这一切是懦弱和无知的表现。当然,有些人会把孩子当作“容忍我”。但其实,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孩子们怎么能健康成长呢

不得不承认,在上述事件中“前夫”打“前妻”,可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恶霸”。因为,从众多的“家暴”案例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常见的形象”,“家暴男”基本上都是“在家汉”,但在外更“软”。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有可能证明,事实上,男性可能下意识地认为,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过程是“合法的”。

所谓的“合法性”是由婚姻的道德秩序所支撑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知道,就目前的婚姻观而言,这些想法已经过时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许多经济落后的地区,这种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从本质上讲,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是附庸的。

幸运的是,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男性妥协”现象开始出现。然而,作为一个整体,女性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仍然非常有限。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并不缺乏“女强人”的表达,但是,仍然只是个别情况的存在。而且总体上男女平等的气氛,还没有普遍形成。

想知道,“生是你的男人,死是你的鬼”,这种男人主宰女人命运的观念,其实在很多地方仍然“萦绕”。尤其是,人们对“老一代”(出生在60年代、50年代及以上)的看法依然强烈。最常见的情况是:“生前同住,死后同穴。”即使大多数时候,他们的生活并不幸福。

朱迪斯•斯泰西(Judith Stacey)曾认为“传统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或多或少取决于儒家家庭制度的成功运作”。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的家庭、经济和社会是一种制度,即“父权制”。虽然,在当前的道德秩序下,这一体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挥发出的气味,还有曾经的“原味属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暴力”实际上是有根据的。一方面,男人自然认为“打老婆是正当的”;一方面,女人自然会认为“老公不能降价”。总之,坏与悲相巧合,使千年的浮渣概念,依然潜伏在世俗之间。

所以,从“反性侵犯”到“反家庭暴力”,让受害者知道“你被伤害了”比“这是可耻的”重要得多。即使对上述案例中的“前妻”来说,“保护令”也很重要,或者重要到可以让那些人渣远离,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保存证据并把他送进监狱。

甚至,理想丈夫的标准,理想婚姻的秩序,也应该有一些反映。“好丈夫”不仅是有钱的男人,而且是尊重妻子的男人。美满的婚姻,不是看得漂亮,而是了解自己。真正的性别平等不是谁保护谁的问题,而是谁应该尊重谁的问题。

坦率地说,“保护令”只是一种法律层面的、行政层面的程序性指示。它是否工作只能在结果发生后才可以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上述事件中的“前妻”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前夫”,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绝对的伤害,避免无辜的人被欺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5403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5
下一篇2023-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