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文对话聊天怎么说
文言文,或者说古文里,聊天这样的意思,用谈或论来表达的。聊字是没有谈话的意思的,天字更不用说。
古文常有谈论风生,高谈阔论等字眼。现代人也喜欢用会晤,晤谈之类的现代语汇,但会字本意相遇,聚集,会晤的会字并不表达谈话的意思,只表达会见聚集意。晤字亦无谈论之意。可以说,现代汉语离汉字已经走太远了,渐渐都不是一个文字体系的了。
在古代,人与人交谈多用“话”来表示。有以下几种含义:
1、说;谈
2、又如:话夜(夜谈);话心(谈心);话家常;话雨(朋友相聚晤谈旧事)
3、告诉。如:话信(口信);话口(方言。口风;口气)
4、用于假设复句的偏句句尾。如:如果这样的话,我就不参加了。
5、相当于章回的意思,如《头颅中国》一书的体例分为二十话。
扩展资料:
在中国的古诗词中,常常采用多种手法表达交谈之意。
如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意即打开窗户面对着场圃,喝着酒谈论桑麻的长势。此处的“话桑麻”就是聊天的意思。
再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处的“话”就是闲谈的意思。
搜狗百科—话
2 怎么样文言文跟别人说话文言文是用文言书百面语写的文章,简称“文言文”,只能读、写,不能“说”。能说的叫“口语”,称为“言”、“语”,而不是“文”。
由于文言不适合口语交谈,自古以来,没度有人能用文言说话。古人读写文言文,说话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社会口语。我们只能知道各个时代的人口知语不大一样,但因为没有录音资料,无法知道每个时代的具体语言。
现代影视剧中,人物对话,一般是参考古代白话文使用的社会语言,不可能完全符道合实际情况。
即便是“现代文”,用来说话也是不版可行的,毕竟它是书面语。假如,你对新交的女(男)友说:“即日起,东街西餐厅因装修将休业数天,我们急需商讨关于晚餐地点事宜,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你的朋权友不生气才怪!
3 怎样编写一个幽默对话的古文獐与鹿》
一日,一老者指一獐一鹿问一小童曰“何者獐?何者鹿?”
小童实未见獐、鹿二者,良久,谓其曰“獐者边乃鹿,鹿者边乃獐。”
老者大奇。
《有尾者斩》
龙王于河阴下其令曰“今后,凡有尾者斩。”
一日,一鹿饮于其畔,闻泣声,顺之望去,见一蛤蟆泣于丛中。
问之“汝无尾,为何泣焉?”
蛤蟆谓之曰“我虽无尾,怎奈蝌蚪有尾。”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我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乎?”
可参考
4 你,用文言文怎么说尔、卿、公、若、子、女、你、君、彼
一、尔拼音:ěr
释义:
1、你,你的:尔父。尔辈。尔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尔曹(你们这些人)。尔虞我诈。
2、如此:偶尔。不过尔尔。
3、那,其(指时间):尔时。尔后。
4、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5、词尾,相当于“地”、“然”:卓尔。率尔(轻易地)。
二、卿拼音:qīng
释义:
1、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卿。卿相。
2、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3、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
4、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5、古代夫妻互称:卿卿。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
6、姓。
三、公拼音:gōng
释义:
1、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让大家知道:公开。公报。公然。
5、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敬辞,尊称男子: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雄性的:公母。公畜。
8、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公公。外公(外祖父)。
9、姓。
四、若拼音:ruò
释义:
1、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顺从:“曾孙是若。”
7、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五、君拼音:jūn
释义:
1、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君主。君子。君王。君上。国君。君权。君临。君侧。
2、古代的封号: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长安君。
3、对对方的尊称:张君。诸君。
5 古代人他们都是用文言文说话吗,乡下人也用文言文对话吗,,不用。
首先,你必须了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而不是说所有古文都是文言文。
古代有些小说作品是用白话文,例如四大名著,三言两拍就都是白话文。这样的白话文才是古代人日常所使用的。按我们今天看来,即使是白话文,也有很多古文色彩,而这些古文色彩就是古人与今人语言方面的不同之处。
至于古代的乡下人说什么话,这就如同现在一样,有一些被认为粗鄙的市井俚语,仅存在于下等阶层,城市中有教养的人是不会说的,但是这样的语言,才恰恰是被使用最广的。就比如说你根本无法想象温爷爷一张嘴就“嘎哈呀”一样——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而且古代地域之间的交流较少,所以语言种类较多。有通行全国的官话,但是普及程度不高,甚至一些朝廷重臣也不会说官话——这里你就把官话当做普通话来理解,意思差不多,差别不大。比如在南方落后地区(古时候闽浙一代算是贫困的了,直到明清才富起来)会出现“十里不同音”的情况。
文言文脱胎于先秦,随着儒家思想的普及也被普及为日常书面用语,古代写信都要找人代写,不仅是因为不识字,还有就是信件也属于书面用语的范畴,要有一定文言文修养的人才能写,没有进过学的平民百姓是写不了的。
6 “句子”用文言文怎么说翻译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了,子敬先去世了。
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了。”说话时脸上看不出一点悲伤的样子。
就要来轿子去奔丧,一路上都没有哭。 子敬向来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的人和琴都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 出处《晋书·王徽之传》:“献之卒,徽之……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 释义:子猷:王徽之 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 子敬:王献之 字子敬 王羲之的儿子 亡:去,不存在。
都:总,竟。了(liǎo):完全。
舆(yú):轿子。调:协调。
“人琴俱亡”,表示看到遗物、悼念者的悲痛心情。 典故: 王徽之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曾担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将军府参谋)。
他性格奔放超脱、不受约束,常蓬松着头发,衣带也不系好,就随随便便地上街寻友,出门访客。闲散成性的王徽之对自己所担任的职务,也不常过问。
他做过车骑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一次桓冲问他:“你在管哪方面的事啊?”他含含糊糊回道:“大概是管马吧。”桓冲又问:“管多少马呢?”他回道:“我不懂马,是个外行,管它有多少哩!”桓冲再问:“近来,马掉可多?”他干脆说:“活马我尚且弄不清,哪里还弄得清马!”王徽之有个弟弟叫王献之,字子敬,也是东晋的大书法家,与父亲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
徽之、献之兄弟俩感情非常好,年轻时同住在一个房间里。平时,做哥哥的很佩服自己的弟弟。
有一天,家里失火。徽之吓得连鞋也来不及穿,慌忙逃走;献之却神色不变,泰然地被仆人扶出。
一天半夜,他们家里钻进来一个小偷,打算把凡能拿走的东西都偷走。王献之发觉后,就慢吞吞地说:“偷儿,那青毡是我家祖传旧物,就把它留下来吧。”
小偷一听,惊慌地逃跑了。他们兄弟俩常在晚上一起读书,边读边议,兴致很高。
有一晚,两人一起读《高士传赞》,献之忽然拍案叫起来:“好!井丹这个人的品行真高洁啊!”井丹是东汉人,精通学问,不媚权贵,所以献之赞赏他。徽之听了就笑着说:“井丹还没有长卿那样傲世呢!”长卿就是汉代的司马相如,他曾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和跟他私奔的才女卓文君结合,这在当时社会里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徽之说他傲世。
后来,王徽之任黄门侍郎(皇帝身旁的侍从官),因不习惯宫廷那一套十分拘束的生活,就辞职回家。说也巧,他回家没多久,居然和王献之同时生起病来,而且两人的病都不轻。
当时有个术士(看相占卜为业的人)说:“人的寿命快终结时,如果有活人愿意代替他,把自己的余年给他,那么将的人就可活下来。”徽之忙说:“我的才德不如弟弟,就让我把余年给他,我先好了。”
术士摇摇头:“代人去,必需自己寿命较长才行。现在你能活的时日也不多了,怎么能代替他呢?”没多久,献之去世。
徽之在办丧事时居然一声不哭,只是呆呆地坐着。他把献之生前用的琴取过来,想弹个曲子。
但调了半天弦,却总是调不好。他再也没心思调下去了,就把琴一摔,悲痛地说:“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意思是说:“子敬啊子敬,你是人和琴同时都失去了啊!” 王徽之因极度悲伤,没多久病情转重,过了一个多月也了。后来,人们就用“人琴俱亡”,表示看到遗物、悼念者的悲痛心情。
众卿平身!哈哈哈。在古代,问候是一件大事,不同的官阶与地位的人,相互问候时的口气与用语都是不同的,有资格对大家同时做问候,恐怕只有皇帝吧,或许还有在场官最大的一个,有资格说:诸位大人,别来无恙啊?(呃,这个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
1 找古文 一个对话的古文 (短些)
1两小儿辩日
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同“智”)乎?”
(1)辩斗:辩论,争论。
(2)故:原因,缘故。
(3)以:以为,认为。
(4)去:离。
(5)日中:中午。
(6)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7)及:到了。
(8)则:就。
(9)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0)为:是。
(11)沧沧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
(12)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3)决:裁决,判断。
(14)孰:谁,哪个。
(15)汝:你。
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第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第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2瞳子何必在大
原文:嵇中散语赵景真①:“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②,恨量小狭③。” 赵云
:“尺表能审玑衡之度④,寸管能测往复之气⑤。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⑥。”
①稽中散:嵇康,嵇康曾任中散大夫。赵景真:赵至,字景真,曾随嵇康学习,
有才气。
②白起:战国时秦大将。
③恨:遗憾。小:稍微。
④表:古代测量太阳影子来计算时间的标竿。玑衡: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
⑤管:古代校正乐律的工具。
⑥识:才智。
译文:稽中散(嵇康)对赵景真说:“你的眼睛黑白分明,有大将白起的风采,遗憾的是器量狭窄啊。”“赵景真说:“尺长的标杆可以测定太阳运行的精确度,寸长的竹管可以测定音乐的高低。何必要大呢,只看才智如何就可以了。”
2 怎样编写一个幽默对话的古文獐与鹿》
一日,一老者指一獐一鹿问一小童曰“何者獐?何者鹿?”
小童实未见獐、鹿二者,良久,谓其曰“獐者边乃鹿,鹿者边乃獐。”
老者大奇。
《有尾者斩》
龙王于河阴下其令曰“今后,凡有尾者斩。”
一日,一鹿饮于其畔,闻泣声,顺之望去,见一蛤蟆泣于丛中。
问之“汝无尾,为何泣焉?”
蛤蟆谓之曰“我虽无尾,怎奈蝌蚪有尾。”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我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乎?”
可参考
3 怎么样文言文跟别人说话文言文是用文言书百面语写的文章,简称“文言文”,只能读、写,不能“说”。能说的叫“口语”,称为“言”、“语”,而不是“文”。
由于文言不适合口语交谈,自古以来,没度有人能用文言说话。古人读写文言文,说话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社会口语。我们只能知道各个时代的人口知语不大一样,但因为没有录音资料,无法知道每个时代的具体语言。
现代影视剧中,人物对话,一般是参考古代白话文使用的社会语言,不可能完全符道合实际情况。
即便是“现代文”,用来说话也是不版可行的,毕竟它是书面语。假如,你对新交的女(男)友说:“即日起,东街西餐厅因装修将休业数天,我们急需商讨关于晚餐地点事宜,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你的朋权友不生气才怪!
1 用古文怎么说
“用”字在古文中也是“用”。
用 yòng
释义:
1、人或物发挥其功能:使~。~心。~兵。~武。
2、可供使用的:~品。~具。
3、进饭食的婉辞:~饭。
4、花费的钱财:费~。~项。~资。
5、物质使用的效果:功~。有~之才。
6、需要(多为否定):不~多说。
7、因此:~此。
古文中的“用”:
1、《明史·詹荣传》
二十二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鲁迷贡使留甘州者九十余人,总兵官杨信驱以御寇,死者十之一。荣言:“彼以好来,而用之锋镝,失远人心,且示中国弱。”
白话译文:嘉靖二十二年,(詹荣)以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鲁迷国派遣的贡使九十多人滞留在甘州。总兵官杨信驱赶他们与蒙古军队作战,战死十分之一。詹荣上疏说:“鲁迷国为双方交好派来使者,我们却驱赶他们与蒙古兵作战,这样做会丧失远方的人心,况且让人以为中原国家实力弱小。”
2、《新唐书·张文瓘传》
绩曰:“子无为嫌。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
白话译文:李绩说:“你不要疑忌。像属僚中的某某,做事犹豫缺少决断,所以我用佩刀赠给他,想使他遇事能果断:属僚中的某人行为放纵缺少检点,所以我用玉带赠给他,使他遵守各种规章法令。而像你这般才华,没有什么地方不可以施展的,哪还用得着赠送什么礼物(来警策)呢?”
3、《淮南子·道应训》
故曰:无细而能薄,在人君用之也。
白话译文:所以说,没有地位低微而且能力微薄的人,关键在于贤能的君主是如何利用他们。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用品 [ yòng pǐn ]
使用的物品:生活~。办公~。
2、日用 [ rì yòng ]
日常生活的费用:一部分钱做~,其余的都储蓄起来。
3、中用 [ zhōng yòng ]
顶事;有用(多用于否定式):这点事情都办不好,真不~。
4、用力 [ yòng lì ]
用力气;使劲:~喊叫。~把门推开。
5、不用 [ bù yòng ]
表示事实上没有必要:~介绍了,我们认识。大家都是自己人,~客气。
2 大家 用文言文怎么说大家:诸位、众位、列位;
你们:文言文代词没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是复数还是单数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如: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我和你们尽全力来除去险阻。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他们力量衰竭我们的力量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文言文中有了表示不止一人时,可在代词后加上“辈、侪、属、曹、等”字,如:我辈、吾侪、若属、尔曹、汝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我辈”等不是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它们只是短语,如“我曹”的意思是“我们这些人”。“我们”仍是从“我”翻译出来的,“曹”字翻译成“这些人”。
若属且皆为所虏。(《鸿门宴》)你们这些人都将被(刘邦)俘虏。
所以表示现在“你们”的意思,文言文可以直接用“尔、汝(女)、若、尔”等,为了表示明确,也可以用“尔等、汝等、尔曹、汝辈、若属”等短语。
文言文中表达如何,怎样一般会有个“何”字。具体放在什么位置要看具体情况。比如“为之奈何?”(《鸿门宴》,翻译:该怎样做?)
扩展资料
“文言”是与“白话”相对而言的。“文言”是指我国先秦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口头语言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书面语言。“文言”在当初是脱胎于古口语的,但写法简练精致。后来口语不断变化,而文言文却越来越定型了。
18个常用文言虚词和文言史书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言文中,推敲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有以下几种常见方法。
1 文本迁移法
这一方法需要学习好所学的文言文本,能在适合的时候进行语义迁移。
2 事理检验法
通过常识或所学知识推断词语在文言中的含义,若不能切合常理和事理,就要考虑是否有通假现象。
3 语境推断法
看实词在文言文中是否符合上下文,切合语境,常见的是实词的褒贬异议。
4 语法推断法
借助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特殊实词的含义。具体古汉语语法可查阅高本汉先生的《古汉语语法纲要》。
5 互文见义法
同义对应和反义对应结构句式相同,可利用上下文的对照来推断。
6 成语推断法
我们可以在所知道的成语中推断出文言文中实词的含义,看迁入是否顺畅 。
参考资料:
聊天常用语言用文言文
1聊天时能用来装逼的文言文有哪些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三思而后行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6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7多行不义,必自毙
8玉不琢,不成器
9人不学,不知道
10侮慢自贤,反道败德
通俗易懂接地气,汝等自行融会贯通,活学妙用
另赠尔以谏:(盛穴者雷必摧之,望慎之再慎)
2把"聊天"两字翻译成古文古文中聊天可以用谈和语表示来表示。
一、谈
例:“我想和你聊天”的古文是“吾欲与汝谈。”
作名词解释时
谈(tán)指所说的话,言论[whatissaidortalkedabout]。
如:奇谈(令人奇怪的言论);言谈(谈话的内容和态度);谈交(言谈之交);谈功(言谈的功夫)
二、语
例:“孩子们在树下聊天”的古文是“小儿于树下语。”
语分为俩种:
1、yǔ,用于“语文”“语言”“汉语”“默默不语”。
2、yù,告诉,如“不以语人”。
扩展资料
聊天的基本解释:
1、以轻松随便的方式谈话,不拘礼仪地,不受拘束地谈话
例如:我们常在一块儿聊天,是双方或者更多人的聊天,并不是一个人在说。
2、闲谈
例如:为了聊天,一直站在家门口。
聊天的引证解释:
谈天,闲谈。以轻松随便的方式谈话。
如《龙须沟》第三幕:“我把衣裳撂下,跟他聊天。”骆宾基《旅途》二:“长途汽车的旅客都麇集在棚底下,喝茶,聊天,有的打扑克。”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五章:“胡镜泉没有搞过群众工作,不知怎么做,要聊天也不知从那儿聊起。”
——谈
——语
——聊天
3文言文常用语言文言文常见的语气词有以下几个:1、也:(1)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
如:夫将者,国之辅也。(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2、矣:(1)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
如:道之不行,已知之矣。(2)用在句尾,表示疑问、感叹、祈使语气。
如: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可疾去矣,慎勿留。3、乎:(1)用在句尾表示疑问语气。
如:壮士,能复饮乎?(2)用在句尾,表示感叹、祈使语气。如:天乎!吾无罪。
/子其行乎?(3)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
4、者:(1)表停顿语气。如: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2)用在时间词后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昔者吾舅死于虎。
(3)用在句尾表疑问。如:无差,谁为多与者?(《狱中杂记》)5、耶:(1)用于句尾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如: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然则何时而乐耶?(2)用于句尾疑问中略带测度,相当于“吗”。如:得无教我猎虫所耶?(3)用于句尾表反问,相当于“吗”。
如:呜呼!州县者真驿耶?(4)用于句尾表感叹,相当于“啊”。时耶,命耶?从古如斯。
6、邪:(1)表疑问,相当于“呢”“吗”。如: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2)表感叹,相当于“耶”。
如:乾坤其易之门邪。
4求文言文日常用语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
(“锐不可当”)19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0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1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22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23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24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25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26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27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8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29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30分:fēn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2、分配,分给。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4、fèn,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31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2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2、恶、坏(陟罚臧否)33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35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36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37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38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相(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39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40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
5请问古人日常会话用的是文言文还是什么不是!要想弄清这个问题,你得分清三个概念:古代口语、古白话和文言。
任何语言都有口语与书面语之分。古代的文言就是古代的书面语。文言文最初与口语较为接近,后来同口语逐渐脱节,并形成一套较为定型的词汇,语法系统。
口语在不断发展变化,而文言则处于相对凝固的状态,但它又不是一尘不变的。尤其是秦汉以后的作家在模仿先秦经典作品进行写作时,他们不能不受当时口语和民间创作的影响,不断给文言增加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从而使文言也有所发展和变化。
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我们称之为“古白话”(学术界一般把从晚唐五代开始直至“五四”时期形成的古白话称作近代汉语)。
1 怎么用文言文骂一个
尔母婢也!(就是你妈妈是奴婢,脏话差不多就是你妈是 )还有个词叫“竖子”差不多就是你这个臭小子的意思文言原文 & 白话翻译 汝彼娘之大去老妪, 的死 汝有何能? 你有什麽才能? 若真有能, 要是你真有能耐, 何也伏於案上之学子者多於半者? 为何趴在桌上睡觉的学生超过一半? 厌汝者十者多有六, 讨厌你的十个里有六个, 汝良乎? 你真的好吗? 其数可见也。
从这些讨厌你的人数就知道了 前事不咎, 之前的事我就不和你计较了, 今日之事则可恶也, 但就今天的事来说你真的很可恶 而令吾所气愤。 让我真的很生气! 母之,诚彼娘之非悦 妈的, 的不爽。
2 如何用古文来骂人,或者用古文来骂男的登徒子(男),浪荡儿,泥腿儿,下九流,狐媚儿(女)
前面这些都是骂人很凶的了。更凶一点的话要拐着弯子骂,这要点技术。
举个栗子:出自庄子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
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看不懂自己百度。
还有就是当着别人面说别人父母名字也是很大的侮辱。还有男子有字你不叫字,叫名也是侮辱。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很多古装剧不知道这点,常常互称姓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