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贾母听到宝玉挨打的消息后,马上赶到“出事”地点,她先是大声训斥儿子,接着就要“离家出走”可以说,这是小说中描写母子两人矛盾最激烈的一场。
贾母疼爱孙子有目共睹,而贾家嫡亲也只剩下宝玉这么一颗独苗,这不争的事实,让贾母和贾家其它人都心知肚明,所以宝玉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贾府的神经。
2、薛宝钗亲自来送药给宝玉,然后说了一句关切的话“早听人一句劝,不至于这样”她是劝过不少,贾宝玉不听,后来那一句话,直晃晃地就说,她看了心疼。薛宝钗从没这么直白过,就是在贾宝玉的事情上,太直白了。
3、林黛玉知道了这件事,默默哭肿了眼睛,但是怕人笑话,白天不敢出场。
扩展资料
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
他交结贾家敌对势力忠顺亲王的戏子,犯了政治大忌;导火索是贾环在政老爹面前诬告宝玉“强奸(母婢)未遂,(金钏)赌气投井”。
贾政闻而暴怒,回书房关门将宝玉一顿毒打。总共打了大约五十板子,贾母赶来已迟,严斥贾政后,命人将奄奄一息的宝玉从书房带回自己屋里。贾政三番落泪,事后也颇悔下手太重,后脚跟进贾母屋里欲看宝玉,又被贾母斥出屋里。
1、拌嘴是因为前两天张道士给贾宝玉提亲,宝玉心中大不自在,回去后又受黛玉奚落,宝黛彼此闹了不快,随后在端午节宴席上闷闷的大家不欢而散,宝玉回怡红院晴雯上来帮他换衣服,不慎将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上打折了股子,宝玉以此为导火索,遂没好气的发了脾气,晴雯个性又烈就顶撞了他,这样两人就吵成了一团。
2、两人拌嘴,宝玉有说到:明儿你自己当家也是顾前不顾后的?随后又说:好离好散等,暗示晴雯会离开大观园,姐妹离散;晴雯有说:平时不知坏了多少玻璃缸、玛瑙碗也没见二爷气这么大,可见这次宝玉发火重点还是一心在黛玉身上,太过在乎她的感受,彼此心中纠结;袭人来劝架说出“我们”来这,引起多少无限往事,是不写之写,道出宝玉袭人曾经许多故事;之后宝玉又说:回了太太打法晴雯出去,可见后来晴雯出去跟太太有关;晴雯哭着说:就是碰死这里也不出去,可见晴雯生是怡红人,死是怡红鬼,若离开大观园即使生命终了时。
3、湘云带来绛纹石戒指四个,一个给了袭人,一个给了鸳鸯,一个给了金钏,一个给了平儿。
4、湘云和翠缕关于阴阳的对话有:
湘云听了,由不得一笑,说道:“我说你不用说话,你偏好说。这叫人怎么好答言?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样。”翠缕道:“这么说起来,从古至今,开天辟地,都是阴阳了?”湘云笑道:“糊涂东西,越说越放屁。什么‘都是些阴阳’,难道还有个阴阳不成!‘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翠缕道:“这糊涂死了我!什么是个阴阳,没影没形的。我只问姑娘,这阴阳是怎么个样儿?”湘云道:“阴阳可有什么样儿,不过是个气,器物赋了成形。比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翠缕听了,笑道:“是了,是了,我今儿可明白了。怪道人都管着日头叫‘太阳’呢,算命的管着月亮叫什么‘太阴星’,就是这个理了。”湘云笑道:“阿弥陀佛!刚刚的明白了。”翠缕道:“这些大东西有阴阳也罢了,难道那些蚊子,虼蚤,蠓虫儿,花儿,草儿,瓦片儿,砖头儿也有阴阳不成?”湘云道:“怎么有没阴阳的呢?比如那一个树叶儿还分阴阳呢,那边向上朝阳的便是阳,这边背阴覆下的便是阴。”翠缕听了,点头笑道:“原来这样,我可明白了。只是咱们这手里的扇子,怎么是阳,怎么是阴呢?”湘云道:“这边正面就是阳,那边反面就为阴。”翠缕又点头笑了,还要拿几件东西问,因想不起个什么来,猛低头就看见湘云宫绦上系的金麒麟,便提起来问道:“姑娘,这个难道也有阴阳?”湘云道:“走兽飞禽,雄为阳,雌为阴,牝为阴,牡为阳。怎么没有呢!”翠缕道:“这是公的,到底是母的呢?”湘云道:“这连我也不知道。”翠缕道:“这也罢了,怎么东西都有阴阳,咱们人倒没有阴阳呢?”湘云照脸啐了一口道“下流东西,好生走罢!越问越问出好的来了!”翠缕笑道:“这有什么不告诉我的呢?我也知道了,不用难我。”湘云笑道:“你知道什么?”翠缕道:“姑娘是阳,我就是阴。”说着,湘云拿手帕子握着嘴,呵呵的笑起来。翠缕道:“说是了,就笑的这样了。”湘云道:“很是,很是。”翠缕道:“人规矩主子为阳,奴才为阴。我连这个大道理也不懂得?”湘云笑道:“你很懂得。”
5、宝玉的麒麟,是在清虚观打醮时从张道士处得到的。
1、矛盾冲突:
贾政是封建文化的代言人,热衷于道德文章、仕途经济,希望宝玉成才,光宗耀祖;宝玉是新的社会观念的代表,热衷于情场、知己,拒绝走父亲为他设定的道路。
宝玉的思想与贾政所代表的封建正统文化是格格不入的,这不仅因为贾政是父亲,还因为贾政是正统,宝玉是异端,正是这样一种世界观的冲突,最后才演变为暴力冲突,形成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局面。
贾政打宝玉的出发点是要把宝玉拉回到正统的道路上来。
2、社会意义
作者通过家庭父子的矛盾来折射社会政治矛盾,深刻揭示出贾政、宝玉父子之间的亲情是如何被双方社会价值观念的矛盾所取代的真实状况。
扩展资料:
宝玉挨打发生在第三十三回,地点是贾政书房,时间是夏季午休后。它的根本原因是他交结贾家敌对势力忠顺亲王的戏子,犯了政治大忌;导火索是贾环在政老爹面前诬告宝玉“强奸(母婢)未遂,(金钏)赌气投井”。贾政闻而暴怒,回书房关门将宝玉一顿毒打。总共打了大约五十板子,贾母赶来已迟,严斥贾政后,命人将奄奄一息的宝玉从书房带回自己屋里。
贾政三番落泪,事后也颇悔下手太重,后脚跟进贾母屋里欲看宝玉,又被贾母斥出屋里。它暗衔“清虚观打醮”、“冯紫英寿宴”两节,近接上一回的“吃胭脂金钏语成谶”,是全书的情节高潮之一。
《红楼梦》是章回小说,章回小说的好处是每个章回都有标题。优秀的小说家会把每一章的重点浓缩在标题里,称之为“题眼”。“宝钗借扇机带双敲”是第三十回的标题,也是这一章回的题眼。
从字面来理解,“借扇”是借助扇子。这里有一个突兀的情节,宝黛钗都在贾母屋里,突然跑过来一个叫靛儿的小丫头,说是扇子丢了,问是不是宝钗藏起来了。于是宝钗借助这件事来了个“机带双敲”。
“机”是机锋,是一个佛教禅宗名词,指话语里藏有锋芒,是专门说给某个人或某些人听的。
为什么要用藏锋芒的方式来说?因为不宜说破,说破了就没意思,彼此心领神会更好,毕竟现场还有别人。宝钗的“机带双敲”,就是用机锋来敲打两个人,一个是宝玉,一个是黛玉。
宝钗为什么要敲打宝玉和黛玉?宝钗素来“稳重和平”,她不会无缘无故敲打宝玉和黛玉,那么,在贾母眼皮底下,她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举动呢?
我们先来看在此之前发生了什么。
第二十九回,因元春下旨“在清虚观打醮”,贾母带着大家去看戏。回来之后,宝玉和黛玉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激烈到把贾母都急哭了。
宝玉黛玉吵吵闹闹已是家常便饭,不过平时都是小吵小闹,对别人没造成什么影响。这一次,把贾母都急哭了,而且贾母一直为之操着心,几次三番打发人去看他们和好了没有,可见已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当然,造成再大的影响,本都不关宝钗的事。可是,宝玉和黛玉吵架,却因宝钗而起。只因黛玉总是疑神疑鬼,拿“金玉”试探宝玉,才造成宝玉“下死力砸玉”,于是越闹越大,把贾母和王夫人都惊动了,袭人和紫鹃都挨了骂。
这就等于宝钗无辜躺枪了,不明底细的人还以为宝玉和宝钗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加上宝玉这个人不长记性又口无遮拦,刚和黛玉和好,见到宝钗,就说了句冒犯的话:“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也体丰怯热。”这句话的冒犯之处,并不是“拿姐姐比杨妃”,而是“体丰怯热”。在那个男女有别的时代,这样的话,只有关系亲密的人才能说,否则就是冒犯。所以之后宝玉也意识到自己“又把话说造次了”。
宝钗本来就被怀疑与宝玉的关系太过亲密,现在宝玉又如此造次,她就非常有必要敲打一下宝玉,警告宝玉注意自己的言行。同时也想敲打一下黛玉,希望她不要怀疑自己,不要把宝钗扯进宝玉和黛玉的关系里。
也就是说,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目的就是把自己摘出来。所以,脂砚斋在此有批语:“指扇敲双玉,是写宝钗金蝉脱壳。”她是想明白告诉宝玉和黛玉:你们怎么闹都行,别把我扯进去。
明白了这一点,再来看宝钗回复靛儿的话,就不奇怪了:
你要仔细!我和你玩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嬉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她们去。
这里的“你”,表面看是指靛儿,实际上既指宝玉,又指黛玉。
宝钗对宝玉的敲打:“我和你玩过?”我和你有过“嬉皮笑脸”的亲密时刻吗?黛玉初进贾府时,王夫人就无奈地提醒她:
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宝玉)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的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
按照常理,宝玉是没有机会和姐妹们玩乐的,只因老太太溺爱,把他养在后院,就给了宝玉在后院畅行无阻的权利。加上宝玉本来就喜欢和姐妹们玩乐,总是主动去亲近女孩,这就逼得王夫人不得不提醒黛玉,希望她尽量不要和宝玉太过亲近。
宝钗进贾府,原本是和母亲哥哥独立住在梨香院的,没有太多机会和宝玉打交道。但是,元春省亲之后,亲自下旨让宝钗搬进大观园,就给了宝玉亲近宝钗的机会。不过,宝钗懂分寸,只和宝玉保持正常的交往,不会像黛玉那样太过亲密。
但宝玉没有分寸,难免对宝钗造次,就像这次一样,说出宝钗“体丰怯热”的话来,所以宝钗大怒,“借扇”敲打宝玉:“我和你玩过?”我们的关系有这么亲密吗?我什么时候和你这么“嘻皮笑脸”过?你凭什么对我说这么亲密的话?
同时,宝钗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警告宝玉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再次无辜躺枪。
宝钗对黛玉的敲打:“你再疑我”,谁“素日嬉皮笑脸”你就该怀疑谁。仅仅敲打宝玉是不够的,冰雪聪明的宝钗当然知道黛玉有严重的疑心病。如果不去疑,黛玉就会一直抓住她不放。正如第四十五回黛玉自己说:“若是你说了那个(失于检点的话),我再不轻放过你的”。黛玉心眼小,同时疑心重,只要她有所怀疑,就总会拿宝钗来无理取闹。
所以,宝钗想要金蝉脱壳,必须去除黛玉对她的怀疑。
宝钗冰雪聪明,黛玉同样冰雪聪明,所以宝钗提醒黛玉:你仔细想想,我平时有过像你那样和宝玉玩过吗?我平时有过像你那样和宝玉嬉皮笑脸吗?啥都没有,你为什么要怀疑我?你真要怀疑,你就该看看到底有哪些姑娘平时喜欢和宝玉“嬉皮笑脸”。明眼人都知道,除了黛玉自己,还有谁?
宝钗这是明确告诉黛玉:你谁都不该怀疑,这样的事只有你在做。所以,你以后不要再怀疑我,好好去去你的疑心病。
在宝钗眼里,宝玉和黛玉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幼稚得很,总干些幼稚的事。所以,她接下来又借戏文来讽刺宝玉和黛玉:
宝钗笑道:“原来这叫做《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未说完,宝玉、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
宝钗哪能不知道“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的戏叫《负荆请罪》?她是想借此讽刺宝玉和黛玉既幼稚又闲得无聊,才会干出为微末小事先骂后陪罪的事来。所以,宝玉和黛玉一听就明白了,“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
宝钗这也是明确告诉宝玉和黛玉:你们闲得无聊,我却忙得很,没时间陪你们玩这些无聊的游戏。我也没有你们这么幼稚,不会你像你们一样把心思和精力花在这么幼稚的事上。所以,你们记着,你们要玩就自己玩,别把我扯进去。
宝钗只差把“幼稚鬼”三个字送给宝玉和黛玉了,从思想境界上来说,她和宝黛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却无端被这两个幼稚鬼扯进是非之中,实在是恼火得很。
所以,一向“稳重和平”的宝钗当着贾母的面“大怒”,不得不“借扇机带双敲”,用机锋敲打宝玉和黛玉。这也是宝钗的处世智慧,“稳重和平”不代表没有锋芒,该出手时要出手,及时清除隐患,避免让自己陷入是非的漩涡。
第二十回中,先是宝玉在宝钗家里处理贾环的事,后来史湘云来了。两人就一起去见,正好林黛玉也去见湘云,就问宝玉之前在哪里玩,宝玉说在宝钗那里,黛玉就有点小吃醋,嘴巴刻薄了一句。宝玉实话说难道“只许同你玩”,“不过偶然去她那里一趟”,何必奚落他。黛玉见没顺着她就赌气回去了。宝玉就跟去,两人嘴还没拌完,宝钗又来叫宝玉去看史湘云。宝玉又走了一趟。扔下黛玉一个人自然更加生闷气。
半晌宝玉又去了,说了真心话,说不可能为了宝钗疏远黛玉。两个人就互相表露了心迹。其实并不是在乎那些表面上的东西。
我觉得此回黛玉这气生的有些莫名其妙却也在情理之中。一方面,三个人都长大了,三角关系开始明显起来,感情方面越发的微妙起来,在黛玉心中宝钗显然是头号假想敌,她自然不愿宝玉亲近宝钗。另一方面,黛玉拿话试探宝玉,刺激宝玉,其实并非她心中所愿。只是宝钗八面玲珑,受尽欢迎,而她只是孑然一身,所能依赖者唯有宝玉,未来的一丝希望也系于宝玉。但她也深知婚姻大事宝玉是无法自己做主的,纵然自己和宝玉深爱对方,却没办法得到一个抓得住的承诺。所以她总是多疑,疑的并不是宝玉对她的感情,而疑的是究竟这一份感情能不能被封建礼教接纳,被贾母王夫人成全。事实也证明了她的担心是正确的,尽管贾府上下都知道宝黛爱情深厚,却仍阻止不了“金玉两缘”的封建婚姻。
而那时的女子都很含蓄,黛玉又是擅长拐弯抹角讽刺人的极品,她是没办法拿她的担心直接问宝玉的,她这种莫名的焦躁,一直患得患失的心情,其实是在现代心理学上可以看成是一种抑郁症。我们如果只是用“吃醋”来把她狭隘化,那她就真是太可怜了。
他们吵架口不对心有一场特别经典的,就是又剪穗子又摔玉那场,其实都是觉得对方不能明白自己,自己又苦不能言。宝玉对“金玉”之说背负的压力并不比黛玉小,他只希望黛玉一定要相信他。黛玉明知宝玉要生气,还是不停以“金玉”试探,就是我刚才说的原因。结果都是求近的心,却因为两人同样担忧“金玉”的阻扰,变成互不理解的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