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结过四次婚,或者说有过四段婚姻生活。从文献记载看,大致情形是这样的:李白的第一、四段婚姻是较为正式的,中间两段似乎只是同居;第一、四两段婚姻的对象都是有来历的妇人,她们的祖先都曾经做过宰相,而且都是权重一时的宰相,中间两段婚姻,前者只知其姓刘,后者只知道是一个山东女子,姓氏都没有留下来;李白第一、四段婚姻,不是常见的男婚女嫁形式,而都是“女婚男嫁”――李白做的是上门女婿,俗话所说的“倒插门”。
四段婚姻生活,李白当然是得到过不少快乐的,但是,烦恼也实在不少。
李白第一次结婚,是在二十七岁,婚姻的对象是安陆(在今湖北省)的许氏。许氏出身高门望族,其祖父许圉师曾经做过左丞相。许圉师的父亲许绍更是了得,跟唐高祖李渊同过窗,后来被封为安陆郡公。许圉师因为小儿子许自然打猎时杀了人,为抵罪遭到贬谪。但是,百年之间,许家一直是簪缨满门,相当兴旺的。李白这一次结婚,居间搭桥牵线的是一位姓孟的州县副职官员(少府)。
网络配图
李白何以能够高攀上这一门亲事呢文献没有明确的记载,学术界也没有统一的看法。猜测起来,有多种可能。从许家角度讲,一是可能许氏形貌不佳,年岁不小,再不结婚将有老死闺中的危险;二是李白条件不错,会剑术,会作诗写文章,相貌堂堂。从李白方面讲,可能主要是为了方便进入上流社会,谋取仕途晋身的机会,实现他“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李白生于西域,长于西蜀,身世不详,来历不明,甚至有可能是胡人(陈寅恪先生有此说)。用今天的话说,他几乎是外星人(贺知章说他是“谪仙人”,也许就包含这个意思)。要想跻身唐王朝的统治集团,这样的身份显然是不行的。因此,他要通过婚姻改变身份,取得通行证,同时也能拥有一份像样的入仕人际关系资源――从后来的情况看,李白的这一动机基本上是落空了的。
李白跟这位许氏夫人大约生活了十年,生有一女一儿。女儿名平阳,儿子小名明月奴,后改名为伯禽。李白后来带着儿女,移居东鲁(今山东济宁),诗文之中再也没有出现许氏身影。有人以为许氏病故,有人以为婚变,没有定论。我倾向于许氏系病故的说法
李白在第一段婚姻期间,大部分时间过着类似隐居的生活。住在安陆白兆山桃花岩,造了石头房子,开垦出山田。耕种之余,每天读读书,时常呼朋唤友一起赋诗、饮酒。应该说,日子过得挺滋润。估计前半段时间,夫妻的关系还是可以的。后半段时间,李白忽然频繁离家外出,有时候是为了寻找做官机会,有时候是为了寻访名胜古迹。合理想象一下,李白夫妻的关系可能有了变化。
这一段婚姻,最让李白烦恼的是入赘一事。入赘,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一直被认为是不光彩的事情。《汉书・贾谊传》有“家贫子壮则出赘”的话,可知是穷人家孩子的一种不得已的出路。即使他是胡人,传统观念相对淡薄一些,但是,从李白内心讲,显然是不情愿的。这种烦恼心思,他的一些诗文中有所流露。例如,《少年行》一诗的“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邺中赠王大人》一诗中的“投躯寄天下,长啸寻英豪”、“富贵吾自取,建功及春荣”等诗句,都不难品味出李白的苦恼心情。
许氏病故之后,李白带着儿女移居东鲁。李白自己说移居东鲁的原因是“学剑”,所谓“学剑来山东”(《五月东鲁行》)。这当然是诗人在吹牛,实际情况应该是为了生计,投靠亲友。李白的家族,大部分定居在山东。这大概就是后来杜甫等人称李白为山东人的由来。到了山东不久,李白一位名叫李冽的堂弟(当时做着兖州长官佐副的官职),帮助李白续娶了一位刘姓妇人。
网络配图
这位刘姓妇人,不是一个浪漫之人,她对李白的诗歌完全不感兴趣,对李白整天只知道饮酒作诗、高谈阔论而不懂得挣钱养家,让她过上吃香喝辣的生活,很快就感到了不满乃至厌恶,二人关系,终于以离婚了结。
跟刘氏的这一段婚姻生活,李白无疑是很郁闷的。他的远大理想,他的诗酒山水之乐,一定都曾经遭受刘氏无数次的数落、嘲笑和痛骂――后来他在诗中把刘氏比作汉人朱买臣妻子,足以证明。这一时期,李白的痛苦也曾多次在诗篇中流露出来。《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中的“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等诗句可以看到,李白不切实际的言行举止,遭到了鲁人的讥笑。
《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最后四句,“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显然是跟刘氏离婚之后,李白郁闷心情的一次大释放。这是天宝元年(742年)的事,当时唐玄宗李隆基征召李白入京,李白以为从此一去,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于是,借着这一首诗,发泄了胸中积蓄的恶气。有人说,这首诗是李白告别妻子儿女之作。我认为,这说法不通。李白得到征召好消息的时候,“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不见妻子的身影;假如还没有离婚,以“会稽愚妇”指称现任妻子,也不合情理。此外,有的诗歌注本将“南陵”说成安徽宣州南陵,也是错误的。这是东鲁南陵。据李白研究专家安旗先生考证,在今天山东曲阜西南,全名叫南陵城村,人称南陵。
李白的第三段婚姻,妇人只是妾,并未扶正。这位妇人原来是李白的一个邻家女子,可能是李白看上她的姿色之后,再想办法纳为妾的。李白有一首《咏邻女东窗下海石榴》诗,专门表现诗人对这女子的爱慕之情。诗如下: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
从这首诗看,李白很可能经过了一个暗恋、苦恋、追求的恋爱过程。如果把这一段婚姻理解为李白的自由恋爱,未尝不可。之所以是纳妾,而不是娶为正室,原因可能是这位邻家女子只是普通民女,按照唐律,属于士大夫阶层的李白不得将其娶为妻子。
网络配图
这位连姓氏都没有留下来的妾,下落如何,是一直跟着李白生活,还是离婚、夭折了,都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她给李白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颇黎。
李白的最后一任妻子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他们结婚的地点在宋州(今天河南商丘一带),时间应是天宝十二载(753年)之前,李白五十岁左右。今天可以看到不少李白写给这位宗氏妻子的诗歌体书信和他代替妻子写给自己的诗歌,仅天宝十四载就有《秋浦寄内》《自代内赠》《秋浦感主人寄内》等,诗中饱含着思念之情。由此不难想象,宗氏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妇人,李白对她是相当有感情的。
宗氏妇人基本上是跟李白偕老了的。安史之乱期间,两人离多聚少。李白因为曾从永王李,被关进监狱,定为叛逆罪,长流夜郎。其间,宗氏夫人利用其家族关系,设法搭救。李白被赦免返回之后,两人曾经重逢聚首。李白61岁那年,曾亲自送宗氏去庐山拜访尼姑。宗氏跟李白一样,都是狂热的道教信徒,两人都向往得道成仙,一旦羽化而去,可谓志同道合。相比较而言,李白跟宗氏夫人在一起的十来年时间,应该是比较和谐的。
以今天的眼光看,嫁给李白这样的男人做妻子,实在是女人的极大不幸。他以追求理想为借口,经年累月在外面结交朋友,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家里有田地,他不管不顾,做甩手掌柜;不但如此,他还生性风流,到处寻欢作乐。李白一生,除了做成诗人,可以说是一事无成――没有成为有名的剑客,没有得道成仙,也没有做成他景仰的范蠡、鲁仲连那样的人物。李白的诗名万古流芳,美妙的诗篇给后人无限美的享受,但是,论养家糊口,论照顾妻子儿女,他实在是一个最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
李白一生,先后有过四个妻子,第一个是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第二个,刘氏;第三个,东鲁女子,姓名不详;第四个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他有两子一女,其中一子一女是许氏所生,子名:伯禽,小名“明月奴” ,维吾尔族中叫“阿衣努儿”的女孩子很多,“阿衣”是月亮,“努尔”是光,明月奴,月是意译,奴是音译;女名:平阳 ;另一子为东鲁女子所生,名:颇黎。李白之所以为子女取名如此,是与他家曾居碎叶有关。西亚、中亚当时盛行拜火教和明教,祀天地日月水火。 第一个老婆,是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陆经过两个朋友胡紫阳和马正公的撮合,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其实也谈不上娶,就是当了个倒插门女婿。由于在婚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里,寄人篱下的滋味本来就使他非常的郁闷了,哪儿还有心思去琢磨其他的事情。这是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可能他还是抱着很负责的心态去对待的,并且从婚后得育一男一女两子这个情况来看,双方的婚姻生活还是十分和谐的,许氏于公元738年去世。 第二个老婆,公元739年,也就是在距第一次结婚12年、距第一任老婆去世一年之后,李白娶了一个姓刘的女人。不久,因为刘氏有些看不起李白,李白愤而离开。 李白和第二个妻子刘氏不和,这在诗《南陵别儿童入京》中也有反映,诗中“会稽愚妇轻买臣”就是用东汉名臣朱买臣被妻子轻视的典故指他第二个妻子刘氏,说明刘氏有些势力。 第三个老婆,公元745年,李白在山东任城,与一当地妇人结婚。这时候的李白刚从首都长安出来,背着一大布袋金银财宝和杜甫、高适一路取道河南商丘,并在此逗留很久。与他二人分手之后,李白自己前往泰山考取道箓,路过任城,他结识了这位妇人,两人情投意合。李白的这个老婆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并且李白在山东兖州置下了大批田产,在此后他云游在外的生活中,这些田产就交给了妻子。可见,李白对该妻子十分信任,可惜的是这个妻子在他们结婚五年后,不幸亡故。 第四个老婆,公元750年,李白在河南开封结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要说起两人的结识还颇有点浪漫的味道,说是李白酒醉梁园,诗兴大起,便挥笔在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园吟》,写完了可能还找个墙角撒过尿,然后提起长衫歪歪倒倒的走了。走后不久,宗氏就和仆人来到了这,看见这首诗,久久不能释怀。正好梁园的人看见了,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并花千金买下了这面墙壁。于是也就留下了这段“千金买壁”的佳话。在很多史料的记载中,都描述这个宗氏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闺秀,并且宗氏美女也是忠实的道教信仰者,可以说和李白是志同道合。在李白因李璘案下狱,发配夜郎时,宗氏还多次施救,从此两人没再见面。李白很喜欢最后一个妻子宗氏,曾做诗《自代内赠》表达对妻子的思念。
文:王圆磊(读史专栏作者)
李白,中国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没有之一。
01
你知道梦笔生花说的是谁吗?
没错,就是占据诗坛半壁江山的李白。
传说有一天,李白做梦,梦到笔头上开了花,后来和朋友们吹牛时一不小心就说成了“梦笔生花”。
于是李白从此下笔如有神,一不小心就写了几万首诗,坐上了诗坛的头把交椅。
凡是牛人,那必定从一出生就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
和普通人一样就称不上牛人了。李白出生也很传奇。
传说有一天,李白的母亲做梦梦到了神仙太白金星。不久就生下了李白。
后来李白给自己取的字就是“太白”。
由于李白写诗太厉害,朋友们又送给他一个雅号叫“诗仙”。
牛人之所以称为牛人,就是我们普通人只会吹牛,而牛人吹完还把事都做了。
唐朝选拔人才流行科举制,就像现在的高考一样。天下的读书人要想做官,就得参加考试。
那时候没有三百六十行,不能行行出状元。
要想当官,就得参加考试。
但李白却没有参加。
因为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他不是人才。
他是天才,是奇才。
据记载,李白五岁就能读唐朝的小学课本,七岁能写诗,十岁就精通琴棋书画了。
十五岁时,李白写的诗就能拿出来吹了。
最气人的是不仅写的好,还有好多社会名人跟着吹捧。
传说有一天,有个客人来家里做客,李白的父亲不在,客人喝杯茶后要走。李白上去让人家留个姓名。
那时候没有手机微信,留个姓名好跟父亲说下次拜访。
恰好这位客人也爱玩文字游戏,就说:“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鸟落山头不见脚’。
李白低头一笑,“小儿科。”
然后说:“‘有人偷’的‘偷’字去掉单人旁就是‘俞’;‘鸟落山头不见脚’就是‘岛’。您叫俞岛!”
这位客人心里佩服万分,“真是神童啊!”
李白却说,快走吧,再不走天一黑就不好骑驴了。
02
二十四岁时,李白就开始到处旅游了。
旅游是需要钱的。虽然大唐没有设立5A旅游景区,去爬山也不收门票。但这一路上光吃喝也要花不少。
更何况李白是个讲究人,吃喝都要用好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千金散尽还复来。”……
后来据考证,李白家里是有矿的。
李白其实就是个会写诗的矿老板。
而且李白开的至少有三个矿。
铜矿:“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需问舞袖,佛尽五松山。”(《铜官山醉后绝句》)
五松山位于安徽铜陵,就是个冶矿工地。
还有铅矿:“采铅清溪滨,时登大楼山。”(《古风五十九首》其四)
铁矿:“炉火照天烧。”(《秋浦歌》)
李白虽然是个老板,但却没有任何架子,经常和矿工们同吃同睡。“提携采铜客,结荷水边沫。”
等工人们采完矿,装上船,走水路,拉去扬州卖。
一去一回往返三千里。李白的诗就是这样在卖矿的路上写的。
根据李白的诗,我们推断他开过矿,但也有人说李白的诗不足信,有夸张成份,但不论如何,至少,李白的家底儿好肯定是没错的。
如果不是从小生活在富裕家庭,“金樽”、“千金”这种奢华的词也写不出来。
其实,李白开矿并不为奇,就连苏轼也曾挖过煤。
比如苏轼在徐州当官时,冬天冷,为了取暖,就曾挖过煤。
“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盘万车炭。”(苏轼《石炭》)
苏轼这首《石炭》诗,是最早的卖炭诗,就是在挖煤中写的。
03
李白二十六岁时,认识了孟浩然。
这一年孟浩然三十八岁,还是个没有参加过科举的小白。
两年后孟浩然就去参加科举了,很尴尬,没考上。
李白就没有孟浩然这么笨,他压根就没想过参加考试。
二十七岁时,李白结婚了,对象是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
一个才华绝代的矿老板和前宰相的孙女结婚了。
如果你觉得这不可思议的话,那后来李白还做过更不可思议的事。
住在安陆时,李白经常拜访当地官员。去首都长安时还拜访了当时的宰相张说。
后来李白去终南山,就住在皇帝妹子玉真公主家里。
李白不白住在人家里,为此他专门吹捧一下。
“玉真公主真是个仙人啊,经常来往华山修道。大清早就起来鸣天鼓,练气时就像有双龙腾起一样。”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玉真仙人词》)
没有参加“高考”的李白,其实仕途并不顺利,大部分时间都在找人疏通关系。
他写这首《玉真仙人词》,就是想让玉真公主向她哥引荐他。
三十一岁时,煤矿生意行情不好,自己吃喝太奢华,首都的房子又贵。李白很快就花光了积蓄,已经逐渐变得穷困潦倒了。
后来李白“京漂”时,就经常混迹在市井中。
这时李白写的诗就有些凄凉了。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乌夜啼》)
不过,恰好这首诗被当时的副部级干部贺知章看到了。老贺便让人去旅馆找小李。
与副部长的这次见面,从此改变了李白的“京漂”命运。
贺部长说:“小李最近有什么新作品啊,老朽能否一睹为快啊!”
“京漂”青年李白这时内心很紧张,毕竟第一次见到副部级干部啊。于是拿出了几年前就写好的《蜀道难》,小心翼翼地给部长大人看。
老贺看后惊呼小李是“天上的谪仙。”于是反而变成了小李的“铁杆粉丝”。
两人很快就成了忘年交。
一个是八十多岁的副部级干部,一个是三十多岁的“京漂”。
后来贺知章辞官回乡时,李白特意写诗送别。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送贺宾客归越》)
其实,贺知章早就想到了,因为有李白在,他早就该从诗坛上光荣退休了。
04
拍马屁从来不会过时,这个道理早在几千年前就适用。
李白为玉真公主写的诗,她很喜欢,于是就向她哥推荐李白。
再加上副部长老贺送的“谪仙”称号。
一个是皇帝妹子,一个是副部级文坛领袖,俩人就这样捧红了李白。
当时李白在长安是大红大紫,位于一线行列,收割首都所有“流量”。
如果大唐有微博,那李白肯定天天上热搜;如果李白有公号,那他的诗文肯定篇篇10万+。
后来玉真公主向她哥引荐李白,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后,觉得还不错,那天心情好,就召见李白进宫了。
这一年,李白四十二岁。
“京漂”中青年终于要逆袭了。
传说当时的见面是这样的:
百官列队,皇帝亲自出门欢迎,亲手调了一碗汤给李白喝。(“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大概是因为汤太热了,不调一下也没法喝。
还亲自赏赐了饭,又搬了个凳子,就让李白坐在身边吃。
这待遇简直了。
李白这时候也不紧张了,毕竟已经和部级文坛领袖称兄道弟了。
再不行还有皇帝妹子罩着呢。
不给推荐人丢脸,这是求人办事最基本的素质。
事实证明李白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没有给副部长丢人。
玄宗当时就问了李白一些问题,李白凭着四十多年的人生经验,对答入流。
玄宗很高兴。
一高兴就让李白当了秘书长。
每次有宴会,玄宗就拉李白出来写两句。
有一天,玄宗和最爱的老婆杨玉环赏花,想让李白写诗吹一下。
因为当上了诗坛的大哥,坐上了头把交椅。上面有皇帝罩着,下面粉丝几千万。这时候李白就有点飘了。
又正好喝醉了,李白就让玄宗的宠臣高力士给他脱鞋。
高力士没办法,只能帮李白把鞋脱了。
李白很高兴。
一高兴就写诗,还连续写了三首。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单看这诗,写的确实好。
但是,能干活还是干不过能说的。
高力士自从给李白脱鞋后就怀恨在心,经常在皇帝面前说李白坏话。
考虑到大庭广众下脱鞋确实影响朝廷形象,而且每次召见李白时,李白都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第二年,玄宗就将李白“赐金放还”了。
说白了,就是被“炒鱿鱼”了。
这一年,李白四十四岁。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为了给自己留点面子,李白走时就在首都大街上见人就说,这次是自己主动辞职的,不是被老板炒的。
05
离开首都后,因为老板玄宗送了不少经费,李白就到处旅游。
四十四岁这年,在洛阳,李白见到了一个重要人物。
这人就是杜甫。
这一年杜甫三十二岁,风华正茂。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就这样见面了。
老李和小杜的这一见,后果很严重。
两人诗性大发,写了很多诗互相吹捧。反正后世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又增加不少。
杜甫见到诗坛大哥后,极为崇拜,拿出了自己几年前的作品让大哥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而李白没有因为自己是大哥就看不起小杜,连忙夸赞小杜写的好。
其实,这首诗杜甫作于二十四那年,已经快十年了。
此前一年杜甫参加进士考试,很尴尬,也没考上。于是就找家里要了点钱出去玩。这首诗就写于东游泰山时。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你看,当年孟浩然考试没考上,杜甫也没考上,后来还有很多名人也都没考上。这就证实了那句话,学习成绩好将来不一定混的好。
就像李白,从来没参加过考试,照样成为了大唐最红的“明星”。
老李和小杜见面后,两人很快建立了深厚友谊。
并一起在河南开封、商丘开启了旅游生活。
在一起旅游时,两人还见到了另外一个重要人物。
这人就是四十岁的高适。
大约十年前,高适去首都考试,同样很尴尬,也没考上。
这时的高适和杜甫一样,经常外出旅游散心。
就这样,两个“学渣”和一个从来没做过试卷的人见面了。
三人互相写诗吹捧,一起为了国家发展而担忧。
这一年,大哥老李刚被“炒鱿鱼”,小杜和小高还是没有任何官位的平民。
后来李白和杜甫还跨省旅游,一起去了山东济南等地。
第二年分别时,李白和杜甫依依不舍。
杜甫说:和大哥一起旅游很开心,一起睡觉、一起喝酒、一起看风景,这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
李白说:这几个地方我们都去玩过了,和你在一起的这段时间也很快乐!如今就要各奔东西了,干了这杯酒,兄弟多保重!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当时没法用手机拍照留念,自己除了会写诗,就啥也不会干了,于是只能写诗留念。
但没想到的是,这次分别,已成永别,此后两人再未见过。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天才,在共同度过快乐的一年多时光后,便永远擦肩而过了。
06
如果你单纯以为李白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李白其实还是一个剑术高手。
唐朝虽然是盛世,但有些地方治安还不是太好,盗贼也经常出现。
而且当时中央也没有设立自然保护区,山里经常出现猛兽,去爬山游玩确实有些危险。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蜀道难》)
在这种情况下到处旅游,又没有保镖。没办法只能自己练剑保护自己。
而且李白本身也比较崇尚剑术,喜欢玩剑。
在没去首都之前,青年李白在蜀地旅游时,就经常背着剑到处玩。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胡无人》)
这都说明了李白是崇尚当个“大侠”的。
据记载,在《全唐诗》中,在李白的诗中,“剑”字共出现了107次,约占全诗总数的10%。
“已将书剑许明时”,是他的抱负;
“拂剑朝天去”,是他的气魄;
“横戈探虎穴”,是他的梦想。
不管李白到底是不是“剑客”,光看他写的诗就充满了侠气。
其实,李白不光具有侠气,还十分豪气。
当时扬州是全国最繁华的地方,娱乐场所很多,消费也很高。
“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拖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扬州三首》杜牧)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亿扬州》徐凝)
按照其他人说的,扬州有豪宅、有美女、有宝马香车……确实很繁华,当然,去玩一次也很烧钱。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颂古六首其一》宋·释宗杲)
这样玩,即使家里是开矿的也扛不住啊!
烟花三月下扬州,下一次就花了三十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
其实,李白的三十万不是花在消费上了,而是都送人了。
见谁穷就给钱,免费资助别人上大学,还是个慈善家。
轻财好施,不久自己就变穷了。
“囊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州裴长史书》)
李白就是这样,侠气冲天、豪气干云。
07
李白是侠客,一个侠客怎么不喝酒呢?
诗酒趁年华,没有酒,李白就少了三分仙气。
李白好喝酒,天天喝,一喝就是几百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对酒的喜爱天下无人能比,现存的上千首诗中,提到酒的就有两百多首。因此朋友们就送他一个雅号,叫“酒仙”。
一天喝三百杯,那李白的酒量到底有多大?
李白说燕山的雪下的大,就像草席一样大。
“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
写诗太浪漫,经常喝醉的人说话又不能全信。
所以三百杯不可能是真的。
他的好朋(ji)友杜甫在《饮酒八仙歌》里记载了这几个“酒鬼”的酒量。
杜甫说:李白喝一斗就能作诗上百篇了。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饮酒八仙歌》杜甫)
普通人喝多了就废话连篇,牛人喝多了就写诗。
那唐朝时的一斗酒到底有多少呢?
根据记载,古代的1斛=10石,1石=10斗=120斤。
也就是说,一斗酒就是12斤左右。
唐朝时还没有蒸馏技术,酒的度数也不高,和现在的米酒差不多。
所以,李白的酒量就是10瓶米酒。
这样算,李白的酒量实在不算高,现在能喝一箱啤酒的人多得很。
只不过普通人喝完就睡了,而李白喝完还不倒,就跑去写诗了。
而且每喝一次就能整出个上百首。
当时在朝廷当皇帝秘书长时,李白也是每天喝酒。
玄宗有好几次召见李白时,李白都是满身的酒气,酒醉微醺。
李白被“炒鱿鱼”后就更能喝了,喝酒也更让李白放荡不羁。
有一次李白出去玩路过华阴县,经过县衙门口时没有下驴,还在骑着小毛驴。然后就被县长抓住了,县长问李白为什么摆这么大的谱。
李白:皇帝面前能骑马,在你面前还不能骑驴了?
“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唐才子传》)
县长当时就醉了,一脸无助,只好放他走。
李白这绣口一吐,不是酒水,而是半个盛唐。
08
人总有谢幕的时候。
李白虽然是“谪仙”,但毕竟不是神仙,终究难逃生老病死。
晚年时,李白因受永王牵连而入狱。幸运的是,在流放途中遇到了大赦。
那首脍炙人口的“千里江陵一日还”就写于大赦之后,也最能表明一个老人重获自由时的心境了。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后来差不多两年多时间,李白就一直往来于金陵和宣城之间。
当然,这两年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两年。
六十一岁那年,李白因病回金陵,此时已经十分穷困潦倒了,只好去投奔当县长的亲戚李阳冰。
至于李白的死因,后世有很多种说法,不过流传最广大的就是醉酒捞月所致。
传说有一天,李白在江上饮酒,酒量不好,还一次喝几百杯,又喝醉了。
只不过这次喝醉后没有再整出个几百首诗,而是跳入水中捞月了。
这一跳,却结束了一个旷世奇才坎坷而传奇的一生。
这一年,李白六十二岁。
这是目前较为认可的一种说法,也最符合李白的气质。
当然还有人说李白是醉死的,也有人说是病死的。至于李白的死因我们今天已经无法考证了。
不管到底因为什么,无论如何,李白都非常值得我们怀念和敬仰。
他是我们每个人刚刚会说话、会识字时认识的第一位大诗人;
他是我们每个人关于诗歌的启蒙老师;
他是盛唐文化的杰出代表……
就像《如果没有李白》里说的一样:
如果没有李白,几乎所有唐代的诗人都会提升一个档;
如果没有李白,杜甫会坐上唐朝诗坛的头把交椅;
如果没有李白,李商隐就不用再被称为“小李”了;
如果没有李白,庐山瀑布有多高、燕山雪花有多大、桃花潭水有多深、蜀道究竟有多难,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
如果没有李白,白帝城、黄鹤楼、洞庭湖都要降一个档;黄山、天台山、峨眉山都要褪一分色……
往事越千年,多少风流人物都已成过眼烟云。但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无比怀念李白。
我们怀念李白,我们在课本里背诵他的诗,想象他飘逸的身影;
我们怀念李白,我们在祖国大好河山里追随他的脚步,想一饮他的三百杯;
我们怀念李白,这是我们对潇洒的寄托,这是我们对盛唐的向往;
我们怀念李白,这也是我们的英雄情结,这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对文化繁荣、民族昌盛的渴望。
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
没有李白和妹妹的吵架故事。
李白有个妹妹叫李月圆3岁随父亲兄长回到四川,据传说李月圆不但长的美,,还是一个才女。李月圆比李白小两岁。也在父亲的引导下读书,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他们的母亲考兄妹俩个人出了一个对联让两人对:山清水秀。李白脱口而出:花好月圆。李月圆不干了,说:哥哥怎么好意思用妹妹的名字做对联为什么不对“桃红李白”呢可见她的博学多才。
相传李月圆年轻时,为代哥哥李白尽孝,虽许配人家,但并未出阁,于是李白为妹妹建造了粉竹楼作为绣楼。月圆经常与女友张雪娥在里居住,以琴棋书画自娱自乐。每日早晚,将洗脸后的烟脂粉水泼于楼下的竹林之上,时间一长,竹上便覆盖了一层白粉成为粉竹。于是,后人便将此楼称为粉竹楼,据说江油至今还保留着月圆的故居。
imagepng
有人说,李白自己觉得最对不住的人便是他这个妹妹。李白25岁离开四川后,到死也没有回过故乡。说是他无颜回来见他的妹妹,因为李白离开青莲时,带上了李月圆的未婚夫作伴。当他们一行到达湖北时,李月圆未婚夫一病不起,不久就离开了人世。消息传到青莲镇,李月圆悲痛不已。李月圆的未婚夫病亡之后,月圆因多愁善感,最后抑郁而死,年仅不过二十岁。
imagepng
李白大儿子的小名就叫明月奴,估计在李白的心里是为了纪念他的妹妹。
在历史痕迹上李白很少提及他的父亲与妹妹,但是李白绝对是写明月诗最多也最好的诗人,用明月抒发情绪,寄托心情,李白做到了极致。为我们留下许多佳篇名句。月,酒,是他的诗里最常见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