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湖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大兴水利的时候,兴建的一座水库。竣工的时候刚好是清明节,当地老百姓就把叫做她清明湖了。湖基里原来有一座小水塘,里面长了很多莲藕。水库建成之后,那片莲藕疯狂扩张。一两年之后,就几乎已经霸占了差不多两三亩水面。每逢盛夏,荷花盛开,香飘四溢,景色迷人。
建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知青下乡时到的清明湖一社。他父亲是县一中的语文教师,母亲在县酿造厂工作,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据传建国的祖父还曾经考取过乡试的秀才,是正宗的书香门第。一副两百多度的近视眼镜挂在脸上,看起来文文静静的。据说学习成绩优秀,考大学肯定没问题。可干起农活来,就笨手笨脚的了,力气活干不动,技术活又拿不上手。也不能怪孩子啊,他在城里长大,没下乡以前,还真是连农作物的名称都叫不出来。如此一来,队长就安排他给小莲当助手,一起管理藕塘。
小莲是初中毕业,算是回乡知青。她虽是农村孩子,但丽质天生,文雅娴静与泼辣干练的气质并存与一身。所谓管理,就是春天把太密集的藕苗拔掉,移栽到稀疏的地方。平时就是拔除藕田里多余的水草啊,不让小孩子来拔嫩耦吃,祸害藕田啊,什么的。
王队长带建国到湖边的时候,正是荷花淀放的日子。小莲熟练的划着小船,穿梭于绿叶红花之间。头上独角辫高高翘起,白衬衣蓝裤子忖着红红的脸蛋,朝气勃勃,英姿飒爽。那份纯,那份美,那份矫健,那份靓丽,真是无与伦比。建国看傻了,他见的城市姑娘多了,可这种天然美,这种因劳动而造就的自然康健之美,是再怎么化妆也做不到的。
建国无声的呢喃:“风 ,吹过平静的湖面。微微涟漪,小船儿颠颠。藕叶青青,粉荷淡淡。飘飘倩影,画中隐现。”
王队长目光凝视着建国,看他仰着头,微闭双目,口中念念有词,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咋回事。小莲一跃,下了小船,用纯索将小船固定在石桩上。银铃般声音响起:
“王队长,你找我有事啊?嘻嘻,这位是谁啊?”
“小莲啊,这位是上面安排来我们队的知青,建国同志。就由你来教他一些莲藕咋个栽植、除草、折的技能吧。”
小莲一阵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我,…。”小莲我了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都是年轻人,也都是知青。没有几天,他们就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只是建国常常仰头发呆,口中嘀嘀咕咕。在小莲的催问下,建国才告诉她。这儿太美了,他忍不住想起句顺口溜。接着,他深情颂出:
“眼前,一片茫茫水天。荷叶,似翠绿玉盘。莲花,粉中着娇艳。画中人,胜过神仙。”
小莲本来也是多才女子,有时也能吟上几句。一来二去,两位年轻人又成了诗友。
唉-。两个月之后,他们和社员们一起,用板车往公社的粮库里送公粮。在下一架又陡又长的坡路时,他们都很年轻,没经验,建国又没有足够的力气。下坡时的速度没有控制好,车速越来越快。在万分紧急的时刻,小莲用尽全身力气推开建国,小莲却身受重伤。虽经公社卫生院抢救,最终还是失去了生命。
从那以后,建国每年荷花淀放的时节,都要到湖边,静静的望着那片盛开的莲花。带泪吟出:
“风,吹过平静的湖面。没有涟漪,没有小船。静静地,杵立湖边。遥望,一片茫茫水天。期待着, 出水芙蓉。她的倩影,飘飘再现。每逢,荷花淀放时节。似候鸟,准时出现。唏嘘轻叹,泪流面目。青年,壮年,古稀。半个世纪,五十年。坚守着,那份思念。”
写这段听来的故事时,自己脆弱的神经,也受到了折磨。最终,总算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