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c,要求描写调酒师的戏,第一人称,500+

语c,要求描写调酒师的戏,第一人称,500+,第1张

自述不是非常简单么,戏文当然是必须自己写。不过我们可以教你写自述的技巧

比如你是调酒师的皮,以第一人称我为主。那么你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对自己调出来的酒的看法,或者是面对无理取闹客人或者面对同僚时的想法

介绍自己,根据人设上的各种细节来描写。总之有什么都可以插进去

语c不是为了逼你写审核写月戏,而是想让你知道虚拟人生的快乐。让你可以自己掌控一些现实无法做到的东西。如果真的不想写戏逃避写戏或者让别人帮忙写戏,那就根本偏离语c的初衷了。

那么以上都是我个人看法,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加油加油加油!

1-1 选择正确的文字

我们的基本任务(原谅我用这个词,但的确就是任务不是么)是什么呢,没错,是选择、安排和描写。

首先说选择。我们要决定谁是我们的角色,在什么时间,在哪里,在做什么?在你的角色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的时候,别人会注意到什么?是看到朝霞还是污泥、美丽还是瑕疵?对方会被你描述的所吸引住么?一阵食物的香味?锯木板的刺耳声音?指尖触碰到天鹅绒般的丝滑?茴香酒的滋味?愤怒的咆哮?眼睫毛的一闪?为什么对方能注意到这一点呢?这个细节对你们的剧情重要么?

每一个决定都是重要的,作为安排者的你必须做出选择——去掉那些不必要的、延误剧情的东西。同时,你要尽可能的安排好描写的顺序,这有一个很不错的例子,你先对别人展示了一把枪,然后是棺材,然后是眼泪,别人会认为你的焦点是心碎;而如果你先描写了棺材,然后是眼泪,然后是枪,你的焦点可能就是复仇。就像这样,你做出合适的安排,给予这些零散的素材一点生命。

然后通过描写来让人体验到戏文里的生活,栩栩如生的。

怎样让香水的气味呈现在你的对话框里?怎样呈现怒吼与咆哮?怎样呈现威士忌的刺激或者和煦的春风?或者泥土?鲜血?通过文字,你的描写。

写下来,很简单。但真的这么简单么?用简短的词语、句子、段落?是的,简单是一种优点,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生动。刚开始你可能会迷茫,在哪里、什么时候以及怎么做到简洁?如果详略不当,简洁可能会毁了你。

#1-2 让描写生动

那么我们怎么让描写生动,以前我们说过,运用能够被感性认识的元素,视觉、听觉、嗅觉之类,这是大家的共同点,是人们相信的依据。准确的描写它们,把它们放到行为和运动里。

和写作一样,你的关键是名词和动词——我相信神智正常的人都知道这个,我们用名词给事物命名,然后用动词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

你想要的是形象化的名词,它们甚至能把图形直接展示在他人心中,而且越特别、具体、明确,那个画面就越生动。简单的一个例子,“茅草屋、平房”总是比“房屋、建筑”来的具体不是么。

你需要的是活动的动词,表现事情正在发生,直接描写静止状态的词通常都很无力。“坐在椅子上”比“在椅子上坐下来”要枯燥乏味,让你的画面包含一点行动总是没错的,冲击力会更加强:“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在椅子上不安的扭动着身体”“从椅子上站起来”“猛地站起身碰翻了椅子”。这些“活动的”动词可以帮助人形成更加鲜明的想象画面。

要生动的、充满活力的描写,就要尽可能的删掉哪些“在”,我是说“士兵在冲锋”总是比不上“士兵冲锋陷阵”来的棒。哦,对了,你还可以用别的表达方式,就像“阵地遭受了士兵的猛烈冲击”。

然后我们大概需要去掉一些过去完成时的表达,就像“我过去从没有意识到我有多爱她”,好吧,有时候过去的历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常识范围内我们不太需要它,所以我们还是把它改一改的好,这里的技巧是,让回忆变成行动,或者让它们紧密相关。光是这么说我们都不太能了解,不如我们来做一个对比“我过去从来没有意识到我有多爱她”和“她的眼睛还是老样子,她的眼睛,她的嘴…如果我现在试着吻她,就像很久以前河边那个夜晚一样,她会怎么反应呢?”放手去试试看吧,效果总是很神奇。

然后是代词,这个没什么好说的,让你的代词指代的是正确的名词就好。

形容词是用来修饰名词的玩意,帮助你让表达更准确。区别就像“直视着他的脸”和“直视着他有棱有角却憔悴的脸”,或者“一个金发女郎”和“一个声音沙哑、其貌不扬的金发女郎”,形容词帮助我们把它跟别的脸孔区分开。

副词,它们修饰动词,描述一个动作完成的方式,像什么愤怒地、不耐烦地、活生生地、沮丧地、欢乐地。不过只是这样的话,多让人厌倦啊,不说看的人,就算是我们自己,写多了也会厌倦不是么?所以还是来让我们看看补救的措施吧。好吧,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用行动代替副词就好。和之前一样,我们来做一个对比:“愤怒的转过身去”和“能察觉到自己的表情在这么一瞬间僵住了,双手不由地握紧,指关节因此而发白”、“疲倦的坐下来”和“深深叹了一口气,跌坐在椅子上,头向后靠,闭上了眼睛”。

生动比简洁更重要,至少有些时候是这样的,毕竟还是让大家身临其境比较好不是么。

有技巧的使用词语,善用比喻,都能帮助你为角色注入生命力。

#1-3 让意思清晰

这里的让意思清晰,是说别用错词。

用专家的话来说,词语既有本义也有言外之意,本义就是说词语实际上的、字面上的意思,当一个词语除了这层实际意思之外还隐含着或者暗示了其他东西时,这些隐含的东西就是词语的言外之意。

这些隐含的、暗示的、关联的意思通常包含着赞成或者反对的弦外之音,而这种弦外之音通常比词语“实际的”意思更为重要。这些需要平时积累,不在这里多做解释。

文字还有哪儿容易出错呢,句子结构单调没变化、主语和动词分离、副词位置不当、词语和段落的重复、不能立即表明意思之类的。当然还有更多的错误,但可以从这些开始。

这些我相信你们的语文老师都会教你们,我就不多说了,总之别让人读两遍甚至更多遍才能明白一个句子的意思。

并没有什么规定的、系统的、标准的评戏方式,但要注意的有几点。

1、对于自戏、自述以及对戏间的差别,首先自己要明确。特别是自戏与自述之间的区别。

2、对于气场的把握。戏最重要的还是人物的气场、戏的文笔个人认为在于其次。气场可以代指很多,例如同人圈里明显就是对于所模仿人物的,而原创圈则可以是对于所在职位的应有心态等。戏的文笔则囊括环境描写、语言、神态、心理、动作等等。大概这样。

3、什么是你认为这个戏不足的或者不错的,都要说出来,这样对方才能改进,也能保持好的地方。

4、注意语气,不要太过分,比如过于尖锐……伤了和气不好。

都是些个人的想法。

对皮属于语C里的一种术语,对皮分为皮上和皮下。皮上指的是扮演角色的时候。皮下指的是没有扮演角色的时候。

相关术语:

1、皮:指所扮演的角色。

2、皮气/气:指所扮演的角色的性格特点。

3、上皮:指按照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征与人交流。

4、皮编:是指所在语C平台上所扮演角色的编号,也是皮+编号的合称

扩展资料:

语C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了两类,一类是戏文为主,一类是日常为主。无论是戏文还是日常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磨皮,而磨皮最高的境界是人与角色的合二为一。在磨皮的过程中,可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初级日常

这类是新人对于角色的热爱,却无法准确把握角色,可能会发一些大众耳熟能详的内容,比如台词。

2、第二阶段是初级戏文

在掌握了戏文的一些技巧后,会尝试写一些戏文,这个阶段比较会侧重于一些技巧,比如注重文采,强调格式,更有甚者会出现堆砌辞藻等现象。

3、第三阶段是高级戏文

此类戏文其实往往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技巧,更偏重于剧情内容思想,往往对角色的理解也比较深入。

4、第四阶段是高级日常

这个阶段也是最高级的境界,对角色有深入理解后,通过短短的语言描写,就能充分展现角色本身,这些话是脱离大众所熟知,却又非常符合角色,达到了人与角色的合二为一的境界。

这四个阶段从难易程序上分是:初级日常<初级戏文<高级戏文<高级日常,而达到高级日常的也就是皮气超正的人其实是非常少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9402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8
下一篇2023-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