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以色列摩撒德的事迹~

求以色列摩撒德的事迹~,第1张

  长期以来对摩萨德的赞誉,也助长了它的骄横和大意。尤其是近几年,摩萨德特工素质下降,失手颇多。

  1997年,摩萨德5名特工用加拿大假护照,前往约旦首都安曼暗杀哈马斯政治局书记马谢勒。2名特工佯装打架,一人用毒气喷雾器袭击马谢勒。但由于疏忽,他们随即被警卫和警察抓获。由于约旦国王侯赛因迅速通报了美、以当局,摩萨德被迫送上解药。后来,以色列释放了哈马斯领袖亚辛,约旦才释放了2名摩萨德特工。

  2001年7月7日,瑞士联邦法院刑事法庭经过5天审理,以间谍行为、匿名入境等罪名判处摩萨德特工本托尔12个月徒刑,缓期一年执行。1998年2月,本托尔与4名同伙在瑞士克尼茨镇一所公寓安装电话窃听装置时被当场逮捕。当时的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不得不向瑞士道歉。在以色列支付了200万美元保释金后,瑞士才允许本托尔回国。他是被证实身份后,在境外受审的第一名摩萨德特工。

  摩萨德昔日的辉煌能否延续,已经成为以色列上下关注的问题。

  摩萨德大事记:

  1951年4月1日,摩萨德正式成立,罗文·希洛出任首任局长。

  1951年5月,摩萨德驻巴格达谍报网被破获。

  1952年,哈雷尔出任摩萨德局长。

  1953年,摩萨德特工开始推动以色列新一轮移民潮。

  1954年,与摩萨德竞争的阿穆恩特工在埃及进行破坏时被当场捉住,随后引发“拉冯事件”。

  1956年,辛贝特特获取到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

  1961年,哈雷尔亲率摩萨德特工奔赴阿根廷捉拿艾希曼。

  1963年,阿米特出任摩萨德第三任局长。

  1963年,摩萨德特工使用美人计策反伊拉克王牌飞行员穆尼尔,获得米格-21。

  1965年,摩萨德特工参与诱捕摩洛哥反政府分子本—巴卡,最后导致与法国情报局断绝关系。

  1965年1月,打入叙利亚的摩萨德特工科恩被捕,5月被处以绞刑。

  1965年3月,打入埃及的摩萨德特工洛茨被捕,三年后被交换回国。

  1967年12月,摩萨德特工从法国偷回导弹快艇。

  1968年,兹维·扎米尔出任摩萨德第四任局长。

  1968年,摩萨德特工策反瑞士工程师弗朗克内希特,取得幻影战机图纸。

  1968年,摩萨德特工实施“高酸铅盐”计划,成功获得200吨铀矿石。

  1972年,“黑九月”在慕尼黑屠杀以色列运动员,摩萨德特工开始以牙还牙。

  1974年,伊扎克·霍菲出任摩萨德第五任局长。

  1976年7月,摩萨德特工协助特种部队远袭恩德培解救人质。

  1977年,在总理贝京的推动下,摩萨德组织“摩西行动”,从埃塞俄比亚运送回法拉沙人,此行动一直延续到80年代中期。

  1978年,摩萨德利用美人计成功地获取了伊拉克核机密,随后派特工去法国炸毁了为伊拉克生产的核反应堆。

  1981年,以色列空军根据摩萨德特工提供的情报炸毁伊拉克核反应堆。

  1982年,内厄姆·艾德莫尼出任摩萨德第六任局长。

  1985年,为以色列充当间谍的波拉德被捕,美以情报局陷入尴尬境地。

  1986年9月,以色列特工制作以英国国籍为掩护的假护照被媒体披露,引起英国的强烈不满。

  1987年8月,巴勒斯坦漫画家艾德哈米在伦敦被刺杀,最后引发英国情报局与摩萨德断绝关系。

  1987年,摩萨德特工再次使用美人计策反黎巴嫩飞行员阿迪勒,获得米格-23。

  1988年2月,摩萨德特工成功刺杀巴解组织***塔米米。

  1988年2月,摩萨德特工成功破坏巴解组织组织的“回归航行”。

  1988年4月,摩萨德特工和特种部队配合,远袭突尼斯,成功刺杀巴解组织高级***阿布·杰哈德。

  1989年,摩萨德绑架泄露国家核机密的瓦努努。

 当艾希拉夫·马旺(Ashraf Marwan)从伦敦寓所坠楼身亡时,随他离去的还有他的许多秘密。他是为埃及还是为以色列效力?他是否因身份的曝光而招来杀身之祸?

  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当被描述为20世纪的头号间谍的艾希拉夫·马旺从他价值44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300万元)的伦敦寓所五楼阳台上栽下去的时候,他还活着。那一天是2007年6月27日,下午1点半刚过,马旺坠落在卡尔顿花园道二十四号私家玫瑰园的草地上。在这条街上,曾经居住过许多名人,包括三位英国前首相(帕默斯顿,格雷伯爵和格莱斯顿)。事发地点距离繁华的皮卡迪利大街仅几百米远,也许那天中午的天空中还有讨厌的直升飞机嗡鸣盘旋警戒着,首相托尼·布莱尔乌黑发亮的车队也许正护送他前往白金汉宫递交辞呈。救护车到达时已经太迟了,马旺因主动脉破裂而死亡。

  马旺生命的最后几分钟波诡云谲。目击证人是有的。那天早上,四个男人在隔壁毗连的大楼——波迈街 116号三楼的一间可以清楚看到马旺公寓阳台的房间里开会。令人奇怪的是,这几个人都是马旺的一家公司——尤比化工公共有限公司雇员。约瑟夫·雷帕西(József Répási),埃萨姆·绍奇(Essam Shawki),迈克尔·帕克赫斯特( Michael Parkhurst),还有约翰·罗伯特(John Roberts)四个人正等着老板来出席会议,而老板却迟到了。到了中午,他们打电话询问,得到马旺的答复,说他很快就来。

  窗户在雷帕西座位的左边,他回忆,当时被同事的惊呼声吓了一跳:“看呀!马旺博士在干什么!”另外两个证人声明,当时他们亲眼见到马旺从阳台上一跃而下。雷帕西转过身,看见了下坠中的马旺。当时身为尤比化工公司董事的绍奇立即飞奔下楼抢救。而其余三人留在房间里,感到既震惊又不解。过了一会,雷帕西又紧张地从窗户往外看,他看见了马旺落地的地点。“我看见两个中东人模样的男子从其中一间公寓的阳台向下张望,”他在邮件中告诉作者。遗憾的是,他与同事们都无法确定那两个人是否站在马旺住的十号公寓的阳台上。

  究竟马旺是自己跳楼的,还是被人推下去的?尸检发现马旺的血液中含有微量抗抑郁药物的成分。医生在报告中提到,马旺“最近感到压力非常大,”两个月来体重减轻了10公斤。但是,也有理由认为马旺不可能自杀。现场没有遗书。当晚他本来计划飞赴美国与律师见面。马旺刚刚被接纳为“改良俱乐部(Reform Club)”成员,该俱乐部会员包括查尔斯王子和前“军情五处(MI5)”老板斯泰拉·雷明顿夫人。几天前,他还给孙子买了一台PS3游戏机作为生日礼物。马旺和夫人,埃及前总统之女莫娜·纳赛尔,原本正打算带着五个孙儿女外出度假。马旺有各种计划和约见,他有理由活下去。“没有迹象显示马旺的头脑或精神出了问题,”验尸官威廉·多尔曼(Whilliam Dollman)在2010年官方的死因调查后表示。调查没有得出任何结论。“没有证据或动机证明他是自杀的,”多尔曼总结道。可是,他又自相矛盾地声称“完全没有证据”支持马旺遭到谋杀的假设。

  但是尽管马旺不一定是主动地结束生命,他肯定有过性命之忧。最后一次与夫人单独在公寓中时,马旺就对她说过,他“可能会被杀死。”他还令人诧异地补充说,“我有很多不同的敌人。”莫娜·纳赛尔回忆起,马旺在死前的一个月,每晚睡前都要检查门锁是否锁好了,这个习惯在他们38年的婚姻中从来没有过。

  马旺的家人还提供了另一个线索——或者说失踪的线索。据说马旺的书架上有一本他即将完成的、唯一一部回忆录,却在死亡当日不翼而飞。总共三本、每本200页的回忆录,以及马旺为文字录的录音带,自此一直没找到。

  一名学者认为,马旺为伊朗、以色列、意大利、美国和英国的情报机构工作了许多年,是否他打算透露的一些秘密,会使王公政要们感到难堪?如果回忆资料确曾存在,是谁偷走的呢?是否他的死是某种特殊模式之一?马旺是第三个生活在伦敦并且死于相似情节的埃及人。2001年6月,演员索阿德·胡斯尼(Soad Hosny)从伦敦西区美达维尔的斯图尔特公寓大厦的阳台坠楼身亡,那是在她接洽出版社准备发表回忆录之后。1973年8月,埃尔-莱西·纳西夫(El-Leithy Nassif),已故埃及前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当年的总统卫士长,从同一座大厦的阳台坠楼身亡。当时纳西夫也在撰写回忆录。上述三位受害人的共同之处是都与埃及的安全机构有关联。

  马旺的死因调查没能提供什么答案。“我们完全不掌握什么事实,只能小心翼翼地侦查,”验尸官多尔曼在2010年在法庭上表示。确实如此,两支由苏格兰场优秀探员所组成的罪案调查小队花了三年时间分别展开侦破工作,结果仍如多尔曼所说的,“许多问题悬而未决。”案件高度引人瞩目,因为命案就发生在伦敦市中心的光天化日下,而且有目击证人。现场留下了许多零星的线索,却没有一个确定的证据可以破解疑案。可是,马旺死亡之谜仍然勾起各种好奇的猜测。卡尔顿花园道二十四号的门房告诉作者,基本上记者按照“差不多每年一位的频率”前来探询当天发生的种种。作者以信息公开的名义向有关部门提出调看艾希拉夫·马旺卷宗,结果收到一份冗长的清单,上面罗列着各种豁免公开信息的条款,目的是为了保护英国情报机构的信息不至于外泄。马旺的生与死全都疑云密布,充满了各种纷乱的细节,足以令悬疑作家绞尽脑汁地东猜西想。

  

  在艾希拉夫·马旺从阳台坠下那一刻,阿伦·布雷格曼(Ahron Bregman)正坐在伦敦的国王学院战争研究系他自己的办公室里,等待永远不会到来的间谍电话。几个小时后,布雷格曼离开办公室回到温布尔登区,带着家人去快餐烤鸡店吃午餐。离开餐馆时,他的手机响了。他的姐妹从以色列打来,告诉他马旺的死讯。这个消息令布雷格曼有些迷惑,但联想到他的失约,也并非出乎意料。马旺在前一天给他留了一大串的电话留言,布雷格曼知道他的朋友担心自己有生命危险。不仅于此,布雷格曼知道,自己对这一切负有部分责任。

  布雷格曼与马旺的关系错综复杂。过去他们只有过一面之缘,那是四年前在伦敦洲际酒店。(“我沿着小路往前走,确保没有人跟踪,我迟到了,他早已在那里等着。他高高的个子,围着一条红色围巾。”)然而此后他们的生活互相交缠。布雷格曼进入马旺的生活以前,这位埃及人的身份——假如有人了解的话——仅仅是富有的商人和热情的切尔西球迷。(他持有该俱乐部32%的股份,他的资产公司曾经一度收购了切尔西和富勒姆两个俱乐部的球场,后来将其出售,获利颇巨。)布雷格曼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马旺1944年生于埃及。父亲是总统卫队的军官。21岁以一等优秀的成绩毕业于开罗大学化学工程系,随后应招入伍。1965年,马旺在埃及首都郊区的赫利奥波利斯打了一场网球,在那他见到一位迷人的少女,17岁的莫娜·纳赛尔,总统最爱的三女儿。爱之花盛开了,这对佳人次年举行了婚礼,马旺进入了上流人士圈子。年轻的马旺继续服役两年,之后来到伦敦学习化学硕士学位。

  

  埃及总统纳赛尔(左)在艾希拉夫马旺与总统的女儿莫娜(中)1966年7月7日的婚礼上与马旺握手。

  来源:未知/AP后来,一些消息说马旺逐渐对家族给的待遇不满(马旺在金钱上一直很有野心,他的最终财产达到4亿英镑。(卡布拉投资公司,马旺的伞形资产公司,名称的阿拉伯文意思是“成长壮大”)。一位历史学者说,为了补充收入,他迷住了科威特酋长的妻子,后者给他额外的经济支持。几个月后纳赛尔总统从伦敦的埃及大使馆得知此事后,命令女婿返回开罗,并强迫他与自己的女儿离婚,当然遭到两人的拒绝。这名父亲后来冷静下来,命令马旺除了交论文和参加考试飞往伦敦以外,其他时间必须留在开罗。

  1969年春,披头士的《白色专辑》还占据着流行歌曲榜首,马旺访问了伦敦,表面上是到哈雷街医生那儿看胃病。历史学者霍华德·布鲁姆(Howard Blum)在2003年出版的关于赎罪日战争的书——《毁灭前夜》中有一些十分戏剧化的记述。书中说,当时马旺递给医生他的X光片,还夹着一大叠的埃及国家官方文件。他要求医生设法转交给伦敦的以色列大使馆。三天后,摩萨德(Mossad,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相当英国的于军情六处,派人与马旺接触,当时马旺正逛着伦敦的哈罗德百货公司。

  摩萨德的高级特工否认了上述情形,提供了另一个同样生动的版本给前IDF情报分析官员尤里·巴尔约瑟夫,又被后者在2010年出版的《天使(Hamalach)》中加以引用。尤里的书中说,马旺打电话给以色列大使馆,要求与安全小组的人员对话。两次遭到拒绝之后,他终于被允许留言。马旺留下了实名并表示他希望为以色列情报机构工作。他选择不留电话号码,但由于第二天就要返回埃及,他答应下午再打电话给对方。当他再打去时,对方没有应答。这次马旺留下了宾馆的电话。

  摩萨德欧洲部负责人西蒙戈伦(Shmuel Goren)当时正在伦敦。戈伦立刻从马旺的留言认出了熟悉的名字。由于马旺与埃及***的密切关系,摩萨德早已把他列为可发展对象。他们甚至掌握着马旺四年前婚礼上的照片。戈伦拨通马旺留下的号码,因为时间有限,就告诉他留在宾馆里。之后又打电话让他去宾馆附近的咖啡馆。

  在咖啡馆里,一个男人坐着看报纸。他偷偷瞟着咖啡杯旁的照片,一边与刚刚进门的风流倜傥的男人比对,然后向窗外另一个身影点点头,后者走进咖啡馆,踱到马旺身边说,“马旺先生吗?很高兴见到你,我名字叫米沙。”马旺与之握手,看报纸的男人——戈伦本人——无声地离开了。马旺告诉了米沙(真名叫杜比)他有哪些关系,他可以提供给以色列哪些情报。马旺将一个信封推过桌子另一侧,“这是一份情报样本,”他说,“现在我不要任何回报,但下一次希望得到补偿。”他要价多少?十万美元。

  摩萨德怀疑过马旺的动机,他是否计划充当卧底,给以色列提供错误的情报,或者把探得的秘密再传回岳父那里?对此,马旺有一套说辞,他告诉米沙,他对埃及在1967年(中东战争,埃及失去了西奈半岛)仅六天就被打败感到十分失望。他只不过想站在赢家一边。会见后,米沙与戈伦汇合,上了一辆出租车。两人翻阅了马旺的文件,文件像是真的。“从这种渠道得到的这类资料一千年只可能发生一次,”据《耶路撒冷邮报》(Jerusalem Post)报道戈伦当天如是说。另一位摩萨德官员布鲁姆对记者描述道,“就好像我们安排人睡在了纳赛尔的床边。”马旺在摩萨德的代号——“天使”——显示了他被当成从天而降的恩赐。

  马旺在埃及继续得到信任。1970年9月岳父去世后,据说他将以色列的秘密情报传给了纳赛尔的继任安瓦尔萨达特总统,从此变得更重要了。摩萨德是否一直秘密地利用马旺,情况并不明朗,一直到三年后的1973年4月,马旺向以色列发出情报,警告说埃及即将发动进攻。以色列派了上万名预备役军人和多个旅的部队到西奈半岛,但结果并无战事发生。据说,假警报耗费了以色列大约3500万美元。1973年10月4日,这名间谍又一次警告以色列,埃及将要发动袭击(马旺从巴黎给他的联系人打电话,当时他随埃及代表团访法。他说要谈“很多化学品”的事,这是事先约好的战争预警的密语)。次晨八点,以色列内阁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按照马旺的情报行动,调动坦克部队。这一次,情报正确,但时间相差了四个小时:马旺报告说埃及将于日落时分发动进攻,而实际上埃及军队下午两点就开始入侵了。

  那天下午,马旺为什么要去伦敦那家咖啡馆接头?他当然清楚自己有用。当时,以色列的人口不到三百万,国防严重依赖预备役部队,政府迫切需要情报,以便决定何时调动预备役部队。马旺充当间谍的动机能够解开他究竟忠诚于谁这个谜团,也许还可以确定究竟是谁杀了他。他是不是因为手头缺钱或者对岳父恼火,才决定出卖自己给以色列,换取财富?(有消息称,马旺在间谍生涯中共收到以色列超过300万美金的经费。)或者,作为无可挑剔的爱国者,马旺只想成为向摩萨德提供假情报的双面间谍?

  关于马旺为以色列工作,这一点没有争议。他的妻子莫娜在本世纪初曾说过,她质问过丈夫。一开始马旺否认向以色列输送情报。后来他承认提供了假情报。究竟真相如何?布雷格曼认为自己知道答案。但是,他又被另一个问题困扰着:自己是否应该对这名间谍的死负有责任?

  “曝光一名在世间谍的身份是个大错,”布雷格曼用教授特有的庄严语气告诉笔者,“永远不要这样做,不要做。即便有机会也不要。”然后他故作轻松地讨好道:“我看得出你是个聪明人。不要这样做。”

  在一个阴天的星期二下午,作者和他在伦敦的国王学院他的办公室里会面。这所大学到处是曲折的回廊和迷乱的砖石楼宇。在2007年6月27日那天,布雷格曼就坐在这间屋子里,等待那位间谍来电话告诉他见面地点。结果电话没有打来。当时,布雷格曼没有担心,在俩人五年的交往中,他对马旺的行踪诡秘已经习以为常,间谍本来就惯于猜疑和防备。

  布雷格曼刮得干干净净的脸上一笑露出浅窝,他的声音很轻,作者不得不尽力凑近,显得有种密谋的感觉。布雷格曼有点急躁和容易兴奋,急着讲他的故事,以及他自己所起的作用。(布雷格曼精心整理了各种有关文件,包括他与马旺谈话记录的抄件,保存在大学的档案室。他是《以色列的历史》一书的作者,似乎也乐于将来亲自充当历史的一部分。)

  布雷格曼是二十世纪以色列战争研究方面的主要学者(著有十多本书籍,并在BBC的两部有关纪录片中担任过顾问。)但他形容自己是个“有着记者灵魂的学者”。在确认马旺就是著名的情报人员“天使”这件事上,他的调查能力清楚地表现出来。有关细节他过去从来没有披露过。“我相信,在所有关于赎罪日战争的文献当中一定能找到根据,可以锁定那些人的身份,”他说。在遍阅各种文件和回忆录的过程中,布雷格曼的怀疑逐渐形成。马旺成了他追踪的对象。“我需要一种证明,”他说。“你不能直接指控某人是间谍。马旺十分富有,他可以上法庭控告我。”

  

  揭露一名在世的间谍是个大错。永远不要做,即便有机会。…………历史学者阿伦·布雷格曼说。

  来源: Murdo Macleod for the Guardian从1999年开始,布雷格曼不断把自己的文章发给马旺,希望引诱他自己认账,但没有成功。最后,学者设了一个局。他准备亲赴以色列去见几年前出版艾利·泽拉(Eli Zeira)将军回忆录的编辑。泽拉为前以色列军情部门负责人。泽拉因按照1973年4月的错误情报行动而遭到解职,在他的书里多次提到了“天使”。“我假设,即使泽拉不会确认天使的名字,他的编辑可能会。”

  两人于2000年在特拉维夫一家咖啡馆会面。“我对见面做了仔细的计划,”布雷格曼说。两位学者坐下低声交谈。“谈了十分钟,他对我刚刚熟悉但还没感到厌烦,我就问了这个问题。”布雷格曼直接得不能在直接了,“马旺是那名间谍吗?”编辑眼光转向一边露出笑容。“这就是我的证明。”布雷格曼说。“马旺就是天使。”

  在伦敦,布雷格曼对于文字的东西仍然保持谨慎。他的第一本书《以色列的战争》出版于2000年,他隐晦地将天使称为“纳赛尔的左膀右臂”。他给马旺寄了一本书。没有反应。这种沉默给了他底气,布雷格曼在第二本书,2002年9月出版的《以色列史》中更加直接了。“我写道,天使是纳赛尔的亲属,”布雷格曼说。“我还指出他有时被代以“女婿”的称谓。”这是假的,用意是刺激马旺并给其他记者透露线索。布雷格曼再次把书寄给马旺,还写了一句赠言:“致艾希拉夫·马旺——埃及的英雄。”仍然没有反响。然而在埃及,另一位记者采访了马旺,直接问他对布雷格曼的说法有何评价。“布雷格曼的书好像愚蠢的侦探小说,”马旺如此回答。

  “我感到伤了自尊,”布雷格曼回忆道。“我花了四年写这本书,他胆敢这样说话。”不仅如此,布雷格曼相信,马旺露出了破绽。他虽然指责这本书虚构,但没有威胁要控告作者诽谤,布雷格曼认为,这等于他自己承认了。我内心的记者明白我得到了有力证据。不曝光这件事…………不可能。带着愤怒和得意交织的情绪,布雷格曼几天后接受了埃及一家周刊“阿拉伯金字塔(Al-Ahram Al-Arabi)”的采访。他在温布尔登的星巴克店(靠近后来他得知马旺死讯时所在的快餐店)与记者会见,谈话中直言不讳地称马旺为间谍。采访中他说道:“我必须捍卫自己作为历史学者的名誉。”

  2002年9月29日,布雷格曼的访谈在以色列发表第七天,他正在花园里扫落叶,他的妻子叫他回屋接个电话。一个阿拉伯口音浓重的声音说:“我就是你书里写的人。”布雷格曼回答:“怎样才能确认?”那个声音说:“你送了我书,还写了赠言…………”

  两个人自此开始断续地交往。布雷格曼每次打电话给马旺在开罗的秘书。“我还必须发传真证实自己的身份。她将传真转给伦敦的马旺,他两分钟后回电话给我。”马旺经常拨通后不说话就挂断,几分钟后他又重新打过来。“间谍那一套,”布雷格曼说。他只称自己为“你书中的人”。他警告布雷格曼,他所有的电话都被埃及和应该情报部门录了音。布雷格曼感到意外的是,马旺并不生气。“我让他感到迷惑了,”他说,“一个学者,出乎意料地道出了真相。他懂得逻辑。他懂得他的秘密现在泄露了。但他很聪明,他改变了我。他很有魅力,但也可能十分残忍。你可以看到,他施展魅力,把我变成了他的维护者。忽然我看到的不是一个狡猾的间谍,而是一个内心有难处的人。这个人承受着压力和很多东西。”布雷格曼回忆他们许多电话长谈。“他没有人可以谈心。你总不能跟妻子和孩子谈间谍的事吧。”

  最后布雷格曼问马旺,自己是否可以为他写传记。马旺拒绝了。“他希望这些事都消失,不出传记。”这一点十分令人费解,因为前面有提到失踪的回忆录。如果马旺希望事情烟消云散,他为什么还要写自传?“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布雷格曼告诉作者。“他真的写了吗?还是他以此阻止我写。”几个月后马旺问布雷格曼有关写作的程序。他甚至邀请布雷格曼今后为他写的自传做编辑,但后者对此十分怀疑。“我隔一段时间就问他,书名叫什么?什么时候写完?用英语还是阿拉伯语写的?他告诉我是英语,因为阿拉伯人从不读书。”

  马旺死后,为寻找那本回忆录存在的证据,布雷格曼费尽了心力。他联络了英国和美国所有档案馆,寻找马旺可能留下的复印件。只有一个地方回复了他:玛丽嘉里(Mary Curry),华盛顿国家档案馆管理员。嘉里在一个长邮件中确认,马旺到访过两次,分别在2007年的1月和3月,事先都没有预约。嘉里曾帮马旺在美国政府的解密文件中搜索他的名字。在亨利基辛格和七十年代埃及外长伊斯梅尔法赫米(Ismail Fahmi)一份会谈记录中出现了马旺的名字,当时三人在谈武器合约。马旺持一只手杖行走。他一次也没提过回忆录的事。他第二次临走前还送了嘉里两盒巧克力。此后就再没有来过。布雷格曼曾告诉警察他认为回忆录存在,但是现在,连他自己也无法相信了。尽管他仍在反复到处询问,再也没收到过答复。

  

  马旺(左)与前总统纳赛尔的儿子们:阿卜杜尔哈基姆纳赛尔(中)和阿卜杜尔哈米德纳赛尔(右)2000年在开罗。来源: Marwan Naamani/EPA两人仅仅见过一次面,在2003年10月。最初,马旺邀请布雷格曼在多切斯特宾馆会面。“对于我这样的以色列裔,多切斯特宾馆(1982年6月巴勒斯坦分裂分子在多切斯特宾馆射杀了以色列驻英国大使,引发黎巴嫩战争,布雷格曼当时曾作为炮兵军官参战)好比噩梦。”布雷格曼要求改为在洲际酒店会面。当时,马旺已经感到生命危险。他告诉布雷格曼,霍华德布鲁姆2003年那本关于赎罪日战争的书里直接称他为天使,并且详细描述了他开始为以色列当间谍的情节,“这好比邀请人刺杀我。”他们的关系保持着距离,但一直没断。布雷格曼明白,马旺想要他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写书。但他们的友谊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互相欣赏的成分。马旺很孤独,布雷格曼说。然后到了2007年,布雷格曼形容他们的交往“情节更加激烈,”不时有惊恐的电话留言。

  布雷格曼将马旺的天使身份揭发出来,令他处于危险中,这个情节原来仅存在于历史学者的口中,但是很快,更高的权威就出来承认这个事实了。在以色列,马旺成为两位以国高级军官——泽拉将军(其传记编辑泄露了马旺的身份)和泽维扎米尔(Zvi Zamir),前摩萨德头目在高级法庭上争辩的公案。扎米尔指责泽拉泄露马旺的身份给媒体,而泽拉控告扎米尔诽谤。案件久审不决,最后法官西奥多(或另外的大人物)于2007年3月25日判决泽拉向未经授权人员泄露“天使”的身份。该裁定三个月后公之于众,6月14日,即公布消息十三天后,马旺就死了。

  当布雷格曼看到在关于判决的报道中,法官正式地称马旺为“天使”,他立刻写信给马旺,警告他可能有生命危险。由于马旺警告过他不要再联系,布雷格曼错误地把信件发给了间谍的旧地址。“一般他在48小时内会联系我,”他说。“这次一礼拜都没有回音。”当马旺终于收到这封信,他在一个小时之内在布雷格曼的电话留言中留下一大串恐慌的留言。“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布雷格曼说。“五年来第一次。”

  因此,在马旺死那天,布雷格曼坐在办公室里等待他的电话。因此布雷格曼感到极其内疚

  罗莎曼德·派克

  罗莎曼德·派克1979年出生于英国伦敦,她的父亲是专业的歌剧演唱家,母亲则是一位乐团小提琴演奏家,罗莎曼德是家中的独女。她曾在牛津大学沃德姆学院攻读英国文学专业,第一学年拿到了一级荣誉学位(first class honours),在为了表演休学一年后回到学院,于2001年以Second Upper的成绩拿到了学位;除了是一位技术娴熟的小提琴演奏者之外,罗莎曼德·派克还可以流利地使用德语和法语。读书期间她曾通过一些莎士比亚戏剧和戴维·黑尔的《Skylight》、亚瑟·米勒的《All My Sons》等的演出积累经验,而在英国国立青年剧团出演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后,她被一位经纪人发掘而走上了专业表演的道路。

  最早,派克亮相过英国电视剧《英国式结婚》(1998)、《妻子与女儿》(1999)、《寒季之爱》(2001)以及《福耶的战争》等,02年她在邦德影片《007之择日再死》中出演反派詹姆斯·邦德女郎而一举成名,这次演出也让她获得了英国权威**杂志《Empire》主办的Empire Awards颁发的最佳出道表演奖。2005年,罗莎曼德·派克又凭借同约翰尼·德普、萨曼莎·莫顿合作的《浪荡子》赢得英国独立精神**奖的最佳女配角奖。同时她还在故事背景设置在以色列的影片《承诺之地》以及电脑游戏改编成的影片《毁灭战士》中担任重要角色,05年版的《傲慢与偏见》中则出演了伊丽莎白的大姐姐简,向人们展示了罗莎曼德·派克完全不同于反派邦德女郎的气质美,本片的导演乔·怀特也在后来成为了她的丈夫。接下来派克又出演了加拿大女作家安妮·麦珂尔斯同名小说该编成的影片《四处散落的碎片》,并同伊万·麦克格雷格、理查德·格兰特等英国口音的演员们一起为二战题材的低成本动画片《怀特霍尔街上的长统靴》配音。07年推出的安东尼·霍普金斯、瑞恩·高斯林主演的影片《破绽》中也有派克一个重要的配角角色,这也是她第一次在好莱坞洛衫机拍摄影片。此外她还同皮尔斯·布鲁斯南、凯文·席格斯、米兰达·理查森等人合作了一部讲述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与其妻子卡特琳之间情感纠葛的影片《卡特琳》,而这也正与凯拉·奈特利、西耶娜·米勒等出演的《爱的边缘》的题材有不谋而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135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