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脑瘤的早期症状有哪些,第1张

脑瘤是生长于颅内的原发性肿瘤,虽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但由于颅腔内容积不允许扩大,因此,不论何种肿瘤都可直接引起脑组织的局部损害,影响脑血液循环,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造成颅内积水或脑水肿,以至于发生脑疝,威胁脑瘤患者生命。因此无论颅内何种肿瘤,脑瘤早期症状的诊断、早期治疗最为重要。在此之前,一定要准确掌握脑瘤的早期症状。

脑瘤的早期症状之一:头痛、呕吐

性质多较剧烈,常在清晨发作,有时在睡眠中被痛醒,但起床轻度活动后头痛就会逐渐缓解或消失。由于颅内压力的增高,致使延髓呼吸中枢受到刺激,从而出现呕吐,呕吐多在头痛之后出现,呈喷射状,与胃肠道疾病引起的呕吐有区别。

脑瘤的早期症状之二:耳鸣、耳聋

耳鸣多在打电话时发觉,即一耳能听到,另一耳则听不到。耳聋多是听神经瘤的先兆。

脑瘤的早期症状之三:视力障碍

颅内压增高时会使眼球静脉血回流不畅,导致淤血水肿,损伤眼底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致视力下降、复视等。

脑瘤的早期症状之四:幻嗅

颞叶部肿瘤可在其刺激下出现幻嗅,即可闻到一种并不存在的气味,如烧焦饭或焦橡胶等气味。

脑瘤的早期症状之五:精神异常

位于大脑前部额叶的脑瘤可破坏额叶的精神活动,引起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精神异常表现,常常容易与抑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等混淆。

脑瘤的早期症状之六:幼儿生长发育停止、巨人症

幼儿生长发育停止常见于颅咽管瘤。临床表现为十五六岁身材只有五六岁高,性征亦不发育,肚皮上堆满脂肪,看上去大有“少年发福”之势。巨人症多见于脑垂体瘤。表现为病人生长迅速,出现肢端肥大症(大下巴、大鼻子、口唇、舌头均肥大、手足异常粗大)。

脑瘤的早期症状之七:单侧肢体感觉异常、偏瘫或踉跄步态

位于脑半球中部的顶叶,专管感觉,该部位肿瘤常会导致单侧肢体痛、温、震动、形体辨别觉减退或消失。小脑部病变更具特异性,即患者常在头痛、呕吐、视物障碍之后,出现偏瘫或踉跄的醉酒步态。

脑瘤的早期症状一定要掌握,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才能早期治疗。脑瘤主要是手术切除脑廇,手术切除的原则是:凡良性脑瘤应力争全切除以达到治愈的效果,凡恶性脑瘤或位于重要功能区的良性脑瘤,应根据病人情况和技术条件予以大部切除或部分切除,以达到减压为目的。凡恶性脑廇或未能全切除而对放射线敏感的良性脑瘤,术后均应进行放射治疗。恶性脑廇,特别是胶质瘤和转移瘤,术后除放射治疗外,尚可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给予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为提高恶性脑廇手术后的效果和延长病人生存期,应用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统称为脑瘤的综合性治疗。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国内专业脑科医院的典范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技术先进、实力突出的专业权威脑科医院,医院巨资引进高端仪器设备,汇聚陈公白、唐镇生等多名国内外知名脑科泰斗组成的蓝十字专家顾问团及资深专家队伍,在脑科疾病治疗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标准,特别是对脑瘤的个性化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恶性脑瘤亦称脑癌,是生长于颅内的恶性肿瘤,对于早期恶性脑瘤患者和患者家属而言,希望明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早期恶性脑瘤能治好吗?就目前治疗现状而言,恶性脑瘤仍是医学上未被攻克的一大难题,但是这也并不等于得了恶性脑瘤就被宣判了死刑,临床上亦有不少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病例。早期恶性?主要取决于是否及时采取了恰当的治疗手段。早期恶性脑瘤癌肿较小,若部位合适,应行手术切除。若癌肿部位切除难度大,可先行放疗,待癌肿变小后,再行手术切除。另外,西医各治疗手段均会对人体正常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临床上多主张联合中医药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另外,早期恶性也与患者身体机能密切相关,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恶性脑瘤患者极为重要。在饮食上,恶性脑瘤患者宜吃具有保护颅内血管作用的食物:芹菜、荠菜、菊花脑、茭白、向日葵籽等;宜吃具有防治颅内高压作用的食物:玉米须、赤豆、核桃仁等;宜吃具有防护化疗、效疗副作用的食物:香菇、银耳、黑木耳、黄花菜、核桃等。

颅内及椎管内肿瘤

概述

1. 原发性肿瘤:起源于头颅、椎管内各种组织结构,如颅骨、脑膜、脑组织、颅神经、脑血管、脑垂体、松果体、脉络丛、颅内结缔组织、胚胎残余组织、脊膜、脊神经、脊髓、脊髓血管及脂肪组织等;胶质瘤最多、脑膜瘤次之,再次为垂体腺瘤、神经纤维瘤、脑血管畸形等。

2. 继发性肿瘤:转移瘤或侵入瘤等。

发病率

10~12/100000人口/年,仅次于胃、肺、子宫、乳腺、食道肿瘤,约占全身肿瘤25%。儿童期为75%。

1. 年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多见。

2. 性别:一般发病与性别无多大差异,但松果体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血管网状细胞瘤、颅咽管瘤、转移瘤、神经鞘瘤和畸胎瘤等,男性稍高于女性(男:女=32:1),而脑膜瘤则以女性发病率占优势(女:男=12~15:1)。

3. 发病年龄与肿瘤的好发部位及其病理性质有一定关系:

①儿童:小脑幕下中线部位,常见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颅咽管瘤及松果体瘤等;

②成年:多发生于幕上,少数位于幕下,常见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垂体腺瘤及听神经瘤等;

③老年:多位于大脑半球,以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脑膜瘤或转移瘤等居多。

分类

1 按生长部位分类:依肿瘤生长在颅内结构的不同部位而定,如额、顶、枕、颞叶,小脑、脑干、丘脑、鞍区、脑室内、小脑脑桥角区等。

2 按病理学性质分:WHO(1995)

类 型 各自的类别

胶质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含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癌)、松果体细胞瘤、混合性胶质细胞瘤

脑膜瘤 内皮细胞型、纤维型(纤维母细胞型)、混合型、砂粒型、血管瘤型、乳头型、间变性(恶性)脑膜瘤

垂体腺瘤 a 无分泌性腺瘤; b 分泌性腺瘤:生长激素、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刺激素、滤泡刺激素、黑色素刺激素细胞腺瘤; c 垂体腺癌; d 垂体细胞瘤

神经纤维瘤(含神经鞘瘤) 听神经(鞘)瘤、三叉神经纤维瘤、舌咽神经瘤、副神经瘤等

先天性肿瘤 颅咽管瘤、畸胎瘤、皮样或上皮样囊肿、拉赛克裂囊肿、胶样囊肿等

血管性肿瘤 血管网状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

转移瘤与侵入瘤 a 来自肺、胃肠道、乳腺、泌尿生殖系等癌瘤的脑转移; b 由鼻咽癌、巨细胞瘤、脊索瘤、软骨瘤等向颅内侵入

其他肿瘤 浆细胞瘤、淋巴瘤、黑色素细胞瘤、肉瘤或不能分类的肿瘤等

胶质细胞瘤,临床上仍延用克诺汉(Kernohan)四级分类法:Ⅰ级:肿瘤细胞大小、形态、染色均匀一致,分化良好,属于良性,但临床病理发展趋于向恶性发展;Ⅱ级:部分瘤细胞大小不一,偶见瘤细胞分裂相,属低级别恶性肿瘤;Ⅲ级与Ⅳ级:瘤细胞分化不良,大小及形态不一,深染,核分裂相多,并可见瘤巨细胞,属高级别恶性肿瘤。

病因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清楚。

1先天因素: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细胞或组织异位残留于颅腔内,在一定条件下又具备分化与增殖功能,可发展成为颅内先天性肿瘤。这类肿瘤生长缓慢,多属良性,常见有颅咽管瘤、脂肪瘤及胶样囊肿等。

2遗传因素:人体基因缺陷或突变可形成颅内肿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属神经系统肿瘤遗传最具典型的代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约半数病人有家族病史。视网膜母细胞瘤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播,单发性病灶占3/4,具有体细胞的突变,约有12%~17%可传给子代;多灶性病变则有细胞的染色体改变,家庭中的其他子代成员很有可能易感,约50%~65%能传给子代。

3物理因素:

(1) 创伤:一般认为,创伤可引起脑、脑膜瘢痕组织间变而成为肿瘤。

(2) 射线:研究发现,放射区域的细胞突变是肿瘤形成的基础。此类肿瘤以恶性为多。

4化学因素:诱发的肿瘤可为胶质细胞瘤、脑膜瘤、肉瘤、垂体腺瘤和松果体瘤等。

5生物学因素:常见的致瘤病毒有腺病毒、肉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核糖核酸病毒、多瘤病毒及猴空泡病毒等。这些病毒可诱发脑膜瘤、松果体瘤、肉瘤、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和髓母细胞瘤等。病毒的致瘤机制是它们进入细胞后,在胞核内合成DNA时(即细胞的S期),迅速地依附并改变染色体的基因特性,使细胞增殖与分裂功能发生畸变而形成肿瘤。

临床表现

取决于脑瘤的部位、性质和肿瘤生长的速度,并与颅脑解剖与生理的特殊性相关。

发病多缓慢。首发症状可为颅内压增高或神经定位症状如肌力减退、躯体麻木、癫痫等。于数周、数月或数年之后,症状增多,病情加重。

急性发病者可于数小时或数日内突然加重恶化,陷入瘫痪、昏迷,多见于肿瘤囊性变、瘤出血(瘤卒中)、高度恶性的肿瘤或转移瘤并发急性弥漫性脑水肿,或因瘤体突然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以致颅内压急剧增高,导致脑疝危象。

一、 颅内压增高:85%。

(一)原因:

1.肿瘤的占位作用:肿瘤在颅内呈扩张性或浸润性生长,超过颅腔代偿限度(约达到颅腔容积的8%~10%),即出现颅内压增高。

2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肿瘤压迫或因肿瘤妨碍了脑脊液的吸收。

3肿瘤压迫脑组织、脑血管,影响血运导致脑的代谢障碍,或因肿瘤、特别是恶性胶质细胞瘤与转移瘤的异物(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通透因子)刺激反应与毒性作用,使瘤周脑组织发生局限或广泛性脑水肿。

4.颅内静脉回流障碍:肿瘤压迫较大的静脉或静脉窦,可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使脑组织淤血。

5.肿瘤卒中与变性:瘤内急性出血(瘤卒中)、瘤组织囊性变或坏死,使瘤体积迅速增大、脑水肿突然加重。

6.其它因素:摄入水分过多、反复呕吐、剧烈咳嗽或用力、不适当的腰椎穿刺及肺部感染或高热等引起的脑缺氧等,均可增高颅内压力。

(二)症状:

1.头痛:多因颅内压变化和肿瘤直接影响等因素,使颅内敏感结构脑膜、脑血管、静脉窦和神经受到刺激所引起。为常见的早期症状,90%的脑肿瘤病人均有头痛。

多为搏动性胀痛或钝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发生,时轻时重。一般于清晨或起床后出现,白天逐渐缓解,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每于呕吐后头痛多可减轻。任何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打喷嚏,或用力,剧烈运动等,均可使头痛加重。

某些脑瘤所致头痛的部位可有一定的规律性,如脑膜瘤常引起相应部位头痛;垂体腺瘤多为两颞侧或额部头痛;幕下肿瘤头痛常位于枕颈及眶额部;脑室内肿瘤可因肿瘤位置移动、头位变化,引起严重颅内压增高,出现发作性剧烈难忍的头痛,严重时,可发生颅内压增高危象。

2 恶心、呕吐:早期或首发症状,多伴以头痛、头昏。常发生在清晨空腹时,典型表现为与饮食无关的恶心或喷射性呕吐,且常于较剧烈的头痛、头昏之后发生,头位变动可诱发或加重。小儿颅后窝肿瘤出现呕吐较早而频繁,易误诊为胃肠道疾病;成年人呕吐出现较晚。恶心、呕吐是因颅内压增高或肿瘤直接影响迷走神经核(呕吐中枢)所致。

3.视乳头水肿与视力障碍:与脑肿瘤的部位、性质、病程缓急有关。如颅后窝肿瘤出现较早且严重,大脑半球肿瘤较颅后窝者出现较晚而相对要轻,而恶性肿瘤一般出现较早,发展迅速并较严重。

可演变为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视力逐渐下降。出现生理盲点扩大和视野向心性缩小,以及视乳头继发性萎缩。长期颅内压增高常致失明。

眼球外展麻痹亦常为颅内压增高的征象,可出现斜视和复视。

4.精神症状:因大脑皮质遭受损害引起,表现为淡漠、迟钝、思维与记忆力减退,性格与行为改变,进而发展为嗜睡、朦胧或意识不清。恶性肿瘤者,精神障碍较明显,额叶肿瘤经常引起精神症状,或表现有欣快、易激动及痴呆等。

5.癫痫:20%~30%,其中半数病人为首发症状。

6.生命体征变化:颅内压呈缓慢增高者,生命体征多无变化。颅内压显著增高或急剧增高可表现缓脉,常慢至50次/分钟左右,伴有呼吸深慢,血压代偿性升高等。这些已属脑疝前期或已有脑疝的表现。如继续恶化,则出现脉搏细速,呼吸不规则,呈抽泣或潮式样呼吸,血压降低以致周身循环衰竭,最后呼吸停止。下丘脑及脑室内肿瘤或恶性肿瘤,可出现体温波动,体温常升高。

二、 神经系统定位征象:是肿瘤所在部位脑、神经、血管等受损的表现,反映脑肿瘤部位所在。

三、 内分泌与周身症状。

诊断

1.病史与体格检查。

2 头颅X线平片检查:

3.腰椎穿刺及脑脊液检查:包括脑脊液压力、细胞计数、蛋白及生化测定。

4.头颅超声波检查。

5.脑电图检查:约90%的脑肿瘤可出现异常脑电图。

6.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耳蜗以短声刺激后,从双侧头皮上记录到的大脑皮质电位变化,其电位来源于脑干听觉通路,故称之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临床上可用来客观地评价脑干功能障碍的部位,依波峰情况能早期诊断脑干肿瘤、小脑脑桥角区听神经瘤或脑膜瘤等。

7.生物化学及免疫学测定:

8.脑血管造影:

9.脑室造影:经颅骨钻孔、直接穿刺侧脑室将气体或造影剂(如碘油、碘苯葡胺等)注入脑室内,以显示脑室系统的方法。由于颅内肿瘤的占位效应,常压迫相应部位的脑室和蛛网膜下腔,使其变形、移位或梗阻。依据这些改变,常可对颅内肿瘤作出定位诊断。

10.头颅CT、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扫描

治疗

1手术治疗:为目前颅内肿瘤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原则:a生理上允许;b解剖上可达;c技术上可行;d得多于失、利多于弊。

(1)完全切除

(2)次全与部分切除

(3)减压性手术与脑脊液分流术

2放射治疗:60钴、直线加速器或高能量X线。

原理:射线穿过组织时,在其轨迹上将能量传送至组织细胞,细胞核对辐射极为敏感,射线通过直接作用或自由基的间接作用,使DNA结构发生改变,产生DNA单链、双链的断裂,导致受照组织细胞的变性与死亡。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状态,是影响细胞对射线敏感性的重要因素,分化程度越低、分裂越活跃的组织细胞,对射线越敏感。多数脑恶性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增生活跃,因而对辐射的敏感性较高,是构成辐射治疗脑肿瘤的重要基础。组织细胞受照后的损伤分为潜在性致死损伤、亚致死损伤和致死损伤,其中潜在性致死损伤和亚致死损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修复。

3化学治疗:人出生后神经细胞即不再分裂,胶质细胞也仅有低度再生,而脑肿瘤细胞却不断进行核分裂,这种细胞生长繁殖之间的差异,使抗代谢或阻断核分裂的药物起到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而不损伤正常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脑肿瘤化疗要求具备几个条件:

(1)肿瘤血管分布相对丰富,毛细血管通透性较大;

(2)化疗药物容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

(3)化疗药物具有对肿瘤细胞有效杀伤或抑制功能;

(4)选择有效的途径,使肿瘤细胞处于高浓度化疗药物的环境中。

4. 激素治疗:

(1)以减退脑水肿为目的,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10~20mg/d,静脉滴注;

(2)针对垂体腺瘤或颅咽管瘤等作为内分泌激素的补偿治疗;

(3)鞍区肿瘤手术后出现尿崩症,应用垂体后叶素或长效尿崩停注射液的抗利尿作用进行治疗。

5. 免疫治疗:主动或被动免疫手段。宜在治疗前对肿瘤行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先降低宿主的瘤负荷,以最大限度增加机体的相对免疫力。

6. 中医药治疗。

回答者:临时户口 - 魔法学徒 一级 2-1 19:28

--------------------------------------------------------------------------------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50% (0) 不好

50% (0)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不全面

评论者: hail2008 - 助理 二级

--------------------------------------------------------------------------------

其他回答 共 1 条

脑瘤

生长于颅内的肿瘤通称为脑瘤,包括由脑实质发生的原发性脑瘤和由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脑瘤。原发性脑瘤依其生物特性又分良性和恶性。良性脑瘤生长缓慢,包膜较完整,不浸润周围组织及分化良好;恶性脑瘤生长较快,无包膜,界限不明显,呈浸润性生长,分化不良。无论良性或恶性,均能挤压、推移正常脑组织,造成颅内压升高,威胁人的生命。

在全身恶性肿瘤中,恶性脑瘤约占15%,居第11位,列胃、肺、肝、食管、乳腺、直肠、结肠、胰、膀胱及鼻咽部癌肿之后。男性稍多于女性,性别比约为112~152:1,各个类型脑瘤的性别比例不尽相同,有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加大的趋势。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2岁以下的婴儿及年龄超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较少。在儿童,脑瘤所占比重较大,约为全身肿瘤的7%,占全部脑瘤病例的20%。

脑瘤的年发病率约7/10万,占全身肿瘤的2%。死亡率居12岁以下儿童的第1位,成人的第10位。

病因学

本病中医认为有以下几种病因病理。①寒气客于经脉致气血郁结,肿大成积。②脾肾阳虚,清阳不升,痰湿内生,痰阻经络,致痰迷心窍。③肝血亏虚,肾精不足,或先天不足,致肝肾阴虚,肝风内动,眼吊复视,抽搐震颤。④邪毒内侵,肝郁化火,肝火-L炎,气血上逆,成为湿热淤毒,故颅内肿瘤的内因有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外因为寒气、邪毒入侵及形成痰湿、淤毒等格于奇恒之府,则阴浊积于脑而发为肿瘤。

现代医学对脑胶质瘤的病因尚不甚明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r归纳起来有:①脑胚胎组织发育异常;②遗传因素,近年来认为胶质瘤有遗传倾向;③化学因素,近年来认为致癌物甲基胆葱及甲基业硝脲或乙基亚硝脲口服或静注都可致脑胶质瘤;些病毒病因,国外一些学者用某些病毒能在多种动物身上诱发小本瘤,但在人身上未能证实。

颅内肿瘤无论是良性或恶性,多呈浸润性生长,由于脑内无淋巴结构,瘤细胞不易侵蚀破坏血管,在其他器官内亦无生长适应能力,因此很少发生颅外转移。

TOP↑

播散与转移

脑瘤的恶性程度与转移没有明显的相关,脑瘤转移以颅内转移为主,颅处转移较少见。

1颅内转移 又称种植性转移,产生这种转移的条件是肿瘤富于瘤细胞而较少间质,因此瘤细胞容易脱落;或因瘤组织暴露于脑脊液的通路内,脱落的细胞要被带至远处或沉积于是脑室壁上。符合以上条件的肿瘤有第四脑室的髓母细胞瘤和脑室壁上的室管膜母细胞瘤。此外,脉络丛乳头状瘤及突入脑室的其他胶质瘤亦见有报道。有时肿瘤并不接近脑室或蛛网膜下腔,但手术、特别是肿瘤活检或部分切除,可使瘤细胞脱落而散布于蛛网膜下腔,增加这种转移的机会。转移结节大多位于颅底各脑池及脊髓蛛网膜下腔。

2颅外转移 一般较少见,主要原因是机体的循环系统内具有较强的排斥游离的脑瘤细胞的能力,同时颅内又缺乏赖以转移的淋巴管道。另外颅内肿瘤大多数要求较高的生长环境与条件,转移至颅外后常因不能适应环境而需要较长时间的潜伏期才能发病。而颅内肿瘤病人的生存期短,在转移灶尚未被发现前就可因颅内压增高或因危及生命中枢而死亡。但这些妨碍颅外转移的条件可随着治疗的不断进步而消失。首先颅内肿瘤经手术摘除及综合治疗后,病人的生命得到延长;另外手术中接触硬脑膜、头皮及颅外软组织机会大为增加,有时甚至发生瘤细胞直接进入开放的淋巴管与血管腔内、使术后肿瘤在硬脑膜与颅外组织上复发的机会增多,而这些组织中的淋巴道为肿瘤的更远处转移提供了途径。文献报道过的颅外转移大多发生于手术后,甚至在有人认为手术是脑瘤颅外转移的必要条件。但也有自发的转移,特别是分肿瘤具有较大的浸润性,能穿越硬脑膜而侵入颅外组织时。文献报道过能向颅外转移的肿瘤有胶质瘤、脑膜瘤、原发性肉瘤等。在胶质瘤中以多形性胶质母细胞为最多,占1/3,其次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及未分化胶质瘤。脑膜瘤转移以血供较丰富的血管母细胞瘤以上皮细胞型为最多。几乎身体各处都可发生转移灶,但最多见的部位是肺及胸膜,占33%;颈及纵隔淋巴结占22%;肝14%,脊柱及骨髓系统占9%,肾占6%,其他少见部位有心脏、卵巢、子宫、膀胱、腮腺、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胃、结肠、头皮、腹膜等。

临床表现

神经胶质瘤来自神经系统支持组织,属外胚叶肿瘤。很多胶质瘤其瘤细胞与成熟的或未成熟的胶质细胞相似。

(1)细胞瘤

1)星形胶质细胞瘤

这是胶质瘤中最多见者,占胶质瘤的512%,本病在成人中最常见发生部位是额顶、颞叶等,儿童多发生在小脑半球b星形细胞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若肿瘤位于在大脑半球,其临床特点则多出现癫痫、肢体瘫痪及感觉障碍等,颅内压增高征出现较晚,故有长期癫痫发作而无其他体征者。如生长于小脑,则将产生小脑损害的症状与体征,如共济失调、眼球震顿、轮替动作障碍等;当其压迫第四脑室,即可使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呕吐,视神经孔头水肿等症状。发生于儿童的星形细胞瘤40%位于小脑半球,位于脑干者约占10%,后者首先表现脑干肿瘤的各种临床表现,如交叉性麻痹等。有时亦可影响小脑而出现相应的症状、约3%星形细胞溜在X线平片上见肿瘤钙化灶。

2)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

本病为成人大脑半球常见的肿瘤,占胶质瘤的235%,多发生在40岁左右的成年人,常位于大脑半球,从白质长出伸展到皮质,甚至可达脑膜。儿童少见,且多生长在脑干。此种胶质瘤是一种恶性度很高的肿瘤,其临床特征为病情进展快,病程常在1年以内,由于肿瘤生长在大脑半球,可迅速出现偏瘫、失语及各种感觉障碍等。颅内压增高出现较早,偶有因瘤内出血,突然出现昏迷、偏瘫等症状,甚至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3)室管膜瘤

此种脑瘤占胶质瘤的11.3%,为胶质瘤的第3位,较常见于儿童及年青人,本病的特点为绝大多数肿瘤位于第四脑室内,脑瘤位于幕上者,主要位于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川,其症状因肿瘤所在部位不同而异,以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及视神经孔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最为多见、肿瘤位于幕上者多发生在枕后部疼痛。

4)成髓胶质细胞瘤

此种胶质瘤为儿童颅后凹中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胶质瘤的42%,占儿童颅内肿瘤151%至l8%、临床特点为常迅速出现小脑中线的症状与体征,早期即出现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神经孔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5)少枝胶质细胞瘤

本病为成人少见的生长缓慢的肿瘤,仅占胶质瘤的29%。其临床特点为大多生长在大脑半球,因其生长很慢,颅内压增高征出现较晚,常表现有癫痫、久语、偏瘫、锥体束征及感觉障碍等,而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X光片有68%可见到肿瘤钙化。

6)松果怀瘤

本病较少见,约占胶质瘤的13%,主要见于儿童或青年人。其临床特点为早期即引起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冲经孔头水肿等;肿瘤压迫邻近脑组织时,则产生一系列症状与局限性体征。

(2)脑膜瘤

脑膜瘤又称蛛网膜内皮瘤,是原发于颅内脑膜上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7%,但在儿童脑瘤中只占31%-69%。本病好发生在20-50岁的成年人。其平均发生年龄为30-33岁。病程平均多在2-3年以上,一般认为肿瘤起源于蛛网膜绒毛,故好发生在静脉窦附近。其临床特点因肿瘤部位而各异。脑膜瘤好发于大脑凸面及矢状面窦旁占665%,后颅凹14%,蝶骨87%,中颅凹44%,嗅沟23%,鞍区21%。

1)大脑凸面脑膜瘤

常在脑表面,与脑膜有粘连,也可在脑实质内。因肿瘤所在部位不同,故其临床表现也不一样,从精神症状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视野缺损均可出现,癫痫发生率较高,并常为首发症状,也可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与体征。

2)矢状窦旁脑膜瘤

头颅外表有时可发现局部逐渐隆起,甚至有压痛,头颅平片可见到骨质增生或骨质破坏、脑膜血管沟增宽等改变。当肿瘤位于矢状窦前1/3时,可有长时间的头痛、视力减退、颅内压增高等症状,并有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懒散、易疲劳等)和癫痫发作,部分病人可出现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或肢体运动障碍。

(3)脑垂体瘤(又称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是原发于脑垂体上的肿瘤。

垂体瘤系指垂体前叶(腺部)所发生的肿瘤而言,为成年人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多发生在20-40岁的青壮年。

其临床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视神经受压症状与体征:由于肿瘤生长在蝶鞍内,向上发展则压迫视交叉或视神经而造成视力、视却的改变,90%以上的病人都有视力减退,也可为单眼视力减退,甚至造成一目或双目失明。

2)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症状及体征:垂体腺内分泌功能很复杂,主要是在中枢神经的支配下,通过内分泌周围腺体控制着人体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及性器官、性功能等生理活动的调节。已和垂体前叶有6种激素,即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质激素、催乳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及两种促性腺激素。垂体后叶含有抗利尿激素与催产素等,故垂体后叶受累可出现尿崩症。

3)垂体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的程度与正常垂体腺细胞受压的程度有关。由于垂体前叶机能低下以致其所控制的内分泌腺萎缩,表现多方面的功能障碍。

4)垂体功能亢进:嗜酸性细胞能产生生长激素及催孔激素。嗜碱性细胞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激表及促性腺激素等。

① 生长激素亢进:嗜酸性垂体腺瘤如发生在骨骺闭合前(成年前)表现为巨人症,发病在成年后则为肢端肥大症,介于两者之间的为混合型。

②促性腺激素亢进:促使其靶腺分泌性激素增多,男性初期可有性功能亢进,以后逐渐衰。女性则月经少,闭经,乳房发达,泌乳期可延长至停止哺乳后数年之久。

③嗜碱性细胞功能亢进:促甲状腺、促肾上腺及促性腺激素等均受影响,可产生柯兴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向心性肥胖,以脸、颈及躯干部更为明显,四肢相对瘦小,脸圆如满月,红润脂,常有痤疮,上背部也有脂肪沉着,皮肤非薄,伴紫纹,呈大理石样。

(4)颅咽管瘤

本病又称牙釉质细胞瘤或成釉质细胞瘤、垂体管瘤、鞍上上皮样囊肿等。居颅内先天性肿瘤的首位,占顿内肿瘤的51%,占儿童脑瘤的13%-158%,为儿童幕上最常见的肿瘤。其临床特点为:

1)颅内压增高症状:多见于肿瘤位于鞍上者,因肿瘤阻塞室间孔引起颅内压增高,发生头疼、呕吐技视神经孔头水肿等。

2)脑垂体及丘脑下部损害症状:主要为内分泌障碍,儿童表现身体发育停滞,出现性器官或其他器官发育障碍,基础代谢率降低,出现糖代谢障碍及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

3)视神经或视交叉受压症状:可造成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和视力、视野的改变,因肿瘤的位置不同,对视神经或视交叉造成的损害亦不相同,两眼视力减退的程度亦常不同,视野的改变亦不规则,多数为双颞侧偏盲或象限盲,但亦可为同侧偏旨或单眼失明。

TOP↑

生活提示

中医治疗

(一)辨病治疗

脑肿瘤合剂:牛尾草40g,鹿茸草30g,天葵子20g,阴地蕨30g,葛根30g,僵蚕15g,川红花10g,铁扫帚30g,珍珠粉1瓶(06g装,吞服)。

脑动脉瘤加川芎、白芍;脑静脉瘤加升麻、金银花;脑垂体瘤加花椒;脑胶质瘤加薏苡仁、制附片;脑膜瘤加玳瑁粉、煅石决明;脑外伤加王不留行、田七粉(冲服);癫痫状发作加积实、半夏、赤石脂;吞咽困难加威灵仙、僵蚕等。

(二)辨证分型治疗

脑瘤可分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患者,肿瘤尚小,正气尚盛,瘀毒不深,多采用以攻为主,或大攻小补,或先攻后调;中期,脑瘤发展到一定程度,正气亦伤,但正邪相争处于势均力敌阶段,宜攻补并重;晚期,肿瘤已增至严重阶段,正虚邪盛,患者不任攻伐,当扶正为主,少佐祛邪抗瘤药。

1.痰毒凝聚型

主证: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身重倦怠,舌强语蹇,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痰多胸闷,舌胖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滑或弦细。 治法:化痰散结,解毒开窍。

方药:涤痰汤加味。胆南星10g,清半夏10g,枳实10g,竹茹10g,陈皮10g,白术10g,云苓30g,石菖莆15g,全蝎5g,蜈蚣2条,山慈菇15g,徐长卿20g。

2.气血郁结型

主证:头痛头胀,面色晦黯,视物模糊,口唇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弦。

治法:活血化瘀,散结开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味。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地龙10g,川芎10g,白芷30g,蝉蜕5g,白蒺藜10g,全蝎10g,王不留行15g,麝香02g(绢包入药,每包煎3次)。

  1、辐射影响。现在的各种电器琳琅满目,人们最常用的就是电视机、电脑手机这些物品。只要是带电的都会有电辐射。而儿童脑肿瘤是怎么产生的呢很有可能是由于母亲怀孕时总是用电脑手机,这些辐射对胎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现在很多孕妇都购买放射服穿,害怕到处无所不在的辐射伤害到腹内的胎儿。

  2、滥用药物。对新生儿用了不该用的药物,或者过量使用抗生素等,以及孕期滥用药物,都可能对婴儿造成难以预估的伤害。

  儿童得了脑瘤的早期表现为呕吐、头疼,较小的儿童常表现为焦躁不安,或用手击头等。头颅增大。走路不稳:因肿瘤发生在小脑者多。眼斜或眼球不能上视:俗称对眼或斗鸡眼。眼歪口斜。颈部抵抗或斜颈:平卧检查时抬头下颌够不到胸前。有时患儿颈部倾斜到某个姿势才舒服,这是有小脑肿瘤的一个信号。

  3、病毒感染。母亲怀孕期间乃至初出生的婴儿,如果受到乳头状病毒、EB病毒的感染,都有可能导致体内病变。

  4、环境污染造成的。大家都知道现代的食品不卫生,很多食品、快餐以及饮料中都有添加剂,如色素、香料、防腐剂、增稠剂等等,其中很多并不能确定是否会致病。对于成年人来说,身体代谢较强,所以吃了可能没反应。但是儿童肝肾能力弱,吃多了,毒素容易堆积在体内,引发恶性病变。

观众朋友们,您们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直播节目,今天我们来聊的是早期发现脑瘤方面的问题。

主持人:头痛是不是就是得了脑瘤?

赵继宗:头痛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症状,大部分都不是由于患脑瘤引起的。导致头痛的原因有很多,如神经衰弱、过度劳累、睡眠不好等。还有阵发性的偏头痛,眼睛的屈光不正、近视眼、复鼻窦炎等,但都可以对症服药后得到缓解,而脑瘤引起的头痛则不太常见,脑瘤引起的头痛为剧烈的持续性头痛,而且早晨一起床就会感觉头部胀痛,吃止痛药也只能缓解一段时间,另外头痛时还会伴有呕吐等现象。

主持人:我国患脑瘤的人多吗?

赵元立:患脑瘤的人不是很多,脑瘤的发病率为每年1万人中的1人。脑瘤分为:先天、后天、良性、恶性等十多种。

主持人:患脑瘤后都有哪些危害?

赵继宗:颅腔内包括脑子、血管、脑积液、神经等,而脑瘤也长在颅骨内,因此就会挤压正常的脑组织,另外也不容易被发现。大脑就像是人体的司令部,它一旦出现问题,全身的各个脏器也都会随之发生异常。

赵元立:颅内压增高后会出现头痛、呕吐等现象,脑瘤的呕吐呈喷射性,吐完以后头痛的症状会减轻,脑瘤会越长越大,症状也会越来越重,有时还会出现眼底水肿、看东西模糊、视力下降等现象。还可能会引起颅神经的障碍及大脑或小脑半球功能的障碍。

主持人:脑瘤会不会遗传?

赵继宗: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有些肿瘤是会遗传的,但均是良性的,如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网质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病。

主持人:脑瘤还会引起哪些症状?

赵继宗:脑内有12对颅神经,负责头部五官的功能,出现脑瘤后,就会影响颅神经的功能,从而导致五官功能的障碍,如果脑瘤长在小脑,病人就会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如果脑瘤长在大脑,会影响运动、情感、语言等。

主持人:有一位女性出现了停经和泌乳的现象,医生说是患了脑瘤,请问为什么?

赵继宗:脑瘤与内分泌也有关系,颅底有内分泌的中枢叫垂体腺,它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起内分泌的异常,这些病人往往都会先到妇产科进行检查,而当肿瘤越长越大引起了其它症状时才进行检查,因此发现脑瘤都比较晚;青少年所患的先天性颅咽管肿瘤,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引起个子矮小及口渴等现象,患此病后孩子的喝水量很大,24小时就能喝上万毫升的水,因此小便次数也非常多,待其发展到晚期时也会影响视力,这时就应该到专科医院检查看看是否长了脑瘤。

主持人:北京周女士 儿子今年21岁,18岁时突然抽疯,以后每年发作1-2次,现在服用苯妥英钠,没有任何症状,请问需要做什么检查?是不是脑瘤?

赵继宗:大于15岁的青少年突然出现抽疯的现象,一般都是长了脑瘤,当然也可能是由于血管畸形、寄生虫等原因造成的,建议到专科医院进行磁共振的检查,而小于15岁的孩子突然出现抽疯的现象,可能是原发性的癫痫,目前对其发病原因还不是太清楚。

主持人:浙江卢女士 经常头痛,也有呕吐现象,但睡一觉后就会好转,请问是不是长了脑瘤?

赵元立:很多原因都会引起头痛的现象,如果头痛伴有喷射性呕吐时,则建议到专科医院进行CT或磁共振的检查。

主持人:河南朱先生 女儿3岁,脑子里有一个生殖细胞瘤,2cm大小,症状是性早熟,乳房发育,请问如何治疗?

赵继宗:以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现在可以进行放疗,因为它对放疗的药物很敏感,治疗不到一个疗程生殖细胞瘤就会消失,效果很好。

主持人:如何早期发现长了脑瘤?

赵元立:如果有上述那些症状,则建议到医院的神经科进行详细检查,如CT、磁共振检查等。

主持人:患脑瘤后如何治疗?

赵继宗:随着治疗技术的提高,术后效果也提高了,可以开颅进行手术,可以进行微创手术,在显微镜下通过导航技术进行,术后的效果很好,手术时间也很短,也可以进行放疗,杀死肿瘤细胞,还可以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当然也可以进行综合治疗,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死亡率已经降到了1%以下,而且手术也比较安全。

主持人:江苏刘先生 姐姐去年因脑瘤做了开颅手术,现在她血糖高,请问能放疗吗?

赵元立:不知道她本身有无糖尿病,可以用一些降糖药,也可以正规使用胰岛素,建议到内科进行检查,待血糖控制正常后,再进行放疗。

主持人:甘肃震女士 丈夫今年38岁,诊断为垂体腺瘤,请问如何治疗?如果到北京治疗,需要多长时间?费用是多少?

赵继宗:根据肿瘤的大小及部位来决定治疗方法,如果肿瘤较小,则可以通过鼻腔进行微创手术,如果肿瘤较大,就只能进行开颅手术,如果肿瘤较小且离神经较远,也可以进行放疗,治疗周期为1周左右,预收金为35000元,根据花费多退少补。

主持人:黑龙江王女士 做CT发现得了脑神经胶质瘤,经常抽搐,请问能否治疗?

赵元立:这是一种常见的脑瘤,可以进行手术、放疗及化疗,这是一种恶性肿瘤,手术不容易切除干净。

主持人:厦门陈女士 爱人得了脑瘤、脑积水,左手抬不起来,头晕,请问如何治疗?

赵继宗:造成脑积水的原因比较多,建议到医院检查脑瘤与脑积水的关系,如果是由于脑瘤造成的,可以进行切除,脑积水的症状就会减轻,如果不是由于脑瘤引起的,可以进行分流手术,把脑积液引流到腹腔内吸收。

主持人:四川杨女士 因脑瘤导致视力下降,用激光能不能治?治好了视力会恢复吗?

赵元立:可以在进行开颅手术中采用激光治疗,视力能否恢复,就要根据脑瘤发现及治疗的早晚来决定了。

主持人:江西林女士 父亲是脑垂体瘤,已经开颅手术,术后检查发现垂体功能低下,请问会恢复吗?还会复发吗?

赵继宗:可以进行替代疗法,根据化验结果进行治疗,也可以进行化疗等配合治疗,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磁共振的复查,脑内的良性肿瘤复发率较小,而恶性肿瘤,尤其是胶质瘤的复发率较高,因此定期复查很重要。

主持人:安徽陈同学 今年18岁,检查发现双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占位性病变,考虑脑室管瘤,手术治疗存活率大吗?术后的生活质量如何?

赵元立:这可能是脑室管膜瘤,也是胶质瘤的一种,相对来说如果手术切除干净,效果还是可以的。

  恶性脑膜瘤  恶性脑膜瘤的分类:  1、大脑凸面脑膜瘤  常在脑表面,与脑膜有粘连,也可在脑实质内。因肿瘤所在部位不同,故其临床表现也不一样,从精神症状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视野缺损均可出现,癫痫发生率较高,并常为首发症状,也可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与体征。  、矢状窦旁脑膜瘤  头颅外表有时可发现局部逐渐隆起,甚至有压痛,头颅平片可见到骨质增生或骨质破坏、脑膜血管沟增宽等改变。当肿瘤位于矢状窦前1/3时,可有长时间的头痛、视力减退、颅内压增高等症状,并有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懒散、易疲劳等)和癫痫发作,部分病人可出现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或肢体运动障碍。  3、蝶骨嵴脑膜瘤  此部位的恶性脑膜瘤常易产生蝶骨小翼或蝶骨嵴的骨质增生,造成眶壁增厚;眶内容积变小,形成单侧眼球突出,并可出现眼睑及球结膜充血、水肿。  4、嗅沟脑膜瘤  常以嗅觉障碍开始,肿瘤向后挤压视神经交叉则出现视力减退,眼底呈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眼外肌瘫痪,眼球突出,出现精神症状,头颅平片上在嗅沟区可能有骨质增生或骨质破坏。  5、引鞍部脑膜瘤  肿瘤来自鞍结节或交叉沟,产生视交叉综合征,即包括两眼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双颞侧偏盲等,但蝶鞍大小、形态常正常。另外可能产生丘脑下部机能不足的一系列内分泌症状。  6、后颅凹脑膜瘤  本病可发生于脑干腹侧基底动脉附近,产生脑干受压及颅神经受牵扯的症状。生长在小脑背侧凸面或天幕下面,可出现单侧小脑损害及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神经乳头水肿、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  7、侧脑室内脑膜瘤  本病少见,常位于左侧,一般在三角区,由于肿瘤阻塞室间孔可出现阵发性头痛,其头痛部常为一侧,并可出现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对侧同向偏盲、感觉或运动轻度障碍及小脑体征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2637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