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求婚是不是就代表着他认可这个女人呢?

男人求婚是不是就代表着他认可这个女人呢?,第1张

1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对于是否要求婚这个问题,应该由双方自行协商决定。因此,如果双方都认为不需要求婚就可以结婚,那么这也是可以接受的。在婚姻中,双方都应该尊重彼此的意愿和决定。如果一方认为需要求婚仪式来证明对方的爱意,而另一方则认为这只是形式主义,那么双方需要进行沟通和协商,以达成共识。如果最终双方都认为不需要求婚就可以结婚,那么这也是可以接受的。

2 求婚仪式在婚姻中的作用并不是必须的。因此,如果双方都不太在意求婚仪式,那么男方在领证后补给爱人求婚仪式也是可以接受的。求婚仪式在婚姻中的作用并不是必须的。有些人认为求婚是一种浪漫的仪式,有些人则认为求婚只是形式主义。因此,如果双方都不太在意求婚仪式,那么男方在领证后补给爱人求婚仪式也可以接受。这样做可以表达男方对爱人的爱意,也可以增加婚姻的仪式感和浪漫气息。

3 一个人是否愿意求婚,和他是否爱对方、是否认真对待婚姻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不应该将求婚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适合结婚的标准。一个人是否愿意求婚,并不能代表他是否真正爱对方,或者是否认真对待婚姻。有些人可能对求婚仪式不太在意,或者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因此,不应该将求婚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适合结婚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双方在婚姻中应该相互理解、支持和尊重,共同维护婚姻的稳定和幸福。

  原文宋大明五年,发三五丁,彭城孙棘弟萨应充行,坐违期不至。棘诣郡辞列:“棘为家长,令弟不行,罪应百死,也以身代萨。”萨又辞列自引。太守张岱疑其不实,以棘、萨各置一处,报云:“听其相代,颜色并悦,甘心赴死。”棘妻许又寄语属棘:“君当门户,岂可委罪小郎且大家临亡,以小郎属君,竟未妻娶,家道不立,君已有二儿,死复何恨”岱依事表上。孝武诏,特原罪,州加辟命,并赐帛二十匹。

 译述宋大明五年,朝廷征发兵役,彭城孙棘的弟弟孙萨应当服兵役,但他犯了过期不去的罪。孙棘到郡守那里领罪说:“我是一家之长,却没有让弟弟及时出发,罪该万死,我请求代替弟弟服罪。”孙萨也自己去认罪,说这事与哥哥无关。太守张岱怀疑他们是事先串通好的,便将孙棘和孙岱分别关押,试探虚实。手下回来报告说:“他们兄弟俩听说能够代替对方去死后,都非常高兴,甘心去死。”这时,孙棘的妻子又捎话来嘱咐丈夫:“你是一家之主,责任怎么能往弟弟的身上推呢况且父母临死的时候,将弟弟托付给你。他还没有娶妻,没有成家立业,而你已经有两个儿子了,死又有什么遗憾的呢”太守将这件事表奏皇上,孝武皇帝下诏,特赦其罪,让州府任命他们官职,并赐给帛二十匹。

 原文梁江陵王玄绍、孝英、子敏,兄弟三人,特相友爱,所得甘旨新异,非共聚食,必不先尝。孜孜色貌,相见如不足者,及西台陷没,玄绍以须面魁梧,为兵所围,二弟共抱,各求代死,解不可得,遂并命云。贤者之于兄弟,或以天下国邑让之,或争相为死;而愚者争锱铢之利,一朝之忿,或斗讼不已,或干戈相攻,至于破国灭家,为他人所有,乌在其能利也哉正由智识褊浅,见近小而遗远大故耳,岂不哀哉!《诗》云:“彼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愈。”其是之谓欤。子产曰:“直钧,幼贱有罪。”然则兄弟而及于争,虽俱有罪,弟为甚矣!世之兄弟不睦者,多由异母或前后嫡庶更相憎嫉,母既殊情,子亦异党。

 译述梁江陵王玄绍、孝英、子敏,兄弟三人感情特别好,他们如果有好吃的东西,就一起来吃,决不会一个人独自吃。他们三个人亲密无间,经常在一起。后来战乱爆发,西台失陷,因为玄绍身材魁梧,所以被敌兵所包围。他的两个弟弟一起抱住他,都请求代他去死。敌兵不能将他们分开,于是一起放了他们。

 贤能的兄弟之间,或者以天下国家互相推让,或者争相代死;可是那些愚蠢的兄弟,却往往争夺锱铢小利,因为一时的忿恨,或者争吵不休,或者大动干戈,以至家灭国破,为他人占有,这样做好处何在那正是因为他们智识短浅,贪图小利,而导致因小失大,这难道不是很悲哀吗《诗经》说:“兄弟之间和睦,家产就会绰绰有余;兄弟之间不和,就会贫病交加。”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子产说:“直钧,幼贱有罪。”如此说来,兄弟之间相互争斗,虽然都有过,但是弟弟的责任大。世上兄弟之间不和睦的,大多是因为异母或前后嫡、庶母互相憎恨、嫉妒。

 母亲对孩子的感情各有不同,孩子们自然不会团结一致。

 原文晋太保王祥,继母朱氏遇祥无道。朱子览,年数岁,见祥被楚挞,辄涕泣抱持。至于成童,每谏其母,少止凶虐。朱屡以非理使祥,览辄与祥俱。又虐使祥妻,览妻亦趋而共之。朱患之,乃止。祥丧父之后,渐有时誉,朱深疾之,密使鸩祥。览知之,径起取酒。祥疑其有毒,争而不与。朱遽夺,反之。自后,朱赐祥馔,览先尝。朱辄惧览致毙,遂止。览孝友恭恪,名亚于祥,仕至光禄大夫。

 译述西晋太保王祥的继母朱氏对待王祥不讲人道。朱氏的亲儿子览年仅几岁,看到王祥被母亲殴打,每次都哭泣着抱住王祥。览十五岁成童之后,常劝说母亲,让她停止对王祥的凶残虐待。朱氏多次非理惩罚王祥,览就与王祥一起去受罚。朱氏还虐待王祥的妻子,览的妻子也跟着一起受罚。朱氏没有办法,就停止了对王祥的虐待。王祥的父亲死了之后,王祥在当地的声誉渐高,朱氏很嫉恨,暗中派人要毒死王祥。览知道后,连忙拿起毒酒。王祥怀疑酒中有毒药,就跟览争夺酒,不让览喝。朱氏立刻夺过毒酒,把他还给送酒的人。从此以后,朱氏拿给王祥的饭菜,览总要先尝一下。朱氏害怕览被毒死,就停止了对王祥的谋害。览孝顺父母,爱护兄弟,名声仅次于王祥,他官至光禄大夫。

 原文后魏仆射李冲,兄弟六人,四母所出,颇相忿阋。及冲之贵,封禄恩赐,皆与共之,内外辑睦。父亡后,同居二十余年,更相友爱,久无间然,皆冲之德也。

 译述后魏仆射李冲,有兄弟六人,分别为四个母亲所生,他们互相仇视、争斗。等到李冲显贵之后,他把自己的俸禄和皇上给的赏赐全部献出来给兄弟们共用,从此兄弟们内外团结,能够和睦相处。父亲死后,他们兄弟几个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更加相互友爱,没有一点隔阂,他们能够这样亲密无间,都是因为李冲的品德高尚。

 原文北齐南汾州刺史刘丰,八子俱非嫡妻所生。每一子所生丧,诸子皆为制服三年。武平、仲所生丧,诸弟并请解官,朝廷义而不许。

 译述北齐南汾州刺史刘丰,他的八个儿子都不是他的嫡妻所生。每一个儿子的生母去世,其他几个儿子都要为她服丧三年。武平和仲的生母去世,其他几个兄弟都请求辞职居丧,朝廷表彰他们的节义,但没有允许他们辞职。

 原文唐中书令韦嗣立,黄门侍郎承庆异母弟也。母王氏遇承庆甚严,每有杖罚,嗣立必解衣清代,母不听,辄私自杖。母察知之,渐加恩贷。

 兄弟苟能如此,奚异母之足患哉!

 译文唐代中书令韦嗣立是黄门侍郎承庆的异母弟弟,母亲王氏对待承庆非常严酷,但是每次王氏鞭打承庆的时候,嗣立就解开自己的衣服,请求代替哥哥受罚。母亲不允许,他就自己打自己一顿。母亲知道后,对承庆就渐渐好了起来。如果兄弟之间能友爱如此,区区一个异母又有什么妨碍呢

 姑姊妹村妇不以私害公,吓退敌国入侵之兵原文齐攻鲁,至其郊,望见野妇人抱一儿、携一儿而行。军且及之,弃其所抱,抱其所携而走于山。儿随而啼,妇人疾行不顾。齐将问儿曰:“走者尔母耶”曰:“是也。”“母所抱者谁也”曰:“不知也。”齐将乃追之。军士引弓将射之,曰:“止!不止,吾将射尔。”妇人乃还。齐将问之曰:“所抱者谁也所弃者谁也”妇人对曰:“所抱者,妾兄之子也;弃者,妾之子也。见军之至,将及于追,力不能两护,故弃妾之子。”齐将曰:“子之于母,其亲爱也,痛甚于心,令释之而反抱兄之子,何也”妇人曰:“己之子,私爱也。兄之子,公义也。夫背公义而向私爱,亡兄子而存妾子,幸而得免,则鲁君不吾畜,大夫不吾养,庶民国人不吾与也。夫如是,则胁肩无所容,而累足无所履也。

 子虽痛乎,独谓义何故忍弃子而行义。不能无义而视鲁国。”于是齐将案兵而止,使人言于齐君曰:“鲁未可伐。乃至于境,山泽之妇人耳,犹知持节行义,不以私害公,而况于朝臣士大夫乎请还。”齐君许之。鲁君闻之,赐束帛百端,号曰“义姑姊”。

 译述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到了鲁国的郊外,望见原野上有个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孩,手里拉着一个小孩赶路。军队快追上去的时候,那妇女放下怀里抱着的孩子,抱起手里牵着的小孩逃到山里。那个被放下的小孩在后边啼哭,可妇女依然飞快地行走,并不理会。齐军将领问那个哭泣的小孩:“逃跑的妇女是你的母亲吗”小孩回答说:“是的。”“你母亲抱的小孩是谁”“不知道。”齐军将领就去追那个妇女,士兵引弓搭箭准备射她,并喊道:“站住!不站住,就射死你。”妇女只好回转身来。齐国的将领问她:“你抱的小孩是谁丢下的那个小孩是谁”妇女回答说:“怀里抱的,是我哥哥的儿子;丢下的,是我自己的儿子。看见军队快要追赶上来,我无力同时保护两个孩子,就舍弃了我自己的儿子。”齐国的将领说:“儿子对于母亲来说,那是最疼爱不过的,你现在却丢弃亲儿子,反抱着哥哥的孩子跑,这是为什么”妇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那是一种个人感情;救兄长的孩子,那是一种公共道德。

 如果我违背公共道德而偏私个人感情,丢弃兄长的孩子而救我自己的孩子,就算是幸免于难,但鲁国的国君也因此而不愿再要我这样的臣民,鲁国的大夫也不愿再去养我,国内的一般百姓也以与我为伍为耻。果真这样的话,我以后根本没有容身之所,也没有迈步之地。这样说来,虽然很心疼儿子,但道义上怎么办呢所以我忍心丢下儿子来保全道义。

 关键是如果失去了道义就再无脸去见鲁国了。”听了这个妇人的话,齐国的将领竟按兵不动,他派人报告齐国的国君说:“现在不能征伐鲁国。我们来到鲁境,连一个山野妇人都懂得守节操行道义,不以私害公,而况他们的朝臣和士大夫呢所以我们请求退兵。”齐国的国君同意了这个意见。后来,鲁国的国君听说了这件事,赐给这个妇女束帛百端,并给了她一个“义姑姊”的荣誉称号。

 原文梁节姑姊之室失火,兄子与己子在室中,欲取其兄子,辄得其子,独不得兄子。火盛,不得复入。妇人将自趣火,其友止之曰:“子本欲取兄之子,惶恐卒误得尔子,中心谓何何至自赴火”妇人曰:“梁国岂可户告人晓也,被不义之名,何面目以见兄弟国人哉吾欲复投吾子,为失母之恩。吾势不可生。”遂赴火而死。

 译述梁国有个有节操的妇女,她家里失了火,哥哥的儿子与自己的儿子都在室内,她想救出哥哥的儿子,但每次找到的都是自己的儿子,唯独不见哥哥的儿子。火势旺盛,她不能再进去,就准备跳进火中,她的朋友阻拦她说:“你本来想救你哥哥的儿子,惊慌当中却救出了自己的儿子,你的本意是好的,为什么自己要跳进火中去死呢”那个妇女回答说:“在梁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怎么可能向每一户人家都表白清我的想法呢我蒙受没有道义的名声,有何脸面去见兄弟和国人呢我想把我的儿子再投进火中,又怕失去了为人母亲的恩情和道义。我的确无法活下去了。”于是就跳进火中烧死。

 原文汉阳任延寿妻季儿,有三子。季儿兄季宗与延寿争葬父事,延寿与其友田建阴杀季宗。建独坐死。延寿会赦,乃以告季儿。季儿曰:“嘻!独今乃语我乎”遂振衣欲去,问曰:“所与共杀吾兄者,为谁”曰:“与田建。田建已死,独我当坐之,汝杀我而已。”季儿曰:“杀夫不义,事兄之仇亦不义。”延寿曰:“吾不敢留汝,愿以车马及家中财物尽以送汝,惟汝所之。”季儿曰:“吾当安之兄死而仇不报,与子同枕席而使杀吾兄,内不能和夫家,外又纵兄之仇,何面目以生而戴天履地乎”延寿惭而去,不敢见季儿。季儿乃告其大女曰:“汝父杀吾兄,义不可以留,又终不复嫁矣。吾去汝而死,汝善视汝两弟。”遂以繦自经而死。左冯翊王让闻之,大其义,令县复其三子而表其墓。

 译述汉代阳任延寿的妻子叫季儿,他们有三个孩子。季儿的哥哥季宗和任延寿为安葬父亲的事发生争斗,任延寿与他的朋友田建暗杀了季宗。后来只田建一人被判了死刑,延寿正巧碰上了大赦,没有死。他回去告诉季儿,季儿说:“噫,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于是她一边穿衣服准备离去,一边问道:“你和谁一起杀的我哥哥”回答说:“和田建。

 但田建现在已经死了,只有我来承担责任了,你来杀我吧,”季儿说:“杀自己的丈夫是不义之举,但是侍奉兄长的仇人也是不义之事。”延寿说:“我也不敢再留你做我的妻子了,我愿意将家里的车马和财物都送给你,你任意拿取。”季儿说:“我应当去哪里呢兄长被杀而不能为他报仇,我和你一起生活却发生了你杀我兄长的事,我在内不能调理好丈夫与别人的矛盾,在外又放过了兄长的仇人,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界上呢”延寿觉得很羞惭,不敢再去见季儿。季儿对她的大女儿说:“你的父亲杀了我的哥哥,按道义我不能再留在这里了,但我也不能再改嫁他人了。我只得丢下你们去死,你一定要好好照看你的两个弟弟。”于是她便上吊自杀了。当时的左冯翊王让听说了这件事后,赞赏季儿的节义,下令让县里免去她的三个孩子的徭役,并旌表季儿的节烈义举。

 原文唐冀州女子王阿足,早孤,无兄弟,唯姊一人。阿足初适同县李氏,未有子而亡,时年尚少,人多聘之。为姊年老孤寡,不能舍去,乃誓不嫁,以养其姊。每昼营田业,夜便纺绩,衣食所须,无非阿足出者,如此二十余年。及姊丧,葬送以礼。乡人莫不称其节行,竞令妻女求与相识。后数岁,竟终于家。

 译述唐代冀州女子王阿足,早年丧父,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姐姐。阿足起初嫁给本县的李氏,还没有生孩子,丈夫就死了,这时阿足还很年轻,很多人想娶她为妻。但她想到姐姐年老又孤苦伶仃,她不愿离开姐姐,就发誓不再嫁人,以便来养活姐姐。她白天耕田种地,晚上纺纱织布,姐姐的衣食用品都是她提供的,如此这般,长达二十多年。等到姐姐去世,她依照礼法安葬了姐姐。乡里的百姓无不称赞她的品行,竞相让自己的妻子、女儿与她结识,向她学习。几年后,她老死在家中。

 夫夫妻应相敬如宾

 原文夫妇之道,天地之大义,风化之本原也,可不重欤!《易》:“艮下兑上,咸。彖曰:止而说,男下女,故取女吉也。巽下震上,恒。彖曰: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盖久常之道也。是故礼,婿冕而亲迎,御轮三周。所以下之也。既而婿乘车先行,妇车从之,反尊卑之正也。

 《家人》:“初九,闲有家,悔亡。”正家之道,靡不在初,初而骄之,至于狼,浸不可制,非一朝一夕之所致也。昔舜为匹夫,耕渔于田泽之中,妻天子之二女,使之行妇道于翁姑,非身率以礼义,能如是乎

 译述夫妇之间的道义,是天地间的很重要的道义,也是风俗教化的本原,能不重视吗!《周易》说:“艮在下兑在上,是‘咸’卦。彖辞说:男女交往既有节制又互相愉悦,男子谦卑地向女子求婚,这样娶妻子就吉利。巽在下震在上,是‘恒’卦。彖辞说:男子在上,女子在下,是雷和风的结合。”这大概是永恒不变的道理。因此礼法规定:新郎戴上礼帽,迎亲的时候要驾车绕行几圈,为的是为了向新娘表示谦恭。然后新郎乘车走在前面,新娘的车跟在后面,又是为了表明男尊女卑。“家人”卦说:“处于一位的阳爻表现的是:在治理家庭时,要注意防止妻子的空闲无聊,那样就不会产生悔恨。”因此端正家风的办法,就是一娶回媳妇的时候就要严格管理。一开始就娇惯妻子,以至于妻子放荡恣肆,不可遏制。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而是从一开始就没有管好的结果。从前虞舜身为平民的时候,亲自在田泽之中种田养鱼。他娶了天子的两个女儿做妻子,但能让她们在公婆面前履行妇道,如果不是他自己躬行礼义,妻子能做到这些吗

 原文汉鲍宣妻桓氏,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既奉承君子,惟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译述西汉鲍宣的妻子桓氏,字少君。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读书学习,少君的父亲欣赏他刻苦好学,就把女儿许配给了他。少君出嫁时嫁妆非常丰厚,鲍宣心里不高兴,就对妻子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穿着漂亮的衣服,可是我非常贫穷,不敢和你结婚。”妻子说:“我父亲因为你品德高尚、俭朴简约,所以让我来侍奉你,既然做了你的妻子,我什么事情都听你的。”鲍宣笑着说:“你真能这样,就符合我的心意了。”少君将那些贵族服装全都送回娘家,穿上了平民的简短衣裳,与鲍宣一起拉着小车,回到家乡。她拜完婆母,就提着水瓮出去打水,修习为妇之道,乡里的人对她非常称赞。

 原文扶风梁鸿,家贫而介洁。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妻之,鸿并绝不许。

 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行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履,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尔。妾自有隐居之服。”

 乃更椎髻,着布衣,操作具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之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遂与偕隐。是皆能正其初者也。夫妇之际,以敬为美。

 译述东汉扶风人梁鸿,家里虽然十分贫穷,但他志向高洁。当地有权势的人家羡慕他的品行高尚,都愿意把女儿许配给他,可是他都回绝了。

 同县孟氏家有个女儿,长得肥胖而且又黑又丑,力气很大,能举起石臼。家人为她选好了对象她却不出嫁,年近三十,尚未婚配。父母问她原因,她说:“我想找个像梁鸿那样贤能的人。”梁鸿听说后就和她订了婚。

 她让父母给她准备了布衣麻鞋以及筐篚、纺织用具等等。出嫁后,她每天都梳妆打扮,但进入梁家七天,梁鸿也没有答理她。她跪在床下请罪说:“我听说你志向高洁,拒绝了好几个求婚女子,我也不肯低就,回绝了几个求婚男子。如今被你看中,敢问我的过错何在”梁鸿回答说:“我想娶的是能过平民生活的女子,她能和我一起隐居深山之中。如今你却穿着绫罗绸缎,涂脂抹粉,哪里是我的愿望啊!”妻子说:“我先前那样打扮,为的就是观察你的志向。我自有隐居的服装。”过了一会儿,她的头发绾成椎髻,身穿布衣短裳,手拿干活的工具,来到梁鸿跟前。梁鸿非常高兴,说:“这才像我梁鸿的妻子!你可以侍奉我了。”

 他给妻子取字叫“德曜”,然后和她一起隐居深山。像这样的夫妻就是一开始丈夫就将妻子引上了正路。夫妻之间,以相敬如宾为美德。

 原文晋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

 文公从之,卒为晋名卿。

 译述晋国的臼季出使远方,路过冀地,看见冀缺锄田,他的妻子给他送来了饭。妻子对丈夫非常恭敬,而冀缺对妻子也相敬如宾。臼季就把冀缺一起带回了晋国,并向晋文公推荐说:“对别人恭敬是有德行的最大的表现,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恭敬,他肯定有德行。而德正是治理国家所需要的东西,陛下请重用这个人吧,不会有错。”晋文公听从了他的话,将冀缺委以官职。而冀缺也确实很有德行,最终成为晋国很出名的好官。

 原文汉梁鸿避地于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方舍之于家。

 译述东汉梁鸿到吴地避乱,投靠在大家世族皋伯通的门下,寄居他家廊下,靠为人舂米为生。梁鸿每次舂米回来,妻子都为他做好了饭菜,却不敢仰视丈夫一眼,将盛饭菜的托盘高高举起来,送到丈夫面前。伯通发现后非常惊异,说:“他是一个佣人,却能让他的妻子对他如此恭敬,他肯定不是平常人。”于是伯通就让梁鸿住进家里。

 原文晋太宰何曾,闺门整肃,自少及长,无声乐嬖幸之好。年老之后,与妻相见,皆正衣冠,相待如宾,己南向,妻北面再拜,上酒,酬酢既毕,便出。一岁如此者,不过再三焉。若此,可谓能敬矣!

 译述西晋太宰何曾,他家闺门整肃有规矩。全家的人,从年轻的到成年的,没有一个人喜欢声色。何曾在年老之后,每次与妻子会面,都要整衣束带,与妻子相敬如宾。他自己面南而坐,妻子向北给他拜两拜,然后端上酒来,互相敬酒之后,何曾就走了。夫妇之间这样互相行礼,一年之中不过两三次。像这样的夫妻,可谓是相敬如宾。

 原文昔庄周妻死,鼓盆而歌。汉山阳太守薛勤,丧妻不哭,临殡曰:“幸不为夭,夫何恨!”太尉王龚妻亡,与诸子并杖行服,时人两讥之。晋太尉刘实丧妻,为庐杖之制,终丧不御肉,轻薄笑之,实不以为意。彼庄、薛弃义,而王、刘循礼,其得失岂不殊哉何讥笑焉!

 译述古代庄周的妻子死了,庄周敲着盆子高歌。汉代山阳太守薛勤,妻子死了他不哭,临到殡殓的时候他说:“你已经不算是夭折了,有什么遗憾的呢”太尉王龚的妻子去世,王龚和几个儿子一起行丧礼,当时的人都讥讽他。晋太尉刘实的妻子去世,他为妻子按礼制服丧,在治丧期间他一点肉都不吃。当时那些轻薄的人讥笑他,很不以为然。庄周和薛勤丝毫不讲礼义,而王龚和刘实遵守礼法,他们谁对谁错难道还看得不明显吗为什么要讥笑王龚和刘实呢

 原文《易》:“恒。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丈夫生而有四方之志,威令所施,大者天下,小者一官,而近不行于室家,为一妇人所制,不亦可羞哉!昔晋惠帝为贾后所制,废武悼杨太后于金墉,绝膳而终。囚愍怀太子于许昌,寻杀之。唐肃宗为张后所制,迁上皇于西内,以忧崩。

 建宁王倓以忠孝受诛。彼二君者,贵为天子,制于悍妻,上不能保其亲,下不能庇其子,况于臣民!自古及今,以悍妻而乖离六亲、败乱其家者,可胜数哉然则悍妻之为害大也。故凡娶妻,不可不慎择也。既娶而防之以礼,不可不在其初也。其或骄纵悍戾,训厉禁约而终不从,不可以不弃也。夫妇以义合,义绝则离之。今士大夫有出妻者,众则非之,以为无行,故士大夫难之。按礼有七出,顾所以出之,用何事耳!若妻实犯礼而出之,乃义也。昔孔氏三世出其妻,其余贤士以义出妻者众矣,奚亏于行哉苟室有悍妻而不出,则家道何日而宁乎

 译述《易经》里的恒卦讲:“六五:恒守其德行。如果卜得妇人就吉利,丈夫则凶。象辞说:爻辞讲妇人操守贞洁就会吉利,这是符合从夫以终其身的道理的。丈夫则因事制义,该行的道义也很多。如果用妇德来约束男子,则必遭凶险。”男子生来志在四方,发号施令,大则谋国,小则为官,然而其号令却不能在家里行通,为一个妇女所控制,这不是很可耻的事吗晋惠帝受制于贾南风,废掉武悼杨太后,使她在金墉绝食而死。将憋怀太子囚禁在许昌,不久就杀死了他。唐肃宗受制于张后,把父皇迁到太极宫内,以致于玄宗忧郁而死,建宁王倓也因为忠诚父皇而被杀。那两个国君贵为天子,可一旦被凶悍的妻子控制,亦上不能保护他的父亲,下不能庇护他的儿子,更何况一般百姓呢从古到今,因为家里有凶悍的妻子而背离六亲、败坏家庭的人多得不可胜数。由此说来,悍妻的危害很大。所以男子娶妻,不能不慎重。娶妻之后以礼进行训导,一定要从新婚开始就施行。妻子骄纵悍戾,丈夫经过训导禁约,却仍然不能听从,丈夫就要考虑休掉她。夫妇之间有情义就在一起生活,没有情义就分手。现在有的士大夫休掉妻子,就会引来许多非议,以为他没有德行,所以士大夫要想休掉他的妻子是一件很难的事。按照礼法,如果妻子违背七条妇德中的一条,就应该将她休掉。根据这七条妇德来决定是否休妻,还用费什么事呢如果妻子确实违背了礼法,休妻就是一种义举。从前孔氏家族三代都休过妻子,其他有才德的人按礼法休掉妻子的也很多很多,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德行。相反,如果家里有凶悍而不讲礼的妻子,你不休掉她,家里什么时候才能获得安宁啊!

大家好,我是ok影视之家,很高兴今天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父母爱情:老丁向江德华求婚时,为何江德华哭着回家?《父母爱情》是由孔笙执导,刘静编剧,郭涛、梅婷、刘琳、任帅等主演的家庭情感剧,父母爱情主要讲述了海军军官江德福和资本家**安杰相识、相知、相爱、相守的50年爱情生活,刘琳饰演的江德华虽然不是这部剧的主角,但是她在属于自己的戏份里成了主角,可以说刘琳饰演的江德华是本剧中一个相当经典的角色了,她饰演的刁钻又善良的小姑子,还有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深入人心,而在这些细碎的表演中,我们看到了刘琳的表演功力。

江德华自从得知嫂子王秀娥去世,老丁带着小儿子来到海岛,江德华就不顾闲言碎语、承担起照顾老丁父子的责任,从来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爱上了老丁,而且爱得卑微且辛苦,看到老丁对自己并没感觉,一会又是葛老师,一会又是吴医助的,江德华心里生气着急也只能默默承受,依然风雨无阻照顾他们父子。

最后终于苦尽甘来,江德华等来了老丁的求婚,江德华由不相信转为惊喜,一路上哭着回家,她哭是因为这些年爱的隐忍委屈,她笑是因为自己多年的守候终于得到了回报,尽管来得有些晚,但终究还是被她等到了,那种喜悦辛酸委屈的感觉,一下子就在这个镜头中呈现出来了,再加上后来的配乐,简直完美,喜极而泣的江德华让观众为她高兴,也为她心酸,也心疼这个至情至性的女子。

很高兴今天在给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也欢迎大家在这里和我一起讨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31154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2
下一篇2023-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