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镇的地区简介

界首镇的地区简介,第1张

界首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兴安的北面,是一个农业基础好、工业蒸蒸日上、商贸业繁荣的古镇。在这块拥有1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46万人, 其中镇城区内及流动人口8000多人。

李付兵烈士是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牺牲的。

李付兵人物介绍:(1932-1951)曾用名李付堂、李黑子,建安区人,1949年参加革命,志愿军十五军四一师一三0团重炮连战士,1951年在朝鲜五次战役中牺牲,牺牲时19岁。

第五次战役: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挫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企图,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反击战,此役共歼敌82万余人,以进攻粉碎“联合国军”的侧后登陆计划,夺回战场主动权。

第五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共计投入15个军的兵力,也是五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界首市城东片区胜利东路以南、法姬娜大道以东、顺河路以北、东茂路以西。界首的富人区指的是锦华府,是界首标志性的小区,俗称富人区,小区绿化高达40%,10430元/㎡,根据百度地图查询显示,位于界首市城东片区胜利东路以南、法姬娜大道以东、顺河路以北、东茂路以西。界首,安徽省辖县级市,由阜阳市代管,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别名界沟、小上海。

  我家乡的风味小吃

  谈起自己家乡的风味小吃,大家都会说不尽,道不绝,像北京的脆皮烤鸭,陕西的羊肉泡馍,内蒙古的小肥羊,云南的过桥米线,山西的刀削面闻名全国,数不胜数我家乡的风味小吃虽然没这些小吃这么享有盛誉,但是我还是十分喜欢它的,它就是清汤粉

  可能大家听起来名字没有什么韵味,但是他中间的的内涵可深了,清汤粉的做发很简单,首先先抓一把洗净的米粉放入锅中,经过沸腾的开水一烫一会儿,基本就熟了,它的配法很多,有牛肉粉,咸肉粉,猪皮粉再将豆芽从热水中一捞,放在碗面上最后要放入秘制葱花和精心配制的高汤,一碗色香味具全的美味小吃就完成了,根据个人喜好也可以放入一些辣椒酱,蒜茸等等反正一切都是现成的,看上去好像一幅色彩斑斓的艺术画,如果你喜欢品尝美味,就来我家乡一“吃”为快把

1安徽天柱山的诗句

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天柱山更是情有独钟。在他现存的九百多首诗歌中,吟诵安徽的有近二百首,而直接或间接讴歌天柱山的就有十余首。

《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一诗。序云:“白久在庐霍(即天柱山)”,诗曰“……寅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尔能折桂芳,吾亦采兰若;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可以看出,这次李白是携妻挈女,举家慕名前来;在天柱山的烟霞飘渺间,他们惬意之至,物我两忘。

赋《谒庐江主人妇》:“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度宿夜空啼。”

《志公画赞》:“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虚空其心,廖廓无主;锦蒙乌爪,独行绝侣;刀齐尺梁,扇迷陈语;丹青圣客,何往何所。

吟《望夫石》一首:“仿佛古容仪,含烟带曙辉;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天下望夫石不少,而独天柱山望夫石受到诗仙咏赞。以上供参考。

2赞美天柱山古诗

天 柱 山奇峰出奇云,秀水含秀气。

青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唐)李 白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唐)白居易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

(宋)王安石先生仙去几经年,流水青山不改迁。拂拭悬崖观古字,尘心病眼两醒然。

(宋)苏 轼屹然天一柱,雄镇斡维东。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

(宋)朱 熹潜山带荆衡,凌厉首开辟。撑空云霞断,半岭阴晴隔。

(宋)黄庭坚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明)李 庚天柱通神 王 蒙天倚此柱地挺乃峰,潜龙在田指日飞腾 张贤亮孔雀东南飞,徘徊恋故枝。

西北望天柱,上与浮云齐。古有王安石,今有张恨水。

野性并诗心,原来俱在此。 邵燕祥天 柱 山王 蒙有山名天柱其势何雄哉兀然顶天地不驯逞傲桀天堕石为鼓谁来擂拍节跃跃石如蛙何处跳天阶伸延石若桥通天复奔月触目石如剑寒风映霜雪惊恐迷知性不知己何在大雾已弥天不知山何在不知柱何在不知路何在在在如匪在不知如不在峥嵘峰如刀欲分雾之海分海海岂分劈潮潮未歇云雾织绵缎峰峦布阵列气势颇逼人形状更奇绝糊涂入壳中如何出云霾幽幽洞若线匍伏走蛇蝎千曲百折后豁然亮山野遍坡草开花朵朵展异彩悠悠清风起林木喜相接此处影横斜彼处日明灭忽又光秃秃冷面坚如铁寂寂沓无人森森并切切骇然复凄然喧嚣都忘却忽然谷若渊无底亦无结众生皆归一六合一墓穴临之心若失观之胆欲裂无形又无觉。

3赞美天柱山古诗

1、天柱山

[宋] 王宗贤

擎天一柱出群峰,时见真仙隐化中。

瑞应中都成福地,伯元主宰有神功。

2、题天柱山图

[唐] 戴叔伦

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计功。

谁能凌绝顶,看取日升东。

3、题天柱山

罗适 〔宋代〕

孤峰插太清,天柱此垂名。

造化功成后,乾坤赖不倾。

夜星千栱小,秋汉一梁横。

欲问登临处,重梯四面生。

4、天柱山赠峨嵋田道士

[唐] 施肩吾

古称天柱连九天,峨嵋道士栖其巅。

近闻教得玄鹤舞,试凭驱出青芝田。

5、天柱山

[清]王士禛

朝出玄武门,云垂雨忽冻。

登登天柱山,千盘堕澒洞。

峥嵘逾巴阆,槎牙过秦凤。

陟岭如累棋,下谷疑入瓮。

心俯尻益高,足缩目先送。

敢嗟鸟兽群,稍喜徒旅众。

我有大羽箭,丽龟辄命中。

于菟昂其首,饮羽乃不动。

道旁松合抱,巨可任梁栋。

惜哉野蔓缠,不蒙匠石用。

绝顶见岷山,青城亦伯仲。

一气连诸蕃,三州实西控。

太平幸无事,左髻时入贡。

念彼松姚戍,坐甲苦饥冻。

俯临陆海雄,仰视天宇空。

长啸千仞冈,出险忽如梦。

6、游天柱山诗词三首

[当代]应连飞

(一)

雾接云海到碧霄,山石险峭似鬼凿。

天柱墨染入画卷,何必五岳路迢迢。

(二)

摩崖石刻古今留,铁画银钩书未休。

擎天一柱凌霄上,我给玉帝挠挠头。

(三)

佛门道观栖云霞,拦缕轻烟巧织纱。

秀木引来天下客,摩崖石上开墨花。

作者简介 :

应连飞,现在界首市融媒体中心工作,安徽界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沙南作协主席,安徽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家协会、安徽省诗词协会、安徽省散文家协会、阜阳市作家协会、阜阳市文艺理论创作协会会员,界首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首届理事会理事,界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界首好人,界首市十佳好人,阜阳好人,备出《界首民间谜语谚语集锦》、《界首民方言土语》等。

4赞美“天柱山”全诗有什么

答:全诗为:太徽星斗拱瑶台,圣祖灵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题天柱峰》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此诗主要描绘了天柱山的景色,凸显了天柱山峰奇洞幽的特点。 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

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5赞天柱山全诗

天 柱 山

奇峰出奇云,秀水含秀气。青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唐)李 白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唐)白居易

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

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 (宋)王安石

先生仙去几经年,流水青山不改迁。

拂拭悬崖观古字,尘心病眼两醒然。 (宋)苏 轼

屹然天一柱,雄镇斡维东。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 (宋)朱 熹

潜山带荆衡,凌厉首开辟。

撑空云霞断,半岭阴晴隔。 (宋)黄庭坚

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明)李 庚

天柱通神 王 蒙

天倚此柱地挺乃峰,潜龙在田指日飞腾 张贤亮

孔雀东南飞,徘徊恋故枝。西北望天柱,上与浮云齐。古有王安石,今有张恨水。野性并诗心,原来俱在此。 邵燕祥

天 柱 山

王 蒙

有山名天柱

其势何雄哉

兀然顶天地

不驯逞傲桀

天堕石为鼓

谁来擂拍节

跃跃石如蛙

何处跳天阶

伸延石若桥

通天复奔月

触目石如剑

寒风映霜雪

惊恐迷知性

不知己何在

大雾已弥天

不知山何在

不知柱何在

不知路何在

在在如匪在

不知如不在

峥嵘峰如刀

欲分雾之海

分海海岂分

劈潮潮未歇

云雾织绵缎

峰峦布阵列

气势颇逼人

形状更奇绝

糊涂入壳中

如何出云霾

幽幽洞若线

匍伏走蛇蝎

千曲百折后

豁然亮山野

遍坡草开花

朵朵展异彩

悠悠清风起

林木喜相接

此处影横斜

彼处日明灭

忽又光秃秃

冷面坚如铁

寂寂沓无人

森森并切切

骇然复凄然

喧嚣都忘却

忽然谷若渊

无底亦无结

众生皆归一

六合一墓穴

临之心若失

观之胆欲裂

无形又无觉

思之多疑惑

愁肠转喜悦

会当正其时

不可存苟且

爬山不言老

巅峰尽可越

石山无定势

起伏皆激烈

我见山多矣

未见此山倔

或如随便堆

或如任意写

或如砍抡砸

或如嬉笑谑

或如示警策

或如惩顽劣

或如惊流俗

或如戏鸦雀

挥洒浑不论

块垒狂渲泻

或谓多禅意

万象皆心界

或谓后现代

全不讲章法

淋漓乐构解

造化自威风

意深未可猜

大匠本无心

大道能有略

天意即无意

舒卷随他去

无心见天心

无心自绝决

庸人吓欲死

凡人谓匪帅

俗人评头足

衰人唯拙劣

天才皆寂寞

奇山亦可哀

天柱少知音

今朝知音届

大作大手笔

心通便相悦

登之有所感

懔懔未敢噱

噫吁乎王子曰

伟哉天柱山也 <

6安徽天柱山的诗句

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天柱山更是情有独钟。

在他现存的九百多首诗歌中,吟诵安徽的有近二百首,而直接或间接讴歌天柱山的就有十余首。《江上望皖公山》: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一诗。序云:“白久在庐霍(即天柱山)”,诗曰“……寅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尔能折桂芳,吾亦采兰若;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

可以看出,这次李白是携妻挈女,举家慕名前来;在天柱山的烟霞飘渺间,他们惬意之至,物我两忘。赋《谒庐江主人妇》:“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度宿夜空啼。”

《志公画赞》:“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虚空其心,廖廓无主;锦蒙乌爪,独行绝侣;刀齐尺梁,扇迷陈语;丹青圣客,何往何所。吟《望夫石》一首:“仿佛古容仪,含烟带曙辉;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

天下望夫石不少,而独天柱山望夫石受到诗仙咏赞。以上供参考。

7形容天柱山文化影响的诗

天柱峰 宋·范成大

衡山紫盖连延处,一峰巉绝擎玉宇。

汉家惮远不能到,寓祭潜山作天柱。

我今卧游长掩关,却寓此石充潜山。

形摹三尺气万仞,世间培嵝何由攀。

南州山骨孕清淑,乳孳砂床未超俗。

神奇都赋小峥嵘,雷雨飞来伴幽独。

哦诗月明清夜阑,坐看高影横屋山。

摩霄拂云政如此,吾言实夸谁敢删。

天柱峰 宋·朱熹

屹然天一柱,雄镇斡维功。

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

题潜山 宋·曾惇

潜皖相峥嵘,江淮名最著。

下枕大江流,浩荡云涛怒。

汉皇重封事,兹山奠南土。

上帝眷此邦,司命福黎庶。

斟酌赏罚柄,惠泽均雨露。

开元政熙洽,一夜一软语。

皇家谨司锁,剑戟生卫护。

十年兵火余,所存一二数。

兹地岂湮没,栋宇仅如故。

两山势若抱,巉崖如虎踞。

下视万木杪,溪流更奔注。

忽有羽客来,相寻恣幽步。

扪萝度绝嶂,涉水得微路。

岩石掩如扉,心有神仙驻。

昔年老真人,此是幽栖处。

愿君骨不凡,可以永期遇。

欲下叩其扉,雷霆起烟雾。

正恐渠相留,徘徊不能去。

8李白描写“天柱山”的诗是哪首

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天柱山更是情有独钟。

以下几首都是 诗人李白所写:

1、《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2、《志公画赞》

水中之月,了不可取。

虚空其心,廖廓无主。

锦蒙乌爪,独行绝侣。

刀齐尺梁,扇迷陈语。

丹青圣客,何往何所。

3、《望夫石》

仿佛古容仪,含烟带曙辉。

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

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

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

4、《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寅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

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

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

尔能折桂芳,吾亦采兰若。

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

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

关于李白的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

1、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2、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3、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4、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9形容天柱山文化影响的诗

天柱峰 宋·范成大衡山紫盖连延处,一峰巉绝擎玉宇。

汉家惮远不能到,寓祭潜山作天柱。我今卧游长掩关,却寓此石充潜山。

形摹三尺气万仞,世间培嵝何由攀。南州山骨孕清淑,乳孳砂床未超俗。

神奇都赋小峥嵘,雷雨飞来伴幽独。哦诗月明清夜阑,坐看高影横屋山。

摩霄拂云政如此,吾言实夸谁敢删。天柱峰 宋·朱熹屹然天一柱,雄镇斡维功。

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题潜山 宋·曾惇潜皖相峥嵘,江淮名最著。

下枕大江流,浩荡云涛怒。汉皇重封事,兹山奠南土。

上帝眷此邦,司命福黎庶。斟酌赏罚柄,惠泽均雨露。

开元政熙洽,一夜一软语。皇家谨司锁,剑戟生卫护。

十年兵火余,所存一二数。兹地岂湮没,栋宇仅如故。

两山势若抱,巉崖如虎踞。下视万木杪,溪流更奔注。

忽有羽客来,相寻恣幽步。扪萝度绝嶂,涉水得微路。

岩石掩如扉,心有神仙驻。昔年老真人,此是幽栖处。

愿君骨不凡,可以永期遇。欲下叩其扉,雷霆起烟雾。

正恐渠相留,徘徊不能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102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