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电影必须有歌舞情节?

为什么印度电影必须有歌舞情节?,第1张

歌舞是印度的文化习俗,所以会经常有这个情节。

印度**指印度的**及印度的**产业,其开始于19世纪末。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出产地区。印度的**产量是世界之冠,主要应付印度国内庞大的需求。同时印度**在住有大量印度移民的国家也很受欢迎。

印度**开始于19世纪末。1896年,在孟买第一次放映了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以后10年中,外国制片人不断带来各种新影片,在孟买和印度其它大城市放映。

这些放映活动激起了一些印度人的制片兴趣,萨达达以两位摔跤家的表演和训练猴子为素材拍摄了印度最早的两部短片,被誉为印度**的先驱。

这部名为《巴霍巴利王2:终结》的**,以一种非常印度的方式呈现了一个别具风味的故事。

影片讲述了阿玛兰德拉·巴霍巴利(帕拉巴斯饰)作为王国的王储,与巴拉拉德夫德斯(纳拉·达古巴提饰)互相较量的,有战争、有爱情、有亲情的故事。

《巴霍巴利王》的第一部(应该是2016年在国内上映)就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尽管整体画风较为夸张,但其史诗般的气势、浪漫的爱情以及勇敢与无畏,都能让人看得颇为震撼与感动。

第二部仍然沿袭了类似的风格:带有力量美感的歌舞,较为夸张的动作,震撼人心的大场面,恢弘大气的阵势,令观众足以收获一场难忘的观影体验。

不过,对于这种风格,不一定所有观众都会喜欢,不排除部分观众会觉得很尴尬,而部分观众又觉得很到位。就跟印度**里的歌舞一样,也不是每个观众都乐于接受的。

说起歌舞,它显然是这部**的一大特点。虽然每个观众的接受度有不同,但不得不说,里头的每一段歌舞,无论画面、音乐还是人物,那种极具感染力的情感氛围,被烘托得异常浓烈,让你在觉得不解甚至尴尬之余,又或多或少的被代入其中,感受着其所传递的情感状态。

片中的一些场面会显得很夸张,加上动不动就特写、慢镜头以及轰轰烈烈的BGM,将整个画面效果的夸张程度增大好几倍。

让你不得不佩服**创作者惊人的想象力之余,还多少也为如此这般夸张的“开挂”感到一种震撼:为那种想象力震撼,为那种表现力震撼,为那种画面、色彩、配乐激荡出的氛围震撼,为印度**创作者极具特色的表现手法所震撼(或者说服气)。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片中有不少夸张的表现手法,但也还是能让人看到影片输出的核心价值:智慧、正义、勇敢、善良、忠诚、爱。

与第一部有大部分篇幅描绘爱情不同的是,这一部更侧重于传递亲情的力量。以复仇为线索,更多的就是凸显父子亲情,算是该片力量之下的一种柔软。看完之后,应该会有不少收获。

这部片里有很多的武打片段都非常精彩,不管是女主和坏人的打架,还是武术帮派之间的互打,都相当精彩,这部片子是致敬李小龙的**,所以会传达很多中国武术的精神和情感,告诉我们学习武术的真谛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是为了在需要的时候能够保护自己保护他人,而且其中的情感线也值得一看,为了守护自己可以守护的东西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但是就算是这样,也一定要守护。

这部**故事主要讲的是印度少女P O O J A 15岁的时候,目睹了自己的姐姐受到他人的凌辱而死,女性权利的如此低下,从而让她感觉人生毫无希望。直到看到**《龙争虎斗》之后,看到了影片中李小龙凭借精湛的武术打败坏人,就以李小龙作为人生偶像。她向从中国来的师傅学习中国武术,来到中国感悟中国文化,从此走上了学习武术,自立自强的道路,然而一股恶势力威逼利诱师傅,想要吞并师傅的武术学校—龙校,师傅知道自己面临着巨大的人生危机,于是便将龙校托付给了少女,当这个已经学会中国武术的印度少女面对强大的敌人会怎么做呢?非常令人期待。

其中有很多的文化元素融合,而这些文化融合又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会,印度是一个女权低下的社会,这部**关注到了印度的社会现实以及女性权利,给女性下了一个新的定义,作为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你也可以很强势,只要你足够强,就不怕那些人欺负,我想**也传达了这种东西,一种坚定的信念。

其中那些武打场面让人感觉非常精彩,女主用武力制服想要调戏自己的人,用武力保护了自己的东西,真的很精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377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