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空蒙诗意浓一赏析宋朝马远的山水画。(赏名画,读故事集)

山色空蒙诗意浓一赏析宋朝马远的山水画。(赏名画,读故事集),第1张

纵观我国古代书法和山水绘画宋朝已达到顶峰时期,这已是世界公认的事实。

北宋以范宽为代表的山水绘画是写实手法,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客观描绘,全景构图,大山大水有雄健恢宏之美。

山水绘画发展到南宋时期画风突变,以马远、夏圭为代表山水绘画独树一帜,小景构图,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量空白突出景观。这种简洁有力构图,称为“边角之景”,马远别称“马一角。”

从北宋的现实主义绘画转变为南宋的浪漫主义画作,所描绘的是心中的山水,具有文人的诗意。

如果把范宽的绘画风格比喻成粗犷豪迈的陕北壮汉,那么马远的山水绘画风格则是温婉灵动秀美干练的江南女子,吸人眼球,眷恋忘返。

世人熟知的马远作品巜寒江独钓图》。空阔的江面上,有一中年人(形象上看)正在独钓,他身体略前倾,全神贯注,或许此时有鱼儿正在咬钩?由于钓者坐在船的一端,故尔船尾微微上翘。画面四周皆不着墨迹,只是在船边勾出淡淡的几条水波纹以示江面。

其他若大画面皆为空白,然而这空白表现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更突出一个“独”字,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给观赏者飘渺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是绘画艺术上讲究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绝句《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巜寒江独钓图》与这首诗有关,这就是诗意画。欣赏一诗一画,可以领略“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艺术趣味。

马远的传世名作《踏歌图》。属中国古画,一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淡设色,绢本水墨画。长1918厘米,宽1045厘米。

“踏歌”是古代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人们口唱欢歌,两足蹬踏,动作自由活泼,与现在藏族的锅庄舞类似。

巜踏歌图》表现的是江南民情风俗的山水画。此画分三部构图,远景危峰屏立奇峰对峙,仿佛几把利剑直插云霄,青翠的竹林与松柏掩映于峰峦之中。

近景清静深秀的山弯里,几个老农在阳春时节带有几分醉意地欢娱歌舞。一老者刚过小桥,右手扶杖,左手挠腮,摇身抬腿,踏歌而舞,憨态可掬。

随行二老者其中一人双手拍掌双足踏节,另一人抓住前者的腰带,躬腰扭身,舞态可人。后行者肩扛竹棍,上挑葫芦,身前倾腰微弯,和节而踏。

四人动态不一却动律和谐。垅道左边扭头回看的两个孩童给画面增添了童趣,老少相宜人乐丰年的景象跃然于画之中。

垅道两旁潺潺溪水清流回转,兀突的高大岩石挺立,青翠的玉竹和着虬枝多姿的柳树随风拂摆。观者心旷神怡仿佛能侧耳倾听到农民丰收之年的欢歌笑语。

中景空白,云雾缭绕,雾气迷漫,时而蒙蒙细雨绵绵而落。中景与远景天空遥相呼应,气韵生动。

画面顶端,是南宋皇帝赵扩抄录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诗点明了画的主题,亦是宋朝皇帝对丰收景象和太平盛世的企盼。

此画构图新颖独特,虽然不是马远惯用的边角之景,但在具体处理上,已融入边角之景的法则,不以雄伟见长,而是以清新取胜。

笔法苍润有力,线条流畅劲秀。卧石和秀峰主要是大斧劈皴,远景秀峰夹用些长披麻皴法,岩石凝重,秀峰险峭。

全图设色简练清秀,把环山抱水复杂的景物与六个人物巧妙地安排穿插,层次清晰远近分明,展现了马远清旷秀劲的绘画风格。

马远(生卒年不详,南宋宁宗时期人),字遥父,号钦山,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

马远出身绘画世家,太爷、爷爷、大伯、父亲和哥哥皆为宋代知名画家,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熏陶,后跟李唐学画,取长补短,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

马远的艺术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风格独特,富有诗意。马远在当时影响极大,有独步画院之誉,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他的绘画标志着南宋绘画特色。

马远的绘画作品数量较多,但流传至今的屈指可数。《踏歌图》、《梅石溪鸟图》、《石壁远看图》、《高阁听秋图》等大幅作品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些小幅真品被台北、上海和美国博物馆收藏,少量作品散落在私人收藏家手中。

市场中已不易见到马远作品,偶尔会有收藏家拿出交易。1986年纽约苏富比公司拍卖过马远的巜山水十开册》,作品为绢本,以319万美元成交。

“山色空蒙诗意浓”。若把马远的山水绘画风格比喻为“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江南“西子”,你是否已留恋忘返了呢?

The Lady of Shalott(夏洛特的女子)——John William Waterhouse(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

该故事发生于《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时代。夏洛特是一位美丽的女郎,被仙女囚禁在一个城堡里。这个城堡位于一个离亚瑟王王宫不远的一个孤岛上。这个仙女告诉她,亚瑟王王宫有个魔咒将会降祸于她,究竟是什么,没有告诉她。

夏洛特有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是她生活的重要部分,每天,她在城堡的塔楼上从这面镜子里看身后的世界,这是她唯一与世界沟通的工具。她从镜子里看到进进出出王宫的骑士和平民,也常常看到情侣在河边散步。她就把看到的场景用充满魔力的织布机织成挂毯,边织边歌唱。人们熟悉她的歌声,却从未见过她。

一天,当圆桌骑士中最出色的蓝斯洛(Lancelot)的身影在镜子中出现时,夏洛特疯狂地爱上了蓝斯洛,她决定要去王宫找蓝斯洛,就在她刚刚踏出城堡的门槛的时候,镜子突然碎了,她知道她的厄运就要来临了。为了向往的爱情,她选择了坦然面对,她要乘船划向那个城堡,如果能够见到他心爱的蓝斯洛,对她来说,死不足惜。她把亲手编织的美丽挂毯铺在船上,松开缆绳,唱着生命中最后的歌,任由小船顺流向下游的王宫漂去。她象那条在不知不觉间滑入河流无垠黑暗的小船,踏上了一条不知什么时候结束、会在哪儿终止的死亡之旅。她眺望王宫,等待时间停止的那刻……

说实话,学画这么多年,只听说强调线条表现力的国画有极为简练的画风,却未曾听说油画艺术也有“极简风格”。

在中世纪流行的宗教题材的油画作品,虽然色调比较单一,色彩也并不丰富,但是无论是构图、造型还是整体的画面效果,都显得相当繁琐,与简练的风格相去甚远。

文艺复兴时期,以达芬奇为代表的古典写实主义油画风格,将油画的写实技法推向了巅峰,细节的精准刻画也达到了极致。就如大家熟知的《蒙娜丽莎》,一个微笑的表情便令后世艺术家为之倾倒,达芬奇的绘画水准可见一斑。

但是,无论是达芬奇,还是拉斐尔、安格尔等写实主义油画大师,他们的作品虽然被无数绘画爱好者奉为圭臬,却与极简画风无关。写实主义油画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对象画得面面俱到,细致入微,简练自然不在画家的创作思维范畴。

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与简练画风相关的艺术家,我只能想到毕加索。虽然毕加索的大多数立体主义油画作品也很难与“极简风格”联系起来,相较于其他艺术家的作品,毕加索似乎受到了中国画的一些影响,造型和色彩都显得比较凝练。

别以为只有中国的老百姓看不懂毕加索的画,其实西方绝大部分民众对毕加索的作品也未必喜欢,在他那个时代大家对他的画也是看不懂的。毕加索在1907年左右创作了油画《亚维侬少女》,成为美术史上一个有标志性意义的节点。但是毕加索完成这幅作品时,除了他的几个老朋友喜欢,一般大众都很难接受。十多年后,人们才认识到这幅作品的价值,声名大噪。

由此可见,人们欣赏油画还是习惯于那种造型和色彩都相当逼真的表现手法,像梵高、毕加索这类相对简练,极富个性的油画作品很难得到广泛认可。

惊龙轩之所以对毕加索的《亚维侬少女》印象特别深刻,是因为这幅作品的创作明显跟非洲雕刻做了一个交融,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这么说,《亚维侬少女》是毕加索立体主义实验的一个坐标,此后毕加索进入到严谨的立体主义时期。这件作品对于毕加索艺术创作生涯的意义可想而知。

与毕加索同时期的中国艺术大师是齐白石和黄宾虹。齐白石的花鸟和黄宾虹的山水画创造了国画最后一个艺术高峰。尤其是齐白石的国画,堪为“极简风格”的典范,寥寥数笔,意境极为深远,这便是大师手笔。从文化底蕴和美学境界来说,油画艺术似乎很难与经过几千年传承的国画相提并论。

当然,这也只是惊龙轩一家之言,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谢谢!

说到油画中的“极简风格”,人们会想到浪漫主义大师莫迪里阿尼的《侧卧的裸女》,想到野兽派创始人马蒂斯的《跳舞的人们》,想到抽象派鼻祖毕加索的《梦》,人们想象中很复杂的人体造型具象,在大师们笔下只是很简约的几笔线条勾勒,明快的色彩描绘,就构成了一幅鲜活生动内涵丰富的画面。

俄罗斯当代著名超写实画家谢尔盖-马什尼科夫就是一位风格极简的画家。没有绚丽的背景,没有设计的道具,只要有利于画面的美感和主题的表达,可有可没有的不会让它出现在画中。这是马什尼科夫的艺术创作理念。

马什尼科夫的油画擅长表现青春女性,而干净利索飘逸洒脱是大多数青春女性的特点,画家正是抓住这一特点致力于追求画作的极简风格,这就是人物始终是画的中心,一切技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都是为了最好的表现人物。

马什尼科夫画笔下的人物或端庄清秀,或妩媚温柔,或丰采俊逸,或纤巧灵秀,或宁静典雅,或活泼可爱,尽显青春女性魅力和活力。

简约不是简单,简约是化繁就简,简约是艺术对生活的提练,简约是艺术家审美眼光和驾驭作品的能力的体现。

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风格的形成,与艺术家自身的师承、家学、名家影响,及继承传统技巧有关外,又与艺术家自身的个性、气质、胆识、艺术素养、审美情趣、立意,以至人品等各方面都有密切关系,问题来了:怎样才能体现出油画艺术作品的“极简风格”?

从字面上理解“极简风格”像是属于画面非常简单干净的意思,其实,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极简风格的油画作品画面 色调 较为单一,色彩对比鲜明;在 构图 上,追求稳定、秩序、严谨,具有几何意义上的美感; 内容 上,主体非常突出而略显抽象,留给观者非常大的解读与想象空间,

通过上段对极简风格油画特点的简单描述,我们就更容易怎样体现油画艺术作品的“极简风格”了, 要体现出油画艺术作品的极简风格,首先,构图时,要大量应用留白效果,用简洁的背景突出人物主体, 比如,画一幅人物肖像画,画作背景就用一种色彩,

还可以 用虚化的背景突出人物主体,但要结合创作意图,如果只想突出人物,环境完全可以忽视, 比如,印象派画作的背景,就是不同程度的虚化,但笔触可以细腻些,创作背景虚化、主体清晰明了的超写实油画; 其次,通过色彩创建对比度,毕竟油画是以色彩为载体,

通过色彩创建对比度,比如,可以使用大面积平铺的色彩来建立简单性,但要很熟悉色彩的各种特性,因为大面积平铺色彩,就是在创作抽象画, 抽象画是用色彩来塑造几何美感,没有光影明暗对比、空间透视效果,只剩下没有描绘、没有深度、没有信念的几何结构的抽象画,是非常的“极简主义”风格了。

个人拙见,西方美术史上,把油画的极简风格表达到极致的画家是,野兽派画家马蒂斯,高级灰色调画家莫兰迪,青骑士抽象画家克利,康定斯基,冷抽象画家蒙德里安

这些画家的油画作品,都是什么样的绘画表现形式语言,表现油画作品的极简风格?

以上提到的画家,都不是传统写实古典油画风格的画家

个人拙见,写实传统古典油画,创作难度很高, 不仅要综合考虑画面构图骨架,画面色调,氛围,黑白灰布局节奏关系,光是刻画一个古典油画人物,画家都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力求做到形体准确,结构严谨,刻画深入

所以对于写实古典油画,不太容易表现极简风格。

当代油画艺术中,艺术家们以自身的视觉经验和审美感受,用极简风格表现油画创作中所具有发展的前景。这种对极简风格的油画艺术的审美应该属于民族性的回归,使中国油画的发展区别于西方油画而寻求简洁、概括的表现形式,具有中国独特的油画极简艺术风格。

一、极简油画风格是处于油画作品的普遍特点的简化性与西方极简主义之间的表现形式,是根据画面中的需要,尽量去滥、去繁,提炼、提精。在油画中,极简风格从传统油画中充实的、丰富的视觉感受中走出来,画面注重简洁、明了的视觉效果。

二、在油画作品创作过程中画家的艺术手法与艺术风格以体现极简为主,通过运用简约的线、整体的面、单调的色彩来表现,并不是过于简单的分解与重组的关系,是画家发自内心的思想 情感 表达个性风格,通过极简的绘画技法,达到整个画面的艺术风格所表现出的审美效果。

三、极简油画风格中的“简”所指的并不是与“繁”相对立的简单,它是来自于繁而又高于繁的,是表达画家的思想观念以及时代精神的审美理想。当今这个时代需要绘画艺术极简风格的艺术性审美,不但要满足大众审美 情感 需求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且还表现出油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 社会 价值。

想要体现极简风格,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极简风格,简单的定义是“以简单到极致为追求”,最初是使用在家装方面的,后来延伸到摄影和绘画领域,那么油画艺术如何体现极简风格?

简单地说就是抛弃一切不需要的多余的装饰元素,仅仅保留所要表达的主体。比如说人物画,就仅仅保留人物和必须的一个或者几个元素,力求画面更加集中。风景油画也是相同的道理。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油画作品中的极简风格

个人拙见,西方美术史上,把油画的极简风格表达到极致的画家是,野兽派画家马蒂斯,高级灰色调画家莫兰迪,青骑士抽象画家克利,康定斯基,冷抽象画家蒙德里安

这些画家的油画作品,都是什么样的绘画表现形式语言,表现油画作品的极简风格?

以上提到的画家,都不是传统写实古典油画风格的画家

个人拙见,写实传统古典油画,创作难度很高, 不仅要综合考虑画面构图骨架,画面色调,氛围,黑白灰布局节奏关系,光是刻画一个古典油画人物,画家都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力求做到形体准确,结构严谨,刻画深入

所以对于写实古典油画,不太容易表现极简风格。

而突破了传统客观写实油画风格的油画,比如野兽派,维也纳分离派,抽象派,相对容易表现油画的极简风格

对于油画的极简风格,个人理解是,一种概括,求简洁大方的绘画表现语言,删繁就简,提炼精髓,追求画面简洁,明了的绘画效果

比如蒙德里安的画作《百老汇爵士乐》,《红、白、蓝的菱形画》,运用最单纯,最纯粹的几何体构成,表现简化的符号,表达简洁明快的风格

蒙德里安,运用三原色,简单纯粹的构图,营造均衡和谐的极简绘画效果。

对于极简油画风格的删繁就简,个人理解是,为了把一种艺术风格追求到极致,删繁就简,舍弃不必要的绘画因素

比如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绘画创作追求二维平面的风格,原始单纯的色彩,明快的色彩,简化的形体,所以舍弃了立体复杂的造型

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为了把立体几何构成绘画语言发挥到极致,所以舍弃了传统写实的油画风格

油画中的极简风格,是画家删繁就简,把一种绘画风格发挥到极致的绘画语言,追求画面简洁,单纯,大方的明快风格。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在西方绘画史上,出现过许多的大小画派,有以表现形式命名的,如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有以创作风格命名的,如巴洛克主义、洛可可主义等,,也有以地名命名的,如威尼斯画派、荷兰画派、巴黎画派等,还有以某个特定的词汇命名的,如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等。

浪漫主义画派不是指描绘花前月下的甜蜜爱情,不是指描绘风月场合的灯红酒绿,而是指油画所表现出的一种笔调豪放激情辽阔的风格,带有画家较强的主观感受和个性色彩,可以说浪漫主义是以创作风格命名的一个画派。它兴起于十八世纪,如英国十八世纪风景油画大师透纳西班牙十八世纪人物油画大师戈雅的作品都带有比较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和色彩。

浪漫主义大为流行并被命名为浪漫主义是在十九世纪,集中体现在法国的画坛上。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德拉克罗瓦的《希阿岛的屠杀》、《自由引导人民》、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等等。

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浪漫主义大多是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出一种舒旷宏达激情豪放的画面风格和情调,带有强烈的画家主观情绪、主张和理想。比如说德拉克罗瓦,同样是新古典主义代表,但是他的作品和学院派新古典主义代表人物安格尔布格罗等迥然不同,突破了循规蹈矩的创作章法,更多的表现出画家的主观思想、理想和愿望。

当然,浪漫主义作为西方绘画史上一个比较大的艺术思潮,一个以创作风格为主要体现的松散式的画派,浪漫主义油画不只体现在一些写实油画中,在印象主义油画抽象主义油画以及超现实主义和现代油画中都有大量的体现。比如印象主义大师雷诺阿的《船上的午宴》、《红磨坊的舞会》等,梵高的《星空》、《向日葵》,等等,都具有浪漫主义油画的特征和特点。

希阿岛的屠杀

1822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属于希腊版图的希阿岛,并且血洗掠夺了这个小岛。据说被杀平民有二万三千人,被卖为奴隶的有四万七千人。侵略者的暴行激怒了全欧洲的进步人士,也深深地激怒了画家德拉克洛瓦,他怀着巨大的同情,以鲜明有力的构思、动人心魄的形象和雄劲奔放的构图揭露了土耳其人的残暴罪行。在《希阿岛的屠杀》这幅画里,画家充满了人性和同情,极其生动地塑造了几组独立而又有联系的人物。在画面右下方横躺着奄奄一息的**,胸怀袒露,不懂人事的婴儿正伏在胸前寻找活命的母乳。画家选择这一令人揪心的情节向侵略者发出最强烈的抗议;画面左边描绘了一组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少,已经失去反抗的能力,濒临绝望,束手待毙;前景坐着一位老妇人,抬首仰望苍天,向上帝发出求助和控诉,有人认为这个形象就是画家当时的精神形象;画家特别在前景右上方画一个骄横残暴的土耳其士兵,勒马驻脚、以胜利者的姿态得意地看着被他们蹂躏过的土地,在他的马背后还拖曳着被缚的裸体少女,那是豺狼的猎物。画家为了加强残暴的气氛和悲剧的色彩,大胆借用了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画中的光色,使画面色彩产生恐怖的真实感,透现了印象主义的晨光,有人说这幅画中的色彩打开了印象主义的天窗。这是一幅画家用生命激情、用愤怒与同情、用狂放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塑造出来的人间悲剧场面。这幅史无前例的画震动了法国画坛,连他有浪漫主义倾向的老师格罗看了都大吃一惊,脱口而出:“这不是希阿岛的屠杀,而是绘画的屠杀。”就这幅画的艺术处理来看,画家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色彩的力度上,他采用豪放的大笔触,通过明暗对比与人物的动态,将画面分为前后两个大层次,这使评论家戈蒂埃感慨陈词:“强烈的色彩,画笔的愤怒,他使得古典主义者如此不满与激动,以致他们的假发都发抖了,而年轻的画家却感到非常满意。”土耳其人残酷地镇压希腊人民的反抗,激怒了当时欧洲的一切进步的文艺家。贝多芬谱写了《雅典的毁灭》;柏辽兹写了《希腊革命大合唱》;英国大诗人拜仑直接参战,牺牲在米索隆基。1827年德拉克洛瓦毅然用象征的手法创作了《米索隆基废墟上的希腊》,再次声援希腊人民。

泰奥多尔籍里柯(Theodore Gericault,1792-1824),也译 泰奥多尔·席里柯,法国著名画家,新浪漫主义画派的先驱者,生于法国里昂,

他在1818年春夏之交创作的《梅杜萨之筏》。于1819年在国家沙龙(法国的美术展览会),被看成是浪漫主义绘画的重要代表作,标志着浪漫主义画派的真正形成。

这幅画引起了美术界和舆论界的热烈论战,它所反映的是法国巡洋战舰梅杜萨号在非洲海岸触礁沉没的事件。1816年7月,载有400余人的梅杜萨号,因政府任用对航海一窍不通的贵族为船长而触礁,船长和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被撇下的乘客、水手在临时搭制的木筏上飘流13天,获救时仅10余人。取自现实生活题材的这幅作品,表现了画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暴露了无能的法国政府的过失,从而使它具有强烈的政治引喻意义。作品中前倾与后倾的两个三角形,光和影的强烈对照,把情景表现得怵目惊心,充满了悲剧性的力量;加之翻滚的海浪和云雾,整幅画与新古典主义画派静止、肃穆的风格迥然有异。它的出现,使得被新古典主义束缚的法国绘画耳目为之一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创作年代: 1830年

画名:《自由引导人民》 又名《1830年7月27日》

画家: 欧仁·德拉克罗瓦

国籍:法国

创作年代: 1830年

风格:浪漫主义

题材: 历史

规格: 260×325cm

质地: 布面油画

存藏处: 巴黎 卢浮宫收藏

反映1830年革命的《自由引导人民》是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503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