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朱元璋的比较

刘邦和朱元璋的比较,第1张

刘邦和朱元璋的比较:

相同之处

1都是平民出身。

2都是以弱胜强取的天下。

3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汉人。第一个王朝的开国君王;一个是汉人最后一个开国之君 。

不同之处

1出身不同

刘邦是个市井流氓出身而朱元璋本名朱重八,父亲朱五四,可以说往上数九代,都是贫农。

2军事战略眼光以及军事指挥才华不同

刘邦一生很少打败仗,而且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发明“招降纳叛和“统一战线军事战略战术的皇帝,善于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朱元璋他的军事战略眼光和指挥才华就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能数得着的,朱元璋在和陈友谅进行决战的时候,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力排众议将兵强马壮的陈友谅打败,反手又收拾了偏安一隅的张士诚,最后一举将元朝推翻,建立了大明朝,恢复了汉人河山,其丰功伟绩足以彪炳千秋!

3对待功臣的做法不同

刘邦称帝时已经步入晚年,越发猜忌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韩信、彭越、英布先后被杀。朱元璋有过之而无不及。明朝初年的功臣除了汤和等寥寥数人,其余功臣皆在“胡案”和“蓝案”中被杀。“胡案”杀光了顶级文臣,“蓝案”杀尽了顶级武将。为了让孙子朱允炆顺利登基,避免北宋“陈桥兵变”再次发生,朱元璋将明初的功臣名将几乎屠戮一空。

4造反动因不同

刘邦举事的原因是一时冲动释放犯人而朱元璋走上举事造反的路实属逼迫无奈,他本质上是个善于忍耐的农民,为了生计,到皇觉寺当和尚,后来发生饥荒,又和其他和尚一起化缘讨饭。第二年,仍回到皇觉寺当和尚。不久,他收到了儿时伙伴汤和捎来的信,汤称自己已投奔郭子兴,希望他“速从征,共成大业”。朱元璋犹豫不决。几天后师兄告诉他,有人要告发他和红巾军勾通的事,让他逃走,他仍然举棋不定。恰在这时,元军把皇觉寺烧个精光,朱元璋这才投奔义军。所以说朱元璋造反是被迫无奈。

扩展资料:

刘邦,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毛泽东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朱元璋,即明太祖,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 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参考资料:

--朱元璋 --刘邦

1 关于玲字开头的诗句

关于玲字开头的诗句 1 以玲字开头的七个字的诗句(含情)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白居易长恨歌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李贺高轩过浣溪沙韦庄欲上秋千四体慵,拟教人送又心松,画堂帘幕月明风此夜有情谁不极,隔墙梨雪又玲珑,玉容憔悴惹微红菩萨蛮温庭筠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绣帘垂□□,眉黛远山绿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消杨柳枝温庭筠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重赠乐天元稹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2 有玲字美字开头的诗

1、玲女世间希有,烛影夜摇红。

2、玲玲衡笄,翚衣榆翟。3、玲侍吾十年,气宇迪超绝。

4、稳稳密密,玲玲珑珑。5、玲然穿崖达幽谷,竽籁飕飕振乔木。

6、玲石玉峰雷雨过,梅花昨夜一枝开。7、隐隐密密,玲玲珑龙。

8、玲珑绣扇花藏语。宛转香茵云衬步。

9、旖旎细风飘水麝,玲珑残雪浸山茶。10、摇金翠、玲珑三岛。

11、玲珑环佩拥霓裳,却自有、箫韶随步。12、似穿如碍,玲珑窗户。

13、在柳桥花馆,玲珑深处。14、玲珑枝枝,斗妆金粟。

15、玲珑碧树巧临池,影在窗前作么移。16、玲珑宛转,若窗棂然。

17、攀石扪萝到更幽,玲珑咫尺嬾穷搜。18、玲珑翦水空中堕,的皪装春树上归。

19、玲珑苍壁竹敲竹,重叠画屏山间山。20、杰槛雄檐倚碧空,玲珑窗户温青红。

21、玲珑画阁入鸿冥,隐约鸿冥入太清。22、玲珑碧树巧临池,影在窗前作麽移。

23、旁瞰老子宫,玲珑隐林闲。24、巧妙四山云岫落,玲珑双甑月灯明。

25、玲珑宜丈室,明洁称经台。26、玲珑峭壁下,杖策穷回旋。

27、玲珑开琼花,瑶草亦有苗。28、嵌空结宝盖,玲珑如绮幌。

29、尽十方空俱殒灭,玲珑八面露死骸。 30、玲珑岩畔瞥不瞥,竖起脊梁生铁橛。

31、玲珑八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谁敢窥。 32、休去歇去,玲珑岩上落花雨。

33、玲珑疑鬼凿,崷崒自天成。34、草鞋根断通消息,玲珑八面尽光辉。

35、玲珑堕壑乳泉响,萧瑟到门松吹香。36、玲珑色淡松根月,敲磕声清竹罅风。

37、玲侍吾十年,气宇迪超绝。38、抖擞头陀备,玲珑道者棱。

39、玲珑仙客知何在,千古烟霞自一40、玲珑八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谁敢窥。 41、玲珑绿影万株松,潇洒清空二亩竹。

42、玲珑玉其音,六学有妙理。美字开头的诗句;李白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李白 古风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由来紫宫女,共妒青蛾眉。

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 李白 长相思(下篇一作寄远)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空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犹闻香。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 孔温业 鸟散馀花落 美景春堪赏,芳园白日斜。

共看飞好鸟,复见落馀花。来往惊翻电,经过想散霞。

雨馀飘处处,风送满家家。求友声初去,离枝色可嗟。

从兹时节换,谁为惜年华。

3 有玲字美字开头的诗

1、玲女世间希有,烛影夜摇红。

2、玲玲衡笄,翚衣榆翟。

3、玲侍吾十年,气宇迪超绝。

4、稳稳密密,玲玲珑珑。

5、玲然穿崖达幽谷,竽籁飕飕振乔木。

6、玲石玉峰雷雨过,梅花昨夜一枝开。

7、隐隐密密,玲玲珑龙。

8、玲珑绣扇花藏语。宛转香茵云衬步。

9、旖旎细风飘水麝,玲珑残雪浸山茶。

10、摇金翠、玲珑三岛。

11、玲珑环佩拥霓裳,却自有、箫韶随步。

12、似穿如碍,玲珑窗户。

13、在柳桥花馆,玲珑深处。

14、玲珑枝枝,斗妆金粟。

15、玲珑碧树巧临池,影在窗前作么移。

16、玲珑宛转,若窗棂然。

17、攀石扪萝到更幽,玲珑咫尺嬾穷搜。

18、玲珑翦水空中堕,的皪装春树上归。

19、玲珑苍壁竹敲竹,重叠画屏山间山。

20、杰槛雄檐倚碧空,玲珑窗户温青红。

21、玲珑画阁入鸿冥,隐约鸿冥入太清。

22、玲珑碧树巧临池,影在窗前作麽移。

23、旁瞰老子宫,玲珑隐林闲。

24、巧妙四山云岫落,玲珑双甑月灯明。

25、玲珑宜丈室,明洁称经台。

26、玲珑峭壁下,杖策穷回旋。

27、玲珑开琼花,瑶草亦有苗。

28、嵌空结宝盖,玲珑如绮幌。

29、尽十方空俱殒灭,玲珑八面露死骸。

30、玲珑岩畔瞥不瞥,竖起脊梁生铁橛。

31、玲珑八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谁敢窥。

32、休去歇去,玲珑岩上落花雨。

33、玲珑疑鬼凿,崷崒自天成。

34、草鞋根断通消息,玲珑八面尽光辉。

35、玲珑堕壑乳泉响,萧瑟到门松吹香。

36、玲珑色淡松根月,敲磕声清竹罅风。

37、玲侍吾十年,气宇迪超绝。

38、抖擞头陀备,玲珑道者棱。

39、玲珑仙客知何在,千古烟霞自一

40、玲珑八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谁敢窥。

41、玲珑绿影万株松,潇洒清空二亩竹。

42、玲珑玉其音,六学有妙理。

美字开头的诗句;

李白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李白 古风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由来紫宫女,共妒青蛾眉。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

李白 长相思(下篇一作寄远)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空馀床。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犹闻香。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

孔温业 鸟散馀花落 美景春堪赏,芳园白日斜。共看飞好鸟,复见落馀花。来往惊翻电,经过想散霞。雨馀飘处处,风送满家家。求友声初去,离枝色可嗟。从兹时节换,谁为惜年华。

4 带有“玲”字的诗词

带“玲”字的 杨羲 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之十二月一日夜 飞轮高晨台 萧纲 和湘东王阳云楼檐柳诗 暧暧阳云台 谢朓 诗直中书省诗 紫殿肃阴阴 庾肩吾 芝草诗 蜘蟵玩芝草 萧纲 山斋诗 玲珑绕竹涧 萧纲 乐府有所思 昔未离长信 谢朓 杂咏三首之镜台 玲珑类丹槛 谢灵运 于南山往北经湖中瞻眺诗 朝旦发阳崖 沈约 和刘雍州绘博山香炉诗 范金诚可则 沈约 八咏诗之登台望秋月 望秋月 鲍照 中兴歌十首其四 白日照前窗 元稹 重赠 休遣玲珑唱我诗 柳宗元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 临蒸且莫叹炎方。

5 包含玲字的诗词

包含玲字的诗词包括:1、清代秋瑾《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原文: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译文:别说女子不能干英雄事业,看我乘风万里,只身东渡日本。孤帆外海天空阔,动我诗情,三岛上月色玲珑,入我梦境。

想起国家亡给异族,令人悲酸;惭愧我奔走革命,到今一事无成。这样大的国仇家恨使我伤心,哪能在客地春风中虚度光阴!2、唐代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原文: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译文:下看飞鸟屈指可数,俯听山风呼啸迅猛。

山连山如波涛起伏,汹涌澎湃奔流向东。青槐夹着笔直驰道,楼台宫殿何等玲珑。

秋天秀色从西而来,苍苍茫茫弥漫关中。3、元朝吴师道《莲藕花叶图》原文: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

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译文:白润如玉如雪的莲藕,中间有精巧透明的窍孔,玲珑可爱。

它的绿叶和红花铺散在水面上,互相映衬。莲藕的生命一代代延续不断,显示出无限意趣和欣欣向荣的生机,它之所以能够如此,全部奥秘都在莲籽的“苦心”当中。

4、唐代徐凝《七夕》原文: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译文:一道仙鹊架起的小桥横卧在那茫茫的银河上, 听着织女的佩环丁冬,看她款款地过桥而来。我和伊人的离别是不会停息地一年复一年,怅然间抬头望去,只见到牛郎星依旧闪烁,亘古光华不变;我的哀愁啊,就渐渐不那么明显。

5、唐代李白《玉阶怨》原文: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译文: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罗袜。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仍然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秋月。

6、宋代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原文: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译文:白雪皑皑,满眼银色世界。就在这银色的世界里,一树寒梅点缀其间。

那覆雪悬冰的梅枝,晶莹剔透,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就是从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们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来的消息。

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人。大自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作为陪衬,才让月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剔透,洒满大地。

让我们举杯开怀畅饮吧,值此花好月圆雪白的良宵,品酒赏梅,一醉方休。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呀。

7、南宋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原文: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筱墙萤暗,藓阶蛩切。

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译文:荷花飘落,稀疏的梧桐开始坠下绿叶。庭院里,一场秋雨刚停歇。

我说不出原因,一个人突然独自伤悲。又看见竹篱边的萤火虫在幽暗中飞来飞去,苔阶旁的蟋蟀叫声更令人断肠。

我送别客人,重寻西去的水路,不知水上是否有人为你演奏一曲?最可惜的是把一片江山大好风景,却付给悲鸣的鸟儿。常常遗憾我们相识相知时间太短,而今在这落花时节,为何又要无奈地依依相别?清冷的洲渚烟水茫茫,船儿就要出发,友人的行舟已远,如一片轻叶。

他的妻子一定在家中盼望着他,日日站在翠竹旁,任凭罗袜上染上清尘。等到丈夫归来后,夫妻二人幸福地团圆。

双双下了珠帘,对着明月对饮到天明。8、唐代温庭筠《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原文: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

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绣帘垂簏簌,眉黛远山绿。

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销。译文:夜合花沐浴着雨后的阳光,千枝万朵红丝轻拂,袅袅地蒸腾着浓郁的芳香。

闲时又梦见那豪华的厅堂,旁边的萱草又绿又长,在那里我们相知相识。绣帘的流苏仿佛坠压在我的心头,远山的碧绿如我眉间浓浓的忧愁。

溪桥下流水潺潺,凭栏远眺,思魂更是难禁,春水流淌的都是我的相思与忧愁。

6 带"玲"字的诗句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白居易长恨歌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李贺高轩过浣溪沙韦庄欲上秋千四体慵,拟教人送又心松,画堂帘幕月明风。此夜有情谁不极,隔墙梨雪又玲珑,玉容憔悴惹微红。

菩萨蛮温庭筠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眉黛远山绿。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消。

杨柳枝温庭筠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重赠乐天元稹 休遣玲珑唱我诗, 我诗多是别君词。明朝又向江头别, 月落潮平是去时。

7 含有“玲”字的诗句有哪些

1《相和歌辞•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2《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3《遣昼》元稹密竹有清阴,旷怀无尘滓。

况乃秋日光,玲珑晓窗里。旬休聊自适,今辰日高起。

栉沐坐前轩,风轻镜如水。开卷恣咏谣,望云闲徙倚。

新菊媚鲜妍,短萍怜靃靡。扫除田地静,摘掇园蔬美。

幽玩惬诗流,空堂称居士。客来伤寂寞,我念遗烦鄙。

心迹两相忘,谁能验行止。4《泛江玩月十二韵》元稹楚塞分形势,羊公压大邦。

因依多士子,参画尽敦厖。岳璧闲相对,荀龙自有双。

共将船载酒,同泛月临江。远树悬金镜,深潭倒玉幢。

委波添净练,洞照灭凝釭。阗咽沙头市,玲珑竹岸窗。

巴童唱巫峡,海客话神泷。已困连飞盏,犹催未倒缸。

饮荒情烂熳,风棹乐峥摐。胜事他年忆,愁心此夜降。

知君皆逸韵,须为应莛撞。5《月三十韵》元稹蓂叶标新朔,霜豪引细辉。

白眉惊半隐,虹势讶全微。凉魄潭空洞,虚弓雁畏威。

上弦何汲汲,佳色转依依。绮幕残灯敛,妆楼破镜飞。

玲珑穿竹树,岑寂思屏帏。坐爱规将合,行看望已几。

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迥照偏琼砌,馀光借粉闱。

泛池相皎洁,压桂共芳菲。的的当歌扇,娟娟透舞衣。

殷勤入怀什,恳款堕云圻。素液传烘盏,鸣琴荐碧徽。

椒房深肃肃,兰路霭霏霏。翡翠通帘影,琉璃莹殿扉。

西园筵玳瑁,东壁射蛜蝛。老将占天阵,幽人钓石矶。

荷锄元亮息,回棹子猷归。迢递同千里,孤高净九围。

从星作风雨,配日丽旌旗。麟斗宁徒设,蝇声岂浪讥。

司存委卿士,新拜出郊畿。今古虽云极,亏盈不易违。

珠胎方夜满,清露忍朝晞。渐减姮娥面,徐收楚练机。

卞疑雕璧碎,潘感竟床稀。捐箧辞班女,潜波蔽虙妃。

氛埃谁定灭,蟾兔杳难希。须遣圆明尽,良嗟造化非。

如能付刀尺,别为创璿玑。6《梦游春七十韵》元稹昔岁梦游春,梦游何所遇。

梦入深洞中,果遂平生趣。清泠浅漫流,画舫兰篙渡。

过尽万株桃,盘旋竹林路。长廊抱小楼,门牖相回互。

楼下杂花丛,丛边绕鸳鹭。池光漾霞影,晓日初明煦。

未敢上阶行,频移曲池步。乌龙不作声,碧玉曾相慕。

渐到帘幕间,裴回意犹惧。闲窥东西合,奇玩参差布。

隔子碧油糊,驼钩紫金镀。逡巡日渐高,影响人将寤。

鹦鹉饥乱鸣,娇娃睡犹怒。帘开侍儿起,见我遥相谕。

铺设绣红茵,施张钿妆具。潜褰翡翠帷,瞥见珊瑚树。

不辨花貌人,空惊香若雾。身回夜合偏,态敛晨霞聚。

睡脸桃破风,汗妆莲委露。丛梳百叶髻,金蹙重台屦。

纰软钿头裙,玲珑合欢袴。鲜妍脂粉薄,暗淡衣裳故。

最似红牡丹,雨来春欲暮。梦魂良易惊,灵境难久寓。

夜夜望天河,无由重沿溯。结念心所期,返如禅顿悟。

觉来八九年,不向花回顾。杂合两京春,喧阗众禽护。

我到看花时,但作怀仙句。浮生转经历,道性尤坚固。

近作梦仙诗,亦知劳肺腑。一梦何足云,良时事婚娶。

当年二纪初,嘉节三星度。朝蕣玉佩迎,高松女萝附。

韦门正全盛,出入多欢裕。甲第涨清池,鸣驺引朱辂。

广榭舞萎蕤,长筵宾杂厝。青春讵几日,华实潜幽蠹。

秋月照潘郎,空山怀谢傅。红楼嗟坏壁,金谷迷荒戍。

石压破阑干,门摧旧梐枑。虽云觉梦殊,同是终难驻。

悰绪竟何如,棼丝不成絇。卓女白头吟,阿娇金屋赋。

重璧盛姬台,青冢明妃墓。尽委穷尘骨,皆随流波注。

幸有古如今,何劳缣比素。况余当盛时,早岁谐如务。

诏册冠贤良,谏垣陈好恶。三十再登朝,一登还一仆。

宠荣非不早,邅回亦云屡。直气在膏肓,氛氲日沉痼。

不言意不快,快意言多忤。忤诚人所贼,性亦天之付。

乍可沉为香,不能浮作瓠。诚为坚所守,未为明所措。

事事身已经,营营计何误。美玉琢文珪,良金填武库。

徒谓自坚贞,安知受砻铸。长丝羁野马,密网罗阴兔。

物外各迢迢,谁能远相锢。时来既若飞,祸速当如骛。

曩意自未精,此行何所诉。努力去江陵,笑言谁与晤。

江花纵可怜,奈非心所慕。石竹逞奸黠,蔓青夸亩数。

一种薄地生,浅深何足妒。荷叶水上生,团团水中住。

泻水置叶中,君看不相污。7《寒食夜》元稹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

今年不是明寒食,暗地秋千别有期。8《简简吟》白居易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

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

玲珑云髻生花样,飘飖风袖蔷薇香。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

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

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9《醉歌》白居易罢胡琴,掩秦瑟,玲珑再拜歌初毕。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玲珑玲珑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10《霓裳羽衣歌》白居易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中序擘騞初入拍,。

要找民间故事看之前有人在知道里问的“关于诸葛亮的故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320826html)就行了。不过是考历史的话最好看下面的《三国志诸葛亮传》的原文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不?”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字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先主,使击张鲁。亮与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二十六年,群下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未许,亮说曰:“昔吴汉、耿掩等初劝世祖即帝位,世祖辞让,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先主于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曰:“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取康宁,思靖百姓,惧未能绥。於戏!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亮以丞相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禅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败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败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遂行,屯于沔阳。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绝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邰交战,射杀邰。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诏策曰:“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联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联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令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亮言教书奏多可观,别为一集。

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秋,魏征西将军钟会征蜀,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亮弟均,官至长水校尉。亮子瞻,嗣爵。

诸葛氏集目录:开府作牧第一 权制第二 南征第三 北出第四 计算第五 训厉第六综核上第七 综核下第八 杂言上第九杂言第十 贵和第十一 兵要第十二 传运第十三 与孙权书第十四与诸葛谨书第十五 与孟达书第十六 废李平第十七 法检上第十八法检下第十九 科令上第二十 科令下第二十一 军令上第二十二军令中第二十三 军令下第二十四右二十四篇,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臣寿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领中书监及北侯臣荀勖、中书令关内侯臣和峤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有之伦也。辄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造汉末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备,又观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青龙二年春,亮帅众出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所以明大通之道也。谨录写上诣著作。臣寿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泰始十年二月一日癸巳,平阳侯相臣陈寿上。

乔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本字仲慎。与兄元逊俱有名于时,论者以为乔才不及兄,而性业过之。初,亮未有子,求乔为嗣,瑾启孙权遣乔来西,亮以乔为己适子,故易其字焉。拜为驸马都尉,随亮至汉中。〔一〕年二十五,建兴(元)[六]年卒。子攀,官至行护军翊武将军,亦早卒。诸葛恪见诛于吴,子孙皆尽,而亮自有胄裔,故攀远复为瑾后。

瞻字思远。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其明年为羽林中郎将,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景耀四年,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六年冬,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阵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至成都。瞻长子尚,与瞻俱没。次子京及攀子显等,咸熙元年内移河东。

董厥者,丞相亮时为府令史,亮称之曰:“董令史,良士也。吾每与之言,思慎宜适。”徙为主薄。亮卒后,稍迁至尚书仆射,代陈祗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平台事,而义阳樊建代焉。延熙(二)十四年,以校尉使吴,值孙权病笃,不自见建。权问诸葛恪曰:“樊建何如宗预也?”恪对曰:“才识不及预,而雅性过之。”后为侍中,守中书令。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然建特不与皓好往来。蜀破之明年春,厥、建俱诣京都,同为相国参军,其秋并兼散骑常侍,使蜀使慰劳。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302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