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之青花的辨识

和田玉之青花的辨识,第1张

黑如漆、白如脂的青花料宛若中国山水泼墨画,用黑与白描绘着山水的神奇、建筑的典雅以及鸟、兽,草、木生动逼真的意境和情趣,让众多玉友为之倾倒。

青花料属于和田玉中的特色品种,本文只是对青花料的产地和产出状况的辨识做一个概述性的介绍,以供玉友在收藏过程中借鉴。

在了解青花以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墨玉和青花的关系,墨玉与青花从总体上讲它们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从我几十年对墨玉的研究发现,世上没有一块玉料是单纯的墨玉料,它都是部分墨玉和部分白玉的混合体呈现在人们面前,也就是说的我们通常称为“青花”的状况呈现出来的,墨玉即是青花玉,我们所看到的其他所谓黑色的玉料大都不是墨玉,因为其黑色不含石墨成分,所以墨玉就是青花中含石墨成分的黑色部分,而青花玉料是指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的整块玉料的统称。

在一块玉中不管籽料还是山料如果没有石墨成分就不称之为“青花玉料”。我个人认为青花玉应归类为青玉大类为妥。

近几年随着和田玉价格的上涨,青花料也水涨船高,在利益的驱动之下,以次充好,山料充籽料等不良行为屡见不鲜,那么如何辨别青花籽料与青花山料呢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青花料的产地状况和产出特征。青花料按产出特征分为籽料、山料和山流水三大类;按产地状况大致分为:和田青花籽料、墨玉县青花籽料、皮山县青花山料、于田县青花山料、青海青花山料、俄罗斯山流水青花料等。

1、和田青花籽料:就是指产自新疆和田地区喀拉喀什河流域的以透闪石为主黑白相间的玉石,和田青花籽料的墨色主要是以团状、雾状、片状和丝状为存在方式,其特征是:黑白分明,纹理清晰,质地油润细腻等。

2、俄罗斯山流水青花料:产自俄罗斯的乌兰乌市德市的山流水青花料,俄罗斯的青花料的主要特征与和田青花籽玉差不多,也是聚墨,黑白分明的,只是在油性和细腻度方面稍逊,显得比较干。

3、青花山料:新疆皮山县、于田县和青海格尔木青花料都是矿山开采出来的,被统称为青花山料:

31 不论皮山县青花山料还是墨玉县的青花籽料,青花的墨色分布非常有特点,其青花中的大部分都夹杂有类似“金沙”的矿物颗粒,这是其显著特征之一,当然在少数和田青花籽料及于田山料中也存在这样的特征。如果你在选购青花玉的时候,只要看到其墨色中含有类似“金沙”状颗粒的,并且墨色以“点墨”为主,那就完全有理由推断这是一块皮山县或者墨玉县青花料的作品,购买时需先识别是山料还是籽料,切莫被一些玉商用山料打磨成的籽料所骗。籽料与山料的辨别方法:一看皮色,二看质地(籽料的油性好,聚墨和雾墨,山料则显得水透一些,散墨和点墨)。

32 和田青花籽料平安扣与皮山青花山料平安扣的墨色特点:一个黑白分明,一个则泛灰,像芝麻点。

33 再通过各种料子的手镯成品对比图,注意看墨色部分存在的显著差异:

仔细对比会发现,和田籽料手镯和于田山料手镯以“聚墨”“雾墨”为主,而皮山青花山料手镯则是以“点墨”“散墨”为主。这样要分清一件作品到底是籽料还是山料就不是一件难事了,不论它毛孔伪装的多么逼真,都是一目了然。

顺便介绍一下人工打磨“青花籽料”的制作方法是:将山料先经过人工切割修型,大概为卵形状后,放入特制的球磨机滚筒中,再加入硬度较高的沙石籽、玛瑙、金刚砂等,开动球磨机,使之相互碰撞摩擦,将棱角磨光,形状更加圆润,基本上达到水冲籽料的卵状效果,就算完成,但还是难掩毛孔分布不均,玉质粗糙,“金沙”显现等问题。

所以,山料和籽料的辨识,还是要从皮色和玉质入手,其实只要玉质好,工艺自己喜欢,皮色只是讨价还价的手段。

4、青海青花

行内称为“烟青料”,它产在青海省格尔木市,是青海料的一个品种。这种料主要以“灰紫色”和“淡青灰色”搭配青肉或者白肉为主,因大部分料子墨色部分颜色酷似烟灰而得名,在行内这种料子也被叫做“乌边料”,青海烟青料的原料,从外观上看酷似皮山青花山料,所不同的是烟青料中不夹杂金银沙,并且水头足,透明度高,点墨伴随着雾状、片状和丝状。

我们可以看出青海青花墨色既有团状、雾状、片状和丝状也有点状,那么我们如何与和田青花籽料区别呢

★青海烟青料:墨色色调主要以“淡青灰色”和“灰紫色”为主,其质地水头足,透明度高,观之轻飘,油润度差,一般都带水线;

★和田青花籽料和于田青花山料:墨色色调则是以“灰色和黑灰色”为主,其质地细腻温润、沉稳、油性极佳。

两者的区别对与刚刚接触和田玉的玉友来说可能难以把握,但不管什么料,最怕的就是对比,只要一对比就能清楚的分辨了,所以还是要“多看少买”,多上手对比,积累实战经验。

和田青花籽料与青海烟青料仿籽料的对比图,从对比图可以看出二者的墨色色调存在区别:以灰色和灰白色调为主,而青海烟青料仿籽的色调则是以淡淡的灰紫色为主,且形状不自然。

现在把三者放在一起对比下,效果就比较明显了,总结一下就是:和田籽料是“黑白”分明;青海料以及墨玉县的青花籽料是“灰白”分明。

青海料的墨色部分相比和田青花籽料的墨色部分来说呈现淡淡的紫色,而白色的呈现也不一样,和田籽是油脂白,青海料是闪灰、闪紫的玻璃光泽白色。

除了从外观上去感觉几种玉石原料的不同之处,我们还可以通过透光效果来比较其差别,不管墨色所占的比例大小,墨色色调的浓重程度的高低,我们可以不难看出:

★和田青花籽料的透光图均以透白光为主;

★青海烟青料透光呈现出淡淡的紫色,这是青海烟青料透光的一个显著的特征;

★皮山青花山料、墨玉县青花籽料透光均呈淡淡的“**”或者“黄白相间”,而且皮山青花山料、墨玉县青花籽料中特有的金沙,在透光下显现出细小的颗粒状,这种金沙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阳光的照射之下可以不同程度的反射阳光。

5、综合上述四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51 和田青花籽料和于田山料,墨色可有少量点状,其绝大部分墨色伴随有团状、雾状、片状和丝状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其黑白色块透光后均呈现为白色;

52 皮山、墨玉县青花料,无论籽料还是山料其绝大部分的墨色均呈点墨,透光颜色偏黄白,质地含“金沙”,另部分于田山料也含有“金沙”;

53 青海烟青料,其墨色分布状况类型多样,纹理上与和田青花籽料看着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是整体感官上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其墨色多飘,黑色看着有种水透的“薄”,最主要的特点是,颜色闪灰、闪紫,透光后这一特性更为明显。

1、新疆产和田玉的地方由新疆西边的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田地区,直至东边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县和若羌县,再从北面的塔里木盆地到南面的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一带。

2、复杂的地势和自然环境孕育出大量的和田玉,市面上百分之七十的和田玉来自该地区,大多数山料在该地区开采出来,运往别处加工。和田玉的玉质细腻,油润度较好。

和田玉产自和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

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 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玉龙喀什河,即古代著名的白玉河。这条河源于漭漭昆仑山。流入塔里木盆地后,与喀拉喀什河汇和成和田河,河流长325公里,有不少支流,流域面积145万Km²,河里盛产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来是和田出玉的主要河流。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两条河中玉龙喀什河产玉最多,产出的玉石是和田玉中的上品与极品。喀拉喀什河产出的玉多为青玉、青白玉、青花和墨玉,也产少量的碧玉,产出的白玉很少,玉的质地和价格远不如玉龙喀什河产出的白玉。

籽料好的和田玉籽料,其形状、白度、皮色及润度都好才称得上精品。

籽料是在玉龙喀什河河床里经过千年不断的打磨冲刷之后形成的,如能收上一块形状极佳且瑕疵较少的籽料,的确是很难得,价格在市场上也很高,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用在料形很漂亮的籽玉身上不是很恰当,存在就可以雕琢成各种精美的器件,相同的东西也可以做很多。但对于玉龙河赐予形

标准新疆和田玉籽料原石

状漂亮的籽料来说,任何一款仅此一件,连打个眼都舍不得打,建议采取用包金或包银的形式来保留住子料原有的形状。天然的不用雕琢即是一块精美的挂件了。这种形佳的子料胜过任何大师的杰作。

籽料的外皮构成

因为皮色籽料的形成年代更为久远,一些名贵的品种如枣皮红、黑皮子、秋梨黄、黄蜡皮、洒金黄、虎皮子等等,均出自皮色籽料。

籽玉的外皮构成可分为两种。

砂眼麻皮坑原生皮:指表皮布满皮肤毛孔一样的细小砂眼,犹如凹凸不平的麻皮坑,分细性、粗性两种。

色沁原生皮:是由于一部分籽玉在河里受到其他矿物质浸润、渗透,不仅表皮光滑,而且出现许多色彩。所以称“色沁皮”。

和田玉因盛产于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而得名,和田在古代被称为“于阗”,藏语,意为“产玉石的地方”。和田地区南傍喀喇昆仑山.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相连。而和田玉就分布在和田地区之南的昆仑山,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和田玉成矿带绵延1100多公里。在高山之上分布着和田玉的原生矿床及矿点,不少河流中还产出和田玉的子玉。 在古代,人们就认为昆仑山是“万山之祖”,它高大雄伟且盛产美玉,故受到极大的崇拜。昆仑山还是古代有独特地位的神话中心。传说它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居住之地,山上有壮丽的宫阙,有奇花异木和珍禽怪兽,有长生不老的灵芝草和神泉、池水,还有黄帝和诸仙食用的玉。这一美丽、奇妙的神话世界,引起后世人的莫大兴趣和深厚的种族之情。中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尚书》中说:“火炎昆冈,玉石俱焚”。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编《史记大宛列转》中记述:“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周穆王传》讲述了周穆王与西王母在昆仑山环宴对歌的动人故事,“已丑,天子斛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瑶即美 玉,瑶池即昆仑山产美玉的水池,西王母是昆仑山母系氏族社会首领的代表。上述记述虽非信史,但也不是毫无根据。如昆仑山虽长不到2500里,但是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5座之多,是世界屋脊之一脉。西王母显然不是指某一特定人物,而是指西域一带部族的女首领。说明西域古时很看重妇女,妻子的话是丈夫行为的依从。因此,上述神话故事反映了一定的历史史实,也说明了昆仑山的先民早就发掘和使用了美玉,和田玉的存在也使昆仑山更加著名。 西昆仑山及阿尔金山自古产玉,但古代是以“水产”为主。人们首先发现和利用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和田玉,继而沿河采集,上溯发现了原生玉矿。本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地质工作的开展,原有和田玉矿山恢复了开采,新的矿床也陆续被发现,现已知原生和田玉矿床及矿点有18处。新疆虽然有着丰富的和田玉矿产资源,但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经历了四千多年的开采与挖掘之后,产量逐年减少,所以和田玉已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珍藏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174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