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两字怎么读?

貔貅两字怎么读?,第1张

貔貅的读音为: pí xiū

一、貔拼音:pí,注音:ㄆ一ˊ,部首:豸部,部外笔画:10画,总笔画:17画,五笔86:EETX

五笔98:ETLX,仓颉:BHHWP,郑码:PQRR,四角:26212,结构:左右,电码:6293

区位:8589,统一码:8C94,笔顺:ノ丶丶ノフノノノ丨フノ丶一一フノフ

释义:

1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2喻勇猛的军士或军队,如“貔貔之士”。

二、貅拼音:xiū,注音:ㄒ一ㄡ,部首:豸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13画

五笔86:EEWS,五笔98:EWSY,仓颉:BHOD,郑码:PQNF,四角:24290

结构:左中右,电码:6287,区位:8587,统一码:8C85

笔顺:ノ丶丶ノフノノノ丨一丨ノ丶

释义:传说中的一种猛兽,像熊。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貔子 [ pí zi ] 

黄鼬。

2貔貅 [ pí xiū ] 

传说中的一种猛兽。古代也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

3貔虎 [ pí hǔ ] 

比喻勇猛的军队。

4武貔 [ wǔ pí ] 

即虎貔。泛指猛兽,借指武士。

5熊貔 [ xióng pí ] 

熊和貔。比喻勇猛的将士。

貔貅的解释

(1) [fabulous wild beast]∶古书上说的一种凶猛的野兽 前有挚兽,则载貔貅。—— 《礼记·曲礼》 (2) [brave troops]∶ 比喻 骁勇的部队 命貔貅之士,鸣檄前驱。—— 《晋书·熊远传》 详细解释 亦作“豼貅”。1古籍中的两种猛兽。 《逸周书·周祝》 :“山之深也,虎豹貔貅 何为 可服?” 《史记· 五帝 本纪》 :“﹝ 轩辕 ﹞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 炎帝 战於 阪泉 之野。” 司马 贞 索隐:“此六者猛兽,可以教战。” 徐珂 《清稗类钞· 动物 ·貔貅》 :“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 辽 东人谓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连举之。” (2)多连用以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张说 《王氏神道碑》 :“赳赳 将军 ,豼貅绝羣。” 元 王实甫 《西厢记》 第二本楔子:“羡威统百万貔貅,坐安边境。” 清 毕著 《纪事》 诗:“乘贼不及防,夜进千貔貅。” 柳亚子 《读史》 诗之七:“绿林家世拥貔貅,乳臭儿郎据上流。”

词语分解

貔的解释 貔 ì 〔貔子〕即“黄鼬”。 〔貔貅〕a.传说中的一种猛兽;b.喻勇猛的军士或军队,如“貔貔之士”。 〔貔虎〕喻勇士或勇猛的军队。 传说中的一种野兽,似熊,一说似虎。 部首 :豸; 笔顺编 貅的解释 貅 ū 〔貔貅〕见“ 貔”。 部首:豸。

貔貅(pi xiu)

一、貔貅的传说和史记

貔貅是一种瑞兽,和龙、麒麟一样皆不存在於现世间。在传说中;曾帮助黄帝打败蚩尤,古代除舞龙、舞狮外,亦有舞貔貅。在道教「请神宝诰」文中,谓有一神只名讳为「先天辖落灵官王天君」,在上天除负有雷神之职,更统有百万「貔貅神将」,负责天上巡视工作,类似人间纠察工作,飞腾云雾,号令雷霆,降雨开睛,穿山破石捉妖精,收瘟摄毒伏群魔,防备妖魔鬼怪、瘟疫、鬼魅扰乱天庭。

在汉书“西域传”上有一段记载:“乌戈山离国有桃拔、狮子、尿牛”。孟康注日:“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长,独角者称为天鹿,两角者称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传说貔貅是龙生九子的第九子能腾云驾雾,号令雷霆,降雨开晴相传有辟邪挡煞,镇宅之威力龙生九子,神通不一。其子貔貅,胜父千倍,长大嘴,貌似金蟾,披鳞,甲形如麒麟,取而兽之优,有嘴无屁股,吞万物而不泻。可招八方财,可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传貔貅因为触犯天条,玉皇大帝罚他只许吃不许拉。所以貔貅是以财为食的,纳食四方之财,肚子是个聚财囊,同时催官运。

另据大熊猫专浓家张和民教授称在古籍中,大熊猫被称为称为貔貅(pixiu)。《史记·五帝本纪》中,叙述了中国“五帝”之首的黄帝,他的国号为“有熊氏”,不仅尊重熊这种野生动物,而且能将熊(黑熊)、罴(棕熊)、貔貅(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明确区分开来。

史记还追述了一个故事:4000多年前,黄帝指挥驯养过虎豹、熊、罴、貔貅等猛兽的部落,在坂泉(河北涿鹿县)打败了另一个部落的首领蚩尤。由于板泉之战比较著名,所以西汉的史学家司马迁将它加以记载。除了《史记》外,中国第一部追述古代事迹的《尚书》,在《牧誓》篇中也曾叙述,距今3000多年前,周武王的部队“如虎如貔”,在牧野大败商纣五的军队,一直到后代,还用貔貅比喻勇猛的军士,战无不胜。在佛教中,貔貅还被用为地藏菩萨的坐骑,但是被称为“谛听”,但是从造型上看与貔貅无异。

二、貔貅的造型

貔貅是一种凶猛瑞兽,是如凤凰、麒麟一样分有雌性及雄性,雄性名为“貔”,雌性名为“貅”,但现在流传下来都没有分为雌雄的了。还有古时貔貅是分为一角或两角的,一角称为“天禄”,两角称为“辟邪”,后来再没有分一角或两角,多以一角造型为主。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欢称这种瑞兽为“貔貅”,而在北方则依然称为“辟邪”。致于“天禄”则较为少人用以称这类瑞兽,还有些人将它称为“怪兽”或“四不像”等。

貔貅的造型很多,难以细分。经过朝代的转变,貔貅的形态比较统一,龙头、马身、麟脚,额下有长须,两肋有翅膀,会飞,且凶猛威武,如有短翼、双角、卷尾、鬃须常与前胸或背脊连在一起,突眼,长獠牙。到现在常见到、较为流行的形状是头上有一角,全身有长鬃卷起,有些是有双翼的,尾毛卷须。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此兽无肛门,只进不出,比喻为招财进宝。

三、貔貅的功用

因此貔貅在风水上用来驱邪、挡煞、镇宅其威力是无庸置疑的。相传貔貅喜爱金银财宝的味道,常咬回金银财宝来讨主人的欢心,故有言此乃招财之物。因而貔貅另有旺财的功用。貔貅在五行风水中带火性,能招来大量的金钱,使世间财源自此打开

在家宅或工作地点的适当位置放置貔貅,可收旺财之效。一般做偏行的人都认为“貔貅”会旺偏财的,所以他们都会在公司或营业地方摆放一只貔貅,属偏行的行业有外汇、股票、金融、赛马、期货等等。貔貅与麒麟有所不同,貔貅是凶狠的瑞兽,有镇宅辟邪的作用,古代还用它来镇墓,是墓穴的守护兽,一般古墓的墓前都可以看到,可知其杀气的勇猛。

貔貅可摆放在风水的吉位上,很多地理师都认为有催财作用,而在八个不同的方位上,一般摆放玉质制造的貔貅,催财力量会很强。其实貔貅对于正财或偏财都会有利的,所以貔貅像在近年有流行起来的迹象;不过,利用貔貅来催财,总带点宗教色彩,故在玄空大卦的正神日贵神时或鸟兔太阳吉时,开光的貔貅催财力量是最强的,不论工作属于正行或偏行。但有一点要留意,作犯科的人,貔貅未必有催财之力,这便是灵兽的特性。貔貅在风水上的作用,可分以下几点说明:

1、有镇宅辟邪的作用,将已开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可令家中的运转好,好运加强,赶走邪气,有镇宅之功效,成为家中的守护神,保合家的平安。

2、有趋财旺财的作用,尤对偏行、收入浮动者有奇效,例如销售、经商、外汇、股票、金融、彩马、期货、赌场等等。除助偏财之外,对正财也有帮助,所以做生意的商人也宜安放貔貅在公司或家中。

从质地上看,要以以下二种质地的为佳:

铜貔貅:古代瑞兽,有独角、双角之形,短翼、卷尾、鬃须,是最强之催财风水用具,尤对偏行、收入浮动者有奇效,例如销售、经商、外汇、股票、金融、彩马、期货、赌场等等。

玉貔貅:貔貅尤其以玉制的催财力最强。对催财、改运、避邪、护身有特效。特制成对的玉貔貅尤其适合夫妻、情侣佩带。因为没有一模一样的玉,因此每对玉貔貅都是独一无二的。

貔貅,读作pí xiū。

pí,声母p,韵母i,声调二声。

xiū,声母x,韵母iu,声调一声。

貔貅是中国古书记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瑞兽,根据《清稗类钞》记载貔貅是一个外形像老虎或者熊,有着灰白色的毛发。

貔貅除了能够招财之外,民间赋予了它更多的寓意,貔貅是金银财宝的瑞兽,因为被认为是财富的象征,也被赋予了招财进宝的寓意,貔貅的外形威武,一身浩然正气,貔貅也有着平安健康的寓意,貔貅经常出现在官印、令牌等物品之上,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

貔貅的传说故事

关于貔貅的记载,是位于广东省南雄市的三影塔,北宋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是广东省仅有的有绝对年份可考的北宋早期砖塔。该塔为九层楼阁砖塔,平面六角形,高50米,全塔共挂有48个铜钟,塔檐上檐脊的端部各蹲着一只酱红色的貔貅。此塔上貔貅的来历,要追溯到南朝了。

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隐居在绍兴那里读书,有一年,始兴、南雄一带流行瘟疫,死了很多人,据说只有用貔貅角磨水喝才能治愈。

萧统为了给百姓治病,从始兴到南雄去追捕一只貔貅,直到在三影塔下才将貔貅抓住。百姓得以治愈,而萧统却劳累过度身亡,后人为纪念萧统,同时也为了寄托祛灾托福的心愿,建塔时就将貔貅放在塔的檐脊。

píxiū

(1) [fabulous wild beast]∶古书上说的一种凶猛的野兽。

相传貔貅是一种凶猛瑞兽,而这种猛兽分为雌性及雄性,雄性名“貔”,雌性名为"貅"。但现在流传下来的都没有分为雌雄了。在古时这种瑞兽是分一角和两角的,一角的称为“天禄”,两角的称为“辟邪”。后来再没有分一角或两角,多以一角造型为主。 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欢称这种瑞兽为“貔貅”,而在北方则依然称为“辟邪”。至于天禄,则较少有人用以称这种瑞兽,还有人将它称为“怪兽”或“四不象”。

貔貅是以财为食的,纳食四方之财。中国传统是有“貔貅”的习俗,和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

前有挚兽,则载貔貅。——《礼记·曲礼》

(2) [brave troops]∶比喻骁勇的部队

命貔貅之士,鸣檄前驱。——《晋书·熊远传》

《逸周书·周祝》:“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为可服?”

《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 ]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 炎帝 战於 阪泉 之野。”

司马贞 索隐:“此六者猛兽,可以教战。”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貔貅》:“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 辽 东人谓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连举之。”

多连用以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张说 《王氏神道碑》:“赳赳将军,豼貅绝羣。”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羡威统百万貔貅,坐安边境。” 清 毕著 《纪事》诗:“乘贼不及防,夜进千貔貅。” 柳亚子 《读史》诗之七:“绿林家世拥貔貅,乳臭儿郎据上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641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