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 秋思》

《天净沙 秋思》,第1张

一、原文

《天净沙·秋思》

元 · 马致远

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三、注释

(1)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2)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3)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4)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5)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四、赏析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该曲有以下分析:

①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②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③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游子深秋远行图。

④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五、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在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此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六、作者简介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人穷志短

这句话出自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人贫智短,马瘦毛长。”意思是,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是不会有远大理想的。现实就是这个样子,当你穷困潦倒的时候,每天只能为一日三餐的温饱考虑,什么理想、抱负,真的没有精力再去思考。这时候就想放下一切的清高和理想,先努力挣钱让生活衣食无忧,然后才能去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马瘦毛长

养过狗啊猫啊之类小动物的人都知道,猫狗会通过调节自身来应对季节变换的温度差异,因此在天气炎热的时候猫狗会通过大量掉毛来适应气温。马也是这样,但是一匹马如果在炎炎夏日里,也不会自己脱毛,那就说明这匹马有毛病,或者是吃不饱。马因为生病或者饲养不够就会变瘦,它们的毛就会显得更加长。这句俗语表现出自然界体弱动物的无奈,如果是体格健壮的马,天热炎热的时候,它会把冬季的长毛脱光,油光锃亮很精神的样子。其实这也是动物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本来就瘦弱,有长毛的保护,至少再遇到降温时也能保证自己一时的生存。所以说人到了贫困交加的境地,只想着能够养活自己,有一个生存的方法就行了,哪里还顾得上远大的志向,只能“人穷志短”,马在生命难保时候为了活下去只能“马瘦毛长”。

1 关于青藤诗句

关于青藤诗句 1有“青藤”二字的诗句 并加以赏析

赠著上人 唐求 掩门江上住,尽日更无为。

古木坐禅处,残星鸣磬时。 水浇冰滴滴,珠数落累累。

自有闲行伴,青藤杖一枝。 太平观 绕绕峰峦玉案围,重重楼殿紫烟飞。

青藤素简天门近,绛节霓旌夜半归。 鹤使每传三岛信,凤书频送九霞衣。

放臣於世惭无补,金萼楼前拜不祈。 顾城 初闻春日水天迷,此际湖沙拥岸肥。

炊甑有尘籼米腐,酒坊无壁纸旗飞。 猿栖晓树青藤瘦,雀啄冬畦白菜稀。

寂寞旅怀禁得否,断腔渔笛钓船归。 即事 雨外山光淡,烟中草色鲜。

断桥依古岸,流水自斜川。 紫椹余桑表,青藤绕树颠。

人情兼物态,只合付天然。 清都观 石坛雨洗月华新,白帢青藤曳履行。

老桧不知仙驭远,屋头犹带玉箫声。 罨画溪 溪藤荡微风,溪水清见底。

照映青藤花,摇摇不能已。 仙人紫绮裘,啸咏溪光里。

慨彼尘俗心,谁能此涓洗。 紫蔓青藤各一丛,野人篱落管西风。

郊扉远绝谁能到,秋日虫鸣豆叶中。 送仰之上人之广陵 春寒衲一层,片笠挂青藤。

相别每怜客,不归何异僧。 津遥投夕雨,波浅晕舟灯。

欲倩传双泪,柴门到未曾。 青藤歌 文长曾自号青藤,青藤今在城隅处。

离奇轮囷岁月长,犹见当年读书意。忆昔元美主文盟,一捧珠盘同受记。

七子五子广且续,不放他人一头地。踽踽穷巷一老生,倔强不肯从世议。

破帽青衫拜孝陵,科名艺苑皆失位。叔考院本供排场。

史盘,字叔考,以院本行世。伯良《红闺》咏丽事。

伯良,名骥德,《红闺诗》和者甚众。弟子亦可长黄池,不救师门之憔顇。

岂知文章有定价,未及百年见真伪。光芒夜半惊鬼神,即无中郎岂肯坠。

余尝山行入深谷,如此青藤亦累累。此藤苟不遇文长,篱落粪土谁人视。

斯世乃忍弃文长,文长不忍一藤弃。吾友胜吉加护持,还见文章如昔比。

追饯路可期不及 习池旧侣已萧萧,空返山阴雪夜舠。郭泰亭中知迹少,袁宏江上有人招。

青藤翠筱封蛛网,细雨疏镫梦鹿蕉。归去故山高处卧,月明十里听吹箫。

闲居 傍忠泉剩旧茅庐,白拂青藤伴起居。不愿后身仍识字,只祈当代再焚书。

家风久矣宗三类,世事终然付六如。可奈学徒常错认,转将滓秽作清虚。

山阁多晚阴,断崖横瘦树。阑风江上来,泠然脆巾屦。

青藤不须携,前岗延旅伫。远畴引晴绿,势与鸡山互。

帕女汲泉归,墟童荷锄去。苗俗古难驯,时平亦有务。

丹砂白凿间,我辙当少住。 华山鸟道歌 群龙拔地旧欲起,掉臂搏云怒未己。

细看鸟道夹苍髯,矫首天门怅烧尾。脚底一声何处雷,蹒跚刺眼惊青能。

飞空冰雪欲相溅,夺路虎罴胡为来。解我紫茸裘,佐以青藤杖。

奇石异松有如此,人生宁惜屐几緉。危梯亦不危,兴到无艰劳。

绝壁亦不绝,高立穷纤毫。海气苍茫海天迥,何论震泽之水三万六千顷。

帆樯台榭阖闾城,尺幅高堂揭烟景。昨日孤舟系何处,烟际浮图细如箸。

始知我亦扰攘尘海中,曾被山僧叹迷误。噫嘻!安得尽将春雨化春醅,仰探北斗为深杯。

百年盘礴青蠃堆,一树松前醉一回,鼠肝虫臂奚为哉。 雪后踏雪听倒影潭水 野鸡乱印前溪步,槎牙玉削沙头树。

芒鞋踏雪雪不污,捷辟西南人潭路。群动蛰伏万籁喑,飞空激响潭流深。

黄钟大吕方并扣,金奏地下惊欲走。我有深情久相对,青藤杖击层冰碎。

乌黔鹄白天不移,湛然独立空明外。 怀张先辈幼持林居 十年焚轨卧林芿,深闭书堂少俗矜。

收得此心如镇石,常时见面有寒冰。空囊赵壹清无匹,一揖奚康懒未能。

曾共春风三度醉,樱桃花下曳青藤。 青藤书屋歌 青藤山人呼不起,至今犹见青藤枝。

孤根入土走蛇蚓,老干出屋蟠蛟螭。藤花垂青不垂紫,与天一色覆天池。

天池之源分天汉,灵光特显山人奇。山人负奇有明时,才名深受幕府知。

戟门夜开布衣入,长揖谈兵人目咢眙。佯狂终免一世杀,投老快与十子齐。

大云坊里降生处,安石榴花安在哉。藤如老仙长不死,古屋数椽神护持。

物传有数奇者贵,重以手植谁能摧。退巢居士大书在,阅数姓后名不移。

无波徵君裔孙秀,名贤宅里响往之。重葺家塾荐苹藻,更乞钜制悬高斋。

我来书屋瞻遗像,藤阴习习春风吹。凉秋花发杯酒酹,南山何处青虬飞。

2有关“藤蔓”的诗句有哪些

1、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唐戎昱《移家别湖上亭》

释义: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

2、碾涡深没马,藤蔓曲藏蛇。——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释义:碾米的碾涡深深可以装下骏马,藤蔓弯弯足以隐藏蛇虫。

3、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唐卢照邻《初夏日幽庄》

释义:瀑布的水中让人清凉得和秋天的凉意一样,垂下的青藤蔓引来了夏天中的凉爽。

4、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唐戎昱《移家别湖上亭》

释义: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

5、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唐孟浩然《万山潭作》

释义:鱼儿在树阴下游来游去,猿猴挂在枝上嬉戏打闹。

6、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唐杜甫《白帝》

释义:峡江急流的吼声像雷霆在轰击,翠树苍藤笼罩的烟雾使日月为之发昏。

7、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唐李商隐《北青萝》

释义:初夜时分只听他独自敲磐,闲适中靠着一枝青藤。

8、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唐韩偓《草书屏风》

释义:写的字的点就像怪石奔向秋天的山涧,字的竖和勾的笔画就像寒枯的古藤倒挂在古松下。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释义: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10、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释义: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3带青藤二字的诗词有么

赠著上人 唐求 掩门江上住,尽日更无为。

古木坐禅处,残星鸣磬时。 水浇冰滴滴,珠数落累累。

自有闲行伴,青藤杖一枝。 太平观 绕绕峰峦玉案围,重重楼殿紫烟飞。

青藤素简天门近,绛节霓旌夜半归。 鹤使每传三岛信,凤书频送九霞衣。

放臣於世惭无补,金萼楼前拜不祈。 顾城 初闻春日水天迷,此际湖沙拥岸肥。

炊甑有尘籼米腐,酒坊无壁纸旗飞。 猿栖晓树青藤瘦,雀啄冬畦白菜稀。

寂寞旅怀禁得否,断腔渔笛钓船归。 即事 雨外山光淡,烟中草色鲜。

断桥依古岸,流水自斜川。 紫椹余桑表,青藤绕树颠。

人情兼物态,只合付天然。 清都观 石坛雨洗月华新,白帢青藤曳履行。

老桧不知仙驭远,屋头犹带玉箫声。 罨画溪 溪藤荡微风,溪水清见底。

照映青藤花,摇摇不能已。 仙人紫绮裘,啸咏溪光里。

慨彼尘俗心,谁能此涓洗。 紫蔓青藤各一丛,野人篱落管西风。

郊扉远绝谁能到,秋日虫鸣豆叶中。 送仰之上人之广陵 春寒衲一层,片笠挂青藤。

相别每怜客,不归何异僧。 津遥投夕雨,波浅晕舟灯。

欲倩传双泪,柴门到未曾。 青藤歌 文长曾自号青藤,青藤今在城隅处。

离奇轮囷岁月长,犹见当年读书意。忆昔元美主文盟,一捧珠盘同受记。

七子五子广且续,不放他人一头地。踽踽穷巷一老生,倔强不肯从世议。

破帽青衫拜孝陵,科名艺苑皆失位。叔考院本供排场。

史盘,字叔考,以院本行世。伯良《红闺》咏丽事。

伯良,名骥德,《红闺诗》和者甚众。弟子亦可长黄池,不救师门之憔顇。

岂知文章有定价,未及百年见真伪。光芒夜半惊鬼神,即无中郎岂肯坠。

余尝山行入深谷,如此青藤亦累累。此藤苟不遇文长,篱落粪土谁人视。

斯世乃忍弃文长,文长不忍一藤弃。吾友胜吉加护持,还见文章如昔比。

追饯路可期不及 习池旧侣已萧萧,空返山阴雪夜舠。郭泰亭中知迹少,袁宏江上有人招。

青藤翠筱封蛛网,细雨疏镫梦鹿蕉。归去故山高处卧,月明十里听吹箫。

闲居 傍忠泉剩旧茅庐,白拂青藤伴起居。不愿后身仍识字,只祈当代再焚书。

家风久矣宗三类,世事终然付六如。可奈学徒常错认,转将滓秽作清虚。

山阁多晚阴,断崖横瘦树。阑风江上来,泠然脆巾屦。

青藤不须携,前岗延旅伫。远畴引晴绿,势与鸡山互。

帕女汲泉归,墟童荷锄去。苗俗古难驯,时平亦有务。

丹砂白凿间,我辙当少住。 华山鸟道歌 群龙拔地旧欲起,掉臂搏云怒未己。

细看鸟道夹苍髯,矫首天门怅烧尾。脚底一声何处雷,蹒跚刺眼惊青能。

飞空冰雪欲相溅,夺路虎罴胡为来。解我紫茸裘,佐以青藤杖。

奇石异松有如此,人生宁惜屐几緉。危梯亦不危,兴到无艰劳。

绝壁亦不绝,高立穷纤毫。海气苍茫海天迥,何论震泽之水三万六千顷。

帆樯台榭阖闾城,尺幅高堂揭烟景。昨日孤舟系何处,烟际浮图细如箸。

始知我亦扰攘尘海中,曾被山僧叹迷误。噫嘻!安得尽将春雨化春醅,仰探北斗为深杯。

百年盘礴青蠃堆,一树松前醉一回,鼠肝虫臂奚为哉。 雪后踏雪听倒影潭水 野鸡乱印前溪步,槎牙玉削沙头树。

芒鞋踏雪雪不污,捷辟西南人潭路。群动蛰伏万籁喑,飞空激响潭流深。

黄钟大吕方并扣,金奏地下惊欲走。我有深情久相对,青藤杖击层冰碎。

乌黔鹄白天不移,湛然独立空明外。 怀张先辈幼持林居 十年焚轨卧林芿,深闭书堂少俗矜。

收得此心如镇石,常时见面有寒冰。空囊赵壹清无匹,一揖奚康懒未能。

曾共春风三度醉,樱桃花下曳青藤。 青藤书屋歌 青藤山人呼不起,至今犹见青藤枝。

孤根入土走蛇蚓,老干出屋蟠蛟螭。藤花垂青不垂紫,与天一色覆天池。

天池之源分天汉,灵光特显山人奇。山人负奇有明时,才名深受幕府知。

戟门夜开布衣入,长揖谈兵人目咢眙。佯狂终免一世杀,投老快与十子齐。

大云坊里降生处,安石榴花安在哉。藤如老仙长不死,古屋数椽神护持。

物传有数奇者贵,重以手植谁能摧。退巢居士大书在,阅数姓后名不移。

无波徵君裔孙秀,名贤宅里响往之。重葺家塾荐苹藻,更乞钜制悬高斋。

我来书屋瞻遗像,藤阴习习春风吹。凉秋花发杯酒酹,南山何处青虬飞。

电子词典里搜的,绝对够全~~~ ^_^。

4关于藤蔓的诗句

1、藤蔓曲藏蛇唐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2、藤蔓野人家唐苏颋 《经三泉路作》3、涧鼠喧藤蔓唐常衮 《和考功员外杪秋忆终南旧宅之作(以下六首,》4、柳条藤蔓系离情唐戎昱 《移家别湖上亭》5、涧鼠喧藤蔓唐卢纶 《和考功王员外杪秋忆终南旧居(一作岑参诗,》6、藤蔓乱萦篱宋卢炳 《诉衷情·柴扉人寂草生畦》7、藤蔓覆梨张谷暗唐许浑 《怀旧居》8、藤蔓阴阴著雨香唐陆龟蒙 《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首》9、藤蔓参差惜不科唐无可 《题崔驸马林亭》10、藤蔓缚其肘宋苏轼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11、东邻已藤蔓元王冕 《今朝》12、洞门藤蔓锁烟霞宋苏辙 《和毛君州宅八咏 李八百洞》13、宛转若藤蔓宋陈宓 《安溪送泉粹》14、绕墙藤蔓实堪储宋陈藻 《经锄》。

5形容古藤的诗句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马致远(约1250—1324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年轻时热衷过功名,但仕途并不得意,后隐居杭州。他工于杂剧,与关汉卿、白仁甫、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孤雁汉宫秋》等。其散曲豪迈、清逸,被推崇为“元人第一”。这首《天净沙。秋思》最为著名。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小令定格》说此曲为“秋思之祖”。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曰:“廖廖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顾曲麈谈》也赞其“直空今古”,“明人最喜摹仿此曲,而终无如此自然,故余以为不可及者此也。”

是马致远散曲的代表作之一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它字字写秋光秋色,又字字写人意人情,以“秋”染“思”,又以“思”映“秋”,紧紧扣住“思”字,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

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很形象地写出了晚秋和晚秋黄昏的景与境。深秋时节,万物肃杀,青藤枯老,黄叶落尽,被枯藤缠绕着的老树上,栖落的一只乌鸦瑟缩着,在傍晚的静寂中,不时发出几声嘶哑的叫喊。这里的“老”字,既是言树木年纪之“老”,枝干之“老”,形态之“老”,又是形容秋天片叶不存的树木饱经风霜,几历沧桑的萧疏、凄凉的状态,从而透视出结句“断肠人”当时的心境和经历。“昏鸦”的“昏”字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黄昏时分;二是形容乌鸦觅食一天,黄昏时已无力、没精打采,幸好找到一处栖息之地,那昏昏欲睡的样子在游子的眼中是可怜又甜蜜的。因为它们毕竟还有个“巢”啊!

次句,在昏重得几乎叫人难以喘息的时候,忽现“小桥流水人家”。只见一架小桥,桥下一弯秀水,潺潺流淌,水边桥头,几间小屋错落有致,小屋上缕缕炊烟袅袅飘起,显得那么安恬、温馨。这一切使游子的眼睛一亮,但马上又黯淡了。他的孤寂与这温恬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他企盼的、看到的,恰恰是他不可能得到的!这里的“小”,并不是实写桥的大小,而是就视觉形象而言的“小”。“流水”只写水动而未闻水声,也是因水远之故。从构图上讲,“流水”又恰与“小桥”动静相对,动静相生,无声之动更显其静。“人家”一语,用得极妙,由于距离极远,又在黄昏中,房屋、人物分辨不清,只是炊烟袅绕才告诉天涯游客,那是有人居住的屋舍。这一句全为远视所见,不仅写景上有了新的扩展,而且在心理上很细微地传达了羁旅天涯者对安居家乡的生活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接着现出“古道西风瘦马”的画面。在一条黄尘漫漫、秋风飒飒的古驿道上,一匹瘦骨嶙峋、精疲力竭的马迟缓地走着。一个“古道”。让人马上想到路途的曲折而漫长,古往今来这古老的道路上不知走过多少匹这样的“瘦马”,拨响了读者心中那通往遥远过去,与古人共鸣的琴弦,“瘦马”一词在全曲中的地位比较重要。秋高草长的时日刚刚过去,按理马是不该“瘦”的,但作者这里是以马自比,写马旨在托人,马瘦人更瘦。马都很难再忍受背井离乡的飘泊之苦,骑在它背上有思想、重感情的人就更无法坚持了。

前面都是写地上的景物,接下来作者把笔锋一扬,画出“夕阳西下”的天空,为地上的景物绘就了一轮血红的西坠的夕阳作景幕。落日残照,本易引人惆帐、感伤,却又偏偏“西下”,就更增添了一层怆神寒骨的迷离之意。“夕阳西下”又与“昏鸦”“西风”一起点明时光紧迫,已到暮晚,季节上到了游子归家的季节,可这个时节、这种时辰却仍有“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怎不叫无家可归之人痛断愁肠?一个“断肠”。把“天涯沦落人”的无法言传只可意会的感受与苦楚传达得淋漓尽致。

马致远就是以这样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111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