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凯个人简介,邹凯个人简介

邹凯个人简介,邹凯个人简介,第1张

   中文名:邹凯

 外文名:ZouKai

 别名:小眯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泸州市

 出生日期:1988年2月25日

 毕业院校: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系

 体重:47公斤

 运动项目:体操

 所属运动队:国家体操队

 专业特点:擅长单项:单杠自由体操

 主要奖项: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团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自由体操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单杠冠军、2009年伦敦世锦赛单杠冠军、2011年东京世锦赛单杠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团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自由体操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单杠季军

 妻子:周捷

 血型:A型

 教练:林朝阳、雷鸣、王瑜、白远韶

 成长经历

  贪玩爱上体操

 1988年,邹凯出生在四川酒城泸州。父亲邹小龙,是中石油泸州分公司一名普通的加油机修理工。母亲朱世群,曾是泸州市公交公司一名售票员。小时候的邹凯像有多动症一样,每天又跑又跳,回家就在沙发上翻筋斗。朱世群的印象中,幼时的邹凯,曾令她伤透脑筋。与其他父母惩罚孩子犯错行为不同的是,体操迷父亲邹小龙的家教,不是打和骂,而是效仿体操运动员最常见的动作,罚邹凯双手着地靠墙倒立,错误犯得越大,倒立时间就越长。

 1992年,在热爱体育的姑姑劝说下,同样热爱体育的父母把4岁就“小猴跳舞”的小邹凯送进业余体校,目的是锻炼身体。

 启蒙教练林朝阳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邹凯时,他害羞得不会说话。林教练的训练就是让孩子们自己疯耍,邹凯因此乐得合不拢嘴。练了两天,第三天邹凯的父亲想睡懒觉,还被儿子硬拉起来去体校训练。林朝阳回忆说,“他不是队员里最突出的,但从小就是协调性最好的一个。”

 大难不死

 邹凯的记忆中,少年时期的一次重要比赛和严重车祸至今还在脑海中。1993年四川省青少年运动会,林朝阳给邹凯报名参赛,并给队员们放假休息。比赛前,邹凯随家人坐出租车去会亲戚,走在泸州最繁华的一条道上时,坐在邹凯一旁的朱世群突然发现儿子不在了。停车后大家冲上马路,才看到十多米外邹凯蜷缩成一团,躺在马路上。到了医院医生都惊讶邹凯居然毫发不伤,只是脸因为摔伤肿得老高。

 原来邹凯坐在出租车后座靠左的一侧,按道理这道门是打不开的,但不知怎么车子快速转弯时门突然打开了,靠着门坐的邹凯被甩到马路上。家人都惊叹邹凯命大,因为那条繁华路段上平时车很多,但就是邹凯被甩在马路上两分钟居然没有来车!

 “还是练体操救了小凯子。”冠军妈妈说,邹凯的特点就是协调性好,连从出租车上摔出去都是完整的“一坨”。这次意外车祸让邹凯在病床上躺了好久,差点失去参加省运会的机会,最后参加比赛时邹凯贴着膏药上阵,完成动作的同时痛得直叫。但是他以一套高难度的完美动作,不仅征服观众也征服了裁判。

敢作动作

 正是意外车祸后的带伤比赛,四川队教练雷鸣看中了邹凯这个苗子,把他带到省队。进入省队,先是喜悦,但很快便是失落。邹凯发现自己的能力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年龄大的队员。邹凯几次对母亲说想回家了,但教练坚信邹凯是练体操的料。另一名在省队带过邹凯的教练王瑜说,邹凯在省队的小名是邹大胆,什么动作都敢做,而且学动作特别快。

 也正是因为大胆,邹凯的成绩逐渐提升,在四川队鹤立鸡群。2001年在宜昌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比赛上,邹凯引起国家队教练白远韶的注意。2002年,邹凯进入国家队。

修成单杠

 在接到通知说要进国家集训队训练的那个晚上,邹凯还做着奥运梦。不过一进入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大院,巨大的落差就把他打晕了。“真的是巨大落差,我在四川队那批队员里是最强的,但到了国家队,我的天啊,每个人都比我厉害,我当时状态也不断下滑,咋个说呢,梦想破灭了。”

 邹凯同时还要面对成长的烦恼,体操运动就是一项把自己举起来的运动,体重非常重要,但14岁的邹凯进国家队后,迎来了迟到的青春期:“那时候又在长个子,又在长体重,训练起来非常困难,很多东西都要从头练起。”

 失望在不断累积,但小眯懂得给自己减压,他有“阿Q精神”,“反正我不被看好,我就没那么大压力。”在国家队,倒霉的事难不住邹凯,有一次队员间的足球比赛,他被一位舞蹈老师踩到了脚,这次扭伤让他歇了两个月。但倒霉的结果是:脚受伤的邹凯只能练单杠,单杠成绩扶摇直上。

笑傲奥运

 2008年8月17日,北京奥运会体操第一个单项--男子自由体操首先开赛。自由体操项目可谓好手云集,各路高手狭路相逢,勇者方能获胜。

 邹凯以预赛排名第六的成绩闯入自由体操的决赛,并排在第5个出场。在邹凯出场之前,罗马尼亚和巴西好手接连失误,因此教练临时给邹凯降低了难度,以保证稳定发挥。邹凯上场后,招牌动作接连完成,每串动作的落地也如钉子一般。正是这样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观众和裁判的一致认可,获得了1605的高分,暂列第一。尽管此后上场的选手有的发挥出色,但没有人超过邹凯。

 最终,邹凯在众高手的夹击中突出重围,笑傲赛场,拿下了北京奥运会体操单项的第一枚金牌,同时也是中国体操队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第四枚金牌。

  收获三金

 继获得男子体操团体和自由体操比赛之后,邹凯又在单杠比赛中夺魁。至此,北京奥运会竞技体操比赛全部结束,除了选择放弃的跳马项目,中国代表团囊获了总共八金中的七金。邹凯一届奥运会收获三金的佳绩也与84年的体操王子李宁比肩,同时这块金牌也是中国体操队历史上第一次在单杠项目上夺金,这样,中国代表团就在每个项目上都夺得过金牌,成就了中国体操队的全满贯。

 邹凯的完美收官也使体操队成为本届奥运会贡献最多的队伍。这是20岁邹凯首次参加奥运会,而邹凯所擅长的单杠和自由体操恰好是中国男队的短板,他的出现增强了中国男团的实力。同时,也使中国在自由体操和单杠上有冲击奖牌甚至金牌的实力。

 异军突起的邹凯,出乎众人意料地成为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我们有理由相信邹凯将成为中国男子体操队新的****。

 2012年8月5日,2012伦敦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中国选手邹凯以15933分夺冠,卫冕成功。他也以5金成为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总数最多的选手。

 此时,他掏出那件“宝贝”镶金的横幅上,用毛笔写着“五金冠九州”5个大字。

“李宁给我题字,他是我榜样”

 “这是李宁给我题的字,意思是纪念我成为中国奥运史上金牌总数最多的选手,这一枚自由操,刚好是第5枚。”其实,拿到伦敦奥运男团冠军后,邹凯的金牌总数已超越了“体操王子”,但谈到李宁,小眯仍充满敬意:“他以前是我的偶像,现在是,以后也是,不仅仅是在体操这个项目上,在做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一直是我的榜样,是我学习的目标和楷模。”

 拿到自由体操金牌,邹凯看上去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但他说,“还是很激动,体操是一个打分项目,2008年拿到自由体操(金牌)时,大家对我还有一些质疑,当时是东道主嘛。而今天再次拿到,真的是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打消了一切质疑。”

垫上运动123分别锻炼上腹部和下腹部,通过加强这些部位的活动达到消耗脂肪的目的。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局部用力,运动脂肪乃至分解。而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将脂肪转化成肌肉。肌肉本身需要消耗能量,因此,越发达的肌肉就越不容易堆积脂肪。训练的最终目的即是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保持平坦有力的小腹。 这一系列的垫上运动放在30分钟的全身运动后进行。由于脂肪要在运动30分钟后才被消耗,因此,要消除局部脂肪,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全身运动后进行局部的针对训练。尤其是腹部,只有这种针对性的训练,才能有效消除囤积的脂肪。 步骤一:体下屈 平躺在垫上,双手自然放在身体的两侧。双腿抬起,大腿与地平线以及小腿与大腿成90度角。运用下腹及大腿的力量使两腿依次下放再挂起。腿下放的时候不要碰到地面。单腿下放及挂起为1个8拍,每次做8个8拍。 步骤二:仰卧起坐 平躺垫上,双手置于脑后,双肘打开平头面。依次侧起,4拍向上抬起,4拍放下。注意利用腰部力量左右侧起,双肘与头持平。 步骤三:俯身肘撑 面部朝下,双手弯曲置于胸前,用肘关节和脚尖撑地。运用腹部力量将身体撑起,保持10秒至20秒再放下。可重复动作多次。 围剿赘肉 器械 腹肌训练机:手放在支架上,配合呼吸,做向前弯腰的动作。支架的力量可调节,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力度,用弯腰的力量下压支架。每组做30次以上,可休息片刻,继续进行。能力范围内,做得越多越好。 腹肌训练板:坐元宝式仰卧起坐。平躺于训练板上,双腿抬起,相叠加。双手抱头。抬上身,尽力用双肘去触碰双膝。每组做20次以上。 家庭练习 直立转体:直立,双脚打开略宽于肩部。双手将晾衣竿横放在肩后,左右扭动上肢。做的过程中注意保持髋部不动,集中使用腰部的力量。分别向左及向右转动一次,每天至少做20次。 坐式转体:弯曲双膝坐在地上,手指交叠反握,手掌朝外,手臂水平伸直。上半身及两手臂向左边轻轻扭转,膝盖则朝右边倾倒,维持2—3秒,然后反方向重复做5次。 体验:酸疼后的紧实让人充满成就感 体下屈做到4个8拍的时候,小腹的脂肪发出酸疼的信号,而大腿的肌肉也有紧绷感。等做到8个8拍,双腿已摇摇欲坠。两腿放下的那一刻,像是回到了平地上。 仰卧起坐是最折磨人的。每次努力地抬起上肢,上腹及腰部都感觉收紧了,很酸,而当上肢回到垫上,那一圈的肉才又放松。于是,就在不断收紧和放松的交替中,腹部有一阵阵剧痛袭来。渐渐开始喘不过气,而脸也涨得通红,恨不得有根绳子可以把自己吊起来,不用再费力往上抬。 原来以为肘撑是个静止训练,应该很简单。可是撑在那里,屁股不是翘得老高就是塌在下面,教练全都判了不合格。好不容易标标准准撑了10秒,全身都开始发晕,胳膊也有些颤颤巍巍。 一套做下来,腹部那团肉疼到第二天,几乎不敢笑(一笑便会牵动发酸的肚腩)。可是摸上去,那些原先松松的肉肉好像紧了些。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但相信,坚持,只要坚持,一定可以把赘肉消灭掉。

乒乓球基本上是一项圆周运动,正手和反手拉球都是以运动员的身体重心为轴心、以身体到身体重心的连线为半径进行圆周运动。因此,不管是正手还是反手击球都必须符合这个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手拉球动作的基本原理就是一种力的传递。

正手拉球的基本要点

基本站位:两腿张开与肩的宽度为差不多相同,身体稍微前倾,重心在前脚掌上,拉球时,身体向右转(以右手为例),重心放在右脚上,在转腰的过程中,用腰控制大臂,右肩稍底,小臂自然下垂,用手腕控制板型,板型前倾(拇指用力压住球板,食指稍微放松,中指顶住球板),板型前倾的角度因来球的旋转不同而调整。

击球原理:击球的时候,以右手为例,首先是腿上发力,向左蹬腿,身体重心从右脚向左脚转换,交换重心,身体前迎,身体前迎的方向要和击球的方向一致。然后是腰上发力,用腰带动大臂转动,把力传递到前臂,在击球一瞬间,收缩前臂用力击球。从力学的原理讲,正手拉球前,小臂和大臂之间的角度越小越好,这是加大半径,半径越大,初速度就越大,在击球瞬间突然收缩前臂,使半径变小而获得加速度,使速度加快,力量加大。击球时,小臂和大臂之间角度的变化要根据来球和击球的需要进行变化。很多运动员在进行正手拉球时往往只注意了收前臂而忽略了转腰,用腰来控制手臂的发力,或者是注意了用腰的发力来带动手臂而忽略了收前臂,前臂和大臂之间的角度几乎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

总结起来正手拉球应注意四点:1、必须注意重心的交换,重心迎前的方向要和击球的方向一致。2、一定要用腰控制大臂,是腰上发力,而不是用手臂发力,注意拉球时腿、腰、大臂、前臂、手腕发力的协调。3、击球瞬间必须快速收缩前臂、手腕发力,前臂收缩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力量就越大。4、击球点必须保持在身体的右前方,击球点离身体越近,越容易控制球。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拉球动作,必须和你自身具备的身体条件相符合,只要不影响动作的发力就可以,没有什么固定的动作模式。另外就是在击球前,球板和球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尽量主动去击球,而不要让球来撞你的球拍,或者是球与球拍之间的距离太小,容易被来球顶住,影响你的发力。

正手拉球的结构变化

对于我国大多数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来讲,直板居多,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发展,打直板反胶的人也越来越多。由于我国的直板反胶打法都是从直板正胶演变过来的,在训练的方法上和打球的意识上都是按照直板正胶的路子和意识进行的。因此,在动作的结构上是以近台为主,动作小,击球速度快,摆速快为指导思想。在正手进攻的训练方法上也很少进行大力量的拉球训练,更多地是强调动作之间的连续性。对于很多曾经经过业余体校训练的球迷来讲,要想对正手拉球动作进行改变就更不容易。这是影响我国直板反胶运动员正手拉球力量不大的主要原因。 在近几年我对直板反胶打法运动员的训练中逐渐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在马林和王皓的训练中,改变了以前的训练方法,特别强调了正手大力量拉弧圈球的训练,把这个问题摆在了直板反胶打法训练的首要位置来进行解决。把训练正手拉球的意识从动作小、速度快、连续性好改变为拉球动作舒展、跑动范围大、力量大,连续性好。强调了在大力量拉球的基础上提高拉球的连续性和杀伤力,在平时步法的训练中要求马林和王皓加大拉球的力量,练好大力拉球后的衔接。

在实际的训练中我主要采用了发大力拉冲从中台发出的下旋球半高球,要求马林和王皓尽量用最大的力量击球,主要训练拉球时动作的舒展性,并让他们逐渐习惯发大力拉球,掌握发力的技巧,把腿、腰、大臂、小臂、手腕的发力协调起来,主要强调了腰腿的发力和身体重心的转换。其次是进行了全台发力拉冲上旋球的训练,主要解决发力拉冲后的连续性和步法的移动。通过训练,使马林和王皓的正手拉球力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比赛的效果来看,我认为在这点上是成功的,这也是在直板反胶训练上的一点突破,打破了直板正胶训练模式的旧框框。对于大多数业余爱好者来讲,要想提高正手拉球的杀伤力,就必须对过去打球的意识进行一些改变,尽量进行一些大力量的拉球训练。

正手拉球的方法与技巧

正手拉球是一门很复杂的技术,有近台拉球、中近台拉球、远台拉球,有拉上旋球、下旋球,有近台快带、反拉弧圈球,拉半出台球等等。不管拉球有多么复杂,但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步法。步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正手拉球的命中率、力量的大小和拉球时的调节能力。要想练好正手拉球,就必须先练好步法。而在这一点上,是专业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最大的区别所在,业余运动员不可能像专业运动员那样进行大量的高强度的步法训练。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击球的技巧。只要能够做到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现有的条件,也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些比较实用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1、拉好定点下旋球:拉冲下旋球是直板反胶最基础的基本功,在拉下旋球时除了注意前面提到的基本动作要领以外,要特别注意手腕的用力方法。在击球的瞬间是用手腕去摩擦球,击球点在来球的中上部,在用手腕摩擦球时还要根据来球旋转的强弱再加上一定的撞击。就是人们常说的又摩又打。拉冲下旋球旋转弱的来球要连摩擦带撞击,撞击可稍大于摩擦。拉冲下旋球旋转强的来球必须用力摩擦击球,用自己拉球的力量抵消来球的旋转。在击球的瞬间要特别注意击球时一定要把球往前送,不能靠力量去硬碰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吃球”,尽量让球在球板上停留的时间长一些。经常这样训练拉球,你对球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好,拉球就会越来越有数,慢慢达到运用自如。训练的方法,在没有多球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拉球一方发下旋球到对方的反手位让对方搓长球到侧身位,然后发力拉冲这个球。拉球时一定要注意用全力拉冲,不要考虑下一板球对方是否能够防过来。要的就是让你防不过来。经常这样训练,你的拉球力量一定会提高。在有多球的条件下,可让对方发下旋球到你的侧身位,定点发力拉冲这种球。拉球时要掌握好击球时间,在对方来球跳到最高点或下降前期击球最好。击球时间一定要相对固定,这样容易掌握拉球的命中率,好调节。出界多就向前送一点,下网多就多摩擦一点。在定点拉冲下旋球比较有数的情况下,再把来球的落点扩大到全台的定点拉冲,这样不断加大拉球的难度,拉球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2、拉好定点上旋球:拉上旋球和下旋球不同的是,拉上旋球击球点在来球的上部,摩擦球要大于撞击球,击球的瞬间一定要往前送。训练的方法基本和抢拉下旋球一样,只是来球的旋转不一样,是上旋球。在推挡后侧身发力拉冲这板球,或对方变你正手位后发力拉冲,反复练习。有多球训练的条件,可以由对方直接发上旋球到你的正手位和侧身位抢冲,落点可以从定点到不定点,逐步提高击球的难度。

3、练好反拉弧圈球:反拉弧圈球是一种高级技术,尤其是业余运动员掌握了这项技术就像如鱼得水,你就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因为一般的业余运动员在拉弧圈球时拉高吊弧圈球的时候多,你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技术,你就站在了比对方高一挡的层次上。反拉弧圈球的要领,首先要自己发力,尽量少借对方的旋转,用自己拉球的力量去抵消对方来球的旋转。其次是在反拉时摩擦球一定要薄,摩擦球的上部甚至顶部,既要借对方来球的旋转的力,还要自己发力摩擦球。越是自己发力反拉,命中率越高。越是怕对方的旋转去碰球,越是容易吃对方的旋转。训练的方法,对方发下旋球到你的反手位,你搓球到对方侧身位,对方拉高吊弧圈球到你反手位,你侧身反拉,这样反复练习,等基本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规律以后,再把反拉扩大到全台和不定点反拉。

4、近台正手快带弧圈球:这项技术是防守中很先进的技术,也是很难掌握的技术,是90年代后期才逐渐被采用的技术。在这之前人们在正手位的防守都是平挡,借对方来球的旋转把球挡过去,因而在比赛关键的时刻就很容易因紧张而造成失误,即使不失误,防过去的球也没有威胁,很容易被对方连续进攻。到90年代后期,中国的运动员把反拉的技术运用在近台的防守上,特别是直板反胶打法的运动员运用更多,加快了攻防转换的节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马林在这项技术的运用上是非常突出的。这项技术要求运动员的对来球的判断要非常快、准确,手上对球的感觉要求很高,因为有很多球是在失去身体重心或不到位的情况下,完全靠运动员手上的功夫去完成技术动作。我想虽然目前在业余运动员中能真正掌握这项技术的不多,但已经具备了一定水平的运动员可以去尝试一下,也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这项技术的技巧主要在于掌握好击球时间和手腕的用力,击球时间尽量在球的起跳前期(上升期),当步法实在到不了位的情况下,还可以在球刚一跳起时就击球。击球时靠腰和手腕发力,接触球的顶部。接触球时既要借对方来球旋转的力,同时自己一定要发力去摩擦球,尽量摩擦薄一点,摩擦厚就容易下网,在摩擦球的瞬间一定要把球往前顶。训练方法可采用搓下旋球到对方正手位让对方拉弧圈球到自己的正手位,然后正手近台快带。这样反复练习就会逐渐掌握击球的基本方法,在快带对方从下旋球拉起来的弧圈球比较熟练的情况下,再进行推直线让对方拉弧圈球到自己的正手位快带上旋弧圈球的训练。这样,你就会慢慢掌握在防守中正手近台快带弧圈球的技术。这项技术的关键点是在击球时一定摩擦球要薄,而且自己一定要主动发力去带球。

正手拉球的注意事项

业余选手在练习正手拉球时,要注意掌握以下几点:

1、收前臂:在正手拉球时一定要注意收前臂,大臂和小臂之间的角度一定不能固定,要根据来球来决定摆臂的大小。但要注意一点,收前臂一定要用腰来控制。

2、转腰:由于乒乓球是圆周运动,击球时用腰来控制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击球时球拍的后引不是用手往后拉手,而是用转腰来完成,用腰固定大臂,转腰的速度要远远快于拉手。就是说,在击球前的摆臂是先转腰而不是先拉手。而我们好多球迷们在打球时都是先拉手,不知道转腰,因而在击球时经常出现身体不协调导致发力不集中或发不出力。

3、击球点:击球点的最佳位置是在身体的右前方(以右手为例),要保持最佳的击球位置就必须学好步法,保持好身体的重心,重心的高低要根据来球来决定。马林经常使用的侧身倒地爆冲是不得已而为之,对方搓过来的球又低又长,拉完以后不可能再还原,只有搏杀。马林在拉这种球的时候重心低,但是击球点是球的最高点或下降前期。正手位大角度的球击球点要根据自己步法移动的情况来决定击球点的高低。一般情况下是在球的下降中期和后期击球。

4、手腕的运用:在拉球时,手腕要相对固定,不能晃动太大,击球瞬间用中指顶住球板发力摩擦球。另外手腕还具有击球瞬间的调节功能,比如在拉球时突然感到球的旋转比自己预想的要转时就靠手腕来调节击球的力量大小和摩擦球的部位。在不到位和顶住自己的情况下,就要靠腰和手腕来调节击球点。特别是在比赛中,很多球都不是很规则,来球的落点也是你最难受的地方,这时候就要靠手腕来调节,手腕的调节主要靠大拇指和中指用力来完成。其次拉球时板型的控制也要靠手腕来完成,有很多的直板运动员正手拉球时吊腕很厉害,这影响发力,一般情况下,手腕和前臂几乎在一条直线上,球板把与手腕之间的角度在45度左右。

5、吃球:我们看一个运动员拉球的好坏,主要是看他拉球时是否吃球。吃球就是球在球板上的停留时间比较长,而不是球一碰球板就出去了。要做到拉球时吃球,就必须每一板球都主动发力去摩擦球,在平时的训练中尽量少打借力球。拉球吃球的好坏,在平时训练中不是很明显,但在比赛中就有很大的区别。很多球都是在你不到位的情况下要完成拉球的动作,就全靠你用手腕主动发力去摩擦球来调节,你习惯了主动发力拉球,就能在比赛中控制拉球时力量和击球部位的调节,拉过去很多高难度的球。

6、抢冲上旋球和下旋球的区别:动作上没有多大的区别,区别在于抢冲下旋球时击球点在球的中上部,发力的时候根据来球的旋转可带点撞击;抢冲上旋球时击球点在球的顶部,主动发力摩擦球,击球时身体重心也随之向前。特别是在反拉弧圈球时,摩擦薄反而容易过去,摩擦厚或带点撞击就容易失误。

7、微调:很多球迷朋友提出这个问题,我认为要在比赛中做到这一点是比较难的。这首先取决于你个人本身的球感,就是你手上对球的感觉。其次是在训练中不断地培养你对球的旋转的理解,要清楚地知道你打过去的球是什么样的旋转,对方回过来的球又是什么样的旋转。只有这样,你才会根据来球的不同,在很困难正常击球的情况下,在来球很不规则的情况下,在球落在边边角角很难回击的情况下,通过手上的调节把球回击过去。因此,对于业余球迷朋友们来讲,最主要的是去琢磨球的旋转变化,把这个规律基本掌握住了,你就具备了微调的能力。

正手弧圈球技术是乒乓球技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拉好弧圈球的三个要素就是腿、腰、手;三者要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弧圈球的最大威力。

从弧圈球的风格上来讲,目前主要分为欧洲派和亚洲派。欧洲选手拉弧圈球的时候,撞击的成分比较多,因此球在飞行的过程中速度快,力量大,弧线低;亚洲选手拉弧圈球的时候,摩擦的成分比较多,因此球在弹起后的过程中速度快,旋转强,弧线低。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目前各国选手都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因此并没有十分明显的风格区别,而是根据不同的球运用不同的技术。

弧圈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并不难,但是要想拉好弧圈球必须要勤学苦练,才能是自己的技术有大幅度的提高。如何掌握基本的弧圈球技术呢?(以右手握拍选手为例)

一、技术动作分解

1 准备动作:

拉球之前,站位一定要合理。一般来说,站位距球台边缘15米左右。左脚前,右脚后,两脚间距略比肩宽,右脚尖于左脚脚窝的位置平齐,以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两腿弯曲,含胸,重心放低,身体与球台边缘的夹角大概为45度左右。

2 拉球:

拉上旋球时,右肩略微下沉,同时横向转腰,右臂自然放松,靠横向转腰动作完成引拍的过程。此时,以右脚为轴,重心放到右腿上。然后,右腿蹬地,腰部横向回转,并带动右臂,注意此时右臂仍为放松状态。待腰转到基本与球台边缘平行的时候开始收缩前臂,击球。重心由右腿转移到两腿上,两肩持平。击球时,要找好击球时间。击球时间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上升期是指来球即将达到最高点的时候,下降期是指来球从最高点刚刚下落的时候。一般来说,来球位于右腹部前方一尺多的距离时击球感觉最好,可以发出力。击球时,要注意摩擦球,主要向前发力。击球后要注意大臂、小臂立刻放松,还原。

关于击球部位,对于以拉打为主和摩擦为主是有区别的。 以拉打为主的选手,击球的部位一般为B点或B、C点之间。以摩擦为主的选手,击球部位一般为C点。

拉下旋球的动作要领与拉上旋球基本一致。只是拉下旋球时,右肩沉的更低一些,击球的部位一般为B点,且用力的方向向上多一些。

3 步法

拉球时,要根据来球的位置,时刻跑动来调节击球的最佳位置。跑动时要保证重心尽量平稳,身体不要乱晃。

二、高吊弧圈与前冲弧圈

高吊弧圈一般是针对拉下旋球而言的。高吊弧圈以旋转见长,但是弧线略高,速度较慢。高吊弧圈的击球部位一般为B点,甚至是A、B点之间,这要根据来球的旋转而定。拉高吊弧圈,右肩下沉的较低,用力方向向上的比较多,先要制造一个高过球网的弧线,然后用力方向向前,再制造一个向前的弧线。如果一味的向上硬拉,则球很容易出界。

前冲弧圈速度快,力量大,但旋转稍逊。拉前冲弧圈,击球部位一般为C点或B、C点之间。右肩略微下沉,用力方向向前比较多。若来球的下旋旋转很强,则必须增加转腰的幅度和前臂收缩的速度,以增大对球的摩擦力。

三、台内弧圈球技术

台内弧圈球的技术难度比较大。首先要判断来球的位置和高度,根据来球的高度来决定引拍的高度。拉台内弧圈球,一般引拍的高度较高,往往与台面高度持平,甚至高于台面。击球部位一般为D点。由于摩擦球的部位很薄,因为对于下旋非常强的台内球,处理起来难度很大。而对于不太转的下旋球来说,台内弧圈球给对方造成的威胁还是很大的。拉台内弧圈球,要注意用力方向向上多一些,继而向前,要把弧线拉短。

四、套胶与弧圈球

进口套胶与国产套胶的性能不同,对于拉弧圈球的风格有一定的影响。欧洲人拉球多为拉打,因为欧洲的套胶胶皮黏性差,海绵偏软,但弹性好。使用进口套胶,球在接触到拍子之后,海绵被挤压的程度较深,海绵被压缩的行程长,这样就削减了来球的大部分旋转和力量,因此采用拉打的手法可以很好的控制来球,加之欧洲人身高马大,爆发力非常好。这样的拉球威力不小。亚洲人拉球多摩擦,因为国产的套胶,如狂飙系列套胶,胶皮黏性强,海绵弹性非常实在,非常大。在球接触拍子的时候,胶皮给了来球很大的阻力,而海绵被压缩的程度也不大,这样就造成的脱板速度很快。因此只有多摩擦,以旋转克旋转才能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所以使用国产套胶对拉球的技术要求较高。随着乒乓器材的发展,国内已经生产出很多新产品,兼具了国产与进口的很多优点,对于众多的乒乓球爱好者来说,又多了很多的选择。

五、拉球的常见问题

1 重心后坐。重心后坐,自然使腿部力量不能发挥出来,使手臂的走向多为向上,削减了拉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转。

2 手臂僵硬。引手的过程中,肌肉僵硬,大大降低了控制球的能力,并锁住了力量。击球

后肌肉僵硬,使力量不能全部发挥出来,并降低了还原速度。

3 转腰不够。只靠手臂拉球,速度、力量、旋转都有很大的损失。

4 抬肘、抬肩。使腿、腰、手不能协调一致,当力量从腿、腰传到手的时候,能量中断。

5 步法迟钝。等球,使击球点太低,使全身的力量用不到球上。

《真汉子的钢铁试炼》

一个年满16岁 同时没有衰老到睾酮水平下降失去性功能 身高200cm以下 体重130kg之内 去脂体重指数20之上 身体健康意志坚定的真男人 要想全面的超越自己 获得碾压级的战斗力 你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尽可能做到——

60分钟以内跑2km×5(最好7)每段跑完直接做100次卷腹的基础耐力

深蹲+硬拉+卧推 三大项累计达到5倍以上体重(最好65倍) 高翻75%体重6次以上做组(最好120%) 挺举80%以上体重(最好135%)的基础力量

30分钟内累计 引体+双杠10×10超级组(最好负重35%体重)的上肢力量耐力

45分钟内完成60%以上体重(最好100%)深蹲+硬拉10×10超级组的整体力量耐力和心肺功能

横叉竖叉到底 侧压腿靠肩膀 掌根下压着地 后下腰的基础柔韧

百米13s内(最好12s) 立定跳远27m外(最好32m) 跳箱子身高-80cm以上(最好-30cm)的神经协调与爆发

体脂率不低于10%但也不超过16%情况下 去脂体质指数超过23(最好25 也就是巅峰泰森第三次卫冕金腰带时的身体状态)

PS:去脂体重指数公式:体重kg÷身高m÷2-(身高m-18)×6

不使用外源激素也不大量堆积脂肪促进内源激素分泌情况下 靠常规训练和饮食补充人类能达到的极限是26 大量堆积脂肪的相扑运动员 大力士 橄榄球手 健美先生 摔跤手等可能超过30

认真投入扎实进行80~200周有效训练 这些基础素质都凑齐了 随便练什么拳都事半功倍 技能熟练后很快达到半职业素养(最直接实用的拳击加摔跤 如果有腿法需要 可补练正蹬 泰式横踢 和踢拳式高鞭 mma式滚地板柔术大多数情况下用不着也没机会用)

虽然与顶尖职业运动员对抗仍有巨大差距 但轻松碾压血虐各路中低级截拳道传武王八拳票友毫无问题 哪怕他从小开始瞎折腾十几20年照样抗不过60s 没有规则保护的环境下 类似李小龙那种虚弱到32岁死姘头床上的东亚病夫直接打死不在话下

一大项或者个别内容做不到还可靠技术经验扬长避短尽量弥补 超过两大项达不到那问题显然多多 如果大部分搞不定 你就是毫无天赋的路人甲乙丙 或者换个名词描述——票友

练练玩玩就罢了 大个子欺负小个子也无所谓 但不论胡抡哪路王八拳 和同体重甚至比你更强壮的人比 也就无所谓什么战斗力可言

为了保证你能长期有效的贯彻执行 需要规范你的生活作息

每周你需要进行4~6天累计8小时以上不超过15小时 单次不超过2小时每日累计不超过35小时的有效训练

每周保证60小时以上有效睡眠(每日不低于8小时)

每周累计摄入至少5种10~15斤果蔬 8~18斤瘦肉(最好牛肉和鱼肉)

每月酒精摄入不超过200ml 单次酒精摄入不超过70ml(大概三两二锅头)

220斤。

北京时间8月19日,38岁的奥运3金王“军神”吕小军正式重返国家队,在经历了伦敦、里约、东京奥运会之后,如今38岁的吕小军决定开启了备战个人第四届奥运会的旅程,目标是冲击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年时间,吕小军暂别举重项目,在此期间没摸杠铃,没有训练导致军神的体重掉了7公斤,为此一切都要重新来过。只是军神明确表态这些都不是问题,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这位奥运3金王说:”回到国家队,一切也都回来了。身体还能扛得住,训练对我来说很轻松!”

经历一小段时间的恢复之后,吕小军透露自己的硬拉水准已经恢复到170公斤,竞技状态正在不断变好,这足以体现军神的能力,哪怕来到38岁的年纪,只要吕小军想要,他还是可以做到。倘若军神可以坚持到出战巴黎奥运会,届时他将年满40岁,能在这个年纪还参加奥运会,本身已经非常优秀。

当然,吕小军如今的个人大赛荣誉也已经非常出色,军神14岁就进入体校进行专项训练,练习4年时间之后进入天津市举重队,1年之后的2003年,19岁的吕小军进入举重国家队。

2009年,年龄来到25岁的吕小军开始震惊世界,改练77公斤级别之后一飞冲天,第77届世界举重锦标赛,吕小军在男子77公斤级决赛,以174公斤打破抓举世界纪录获得冠军,获得了抓举金牌;后续在挺举比赛中,吕小军更是以204公斤成绩再次打破世界纪录,以378公斤打破总成绩世界纪录。一口气连破三个世界纪录,吕小军正式封神,2010年被评选为年度最佳举重男选手。

此后的数年时间里,吕小军一直都统治着男子举重项目,从2010年到2021年,拿下超过10个世界冠军,包括3枚奥运会金牌,倘若里约奥运会的金牌恢复,那么吕小军还会实现奥运会三连冠。有关于军神的评价是实至名归的,吕小军这个名字在世界举重领域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姓名:邹凯

昵称:邹大胆、小眯

性别:男

籍贯:四川-泸州

生日:1988年2月25日

身高:158米

体重:47公斤

项目:体操

擅长单项:单杠、自由体操

偶像:李宁、李小双

教练:林朝阳、雷鸣、王瑜、白远韶

座右铭:付出,就会有回报。

邹凯最擅长的单杠和自由体操恰好是中国队的短板。正是邹凯的出现,中国队在团体比赛中单杠和自由体操上的实力有较大的提升,也为北京奥运会团体夺冠增添了砝码。

2003年广州体操亚锦赛,男子自由体操冠军、单杠冠军、个人全能季军;

2004年全国体操冠军赛,自由体操冠军; 2004年泛太平洋体操邀请赛,体操团体冠军;

2005年世界杯德国科特布斯分站,自由体操季军;

2006年卡塔尔多哈亚运会 ,体操团体冠军(同杨威、肖钦、陈一冰、冯敬以及梁富亮),单杠冠军,自由体操冠军;

2006年世界杯体操法国里昂分站,自由体操季军;

2006年丹麦阿胡斯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同杨威、肖钦、陈一冰、冯敬以及梁富亮);

2007年德国斯图加特世界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同杨威、肖钦、陈一冰、黄旭以及梁富亮);

2007年世界杯中国上海分站,自由体操冠军 ; 2007年世界杯法国巴黎分站,自由体操亚军;

2008年世界杯德国科特布斯分站,单杠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操团体冠军(同杨威、李小鹏、陈一冰、肖钦以及黄旭),自由体操冠军,单杠冠军。

『贪玩小孩,爱上体操』

1988年,邹凯出生在四川酒城泸州。父亲邹小龙,是中石油泸州分公司一名普通的加油机修理工。母亲朱世群,曾是泸州市公交公司一名售票员。小时候的邹凯像有多动症一样,每天又跑又跳,回家就在沙发上翻筋斗。朱世群的印象中,幼时的邹凯,曾令她伤透脑筋。与其他父母惩罚孩子犯错行为不同的是,体操迷父亲邹小龙的家教,不是打和骂,而是效仿体操运动员最常见的动作,罚邹凯双手着地靠墙倒立,错误犯得越大,倒立时间就越长。

1992年,在热爱体育的姑姑劝说下,同样热爱体育的父母把4岁就“小猴跳舞”的小邹凯送进业余体校,目的是锻炼身体。

启蒙教练林朝阳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邹凯时,他害羞得不会说话。林教练的训练就是让孩子们自己疯耍,邹凯因此乐得合不拢嘴。练了两天,第三天邹凯的父亲想睡懒觉,还被儿子硬拉起来去体校训练。林朝阳回忆说,“他不是队员里最突出的,但从小就是协调性最好的一个。”

『因为体操,大难不死』

邹凯的记忆中,少年时期的一次重要比赛和严重车祸至今还在脑海中。1993年四川省青少年运动会,林朝阳给邹凯报名参赛,并给队员们放假休息。比赛前,邹凯随家人坐出租车去会亲戚,走在泸州最繁华的一条道上时,坐在邹凯一旁的朱世群突然发现儿子不在了。停车后大家冲上马路,才看到十多米外邹凯蜷缩成一团,躺在马路上。到了医院医生都惊讶邹凯居然毫发不伤,只是脸因为摔伤肿得老高。

原来邹凯坐在出租车后座靠左的一侧,按道理这道门是打不开的,但不知怎么车子快速转弯时门突然打开了,靠着门坐的邹凯被甩到马路上。家人都惊叹邹凯命大,因为那条繁华路段上平时车很多,但就是邹凯被甩在马路上两分钟居然没有来车!

“还是练体操救了小凯子。”冠军妈妈说,邹凯的特点就是协调性好,连从出租车上摔出去都是完整的“一坨”。这次意外车祸让邹凯在病床上躺了好久,差点失去参加省运会的机会,最后参加比赛时邹凯贴着膏药上阵,完成动作的同时痛得直叫。但是他以一套高难度的完美动作,不仅征服观众也征服了裁判。

『敢作动作,人称大胆』

正是意外车祸后的带伤比赛,四川队教练雷鸣看中了邹凯这个苗子把他带到省队。进入省队,先是喜悦,但很快便是失落。邹凯发现自己的能力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年龄大的队员。邹凯几次给母亲说想回家了,但教练坚信邹凯是练体操的料。另一名在省队带过邹凯的教练王瑜说,邹凯在省队的小名是邹大胆,什么动作都敢做,而且学动作特别快。

也正是因为大胆,邹凯的成绩逐渐提升,在四川队鹤立鸡群。2001年在宜昌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比赛上,邹凯引起国家队教练白远韶的注意。2002年,邹凯进入国家队。

『一次脚伤,修成单杠』

在接到通知说要进国家集训队训练的那个晚上,邹凯还做着奥运梦。不过一进入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大院,巨大的落差就把他打晕了。“真的是巨大落差,我在四川队那批队员里是最强的,但到了国家队,我的天啊,每个人都比我厉害,我当时状态也不断下滑,咋个说呢,梦想破灭了。”

邹凯同时还要面对成长的烦恼,体操运动就是一项把自己举起来的运动,体重非常重要,但14岁的邹凯进国家队后,迎来了迟到的青春期:“那时候又在长个子,又在长体重,训练起来非常困难,很多东西都要从头练起。”

失望在不断累积,但小邹凯懂得给自己减压,他有“阿Q精神”,“反正我不被看好,我就没那么大压力。”在国家队,倒霉的事难不住邹凯,有一次队员间的足球比赛,他被一位舞蹈老师踩到了脚,这次扭伤让他歇了两个月。但倒霉的结果是:脚受伤的邹凯只能练单杠,单杠成绩扶摇直上。

『突出重围,笑傲奥运』

2008年8月17日,北京奥运会体操第一个单项--男子自由体操首先开赛。自由体操项目可谓好手云集,各路高手狭路相逢,勇者方能获胜。

邹凯以预赛排名第六的成绩闯入自由体操的决赛,并排在第5个出场。在邹凯出场之前,罗马尼亚和巴西好手接连失误,因此教练临时给邹凯减了难度,以保证稳定发挥。邹凯上场后,招牌动作接连完成,每串动作的落地也如钉子一般。正是这样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观众和裁判的一致认可,获得了1605的高分,暂列第一。但是此后上场选手尽管有的发挥出色,但没有人超过邹凯。

最终,邹凯在众高手的夹击中突出重围,笑傲赛场,拿下了北京奥运会体操单项的第一枚金牌,同时也是中国体操队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第四枚金牌。

『异军突起,收获三金』

继获得男子体操团体和自由体操比赛之后,邹凯又在单杠比赛中夺魁。至此,北京奥运会竞技体操比赛全部结束,除了选择放弃的跳马项目,中国代表团囊获了总共八金中的七金。邹凯一届奥运会收获三金的佳绩也与84年的体操王子李宁比肩,同时这块金牌也是中国体操队历史上第一次在单杠项目上夺金,这样,中国代表团就在每个项目上都夺得过金牌,成就了中国体操队的全满贯。

邹凯的完美收官也使体操队成为本届奥运会贡献最多的队伍。这是20岁邹凯首次参加奥运会,而邹凯所擅长的单杠和自由体操恰好是中国男队的短板,他的出现增加了中国男团的实力。同时,也使中国在自由体操和单杠上有冲击奖牌甚至金牌的实力。

异军突起的邹凯,出乎众人意料地成为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我们有理由相信邹凯将成为中国男子体操队新的****。

邹凯的生活花絮

[编辑本段]

『追求时髦,爱换手机』

因为近视,邹凯平时总爱笑着眯起一双眼,因此被大家亲切地喊作“小眯”。

在国家队,食宿都毋须消费,小眯这些年,倒是攒了不少奖金。要说邹凯平日里最大的消费,也是他最热衷的事就是换手机,永远追逐最新款。记得天津全国锦标赛期间,恩师雷鸣从四川成都大老远给邹凯带了些比赛奖金去,电梯里,小眯接过装钱的信封就喜不自胜,自语:“嘿嘿,这下又可以换新手机了!”

少小离家,训练平淡而枯燥,应该说,是手机和电脑帮助邹凯打开了外面的世界。这个20岁的年轻人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他20年的生命都与体操紧紧相联。

基于此,虽然频繁换手机有点浪费,恩师雷鸣也表示理解,他昨天对记者说:“运动员的运动生命都不会很长,如果将来退役,邹凯还要面对截然不同的生活。从这个角度讲,我支持他学习电脑,也不反对他追逐手机的新潮,毕竟是年轻人嘛。我对他现在只有一个要求:把应该拿的冠军给我全部拿下!让我昂首挺胸走几年路,呵呵。”

『金牌宝贵,送给爸妈』

跟出色的5位大哥哥一起,邹凯获得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冠军。

赛后,面对记者们的围追堵截,中国体操队几名队员的态度均是言简意赅,然后迅速“夺路而逃”,消失得无影无踪,唯有小眯是个例外。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训练之余最喜欢干什么?小眯歪头认真想想,估计是把自己的业余爱好都过了一遍,然后认真地给出答案:“唱歌”。能给香港的读者写点什么吗?“可以,那拜托可以暂时不回答问题吗?因为我不能一心二用。”写完后还要仔细检查一下,“这个港字没写好,要不要再重写一个?”

合个影!没问题。把金牌举到面前!没问题。咬一口!没问题。有求必应也让记者们得寸进尺,“把金牌借给我挂挂”。小眯终于不干了,“不要抢我的金牌!”

被围在新闻发布厅10多分钟后,邹凯有点急了,“他们都走了,我该回去了。”于是开始奋力从人群中往外挤,终于挤到混合通道尽头,这时有敬业的记者还在提问,“你最想把金牌送给谁?”邹凯边跑边转过身用最大的声音作答:“送给我老爸老妈!”

如此这般,让众记者纷纷感叹:还是小眯最可爱!

『四川精神,为国争光』

奥运会自由体操比赛夺冠后,邹凯高兴地表示,我今天最为满意的就是比出了四川风格。现在最想的是吃妈妈亲手炒的青椒肉丝。

“我们四川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那股精神,难道那不比我厉害吗?”邹凯说,“(奥运会)自由操冠军好多年没拿到,我为中国人争光了,也为四川人争光了。”继李宁和李小双之后,邹凯是第三个夺得奥运会男子自由操冠军的中国选手。

邹凯也激动难抑,用手机在空间里发表了日志,也表示了自己就是带着四川精神比赛才能获得桂冠,愿意把金牌和四川老乡们一同分享。

它们的运动学次序是完全不同的。这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说,深蹲和硬拉虽然使用相同的肌群,但使用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就像向前跑和向后跑是两个不同的运动一样,深蹲和硬拉也是两个不同的运动。深蹲和硬拉是健身训练中的两大王牌!但是很多人却搞不懂它们!但它们之间还是有一些重要而有趣的区别。对大多数人来说,深蹲和硬拉几乎就是一样的。毕竟它们使用几乎相同的肌群,增长肌肉和力量的效果都是极佳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杠铃的位置。除此以外,它们几乎是相同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969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