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好的大神进来,军服描写 一张50字以上 跪求大神

语文好的大神进来,军服描写 一张50字以上 跪求大神,第1张

青绿色的棉上别着5个纽扣,竖直的垂到腰带,显示出军人笔挺的风姿。军服,与大树是一样的颜色,如穿着他们的人一样,默默无闻,却苍伟如天。在这无名衣装的左上角,几排形态各异的勋章挂在衣上,背部,几个模糊不清的字样令人精神一振——中国人民解放军!

竭尽全力了╮(╯▽╰)╭

——如您觉得此答案满意,希望尽快采纳,回答者要办团队任务哦~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也曾被称为“衣冠王国”。自夏商两代起,中国开始出现冠服制度,衣冠服饰成了统治阶级“严内外、辨亲疏”的工具和标志。中国早期的军服,就诞生于冠服制度基本完善的西周。当中华民族的祖先披甲戴胄、南征北战的时候,世界上不少人还赤身裸体,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

据我国《汉代服装资料》记载:早在春秋之前,我国就出现了军服的雏形。在当时的战争中,为了不使对方的矢石矛剑击中自己,需要掩护身体的防御装备,人们开始制造甲胄

甲——甲衣,是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它可以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免受伤害。先秦时期人们把皮革、藤条等物做的防护装具叫做“甲”,后来有了钢片、铁片制的甲便改称“铠”。胄——头盔,是一种用来防护头、颈的装具。因甲和胄是配套使用的,所以“甲胄”一词便成了中国古代军服的概称。又因胄后来又称做“盔”,“盔甲”一词便成了甲胄的同义词。所以,最早的军服主要是甲胄,战士穿军服,也就是披甲戴胄。但当时的军服制式很不统一,颜色也很混乱,多是各取所好。

从考古发掘的实物来看,商、周两代的军服,主要是坚厚的兽皮——牛皮、犀牛皮、鲨鱼皮等制作的皮甲和青铜制作的铠甲。那时的甲,只是整块皮革做成的甲片,坚硬如板,兵士穿在身上,持枪操刀搏杀时,十分不便。后来改用小片的皮革连缀。可按护体部位的不同,将皮革切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革片,每片穿有小孔,用细绳连缀起来。

为了增强甲片的牢固性,还用双层或多层皮革缝制,表面涂漆,美观实用。自青铜器出现以后,人们用青铜铸成兽面护饰,装在甲衣胸、背部。这种带青铜片的甲衣,其防护效能比皮甲又增进一步。

军服自产生到现在,大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间绝大部分时期是盔甲时代。各朝各代的盔甲不尽相同,但总的来看,直到近代以前,这一时期的军服发展比较缓慢,变化不是很大。

二战德军军服整体是由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进行设计的,这也不只是某个人或者某个小团队的功劳,而这是包豪斯设计学院集体智慧的结晶和成果,德军军服是普鲁士风格在持续使用中的不断改进和演变升级。

说到这里我们要区分一下纳粹党卫军和德国国防军,其实二战基本是一致的,都效忠与他们的纳粹头子希特勒,但是国防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加代表着德国,而党卫军则意味着誓死效忠希特勒,似乎成了个人的警卫部队一样。

正是这种区别,纳粹党卫军的军服也就更加的特别,其服装都由希特勒亲自设计,可以看出希特勒对于党卫军的重视程度了,而其下的不同师的标志不同,但也都出自希特勒之手,骷髅师、帝国师的标志就是经典之作。

希特勒年幼学习绘画,而且很有天赋,只不过由于个性原因被认为是不适合学习绘画的,到后来又深深的迷上了建筑设计,相信这些也是他成为一个设计经典军服的原因之一。

二战德军的军装设计商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HUGO BOSS,其中希特勒为德国军装添加了一些第三帝国特有的配饰,也让二战时德军军装增色不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846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