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各圈层结构是怎样的

地球各圈层结构是怎样的,第1张

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 ~ 16000 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水圈生物圈 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地球上这个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岩石圈 对于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态外,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

地球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这三个圈层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在太阳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整个地球生机盎然。

(1)大气圈

大气圈又叫大气层,它包裹着地球。大气圈在岩石圈和水圈的上方,由各种不同的气体组成,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和氧。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变化,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最上面是星际空间。

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分布在底层,就是大气圈与岩石圈、水圈的交界处。人们常说“天高任鸟飞”,但是实际上大多数鸟只能在1000米以下的空中飞行,只有极少数鸟能飞到5000米以上的高空。大气圈中除了有鸟类和昆虫等能够飞翔的生物以外,还有细菌等微生物。此外,一些植物的花粉和孢子也漂浮在大气圈中,随风传播。

(2)水圈

水圈是地球外圈中作用最为活跃的一个圈层。它与大气圈、生物圈和地球内圈的相互作用,直接关系到影响人类活动的表层系统的演化。水圈也是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介质,是塑造地球表面最重要的角色。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从离地球数万千米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地球水圈总质量为15×1018吨,约为地球总质量的1/3600,其中海洋水质量约为陆地(包括河流、源泊和表层岩石孔隙和土壤中)水的35倍。如果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那么全球将被深达3600米的水层均匀覆盖。大气圈和水圈相结合,组成地表的流体系统。

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在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是,大多数海洋生物还是聚集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据估计,生活在海洋里的动物至少有15万种。其中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蓝鲸就生活在海洋里。海洋中还生活着大量的植物仅藻类就多达4万种。

(3)岩石圈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岩石圈厚度不均,大洋部分在洋中脊的最新部分只有6~8千米,最老部分则有100千米;大陆岩石圈厚一些,大都在100~400千米之间。岩石圈厚度和地球的半径比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都是由岩石组成的,所以地质学家们把它们统称为岩石圈。它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在岩石圈里生存着很多生物,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和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岩石圈的土壤表层下面,生活着蝼蛄、蚯蚓等运物,还分布着大量的微生物和植物的根系。总之,地球上的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岩石圈里。

(4)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出现并受生命活动影响的圈层,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也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层,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空间。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层的底部、水圈大部和岩石表面。

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自我调节系统。它的形成是生物界与水圈、大气圈及岩石圈(土圈)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也是生态系统中扮演消费者的一员,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整个生物圈的繁荣,因此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由外到内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软流圈、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

地核与地幔之间以古登堡面相隔,地幔与地壳之间,以莫霍面相隔。

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

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地壳+软流层=岩石圈

纵波,横波通过地幔速度最大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地球不止一个核心,而是两个即内核和外核。地核之所以成为实心因为地心引力在此创造出的压力是地球表面压力的300万倍。

地核是的高温可以达到华氏13000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上2000度。

地核内的铁流使物质产生巨大的磁场,可以保护地球免受外来射线的干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487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