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幽门狭窄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幽门狭窄有哪些症状,第1张

症状一 喷射性呕吐

幽门狭窄的新生儿多在生后2-3周出现呕吐,开始时每天呕吐数次,无一定规律。以后随着狭窄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发展为每次喂奶后不久便发生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主要为凝乳块,有时加上胃液及滞积的食物,呕吐量可大于一次进食量。个别严重呕吐的病儿可因胃粘膜毛细血管破裂而呕血,呕吐物为棕色。患儿呕吐后不久又因饥饿感而要进食,若是新生儿幽门狭窄比较严重,那就会接着吐,所以因为反复或持续的呕吐而不能进食,而导致消瘦、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症状二 上腹部有球形隆起

由于幽门狭窄的存在,新生儿在喂奶后或呕吐前在上腹部可见一球形隆起,自左肋下向右移动到脐的右上方消失。这种蠕动波是由胃壁肌肉收缩所致,故每当胃蠕动出现,病儿就烦躁不安,啼哭不止。若医生趁病儿空腹或腹部柔软时用手深压右上腹,约80%病人在肝脏的下缘可扪及一个橄榄大小硬如软骨的肿块,这就是肥厚的幽门。

症状三 具体表现

1、 喂奶半小时后持续呕吐。

2、 宝宝感到饥饿(呕吐后尤为明显)。

3、 宝宝排尿、便便相比往常较少。

4、 宝宝有脱水相关症状。

5、 宝宝体重减轻。

6、 宝宝感到疲倦,经常昏昏欲睡。

7、 患儿有手足搐搦等表现。

新生儿出现幽门狭窄的原因

目前对新生儿出现幽门狭窄的原因尚无明确的解释,幽门肌间神经丛发育不全、幽门括约肌松弛不良可能是幽门管狭窄的原因之一。

新生儿幽门狭窄治疗护理措施

1、送医就诊:

如果出生一个月的宝宝,有时候仍旧会剧烈的呕吐,而且体重也显著减轻,这时仅给宝宝喝药水是无法治愈的,妈妈应该带宝宝去医院确诊。要诊断这种疾病,可以在宝宝的胃中放入钡元素作X光检查,如果确定是由肥厚性幽门狭窄症所造成,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给宝宝动手术。

2、手术治疗:

通常采取幽门环肌切开术,出口不梗阻了,病就治好了。

(1)早期是从肚子打三个孔,一个5毫米,两个3毫米,现在用的是微创、腹腔镜手术,经过肚脐单孔,手术时间也只要15分钟,缝合好后,等肚脐长好后看不出任何瘢痕。

(2)这种手术非常安全,没有危险性,恢复也很快,因此,即使是出生一个月的宝宝也可以放心地接受手术。

(3)尤其是肥厚性幽门狭窄症的手术,一定要在宝宝身体状况十分良好时才可进行,也就是活要在宝宝没有感染其他任何疾病,且身体机能正常,没有营养失调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最妥当。

3、术后护理:

孩子一般情况下手术后6小时就可以开始喝水,通常第二天就可以吃奶,顺利的情况下,术后48小时就可以出院了。手术后,患儿奶量是逐渐增加的,从最开始每次10-20ml,再逐渐增加奶量。在孩子出院后,家长也不能让孩子一下吃很多,需要逐渐加量。很多家长关心伤口问题,一般伤口是术后3天和7天各换一次药。如果伤口愈合好,术后十天左右就可以正常洗澡了。

相关文章:

[新生儿缺氧的症状有哪些 程度不同症状也不同]

[新生儿鼻泪管堵塞怎么办 护理与治疗方法是什么]

[新生儿脑损伤的原因 导致宝宝脑损伤的原因有哪些]

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胃恶性肿瘤的95%。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很 高,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全国胃癌平均死亡率高达20/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约3∶1。发病年龄高峰为50岁~60岁。世界胃癌的年发病率为17.6/10万,日本、丹麦等国发病率高,而美国及澳洲则较低,在我国以山东、浙江、上海、福建等沿海地区为高发区。 诊断 (一)症状 早期表现为上腹不适,约为80%患者有此表现,将近50%胃癌患者有明显 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晚期可出现乏力,腰背疼及梗阻后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困难。肿瘤表面溃疡时出现呕血、黑便。 (二)体征 早期无特殊体征,晚期可见上腹肿块,直肠指诊可及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 肿大,同时贫血、消瘦、腹水等恶液质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早期可疑胃癌,游离胃酸低度或缺,如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红细 胞下降,大便潜血(+)。血红蛋白总数低,白/球倒置等。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化验异常。 (四)X线表现气钡双重造影可清楚显示胃轮廓、蠕动情况、粘膜形态、排空时间,有无充盈缺损、龛影等。检查准确率近80%。 (五)纤维内窥镜检查 是诊断胃癌最直接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 (六)脱落细胞学检查 有的学者主张临床和x线检查可疑胃癌时行此检查。 (七)B超 可了解周围实质性脏器有无转移。 (八)CT检查 了解胃肿瘤侵犯情况,与周围脏器关系,有无切除可能。 (九)免疫学CEA、FSA、GCA、YM球蛋白等检查。 治疗措施 胃癌的治疗与其他恶性肿瘤的治疗相同,均应将手术治疗作为首选的方法,同时根据情况合理的配合化疗、放疗、中医中药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 根据TNM分期,当前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大致如下。 I期胃癌属于早期胃癌,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个别Ⅱa十Ⅱc型侵及粘膜下层,淋巴结出现转移者,应配合一定化疗。 Ⅱ期胃癌属于中期胃癌,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有的辅助化疗或免疫疗法。 Ⅲ期胃癌多侵及周围组织并出现较广泛淋巴结转移,虽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应配合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 Ⅳ期胃癌已属晚期,多采用非手术疗法,有适于手术者尽量切除原发与转移病灶,配合化疗、放疗、免疫、中医中药综合疗法。 (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分为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和短路手术。 1.根治性手术切除:此概念是相对的,指从主观判断认为肿瘤已被切尽,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实际上只有一部分能达到治愈。 2.姑息性切除:指主观上判断肿瘤已不可能完全切除,但主要的瘤块可切除,切除肿瘤可解除症状,延长寿命,为进一步综合治疗创造条件。 3.短路手术:主要用于已不可能手术切除的伴有幽门梗阻的病例,作胃空肠吻合术可缓解梗阻。 (二)放射治疗 1.术前放疗:指对某些进展期胃癌,临床上可摸到肿块,为提高切除率而进行的术前局部照射。每次200cGY,5次/周,共4周,总量为4000cGY。停止放疗后lo一14d行手术。可增加局部切除率,但不能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程度,术前费时6周。因此对5年生存的影响难以估价。 2.术中放疗:指肿瘤切除后建立胃肠吻合前,针对以腹腔动脉为中心的术野进行一次大剂量照射,以3000~3500cGY为宜。对进展期胃癌可提高5年生存率约10%。术中确保将肠道隔离在照射野外,防止放射性并发症的发生。 3.术后放疗:多数学者认为无效。 (三)化疗 早期胃癌可不用化疗外,其他进展期胃癌均应适当化疗。 1.周身化疗:临床上决定化疗方案。首先考虑肿瘤病理类型、部位、病期等因素。胃癌多为腺癌,常选用5-FM、MMC、ADM、MeCCNu等药物。术后第一年应作三个疗程,每疗程约2个月,休息2个月后作第二疗程。第二三年每年作二个疗程,第四五年每年作一个疗程,五年后可不必化疗。 常用化疗方案: 1)FAM:5-Fu 500mg iv d1d8d15 ADM 30-50mg iv d1 MMC 4-10mg iv d1 21天为一周期。 2腹腔化疗:可术后腹腔置管或腹腔埋置化疗泵及插管化疗。增加局部浓度。 (四)免疫疗法 免疫治疗与化疗并用,可延长患者生命。常用干扰素、IL-2、BCG等药物。 五)中医中药治疗 以扶正为主。可对抗放疗副作用,提高白细胞、血小板,调整胃肠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病因学 目前认为下列因素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一)环境因素 不同国家与地区发病率的明显差别说明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饮食因素。 食盐可能是外源性胃癌诱发因素之一,居民摄入食盐多的国家胃癌发病率也高。亚硝胺类化合物已成功地在动物体内诱发胃癌。熏制的鱼肉含有较多的3,4-苯并芘(benzopyrene);发霉的食物含有较多的真菌毒素;大米加工后外面覆有滑石粉,其化学性质与结构都与石棉纤维相似,上述物质均被认为有致癌作用。 (二)遗传因素 某些家庭中胃癌发病率较高。一些资料表明胃癌发生于A血型的人较O血型者为多。 三)免疫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发病率较高,可能机体免疫功能障碍,对癌症的免疫监督作用下降,在胃癌发生中有一定意义。 四)癌前期变化 所谓癌前期变化是指某些具有较强的恶变倾向的病变,这种病变如不予以处理,有可能发展为胃癌。癌前期变化包括癌前期状态(precancerous conditions)与癌前期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1胃的癌前期状态 (1)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2)恶性贫血:恶性贫血患者中10%发生胃癌,胃癌的发生率为正常人群的5~10倍。 (3)胃息肉:腺瘤型或绒毛型息肉虽然占胃息肉中的比例不高,癌变率却为15%~40%。直径大于2cm者癌变率更高。增生性息肉多见,而癌变率仅1%。 4)残胃:胃良性病变手术后残胃发生的癌瘤称残胃癌。胃手术后尤其在术后10年开始,发生率显著上升。 (5)良性胃溃疡:胃溃疡本身并不是一个癌前期状态。而溃疡边缘的粘膜则容易发生肠上皮化生与恶变。 (6)巨大胃粘膜皱襞症(Menetrier病):血清蛋白经巨大胃粘膜皱襞漏失,临床上有低蛋白血症与浮肿,约10%可癌变。 2胃的癌前期病变 (1)异形增生与间变:前者亦称不典型增生,是由慢性炎症引起的可逆的病理细胞增生,少数情况不可发生癌变。胃间变(anaplasia)则癌变机会多。 (2)肠化生:有小肠型与大肠型两种,小肠型(完全型)具有小肠粘膜的特征,分化较好。大肠型(不完全型)与大肠粘膜相似,又可分为2个亚型:Ⅱa型,能分泌非硫酸化粘蛋白;Ⅱb型能分泌硫酸化粘蛋白,此型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 病理改变 (一)胃癌的发生部位 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 (二)巨体形态分型 1早期胃癌 不论范围大小,早期病变仅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可分隆起型(息肉型)、浅表型(胃炎型)和凹陷型(溃疡型)三型。Ⅱ型中又分Ⅱa(隆起表浅型),Ⅱb(平坦表浅型)及Ⅱc(凹陷表浅型)三个亚型。以上各型可有不同的组合。如Ⅱc+Ⅱa,Ⅱc+Ⅲ等(图1)。早期胃癌中直径在5~10mm者称小胃癌,直径<5mm称微小胃癌。 图1 早期胃癌分型的示意图 2中晚期胃癌 也称进展型胃癌,癌性病变侵及肌层或全层,常有转移。有以下几种类型(图2): 图2 中晚期胃癌分型示意图 (1)蕈伞型(或息肉样型):约占晚期胃癌的1/4,癌肿局限,主要向腔内生长,呈结节状、息肉状,表面粗糙如菜花,中央有糜烂、溃疡,亦称结节蕈伞型(彩色图3)。癌肿呈盘状,边缘高起,中央有溃疡者称盘状蕈伞型。 胃窦小弯后壁有一肿物突出胃腔,略呈分叶状,表面不平呈颗粒状,并见有糜烂。肿物基部稍狭小,呈亚蒂型,周围粘膜未见明显浸润 (2)溃疡型:约占晚期胃癌的1/4。又分为局限溃疡型和浸润溃疡型,前者的特征为癌肿局限,呈盘状,中央坏死。常有较大而深的溃疡;溃疡底一般不平,边缘隆起呈堤状或火山口状,癌肿向深层浸润,常伴出血、穿孔。浸润溃疡型的特征为癌肿呈浸润性生长,常形成明显向周围及深部浸润的肿块,中央坏死形成溃疡,常较早侵及浆膜或发生淋巴结转移。 (3)浸润型:此型也分为两种,一种为局限浸润型,癌组织浸润胃壁各层,多限于胃窦部,浸润的胃壁增厚变硬,皱壁消失,多无明显溃疡和结节。浸润局限于胃的一部分者,称“局限浸润型”。另一种是弥漫浸润型,又称皮革胃,癌组织在粘膜下扩展,侵及各层,范围广,使胃腔变小,胃壁厚而僵硬,粘膜仍可存在,可有充血水肿而无溃疡。 (4)混合型:同时并存上述类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变者。 (5)多发癌:癌组织呈多灶性,互不相连。如在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发生的胃癌即可能属于此型,且多在胃体上部。 (三)组织分型 根据组织结构可分为4型。①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与粘液腺癌,根据其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与低分化3种;②未分化癌;③粘液癌(即印戒细胞癌);④特殊类型癌:包括腺鳞癌、鳞状细胞癌、类癌等。 根据组织发生方面可分为两型。①肠型:癌起源于肠腺化生的上皮,癌组织分化较好,巨体形态多为蕈伞型;②胃型:癌起源于胃固有粘膜,包括未分化癌与粘液癌,癌组织分化较差,巨体形态多为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 (四)转移途径 1直接播散 浸润型胃癌可沿粘膜或浆膜直接向胃壁内、食管或十二指肠发展。癌肿一旦侵及浆膜,即容易向周围邻近器官或组织如肝、胰、脾、横结肠、空肠、膈肌、大网膜及腹壁等浸润。癌细胞脱落时也可种植于腹腔、盆腔、卵巢与直肠膀胱陷窝等处。 2淋巴结转移 占胃癌转移的70%,胃下部癌肿常转移至幽门下、胃下及腹腔动脉旁等淋巴结,而上部癌肿常转移至胰旁、贲门旁、胃上等淋巴结。晚期癌可能转移至主动脉周围及膈上淋巴结。由于腹腔淋巴结与胸导管直接交通,故可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3血行转移 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发现癌细胞,可通过门静脉转移至肝脏,并可达肺、骨、肾、脑、脑膜、脾、皮肤等处。 流行病学 不同国家与地区胃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明显区别,高低之比可相差10倍。日本、智利、冰岛、奥地利、芬兰、匈牙利等国为高发地区;北美、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埃及等国发病率较低。我国胃癌发病率也高,尤其是甘肃河西走廊、胶东半岛、江淅沿海一带。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可有明显差别,高发区有低发点,低发区有高发点。流行病学调查,对研究胃癌的病因与发病机理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表现 (一)症状 早期胃癌70%以上可毫无症状。根据发生机理可将晚期胃癌症状分为4个方面。 1因癌肿增殖而发生的能量消耗与代谢障碍,导致抵抗力低下、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消瘦、贫血、水肿、发热、便秘、皮肤干燥和毛发脱落等。 2胃癌溃烂而引起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穿孔等。胃癌疼痛常为咬啮性,与进食无明确关系或进食后加重。有的象消化性溃疡的疼痛,进食或抗酸剂可缓解,这种情况可维持较长时间,以后疼痛逐渐加重而持续。癌肿出血时表现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呕血或黑粪,5%患者出现大出血,甚至有因出血或胃癌穿孔等急腹症而首次就医者。 3胃癌的机械性作用引起的症状,如由于胃充盈不良而引起的饱胀感、沉重感,以及无味、厌食、疼痛、恶心、呕吐等。胃癌位于贲门附近可侵犯食管,引起打呃、咽下困难,位于幽门附近可引起幽门梗阻。 4癌肿扩散转移引起的症状,如腹水、肝大、黄疸及肺、脑、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的转移而引起相应症状。 (二)体征 早期胃癌可无任何体征,中晚期癌的体征中以上腹压痛最为常见。1/3患者可扪及上腹部肿块,质坚而不规则,可有压痛。能否发现腹块,与癌肿的部位、大小及患者腹壁厚度有关。胃窦部癌可扪及腹块者较多。 其他体征多由胃癌晚期或转移而产生,如肿大,质坚、表面不规则的肝脏,黄疸,腹水,左锁骨上与左腋下淋巴结肿大。男性患者直肠指诊时于前列腺上部可扪及坚硬肿块,女性患者阴道检查时可扪及肿大的卵巢。其他少见的体征尚有皮肤、腹白线处结节,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晚期可发热,多呈恶病质。此外,胃癌的癌旁综合征包括血栓性静脉炎,黑棘病和皮肌炎可有相应的体征。 并发症 胃癌可发生出血、穿孔、梗阻、胃肠瘘管、胃周围粘连及脓肿形成等并发症。 辅助检查 (一)胃肠X线检查 为胃癌的主要检查方法,包括不同充盈度的投照以显示粘膜纹,如加压投照力双重对比等方法,尤其是钡剂、空气双重对比方法,对于检出胃壁微小病变很有价值。 1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 在适当加压或双重对比下,隆起型常显示小的充盈缺损,表面多不光整,基部稍宽,附近粘膜增粗、紊乱,可与良性息肉鉴别(图4)。 A胃充盈片 显示胃幽门前区大弯侧稍有凹陷,无充盈缺损可见 B胃加压片 显示胃部小的充盈缺损,胃窦部粘膜增粗。病理检查发现为早期胃癌 图4 早期隆起型胃癌 浅表型(图5):粘膜平坦,表面可见颗粒状增生或轻微盘状隆起。部分患者可见小片钡剂积聚,或于充盈相对呈微小的突出。病变部位一般蠕动仍存在,但胃壁较正常略僵。 A胃充盈片 显示胃小弯角切迹略不光整 B双重造影片 显示胃窦及胃小弯侧粘膜增粗,相当于胃角切迹附近粘膜变平坦 图5 早期平坦型胃癌 凹陷型(图6):可见浅龛影,底部大多毛糙不齐,胃壁可较正常略僵,但蠕动及收缩仍存在。加压或双重对比时,可见凹陷区有钡剂积聚,影较淡,形态不规则,邻近的粘膜纹常呈杵状中断。 A胃充盈片 显示胃小弯侧垂直部呈局限性不光整 B胃加压片 显示局限性小片钡剂残留,附近粘膜增粗,胃窦部粘膜亦增粗 C胃切除标本 箭头所指为胃癌凹陷区 图6 早期凹陷型胃癌 2中晚期胃癌的X线表现 蕈伞型(图7):为突出于胃腔内的充盈缺损,一般较大,轮廓不规则或呈分叶状,基底广阔,表面常因溃疡而在充盈缺损中有不规则龛影。充盈缺损周围的胃粘膜纹中断或消失。胃壁稍僵硬。 图7 胃窦蕈伞型胃癌 显示胃窦部不规则充盈缺损,呈息肉样 溃疡型(图8):主要表现为龛影(见图8),溃疡口不规则,有指压迹征与环堤征,周围皱襞呈结节状增生,有时至环堤处突然中断。混合型者常见以溃疡为主,伴有增生、浸润性改变。 图8 胃窦部溃疡型胃癌 胃窦小弯侧不规则阴影,周围有息肉样增生,形成指压迹(↑)和裂隙 浸润型(图9):局限性者表现为粘膜纹异常增粗或消失,局限性胃壁僵硬,胃腔固定狭窄,在同一位置不同时期摄片,胃壁可出现双重阴影,说明正常蠕动的胃壁和僵硬胃壁轮廓相重。广泛浸润型的粘膜皱襞平坦或消失,胃腔明显缩小,整个胃壁僵硬,无蠕动波可见(图10)。 图9 胃窦浸润型胃癌 显示癌肿引起胃窦部狭窄 A胃腔显著缩小,正常粘膜纹消失,呈颗粒样阴影 B胃不能充盈,易排空,胃轮廓尚光滑 图10 浸润型胃癌(呈皮革胃) (二)内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胃内各部位,对胃癌,尤其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很大。 1早期胃癌 隆起型(彩色图11)主要表现为局部粘膜隆起,突向胃腔,有蒂或广基,表面粗糙,有的呈乳头状或结节状,表面可有糜烂。表浅型表现为边界不整齐,界限不明显的局部粘膜粗糙,略为隆起或凹陷,表面颜色变淡或发红,可有糜烂,此类病变最易遗漏。凹陷型有较为明显的溃疡,凹陷多超过粘膜层(彩色图12)。上述各型可合并存在而形成混合型早期胃癌。 图11 早期胃癌(隆起型) 胃体中部大弯侧有一半球形息肉样隆起,表面光滑,质硬,直径约15厘米,基底宽,四周粘膜完整,无水肿,无浸润 图12 早期胃癌(浅表溃疡型) 幽门前区偏后壁有一隆起,部分呈节结状,色苍白,其中央有一不规则浅溃疡,病理证实为腺癌 2中晚期胃癌 常具有胃癌典型表现,内镜诊断不难。隆起型的病变直径较大,形态不规则,呈菜花或菊花状。 三)胃液检查 约半数胃癌患者胃酸缺乏。基础胃酸中乳酸含量可超过正常(100μg/ml)。但胃液分析对胃癌的诊断意义不大。 (四)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检查 包括癌的免疫学反应、本内特殊化学成分的测定及酶反应等。血如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及胃蛋白酶原Ⅰ/Ⅱ之比;CEA,CA19-9,CA125等癌胚抗原及单克隆抗体的检测等,但这些检查假阳性与假阴性均较高,特异性不强。 鉴别诊断 胃癌须与胃溃疡、胃内单纯性息肉、良性肿瘤、肉瘤、胃内慢性炎症相鉴别。有时尚需与胃皱襞肥厚、巨大皱襞症、胃粘膜脱垂症、幽门肌肥厚和严重胃底静脉曲张等相鉴别。鉴别诊断主要依靠X线钡餐造影、胃镜和活组织病理检查。 预防 由于胃癌的病因尚未明确,故无特殊预防方法。除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或减少摄入可能的致癌物质,可多进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等。对所谓癌前期病变,要进行密切随访,以早期发现变化,及时进行治疗。 预后 胃癌的预后取决于癌肿的部位与范围、组织类型、浸润胃壁的深度、转移情况、宿主反应、手术方式等。

橼酸莫沙比利加奥美拉唑、兰索拉唑。

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都属于抑制胃酸药,都属于质子泵抑制剂,枸橼酸莫沙必利是促动力药物,是选择性5-羟色胺4受体的激动剂,可以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促进胃肠道运动。

幽门狭窄主要见于新生儿期,主要是由于幽门肥大增厚而引起的机械性梗阻。目前引起幽门狭窄的原因不是非常明确,可能与幽门肌层中间肌神经从缺如,血中促胃胃泌素水平升高以及幽门肌持续处于紧张状态有关。

一、胃区解剖 (一)胃底部:胃底右侧几乎全部肝脏所占据 (二)贲门区:胃腔进步扩并向左移行贲门呈喇叭口状局部胃壁较同层其部位明显增厚形假肿块区位置较固定与肝静脉韧带裂同层面 (三)胃体、部:胃腔左侧胃体弯右侧胃体弯、弯与前、壁致四等份胃腔右侧肝胃韧带增强扫描见由左向前右沿胃弯呈弧形走行于肝胃韧带内胃左脉胃腔左外侧脾胃韧带增强扫描见沿胃弯布于脾胃韧带内胃短脉层面致相于肝门水平 (四)胃体、部:胃腔向右前移行左侧胃体弯右侧胃体弯胃壁前与左侧紧贴于腹壁靠近体胃部层面其右侧现另较胃腔胃窦幽门部其内侧(左侧)缘胃窦弯侧前外侧缘胃窦弯侧胃窦断面向逐渐扩并与胃体部靠近 (5)胃角切迹:表现近似前向走行与胃壁厚度相近细线状软组织密度影胃胃角割两腔间胃角(弯)两腔外侧弯 (陆)角切迹(张晓鹏):胃腔呈葫芦形或椭圆形胃角及弯消失左、右两侧都胃弯胃窦右侧胆囊胃窦左紧邻胰或胰颈胃窦十二指肠降段 (漆)胃极(张晓鹏):胃腔呈椭圆形靠近前腹壁其胃结肠韧带左、右两侧别结肠脾曲、结肠肝曲 (吧)幽门:位于胃角同层面或稍层面胃窦远端及幽门轻度向左折曲胃窦十二指肠轴与扫描层面平行见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球部三者切线位像 注:特殊胃型 (一)牛角型胃:胃接近水平走行基本胰腺前走行胃窦向折曲更明显胃接近水平走行贲门层面即看部胃体胃接近水平走行胃角能完整显示胃体与胃窦界明显由于胃轴旋转胃弯偏向壁胃弯偏向前壁幽门向内向口 (二)力型胃:胃体纵轴向拉胃体部与胃窦部呈平行纵向走行胃窦弯与胃体弯胃壁紧邻胃角明显幽门口向 (三)瀑布型胃:胃底向折曲明显胃底与胃体交界处壁见内凹切迹 二胃壁厚度:般认胃壁厚度5mm体部弯侧薄般三mm贲门部胃壁较厚并向胃腔内隆起胃窦幽门前区胃壁较厚痉挛性收缩胃壁局限指状内突胃壁与扫描面呈斜面或平行胃壁现增厚假像增强扫描图像胃壁部呈单层结构少部呈三层结构内层外层表现明显高密度间低密度带内层致相于粘膜层间层相于粘膜层外层肌层浆膜判断胃壁异要看胃壁厚度二要看胃壁异强化 转自医疗中国 望采

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随着测得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那么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并且我们接受教育的程度远远越高了人们对自己身体的健康重视程度,以及对家庭的人员身体的健康程度也越来越重视 。尤其是对于婴儿来说的话,是很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的,那么在照顾宝宝的这个过程当中呢,我们会发现一些问题,那么婴儿幽门痉挛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对于小孩舅们金轮来说的话,应当细心的安排宝宝的饮食 ,牛筋要注意饮食不要过冷,过热。要以容易消化为主,并且要少食多餐,饮食搭配的时候,要注意色调来增强宝宝的食欲 ,并且也要增加孩子,他们的运动多多活动,有益于消化 。

对于六个月以下的小孩,因为底括约肌贲门功能差 ,那么很容易引起幽门痉挛 ,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么这种症状也会慢慢的缓解,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来说的话,应该采取轻俯卧位,并且以浓稠饮食为主 ,如果还发生这种情况并且没有得到缓解的话,那么最好还是要去相关的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查,对于明确病因治疗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另外在照顾孩子的这个过程当中呢,父母亲们应当注意孩子的身体各个方面的变化。并且对于一些疾病的发生来说的话,也能够及早的发现,并且去做出正确的判断,那么这对于预防各类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孩子他的免疫力并不是那么的高,所以说很容易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那么就需要父母亲多几个心眼去注意这些方面 。

#清风计划#

吴主任您好,我女儿,65天,第一次呕吐是在满月体检吃了医生开的五维葡钙,然后隔了十天左右第二次呕吐是在吃了一次合生元的益生菌,之后一直到50天左右,有过一次吃了母乳呕吐,两个月体检都是正常的,到前天晚上八点,吃完呕吐了一次,昨天晚上也是大概八点呕吐了一次,以上都是呕吐的比较多的,有两次是从鼻腔里出了奶的,一直喂的母乳。宝宝的手也有抓脸的情况,最近发现尤其喜欢揪自己耳朵,请问吴主任,以上这种情况考不考虑是耳朵内有发炎?需要做一些什么检查吗?

你家宝宝呕吐生理性可能性大,可以做一些常规的处理:

① 体位治疗:清醒情况下最佳体位为直立位和坐位,不要让婴儿平躺着吃奶;睡眠时保持左侧卧位及上体抬高30度,减少反流频率及反流物误吸;

② 饮食疗法:少量多餐,你家宝贝之前的呕吐和不同的进食品种有关,所以要注意少量添加,慢慢适应口味;

③ “拍嗝疗法”:喂完奶后拍宝宝的背部,技巧:宝宝竖起,头伏在妈妈肩上,妈妈用空心掌,拍脊柱两旁,约5-10分钟,拍出打嗝最好,切忌拍脊柱中间或心脏部位;

④ 药物治疗:婴儿健脾散 1包 1日2次;

⑤ 观察2-3个星期,如果还有这种现象,建议完成腹部B超检查。

你家宝宝的手也有抓脸的情况,最近发现尤其喜欢揪自己耳朵,这很可能是过敏的症状,有些宝贝还会有湿疹,哺乳的妈妈要注意,在宝贝症状明显的时候,要少吃过敏性饮食,如鸡蛋、牛奶。如果孩子有烦躁、发热、耳朵流脓的情况,就要考虑中耳炎,是有必要去医院看一下哟!

我们的食物,通过口腔、咽、食管、胃、然后进入小肠,中间有两个“门”,分别叫贲门和幽门。宝宝出现吐奶,就是由于食物通路上的这两道“阀门”失守引起的。

新生儿和婴幼儿以呕吐为主要表现。多数患儿于生后第一周即出现呕吐,另有部分患儿于生后6周内出现症状。多发生在进食后,有时在夜间或空腹时,仰卧位也会发生,严重者呈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时含少量胆汁,也有表现为溢乳、反刍或口吐泡沫(年长儿以反刍、反酸、嗳气等症状表现)。X线钡餐检查、食管24小时PH监测可协助确诊。

{处理}:随着直立体位时间和固体饮食的增多,到2岁时60%的患儿症状可自行缓解,部分患儿症状可持续到4岁以后。

及时采取体位、饮食、药物等治疗方法后,大多数患儿症状能够明显改善或痊愈,极少数患儿可能需要手术处理。

贲门失守的另一种情况:生理性呕吐

生理性呕吐常与喂养不当及婴儿生理特点有关: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食管下端括约肌发育不成熟,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通过贲门反流乳食管,甚至口咽部。虽然也是第一道阀门失守引起,但与胃食管反流不同的是:呕吐往往发生于日间餐时或餐后,我们通常说的溢奶属于这种现象,这种情况不需要去医院,在家里面加强生活护理就可以。

幽门是胃和是十二指肠之间的“阀门”,病变时发生幽门痉挛、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引起呕吐。

幽门痉挛

多在生后即出现间歇性不规则呕吐,量不多,无进行性加重,偶见胃蠕动波,但右上腹部摸不到肿块。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脱水及营养不良,B超检查无幽门肌层肥厚。

{处理}:1、避免过度喂奶,可以多次少量给孩子喂奶;

2、经常给孩子拍嗝;

3、每次给孩子喂奶之后,将他放置于安全、安静的地方,让他保持直立的坐姿、持续至少30分钟;

4、促胃肠动力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吗丁啉,西沙比利。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呕吐发生在出生后2-4周,开始为溢乳,逐日加重呈喷射性呕吐,几乎每次喂奶后均吐,多于喂奶后不到半小时即吐,从口鼻涌出,呕吐物为带凝块的奶汁,患儿呕吐后即饥饿欲食。

{处理}:确诊后及早纠正营养状态,并进行幽门肌切开术,手术方法简便,效果良好。

避免喂养不当:平常生活中应避免给宝宝喂奶过多、过急、或人工喂养时将奶瓶内气体吸入胃内,或喂奶后放置不当等。

① 体位治疗:清醒情况下最佳体位为直立位和坐位,不要让婴儿平躺着吃奶,睡眠时保持左侧卧位及上体抬高30度,减少反流频率及反流物误吸;

② 饮食疗法:以稠厚饮食为主,少量多餐,避免食用酸性饮料;

③ “拍嗝疗法” 喂完奶后拍宝宝的背部,技巧:宝宝竖起,头伏在妈妈肩上,妈妈用空心掌,拍脊柱两旁,约5-10分钟,拍出打嗝最好,切忌拍脊柱中间或心脏部位;

④ 药物治疗:婴儿健脾散 1包 1日2次;

促胃肠动力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吗丁啉,西沙比利;

⑤ 观察2-3个星期,如果还有这种现象,建议完成腹部B超检查。

其他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少见的情况下,如幽门前瓣膜、环形胰腺、肠旋转不良、肠梗阻型胎粪性腹膜炎等。

最后,宝宝呕吐的原理您掌握了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6869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4
下一篇2023-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