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渔歌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尾句里的“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内容赏析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区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平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两岸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艺术手法

这首词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江南风景长卷。“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末两句描写渔父捕鱼的情态。与富有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令人神往。作者虽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从词的言外之意中,读者不难发现作者对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寄情于景,显现出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和淡泊,成为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词作。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时值冬初,寒意森森,正“解衣欲睡”之时,月色悄然入户,于是作者“欣然起行”。“欣然”写其兴奋喜悦之情。“念无与为乐者”,“念”由“行”转化而来,写出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文情也显得跌宕起伏。作者也许在想:究竟与谁一起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夜?在这贬居的寂寞中,谁又能与我共同赏月呢?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是作者“念”的结果,下笔十分轻淡,实则意味深长。“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月光下的漫步,该是如何一种心情!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语言凝练,含蓄深沉,精美传神。

《峨日朵雪峰之侧》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那是一个仅存于诗人心中的天堂。

《峨日朵雪峰之侧》是现代诗人昌耀创作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峨日朵之雪和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峨日朵雪峰之侧》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1962年8月,是时代、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等外在因素刺激诗人后,引发起诗人的心理反应而产生的具有鲜明整体象征特点的一首短诗。

这首诗最后完成在1983年,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这也体现了诗人已经从一个“英雄”的年代大步跨入了一个真正的“人”的年代。

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欢和淡泊名利的情怀。

张志和《渔歌子》全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意思是: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在江边垂钓,不必回家。

扩展资料:

《渔歌子》,词牌名,此调最早见于唐朝诗人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后来李珣、孙光宪等诗人用过此调。

《渔歌子》,又名《渔歌曲》《渔父》《渔父乐》《渔夫辞》,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原为单调廿七字,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后来此调多用为双调。“子”即“曲”,《渔歌子》即《渔歌曲》。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写的山水画。

咏物抒怀小作文

荷叶

荷花,为池中物,常被世人所赞赏。然而荷叶也为池中物,却极少受人们的注视。原因何在?

荷叶,一种极为普通的墨绿色,一副极不引人注目的外形,圆又不正圆的身躯,身上还长着几根不深的线条,下身是一根粗细不等的长足。荷叶,真的很平凡。

可是,荷叶又是极不平凡的。

满池荷花,如果没有荷叶的默默守护,她怎能开得如此亮丽?或许早就花容失色了。如果没有荷叶的衬托,荷花又是何等的枯燥无味?如果没有荷叶的支持,荷花也是何等的寂寞?

时光匆匆,荷叶的一生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为荷花做嫁衣,即使这样的平凡,也不会抱怨!

荷叶,我要高声赞美你!

小草

初春,万物苏醒,一派盎然生机的景象。

在山的那头,一批小生命破土而出,钻出泥层,一个个萌芽的小种子伸出了嫩绿的叶子,青青的,为初春增添了丝丝绿意。那份清新的绿,可爱的绿,成为春天的一景。

我不禁对小草产生了一种浓浓的情意。我是喜欢小草的。其实不只是因为它的绿得可爱,尤其是它的那一份对春天的执着,那一份顽强的生命力,给予了我希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古代诗人白居易也深爱着小草,深爱着它的顽强生命力。你看,小小的枝干,小小的叶子,却努力地向上生长。即使是在悬崖峭壁,它仍然找到生存的路口,喝着阳光的甘露。

我爱小草那份绿意,更爱它的顽强生命。因为它给予了奋发向上的动力。我要高声赞美小草!

爬山虎

我高声赞美爬山虎。

爬山虎是力争上游的永不死者。它碧绿的叶子,长长的,两边缝满轮齿,一条略带**的茎,把密得没有缝隙的叶子连串着。

春天来了,它的不死之身发出嫩嫩的芽儿,它的千足伸张出来,深深地扎在土地里,默默地茁壮成长。

爬山虎的千足深深地扎根在土层当中,还会开出浅**的小花,发出淡淡的清香。

爬山虎既平凡又不平凡。

秋天,爬山虎逐渐枯萎,像红花草翻进土地里,化成绿肥,给大地提供养料。

隆冬,那叶子更见碧绿,在狂风暴雨中伸张着碧绿的身躯,与严冬并肩作战。

我喜欢爬山虎,我要高声赞美它!

落花生

落花生是我喜爱的植物。它那平凡中的不平凡,更让我敬佩!

落花生的枝干是笔直的,根须埋在泥层的深处。根须长得很丰盛,比叶子还多呢!

春天,人们把落花生种子洒在地上,种子默默地生长、破土而出,长出一棵棵的幼苗,在阳光的普照和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到了秋天,粒粒落花生的壳里,长满了丰腴的花生米,放在锅里煮熟,晒干它,那种香气洋溢四处,真是好极了!我们平常吃的食用油就是以它作原料的。

然而落花生的美不止于此,内在精神更让人敬佩。它的果实深埋地下,储蓄能量,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生,极像日日夜夜为祖国输送人才的人民教师。

难道你说落花生不美吗?不值得我们敬佩吗?它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永远铭刻我们的心中。

梅花

我家门前的小河旁种了一棵婷婷玉立的梅花。

春天到了,梅花开始长出小小的嫩芽。日复一日,嫩芽变成了一片嫩绿的小叶子,挂在枝头上。它的茎呈灰色,在岁月的磨炼下,它逐渐长大。根须深深地扎在土层深处,无论风雨怎样吹打,它依然守卫着自己的家园。

夏的热情,秋的清爽,梅花长得更高了,更大了,更可爱了。

冬天,冷意不断疯长,百花凋谢了,可梅花依然茁壮成长。面对寒冷,梅花毫不避易,坚强地与暴风雪斗争,因此诗人的笔下就多了一种赞颂的意象。

梅花最漂亮的时候就是开花,树上像镶了一颗颗粉红色的钻石,美丽极了!它的花小小的,花瓣中长着几根小小的花蕊,更像皇冠。走近那花,用鼻子嗅嗅,它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梅花是那么美丽,它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梅花,你爱你!

树皮

它并不起眼,没有叶子的绿色,更没有花朵的鲜艳美丽,但它还是在默默地奉献。它就是树皮

树皮,没有漂亮的外表,皮肤粗粗的,甚至长满斑点,用丑陋来形容也不会太过分。可是你千万不要小看它,在它的身上透着一种崇高的情怀。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走到树下,看到一棵树的树皮被剥夺了,树叶黯淡无光。再看看其他的树,虽然身上披着斑斑点点的树皮,树却长得很健壮,绿绿的叶子,红红的花朵,让人赏心悦目。

其实,树皮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养料,由树皮慢慢地传送到绿叶和花朵的。有了养料,绿叶才绿得可爱,花朵才开得美丽。可是很多人往往只欣赏绿叶和花朵,却忽视了一直在默默奉献的树皮。

是的,树皮并不名贵,也不美丽,难以得到众人的欣赏,但它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那慷慨无私的品质不值得我们歌颂吗?

竹树

竹树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植物。我爱竹树!

春暖花开,百花争艳,竹树却无意争春,只是默默无闻地扎根泥层。竹笋顶着还略带凉意的春风准备钻出土地,它是那样的矮小,那么不惹人注意。可是它从来不自暴自弃,吸收大自然赐给它的雨露和阳光,逐渐长大。

竹树活得很潇洒,从不旁逸斜出,似乎要与天公试比高,一直往上生长,一般来说有五六米高。不要看它如此高,可是体重不惊人,因为它全身都是空空的。表皮还有些许的毛粉,全身分为很多段。竹叶绽放在枝头,一般呈长形,它们紧紧靠在一起,高高飘扬,甚是美丽。

竹树只要有泥土就可以生长。它们非常团结,紧紧靠拢,一簇簇的,不会独自生长在某一个角落。

竹树,笔直的枝干,靠拢的叶子,给予我很多很多人生的处世哲理,我有什么理由不爱你呢?我要高声赞美竹树,更要学习竹树那种美好的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885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