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第1张

双相情感障碍,俗名也叫“躁郁症”,是一类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的精神障碍,心情一阵晴天,一阵阴天。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以下简称DSM -V)中,双相情感障碍被归入“双相及相关障碍”这大类中,并细分为:双相I型障碍、双相II型障碍,在该大类下的还有环性心境障碍、物质/药物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其他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未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平常所说的双相情感障碍则包括双相I型障碍和双相II型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有哪些临床表现?

人人都有喜怒哀乐,但是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他们的一些情感被放大,导致出现精神疾病。要想认识双相情感障碍,首先我们需要理清以下几个概念:

躁狂:躁狂的主要表现为“三高”,即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患者感到轻松愉悦、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就像置身于天堂。DSM-V中对于躁狂症状的时间标准是至少持续一周,且存在于每天大部分时间内。

轻躁狂:比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轻,其病程、严重程度和社会功能损害水平尚未达到躁狂的诊断标准。DSM-V中对于轻躁狂症状的时间标准是至少持续4天,且存在于每天大部分时间内。

重性抑郁:与躁狂相对,抑郁的主要表现为“三低”,即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患者多有无用、无助、无望的感觉,对任何活动缺乏兴趣,不能从中获得愉快体验,就像活在地狱中一样。DSM-V中对于重度抑郁症状的时间标准是至少持续存在两周,且存在于每天大部分时间内。

双向情感障碍很多人都称之为“天才症”,但是我觉得这不算是病,只不过是在感情上比较敏感罢了。

我们来看一看双向情感障碍的定义是什么,双向情感障碍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分为两个不同的极端,对于一些受到这种情感折磨的人来说,自己的生活仿佛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样,就像是黑与白的两个极端,有时候会莫名的开心,有时候会极度的压抑。

造成双向情感障碍这种情况也是分为三种原因,第一种就是来自于自身的家庭,双向情感障碍有很多人都是因为家庭的因素,也有可能是因为家庭成员当中,本身就有人是有这个症状的,所以会遗传给自己的孩子。

也有可能是因为离异家庭、父母分居、自己独居、家庭环境不和谐等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当然除了家庭的原因,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来源于社会和自身的因素。

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如果负情绪莫名的增加,并且使得自身的压抑感总是蓬发,对于生活中的一些负能量的事情过于在意,就会让自己产生双向情感障碍这件事器,也会让自己烦躁起来。

而从自身的角度去讲的话,就是双向情感障碍是与中枢神经传递有关的,其中也包括作息时间等情况导致的,内分泌的紊乱也会让双向情感障碍发生的概率增加。

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一种情感上的经历,只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就会很容易解决这些事情,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对于自身永远充满希望,对于自己的未来来说,要保有着动力。

这才是一个正常人才会有的心态。如果你一直都不会对于自身产生希望,那么你的人生永远都是灰蒙蒙的,不会有变化。

双相障碍(BipolarDisorderBP)也称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

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

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码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在心境障碍的长期自然病程中,始终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实为少见(约1%),且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人格、生物学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相似。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大。

双相隐碍发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而以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影响中枢神经信息传递过程等,导致躁狂和抑郁等情感症状出现。

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为30%~34%,90年代则上升到55%~78%(Angst,1999)。Goodwin等(1990)报道双相I型患病率为1%,双相I型与Ⅱ型合并为3%,若再加上环性心境障碍则超过4%。双相障碍发病年龄高峰在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男女性别间患病率相近。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内尤其容易发生自杀。有资料显示,本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较一般人群增加20%,约40%的患者同时合并有物质依赖。可见,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心身健康的精神障碍。

目前,我国对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问题还缺乏系统的调查。从现有资料看来,我国不同地区双相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得到的患病率相差悬殊。

如中国内地12个地区(1982)协作调查发现,双相障碍患病率仅为0042%(包括仅有躁狂发作者)。而台湾省(1982-1987年)在07%~16%,香港特区(1993年)男性为15%、女性为16%。同为华人地区,台湾与香港较接近,但较大陆高出约35 倍。

这种差别虽可能与经济和社会状况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学的差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703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