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及提分技巧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及提分技巧,第1张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及提分技巧2017

 高考近在眼前,如何合理利用时间使高考备考达到最好的效果,是广大考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阅读理解所占高考英语分数比例是比较大,因此想要稳定高考英语成绩,就要提高阅读理解的解题能力,下面为各位同学整理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及考试分析。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及提分技巧的知识,欢迎阅读。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考试分析

 一、阅读理解考什么和怎么考

 从以上统计中我们看出 ,高考对考生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速度上是有要求的 ,而且这一要求在逐年提高。从目前的统计数字看 ,高考阅读量还有提高的余地。最新的高中课程标准对合格高中毕业生阅读外语速度的要求是每分钟 70 - 80 个词。

 其次 ,阅读理解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也更加多样化 ,更贴近生活。每份试题中至少有十几个单词标中文注释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课本里没有出现过的词需要学生从文章的上下文中去猜词义。另外 ,近几年来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中增加了“搜寻信息”的考查内容。例如 ,1996 年试题 E阅读给出了 3 个赛事的通知 ,其后的第 70 小题就是这方面的考查内容:If youwant to find something to do for Saturday afternoon ,which telephone number will you call 总的来说 ,高考英语篇章阅读理解试题对

 考生提出了如下的能力要求:

 1丰富的英语词语知识和巩固、扎实、熟练的英语语法知识。

 2综合运用各项英语基础知识和阅读技巧 ,进行快速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3正确的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技巧及合理的阅读速度 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 70 - 80wpm 。

 4正确分析认识文章结构 ,理解各段落、各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表达的方法。

 5良好的学习品质 ,敏捷的思维活动 ,正确的思考习惯。要求学生善于捕捉信息 ,理解深刻 ,推导合理 ,判断准确。

 6丰富的阅历 ,广博的知识 ,多样的背景知识。

 阅读理解的能力要求 ,主要是通过短文后的多项选择试题进行检测的。总体来说 ,其能力要求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 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意图;b 理解主题思想 ,进行总结概括;c 理解文章中所提供的细节 ,其中包括词义、句义和段落大意。d 透过表面文字 ,挖掘和理解文章的深层次含义。通过分析对比 ,总结归纳 ,推理判断等诸项思维活动 ,推导隐含的寓意。从历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这种能力要求反映在多项选择题中 ,可分为:1 认定事实 ,理解主题;2 理解文章中所提供的细节 ,综合概括并推导结论;3 推理判断 ,联想猜测 ,辨别语气;4 理解人物性格 ,识别图形等。如果把这些试题的考查内容概括起来;基本上分为4 类试题: ①猜测词义试题: ②理解认定事实试题 直接理解和语义转换理解 ; ③归纳概括试题; ④推理判断题。

 二、历年高考的阅读理解分析

 阅读中的难点主要可以分为 3 类:生词、长而复杂句子、英美文化障碍。

 (1) 猜测生词词义:阅读中碰到生词时,首先应根据句子的意思判断出此单词的词性及其感情色彩和其在句子中所充当的成分;然后根据我们平常所学的构词法知识,联系上下文和平时积累的常识,来推测这个单词的意义。并且猜测单词时,没有必要猜测出其准确的意义,只要能猜出其大概意义即可。

 ① 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我们所学过的构词法主要有 3 种:派生法、转化法和合成法。

 Most seaweed is red and brown in color (seaweed由sea与weed合成,意为“海草”)

 Invariably the background was the same (invariably由in + vary + able + ly 构成,意为“不可改变地”)

 You’ll be punished if you desert rubbish everywhere (desert 由名词 desert 转化而成,意为“丢弃”)

 ② 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猜测词义:我们可利用定义、解释、重述、用途、同义词、反义词、同义结构、反义结构及逻辑关系来猜测单词。

 Insects would make it impossible for us to live in the world; they would devour all our crops and kill our flocks and herds (由 devour 与后面动词 kill的并列结构得知 devour 意为“毁坏”)

 Wood and skins have easily rotted away, but stone doesn’t decay (根据 but 的反义结构可知 decay 意为“腐烂”)

 ③ 根据常识猜测词义:我们可根据所学的知识及生活经验来猜测单词。

 His name was Napoleon Bonaparte, and he finally became Emperor of France (由常识“拿破仑是法国的皇帝”可知 Emperor 意为“皇帝”)

 Modern alpinists try to climb mountains by a route which will give them good sport (由句子的'意义可看出 alpinist 意为“把登山作为体育运动的人”)

 (2) 分析理解长而难的句子:英语文章中,有时为了使表达准确、语言严谨,往往采用插入语、分隔结构、倒装结构、同位结构、省略结构、分词结构及 it 的句型再加上并列复合句、主从复合句,使句子很长而结构纷繁复杂,给阅读理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然而,考生们不要慌张,对于这类句子应从句子的层次入手,先抓主句的主干,即:主、谓、宾、补、状,再理清其枝叶,即从句及其他修饰成分。如:

 It is animals and plants that lived in or near water whose remains are most likely to be preserved, for one of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preservation is quick burial, and it is only in the seas and rivers, and sometimes lakes, where mud and silt(淤泥) have been continuously deposited(沉积), that bodies and the like can be rapidly covered over and preserved

 这个句子是由 and 连接两个强调句型的并列句。第 1 个并列句子的主句为:It is animals and plants that lived in or near water,它的后面带了一个原因状语从句:for one of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preservation is quick burial,而句子中whose所引导的句子是一个定语从句,隔位修饰前面的animals and plants 而不是 water;第 2 个并列句子的主句为:it is only in the seas and rivers, and sometimes lakes that bodies and the like can be rapidly covered over and preserved,而 where 所引导的句子为定语从句,对前面的the seas and rivers, and sometimes lakes 进行修饰。

 通过上面的分析,这个长而复杂的句子也就不难理解:那些它们的尸体很可能被保存起来的动物和植物正是生活在水边或水里,因为,被保存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被迅速掩埋;也只有在海里或河里,有时在湖里,这些地方由于泥沙不停地沉积,尸体及此类东西才很快被掩埋,从而得到保存。

 (3) 消除英美文化障碍:虽然,对英美文化的了解是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过程,但是,对于具体的文化障碍,我们可以从上下文的语境中去理解,或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或用生活的常识加以分析理解。如:

 These days, it is differences in national regulations, far more than tariffs that put sand in the wheels of trade between rich countries (大家知道,自行车轮胎若粘满了泥沙,车就不能前进,那么,put sand in the wheels of trade 就意味着“阻碍贸易的进行”)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一、根据文体特征,快速抓住要点

 在上一节的知识必备中,我们讲到了英语中各种不同文体的特征。考生在英语考试中,就可以运用这方面的知识,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的写作方法,迅速提取文章的信息。

 二、紧抓主题句,快速理解全文

 无论是读书,还是看报纸,我们首先见到的就是一篇文章的标题。标题往往是文章中心的高度浓缩;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纲,统帅全文。它是我们藉以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的窗口。一般说来,我们只要读懂了标题,就基本上把握了文章阅读理解方向。

 英语文章一般是按“总—分—总”这样一种思路来写的,也就是说,文章的第 1 句或第 2 句 多半为“总写”,为文章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后面的文字就围绕它展开论述;而最后一句(尾句)或倒数第 2 句,就是在论述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或发出感慨。同样,往往每一段的第 1 句 又为这一段的主题句;末尾的句子又为这一段的结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考生可以从首尾句入手,推测全文的内容,从而迅速理解全文。当然,有些文章的主题句并不在句子的首、尾,而在文章的中间;有的文章甚至没有主题句,这就要求考生灵活处理。

 三、快速浏览全文,抓住事实和细节

 事实是作者的思想和观点的有力证据,是作者所写文章的重要依据。而细节是使文章连成整体的主要手段,是使文章充满活力的重要方式。换句话说,事实和细节是文章的血和肉。不论事件多么惊人,也不论观点如何新奇,若没有事实和细节,这篇文章就显得空洞无力。高考中,很多问题就是考查考生对事实和细节的把握,因此,考生在了解了文体特点和通过文章首尾句掌握了文章的中心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必须快速浏览全文,抓住文中的事实和细节。并且在浏览的过程中,考生应根据短文后面的问题和选项,将与之有关的事实和细节用笔一一画出,且标明其题的序号,以便研究答题。

 四、抓住相关词语,快速弄清作者的思想

 相关词语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关键词,即名词、动词、数词和形容词等实词,根据这些词语就能够看出句子或文章的主要内容;其二是信息词,即情态动词(may, must, can, have to等),副词(yet, however, therefore, otherwise,carefully, seriously 等)、连词(but, while, though, if 等)等虚词和短语(as if / though, on the contrary, by contrast, even if / though, in spite of 等),根据这些词语就能够推断出文章中人物的精神状态或作者的目的、意图、观点、立场、态度及文章的逻辑关系。

 五、研究 重点,突破难点

 在阅读过程中,碰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时,考生不必惊慌,而应冷静头脑,对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从而进行难点突破。因为高考中的阅读毕竟是一种信息性的阅读,只要能提取正确的信息就足够了,因此对于那些不影响阅读的问题,就不必理会。只有当它们影响了对句子或文章的理解、特别是当它们影响问题的解决时,我们才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这些难点进行研究,加以分析、解决。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提分指导

 一、如何备考

 在考试前的最后几个月里是综合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但是如果基础知识仍然漏洞百出 ,就谈不到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最后的几个月一定要两手一起抓:

 1 狠抓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 ,每个同学都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了基本估计 ,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什么地方。之所以它们仍然是弱点 ,往往是因为害怕困难 ,不愿意下大功夫去解决这个问题。外语的学习特点就是知识比较零碎 ,需要背和记的东西比较多 ,只要你肯下工夫 ,没有学不会的。

 2 加大阅读的练习力度阅读是语言的输入过程 ,是学习的过程 ,是培养语感的过程。现在的高考命题一再强调加强对语篇的考查 ,因此阅读理解的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读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文章 ,在高考中遇到生词多的文章就不会发慌 ,心态稳定是考试时正常发挥的关键。平时的阅读中可以复习到课本上出现过的单词 ,还可以学到这些单词在不同的文章中的不同用法 ,为做其他题型的题目时打下基础。因此做每一篇阅读文章都需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做题调整做题思路;二是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和掌握词的灵活用法。胡国燕:北京市英语特级教师。北京实验中学外语教研组长、西城区兼职教研员。曾荣获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西城区第一批中学外语科带头人、北京市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全国优秀外语教师等光荣称号。她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市、区教育科研论文的一、二等奖。

 二、如何提高阅读理解成绩

 首先应该找出阻碍你正确理解文章的是什么才能解决问题。可能成为阅读理解障碍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a 单词:单词掌握不好 ,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至少影响阅读的速度。

 b 句型不熟:高中学习的任务之一就是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同样的意思。

 例如:

 It’s time for class = It’s time to have class= It’s time that we have class

 Not all the students like sports = Not every student likes sports

 When he heard the cry for help ,he ran out immediately = Hearing the cry for help , he dashed out = On hearing the cry for help ,he ran out at once

 c长句子:有些同学从句掌握的不好 ,遇到长句子 ,尤其是从句中套从句的句子 ,读起来比较困难。

 如2000 年高考试题阅读理解的第三篇:“Decision - think - ing is not unlike poker ──it often matters not only what you think ,but also what others you think and what you think they think you think”在这一段 30 个词的句子中think 出现了七次。往往需要读几遍才能读懂这样时间就用的比较多 ,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 ,就会出现没有真正看懂而不得不做题的情况因此 ,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就显得非常重要。

 d 平时训练:平时训练对自己要有一定的要求。阅读文章的长度 ,生词量等方面应该与高考的要求基本一致。至少不能低于高考的难度。在阅读的速度上也应从严要求自己 ,否则不可能在高考时正常发挥。

 e 发现自己经常易犯的错误 ,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

广东高考英语科目总成绩计算方法是笔试成绩×13÷12+英语听说考试成绩,英语听说考试成绩是英语听说考试卷面分÷3(四舍五入取整)。

广东新高考各科分数计算方法

语文、数学、外语,每科目满分150分。

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每科目满分100分。物理、历史科目按考生卷面分计入高考文化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按考生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文化总成绩。

体育术科、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书法术科、舞蹈术科、广播电视编导术科满分值各为300分。

外语选考英语语种:英语科目总成绩:笔试成绩×13÷12+英语听说考试成绩(四舍五入取整);英语听说考试成绩:英语听说考试卷面分÷3(四舍五入取整)。

2021广东新高考录取原则

1、投档后,院校按院校专业组投档结果进行专业录取,录取办法由院校在招生章程中公布。

2、当考生所填专业均已录满时,院校依据考生填报的是否服从专业志愿调剂情况进行专业调剂录取。专业调剂录取只能在考生被投档的院校专业组内未录满专业中按院校录取原则进行调剂录取。

3、因不服从专业志愿调剂,不符合专业录取条件(身体条件、文化课成绩、单科成绩等要求)不能被录取的考生,由院校作退档处理。

4、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综合评价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线按照普通类(物理)、普通类(历史),参照往年文理科类本一或本二批次院校招生计划比例分别划定。主要用于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综合评价等特殊类型招生以及其他有相应文化成绩要求的院校(专业)招生录取参考。

大部分地区高考英语满分150分,听力30分;阅读理解40分;英语知识运用45分;写作35分。全国卷、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上海卷高考英语满分是150分。高考改革保持统一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以参加两次英语科目的考试,取最好一次的成绩计入高考分数。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

高考英语答题窍门

完形填空。完形填空-定要有一读,即先通读全文,不可一遍就做题, 先读一遍通晓主旨大意,再有二读即细读,然后才能筛选每个选项的四个单词,技巧方面,可以由单词在句中的位置判断词性再加以选择,也可以根据作者的情感态度排除选择,比如四个选项有三个是消极情绪的单词,那么就选择剩下一个积极情绪的单词,还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提示来选择,这就更体现了一读的重要性。

语篇填空。语篇填空的技巧在于思维的缜密,要学会转弯,每个空的设置都可能会有”拐弯之处”比如填名词要考虑单复数,形容词要考虑是否变成反义词,动词填空要考虑用什么时态等等,还要注意没给词根的裸填范畴,仅限于连词代词等。短文改错。认真仔细是技巧,做此题争取一遍答案全出,考试时不要在此浪费过多时间,一般一遍挑出多少就是多少,若一遍未选全, 仍需补充以增加得分概率。建议大家坚持高考的811原则,即8处改, 1删1增,同时需注意,由于高考需考察的覆盖面大,在改错中一个知识点不会反复考察,如果考了时态,大家接下来就应换个角度,在别的方面寻找错。

高考英语注意事项

1、听力部分要顺着听下去,不要因为一道题听不懂就放弃了后面的题目。

2、阅读理解部分要全篇通读,并仔细解答,看看答案是否符合愿意。

3、任务型阅读部分要观察仔细,对准目标源,然后再下笔解答。

4、作文部分要审题仔细,能打腹稿的先打一下腹稿等。

论述:如何理解高考英语写作题的评分标准

本文也适用于高中英语教师。

一般来说,写作题的高考评分标准包含评分原则、内容要点、给分范围及要求、说明和参考范文五个部分。其中内容要点以及词数、标点、书写等方面的原则比较容易理解、操控和落实。但“评分时,应该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上下文的连贯性和语言的得体性”等评分原则,“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有些许错误,但为尽力使用较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所致,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份,使全文结构紧凑”等给分要求、以及“对紧扣主题的适当发挥不予扣分”等说明,相对比较抽象,不易捉摸。

一、 如何理解“应用了较多的词汇”

这里所说的“词汇”,可以从高级词汇的使用、同义词的使用、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理解:

(一) 高级词汇的使用

评分标准第五档次的要求中提到,“词汇方面有些许错误,但为尽力使用较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所致”。这里所说的“高级词汇”,指的是大纲中没有列入或没有识记要求,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出现比较频繁的词汇,比如frustration, awkward, awfully, concern等词,都可以算作是“高级词汇”。考生若能够适当地运用一些高级词汇,定会给评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1 I can’t find any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换作高级词汇:I can’t find any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2 The pet dog is so lovely that almost everybody likes her (换作高级词汇:The pet dog is so cute that almost everybody likes her)

3 The question is really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换作高级词汇:The question is really confusing)

4 He had to face all the possible difficulties (换作高级词汇:He had to cope with all the possible difficulties)

(二) 同义词的使用

英语中有些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比如interesting, clever等,在表达时大家都很喜欢用,这样很容易令文章入千人一面的窘境中。但如果我们能够使用它们相应的同义词,就可以做到与众不同,给评卷者带来清新的感觉。例如:

1 It will be very interesting (换作同义词:It will be a lot of fun)

2 He was so clever that he could count all the way up to 100 at one year old( 换作同义词:He was so smart that he could count all the way up to 100 at one year old)

3 Last summer I visited New Jersey with my parents (换作同义词:Last summer I toured New Jersey with my parents)

(三) 适当利用短语取代单词

总体而言,使用短语的难度比单词要大一些,因此适当运用短语更能显出作者的功力。例如:

1 Suddenly I had a good idea (换作短语:Suddenly I came up with a good idea)

2 Take a moment to see what is happening around you (换作短语:Take a moment to see what is going on around you)

3 Everyone should do his or her best (换作短语:Everyone is supposed to do his or her best)

二、 如何理解“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

固定句式(如感叹句、复合结构、强调句型等)、定语从句、现在分词短语等都属于较复杂的语法结构。这些结构的正确使用,可以使文章的语言充满层次感,从而较好地反映写作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 使用固定句式

1 She was robbed of her purse but she had no time to call for help(使用before one can do sth结构:She was robbed of her purse before she could call for help)

2 The environment will never improve until everybody takes care of it (使用倒装结构:Not until everybody takes care of it will the environment improve)

(二) 使用现在分词结构

现在分词结构可以表达伴随、原因等状语,因此几乎在任何文章中都可以用得上。现在分词短语可以使句子的表达更加简洁、生动,而且也使前后两个动作的衔接更加紧密。例如:

1 Nowadays, we can easily travel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and this bridges the gap among different races or cultures (换作现在分词短语:Nowadays, we can easily travel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thus bridging the gap among different race or cultures)

2 People worked together on the assembly line(换作现在分词短语:People worked together on the assembly line, moving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三) 使用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的使用,不仅能使上下文更加流畅,也同时能充分展示写作者运用较复杂的语法结构的能力。例如:

1 My favorite living writer is Roddy Doyle I think he is a genius (使用定语从句:My favorite living writer is Roddy Doyle, who I think is a genius)

2 My aunt bought me a book The title of the book is All about USA (使用定语从句:My aunt bought me a book, whose title is All about the USA)

三、 如何理解“上下文的连贯性”

评分标准指出,书面表达应该注意“上下文的连贯性”,并能“有效地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份,使全文结构紧凑”。这里说的连贯性,就是指通过连接词(包括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和连接性副词)、非谓语动词短语等语法成分,使两个或多个意义相互关联的事情或观点在同一个句子内得以表达,从而使整个段落或篇章浑然一体,连贯流畅。

(一) 连接性副词

连接性副词也被称为过渡词。它们的位置一般以句首居多。连接性副词承上启下,能够令读者对后续的句子产生心理上的期待和准备,因此整个篇章会因它们而紧凑连贯。常见的连接性副词有:also, furthermore, in addition, additionally, hopefully, meanwhile, however, instead, in other words, in brief, in a word, in my opinion, on the whole等等。例如:

1 We have many things to do We believe we can finish before the day is over (使用连接性副词:We have quite a lot to do Hopefully, we will be able to finish before the day is over)

2 The boy comes from a poor family The boy does very well in his studies The boy plans to work his way through college (使用连接性副词:Even though he comes from a poor family, the boy does very well in his studies; furthermore, he plans to work his way through college)

(二) 使用从属连词

常见的从属连词有after, as, when, while, as long as, as soon as等。例如:

1 You work hard and never give up You will succeed in your studies (使用从属连词:So long as you work hard, you will succeed in your studies)

2 The teacher came in the students were quiet (使用从属连词:The students were quiet as soon as the teacher came in)

四、 如何理解“语言的得体性”

评分标准要求考生应注意“语言得体性”,就是要求在表达时根据说话的对象、时间、地点、场合等因素来选择使用恰当的英语语言。

(一) 体裁和题材对得性的要求

不同体裁和题材的文章有不同的用语要求。比如,书面通知中就不适合用“I will tell you a piece of good news”或“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等句子。这些句子只有在口头通知中才算得体的语句。

2003年高考的书面表达要求“你”给一位外国朋友回信,介绍“你”帮他找的一套出租房。相当一部分考生没有理解“你”与说话对象的关系,所以话语中没有给对方提出异议的余地,叙述的方式和口吻上缺乏礼貌性,像“The house is very suitable for you”等语句显得相当主观,若改为“Do you think it is suitable for you If not, I will try again”就比较得体。

另外, 英语中还有正式语和非正式语,书面语和口头语之分。写作前,还应该认真分析题目的体裁,根据不同的体裁,确定用语的类别。正式用语或书面语的句子结构严格遵循语法规则,所采用的单词使用频率不是很高,比如:permit, inform, discover, depart等词都属于正式用语;而非正式用语或口头用语则较多地使用短语,所采用的单词使用频率高,也比较短。比如let, tell, find out, leave等等。费正式用语也经常使用简略语或缩略词。

(二) 文化和思想内涵对得体性的要求

只有了解社会、历史、文化、政治及思维习惯等因素对语言的影响,才能使选词更贴切、更得体。例如:

1 People who live on the farm can hear cocks’ crow every morning (rooster 和cock 都可表示“公鸡”,但cock通常听起来比较粗鲁,所以应把cock改为rooster才比较妥当。)

2 Because he was ill, he had to stay at home yesterday (本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因为他病了,所以他不得不呆在家里”。汉语思维中常常是先原因,后结果,而英语则刚好相反。所以句子应该改为:He had to stay at home yesterday because he was ill)

五、 如何理解“紧扣主题的适当发挥”

所谓“紧扣主题的适当发挥”,就是指在合乎情理、合乎规范、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添加一些要点中没有提及的信息。请看2003年全国高考的一篇优秀考场作文(节选):

I am very pleasant to learn that you will come to China to study Chinese I have found an apartment for you The apartment is on the third floor of a six-storeyed building, which is located on a  quiet tree-lined street—Fangcao Street It is only one bus stop away from Jianxin Chinese School, where you are planning to study this summer The apartment has a bedroom, in which there is a comfortable sofa, a desk  for office and  a single bed Inside there is a bathroom and a kitchen The apartment occupies an area of 25 square meters The rent is 500 yuan per month I hope that the apartment will meet your expectation

出开头和结尾外, 本文适当发挥的地方有五处(见文中标注),都是稍加扩展又立即收题,而且无一例外都是定语。这些信息的添加,不仅增强了文章的个性,而且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可见信息的添加不能旁逸斜出或标新立异,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突然增加一些出错的机会。

详情请参考:http://www51gaofencom/forums/viewtopicphpf=3&t=4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424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