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短篇小说《晚会》表达的感情及含义是什么?

莫泊桑短篇小说《晚会》表达的感情及含义是什么?,第1张

是讽刺的情感。

对附庸风雅、攀附名人、想结识名流的虚荣心的人的一种无情嘲笑和奚落。

作者简介:

全名居基·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是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莫泊桑于1850年8月出生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狄埃卜城附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祖辈都是贵族,但到他父亲这一代时没落了,父亲做了交易所的经纪人。他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爱好文学,经常对文学作品发表议论,见解独到。莫泊桑出生不久,他的父母由于经常闹矛盾而分居了,他和母亲住在海边的一个别墅里。幼年时的莫泊桑喜欢在苹果园里游玩,在草原观看打猎,喜欢和农民、渔夫、船夫、猎人在一起聊天、干活,这些经历使莫泊桑从小就熟悉了农村生活。从童年时代起,母亲就培养他写诗,到儿子成为著名作家时,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学顾问、批评者和助手,所以他的母亲是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师。另一位为莫泊桑走上文学道路打下基础的是他13岁在卢昂中学学习时的文学教师路易·布耶。路易·布耶是一个著名的巴那派诗人,他经常指导莫泊桑进行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

1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到巴黎入大学学习法律。这一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在军队中,他亲眼目睹了危难中的祖国和在血泊中呻吟的兵士,心里十分难过,他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1871年,战争结束后,莫泊桑退役回到巴黎。

1878年,他在教育部工作之余开始从事写作。那时,他的舅舅的同窗好友,大文学家福楼拜成为莫泊桑文学上的导师,他们两人结下了亲如父子的师徒关系。福楼拜决心把自己创作的经验传授给莫泊桑。莫泊桑非常尊重严师的教诲,每篇习作都要送给福楼拜审阅。福楼拜一丝不苟地为他修改习作,对莫泊桑的不少作品表示赞赏,但劝他不要急于发表。因此,在70年代里,莫泊桑的著述很多,但发表的却很少,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他以《羊脂球》(1880)入选《梅塘晚会》短篇小说集,一跃登上法国文坛,其创作盛期是80年代。10年间,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1883)、《俊友》(1885)、《温 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1889)、《我们的心》(1890)。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国的黑暗内幕内阁要员从金融巨头的利益出发,欺骗议会和民众,发动掠夺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国主义战争;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的荒*无耻。莫泊桑还创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左耳>,把感情写的很缠绵,很模糊,但模糊中还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紫川>,老猪的成名作,一个伟大天才,但在感情方面很BC,他很用心的去爱,第一个爱人离她而去,终于找到自己最后的最爱,但是还永远不能在一起

<诛仙>,很感人的爱情故事,主角从一个懦弱的小男人成长为一个爱情守墓者,我很佩服他

这些都是我看着不错的,建议你去看下

《我的叔叔于勒》,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最著名的小说名篇之一。这篇文章主要通过“我”一家人在去哲赛尔岛途中,巧遇于勒经过,刻划了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穷于勒的时候的不同表现和心理,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态情形。

《狼》最后一段文字运用了论论的表达方式。在文中有点明中心的作用。同时告诫人们做人不要像狼一样,为自己的利益,使出狠毒的手段攻击他人。

《狼》最后一段文字:”狼亦黠(xiá)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白话译文:狼也真狡猾啊,而一会儿两只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扩展资料:

《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启发

面对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狡猾,终归要失败。也告诉我们道理:面对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表面上指的是新媳妇被子上的百合花,更深的层面表示了以新媳妇和通讯员为代表的军民的纯洁高尚的情怀,寓意着军民之间开着一朵纯洁的花,表现了军民之间纯洁的感情。

《百合花》是茹志鹃创作的短篇小说,首发于《延河》1958年第3期。

小说以解放战争为背景,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赞美了小战士平凡而崇高的品格。

《百合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2、学会用心理活动、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过程

1、展示教学目标。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茹志鹃,女,1925年参加新四军,1955年转业到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1958年3月,在《延河》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

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各那时的同志关系”。

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3、学生阅读作品,梳理文脉

师:文章写了哪几个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

生:“我”、小通讯员、新媳妇。

生:送“我”去前沿包扎所、借被子、通讯员员救人牺牲,新媳妇献被子。

师:好,下面谁能来概括一下本文的主旨?

生:“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百合花象征了军民间纯洁的感情,赞美了普通人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与热爱。

师:概括得很好。这是文章的主旨。下面我们来看,文中出现了三个主要人物,“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线索人物。

师:对,“我”是整个故事的目击者。“我”对小通讯员的情感前后是否有变化?文中找出原句为证。

生:“生起气来”----“发生了了兴趣”----“从心底爱上了这个个傻乎乎的同乡”----怀着崇敬的的心情怀想他。

师:“我”眼中的小通讯员是怎样一个人呢?

生:腼腆、淳朴、勇敢、热爱生活、善解人意。

师:那“我”眼中的新媳妇呢?

生:害羞。

师:就此一条吗?新媳妇和小通讯员有——三次相遇,找出第二次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讨论新媳妇为何开始不肯借而后来肯借了,从中再看人物形象。

学生举荐一男一女两同学分角色朗读,提议女生读得太快,不合人物性格,换一女生,略带羞涩,读完后学生鼓掌。

生:新媳妇初到一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她害羞、腼腆,但她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从文中她总是“笑”可看出来。起初不肯借被是不舍,“这是她唯一的嫁妆”,但她又是深明大义的,故最终她还是借了。

生:我认为她与小通讯员的性格还有一共同点,即封建意识。不肯借是因为若把被子借给一陌生男子,怕丈夫回来责怪,这和小通讯员的“男女授受不亲”是同出一理!但“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故还是借了。

师:这就是思考,这就是言这有据的“一家之言”的创新!下面请大家从文中勾勒原句,具体来看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

生:勾勒原句。细节描写、语言、肖像描写、心理活动。

老师小结:

作者擅长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参照板书“我”对小通讯员情感的变化),这就由远到近,由淡到浓,由表及里地刻画了小通讯员这个人物形象。

《罗生门》是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1915年11月发表于杂志《帝国文学》上。故事是引用古典民间文学《今昔物语》中“罗城门登上层见死人盗人语第十八”的部分情节,加上作者的想像完成的。

背景地

罗生门在日文汉字中是“罗城门”之误写,原来的意义是“京城门”,指的是7世纪日本皇都所在平城京及平安京的首都城的正门,后来日本皇室衰落,天灾内乱频仍,罗城门因年久失修,成为一个残破不堪的城门,也正是这篇小说的背景地点。

故事大纲

平安时代后期有一位被主人解雇的武士,傍晚在“罗生门”城楼,考虑是否要偷窃维生或是充满道德地饿死。他看见一个老太婆正在拔取城楼上一具无名女尸的长发,准备编织成假发变卖换钱。武士便出面抓住这个老太婆,责问她亵渎尸体的行为。老太婆辩称这个死人生前把蛇肉假装成鱼肉骗人维生,并认为“自己也是为了维生才拔掉死人的头发”。这位饥肠辘辘的武士听到这些话,心中一念,“大家都想求生存不是吗?”,转眼间变成强盗,他打昏了老太婆,剥去她身上可以变卖的衣服,趁著天黑逃离现场。整个故事以“罗生门”的特殊场景,描写充满自私的人性,同时反映出人性丑恶的一面。

衍生作品及影响

1950年黑泽明所拍摄,并赢得1951年威尼斯**节金狮奖的**《罗生门》,是根据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及另外一部小说《竹薮中》改编,将其二剧情和主题融为一部**。受到此部**影响,“罗生门”成了众人各说各话,搞不清楚事情真相的代名词,但实际上这种现象是《竹薮中》的故事情节。

这些剧情桥段,开始广泛用在电视剧及**上,把矛盾逐步升华,让剧情紧张,类似情况“法庭”、“警局”、“侦探”题材局多。

爱伦坡的《乌鸦》表达了一位痛失所爱之人心中的的痛苦情感和悲凉情绪。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寓言诗》中的《乌鸦》描绘了一个孤独、哀伤的乌鸦,它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停留在主人公的房间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曾经有个女孩,名字叫做瑞珂”,似乎是在哀悼它曾经爱过的女孩。这个故事中的乌鸦被视为一个象征,代表着哀伤、孤独和绝望。故事中的乌鸦也可以被视为一个象征主义的形式,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哀伤。

《乌鸦》全诗一百零八行。字面上明白易懂,是伤悼死去的爱人“丽诺尔”;但细加推究,却可以看出诗人是企图通过下意识的幻觉,表现忧愁、哀伤、悲痛、绝望这些人类永恒的情感以创造忧郁美和确立忧郁美的价值。

创作背景

爱伦·坡的这只会说话的乌鸦的灵感可能是从英国作家狄更斯1841年写的小说《巴纳比·拉奇》中获得的。爱伦·坡曾对这部小说写过一篇很长的评论。除了把乌鸦和死亡联系在一起以外,爱伦·坡还赋予这只乌鸦以权威和力量。于是这只乌鸦的反应进而加深了他的痛苦。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647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