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情感目标有哪些

教案情感目标有哪些,第1张

认知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理解关键性词语的意思,如“信息、信息高速路、便捷、网上购物、拍卖、五州四海、电子邮件、羡慕”等词。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的要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3、继续增强学生将网络成为自己学习伙伴的意识。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能力目标:1、能自学或是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提高自己网上合作能力。2、能利用网络资源,查看、收集、了解信息高速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什么?进行交流。3、能用留言板进行网上交流与学习。

人类有许多不同的情感,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情感类型:

喜悦:一种积极的情感,感受到快乐、满足和愉悦的状态。

悲伤:一种消极的情感,通常与失落、伤心和悲痛相关。

愤怒:一种强烈的情感,通常与愤怒、恼怒和不满相关。

害怕:一种消极的情感,感受到恐惧、焦虑和不安的状态。

厌恶:一种强烈的情感,通常与厌恶、反感和恶心相关。

爱:一种积极的情感,表达出对他人的情感依恋、关心和温暖。

羞愧:一种与自尊和尊重相关的情感,感受到尴尬、羞愧和惭愧的状态。

兴奋:一种积极的情感,感受到兴奋、激动和热情的状态。

除了以上列举的情感,还有许多其他复杂的情感,例如希望、怜悯、嫉妒、惊讶等等。每个人的情感体验都是独特的,情感的种类和强度可以根据个体和具体情境而有所不同。

情绪与情感定义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1根据情绪性质分:

(1)快乐

(2)愤怒

(3)悲哀

(4)恐惧

2根据情绪状态分: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情绪情感的种类有下面这些:

1、道德感

道德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社会规范评价他人的思想、意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当看到别人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时,我们就会产生喜爱、敬佩、爱戴等体验,如在车上看见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在食堂看见排队的次序井然等情景中所产生的体验就是如此;

相反,当看见别人的行为违反社会规范时,我们就会产生厌恶、鄙视、轻蔑等体验,如我们知道某位学生逃课、偷窃,某个行人在马路上随地吐痰等所产生的体验就是这样。道德感具有一定的社会阶级性,不同民族、阶级、国家有不同的道德规范。道德感也受人们道德认知水平的限制。

2、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认识活动中所产生的对认知对象、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的情感体验。在认识活动中,人们会对对象产生好奇、厌恶、喜欢或害怕等体验;就过程而言会产生顺畅、满意或烦躁、焦虑等体验;对结果来说有惊喜、自豪和失望、沮丧等体验。 

在认识活动中能经常体验到积极的理智感的个体,就会激发其学习、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否则就会厌学、逃学。理智感是人们从事认知活动的重要动力,它也受个体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因素的影响。

3、美感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审美标准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以及接受不同教育的人是不同的。人们对美的追求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如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追求工业化的美,希望城市里到处是高楼大厦和工厂,现在随着环保意识的发展,我们就更注重人类和自然的和谐之美。

改革开放前,人们喜欢到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如上海去旅游,并购买那里的工业产品,现在人们都喜欢去保存较好的原始生态地区如丽江旅游。美感受人们的文化、知识、传统、风俗和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三个主要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情感领域(active domain)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以克拉斯沃尔(Krathwohl DR)为首,于1964年提出,分为5个层次:

1、接受

2、反映

3、形成价值观念

4、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5、价值体系个性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298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