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离|心理笔记

解离|心理笔记,第1张

解离 :原是化学名词,指化合物或分子在溶剂中释放出离子的过程。

在心理学中, 解离(Dissociation) 也叫分离(与分离焦虑的分离不同)、游离,是通过切断自我与当下现实之间的联系,来逃避难以接受的思想和情感。它甚至会丧失某人固有的认同感、记忆和感知觉或现实感。

eg当F女士的妈妈打她时,她逃避至另一种感觉不到疼的状态。在她以后的生活里,当她丈夫对她吼叫时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用一句话去形容解离:人不在了!或者说灵魂不在了,魂没有了,只有一个躯壳存在。解离有这么一种象征的意义:现实当中太过痛苦,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一部分抽离出来,去逃避内心难以忍受的冲突和痛苦。解离也是一种防御机制。

解离现象 ,又分正常的解离现象和病理性的解离现象。

正常的解离现象 ,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生物功能(psychobiological capacities)失调,其实很常见,普通人也会体验这种类似现实解体的经历,

如做白日梦、恍惚之间忘了我是谁、似曾相识、恍若隔世等。

常见的例子比如在做什么事/进入什么场合,在街上看到什么人的时候突然觉察到一种熟悉的/似曾相识的/仿佛来过这里/仿佛认识这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是在何时何地来过这里或见过这人。类似于不少讲记忆碎片的**中描述的已经失忆却会经历闪回。

再比如,在一张纸上写重复的某个字,很多很多遍后就突然发现眼前这个字变得极其陌生,有一个瞬间再也认不出来了。

想来这几种情况我也都遇见过,早在小学某个下午,练习舞蹈的瞬间,感觉似曾相识,仿佛在梦中出现过;还有某个初中的课堂上,老师面对黑板奋笔疾书,恍然间,我感觉在梦中出现过这个场景,一模一样,却想不出来。也曾和别人讨论过,大多数人都说没有遇见过。但奇怪的是,成年之后,仿佛未在出现这种感觉。

病理的解离症状 通常较为扩散(pervasive)、突兀、及令人挫折。

有一些心理障碍的类别是大量地使用解离这样的防御机制。比如说心因性的遗忘,就是失忆症,多重人格,等等。包括一些转换的症状,可能都是跟解离有关。

认知解离 指的是将自我从思维内容、记忆感觉、语言规则中分离,客观地注视思想活动如同观察外在事物,将想法看作是语言和文字本身,而不是它所代表的事物,所以认知和行为不要受其直接控制。

心理学家海斯指出,认知解离可以使个体和自己的想法、主观经验保持一定的距离,只需要看着它们,不需要“相信”或者“不相信”,不需要“评价”或者“不评价”,只是观察它们就是。

VS情感隔离(isolation of affect)

情感隔离是一种防御机制,也是自我保护的方式,是指在面对无法承受的压力或遭受重大的情感创伤,再或者情感卷入很深、难以自拔和感到非常痛苦之后,采用忽视、压抑和隔离自己情感的方式减轻痛苦。被隔离的情感并不会消失,会在内心里形成莫名的情绪反应或行为冲动,也会转化为躯体症状。

发生时,自我压抑了情感,但是思想仍然留在意识中,当这种防御机制占据主导时,一个人的情感似乎缺失了。

egK先生说自从他妻子离开了,他就感觉不到任何情感了。

egG女士总被闺蜜挖苦,痛苦不已;有一天某个事件后突然不再对闺蜜保有闺蜜情谊,仅仅存留普通感情,便脱离了痛苦。

在世界上,存在着情感难以控制的人,但无法准确确定他们的数量。情感的控制能力是个体差异很大的,每个人对情感的表达和管理方式都不同。

有些人天生情感较为稳定,能够相对轻松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有些人可能更容易受情绪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难以有效地控制情绪。一些因素可能影响一个人情感控制的能力,包括遗传因素、个性特质、生活经历和环境等。

需要注意的是,情感的控制能力是可以培养和提升的。通过情绪管理的技巧和策略,人们可以学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从而更有效地应对各种情绪挑战和压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也可以提供帮助,帮助那些难以控制情感的人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习更健康地处理情绪,并改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情感控制能力的强弱因人而异,但通过积极的努力和适当的帮助,大多数人都能够提升自己的情感控制能力。

恋爱过程中,为什么女生总是女生提出“分手”

第一:不懂得珍惜

有的男生在刚开始追女生的时候,对女生可以说非常的好,不过做什么事都想着女生,可是到了后来,两个人在一起了,等到互相了解以后,女生才发现男生根本就不是他想的那个样子,女生以为只要自己自己付出全部,就一定能得到男生的珍惜,后来才发现,男生背着她在外面跟好几个女生亲密,无助之下,女生只好在最后主动一次,提前离开,因为女生觉得,即使自己在付出,像这样的男生也懂得珍惜,只能算是看错了人。

第二:失望

恋爱当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小小的事情,有的时候,两个人在产生矛盾的时候,都互相的了解了解,事情就没有想的那么糟糕了,可是每次在吵架的过程中,女生往往都是主动的一方,即使男生犯了错,女生跟他争吵,到头来还是女生去向他认错,慢慢的时间一长,女生就看淡这份感情,慢慢对男生越来越失望,最后慢慢的也就离开了你。

第三:没有以前的热情

男生往往在追求女生的时候,那真的可以说是什么事都依着自己的女朋友,有什么事情也都给女生说,并且在日常儿也非常的听女友的话,但是经常后来慢慢了解才发现,男生越来越不听话,而且跟以前完全就像变了个人,什么事情也不说,不从来不知道了,两个人见面的机会也是越来越少了,慢慢女生身边就习惯了没有你的生活。

第四:缺少爱心

女人都是比较感性和敏感的,他们往往富有同情心,不管对人或事都是那么的感性。所以,她们也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也能和自己一样有一颗仁爱之心。如果她发现你连爱心都没有,对待父母或者身边的人都是那么的冷漠。那么她就不会选择跟你继续交往下去,因为她觉得你连身边的情人都可以那么冷漠没爱心,那以后想必你也会这样待她。所以,你要是这样的人的话,那女生是不会把自己的终生托付给你的,要注意了。

一、解离心理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我必须说,我此前应对焦虑的方式主要是压抑,但是压抑不能持久,累积多了就会爆发;越是必须通过喝酒,喝大酒打开防御进行释放,但这种释放具有破坏性;付诸行动也有,比如和女朋友闹别扭,可能潜意识里害怕被抛弃,于是主动提出分手,也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二、解离病症的防御和适应过程

以上是精分解释自动反应,这让我想起了认知解释的自动思维。

认知解释自动思维:

我个人理解,较明显的 思想流 不就是深层防御机制的表达吗,把这种不成熟的防御作为适应环境的最佳选择,继而逐渐成为 自动反应 ,在思维模式上表达为 自动思维 ,固定或自动形成对所有情境的 非适应性行为 。

这样对比着理解一下还是蛮有意思的。

当我看到“ 关闭感知 ”四个字的时候,想到了情感隔离,就是做什么事不靠感觉,直接用理性,很么该做就做什么。然后我查看了一下情感隔离与情感解离的区别,我以为隔离是解离的轻度表达,有着质的不同。

三、解离病症的关系模式

四、解离性自我

治疗师应用这种常识性语言时,往往需要具有这样的意识——虽然坐在对面的只是一个人,但你似乎面对的是多个个体。这有点类似家庭治疗——只不过是来访者内心的家庭系统。

上说,情感淡漠,是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即使对自己有密切利害关系的事情也是如此。患者对周围发生时事漠不关心、无动于衷,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贫乏。多见于单纯型或慢性精神分裂症。

首先你看看自己的状况是否和上面描述的吻合,或者有某些相似之处。现在社会中,往小了说是个人的性情,往大了说是某一类人是对社会中的热点,或者身边事,甚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都是淡薄的态度。所以说情感淡薄的人是不少的,和你同样心理的人很多。

导致这种性格或者处事态度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自己从小到大生活在一个缺少爱的生存环境,成长过程中很少能感受到来自家人,亲戚,乃至社会上的关爱,时间久了情感也就木讷了,对周遭的事物感到麻木。也可能是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某些弊端或者社会上的人情冷漠看的清楚了,也是失望至极,这种对社会的情感慢慢转化为自己对周围所有人。

但是社会中还是正气的人多,善良质朴的人也不少,社会中还是有爱和奉献的。如果试着跟这些好的人打交道,还是能感受到彼此的善意交流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40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