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谈谈新时代团员如何学习贯彻党史

围绕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谈谈新时代团员如何学习贯彻党史,第1张

接受党的教育和领导,靠近党组织,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不断加强对党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需要认真领会党史蕴含的宝贵经验。

作为青年大学生,更要了解和学会党史涵括的做人做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今年是中国***成立90周年,为宣传中国***的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近日,开发区戴庄小学开展了“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手抄报评比活动。

本次活动共评选出优秀手抄报60余幅,同学们手抄报作品图案鲜艳、主题突出。无论是从整体的排版设计,还是从细微的边框设计,无处不给人美的享受。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表达了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

本次活动是开发区戴庄小学“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情感。

光明日报教务老师 李晓东 周洪双 光明日报通讯员 蔡京君 陈丝丝

西南交通大学将切实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重要政治任务,引领广大师生不断增强历史自觉,扎根祖国大地创办一流大学。”11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这样说。

1964年,唐山铁道学院响应建设大三线的号召,开始整体搬迁至四川。1972年,学校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多年来,西南交大扎根四川,从单科性学院建设为多科性大学,从服务四个现代化到服务交通强国战略,学校走出了一条勇担时代使命之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师生,不忘初心,奋勇前进,把个人命运融入时代大潮,不断书写交大人赤诚的爱国情、报国志。

西南交通大学学生在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实验室进行实验。鞠红伟摄/光明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

三线建设时期,学校迁址四川峨眉,在乐山专区(今乐山市)拉开了西南交大扎根大西南的序幕。在大山里办学,如何培育出一流的轨道交通人才?

拓展学科门类,刻不容缓。刚搬迁到四川的西南交大学科单一、专业狭窄,为了培养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的人才,学校借改革开放的春风,恢复与创办了许多专业,使学科设置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高等教育趋势相适应。

开办新专业是不易的,学校上下一心,凭着一股子韧劲,陆续开设了理科、计算机、交通工程、材料工程、人文社科等专业。至20世纪90年代,西南交大初步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工、理、管、文结合的多科性格局。

迁校初期,教学资源远不像如今这般丰富。怎样给学生提供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教师们以身作则,诲人不倦。西南交大资深教授郭可詹,这位新中国成立初期从美国归来的博士、教授,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忘我工作。当时,郭可詹自己动手翻译国外教材,刻制蜡版,用油印机印成讲义发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学科中的一流知识。

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学校派出赵善锐、靳藩、陈大鹏、沈志云等一批批师生走出国门,开阔眼界,想方设法为教学、科研创造良好条件。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图书馆。侯倩摄/光明

在全校上下的努力下,西南交大办学结出硕果。从峨嵋校区走出的毕业生中,有翟婉明、李树深、何华武、秦顺全、丁荣军等院士,也有马庭林、王争鸣、刘培硕、王玉泽、徐恭义等专家……

改革开放后,西南交大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阔步前进。1989年,西南交大在成都市金牛区扩建九里校区,开启了学校的“成都时代”。2004年,成都市郫都区犀浦校区正式启用。

西南交大深深扎根西南、服务祖国的光荣历史,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激励着全校师生奋勇向前。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西南交大开展“星火汇”校企思政专项计划,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感受“一带一路”“交通强国”“高铁走出去”所展现的中国奇迹、中国智慧,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7月9日至28日,西南交大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的实践队伍走访交大峨眉校区、交大唐山园、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旧址、交大唐山研究院等地,采访交大知名校友,追寻交大历史脚步,探寻百年交通名校薪火相传的初心源头。

在交流采访中,老一辈交大人为团队成员真情讲述艰苦的求学经历。学校在125年的发展历程中,18次迁地更名,展现出“哪里需要就扎根哪里”的光荣传统。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实践所获的精神财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志为建设交通强国而努力奋斗。

在自主创新的大道上飞驰

2023年1月13日,中国自主研发设计、自主制造的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在西南交大正式启用。这标志着我国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具备了工程化试验示范条件,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南交大启动磁浮研制。1997年获批“863计划”项目“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正式开展高温超导磁浮车的研制。从开始磁浮研制到高温超导磁浮车走出实验室、走上试验线,一转眼已历数十年。

“买别人的东西并非长久之计,只有研制出自己的东西,才能解决根本问题。”1984年,还是西南交大一名讲师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清泉去日本验收供电远动装置设备,看到研究实力的差距,感受到国外专家的轻视,这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一定要攻克这个难关,做出真正属于我国的供电远动装置!”年轻的钱清泉暗暗下定决心。他带着十多人的团队,夜以继日地研究,用3年时间研制出牵引供电调度自动化多微机远动装置,填补了我国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远动技术领域的空白,我国铁路电气化设备终于走上国产化之路。

谦逊低调、埋头苦干,是交大科研工作者的共同特质。西南交大教授沈志云提出的非线性轮轨蠕滑动计算理论,在国际上被称为“沈氏理论”,为高速列车大系统动力学的创建奠定了基础。作为中国铁路运输工程领域唯一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院士,他被誉为“中国高速轮轨之父”。

20世纪80年代,沈志云敏锐地意识到,要更好地研究开发高速、重载铁路的新技术,就需要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平台。在国家的支持下,他主持筹建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32年来,实验室开展了以高速、重载列车为核心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创新研究,现已成为我国高铁研发的核心平台,培育出一支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有力支撑了中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支撑,西南交大成立了高速铁路技术研究领导小组,集中了一批机械、电气、材料等学科的专家教授,在关键技术上下大力气、重点攻坚。

本硕博均在西南交大就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因深感中国铁路的落后而投身研究。瞄准复杂的车辆与轨道动态相互作用问题,翟婉明大胆设想,深入研究,在国内外率先创建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让车辆与线路达到最佳匹配,被称为“翟模型”的这一理论广泛应用于铁路提速、重载运输及高速铁路工程领域,解决了一系列工程实际难题。

爱国报国、矢志不渝,“卡脖子”“硬骨头”在哪里,交大人就在哪里。正如西南交大党委书记王顺洪在给全校师生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时所说,广大师生校友共同书写了交大的成长史、交大的奋斗史和交大的辉煌史,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学校薪火相传而无私奉献的交大先贤,更不能辜负师生校友期盼的目光,要不断续写交大新的辉煌。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担当作为

2023年5月,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的西南交大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正式开工建设。

此学院是西南交大联合成都市全面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部署,面向智慧城市与智能交通发展新趋势、新场景和新业态的时代力作,也是西南交大125年建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新局之作。

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让学校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方面,更加清醒和自觉。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西南交大大力培养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引导大家为服务交通强国战略作出应有贡献。

与国家共命运、同呼吸,是镌刻在交大人血脉中的基因。西南交大开展的科学研究从来不囿于实验室,而是始终结合国家战略需求。

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修建中,西南交大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担任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总指挥长;西南交大教授戴虹带领团队攻克高原无缝钢轨焊接及施工技术,实现“千里青藏一根轨”;土木科研团队攻克浅埋冻土隧道进洞,冰岩光爆等技术难关;电气学院参与研发的“青藏线电力运营管理系统”,为青藏铁路电力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提供有力支持。

在京沪高铁建设中,几乎全线都有西南交大科研人员的身影,在基础理论、应用研究方面进行突破。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无数交大人勇担时代使命,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

这种使命感还体现在:西南交大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打好“人才牌”“创新牌”“共享牌”,强化人才支持、科技支撑、资源融合,近年来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比率年均超过50%;结合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西南交大主动承担起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工科建设的任务,21年来累计为西藏大学培训教师400余名,新建6个工科专业,建成60余个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开展科技界的“小岗村”改革,打破科技成果转化难坚冰,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权属难题……

王顺洪说,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交大人将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在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担当作为,在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担当作为,在服务川藏铁路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中担当作为,在服务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牢掌握自主创新主动权方面担当作为,努力创办一流大学。

《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09日05版)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获得什么样美好的情感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通过党史学习,真的是可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最近看的理想照耀中国,我觉得真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小朋友都应该看。拍得太好了,通过浅显易懂的故事,告诉我们幸福来之不易,我愿意为祖国付出努力。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各级团组织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以“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为主题,广泛开展报告会、座谈会、参观考察、红色寻访、仪式教育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团日活动,以多种方式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迎接建党90周年。

  在北京,团中央书记处全体同志分赴高校、企业、社区、农村等基层单位,与团员青年一起围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这一主题开展团日活动。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来到北京科技大学,参加由6个团支部联合开展的“党史学习交流会”,和团员青年们共同交流学党史心得。他希望同学们通过党史学习活动,深刻理解中国***的根本宗旨、历史使命和优良作风,学会用历史的逻辑、历史的视角和历史的思维方式,从历史的跨度和合理的历史比较中分析看待问题,努力使自身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在不断深化对党的认识的过程中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团组织开展“党史我来讲”、“学党史、树信念”等活动,同学们以舞台情景剧、有奖竞猜、配乐诗朗诵、图说历史等生动新颖的形式,重温和诠释党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相互激励更好地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勇担新的历史使命。浙江大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团组织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传唱爱党爱国歌曲、分享党史故事、观看红色影视剧、参观革命纪念地、寻访优秀党员等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帮助同学们学习了解党史党情。

  在河南农业大学、郑州科技学院等高校,青年学生与青年英模共同聆听党史专家讲座,互相交流成长成才感悟。上海团组织在青年中开展“真理的力量——纪念中国***成立90周年理论宣讲活动”,向基层团员青年讲解传递党的理论。东航公司结合中国民航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通过网络向公司团员青年讲解党成立90年来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南昌青山湖区团委以“给力青春跟党走,争当先锋有作为”为话题,组织团员青年畅谈学习党史的感悟和体会,并引导大家把党的优良作风和宝贵品格融于本职工作、融于日常生活。在山西,200多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山西优秀青年典型分别走进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围绕信念和成长的话题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山西焦煤集团汾西煤业团总支的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结合学习优秀党员杨善洲的先进事迹,加深对党的宗旨、使命和任务的理解。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团委举办的“党旗下成长”红色短信大赛,吸引了公司各团总支、团支部的广大团员青年踊跃参与。在江西,团九江市委举办“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知识竞赛,来自全市大中学校的参赛队伍以对党史知识的准确掌握、对党艰辛奋斗历程的深情讲述,不时赢得在场青年学生的加油助威。

  河北团组织在各大专院校进行红色海报、红色动漫故事、红色短信征集评选,在各县开展家乡红色文化大搜索摄影征文活动,并在西柏坡集中展示征集到的优秀红色作品,增进青年对党的热爱和信赖。

  在青海,团组织举办“高举团旗跟党走、党旗辉映团旗红”献礼建党90周年青春诗会,汉族和少数民族青年手拉手深情地诵读革命经典诗篇和青年自己创作的诗歌。江苏、重庆、宁夏等地团组织举行纪念建党90周年青春歌会,广大青年唱响《没有***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一首首经典歌曲,抒发对党和祖国的热爱。

  在安徽,5000多名团员青年汇聚在合肥体育中心,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开展新老团员共话成长、重温入团誓词活动。海南大学团组织举办隆重热烈的升旗仪式,1200多名青年学生面对庄严升起的国旗抒发永远跟党走的青春誓言。

  据了解,为纪念中国***成立90周年,今年以来,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了“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此次“五四”主题团日活动是“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之后到“七一”,各级团组织还将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培养青少年的历史感,引导青少年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中更好地深化对党的理解,坚定理想信念。

1 有的人走了就再也没回来过,所以,等待和犹豫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

2 在你面前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我的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张爱玲在送给胡兰成的照片背面题写)

3 情,亲情我们之间无所不有,却唯独没有爱情。

4 如果情感和岁月也能轻轻撕碎,扔到海中,那么,我愿意从此就在海底沉默。你的言语,我爱听,却不懂得,我的沉默,你愿见,却不明白

5 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不曾被离弃,不曾受伤害,怎懂得爱人?爱,原来是一种经历,但愿人长久你喜欢那些呢?有什么感悟呢?

党史国史教育内容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学习和传承党史和国家历史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党史教育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涵盖中国***的历史发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事件等。学习党史可以了解中国***的奋斗历程、思想理论、组织建设和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使命。

国史教育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涵盖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中国封建社会、近现代历史、中国革命和建设等。学习国史可以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的变迁、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对现实问题的认识。

党和国家***事迹:学习党和国家的***的事迹,可以了解他们的思想、贡献和领导风格,激励人们向他们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历史事件和重大成就:学习历史事件和重大成就,可以了解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历程,了解国家的辉煌成就和困难挑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自信。

知名历史文化遗址和文物:学习知名历史文化遗址和文物,可以了解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通过党史国史教育,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党的理论、党的历史、国家的历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历史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和价值观,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88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