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游洞记的作品赏析

游三游洞记的作品赏析,第1张

这篇文章是作者游览三游洞后所作的一篇游记。文中描绘了三游洞的美景,追忆了唐宋时期多位诗人来此游览的经历,然后由历史人物联想到作者自身被贬的际遇,表达了他郁郁不得志的感慨。

游三游洞记表达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感慨,而小石潭记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小石潭记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而

游三游洞记是由历史人物联想到作者自身被贬的际遇

1 《游武夷记》曹学铨 全篇译文

游武夷记[1] [明] 曹学佺 以七夕前一日发建溪[2],百里,抵万年宫[3],谒玉皇太姥十三仙之列[4],履汉祀坛[5],即汉武帝时所谓“乾鱼荐武夷”者也。

泛舟溪上,可以望群峰,巍然首出,为大王[6];次而稍广,为幔亭[7]。按志[8]:“魏子骞为十三仙地主[9],筑升真观于峰顶,有天鉴池、摹鹤岩诸胜。

以始皇二年[10],架虹桥而宴曾孙,奏‘人间可哀’之曲。”今大王梯绝不可登,幔亭亦惟秋蝉咽衰草矣[11]。

玉女兜鍪之下[12],数里,为一线天[13]。道经友定故城,虎为政,游人不敢深入。

两崖相阖者里许,中露天光仅一线。有风洞,白玉蟾斩蛇于此[14],今祠之,而肃杀之气犹存云[15]。

移舟过大藏峰[16],踵御茶园[17],万磴而上[18],其山如鸟巢,盖魏王易裸服以登天柱者[19],为更衣台。渡隔岸,谒朱子所读书[20],拜其遗像,徘徊久之。

以一径入云窝,陈丹枢修炼之所[21],存其石灶。出大隐屏以西[22],登接笋木梯铁缆之路[23],视上则恐错趾[24],视下则恐眩目;千盘而度龙脊,乃有仙弈亭可憩[25]。

修竹鸣蝉之外,黄冠启闭于丹房而已[26]。天游虽称崔嵬过之[27],然迢递可肩舆入[28]。

登一览台[29],于是三十六峰之胜,可屈指数矣。复命舟里许,过隘岭,为陷石堂。

小桥流水之中,度石门而桑麻布野,鸡犬声闻,依稀武陵之境乎[30]?于是望鼓子峰相近[31],穿修篁五里[32],木石栈道[33],相为钩连。叩岩石,逢然作鼓声[34]。

岩下为吴公洞,洞旁为道院。 是游凡以次达九曲矣[35],乃归万年宫。

从山麓走二十里,游水帘,乱崖飞瀑而下,衣裾人翠微尽湿[36]。以别涧出崇安溪之西楚道上[37]。

曹学佺曰:“余考《武夷祀典志》[38],详哉其言之[39],则知人主之媚于神仙所从来矣[40]。始皇遣方士徐市求仙海上[41],而武夷不少概见[42],何以故?又按魏子骞遇张湛十三仙,及宴曾孙,俱始皇二年事,何其盛也?而后无闻焉。

夫山灵之不以此易彼[43],明矣[44]。语云:‘遗荣可以修真’[45],是之谓夫?”。

2 《游武夷记》的全文翻译

以七夕前一日发建溪[1],百里,抵万年宫[2],谒玉皇太姥十三仙之列[3],履汉祀坛[4],即汉武帝时所谓“乾鱼荐武夷”者也[5]。

泛舟溪上,可以望群峰,巍然首出,为大王[6];次而稍广,为幔亭[7]。按魏志[8]:“魏子骞为十三仙地主[9],筑升真观于峰顶,有天鉴池、摹鹤岩诸胜。

以始皇二年[10],架虹桥而宴曾孙,奏‘人间可哀’之曲。”今大王梯绝不可登,幔亭亦惟秋蝉咽衰草矣。

玉女兜鍪之下[11],数里,为一线天[12]。道经友定故城[13],虎为政,游人不敢深入。

两崖相阖者里许,中露天光仅一线。有风洞,白玉蟾斩蛇于此[14],今祠之,而肃杀之气犹存云。

移舟过大藏峰[15],踵御茶园,万磴而上,其山如鸟巢,盖魏王易裸服以登天柱者[16],为更衣台。渡隔岸,谒朱子所读书[17],拜其遗像,徘徊久之。

以一径入云窝,陈丹枢修炼之所[18],存其石灶。出大隐屏以西[19],登接笋木梯铁缆之路[20],视上则恐错趾,视下则恐眩目;千盘而度龙脊,乃有仙弈亭可憩。

修竹鸣蝉之外,黄冠启闭于丹房而已[21]。天游虽称崔嵬过之[22],然迢梯可肩舆入[23]。

登一览台[24],于是三十六峰之胜,可屈指数矣。复命舟里许,过隘岭,为陷石堂。

小桥流水之中,度石门而桑麻布野,鸡犬声闻,依稀武陵之境乎[25]?于是望鼓子峰相近[26],穿修篁五里,木石栈道,相为钩连。叩岩石,逢然作鼓声[27]。

岩下为吴公洞,洞旁为道院。 是游凡以次达九曲矣[28],乃归万年宫。

从山麓走二十里,游水帘[29],乱崖飞瀑而下,衣裾入翠微尽湿。以别涧出崇安溪之西楚道上。

曹学佺曰:“余考《武夷祀典志》,详哉其言之,则知人主之媚于神仙所从来矣。始皇遣方士徐市求仙海上[30],而武夷不少概见[31],何以故?又按魏子骞遇张湛十三仙,及宴曾孙,俱始皇二年事,何其盛也?而后无闻焉。

夫山灵之不以此易彼[32],明矣。语云:‘遗荣可以修真’[33],是之谓夫?”[1] 编辑本段作品注释 [1]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建溪:水名。闽江上游。

[2]万年宫:又名万年观,唐朝建筑。欲称武夷宫。

[3]玉皇:玉皇大帝,道教尊神。太姥(mǔ):道教尊神。

十三仙:传说战国末魏王子骞访道,入武夷山,随后张湛、孙绰、赵元、彭令昭、刘景、顾思远、白石先生、马鸣主、胡氏、季氏、二鱼氏等十二人也到武夷山修炼,共推王子骞为主。后遂称十三仙。

[4]履:登上。汉祀坛:汉武帝所立祭祀武夷君的坛。

[5]“乾鱼荐武夷”:汉武帝时,有人奏请祭祀各方神灵以拟出规格,其中有“武夷君用乾鱼”说。 [6]大王:大王峰。

又称纱帽岩,海拔530米。 [7]幔亭:峰名,在大王峰北侧,崇阳溪畔。

[8]魏志:《三国志》中魏志。 [9]魏子骞:魏国人王子骞。

[10]始皇二年:相传公元前245年(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武夷君在幔亭峰大会乡人。呼乡人为曾孙。

[11]玉女:峰名。兜鍪(móu):峰名。

[12]一线天:又叫灵岩。岩顶断裂张开,长约200米。

宽约1米,下与三个岩洞相连。从洞底仰视,岩顶呈现天光一线。

[13]友定:陈友定,元末统领福建八郡的平章。 [14]白玉蟾:道士。

曾居武夷山中。南宋嘉定年间奉诏入朝,封紫清明道真人。

[15]大藏峰:峰名。 [16]魏王:魏国人王子骞。

易裸服:改穿袒露身体的衣服。天柱:即天柱峰。

[17]朱子:南宋学者朱熹。 [18]陈丹枢:陈省,曾任兵部侍郎,1583年(万历十一年)隐居在云窝。

[19]大隐屏:峰名。 [20]接笋:峰名。

[21]黄冠:道士的别称。 [22]天游:峰名。

[23]肩舆:轿子。此处指乘轿。

[24]一览台:在天游峰顶。 [25]武陵之境:代指桃源洞。

风景近似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写武陵桃花源。 [26]鼓子峰:在武夷八曲。

[27]逢(péng):鼓声。 [28]九曲:九曲溪。

共有九个大的弯曲,依次称一曲……至九曲。 [29]水帘:水帘洞。

武夷山最大的岩洞。 [30]徐市:齐人,一名徐福。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219年),曾派徐市入海求仙。 [31]不少概见:不见梗概。

此指《武夷祀典志》对徐市求仙事不见一点儿记载。 [32]山灵:山神。

易:改变。 [33]修真:此指存养本性。

[1]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此文选自《皇明十六名家小品集》。作者所游览的是福建崇安县境内的武夷山,是著名的道教胜地。

作者的游踪从万年宫起,又返回万年宫,记述了沿九曲溪所见的山水名胜,特别是根据《武夷祀曲志》的记载,考察了有关道教传说的遗迹。[1]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曹学佺(1574—1647),字能始,号石仓,侯官(今福建闽侯)人。

1595年(万历二十三年)进士。任四川右参政、按察使。

天启间官广西参议,因著《野史纪略》被劾削职。明亡后,曾任南明唐王礼部尚书。

清兵入闽,自缢山中。著有《石仓集》、《蜀中广记》,又选辑上古至明代诗歌,编为《石仓十二代诗选》。

3 游武夷山记 的全文翻译

只找到一些注释了。

游武夷山记·(清)袁枚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然游山者,往往多陆而少水。

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激,助作声响。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洵游山者之最也。

余宿武夷宫(1),下曼亭峰(2),登舟,语引路者曰:“此山有九曲名(3),倘过一曲,汝必告。”于是一曲而至玉女峰(4),三峰比肩,睾如也(5)。

二曲而至铁城障(6),长屏遮迣,翰音难登(7)。三曲而至虹桥岩(8),穴中庋柱栱百千,横斜参差,不腐朽亦不倾落。

四、五曲而至文公书院(9)。六曲而至晒布崖(10),崖状斩绝,如用倚天剑截石为城,壁立戌削(11),势逸不可止。

窃笑人逞势,天必夭阏之,惟山则纵其横行直刺,凌逼莽苍(12),而天不怒,何耶?七曲而至天游(13),山愈高,径愈仄,竹树愈密。一楼凭空起,众山在下,如张周官《王会图》(14),八荒蹲伏(15);又如禹铸九鼎(16),罔象、夔魈(17),轩豁呈形(18)。

是夕月大明,三更风起,万怪䠮踔,如欲上楼。揭炼师能诗(19)与谈,烛跋(20),旋即就眠。

一夜魂营营然(21),犹与烟云往来。次早至小桃源、伏虎岩(22),是武夷之八曲也。

闻九曲无甚奇胜,遂即自崖而返(23)。嘻!余学古文者也,以文论山:武夷无直笔,故曲;无平笔,故峭;无复笔,故新;无散笔,故遒紧(24)。

不必引灵仙荒渺之事。为山称说,而即其超隽之概,自在两戒外别竖一帜(25)。

余自念老且衰,势不能他有所住,得到此山,请叹观止(26)。而目论者犹道余康强(27),劝作崆峒、峨眉想(28)。

则不知王公贵人,不过累拳石,浚盈亩池,尚不得朝夕游玩;而余以一匹夫,发种种矣(29),游遍东南山川,尚何不足于怀哉?援笔记之,自幸其游,亦以自止其游也。---------------------------------------------------------------------------------- 作者:塌鼻子先生-- 发布时间:2005-4-30 0:01:47-- 注释:(1)武夷宫:即冲佑万年宫,在大王峰南麓。

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名天宝殿。后改会仙观,清名冲佑万年宫。

(2)曼亭峰:即幔亭峰,一名铁佛嶂。其形如幄,顶平旷。

相传有神人降此峰,自称武夷君,设宴请众乡人。(3)九曲:武夷溪水曲折,中有九个较大的弯道,故称九曲。

三十六峰即在九曲之内,自宋以来有“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之语。(4)玉女峰:山形孤峙独秀,如美女伫立,故名。

周围有妆镜台、浴香潭等景。与兜鍪峰并立于二曲之溪南。

(5)睾(gāo)如:高的样子。(6)铁城嶂:亦名挂榜岩。

山石黝润,深苍如铁,壁立如板,故名。(7)翰音:《礼记·曲礼》:“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鸡曰翰音。”

也指飞向高空的声音。《易·中孚》有“翰音登于天”之句。

此处或可释为飞禽难越,或可因山如屏障,高飞的声音也超越不过。(8)虹桥岩:在三曲,山悬崖洞中架有桥板,历千年而不朽。

(9)文公书院:初名隐屏精舍、武夷精舍,在五曲,为宋朱熹讲学处。宋末扩建为 书院,有仁智堂、隐求室、晚对亭等,今多圯废。

(10)晒布崖:在六曲。崖上平坦,如剑削然,垂直竖立。

(11)戌削:陡峭。(12)莽苍:指天空。

(13)天游:天游峰,在仙掌岩边。以其高耸入云,人行其上如游天上,故名。

峰顶有一览亭。又有天游观、胡麻洞、妙高台等胜,称武夷第一胜地。

(14)周官《王会图》:周公以王城建成,大会诸侯,创朝仪贡礼,史官因作《王会篇》,以纪之,见《逸周书》。后人绘诸侯百官朝拜盛况为《王会图》。

(15)八荒:八方蛮荒之地。(16)禹铸九鼎:传禹收九州之金,铸九鼎以象百物。

《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17)罔象:传说中的水怪。

夔(kuí):传说中山林中的精怪。魈:山林之怪。

《抱朴子·登涉》云形如小儿,独足向后。(18)轩豁:形象鲜明。

(19)揭炼师:好揭的道士。炼师是对道士的尊称。

(20)烛跋:蜡烛点完燃尽。(21)营营:往来盘旋貌。

(22)小桃源:在三仰峰下。宋天圣年间,石崖坍叠,相倚成门,过石门则有田园庐舍,类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故名。

伏虎岩:在八曲,状如罗汉伏虎。(23)自崖而返:语出《庄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自崖而反。”

后常用作送别之辞。这里借用字面意思,意为到此而回头。

(24)遒紧:结构紧凑,语言精炼。(25)两戒:《新唐书·天文志》:“一行以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

两戒,南戒相当于四川、陕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一带,北戒相当于青海、陕北、山西、河北、辽宁一带。在两戒外,指与天下名山气势不同。

(26)观止:言所见臻于完美,无以复加。(27)目论:从表面上揣度。

(28)崆峒:在甘肃平凉市西,为西北名山。峨眉:在四川峨眉县西南,山势雄伟,多石龛洞穴,有云海伟光之胜景。

(29)种种:头发短少的样子。喻年老。

4 谁帮我找下,游武夷记 的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5 游武夷记翻译

凡是人在陆上行走就容易疲劳,在水上行走就比较安逸。但是对于游山的人来说,往往陆地多而水路少。只有武夷两山中间夹着一条小溪,一条小舟摇曳着往上走,溪流湍急,发出声响。游客有的坐有的卧,有的躺着脸朝上,只要感到舒适哪种姿势都行,而且奇妙的景色都能看到,这是游山最好的去处了。

我投宿在武夷宫,走下曼亭峰,登上小舟,对带路人说:“这座山有“九曲”的称号,如果每经过一曲,你一定要告诉我。”于是第一曲到了玉女峰,三座山峰一样高,就像高地。第二曲到了铁城障,长长的屏障层叠不穷,在雄厚的声音也难传进去。第三曲到了虹桥岩,洞穴中的木头支柱、梁架成百上千,横的、斜的参差不齐,既不腐朽也不掉落。第四、第五曲到了文公书院。第六曲到了晒布崖,悬崖的形状就像刀切的,就像用倚天剑砍断石头作为城墙,耸立着就像刀削一般,气势无法抑制。我暗笑人凭借权势逞强,上天必定会惩罚他,只有山势纵横直刺云霄,凌驾在莽苍大地之上,而上天却不发怒,为什么?第七曲到了天游山,山更高,路更窄,竹林更密。一座楼阁凭空而起,众山都在楼阁之下,就像张周官的《王会图》,八个方位的地势都蹲伏在它下面;又好像夏禹铸就的九鼎,呈现出罔象、夔魈,轩豁(三座大鼎)的形状。这天晚上月光明朗,三更天大风刮起,各种怪音喧嚣,就像要上楼来。揭炼师擅长诗文和谈论,蜡烛燃尽,立即就入睡了。我一夜魂魄不安,仍然想起烟云景色。地二天早晨到了小桃源、伏虎岩,这是武夷山的第八曲。听说第九曲没有什么出奇的景色,于是从山崖下返回。

啊!我是学古文的人,用文章谈论山水:武夷山就像文章没有直笔,所以曲折;没有平笔,所以陡峭;没有重笔,所以新奇;没有散笔,所以紧凑。不必引用神仙荒渺之类的事。概括来说这座山,它的超逸隽秀的气概,在两界(天地)之外独竖一帜。我想到我年老衰弱了,也不能到别的山游览了,能够到达这座山,就叹为观止了。但是见到我的人说我依然健康强壮,劝我到崆峒、峨眉等山游览。他们不知道王公贵人,不过堆积些拳头大的石块,游玩一亩大的池塘,还不能每天都能够游玩;而我作为一个平民,头发斑白了,游遍了东南地区的山川,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挥笔记下来,庆幸自己能够出游,也借此表达将要停止以后的出游。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

小题1:雍正之初/予始至京I师/则好游者成为予言此地之胜 (2分)小题1:(1)题名(2)堆积(2分,各1分)小题1:过去,万柳堂中没有一棵杂树,随着地势的高低,全部种的是柳树,园中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深处,园中低洼的沼地建鹿了池塘,又堆积泥土造出了假山;池塘边长满了芦荻,云和池水疏落映衬,可爱极了。如今,万柳堂还多少有些亭台水阁,以前凌空架在水上的高桥,已斜卧在水中了;园中所种的柳树,都像斩过一样,没有一棵留存。(3分)小题1:揭示出“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盏略与此园等”的道理。讽刺了富贵而*乐者,劝诫士大夫不要贪慕富贵,富贵了更不要搜刮百姓建园自乐。(3分)

7 阅读理解游三游洞记(清)刘大櫆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

1从游者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来写,表现石洞触目皆石、高大空旷的特点。

运用比喻手法,如“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背有石如床”“浩歌其间,其声轰然, 2第一问:“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可引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

第二问:(1)文人贤士往往因摈斥流离而寄情山水,有失有得,有不幸有幸。(2)三游洞因乐天等来到过而出名,与乐天等伟人比,自己无异于虫鸟,为怀才不遇深感不平。

(3)三游洞处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美好的事物,往往因其处境不利而被埋没,杰出的人才也是如此。作者为此深深惋惜。

(意对即可)。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游黄山记清朝袁枚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

小题:C 小题:B 小题:C小题:“参考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小题:C 逼;接近,走近。小题:B 而: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

人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气/代词,“……的人”;C则;连词,那么/连词,表转折,却;D、以:介词,用/连词,表目的,用来。小题: 体现了作者超凡朋俗的情怀”错误,与僧人的对答是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开朗的性情。

小题:“参考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文癸卯四月二日,我游览了白岳峰后,就在沐浴了黄山的温泉。

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晚上在慈光寺住宿。

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连兜笼也容不下。你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当地有背惯了游客的人,叫做‘海马’,可以雇佣。”

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觉好笑,难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了吗? 开始时还想强撑着自己走,等到疲劳不堪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这样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着攀登。

走到云巢路断了,只有踩着木梯子上去。只见万座山峰直刺苍穹,慈光寺已经落在锅底了。

当晚到达文殊院,住了下来。天下着雨,非常冷,正午还要穿着厚皮衣烤火取暖。

云气直扑进屋,像要把房子夺去,一会儿功夫,屋内一片云雾迷蒙,两人对面坐着仅能听到声音,云气散后,步行到立雪台,台上有棵古松,根生长在东面,树干倒向西面,树冠朝着南方,穿进山石中,又穿裂山石生长出来, 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间是空的,所以树干能藏身其中,而和山石合为一体。 又像是害怕天公而不敢向上生长,树干有十围粗,高度却不到二尺。

其他松树像这样的很多,无法一一加以描述。晚上,云气更加稀薄,周围的山峰像儿孙拜见长辈一样俯伏着。

第二天,从立雪台左侧转弯走下来,经过百步云梯,路又断了,忽然见一块石头像大鳌鱼,张着巨口,不得已只好走进鱼口中,穿过鱼腹从鱼背上出来,看到的又是一番天地。登上丹台,爬上光明顶,它和莲花、天都两座山峰,像鼎的三条腿一样高高地相互对峙,天风吹得人站立不住。

晚上到达狮林寺住宿。趁太阳未落,又登上始信峰。

始信峰有三座山峰,远看好像只有两座山峰相对耸立,近前看才见另一座山峰躲在它们身后。始信峰既高又险,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溪谷。

我站在山顶,脚趾都露出二分在悬崖外边。和尚担心,用手拉住我。

我笑着说:“掉下去也不要紧。”和尚问道:“为什么?”我说:“溪谷没有底,那么人掉下去也就没有底,飘飘荡荡谁知道飘到哪里去?即使有底,也要很久才能到,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找到活的办法。”

和尚笑了起来。第二天,攀登大小清凉台,台下的峰峦像笔,像箭,像笋,像竹林,像刀枪剑戟,像船上的桅杆,又像天帝开玩笑把武器库中的武器仪仗全散落在地上,大约有吃一顿饭的功夫,像有一匹白绢飘过来缠绕着树木,僧人高兴告诉我说:“这就是云铺海。”

开始时朦朦胧胧,像熔化的白银,散开的棉团,过了很久浑然成了一片。 青山全都露出一点角尖,像一大盘白油脂中有很多笋尖竖立的样子,一会儿云气散去,只见万座山峰聚集耸立,又都恢复了原貌。

我坐在松顶,苦于太阳晒得厉害,忽然起了一片云彩为我遮蔽,才知道云彩也有高下的区别,不全是一模一样的。初九日,从天柱峰转道下来,过白沙矼,到达云谷,家里的佣人们用轿子迎接我,这次共计步行五十多里路,进山一共七天。

1 求两篇文言文游记老师要我们多看文言文游记但我找不到b 爱问知

《游钓台记》 清•郑日奎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

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因忆富春、桐江诸山水,得藉先生以传。

心奇甚,思得一游为快。顾是役也,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

然以为游,则亦游矣。舟发自常山,由衢低严,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

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

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陆双峰,崭然秀峙,觉有异,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舟稍近,迫视之。

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称之者,后人为之也。台东西踌,相距可数百步。

石铁色,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 巉岩傲睨、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

崖际草木,亦作严冷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

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

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故曰:“峰也而台称之者,后人为之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蒨。 欲舣舟以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

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

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飓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盖是即陆羽所品十九泉也,则舌游之。

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细绎其峰峦起止、径路出没之态,倘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

思微倦,隐几卧,而空蒙滴沥之状,竟与魂魄往来,于是乎并以梦游,觉而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之中景若何?其上更有异否?四际云物,何如奇也?”舟子具能悉之,于是并以耳游。

噫噫,快矣哉,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 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

客曰:“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游三游洞记 清•刘大櫆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 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

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以上。

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

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逢逢然鼓音。

背有石如床,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

下视深溪水声涔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剌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

其后,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

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

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 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2 广东高考语文作文如何拿高分

开头个性化,从自身感受出发 针对考生和家长关心的“怎样写才能拿高分”话题,潘琳表示,高分作文通常满足了几个要求,其中学生可以把握一点,就是如何写得更深刻一些,举例更深刻一些。

由于这一次的作文题偏题基本不会,但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并有机地关联起来,还是要从远处看,从深处想,从广处思考,至少分数就不会差了。 江冰认为,很多人在写高考作文的时候其实都很套路化,“如果有个个性化的开头,那脱颖而出就非常容易了。”

同时,语言表达方面还需要多研究和思考,很多同学的作文是在范文中浸泡出来的,不是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世界。除此之外,还要有研究性的思考,从自己身边的感受出发,才能更容易抓住评分老师的眼光。

至于语文词汇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 汪雅蕙表示,广东省在改卷方面会更加关注学生在写作文时有没有切合题意,内容是否充实。

因此,作文想拿高分,这两点就一定要做好。不过,如今很多考生审题都非常急躁,甚至有人会直接把材料作文的材料抄在第一段,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审题时一定要全文阅读,由浅入深。“例如,今年的高考题,列举的社会热词背后其实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现象背后是民族心理,再挖掘就是民族文化。

那么越靠近本质,分数才会越高。”汪雅蕙说。

3 拜托,拜托

挑战自我之夕阳照我心 黄昏,我独自漫步在街头。

伴着凉凉的空气,我双手插在牛仔裤里,漫无目的地走着。我不知道何时是尽头,只有脚下的路在数着我沉重的脚步。

唉,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向着田间小路走去。

阵阵微风撩起我散乱的头发,犹如我那颗烦乱的心一般。明天就要口语中考了,这也许是我生命中的第一次跨越。

可是,我一站到老师面前,就慌慌张张,声音颤抖,脑中一片空白,这叫我如何面对明天的考试?我曾记得一句话:成功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你自己。可我连战胜自己的勇气都没有,成功对我来说近乎渺茫了。

我也想战胜自己懦弱的心理,但我却从未做到。 我一直在告诉自己,不要怕,老师跟你一样也是有心地的人。

如果我胆怯的心灵仅凭这一句话就可充满信心的话,我今天就没有这般忧愁了。多少天来,我一只生活矛盾与痛苦中,我不知道,为什么对我无益的事我偏要去做?归根结底,应该算到我心灵的头上了。

我不知该怎样向自己挑战。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抬头望了望无垠的碧空。

此时,一轮火红的夕阳正在下沉。伴着晚霞与缠缠绵绵的云朵。

太阳,应该算是宇宙最神奇的武士了。他战胜了黑暗,战胜了时间,战胜了自己千万年不朽的身躯。

我很羡慕太阳,我更羡慕这夕阳的余晖,他是那么的坦坦荡荡,他无需去战胜自己的懦弱,因为他生来就是强者。 我要是化作夕阳就好了,这是荒谬的想法,我转念一想,既然我不是夕阳,那么我也可拥有夕阳的心胸啊!我又何必紧张呢?是的,我浑身散发着无穷的力量。

我终于敢向自己挑战,我相信明天我一定会成功的!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挑战自我之中国骄傲 神话,由他在奥林匹克缔造。

骄傲,将永远定格在2004年8月21日32分。 每个人都在屏住呼吸,心已提到喉咙眼,眼睛不敢眨一下,害怕失去每一个瞬间。

随着屏显上的“10、9……”,每个人的心压迫得不能呼吸,或许,这便是一场事关“生死”的挑战与对决。 他,低着头,蓄势待发,将中国十几亿人的心为之牵动。

突然,哨声像憋了好久,终于震天地响起。他!像一只禁锢许久、渴望飞翔的雄鹰,彻底地翱翔;像一只爆发的猎豹,向着自己的目标疯狂逼进!那强健匀称的肌肉,在一次次 的颤动,每一次瞬间的着落,每一次快如闪电般的跨栏,一系列可以称得上完美无瑕动作的完成,将他的才华、他的实力、他运动的美,演绎到了极致,将现场观众的、全中国人的 和自豪推向了 ,直上云霄。

“刘翔!刘翔!……”对,他便是刘翔,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就是他,以1291秒平世界记录的成绩,在110米栏这个强手云集的地方折桂,将中国的骄傲洒遍了整个奥林匹克广场、整个世界。

在这个被认为亚洲人不可能有所作为、对中国人来说几乎未曾踏及的地方,涂抹上了一笔浓墨重彩,一笔中国色的浓墨重彩! 激动,在这个小伙子脸上洋溢,直至热泪盈眶。 “我就是刘翔!我证明给别人看,我能,中国人也能得冠军。”

他用力将大拇指指向自己,似在大声喊:“看吧!我就是刘翔,我是中国人!” 清清楚楚地记得,在颁奖的时候,他没有走上领奖台,,而是以一个强有力的一跳,自信地跳上领奖台,他双手举起五星红旗,向世人证明了自己挑战的成功,证明了“刘翔”这两个字所代表的价值。 刘翔,以他的自信、以他的毅力、以他的勇敢,在人生的舞台,向他人、向运动、向生活发起挑战。

挑战高手,挑战极限,挑战自我!在110米栏、在人生舞台展现他灼灼的光辉,展现他真正的人生价值!他说,在2008年,在自己的故乡,自己的祖国,他将向破世界记录发起挑战! 刘翔,——我骄傲的偶像! 刘翔,我要随你追风飞翔 挑战自我之 鼬鼠的哲学 或许在刚读这篇文章时,有人会笑:“这只鼬鼠有什么毛病吧,向狮子挑战?”的确,这只鼬鼠的行为有点儿鸡蛋砸石头的感觉。但是读了它后面的一句话,“我才不在乎别人怎么想,我只想得到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却怎么也使我笑不出来。

一只小小的鼬鼠竟有如此的勇气,向一个比自己强大不知多少倍的丛林之王狮子挑战,就值得现实中的我们好好学习了。“我不行,对手的成绩太好了,我怎么可能超越他呢?”当学习中的我们遇到一个比自己优秀的人时,常常这样想,于是得到的结果就是你在心理上便首先败给了别人,那么,和他正面竞争又从何谈起呢?而这只鼬鼠,就比我们高明多了,即使自己的挑战失败,那自己也是心甘情愿的了,起码,也能证明自己有勇气、有信心,有挑战自我的气魄。

而我们中的一些人却试也未试呀,他便承认自己失败了,难道是说,我们连一只鼬鼠也不如?我想我们中恐怕没人会承认的吧。 由此,我想起水滴,水滴石穿。

水滴用自己的一次次撕心裂肺的粉碎,来诠释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它是知道的:自己娇弱的身躯怎可和这坚石相比,但它又深知,不试怎知我能否洞穿它的坚硬的躯壳。

于是,一声声“滴答、滴答”的音律,便不分日夜寒暑地响起。可又谁知道,这一声声中又蕴含了水滴的多少勇气和痛苦?这悲壮之声,声声悦耳,是世间一曲绝美的。

4 今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广东卷05高考作文试题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已有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个人对往事对亲朋表示的怀念。

纪念又不同于怀念,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它还是思想与行动的结合。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纪念,节日庆典是纪念,树碑立传是纪念,种一棵树或写一篇文章也是纪念……形式或许不同,但意义同样真切。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632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