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思想和艺术上最成熟的代表作呢?

为什么说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思想和艺术上最成熟的代表作呢?,第1张

谢邀: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剧南曲本。《牡丹亭》文辞典雅,语言秀丽,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戏曲在思想和艺术上最成熟的代表作,由于《牡丹亭》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它与《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所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走进剧本本身,从剧本的内容、剧本的艺术性和剧本的表现手法一步步说起。

剧本内容

《牡丹亭》主要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歌颂了男女之间真挚、自由的爱情。女主人公杜丽娘长得天生丽质而又多情善感。她到了豆蔻年华,正是情窦初开的怀春时节,却为礼教所禁锢,不能得到自由和爱情。有一天,身为广东南雄府尹的杜丽娘的父亲杜宝、为女儿聘请了家庭教师陈最良,陈最良在课堂上讲到《诗经》中的“关关雎鸠”时,触动了杜丽娘心中的情丝。

上完课后,杜丽娘到后花园踏春归来,困乏后倒头睡在了床上。在梦中,杜丽娘遇见一书生拿着柳枝来请她作诗,接着又将她抱至牡丹亭成就了云雨之欢。待她一觉醒来,方知是南柯一梦。此后她又为寻梦到牡丹亭,却未见那书生,心中好不忧闷。渐渐地,杜丽娘因为相思成疾,药石无治,竟在郁郁寡欢中死去了。

与此同时,杜宝已升任淮扬安抚使,临行将女儿葬在后花园梅树下,并修成“梅花庵观”一座,嘱一老道姑看守。而杜丽娘死后,游魂来到地府,判官问明她至死情由,查明婚姻簿上,有她和新科状元柳梦梅结亲之事,便准许放她回返人间。

柳梦梅赴京应试,途中感风寒,卧病住进梅花庵中。病愈后他在庵里与杜丽娘的游魂相遇,二人恩恩爱爱,如漆似胶地过起了夫妻生活。不久,此事为老道姑察觉,柳梦梅与她道破私情,和她秘议请人挖开杜丽娘的坟墓,杜丽娘得以重见天日,并且复生如初。

柳梦梅和杜丽娘随即做了真夫妻,一起来到京都,柳梦梅参加了进士考试。考完后柳梦梅来到淮扬,找到杜府时被杜巡抚盘问审讯,柳梦梅自称是杜家女婿,杜巡抚怒不可遏,认为这儒生简直在说梦话,因他女儿三年前就死了,如何现在能复生,且又听说女儿杜丽娘的墓被这儒生发掘,因而判了他斩刑。

在审讯之时,朝廷派人伴着柳梦梅的家属找到杜府上,报知柳梦梅中了状元了,柳梦梅这才得以脱身。但杜宝还是不信女儿会复活,并且怀疑这状元郎也是妖精,于是写了奏本让皇上公断,皇帝传杜丽娘来到公堂,验明正身后,果然是真人身。于是下旨让这父子夫妻都相认,并着归第成亲。一段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姻缘故事就这样以大团圆作了结局。

剧本艺术特色

从《牡丹亭》剧本来看,故事情节发展的依据主要还是空间转移,整出戏的时间跨度长达三年,在地点的切换过程中出现多个场景,甚至有一些情节直接用和地点有关的词来命名。

从柳梦梅的故事线来看,他从广州老家出发行至潮阳县拜访韩子才,后来得到资助前往临安考取功名,期间暂住在南安府的梅花观,在梅花观复活杜丽娘后双双前往临安并高中状元,随后又受到杜丽娘的请求前往淮扬。整个故事在地点的转移下发展,并且在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推进中展现了宏大的地域空间。

除了地域转换,《牡丹亭》中第二个空间转换的维度为虚实场景的切换,也可以统称为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切换。在《牡丹亭》中,在某些故事情节的时间段中,除了现实空间外,还对应着一个虚拟空间。

但《牡丹亭》中的虚拟空间,不是现实中存在的,比如杜丽娘在府中园子里小憩和柳梦梅相遇的梦境,以及杜丽娘死后前往的阎罗殿的冥界。在剧作中,杜丽娘一人便经历了现实、梦境、冥府三种不同的虚实情境。

为了较好地体现这一点,汤显祖为杜丽娘安排了“梦境”,这是一个与现实空间后花园并行的虚拟空间,柳梦梅出现在这个梦境里,抚慰了杜丽娘渴望爱情的心灵。

梦境是虚幻的,而杜丽娘却对柳生一见钟情,并且两次入梦。《牡丹亭》中柳梦梅和杜丽娘相遇的梦境可以看作是人物由心理情感创作出的虚拟空间,展现出杜丽娘在内心深处对情感的诉求。

汤显祖以杜丽娘的视角为切入点,展开对梦境的叙述,并且她对梦境中的人与事物流连不已。杜丽娘的梦境是那么温柔缠绵、五彩缤纷,梦境中的爱情是那样刻骨铭心,甚至在回到现实后还因为不忘梦境郁郁寡欢,醒过来面对的是母亲的唠叨和凄凉枯燥,这严重影响了女主人公的现实生活以致她因相思成疾,缠绵病榻。

梦境与现实的故事情节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界限不再清晰,虚实交互。比如幽冥中判官虽然面目狰狞,毕竟替杜丽娘查了婚姻簿,放她出了枉死城,体现了一种人情味。

梦境的描写体现的是杜丽娘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望,只有在后花园虚无缥缈的梦境中,她才能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寻找爱情、释放天性。

因此,汤显祖虽然描写的是冥界的事情,但人们依然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与现实世界一样的人情味,这样就在不知不觉地把文本和读者的距离拉近了,从而把读者吸引到故事情节之中。

表现手法

在《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虽然一前一后在同一舞台空间上相继出场,但从各自的情节上来看,两人的实际时间却隔了三年之久。杜丽娘在婢女春香的带领下游园进入梦境,与不同时空的柳梦梅相遇后回归现实,因为伤春病逝去了幽冥地府,又死而复生回归现实,和自己的心爱之人团圆,这一过程经历了三年之久。

而杜丽娘无意识的梦境将未来的姻缘成真,预示了将来自己的爱人,看似虚假的梦境对她来说却是像庄周梦蝶一样,是比现实还要真实的存在,这种时间交错的写法,让这部作品格外出彩。

汤显祖在文中设置了三年的时间差,展现出了现代影视剧中非常常见的穿越式的恋爱故事,神秘又富有梦幻色彩,这十分新颖且有创造力的戏剧结构,向读者展示了一段动人心扉的时光旅程。

以往的传统戏曲在叙事上一般是以故事发生到结束的时间顺序来讲述,整个故事冗长沉闷,而《牡丹亭》用了“回叙”与“预叙”两种叙事手法进行创新,打破了故事的线性发展进程。 预叙的手法,也就是打乱正常的叙事顺序,将一些还未发生的事情穿插在前面讲出来。

例如在第十出《惊梦》中花神的台词:“吾乃掌管南安府后花园花神是也。因杜知府**丽娘,与柳梦梅秀才,后日有姻缘之分。杜**游春感伤,致使柳秀才入梦。”第二十三出《冥判》中判官的台词:“有个柳梦梅,乃新科状元也。妻杜丽娘,前系幽欢,后成明配。相会在红梅观中,天机不可泄漏。”

在《惊梦》和《寻梦》中,汤显祖用了十分快速的节奏描写了杜丽娘游园的故事情节,从杜丽娘情思初开,到在婢女春香的带领下前去游园,被满园春色惊叹,心中情思无法倾诉,又到在园中入梦初遇柳梦梅一见倾心,梦醒之后怅然若失。

在梦中,自小在闺阁束缚中长大的杜丽娘第一次摆脱了一切束缚和拘束,汤显祖也紧跟在后面就又让杜丽娘到后花园寻梦,在后花园中,杜丽娘看到牡丹亭的美丽春景后,再一次把自己昨日在梦中看到的一景一物详细地描述了出来,一切都让人无比快乐。

汤显祖借虚拟的人物(鬼神)叙述后面将发生的事情,以期告诉人们杜丽娘和杜丽娘的今生情和来生缘,从而引起人们对这两人接下来爱情如何发展的期待和情感的共鸣。不过,虽然已经点明二人的姻缘,却依然没有改变两人处于不同时空彼此陌生的设定,更加清晰地表明时空的相隔,这种构思使情节更加奇幻。

小结

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正如汤显祖所言,《牡丹亭》表现出对“情”的重视,认为创作都是“为情所作”,因此他在传统故事结构的基础上,创造出多线并行的叙事时空结构,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表达出他的“至情”主张。

《牡丹亭》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汤显祖热情奔放地赋予女主人公杜丽娘深婉的爱情,并以超越生死的力量将爱情故事展现出来。杜丽娘经历了现实、梦幻与幽冥三个境界,这显然是汤显祖幻想的产物,他在借用三种境界的艺术对比来表达理想和思想,用梦幻和幽冥的叙事空间和时间反衬出现实中爱情应有的样子。

综上所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戏剧史上的一座高峰,有着较为明显的多线并行的空间叙事艺术与时间叙事艺术,彰显了“情”的主题思想,体现了中国古典戏曲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也奠定了《牡丹亭》在戏曲史上的地位。

好了,我的回答完毕,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在我国古代历史文明古国中有很多遗传美好事物,同时也承载了悠久历史文化,音乐也随之逐流不断延伸到至今,昆曲是其中之一,很多人对昆曲不是很了解,也有很多观众在欣赏昆曲细腻优雅的同时不能够体会其中节奏,观众欣赏不了其中美在哪里,那昆曲诗、乐、歌、舞集成究竟应该怎样欣赏呢?

昆曲是我国古代最老一种戏剧品种之一,它起源于明代,昆曲唱腔表现出一种很强艺术性质,同时对历史文化也有着很大影响。昆曲表现形式有唱、念、做、打、舞等多种,这些内容都是经过专业京剧演员进行相应训练,扮演着不同角色,通过不同结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也用到了锣鼓、萧、琵琶等各种打击乐器进行伴奏,从表演中能够感受到独特声音之美,人物眼神动作都有着不同意境,通过口中念词,讲述出一段情感经历,也让观众感受出昆曲带来不一样形式,需要观看者静下心来去寻找古代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和这段表演中精彩故事内容。

古代时期演唱昆曲并没有很大舞台,只是在服装上非常讲究,穿着长袖进行劲舞,如今又加入灯光等效果更形象得地把唱词演示出来,让观看者欣赏这不同的场景,仔细欣赏能够感受出昆曲带来的心境,有时也会跟着表演者情感悲伤起来。昆曲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独特表演形式唱腔细腻婉约,随同着声调夹杂着乐器,是一种非物质文化代表,从相关资料中也能够查到昆曲在民间起到的重要作用。

昆曲是一种古代文化,我们也要学会欣赏古代不同生活习俗,增长历史知识,也学习欣赏艺术形式特征,对自己阅历也有所帮助。

《游园惊梦》小说的主题与赏析 作者在这篇小说里,苦心经营制造“梦”的意象。梦境和仙境,十分相像,只有一点大异:仙境是永恒的,梦境是短暂的。人类往往不愿面对“人生有限”“世事无常”的悲苦事实,却躲藏入“一切如故”的自欺幻想里。然而,俗语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今晚窦夫人这栋“上上下下灯火通明,亮得好像烧着了一般”的大楼公馆,哪里持得了多久,转眼间就会灯火熄灭,烧成灰烬。 今晚的钱夫人,就是明天的窦夫人。 小说的主人公蓝田玉由一位昆曲艺人一跃成为钱将军夫人,也曾经风华蹁跹,烜赫一时,“筵席之间,十有八九的主位,倒是她占先的。”然而这一切都是“从前钱鹏志在的时候”,现在她不过是一个落魄夫人,王谢堂前的燕子,落入了百姓人家。 烜赫与没落,构成刺激性的对照。对于没落,是无奈的现实,钱夫人无力去改变,于是就只剩下追忆与怀恋,自己并不能超脱出来,把这一切视若浮云。窦公馆门前两旁的汽车,大多是公家的黑色小汽车,“钱夫人坐的计程车开到门口她便命令司机停了下来”。这一细节动作,表现钱夫人还很在意自己的面子,遮掩自己没落的现实。在筵会中,钱夫人几次有意识地或潜意识地回忆起自己风华蹁跹时候的场景,与现实的筵会做比照,折射出钱夫人对过去的怀恋。 作者对过去生活的追忆更多的是在心理情感上对故国的眷恋。在这里,故国不仅仅是祖国大陆、旧时家园,而是一种情感,一种对旧时在心理上的认同感、归属感。故国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情感,而祖国大陆、旧时家园只是承载这种情愫的载体。这种情愫,以乡愁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钱夫人总觉得“台湾的衣料粗糙,光泽扎眼,尤其是丝绸,哪里及得上大陆货那么细致,那么柔熟” “台湾的花雕到底不及大陆的那么醇厚,饮下去终究有点割喉的。”这种对台湾的不认同感,并不仅仅得自于钱夫人自己,而是败走台湾的人的普遍的心理情绪。比如来台几十年,窦公馆请客仍用上海的厨子,刘副官仍顽固地操着苏北的口音。这些都是去国之人的乡愁的整体表现,他们对台湾、对台湾的现状并没有认同感、归属感,而是顽固地坚持过去的生活(比如票友会),顽固地眷恋着大陆。这些人在白先勇认为都是一群“流浪的中国人”,他们退走大陆,在台湾又不能融入和归属,他们没有自己的家园,在心理情感上处于漂泊状态,所以对故国怀有强烈的眷念。 白先勇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着深刻的认同感的,在《游园惊梦》这部小说里择取昆曲票友聚会也是有象征意义的。在六十年代,作为“中国表演艺术中最精致最完美的一种形式”的昆曲也已经式微了,受到欧美**等新兴文化的强烈冲击。小说中坚持喜爱和追忆昆曲这种传统艺术的,都是一些从大陆败走的遗民如钱夫人、窦夫人、余参军等。他们既是政治上的遗民,也是传统文化上的遗民。台湾本土的人脱离大陆本土文化的母体,对这些传统文化并没有多高的欣赏能力,也就没有多少眷恋。人心不古作为一种现实,文化遗民们无力去改变,便只有承认,而他们对昆曲的坚持和喜爱,仅仅是对故旧文化的怀念,也是作者文化乡愁的表现。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光辉灿烂的过去。可是就因为太讲究纯美、纯粹精神,丝毫不肯接受现实俗世的污染,在今日的平民世界里,已和一般人的生活几乎完全脱节,再也无法受到欣赏和了解。于是人人遗弃古老优美的中国文化,趋奔迎接崭新通俗的西洋文化,正如清乾隆年间,通俗的“花部”乱弹终于取代了优美的“雅部”昆曲。如此,小说里钱夫人的今昔感触,以及往日悼念,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而《游园惊梦》也就变得好像是作者对我们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一阙挽歌。 如此,《游园惊梦》小说,从钱夫人个人身世的沧桑史,扩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贵族文化——的沧桑史。 同样的暗示含义,亦可引申到社会型态问题上,那就是,影射贵族阶级和农业社会的没落,平民阶级和工业社会的腾起,小说结尾,窦夫人问钱夫人:“你这么久没来,可发觉台北变了些没有?”钱夫人沉吟了半晌,侧过头来答道:“变多唆。” 走到房门口的时候,她又轻轻的加了一句:“变得我都快不认识了——起了好多新的高楼大厦。”“变”一字,就是这篇小说的中心主题。“起了好多新的高楼大厦”,即比喻工商业社会之兴起。我们还注意到,今日宴会里唱《游园》的后起之秀,是徐“太太”,不是徐“夫人”。作者如此暗示:“上流社会”虽然还存在,“贵族阶级”却已隐逝无踪。 作者复杂的情绪几经解构和图释,最终汇为一条主旋律的精神内涵——怀旧,或者说乡愁。这种怀旧包含几个层次结构,一则是对过去生活的怀恋与追忆,一则是对故国心理情感的眷念,还有就是对故旧文化传统的依恋。

《孽海记》是创作于明朝后期的一出剧本,借小尼姑色空、小和尚本无逃离佛门追寻爱情的故事,对明代束缚人性的礼教和宗教加以尖锐的批评。其唱词通俗易晓、音乐明快活,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孽海记》原剧本今已失传。

《孽海记》原系弋阳腔,清代初年, 昆曲吸收了其中《 思凡》《下山》两出戏,保存原有的唱词,加入丰富的舞蹈身段和表演技巧,成为著名昆曲折子戏,流传至今。

《思凡》唱词:

(色空上。)

色空 (诵子) 昔日有个目莲僧,救母亲临地狱门。借问灵山多少路,有十万八千有余零。

(白)南无阿弥陀佛!

(念) 削发为尼实可怜,禅灯一盏伴奴眠。光阴易过催人老,辜负青春美少年。

(白) 小尼,赵氏,法名色空。自幼在仙桃庵出家,终日烧香念佛;到晚来,孤枕独眠,好不凄凉人也。

(山坡羊牌) 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傅削了头发。

每日里,在佛殿上烧香换水,见几个子弟游戏在山门下。

他把眼儿瞧着咱,咱把眼儿觑着他。

他与咱,咱共他,两下里多牵挂。

冤家,怎能够成就了姻缘,死在阎王殿前由他。

把那碾来舂,锯来解,把磨来挨,

放在油锅里去炸,啊呀,由他!

则见那活人受罪,哪曾见死鬼带枷?

啊呀,由他,火烧眉毛且顾眼下。

(白) 想我在此出家,非干别人之事吓!

(采茶歌牌) 只因俺父好看经,俺娘亲爱念佛,

暮祷朝参,每日里在佛殿上烧香供佛。

生下我来疾病多,因此上,把奴家舍入在空门为尼寄活。

与人家追荐亡灵,不住口的念着弥陀,

只听得钟声法号,不住手的击磬摇铃擂鼓吹螺,

平白地与那地府阴司做工课。

《多心经》,都念过;《孔雀经》,参不破,

惟有《莲经》七卷,是最难学,咱师傅在眠里梦里都叫过。

念几声南无佛,哆咀哆,萨嘛呵的般若波罗,

念几声南无佛,恨一声媒婆,娑婆呵,嗳!叫,叫一声,没奈何!

念几声哆嘴哆,怎知我感叹还多。

(白) 越思越想,反添愁闷。不免到那回廊下,散步一回,多少是好。

(采茶歌牌) 绕回廊散闷则个,绕回廊散闷则个!

(白) 你看两旁的罗汉,塑得来好庄严也。

(哭皇天牌) 又只见那两旁罗汉,塑得来有些傻角。

一个儿抱膝舒怀,口儿里念着我。

一个儿手托香腮,心儿里想着我。

一个儿眼倦开,朦胧的觑看我。

惟有布袋罗汉笑呵呵,他笑我时儿错,光阴过。

有谁人,有谁人肯娶我这年老婆婆?

降龙的,恼着我,伏虎的,恨着我。

那长眉大仙愁着我,说我老来时有什么结果!

(香雪灯牌) 佛前灯,做不得洞房花烛。

香积厨,做不得玳筵东阁。

钟鼓楼,做不得望夫台。

草蒲团,做不得芙蓉,芙蓉软褥。

奴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汉。

为何腰盘黄绦,身穿直缀?

见人家夫妻们,一对对着锦穿罗,

啊呀天吓!不由人心热如火,不由人心热如火!

(白) 今日师父师兄,多不在庵。不免逃下山去,倘有姻缘,亦未可知。有理吓,有理!

(风吹荷叶煞牌)奴把袈裟扯破,

埋了藏经,弃了木鱼,丢了铙钹。

学不得罗刹女去降魔,学不得南海水月观音座。

夜深沉,独自卧,起来时,独自坐。

有谁人,孤凄似我?似这等,削发缘何?

恨只恨,说谎的僧和俗,哪里有天下园林树木佛?

哪里有枝枝叶叶光明佛?哪里有江湖两岸流沙佛?

哪里有八千四万弥陀佛?

从今去把钟鼓楼佛殿远离却,下山去寻一个少哥哥,

凭他打我,骂我,说我,笑我,一心不愿成佛,不念弥陀般若波罗!

(白) 好了,被我逃下山来了!

(尾声) 但愿生下一个小孩儿,却不道是快活煞了我!

(色空下。)

扩展资料:

《思凡》是昆曲《孽海记》中一折。《思凡》的主人公是小尼姑色空,她年幼时多病,被父母送入仙桃庵寄活。色空不耐拜佛念经的寂寞生涯,私自逃出尼庵。

全剧一人到底,身段繁重,姿态多变。前半剧以唱腔细腻及思想转变的过程为主,后半剧则着重在身段功夫,涵盖了闺门旦及贴旦的领域,一般以贴旦应工,必须要有闺门旦的含蓄,难度非常大。

《思凡》的文词优美,很受观众喜爱,林语堂先生曾称赞“其文辞堪当中国第一流作品之称而无愧色”。

-孽海记

-思凡

三十年代的苏州,得月楼的歌妓翠花(宫泽里惠饰)以其超凡脱俗的容貌和绝佳的昆曲造诣成为红极一时的名妓。嫁入当地豪门荣府后,翠花却倍受荣家冷落。荣兰(王祖贤饰)是荣家的亲戚,论辈分当与翠花的丈夫称得上是兄妹,身为女儿身的她却有男儿之志,虽家道中落但一心要做时代女性,摆脱封建束缚做一巾帼英雄报效国家。

虽然都是女性,但二人在舞台上却是天生绝配,在演唱昆曲《牡丹亭》时,一饰杜丽娘一饰柳梦梅,配合得天衣无缝!戏里的杜丽娘和柳生相互倾慕,在戏外也隐约之中有了一份同性的爱慕情谊。一直暗恋翠花的荣家管家在一次夜宴之后与翠花做出越轨之举,翠花因此被逐出家门。

被逐出荣府后,翠花暂时住到了荣兰的家中,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邢志刚(吴彦祖饰)的到来,给两位女性的生活都带来了意外的波动。荣兰对邢志刚是一见倾心,原本一心报国的她被这为“坏小子”挑动起原始的冲动,决堤的情感一发不可收。然而缘分都是命中注定,正所谓“无缘对面不相逢”,两人这段情缘最终也是无疾而终,只留下两个无助的女人,两颗彷徨的心。

昆剧表演的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昆剧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昆曲表演的最大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舞人物结合巧妙、和谐。昆曲舞蹈很多吸收和继承了古代民间舞蹈、宫廷舞蹈的传统,通过长期的实践舞台,积累了丰富的说唱和舞蹈结合的经验,满足了叙事性象形演出的需要。

创造了很多注重描述的舞蹈表演,配合 "戏",成为故事性较强的改编。在演唱技巧上,昆剧注重对声音的控制,节奏的快慢和衔接,有 "霍"、"折"、"齐"、"豪 "等音调的区分,也有各种角色的个性演唱。除了南曲中的 "给板",将四拍子的慢音乐放慢了1倍外,南北曲都有常用的三眼板、单眼板、流板、散板。在实际表演中,都要根据剧情和人物的情绪来决定。昆剧表演的最大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舞身段结合巧妙、和谐。

昆曲的戏曲和舞蹈在很多方面吸收和继承了古代民间舞蹈。昆曲表演的最大特点是抒情性强。其唱腔华丽优美,朗诵典雅,表演细腻,舞姿优美,唱腔与身段的结合加上完美的舞台设置,使昆曲美不胜收,缠绵婉转,柔美悠长。在演唱技巧上注意对声音的控制,节奏和速度的缓急及衔接上注意现场伴奏音乐的完整。"水磨房"。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52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