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的传说

华山的传说,第1张

华 山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海拔1997米,在五岳中居于第二位,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的华阴县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凭藉大自然风云变换的装扮,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的勾画出来,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华山不仅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正因为如此,华山多少年以来吸引了无数勇敢者。奇险能激发人的勇气和智慧,不畏险阻攀登的精神,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

我国古书中早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最早述及华山的古书,据说是《尚书·禹贡》篇,但最初华山叫"敦物山",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东汉班固写的《白虎通义》中说:"西岳为华山者,华之为言获也。言万物生华,故曰华山。"即"华"同"获"。到了春天百花盛开,景色美丽,因而西岳称为华山。

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尚书》载,华山是"轩辕皇帝会群仙之所"。《史记》载,黄帝、虞舜都曾到华山巡狩。据记载,秦昭王时命工匠施钩搭梯攀上华山。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

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浏览者。山上的观、院、亭、阁、皆依山势而建,一山飞峙,恰似空中楼阁,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别具一格。山峰秀丽,又形象各异,如似韩湘子赶牛、金蟾戏龟、白蛇遭难……。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涧的水帘瀑布,更是妙趣横生。并且华山还以其巍峨挺拔屹立于渭河平原。东、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诗人张乔在他的诗中写道:"谁将依天剑,削出倚天峰。"都是针对华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进华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仅330-400米,而华山海拔1997米,高度差为1600-1700米,山势巍峨,更显其挺拔。

华山不但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也是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相传道教的始祖老子曾到过这里,"老君犁沟"就是传说中的老子套着青牛亲自用犁开辟的。至今,南峰上还保存着老子的炼丹炉。中国的道教分为两大派,华山道教属全真派道教。他们吃素、出家、不结婚。在南峰长空栈道的道坎岩壁上,醒目的"全真崖"三个大字,就象征着华山道教的派属。全真派又分为华山、龙门等七派。华山派的创始人就是郝大通(1140-1212),他著有《太古集》。华山道教在历代对华山的修茸方面,做出了贡献。

华山气候宜人,是避暑胜地。特殊的华山气候和地理条件,使华山生长优质松树和贵重药材。华山上的五粒松,松冠平入偃齑,松枝对生,松穗为五须,松子形小而且壳薄,有香气。华山松是国家优质松树种之一。此外,华山生长的茯苓、细辛、菖蒲等药材,质量最优,疗效最好。华山菖蒲等药材,也早以被列入《本草纲目》之中。

华山以奇险峻秀而驰名天下,自山麓至绝顶,名胜古迹极多,庙宇道观亭台楼阁,雕塑石刻随处可见险境奇石,鬼斧神工,更有云海劲松,引人入胜。

华山主要景点

玉泉院

玉泉院,是华山北麓的登山路口,也是华山脚下一个园林式的道家寺院,依山构建,四周古木参天,鸟语风声,院后崇山峻岭,绿云翻涌。这里,既是寺院名胜,又是风景园林。玉泉院是著名道士陈抟修建的,因院内有一股神奇甘美的清泉而得名。陈抟学识渊博,尤精易学,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因举进士不弟,就入山中修道。他总结的内丹道法,成为宋以后道教修技方法的主流,在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很大。五代后唐明宗赐号“清虚处土”,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华山道教尊他为祖,后来玉泉院就以供奉这位道祖为主。入玉泉院山门,登石阶穿过正门沿着石路前行,就到了希夷祠。希夷祠分前殿和后殿,前殿左侧有“华山全图碑”,右侧有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写的“第一山”石碑,后殿端坐着陈抟老祖的塑像。院内有一副对联:“从此登极峰,看玉女莲花孰好;归来想此路,觉苍龙犁沟犹平。”真是耐人寻味!围绕着希夷祠还有其他一些建筑,诸如希夷冢、希夷洞、山荪亭、纳凉亭、无忧亭、石舫、群仙殿和三官殿等。山荪亭建于一块大石之上,构筑奇特,巧夺天工,陈抟常在这里观赏景色,著书立说。亭旁有一古树,名为无忧树,苍老而佝偻,传为陈抟手植。希夷洞在亭下不远处,为陈抟栖息之所,内有他的睡像。整个玉泉院廊庭回环,亭台参差,泉流潺潺,绿树成荫,情趣盎然。康有为在《玉泉院》一诗中写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回合树无忧。泉声山色可忘世,让与希夷睡万秋。”玉泉院两旁还保存着一些道观:东有仙姑观,为金仙公主来华山修道的行宫;西有全真观,是当年贺元希尊师居住的地方。玉泉院后面的通天楼遗址上,现已建起一座通天亭,攀登华山的起点就从这里开始。

云台观

出玉泉院北行约1公里,曾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道教活动之地——云台观。据载,此处一直为老子之徒所占。古代帝王来华山巡狩祭天,无法登山时也要来这里看一看。云台观正式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盛极于宋,毁于明。云台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有三位名人曾在这里活动过。

魏晋南北朝时道士焦道广,曾在这里居住,相传他已修炼成“避粒餐霞”之术。宋初的陈抟,是在此观居住的又一位有名的人物。宋太宗赵匡义赐号希夷,屡诏他进京作官,均被他谢绝。当他移居云台观时,已70余岁。在此一住就是40多年。

明末清初,昆山顾炎武为抗清复明奔波一生,晚年隐居华阴潜村王宏撰家。以后他又移居云台观内的朱子祠。

云台观在明代,毁于兵火。后来,虽经修建,但规模愈来愈小,观内地面大都荒芜。清乾隆十六年,即1751年,华阴知县姚远寿,开始在这里建起了“云台书院”,修校舍22楹。如今,唯一保存下来的是晋武帝太康八年,即287年,华阴太守魏君实所植古柏一株,其枝干龙虬,形态苍劲,同玉泉院门南北相对。古柏左侧是棱形的“云门池”,池北置一大石,相传为赵匡胤饮马池。当地人所说的“一百(柏)一十(石)一眼井”,就是指此而言。

西岳庙

西岳庙在华山脚下的华岳镇,南距华山七公里,西距华阴县城二点七公里。庙宇宏伟,古柏参天,四周筑有围墙环绕,是我国历代封建帝王祭谒华岳的神庙。据文献记载,该庙原来在现址以东的黄神谷,称“集灵宫”,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年—前87年),到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02年)才迁到今华岳镇官道北。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及唐开成元年(836年),曾予重修。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更大规模地翻修过一次,到了明、清两代修葺的次数更多。其中工程最大的一次,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进行了三年,才告成功。

西岳庙的山门称为“灏灵门”,它和五门楼同为高大的砖石建筑,形制与北京故宫的端门颇相类似,为明代遗物。在五门楼之后,是清代改建的棂星门,枋檀上的彩画保持着明代早期式样。从这里进去,便是绿林掩映中的正殿“灏灵殿”,是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周有回廊,殿基高大、宏伟,整座宫殿全部坐落在一个大月台上。月台平面为一“凸”字形,周围用石条砌成,显得气势巍然。殿内悬挂有清代康熙、道光等题的“金光昭瑞”、“仙掌凌云”等匾额。

华岳庙是历代帝王巡视陕西的驻跸〔bì毕〕之地,过去还建有皇帝的寝宫,也是游人瞻仰浏览的胜地。唐代诗人元稹在《华岳祠》诗中有“山前古祠临长道,来往淹留为爱山”之句。庙内原来镌刻的碑石很多,因年久湮没,多遭毁坏。我国著名的书法碑贴,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的《西岳华山庙碑》,原来就存放在这里。碑文记载了汉代统治者祭山、修庙、祈天求雨等情况。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时碑毁,至今存世的仅有宋拓“长桓”、“华阴”、“四明”及清代金农等少数拓本,成为著名的书法珍品。庙内还有后周 “华山庙碑”、宋庆历七年(1047年)程琳谒词题名石刻、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九月重刻唐玄宗御制华山碑铭以及明万历年间的“华山卧图”,图首附刻王维、李白、杜甫、韩愈、陈抟〔tuán团〕、陈琦等唐、宋以来的名人文士的咏华山诗。此外还有华山图,嘉靖十七年(1538年)重修西岳庙碑,乾隆御书“岳莲灵澍”等石额碑刻。

毛女洞

从莎萝坪南行,经过路成之字形的十八盘,便来到了“毛女洞”。“毛女洞”是“毛女洞下院”的简称,位于毛女峰下,因毛女而得名。汉代刘向曾赞毛女:“婉变玉姜,与时遁逸。真人授方,餐松为食。因果获成,延命深吉。得意崖岫,寄欢琴瑟。”宋初陈抟到华山遁居后,也作《咏毛女》诗一首,描写毛女神态:“曾折松枝为宝节,又编栗叶作罗襦。有时问著秦宫事,笑捻仙花望太虚。”后来,关于毛女的传说愈来愈奇。唐太宗初年,陶太白到华山采药,说他不仅见过毛女,还同毛女交谈过。蔡元长在岳庙祭祀华山,听说毛女的奇闻,思得一见。随从在岳庙醺炉中发现一奇异之物,告诉元长。当他看时,却原来是一妇人,遍身绿毛,目光射人,行走如飞。后来,蔡元长就命人给毛女绘了像,每年祭之。清人颜光敏,对毛女遭遇深表同情,对封建殉葬制度提出了控诉:“人传毛女峰,时闻毛女琴。欲写秦宫怨,空山多从音。”相传,“毛女洞”中常有悦耳的鼓琴之声传出,因此,“毛女洞”远近闻名。毛女洞上的“拜斗坪”,据说是毛女不知饥寒,每当夜深人静,朝拜北斗的地方。

千尺幢

回心石之上,便是华山第一险境“千尺幢”。这里,幢壁直立,其间仅容二人上下穿行。坡度为70度。从上到下共有370多个台阶,皆不满足宽。登山时向上仰视,一线天开。下山时比上山时更险,如临深井,从胯下窥视路面。“千尺幢”顶端,有一个仅容一人的石洞,因为当人们爬上最后一个石级时,便可从洞中钻出,故而此洞名叫“天井”,“天井”上有一平台,台上刻写的“太华咽喉”,形象地说明了这里的路形如人的咽喉食管,既窄又突出且长。“天井”口为“太华咽喉”中段,若从此堵住,上下就会绝路。每年阴历三四月是朝山的旺季,这里经常发生“绣幢”事件。1985年在千尺幢、百尺峡处,又各开劈了一条复道,分别为上行道和下行道。

百尺峡

过千尺幢向北折即到“百尺峡”,它是登华山的第二个险境。“百尺峡”也叫“百丈崖”,乃是一处危石耸峙,直插云表,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峡的两壁几乎就要紧贴在一起,中间却被两颗石块撑开,人从石头下钻过,胆战心惊,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这就是“惊心石”。通过惊心石,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再回头看原来是上大下小卡着的两块石头,所以能安然无恙,后边的这颗石头被称之为“平心石”。所以愈诗中有“鄂然神功就,杀气见棱角”的描写。

老君犁沟

从群仙观上行,便是“老君犁沟”。这是一条临崖深沟。此沟深不见底,石级依壁临沟而过。传说,这里原来没有路,是老子驾着青牛用铁犁开的,形如耕地是时留下的犁沟,所以被称为“老君犁沟”。

当初,人们上下华山便是从犁沟两旁的石窝爬行的,至今人们还可以看到犁沟两旁的石窝。当地流传说,“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慢慢爬”。可见,“老君犁沟”同千尺幢、百尺峡一样,是登华山的必经险道之一。现在,已在犁沟的右上方,凿成271个石级,两旁铁链下垂,行走较为安全。

“老君犁沟”原为“老君离垢”。用道教的话说,就是离开尘垢到达仙境的意思。传说道教祖师老子曾到过这里,所以是“老君离开尘世的地方”。因“离垢”同“犁沟”同音,加之此地又确实貌似犁沟,再加上华山又有卧牛石、岳庙青牛树以及北峰老君挂犁处的传说,所以人们便认为这里是“老君犁沟”无异了。其实,那是被山水长期冲蚀形成的。

北峰

下聚仙台,过横翠崖,眼前豁然开朗。这里已是海拔1500米的云台峰,因位于华岳东北,故称北峰。此峰山势峥嵘,三面悬绝,巍然独秀,有若云状,恰似一座云台,故又名“云台峰”。李白在《西岳云台歌》中有“白帝金精远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之句,就是指远望诸峰,宛如青色莲花,开于云台之上。北周武帝时,道士焦道广修道于此。传说武帝曾上山问道,故有“武帝问道处”山洞遗址。

循山岭北行第一坊名“白云峰第一门”,再北行第二坊名叫“白云仙境”门。过后即达峰顶,长阔约十余米许,原有翠云宫、无量庙等建筑,依山为屋,叠起层楼,隐映于苍松翠柏之间,显出一团秀气。

由北峰向东面望去,雾气弥漫的峭壁深壑便是老虎口,当年我人民解放军侦察员就是由猩猩沟爬越老虎口来到北峰的。

根据实地考察,北峰与南面的诸峰岭如苍龙岭、五云峰、玉女峰和东峰等连成一条崎岖的长岭,岭脊上下的高度相差500米左右,坡陡45°以上,脊东侧是黄浦峪,脊西侧是华山峪。这条鱼椎脊似的长岭,既是两峪间的分水岭,又是登峰的“天梯”。人们巧妙地利用谷地和岭脊的有利地形,开辟了上山的道路。由青柯坪登北峰是从谷底顺陡峭的山坡爬上岭脊;由北峰登峰顶则是缘岭脊登上高峰了。

长空栈道

在升表台西侧,穿过石门楼,便是华山最险之景——长空栈道。此道开凿在南峰腰间,上下皆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极窄的路面,下由石桩固定。由于栈道险峻,所以当地人有这样的说法“小心小心九厘三分,要寻尸首,洛南商州”。这里并非登山者的必经之路。所以,石壁上刻有不少警告之语,如:“悬崖勒马”、“云开溢荡”等。

长空栈道是元代陇西贺元希来华山时所凿。凿洞必先开道,所以这里的一切,全是这位开山元勋和他的徒弟们干出来的。他在华山用于开道、凿山洞的时间就是40年。所以,后人才把他尊为华山一位神来供奉,并有许多神话故事流传。今天我们登上华山之巅时,有些险道连登都不敢登,可见贺元希当初开道、凿洞是何等的艰辛了。解放后,此处几经修整,虽较安全,但仍不失“华山第一险道”之名。

避诏崖

在继续登南峰的中途,有一大小仅可容人的石洞。洞上题“避诏崖”三字,相传为陈抟所题,此洞,乃是陈抟为躲避宋太宗宣召而藏身之地,陈抟隐居时说:一片野心都被白云留住,九重宠诏,休教丹凤衔来。在《华岳志》的记载里,五代时的周世宗柴荣召见过陈抟一次,授大夫之职不就。宋太宗赵光义召见过两次,仍不受职。第三次太宗又派人宣召,陈抟再也不赴召就躲避到这里,并作《答使者辞不赴召》诗一首:“九重特降紫袍宣,才拙深居乐静缘。三色满庭供画障,松岚万壑即琴弦。无心享禄登台鼎,有意学仙到洞天。轩冕浮云绝念虑,三峰只乞睡千年。”使者张泳对陈抟态度很不满意,复命后写《自成都诏归寄希夷》诗一首:“世人大抵重荣名,见我东来夹道迎。不免隔溪高士笑,天真丧尽得虚声。”气得他在诗中骂起人来。明代袁宏道至此,也作诗一道:“一枕孤云分外青,堕驴归者有无情。岩中只可避丹诏,那得深山避死生。”避诏崖因此得名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游华山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游华山作文1

 假期的一天,爸爸带我去九华山游玩。车子停在山上的停车场,我们兴奋地爬上了一个巨大的岩石上朝山下看去。只见远处的人就像小蚂蚁那么大,车子就像小甲壳虫在路上爬行,房子也就像一个个小积木。相比之下我比它们都大,我仿佛成了巨人了。

 走进九华街来到化城寺,寺前是一个圆形广场,广场中间有一个月牙形的莲池,名叫“月牙池”。

 据说化城寺是九华山地藏王亲自修建的开山祖寺。当年九华老爷来九华山时,全山没有一座庙宇,化城寺就是最早建造的第一座寺院。而现在的化城寺是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化城寺共有四进:第一进是灵官殿、第二进是天王殿、第三进是大雄宝殿、第四进为藏经楼。化城寺里的门楣、斗拱和横梁有“凤凰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九龙戏珠”等雕刻。

 广场周边的商店有卖工艺品的、卖食品的、开饭店的。广场上有许多鸽子。鸽子与人非常友好,只要你把玉米放在手心,鸽子就会将玉米啄进嘴里,还不会啄疼你的手掌——技术高吧!有一个顽皮的小朋友逮住一只鸽子,抠出鸽子嘴里的玉米就往自己嘴里送,乐得大人们哈哈大笑。

 月牙池又名放生池,池里有鱼有乌龟等。乌龟在高处悠闲地晒着太阳,很安静。当人们向水里丢下食物时,鱼群就立马前去抢食吃,结果当然小鱼们是难占上风的。梦琪姐姐看着委屈的小鱼,对大鱼吼道“你个大鱼知不知道羞耻!”

 游玩了“九华山化城寺”,我们就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游华山作文2

 华山五岳之一,久闻它以险峻著称,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目睹它的风采!

 一大早,我们乘坐缆车向北峰发起攻击,窗外树木苍翆欲滴,山势陡峭,壁立千仞,缆车垂直上升,吓得我心惊肉跳。难怪华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下了缆车,我们来到北峰山顶,远望华岳三峰就像是一朵盛开的莲花,这儿云雾缭绕,仙气十足,好像来到仙境。

 我们顺着山间小道来到了十分险峻的云梯,坡度接近90度,悬挂在悬崖上,必须扶着两边的铁链攀登。我一次次的尝试,心怦怦直跳,不敢回头,因为下面是万丈深渊,一不留神,就会摔得粉身碎骨。最后,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登了上去。

 我们继续前进,山路越来越陡,火红的太阳烤得我焦头烂额,我抬头一望,看见了一条巨龙,躺在窄窄的山路攀援而上,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苍龙岭。它位于山脊之上,笔直朝天,只见苍龙岭两旁万丈深壑陡如刀削斧劈,而上山的台阶却只有两尺多宽。我们拾阶而上,心想拼了!手脚并用,一鼓作气,爬上了苍龙岭,欣赏着这奇特的风景。

 华山还有许多险峻的地方,它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不虚此行啊!

游华山作文3

 “华山自古一条道。”华山是五岳之一,它坐落在陕西。

 今年暑假,我有幸去一睹华山之险峻。来到山脚下,心中不禁暗暗发抖,它像一个巨人一般踏在大地上,而我在它面前小得如一只蚂蚁。开始爬山了,一开始也不觉得累,嘿嘿!还说华山是最陡峭的山峰,我看也不过如此嘛!我心下不屑一顾,哼着轻快的曲调,迈着轻盈的步伐,反而跑得更快了。可是天意不如人啊,我渐渐地愈爬愈慢、愈爬愈累。到了最后,甚至连脚都提不起来了。我张开了嘴,大口大口贪婪地吸着空气,双眼茫然地盯着高耸入云的山峰,不禁望而生畏:天呀!真不愧为“天下第一险”,“哎。”我叹了口气,甩了甩胳膊和双腿,摇摇头,鼓起信心继续努力。“呼、呼”随着呼吸的加速,一批一批的汗从后脑流到肩背。我拖着汗流浃背的身子,疲惫不堪地望望山顶,默默下决心:加油!我一步一步坚持地爬着。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冷风袭来,我抬着一望。蓝蓝的天向我微笑,白云向我招手,附近的树木在向我点头我成功了!我爬上了华山,华山被我征服了!

 “五岳归来不看山。”五岳平分秋色,各有各的千秋,但陡峭、险峻的华山是最美的。

游华山作文4

 放假了,我们来到了西安的华山,那里景色优美。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我们就来到了西安的华山,门口一抬头就可以看见一座大山,好像要冲破浅蓝的天,细心看就可以发现有人住在山上。

 往里面走,就到了一座庙,经过漫长的台阶终于到达了坐上山的缆车,到了山上我们下了车,一下车就闻到了香气,和香水一样的味道,还有着高大粗壮的树木,想要看见大树的顶长什么样子,这可就很不容易,抬头一看就会发现有着许许多多的小鸟,有的小鸟大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有的小鸟在大树上唱着歌,有的小鸟在和同伴聊天……经过一路漫长的路程,我们来到了南峰。

 南峰景色优美,鸟语花香,南峰的空气很新鲜,山上的野花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和你打招呼,有的在和同伴聊天,抬头一看,大树摇摇摆摆,好像在和天空中的小鸟聊天!在往下一看,大树摇摇摆摆,好像在和天空中的小鸟聊天!在往下一看,你会发现已经冲破了云层,云的变化各异,一会变小狗,一会变小鸡,一会变成小猫……等云散了,你就会看见一片风景优美,鸟语花香的地方,好像一副美丽的风景画。

 下了山,我们排着队回了酒店。

游华山作文5

 今年暑假,我到了我一直想去的险峻的华山,那里的景气美丽而奇特,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八月的一天,经过六个小时的行驶,终于到了险峻的华山。

 华山是家喻户晓的五岳名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华”“华夏”都因为华山而得名。这次我来了这里,一定要看看它美丽的风景。

 坐上了晃晃悠悠的缆车,我一开始不敢往边上看,心里非常紧张。后来就好多了,我往车窗外看去,发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那里的山真奇啊!近处看,山上长着一些灌木,还可以看到许多白色的山石裸露在外面;往远处看,在湛蓝的天空下,群峰挺秀,山势峻峭……那里的山风真凉啊!我突然发现我不怕了,现在我迫不及待地想爬上山顶。

 我们到达北峰,发现了一条只用天然的石台阶和几条铁链组成的一条几乎要垂直的道路,如果站在这个峰的顶上的话,就可以看尽整个华山北峰。我爬上了这条道路,心里有着几分害怕,如果掉下去了,该怎么办?我看着前面的人的动作,也跟着紧紧地抓住了铁链,一步、二步、三步……我低头看着台阶,小心翼翼地爬着,最后终于爬到了山顶,我突然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华山不仅有秀丽的风景,还让我知道了挑战自我的快乐。

游华山作文6

 轰隆隆我们带着满怀的期望出发了。

 漫长的车程本来是枯燥无味的,但车上有这么多的同学朋友,车外有那明媚的景色,让这一段乏味的时间嗖的一下就过去了。

 转眼到了华山牧场,下了车,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也不是成群结队的牛羊,而是一座座现代化的设施承载着72头奶牛的机械大转盘缓缓地转动着,我的思想也随着转盘转动。放眼望去,诺大的工厂内只有寥寥数人。高效、有条不紊的机械挤奶代替了缓慢的人工挤奶,这不正是我们科技进步的体现吗?

 这时,我的思绪被拉了回来。我们每个人都分到了一瓶新鲜的奶,入口清凉,带着一股淡淡的奶香,我好像进入了辽阔无际的大草原,在蔚蓝的天空下畅游。这奶的味道丝毫不比以前喝过的特仑苏等奶的差,这让我从怀疑的态度转到了肯定。在这之后,我们还体验了VR,听了讲解员讲解,这些无不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飞跃。

 高尔基曾说过,科学是一种强大的智慧力量,它致力于破除禁锢着我的神秘的桎梏。科学技术已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与生产。这华山牧一日游,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科技的重要性,我们是中国的新一代,是创造未来的那一代。我们应当努力,应当奋斗,应当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前进!

游华山作文7

 清明节这一天,虽然天上下着蒙蒙细雨,但是并没有影响我们出游的心情,我和妈妈、姐姐一大早起来,赶到校门口和同学们会和后,就乘上了旅游大巴,一路上说说笑笑,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在欢声笑语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

 站在山脚下,展现给我们首先是一条笔直宽阔的景观大道,在路得两边不时有怪石出现。大道边有许多摊贩,有卖纪念品的,有卖小吃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一片热闹的景象。

 进入少华山景区后,便有一条小溪缠绕在路边,如同一条白色的丝带,小溪流水击打出一曲欢迎的迎宾曲,在欢迎每一位游客。许多小孩子在溪边嬉闹着,水面倒映着孩子们欢快的笑脸。

 我和同学们沿着山间小路,打打闹闹的向里面进发,山中一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伴随着我们的'欢声笑语,给山里平添了一股生气。蒙蒙细雨虽给山里填了一丝丝凉意,但是更润湿了树木,更增加了树木的嫩绿,显得生机勃勃。一路上我们这些山中小游客的欢声笑语,小溪哗哗的流水,两边葱翠丛林,山间清丽的鸟鸣声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时间飞快,我们就要离开了,虽然这次爬山很累,但是心情很高兴,欣赏了少华山美丽的景色,还和同学们在山里团结合作,玩了不少游戏,在这儿留下了我们珍贵的记忆。我喜欢这次旅行,期待着和同学们游遍祖国山山水水。

 再见了这如画的青山绿水,再见了美丽的少华山!

游华山作文8

 华山,是五岳之一,是我感觉最“高”的一座山。我常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华山归来不看岳。”我们大家都去过华山,没想到我也会去观赏华山那优美的景色。

 我从照片上看到那华山的美丽景色。我们在山脚下看着和普通的山差不多没什么区别,可坐缆车的过程中,那山真是说不尽的巍然屹立、千姿百态、山高树茂、雄伟壮观。让人怀疑这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从那手巧的古人手中建造出来的精美杰作。这山真高啊,连绵起伏的山峰一个紧接着一个。那山峰巍然矗立、高耸入云,像一群英俊的小伙子站在那里,随便的让游客们欣赏。山顶上那晶莹剔透的雪花,像撒面粉一样,撒在人们的脸上、撒在车上、房屋上、树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座座山峰。

 让我最陶醉的是东峰。那云雾缭绕,人们仿佛是神仙,在天空中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那郁郁葱葱的树,在雪花的感召下,就像“穿”上了那厚厚的“羽绒服”,从高处往下开去,那万丈深渊,仿佛一失脚就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从哪里,看华山的景,真是美不胜收。那些从华山旅游回来的人们,怪不得说那真是奇峰耸立、宏伟壮观。

 那山脚下郁郁葱葱的树木;缆车中那巍然屹立的山峰;你那山顶峰上雪花飞扬、鹅毛大雪,我们就想走进了一幅山水画。

游华山作文9

 华山是五岳之一,素有“天下其险第一峰”之称。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华山,亲眼目睹了它的风采。

 从西安出发,我们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华山。站在华山脚下仰看,华山犹如斧削一般,它就像一个断臂的巨人。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与地之间,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华山有东峰、西峰、南峰、北峰和中峰五个主峰,其中北峰最低,西峰最高最美。于是,我们决定挑战最美的西峰,一睹它的风采。

 我们从华山脚下乘坐缆车到达北峰后便开始步行攀登了。山路凹凸不平,又陡又窄,两旁铁链悬挂,抬头望去,陡峭的石梯没有尽头。最陡的地方就像“天梯”一样直冲云霄;最窄的地方,耳朵都像要擦到旁人和石头上了,难怪人们管这最窄的地方为“擦耳岩”。从山道上往下望去,四周悬崖峭壁,底下万丈深渊,好险啊!

 经过四个小时努力的攀爬,我们终于到达了海拔20xx6米的西峰。西峰果然名不虚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座座紧密相连,峰峦起伏;争雄似的一座比一座高。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像“乌龟背石”,有的像猴子捞月”,有的像“河狮东吼”,“还有的像“万马奔腾”,非常壮观!郁郁葱葱的山谷和陡峭的石壁,全部笼罩在云雾之中,如同仙境一般非常美!一阵阵清风吹过,真叫人感到心旷神怡!站在西峰顶上,我感觉自己也像巨人一样可以顶天立地!

 华山真美!华山之行令我难忘,流连忘返!

游华山作文10

 在暑假里,我来到了五岳之中的西岳华山。他就像一位性情多变的老爷爷,高兴时,它让人们饱览大自然的优美景色;生气时,它也会让人们吃尽苦头。它用神秘的山雾当做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它用绿色的植被当作衣裳,披在自己的身上;它用碧绿而又透明的小溪当作带子,系在自己的腰间。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华山还被称为“天下第一险山”。汽车走在环山公路上,时不时地来一个180度大转弯。初看华山的西峰,像一把宝剑直插云霄,高耸入云。在山上,除了那些绿色的植被,就是光秃秃的石头,倾斜80多度。溪水顺流而下,大树们像一个个士兵挺立在山岗上,真美啊!

 我们坐上索道,向下俯视,不禁让人心惊胆颤,下面除了树木和石头,其他什么都没有,摔下去就是粉身碎骨。华山分为五个山峰,为东峰、西峰、南峰、北峰和中峰,西峰最高,而我们的路线是西峰上北峰下。冲破迷雾,终于到达西峰。一出门,一股寒气袭来,“真冷啊!”雾气环绕,虽然艳阳高照,可手却是冰冰冷的。走山路时,只要你稍不留心,可能就会让你崴了脚。

 我们正在往下走,去北峰的路比较远,楼梯又窄又陡,如果你不注意脚下,就会滚下去,再加上有雾,楼梯滑,更加危险了。

 才走了一半,我的膝盖又酸又痛,妈妈鼓励我:“加油,快到了。”我们走一段,歇一会儿,最后,终于到达北峰。坐在索道上,我心想:大自然真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游华山作文11

 山,是爸爸小时候的玩伴。今天,爸爸带着我们来到了他老家的一座名山——九华山祈福。

 开始上山了,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在盘山公路上呼啸而上,竟然没有颠簸之感。我一路透过车窗欣赏美景,一路佩服司机师傅精湛的车技。九华山,我算是见识到了山路的蜿蜒,见识了师傅车技的神奇了。

 上了山,我往下俯瞰,啊,真是壮观!绿色的植被被潺潺的流水所环绕。山谷中升起的白雾,像给山林披上了一层薄纱。远望过去,山、竹林、小溪朦朦胧胧,若隐若现,像是仙境。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待我从美景中抽身,才发现自己一路上紧张得连脚趾头没松开过。不过,能遇见这样的美景,再紧张也值!

 也许是紧张,也许是兴奋,也许是一路的劳累,到达天台时,我的胃里早已经翻江倒海,感觉跟坐了过山车似的。

 在天台稍作休息后,我便和爸爸虔诚地拜佛,祈求全家平安快乐。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山上的一座佛堂上,我居然有幸目睹了活佛真身。之前,我可只是在电视或新闻中才有所耳闻的。我来到他面前,虔诚地祈祷。我感觉到他仿佛在朝我微笑、点头,似一个慈祥的老人在为我们祝福。在佛教圣地九华山,我遇见了最诚挚的祝福,我觉得所有的不适,都已经退去。

 在意犹未尽中,我们结束了九华山之旅。坐在下山的大巴上,我在想:世界的美丽、奇特,是需要我们跨出大门去遇见的。

游华山作文12

 “那悠长的声音、弯弯曲曲的公路、清澈见底的小河啊!多么美丽的九华山呀!

 今天,我和弟弟、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安徽有名的九华山一路上的车子把道路塞的水泄不通。路上全部都是车铃声奏响了道路的道路和车辆交响曲,就像亲兄弟在一起讲话。

 终于我们来到了目的地。离开了吵闹的喇叭声,迎来了一阵阵的鸟鸣声坐上了上山的车子我们一路观赏着山上的景色。哇!!这风景真是美呀!那山上的雾气就如仙境一般。让我情不自禁的赞叹了一句九华山真美呀!

 好!现在开始我们的登山拜佛求福任务吧。

 我们在路上一边看着寺庙的壮观一边努力的爬山。终于,我们最难的一级九九八十一台阶。我一直目视前方的走着。我们用全身的力气走了上来就像解放了一的感觉。我和弟弟向下一看哇!高到吓死人整个九华山尽收眼底。我们在那里休息了一下然后我们有下去就看见了一个大鱼池我向下扔了一元钱许了一个愿望。

 我们在下山的路上我看见了巨龙一般的队伍在那里你拥我挤。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九华山。

 上来爸爸的车,我甜甜的睡了一觉。

游华山作文13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十三朝古都西安。我们先后去了兵马俑、大唐不夜城……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号称中国最高最险峻的山---西岳华山。

 我们坐着专车到了华山脚下。下车后,我们顺着台阶,来到了中峰。我抬头仰望,只见一座座山峰蜿蜒起伏,有的像巨人,有的似骆驼,有的如骏马,形态各异,峻险陡立。

 我们又顺着盘旋曲折的山路往上爬到了被封顶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株参天古木,绿树成荫,偶尔有几缕轻柔的云彩缓缓掠过天际。蓝的天、白的云、绿的树,这仿佛像一幅漂亮的水墨画。

 我们终于爬到了东峰顶,气象壮观,人山人海,根本无我们立足之地。过了一会儿,有人告诉我们日出来了。我踮着脚往东望去,只见山天相接的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红线,顿时人声鼎沸,日出慢慢地升起来了,太阳已经露出了半张红彤彤的笑脸,过了一会太阳露出了整张笑脸了。整个华山变成了一个座红红的山,美极了!

 过了一会儿,日出慢慢地退却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华山,多么美丽的华山呀!

游华山作文14

 我知道“华山”这两个字那是在以前一本书上看到的“沉香救母”的故事。都说五岳中最险是西岳华山,我今年暑假终于可以去爬华山了。

 一大早我们就来到华山门口,一看华山真是高啊!有一半是在云霄里,若隐若现。我们从山脚步行上华山,不坐缆车上去,爸爸说要锻炼我,可我爬到几百米已经气喘吁吁了。爸爸说:“这才刚开始,要加油!要不我们到天黑都到不了山顶。”于是我继续往前走,走到毛女洞时我真的累得不想走了,可爸爸说从这里往回走是不可能的事,因比上到山顶还要远,我们必须往上爬,别无选择。“我的天啊!”我大呼叫。我只好往前走来到很险要地地方“一线天”。那儿势陡如削,一定要拉着铁链才能上去,那路是七十度的角度倾斜,往下看我的腿都软了。为了能上到山顶有缆车坐,我咬紧牙关爬了几条这样的山路,终于到了北峰。站在北峰看,峰头由几组巨石拼成,浑然天成。我休息片刻后继续向华山最高峰南山峰攀登,经过了苍龙岭,入金锁关,每走一关我腿都在发抖,但我都咬咬牙,鼓起勇气继续走。

 通过这次华山之行,我感登高望远的无限快感,也不由地感慨“崇山再险焉不可越”的道理来。登过华山在今后学习、生活中没还有什么 “山”不可攀越吗?

游华山作文15

 回归大自然,回归它的怀抱, 看看它的秀丽山河,真是一件心旷神怡的事。然而,假期里我就回归了。

 坐了长达六小时的长途车就来到了华山,望着那穿过云层的华山,仿佛看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景。爬上华山顶高喊:“我征服了华山,我爬上了华山”。我看了一下简介:爬上华山北峰需要四小时,南峰需要五小时,我义不容辞地选择了北峰,但转念一想:“这么累我能撑的住吗”?而我的旁边就是缆车售票处。这时我仿佛看到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当狗熊还是当英雄,正在我犹豫不决时一个小女孩跑着向上去了,我心想:“既然她能我为什么不能”?

 于是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了上去,没过一会儿我就累的气喘吁吁了,但一想到大自然在向我招手,我心中就有了一种莫名的冲动,在悬崖上我铤而走险,到了北峰我有一种胜利的喜悦。在金锁关的金锁上,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到了西峰我有一种王者的霸气。

 黄昏,我们乘着缆车缓缓下山,又一次全方位的领略了华山的美,我的心中感慨万千,哦,美丽的华山您真伟大。

  1、站在高山之巅,我们会想起李白华山的诗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西岳”两句。此诗开篇,就以“西岳峥嵘何壮哉”的突发唱叹,写华山的雄伟,起势宏远突兀,接着便展现登山远眺所见到的黄河之雄姿。

  2、原文

  西岳云台歌送丹邱子

  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邱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求蓬莱复西归。

  玉浆傥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3、简析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给友人元丹丘的一首歌行诗。这首诗吟颂的是黄河中游峡谷段的壮观景色,貌似游仙诗,实则咏物抒怀。全诗以浪漫的笔法,将奇伟的山水和优美的神话巧妙结合,加以丰富多姿的想象,把华山、黄河描绘得气象万千,雄伟无比,由此抒写大河奔腾之壮丽豪情,高山仰止之真实情感,创造出奇幻飘逸的境界,全篇充盈着浪漫气息。

 华山位于济南市的东北角,它海拔高度285米,它一峰独立,平地突起,犹如一把利剑插入云宵。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华山旅游记作文300字,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华山旅游记作文300字篇1

 暑假,妈妈带我去西安旅游,我们去了我梦寐以求的西岳华山。

 华山一共有东、西、南、北、中五个主要的山峰,最高的是南峰,最低的是北峰。我们是坐缆车上去的。一路上缆车摇摇摆摆,好像要掉下去似的。从缆车里看两边的景色,到处是悬崖峭壁,看得人心惊胆战。

 缆车的终点是在北峰的半山腰。我们下了缆车,继续向北峰进军。经过两个很直的阶梯,我们终于爬到了北峰最高的地方海拔1614米的北峰顶。放眼望去,周围群峰耸立,我以为这些就是华山的主峰,但是妈妈告诉我:“这里离其它的主峰还远着呢!”

 从北峰下来,经过山崖侧面的“擦耳崖”,我们到了“苍龙岭”。

 苍龙岭就像卧在山脊上的一条龙,很陡,很险要。有的人走到这里就打退堂鼓了,我和妈妈却一鼓作气,爬上了苍龙岭!回头望去,下面的人都像小蚂蚁似的。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继续往上爬,真是可惜呀!我以后还要来华山,爬它个三天三夜,走遍华山的五个山峰!

华山旅游记作文300字篇2

 我的祖国,有很多风景名胜,如少林寺,华山,泰山等,他们都很美,但华山,却能用四个更形象的字来描述——直插云霄。

 去年,我来到了雄伟的华山旅游。俗话说“华山自古一条道”,除了那条索道,就只有一条山路了。拿起登山棒,我走上了山路。爬了许久,我回头一看,呀!已爬了几百米了,从这儿望去,郁郁葱葱的树木生长在高耸入云的山侧。又过了一段时间,我爬上了北峰。这里有一个平台,上面有一块巨石,刻着“华山论剑”,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应该知道,黄药师,洪七公,欧阳峰曾在此比试武艺。走到平台的边缘,只见围着平台的铁链上,挂着许多小锁,据说,那叫“同心锁”。向远处望去,华山雄伟壮观的景色尽收眼底,蜿蜒起伏如长龙般的山路,顽强生存在石缝里的树木,陡峭的山壁,无处不流露出磅礴的气势。看着太阳与白云,我情不自禁的吟诵起寇准的《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其。

华山旅游记作文300字篇3

 华山,是一座美丽的山,是一座险峻的山,更是一座和谐的山。华山自古以来一直被世人称为天下奇观。

 初次来到华山,便被那高耸入云的山峰给震撼了。我们乘上缆车,看到那深渊峡谷,不禁感到毛骨悚然,那石壁几乎垂直往下,我真害怕会掉下去。又到了那几乎笔直的台阶面前,我扶着栏杆,慢慢跨出了第一步,两边的树似乎在说:“加油,你能行!”到了后来,我爬上了台阶,坐在石头上。周围风景美不胜收,小鸟站在树上唧唧喳喳,白云就在头顶上飘。我们又进了一个山洞,洞里很凉快。我们继续往前走,洞里的水清澈见底。出了洞,一线天里太胖的人是过不去的,台阶又变陡了,我冷不丁跌了个嘴啃泥。栈道很窄,而且摇晃得很厉害,我很害怕,但依然走了过去。走着走着,来到了华山之巅——南峰顶端。这里海拔2155米,放眼望去,一览众山小。我来到了一块岩石上,这里和另一块岩石之间放着一块一米长的木板,走上模板,我感到腿在发抖,走上岩石,腿一软,坐在了岩石上。

 这时,起了一层薄雾,华山就像盖了一层轻纱,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美。

 华山险峻的美深深映在了我心中。

华山旅游记作文300字篇4

 我妈妈的故乡在华山,那里有一个美丽的景点—华山。

 华山位于济南市的东北角,它海拔高度285米,它一峰独立,平地突起,犹如一把利剑插入云宵。

 只要沿着石阶一路走去,不远处就会看到一红色的亭子——祥云亭。继续前行,两边是茂密的松树和不知名的小树。此时正是金秋时节,天气凉爽,天高云淡,正是登山的大好时节。不一会我们一家就来到山顶,放眼望去:泉城被一片烟雾所笼罩,数不清的高楼大厦一片片,一排排,还有新建的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远出的千佛山隐隐约约,还有大明湖被一片绿色所包围,根本看不到湖水。

 听爸爸说不远的将来华山将要被一片湖水包围,因为这里将来要建华山水上公园。到那时我们一家会划着小船绕着华山来欣赏它的美丽。

夫妻感情的成语 :相敬如宾 相亲相爱 宜室宜家 瓜瓞延绵 情投意合 伉俪情深 夫唱妇随 珠联壁合 凤凰于飞 琴瑟合鸣 同德同心 心心相印 如鼓琴瑟 鹣鲽情深 举案齐眉相濡以沫 夫唱妇随 珠连璧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我们都知道华山五绝分别是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南帝段智兴、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阳。当年《九阴真经》现身江湖引起了腥风血雨死伤无数,王重阳作为天下第一大教全真教创始人不能坐视不管,于是这才出手夺经。为显公平公正他邀请江湖五大高手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洪七公、裘千仞,发起了第一届华山论剑比武,夺得第一之人便是《九阴真经》拥有者。而最终裘千仞弃权,王重阳夺冠,其他四人平分秋色,从此才有了五绝。

可看过《射雕》《神雕》的读者都知道,五绝当中若论武功以王重阳为首,论智慧则以黄药师为首,论侠义当以洪七公为首,论狠毒自然就是欧阳锋为首,论慈悲则以段智兴为首。五个人有五个不同的性格和形象,在金庸的神笔之下给我们以十分鲜活的人物感受。然而有一点小七却有一点十分困惑,金庸在写王重阳、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之时皆在不同程度上提及他们情感线。比如王重阳与林朝英的相爱相杀、黄药师与冯衡完美爱情、欧阳锋与嫂子的不伦恋、段智兴与刘贵妃(瑛姑)的爱与背叛,可唯独洪七公从头到尾没有一处笔墨提到情感。是金庸忘记了遗漏了吗?或者还是有意为之呢?

在《射雕》中洪七公作为主角郭靖的师父,传于其降龙十八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书中也有多处描述。若说忘记,小七以为绝不可能。为破解这个困惑小七细细品读了一番金庸全部小说,发现原来七公之所以没有感情只因两点:

1、洪七公是吃货。

大家知道洪七公除了被称为“北丐”之外,还有一个称呼就是“九指神丐”。而他之所以被叫做“九指神丐”就是因为他少了一根食指,而这个食指就是当年好吃延误送信耽误了大事而自断食指明誓,可最后还是吃性难改。倘若将金庸笔下顶级吃货做一个排行榜,七公必须高居榜首。而洪七公之所以会收郭靖为徒,也与吃关系很大。在黄蓉给他做好吃的时候,他曾感悟道:“我年轻时,怎么就没有遇到过像蓉儿这样的好姑娘呢!”故小七以为洪七公作为顶级吃货,对于吃的要求太高了。即使有人倾心于他,但无法做出如黄蓉一般的美食,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洪七公杀坏人太多。

在《射雕》结尾华山二论之上,七公曾对裘千仞说自己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而这两百多人皆是大奸大恶之徒,人人其罪当诛。而小七想到得是既然杀了这么多人,那仇家又何其多?倘若七公娶妻生子,谁又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呢?故小七以为金庸有意突出洪七公杀了两百三十一人,也是为了解释为何没有给他安排感情线这一点。

本期话题到此结束,不知大家以为如何?若有不同见解和建议请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下期见。

       五一假期女子华山求婚的事迹圈粉了,由于自己的男朋友是武警,自己趁着假期在他值岗的时候向她求婚。一个女生主动求婚需要多大的勇气,是对对方多么的喜欢才会这样的举动,这样的女生是值得佩服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军恋想要结果有哪些困难?

一、忍受长期的异地恋

     军恋是需要忍受长期的分开,因为长期都不会在一起,必须要承受分开的痛苦。军人有属于他的职责,因为工作的特殊原因,很多时候都是坚守岗位上,没有时间回家,更没有机会陪自己的女朋友。想要军恋有结果,就必须忍受得了对方长期不与自己见面,每次见面的时间都极其少,就感觉自己跟自己恋爱。

二、联系时间有限

    军人每天都有属于自己的事情,尤其是在入伍前期手机都是上交的,每周只有一次的时间,并且还规定了时间向外打出电话。这样使得联系外界的时间有限,当与军人恋爱,会让自己时常都联系不到人,需要对方得时候却找不到他。这样的爱情是让女方感到很无奈的,如果没有真心地情感,是无法走到最后。

三、需要人的时候却不在

    因为对方常年不在自己身边,难免有意外的发生,当需要人的时候对方却不在,难过的时候对方也不在,被人欺负的时候对方也不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是很难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样的感情想要走到最后是很困难的。

     在军恋里,我们应该对军人多一点理解和包容,这样才会让感情有好的结果。对方在国家和自己面前很大义的选择了国家,这样的男人是值得自己等候的,这样的男人是一个有责任的男人,会给自己带来幸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748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