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第1张

2017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45分)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词语,看谁写得正确又美观。(5分)

1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 )了。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 ),( )。

二、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弓缴(zhuó jiǎo)徘徊(huí huái) 喧哗(huá huā)转(zhuàn zhuǎn)椅

引吭(háng kēng)高歌 摩(mó mā)平 燃(lán rán)烧 傣(dǎi tài)族

三、按要求,写笔顺。(2分)

“熬”共有 笔,第五笔是 ;“匣”共 笔,最后一笔是 。

四、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6分)

( )善( )德 见( )知( ) ( )本( )末

( )天( )地 司( )见( ) ( )( )海角

五、在句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5分)

1詹天佑的塑像建成了,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这里( )。

2人们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 )着顶碗少年的精彩表演。

3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 )地球,发出由衷的赞叹。

4升旗仪式上,我们( )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5周总理审阅稿件时,不是( )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六、按要求写句子。(4分)

1《凡卡》一文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写的。(修改病句)

2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用上带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七、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9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爆竹声中一岁除, 。

(2)甘瓜苦蒂, 。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4)端午节这天,我们有哪些民俗,列举两个: 、 。

(5)读书和写作都要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本学期我们学过的文章里有借物喻理的,如《 》;有首尾照应的,如《 》;有对比鲜明,结尾有暗示意义的,如《 》;还有的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的,如《 》。

2选择题,把正确序号填写在括号里。(5分)

(1) ,牧童遥指杏花村。( )

A借问酒家何处是 B借问酒家何处在 C借问酒家何处有

(2)开我 阁门,坐我 阁床。( )

A 西 东 B 南 北 C 东 西

(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诗中“妻子”指( )。

A 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 B 指妻和子 C 媳妇

(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此诗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5)下列诗句中有错字的一句是( )。

A直挂云帆挤沧海 B 应是嫦娥掷与人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 推荐阅读----《城南旧事》,填写正确答案的序号。(5分)

(1)《城南旧事》谨此献给( ),她是“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

A 先母林黄爱珍女士 B兰姨娘 C宋妈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可多选)

A《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 B《城南旧事》的体裁是儿童小说 C作者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

(3)《城南旧事》是一部描写旧( )北京社会风貌的小说。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4)秀贞的“小桂子”背上有一块( A )。

A青记 B肉瘤 C伤疤

(5) 《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病情严重,将要离开人世的句子。( )(多项选择)

A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B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 C爸爸的花儿被驴踩坏了。

第二部分:阅读感悟(35分)

(一)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小手枪,就向外走。我紧跟在他的后面,走出屋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的目光瞅了瞅父亲。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传来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 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 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1模仿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的表达方式,用上“一拥而入”写一句话。

2从( )这个词语可以看出父亲非常沉着、镇定。(1分)

3找出描写我十分惊慌害怕的句子(两处),用横线画出来。(4分)

4从文中找出下列句子的照应句,用曲线画出来。(2分)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二)猫啊,猫

这猫名叫“猫伯伯”。在我们故乡,伯伯不一定是尊称。我们称鬼为“鬼伯伯”,称贼为“贼伯伯”。故猫也不妨称为“猫伯伯”。大约对于特殊而引人注目的人物,都可讥讽地称之为伯伯。

这猫的确是特殊而引人注目的。我的女儿最喜欢它。有时她正在写稿,忽然猫伯伯跳上书桌来,面对着她,端端正正地坐在稿纸上了。她不忍驱逐,就放下了笔,和它玩耍一会儿。有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了,身体仿佛一堆牛粪,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有一天,来了一位难得光临的贵客。我正襟危坐,专心应对。“久仰久仰”,“岂敢岂敢”,有似演剧。忽然猫伯伯跳上矮桌来,嗅嗅贵客的衣袖。我觉得太唐突,想赶走它。贵客却抚它的背,极口称赞:“这猫真好!”话头转向了猫,紧张的演剧就变成了和乐的闲谈。后来我把猫伯伯抱开,放在地上,希望它去了,好让我们演完这一幕。岂知过得不久,忽然猫伯伯跳到沙发背后,迅速地爬上贵客的背脊,端端正正地坐在贵客的后颈上了!这贵客身体魁梧奇伟,背脊颇有些驼,坐着喝茶时,猫伯伯看来是个小山坡,爬上去很不吃力。此时我但见贵客的天官赐福的面孔上方,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画出来真好看呢!我以主人口气呵斥猫伯伯的无礼,一面起身捉猫。但贵客摇手阻止,把头低下,使山坡平坦些,让猫伯伯坐得舒服。如此甚好,我也何必做杀风景的主人呢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

1用以下词语造句。(2分)

引人注目:

2作者称黄猫为“黄伯伯”的原因是什么(2分)

3在接待贵客的过程中,“猫伯伯”的出现起了什么作用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来。(两处,3分)

4认真读短文,感受作者笔下的生活情趣并填空。(7分)

(1)“猫伯伯”在女儿写稿时,有时竟在稿纸上睡觉,仿佛( ),正好( )满一张稿纸。

(2)接待贵客时,“我”( )、( ),口中说着“久仰久仰”、“岂敢岂敢”,这一场景被作者趣称为( )。

(3)在猫伯伯看来,贵客的背脊是个( ),而在作者眼中,( )的场景则似一副好看的画。

5请结合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在旁边空白处画一幅简笔画。(2分)

(三)莫 高 窟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座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本文采用( )结构,介绍了莫高窟里面的( )、( )和( )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二、三自然段又是( )结构。(5分)

2用横线画出本文的中心句。(2分)

3文中画曲线的句子起( )的作用。(1分)

4文中对称的句子很多,语言简练,读来朗朗上口。请抄写一句。(2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请你从下面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习作。不少于400字。

1材料:从前,有父子二人住在一个山村里,种植果园。父亲得病后,儿子好逸恶劳,果园渐渐荒芜了。老人临死时,把儿子叫到床前,告诉他说:“我有一罐儿金子,就埋在果园里……”儿子正要问埋在哪儿,老人已经咽了气。

要求: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请根据上述材料展开想象,续编一个有道理的故事,题目自拟(不用抄写上面的材料)。注意运用多种描写手法。

2以《我的理想》为题,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一题我会选

窈窕 (选第二个,一声yao)

曲线( √qū qǔ)选第一个

冲撞(zhuàng √)

薄弱( bó√ )

差异(chā√)

憎(zēng√)

第二题我会补

(研)胭脂 (蘸)药末 (戴)戒指 (推动)笔杆

(拉)胡琴 (掏)耳朵 (抹)鼻涕 (打)算盘

(拧)螺丝 (解)纽扣 (打)电话 (扳)枪机

我会找

近义词:机敏—(机灵) 姿态—(姿势) 强硬—(坚硬)

反义词:渺小—(伟大) 复杂—(简单) 薄弱—(结实)

我会写

例: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要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过去,叫他用力扳住。

这句话中的动词用得特别准确,我也能用上四个不同的动词写一句话。

一个人拼命抵住船舱上的的小洞,另一个人扶住船帆,按着方向的控制钮,扳住船舱的压力阀。

例: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

用上加点词写一句话。

树叶落在地上,只是被人踩踏、清理干净而已。

精彩回读

短文略

1、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一词的意思。

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他因为身体最长,所以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

3、短文中的中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我觉得文中的中指做事沽名钓誉、华而不实。

4、你了解关公吗?他是哪部名著中的人物?简单介绍一下他的故事吧!

关公,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关公又名关羽,是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五虎上将之首,使用一把青龙大刀,有“千里走单骑”等经典事例。

跟进阅读

猫啊,猫(节选)

短文略

1、根据短文补充词语,再用划线词语写一句话。

引人(注目) 正襟(危坐)

威风(凛凛) (盘拢)身体

2、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驱逐(zhú) 背脊 (jǐ) 呵斥(chì)

讥讽(fěng) 魁梧(wu三声) 和(hé)乐

3、作者称黄猫为“猫伯伯”的原因是:特殊而引人注目。

4、在接待贵客的过程中,“猫伯伯”的出现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请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来。

话头转向了猫,紧张的演剧就变成了和乐的闲谈。 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了一步。

5、

(1)“猫伯伯”在女儿写稿时,有时竟在稿纸上睡觉,仿佛(一堆牛粪),正好(装)满一张稿纸。

(2)接待贵客时,“我”(正襟危坐)、(专心应对),口中说着(久仰久仰)、(岂敢岂敢),这一场景被作者趣称为(演剧)。

(3)在猫伯伯看来,贵客的背脊是个(小山坡),而在作者眼中,(贵客上方露出猫头)的场景则似一副好看的画。

备注:()代表画线或是正确读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57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